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骨科学: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与骨折段的移位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一、定义

骨质的连续性发生完全或部分性中断称骨折

二、原因

(一)主因

1.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的部位。如打伤、撞伤及火器伤等。多为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损伤常较重。

2.间接暴力 骨折距暴力接触点较远。大多为闭合骨折,软组织损伤较轻。例如走路不慎滑倒时,以手掌撑地(如图3-1),根据跌倒时上肢与地面所成不同角度,可发生桡骨远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锁骨骨折等。

图3-1 间接暴力图3-2 肌肉拉力引起骨折

(1)挤压作用 身体自高处跌下,与地面接触,如足部着地,暴力集中作用于脊柱或跟骨等,可发生脊柱及跟骨压缩骨折。

www.lindalemus.com/hushi/2)折断作用跌倒时,如手掌着地,通过传导(或杠杆)作用,依不同角度及各部承受力量的大小,可发生不同的上肢骨折,如桡骨下端及肱骨髁上骨折等。

(3)扭转作用 如肢体一端被固定,另一端被强力扭转,可发生骨折。如一足突然踏进坑内,身体因行进的惯性继续向前,在踝部形成扭转力量,可引起踝部骨折

(4)肌肉收缩 肌肉强力收缩,在肌内附着处发生骨折。如踢足球及骤然跪倒时,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发生髌骨骨折(图3-2)。

(二)诱因

1.与疾病的关系 全身及局部的疾病,可使骨结构变脆弱,较小的外力即可诱发骨折,称之为病理性骨折。

(1)全身性疾病 如软骨病、维生素C缺乏(坏血病)、脆骨症、骨软化症等。

(2)局部骨质病变 如骨髓炎、骨囊肿、骨肿瘤等。

2.积劳性劳损 长期、反复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如长途行走),可集中在骨骼的某一点上发生骨折,如第二、三跖骨及胫骨或腓骨干下1/3的疲劳骨折,骨折无移位,但愈合慢。

3.与年龄关系 骨折与年龄也有一定关系,儿童骨质韧性大而强度不足,易发生青枝骨折。老年骨质疏松,脆性大,加上年龄大行走协调性差易发生Colles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

三、分类

骨折分类的目的,在于明确骨折的部位和性质,利用临床上正确、完善地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各种骨折的分类和名称(如图3-3)。

图3-3 骨折类型

(一)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

1.开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肤和粘膜破裂,骨折处与外界相通

耻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均为开放性骨折(如图3-4)。因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处受到污染。

图3-4 开放骨折

1 耻骨骨折伴有后尿道破裂 2 尾骨骨可引起直肠破裂

2.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

(二)依据骨折的程度分类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横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属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如颅骨、肩胛骨及长骨的裂缝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属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据骨折的形态分类

1.横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发生在骨干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两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椎体和跟骨。

4.星状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着力于骨面所致,如颅骨及髌骨可发生星状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发生在长管骨干骺端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骨折后,皮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在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7.裂纹骨折 如长骨干或颅骨伤后可有骨折线,但未通过全部骨质。

8.青枝骨折 多发生在小儿,骨质部分断裂,骨膜及部分骨质未断。

9.骨骺分离 通过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是骨折的一种。

(四)依据解剖部位来分类

如脊柱的椎体骨折,附件骨折,长骨的骨干骨折,骨骺分离,干骺端骨折,关节内骨折等。

(五)依据骨折前骨组织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性骨折  骨结构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称之为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于一般的外伤性骨折,其特点是在发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着影响其结构坚固性的内在因素,这些内在因素使骨结构变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发生骨折的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据骨折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称稳定性骨折。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长骨横形骨折等。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不稳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既是横骨折,因受肌肉强大的牵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对应,也属不稳定骨折。

(七)依据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新发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纤维连接,还可能进行复位者,2~3周以内的骨折。

2.陈旧性骨折  伤后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时限并非恒定,例如儿童肘部骨折,超过10天就很难整复。

四、骨折段的移位

(一)骨折段移位的原因

大多数骨折均有移位,其发生的因素有:

1.暴力的大小、作用方向和性质。

2.肢体远侧段的重量。

3.肌肉牵拉力,此种力量经常存在,可因疼痛肌肉发生泾挛而增强。

4.搬运及治疗不当。

(二)骨折段移位的类型

一般有五种不同的移位(如图3-5)。临床上常合并存在www.med126.com

侧移 成角 旋转短缩分离

图3-5 骨折段移位的类型

1.侧方移位 远侧骨折端移向侧方。一般以近端为基准,以远段的移位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侧方移位。

2.成角移位 两骨折段之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向内或向外成角。

3.旋转移位 骨折段围绕骨的纵轴而旋转。

4.分离移位 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

5.缩短移位 骨折段互相重叠或嵌插,骨长度因而缩短。

相关文章
 白药散(《圣济总录》卷七十)
 决胜千里之外,运筹维握之中!豪情千丈!
 论藏揩脓水秽纸法
 中医治愈白血病一例介绍
 关于民间中医的重大政策转变!
 金黄散(《寿世保元》卷四。)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