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药论--节选自<寿世保元>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夫药者,天地间之万物也。

昔古神农悯苍生之疾苦,格物理之精微,其用心可谓仁矣。

故《本草》药品虽多,然其味不过五,乃甘、咸、辛、苦、酸也,而其性不过六,温、凉、补、泻、升、降者也。

且甘、辛、温、补、升者阳也,苦、咸、凉、泻、降者阴也,淡渗泻而属阳,酸性阳而味阴。

故药有纯阳者,有纯阴者,有阴中之阳,有阳中之阴,有专用其气者,有独用其味者。

大抵味之厚者必补,气之重者必降,味淡则泻,性轻则升。

升者,治在上在表之病;降者,治在下在里之疾。

诸寒凉者,治乎血热;诸温热者,治乎气郁气虚。

润以濡燥,涩以收脱。

又甘为诸补之原,苦为诸泻之本,辛香者亦升泄之类,酸咸者皆补降之属。

所谓补者,性味各有所补,而其泻者,亦各有所泻,然补中有泻,而泻中有补。

如酸入肝,生津以治燥;至苦入心,滋阴以降火;辛能温肺以退寒,咸可坚肾以御热。

如欲去其邪,在使复其正,泻阳有以补阴,泻阴有以补阳,降则通其自升,升则欲其自降。

惟病有兼成,而法当合用,故方有奇偶,而药有君臣。

制之以散者,散也。或成之以锭者,镇也。用汤者,荡也,取气味荡漾,而无所不至。用丸者,缓也,取气味缓达,而有所及远。

汤有生熟,泻则宜升,补则宜热。丸有大小,病在上者宜小,俱服于食后,或散末以轻调,或含丸以缓化;病在下者宜大,俱服于食前,或服后以食压,或汤药以顿服。

吞补剂于早于未语之前,服疾药当脱衣临睡之际,郁气妙舐嚼之方,温证利丸散之功。

凡用甘草者,解诸药毒,取甘以缓脾。

剂投生者,行诸药力,取辛以开胃。

故病以脾胃为主,始得以攻病之力。

用酒者欲其上达,用盐者取其下行,丸用蜡者匮其毒,裹用蜡者藏其气,水丸求气速化以清利,蜜丸取其缓行以滋润。

用新者,速其功;用陈者,远其毒。

调脾胃之药,丸宜五谷,和气血之剂,利用醋酒。

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

但治有太过不及之弊,忌用有相反畏恶之情。

有疗之于理者,有疗之以意者。

又有不药之术,出乎才智之巧,如针灸熏熨淋渍之类,治六yin外病之药也。

有以人事真伪之机,委屈旁求之变,动人耳目,移病者之心志,郁者散之,散者郁之,劳者逸之,静者动之,乃治七情内病之药也。

致有导引运行,调乎饮食起居,从中正之心,无欺妄之忧者,乃修养之药也,非徒药物之为药,而人事所宜之门,莫不为之药也。

古有剖积吐利蛇虫鱼鳖等法,有真有假。真固能去其病,假也可治其疾,故世始引媚yin神,符师压禳,异端灵巫,故虽出荒诞之事,亦或能解其病。

但世迷而成俗,反致耽误,何其不明理之甚哉!

间或有好异之士,亦乃君民邪胜之灾,实无能以治正病,反有以起其邪祸。

所以天下之理,有常有变,常者人事之大义,变者异端之虚妄。

如人之有邪术者妖也,而物之有灵异者怪也。

神者清阳之所化,鬼者阴气之所成。

四者虽殊,然其变则一也。

且人身之疾,有正有邪,正者血气之本病,邪者莫测之怪疾,如媚妖祸、蛟蝈射影、鬼魅中恶、传尸之类也。大抵妖不胜正,而明足以通神。

怪乃有形之灵,畏秽浊猛厉之物,惧有毒以伤其体,故狐媚利猎犬厌恶之制也。

妖乃无形之气,畏辛香清阳之药,惧有声能破其气,治鬼魅因此焚香击鼓之法也。

昔针能愈鬼,而药可驱瘟,灸邪祟于鬼眼,知病厄之膏肓,烹白衣之丈男,毁土木之侍女。

此乃前贤经验之传,以为后学治怪之则也。
相关文章
 八宝蕤仁膏(《眼科全书》卷六)
 茵陈五苓散(《便览》卷二。)
 急性脑血管病的辨证择药
 羌活汤(《圣济总录》卷六。)
 托里完趾汤(《外科医镜》。)
 白及散(《嵩崖尊生》卷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