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临床上常根据有无紫绀分为紫绀型和非紫绀型两种。但从X线诊断学的角度上,一般先从肺血管是否正常?充血或少血进行分类。肺血管正常的先心病包括无其它畸形的单纯右位心,右侧主动脉弓,迷走锁骨下动脉及主动脉缩窄等。肺少血常见于肺动脉狭窄及法乐氏四联症。肺充血则见于左到右分流的先心病,其中常见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等。
房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原发孔和继发孔,以后者多见。在通常情况下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因此房缺是左向右的分流,使右房、右室和肺动脉血流量增加,致肺充血、右房、室增大。一般肺动脉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显着的肺动脉高压多发生在成年,并可导致双向或右向左的分流。临床上为晚发性紫绀。
X线征(图4-13):
后前位:心脏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凸出较明显,右房室增大,右房段延长(右心房/心高比值0.50)两肺充血。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前隆凸,有时与右室段呈“成角现象”,右心室向前圆隆。
室缺分为膜部和肌部缺损,以膜部缺损多见,如缺损小分流量少,心肺改变不大或仅有左室轻度增大,应结合临床体征确诊。缺损大,有中~大量左向右分流,可引起左、右心室增大,左房轻度增大,肺充血,主动脉结正常缩小。由于大量分流肺循环阻力升高,右心室负荷加重,引起肺循环高压时则出现双向或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晚发性紫绀。
X线征(图4-14)
图4-13 房间隔缺损,并发肺循环高压
图4-14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循环高压
后前位:缺损小分流量少,心肺多属正常。缺损大分流量多,心脏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正常或缩小,肺动脉段凸出,左室变圆隆,肺充血。
右前斜位:心前下间隙变小或消失。心后缘左心房轻度增大。
左前斜位:左、右心室增大,如有肺动脉高压则以右室增大为主,显示心前下缘变圆隆,膈面增宽。
未闭动脉导管构成主动脉与肺动脉间的异常通道,由于主动脉压力高于肺动脉,血液连续地从主动脉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分流至肺动脉。使体循环血流量减低,而肺循环及流至左心的血流量增加,引起肺动脉扩张,肺充血及左房、左室、右室增大,主动脉结增宽。当肺动脉高压时,右室增大更显着。
X线征(图4~15)
分流量少,心脏仅见左室轻度增大,肺充血轻。中~大量分流肺动脉段较凸出,肺动脉扩张,心脏外形多呈“二尖瓣”型”。主动脉结增宽并凸出,食管的主动脉压迹加深,左右心室及左房增大,尢以左室增大为着。如并肺动脉高压,心脏以右室增大为主,中心肺动脉扩张,透视下有“肺门午。外周肺血管扭曲、变细。
肺动脉狭窄分为瓣膜狭窄、瓣下狭窄、瓣上狭窄及混合型狭窄,现介绍前二者征象如下。
(一)瓣膜型肺动脉狭窄(Pulmonaryvalvular stwww.lindalemus.com/rencai/enosis)
肺动脉瓣膜粘连融合成圆顶形膈膜,中央或偏心型狭窄,瓣膜呈不同程度增厚。右室排血受阻压力升高,导致右室肥厚及扩张。肺动脉干出现狭窄后扩张。
X线征(图4-16)
图4-15 动脉导管未闭症,并发肺循环高压
图4-16 瓣膜型肺动脉狭窄
两肺血减少,心脏呈“二尖瓣”型,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右室肥厚,少数患者右房增大。
(二)漏斗型肺动脉狭窄(Infundibularstenosis)
漏斗部狭窄,亦称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常与室间隔缺损并存,如法乐氏四联症。分为局限型与管道型两种,前者可伴有漏斗部心腔扩张,亦称第三心室,此征在右心室造影时显示。
X线征:肺血少,心脏呈“靴型”,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右室增大心尖上翘。
四联症是紫绀属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者。它包括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
X线征(图4-17)
图4-17 法乐氏四联症
心脏呈木靴状,右心室增大将左室推向后上方,使心尖变圆钝并上翘,肺动脉段平直或凹陷。主动脉升,弓部多有增宽,扩张。肺血减少,肺门影缩小,肺纹理纤细,稀疏。如肺动脉狭窄严重,肺内及肺门有网状血管影,为侧枝循环的X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