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针灸拔罐:st : 艾叶的药用古今概况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st : 艾叶的药用古今概况  

http://zhongyi.yiwangtong。com/2/index.asp?id=25340
关键词:艾叶 文献综述

艾,又名冰台(《尔雅》)、艾蒿(《尔雅》郭璞注)、医草(《名医别录》)、灸草(《埤雅》)、蕲艾(《蕲艾传》)、黄草(《本草纲目》)、家艾(《医林纂要》)、甜艾(《本草求原》)、艾蓬、香艾、阿及艾(《中药大辞典》)。现代认为古代的艾是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及近邻种的复合名称,药用其叶,故药材名为艾叶,英文及拉丁名为Leaf of argyi wormwood和Folium Artemisiae Argyi[1]。关于“艾”名的来源,《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解释:此草可义疾,久而弥善,故字从义,而名“艾”[2];《博物志》载“削冰令圆,举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故艾名“冰台”;医家用其灸治百病,故又曰“灸草”。

艾是我国劳动人民认识和使用较早的植物,《诗经·王风·采葛》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3]屈原撰写的《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4]。从这两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均载有“艾”的情况看,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这种应用当以医药用途为主的,如《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5]《庄子》中也有“越人熏之以艾”的记载。此外,《楚辞》有“萧艾于箧笥谓蕙芷而不香”。《春秋外传》有“国君好艾,大夫知艾”,孔璠之《艾赋》有“奇艾急病,靡身挺烟”等记载。可见艾在当时已成为常用的重要治病药物。

但是,艾叶真正用于治病的记载是成书不晚于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该书中载有两个用艾治病的处方:①“秃贵(疒+颓):……取粆垢,艾裹,以久(灸)秃贵(疒+颓)者中颠,令阑(烂)而已”;②“朐养(痒)……治之以柳蕈一搂,艾二,凡二物,……置艾其中,置柳蕈艾上,而燔其艾,蕈。”[6]

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对于药物的记载较少,而艾叶却是其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7]。

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2则用艾的处方,即胶艾汤和柏叶汤[8],前方仲景用其治经寒不调或胞阻胞漏、宫冷不孕等症,取艾叶之暖宫止血作用;后方仲景用其治吐血不止,取艾叶之“主下血、衄血”之功,此二方至今仍是中医临床常用之方。

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9]多收载民间常用的简验便廉之治病处方,据笔者初步统计,该书中收载有艾叶的处方6个,分别治疗胸胁腹痛或吐衄下血;卒心痛;伤寒时气,温病;下部生虫烂肛;掣痛不仁;白癫等。用法有水煎服(煎剂)、烟熏(烟熏剂)和制酒服(酒剂)。

令人奇怪的是作为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的《神农本草经》对当时已普遍使用的艾叶却未收载,而对不太常用的与艾同科属的近缘植物白蒿却有记载,因而有不少人认为[10、11],此处的白蒿即是艾。笔者经过考证认为,此一时期艾叶与白蒿可能是混用的[12、13],若此观点成立,则《神农本草经》所载的白蒿应当包括艾叶了。

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虫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14]其所载的艾叶“止下痢”、“妇人漏血”、“衄血”等应用,一直为后世所遵循,时至今日,仍是艾叶的主要应用方面。

唐·孟诜《食疗本草》最早介绍了艾叶的食疗方法及作用:“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丸子许。”[15]

宋·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16]书中附有“明州艾叶”图。从现有的资料看,《图经本草》是最早描述艾叶植物形态,最早绘有艾叶植物形态图和最早提出艾叶药材道地之说的本草书籍,为后世正确鉴别和确认艾叶品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明·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2]。此书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惜已失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17]。此外,李时珍对于产自家乡的道地药材蕲艾更是十分推崇,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2]此述被后世视为有关蕲艾的经典论述而被历代医籍所转载,蕲艾也因此而名传渐远,闻名天下。

明·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载:“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18]。可见在明代艾叶已被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

清代,对艾叶的研究及应用也是十分重视的,《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钩元》、《本草求真》、《植物名实图考》等大多本草著作均收载艾叶,但在描述的内容上并无多大创新,多是继承前人论述。艾叶在清代宫廷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是清宫医案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主要用于妇科疾病,也用于灸法治疗多种疾病,还被用于治疗腰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御医就用蕲艾等药粉碎或搓软,以绫绢制成6寸宽的腰带紧系于腰间治疗光绪皇帝的腰胯疼痛,以补汤药之不及[19]。

艾用于灸法的历史也是很早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艾的两个应用方中就有一个有用于灸法的。稍后的《灵枢》一书中的灸法也是用艾叶作材料的,《灵枢·经水》有“其治以针艾”的记载,可见这时已将“艾”作为“灸”的代名词了[20]。

艾较早用于灸病及药用,是与艾较早地应用于巫术、祭祀、占卜等方面有关。《山海经》中有扎刍草以像人形,扎草人而疗人疾病的巫术记载,此中的“草”极有可能就是“艾”草,艾亦名医草、黄草。艾在古代也常被用于祭祀和“代芪策”,芪策,是指古代占卜用的芪草。据文献介绍,1949年以前我国羌族、纳西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使用羊骨进行占卜、祷告,祭祀完毕后,要将艾叶或火草搓成颗粒,放于骨上并点燃,直到将骨烧裂。这与古代艾叶用于占卜祭祀是相似的,这种医巫混杂的情况是早期原始的医疗活动的特点,也就是在这样的医疗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了艾叶的真正医疗价值,因而艾叶较早应用于治疗疾病。

艾叶在古代不仅仅是在医药上广泛应用,而且在民俗上应用也十分普及,历代一些经史、农学书籍也多有记载。被誉为集16世纪以前农学之大成的《群芳谱》对艾叶就有详细的记载,云: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可禳毒气。其茎干之,染麻油引火点灸,滋润灸疮不痛,又可代芪草作烛心。”[21]在端午节,民间有挂戴艾叶及食用艾叶以“避邪”、“禳毒气”的习俗,一些经史书籍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民间习俗的记载。艾人即以艾草扎成人形,悬挂在门窗上以禳毒气,艾虎,即用艾作虎或剪彩为虎,粘艾叶,戴以辟邪。直至今天,这些习俗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仍较流行。

艾叶在民间的应用十分普遍,在许多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由此可见,民间对艾叶治病作用的肯定。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的习惯[22],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在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某些局部发生漫肿无头,皮色不变而疼痛的阴疽,及时用干艾一把,干大蒜梗一把,置炭火上烧烟熏患处,日1次,多在3~5次即能消散。用艾叶2斤烘干制绒与棉花混合制成药枕防治妊娠及产后外感风寒头痛偏头痛。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儿童受寒而致腹痛泄泻,妇女痛经、经行不畅、少腹坠痛或崩漏带下等经寒症及妇女产后虚寒性腹痛等用熟艾制成围兜,兜其脐腹,效果显著。这些方法在全国很多地方民间都习惯采用。

近代,对艾叶的研究和应用更全面深入。在艾叶的品种、成分、药理、制剂、临床应用、艾灸的机理及应用以及艾叶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成果。

在品种方面,发现全国各地除了以正品艾叶A.argyi为主要使用品种外,还有不少地区将艾蒿A.vulgaris Levl. et Vant.、野艾蒿A.lavandulaefolia DC.、魁蒿A.princeps Pamp.作为艾叶使用,此外,还有少数地区将菊科蒿属多种植物混作艾叶使用,据统计达20多种。前3种因历史的原因,可视为艾叶的代用品,其余20多种则应视为艾叶的混伪品而予以区别。

在艾叶的品质方面,大量的研究证明[23],蕲艾(产于湖北蕲春)在挥发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烧放热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产艾叶,是当之无愧的道地药材。亦有研究表明[24],祁艾(产于河北安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菌作用强于蕲艾。在艾叶采收期研究中,以艾叶的挥发油和醇浸出物含量以及艾叶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多少为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24、25],艾叶的采收期以端午节前后(5~6月份)最为适宜。在每天的采收中又以在中午采收挥发油含量为高[26]。

在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尚含有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其中艾叶油为艾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有平喘、祛痰、镇咳、抗菌、抗过敏、镇静等多种药理活性。其挥发油成分复杂,所含成分达数十种,尤以蒿醇、萜品烯醇和反式-香苇醇等成分的平喘作用最强。萜品烯醇-4、β-石竹烯、α-萜品烯醇-4和β-石竹烯二种成分单体分别被制成胶丸应用于临床,对治疗哮喘有显著疗效。

在药理作用研究方面,众多的药理实验已证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镇静、抑制心脏收缩及降压等作用[27]。从而使艾叶的应用范围在传统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并为艾叶的扩展应用提供了理论根据。

在艾叶制剂方面,传统剂型有汤、丸、散、酒、锭、灸及熨剂等,现代已发展到注射剂、胶囊剂、气雾剂、片剂、口服液、油剂等新剂型,从而为提高艾叶疗效、降低副作用、方便使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艾叶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如崩漏、痛经、宫外孕、胎动不安等;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痢疾、泄泻、胃痛、消化道出血等;风湿痹痛类疾病如腰痛、三叉神经痛、关节炎、肩痹等;皮外科疾病如皮肤溃疡、皮炎、湿疹、烧烫伤、疮、跖、新生儿硬肿以及疟疾、阴缩症等多种疾病,均取得了较好效果[28]。

灸法是艾叶应用的一大主要方面,近代对艾灸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十分重视,药理实验证明艾灸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抗休克、护肝、防治脑血管疾病等作用,还具有抗溃疡、促消化、镇痛、解热等药理作用,药理实验还揭示了艾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糖尿病精神分裂症、阳虚证、肾上腺皮质萎缩等病症的机理。艾灸的临床应用更是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心脑血管类疾病、骨伤及风湿类疾病、皮肤科疾病等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真可谓“灸治百病”也。

近年来,在艾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也有较快的进展,已开发出蕲艾精、李时珍中药保健腰带、蕲艾蚊香、艾叶牙膏、艾叶浴剂、艾叶油香精、艾蒿枕、蕲州艾条、无烟艾条等系列产品,艾叶保健食品也正在开发之中。艾叶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参考文献

[1]李衍文,等.汉英对照常用中草药名称.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4:29
[2]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一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935
[3]余冠英注译.诗经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77
[4]薛愚主编.中国药学史料.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9:93
[5]湖北中医药研究院编.经史百家医录.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6:501
[6]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79:93
[7]胡世林主编.中国道地药材.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80:86
[8]王占玺主编.张仲景药法研究.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86
[9]晋·葛洪撰.葛洪肘后备急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版
[10]曹元宇辑注.本草经.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96
[11]林有润.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1991;11(1):1
[12]梅全喜.中药材1995;18(11):584
[13]梅全喜.基层中药杂志1997;(4):6
[14]梁·陶弘景集,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55
[15]唐·孟诜、张鼎撰,谢海洲等辑.食疗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8
[16]宋·苏颂编撰,尚志钧辑校.图经本草.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4:208
[17]梅全喜.中医文献杂志1998;(1):15
[18]明·卢之颐覆参,冷方南等校点.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94
[19]陈可冀,等.清宫医案研究.中医古籍出版社1990:498
[20]梅全喜编者.艾叶.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
[21]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增补订正).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67
[22]梅全喜主编.蕲州药志.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3:281
[23]梅全喜.中药材1995;18(8):426
[24]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L875
[25]梅全喜,等.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12):548
[26]梅全喜,等.全国第二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国中医药学会)1993:61
[27]梅全喜.中草药1996;27(5):311
[28]梅全喜.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12):64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528400) 梅全喜
相关文章
 元参十八
 哮喘真的是绝症吗,谁能救救我可怜的孩子!
 第三章 辨脉
 天有好生之德
 第五十二证 发喘歌
 黄帝内经视频教程在线看+图说黄帝内经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