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类证治裁:噎膈反胃论治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阳结阴涸,上下格拒,而噎膈反胃之症成。人身上下七门,自飞门至魄门。咽为吸门,即会厌,气喉上饮食者。胃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幽门上冲吸门,其吸气不得下归肝肾,为阴火格拒,故噎膈不通,甚则反胃。分言之,则噎者咽下梗塞,水饮不行,食物难入,由痰气之阻于上也。膈者胃脘窄隘,食下拒痛,由血液之槁于中也。反胃者,食入反出,完谷不化,由胃阳之衰于下也。而昔人通谓之膈。《黄帝针经》云∶胃病者,膈咽不通,饮食不下。丹溪云∶血耗胃槁,槁在贲门,脘痛吐食,上焦膈也∶食下良久复出,槁在幽门,中焦膈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槁在阑门,下焦膈也。经云∶三阳结,谓之膈,以手太阳小肠主液,足太阳膀胱主津。三阳,士材指大小肠膀胱,《金鉴》指胃大小肠。此据《内经》王注、汪注。二腑热结,则津液枯燥,前后秘涩,下关既扃,势必上涌,故食噎不下,即下而仍出,是火上行而不下降矣。王太仆亦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噎膈初起,多因忧恚悲悒,以致阳结于上,阴涸于下。《医鉴》云∶五噎,忧、劳、思、食、气也,饮食猝阻,不能下。五膈,忧、恚、寒、食、气也,心脾之间,上下不通,或结咽喉,时觉妨碍,吐不出,咽不下。治宜调心脾以舒结气,归脾汤去术,养心汤去桂再加归、芍、香附。填精血以滋枯燥,猪脂丸。反胃初起,多因土弱火衰,以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治宜扶胃土以通阳,异功散加益智,丁香、干砂仁粳米。益命火以蒸化。八味丸。其立法要使辛滑通痞,姜汁、竹沥贝母杏仁、栝蒌、枇杷叶、韭白汁。而脘痹以开;甘酸化阴,人参天冬麦冬、蔗汁、枣仁白芍乌梅木瓜。而液枯以润。或健脾理痰,四君子、六君子汤,或二陈汤加竹茹。不偏任温燥以劫液;或滋阴养血,生地阿胶牛乳、梨汁、芝麻柿霜,或四物汤。不偏用清润以助痰。气滞成噎者,宣理气隧。九香虫、丁香皮、郁金檀香石见穿枳壳广皮、广木香。血瘀成膈者,兼通血络。仁、红花延胡当归须、鸡血藤膏。士材治血膈,用人参、灵脂归尾桃仁、郁金。云岐人参散用冰麝,亦同此法也。因胃阳虚,而浊瘀反胃者,用通补胃腑,辛热泄浊法。参、苓、吴萸干姜、益智、陈皮半夏、砂仁壳。因气郁痰阻,用苦降辛通法。黄连、杏仁、橘红、姜汁、竹茹、苏子、半夏。因肝郁气逆,用两通厥阴阳明法。当归、白芍、香附、半夏、茯苓、杏仁、橘红、竹沥、姜汁。因酒热郁伤肺胃,用轻剂清降,枇杷叶、杏仁、郁金、栝蒌、前胡、桑白皮。及苦辛开肺法。桔梗、贝母、杏仁、蔻仁、生姜、橘红、山栀。其由忧思伤脾,气郁生涎,饮可下,食难入。香砂宽中丸去青皮槟榔。由七情郁结,胸脘拒痛,脉必沉涩。七气汤加郁金、栝蒌、砂仁、木香。由痰饮阻滞,呕吐翻胃,脉必结涩。先以来复丹控其痰,再用大半夏汤加茯苓、枳壳、竹沥。由瘀血积滞,传化不变,反上行者,脉必芤涩。滋血润肠丸加减。至脾气败,血液耗,胃脘枯槁,溺少便秘。补气健脾丸,参入滋血润肠丸,或韭汁牛乳饮。若口吐白沫,粪如羊屎,不可治矣。勉用姜汁、杏白蜜、牛乳、益智、韭子、半夏。《医学心悟》云∶开关用启膈散最效。又如五汁饮以清燥,利膈丸以通壅,汞硫散以止吐,总忌香燥破气,辛热耗液。唯一种胃阳衰,不能运化者,暂用辛温开结,继仍以益阴养胃为宜。粳米、人参、山药、莲、枣、牛乳、小麦。膈症生虫,用河间雄黄散。有梅核膈,吐不www.lindalemus.com/shiti/出,咽不下,咽喉妨碍,由气郁痰结,涤痰丸。由死血,昆布、当归、桃仁、韭汁,童便。有翻胃,食入即翻出,或痰或热,壅阻膈间,非如反胃之早食晚吐,晚食早吐也。清热二陈汤。

再论噎由气结,膈由痰与气逆,或瘀血。一种气噎,临食辍箸,嗌阻沫升,气平食入,病在上焦肺胃间,治以轻扬利膈,苦降则过病所。一种痛膈,食下格拒,呕涎嘈痛,而饥焰中焚,病在中焦,治以辛香通降,不效,必兼理血络。一种胃槁,脘系窄隘,即勺饮亦妨碍,由衰年血液渐枯,胃管扃闭,饮入则涎升泪出,二便俱少,开合都废,治以辛滑润养,大忌香燥耗液,刚热劫阴,此脘血失荣,下咽易梗,一切碍滞闭气食品,咸宜禁忌。尝见食山芋而成噎者,食鸡子而咽成膈者,若再忧思郁怒,结于中而莫解,情志之病,尤难霍然。徐灵胎谓噎膈症,十死八九,反胃症十愈八九。再论反胃,由食久不化,腐浊上攻,彻底翻澜,二肠失司传送,病在幽门以下,古法多谓胃中无阳,精微不能蒸化。然经云∶诸呕吐逆,皆属于热。且胃津先夺,热燥难投,必细参脉症,或苦降辛通,宣行壅滞。曾记一壮年反胃吐食,服八味汤,暂止复吐,食羊血得愈。

又沈姓年高嗜饮,兼情悒不遂,吐沫拒食,半载未愈。一老医投药四剂,病势减半,再用十剂料,浸酒服而全愈。方用大生地(五钱)、海浮石(一两)、乌药(钱半)、牛膝、灵磁石云苓归身(各三钱)。玩此方兼温清镇泄,升降气血,性味不偏,传者目睹治验,因附记备考。

病愈后禁忌

凡噎膈反胃,得药而愈者,不可便与粥饭,惟以真人参(五钱)、陈皮(二钱)、老黄米(一两)。

作汤细啜,旬日后方可食粥,仓廪未固,便进米谷,常致不救。又一年之内,切忌房欲,犯之必旧症复发而死。

噎膈反胃脉候

紧而滑者吐逆,小弱而涩者反胃。噎膈反胃,脉浮缓者生,沉涩者死。沉涩而小,为血不足;大而弱,为气不足。

附方

〔调脾〕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养心〕养心汤 见二卷劳瘵。

〔润燥〕猪脂丸 杏仁 松子仁 白蜜 橘饼(各四两) 猪脂(熬净,一杯) 同捣食之。

〔和胃〕异功散 四君子汤加陈皮。

〔益火〕八味丸 见一卷中风。

〔健脾〕四君子汤 参 苓 术 草 加陈、夏,名六君子汤。

〔消痰〕二陈汤 陈 夏 苓 草

〔补血〕四物汤 地 芍 归 芎

〔酒膈〕云岐人参散 人参一两煎成,加麝香冰片各五厘,治好饮热酒膈痛,血瘀胃口。

〔宽膈〕香砂宽中丸 苓 术 陈 夏 朴 草 木香 砂仁 蔻仁 香附 青皮 槟榔 姜 蜜丸。

〔开郁〕七气汤 见二卷咳嗽

〔控涎〕来复丹 见本卷呕吐。

〔反胃〕大半夏汤 参 夏 蜜

〔血枯〕滋血润肠丸 地 芍 归 红花 桃仁 枳壳 大黄 韭汁冲服。

〔脾虚〕补气健脾丸 参 苓 术 陈 夏 草 砂仁 姜 枣

〔通润〕韭汁牛乳饮 见一卷燥。

〔开关〕启膈散 沙参 丹参(各三钱) 茯苓(一钱) 川贝(钱半) 郁金(五分) 砂仁壳(四分)

荷叶蒂(两枚) 杵头糠(五分) 水煎,虚加人参。

〔吐虫〕河间雄黄散 雄黄 瓜蒂 赤小豆(各一钱) 为末,每服五分,温水调,滴入狗油数匙,服下吐虫。

〔化痰〕涤痰丸 南星 半夏 枳壳 橘红 菖蒲 人参 茯苓 竹茹 甘草

〔痰热〕清热二陈汤 二陈汤加 人参 白术 山栀 竹茹 砂仁 麦冬(各一钱) 乌梅(一枚) 姜 枣

〔理气〕乌龙 九香虫(半生半焙,一两) 车前子(炒) 陈皮(各四钱) 白术(五钱) 杜仲(酥炙,八钱) 蜜丸。

〔降痰〕枇杷叶煎 枇杷叶 橘红(各三钱) 生姜(五钱)

〔滑润〕五汁饮 芦芽 荸荠 甘蔗 竹沥 姜汁 温服。又方∶韭汁 梨汁 人乳 姜汁

〔通补〕利膈丸 参 归 藿 枳 草 朴 木香 槟榔 大黄

〔止吐〕汞硫散 硫黄 水银 同研细如煤色,用陈酒姜汁调服,次日大便出黑物,即不吐。

〔反胃〕丁香煮散 丁香(三七粒) 莲肉(二七粒,二味另研) 生姜(七片) 黄秫米(半合)

水煮熟,去姜啜粥。

〔通治〕狗宝 用六君子加狗宝,作散调服。

〔寒呕〕千金五噎丸 干姜 川椒 吴萸 桂心 细辛(各一两) 参 术(各二两) 陈 苓(各两半)

附子(一枚)

〔吐逆〕千金五膈丸 参 草(各二两) 麦冬(三两) 川椒 远志 桂心 细辛 干姜(各一两)

川附(一枚)

〔外治〕啄木鸟膏 啄木鸟去毛,和骨捣烂熬膏,入麝香一钱,蜜收,入瓷罐,不时嗅之。

〔开膈〕雄黄二豆丸 乌梅(二十个) 砂 雄黄(各二钱) 乳香(一钱) 百草霜(五钱) 黑豆绿豆(各四十九粒) 为末,和乌梅肉杵丸。

〔反www.lindalemus.com/hushi/胃〕大七香丸 香附 麦芽 砂仁 藿香 甘草 官桂 陈皮 丁香 甘松 乌药 蜜丸。

〔通治〕五膈散 参 术 蔻 夏 桔 草 沉香 枇杷叶 姜

〔润补〕生姜汁煎 姜汁 白蜜 牛酥(各五两) 人参 百合(各二两) 熬膏,人参百合汤下。

〔顺气〕神香散 丁香 蔻仁

〔润燥〕膈噎膏 人参 牛乳 蔗汁 梨汁 芦根汁 龙眼 肉汁 姜汁 人乳 熬膏,蜜收。此缪仲淳秘方也。

〔豁痰〕七圣汤 半夏 黄连 白蔻 人参 茯苓 竹茹 生姜(二片)

噎膈脉案

蒋 色苍形瘦,是体质本属木火,食入脘阻呕沫。经言三阳结,谓之膈。夫三阳皆行津液,而肾实五液之主。有年肾水衰,三阳热结,腐浊不行,势必上犯,此格拒之由,香岩先生所谓阳结于上,阴衰于下也。

通阳不用辛热,存阴勿以滋腻。一则瘦人虑虚其阴,一则浊沫可导而下。半夏(青盐拌制)、竹茹、蒌霜、熟地炭、杞子炭、牛膝炭、茯苓、薤白、姜汁。数服渐受粥饮,兼服牛乳数月不吐。

耿 年近古稀,两尺脉微,右关弦迟,气噎梗食,吐出涎沫,气平食入。夫弦为木旺,迟为胃寒。弦迟在右,胃受肝克,传化失司,治在泄肝温胃,痰水自降。丁香、益智仁煨、苏子霜、茯苓、青皮、砂仁、姜(煨)。

数服痰气两平。

陈 酒客中虚,气阻成噎,必有蒸湿酿痰。脉来迟弱,中脘阳衰,饮米粥亦拒,得热酒辄行,明系阳微欲结。法宜通阳则胸脘得展,湿痰得降,而运纳有权。潞参、茯神、茯苓、砂仁、丁香、半夏(姜制)、广皮、姜、枣煎。数服,粥饮不拒矣。后再加干姜(炮淡,二分)、益智仁(生研),数服胸舒而纳食。

某氏 因恼怒曾呕瘀血,已是肝逆。今胸痛吐沫,脉涩尺微,食入反出,火土两衰,蒸化无力,乃脾肾阳衰候也。然犯辛燥,又虞动血,择其辛温通降者宜之。韭子(炒研)、苏子、沙苑子、砂仁、降香(汁冲)、茯苓、半夏曲、益智子(煨研),数服食进,痛沫悉止。

钟氏 脾胃阳衰,浊饮不降,食入胀痛,有吐逆反胃之虞。右脉濡涩,左脉弦。宜泄肝浊以通腑阳。

浓朴(姜制,五分)、椒目(六分)、茯苓(三钱)、半夏(姜制,钱半)、苏子(炒研,七分)、枳壳(炒)、陈皮,加姜,此三因七气汤加法,气降则饮降矣。再服呕胀减,大便得通,嗣用温脾胃,兼辛通降逆。半夏、砂仁、韭子(炒研)、益智仁(煨研)、茯苓、石见穿、生姜。数服渐纳谷食矣。

丁 中年丧子,悲惋成噎,脘痛吐食。此清阳不旋,逆气不降,宜善自排遣,达观随化,非药石能愈之。贝母、郁金、茯神、制半夏、栝蒌、韭白汁、姜汁、苏子汁冲服。痛呕俱减。

族某 客冬怫悒吐食,粒米不纳,仅进粥饮。今春怯寒吐沫,二便俱少,脉细涩模糊,浊逆阳微,肝肾不主吸气。岂容再服萸、地酸腻,阅所服方,竞不识辛通大旨,仿两通厥阴、阳明主治为近理。苏子、杏仁、川贝、益智、橘白、潞参、茯苓、制半夏、姜汁、韭白汁冲服。数剂涎沫少,粥饮多进,间进牛乳,亦不吐。

用香粳米(炒黄)、九香虫煎汤煨药,更适。转方用大半夏汤,谷食安而大便渐通。

翻胃脉案

某 长夏吐食,症属翻胃,服四君异功加炮姜、桂、附,不应。予谓五脏以守为补,六腑以通为补,此不易之经训。四君异功本脾药,非胃药,胃腑宣通则和,一与守中,必致壅逆,白术、炮姜皆守剂,且阳土喜柔 ,忌刚燥劫液,久吐则胃阴伤,须辛通使胃气下行则效。韭子(炒研)、杏仁、豆蔻衣、半夏、砂仁、太子参、姜汁粉、栝蒌仁。戒毋谷食,暂用面食,盖谷性阴而滞,面性阳而通,加意调养可痊。

毕 嗜饮翻胃,面食颇安,谷食则越宿倾吐无余。此胃阳衰,酒食化痰,瘀浊不降故也。用通阳泄浊法,制半夏、茯苓、益智仁、干姜、陈皮、吴萸、砂仁。惜不能戒酒,故时发时愈云。

相关文章
 蹲鸱丸(《饲鹤亭集方》。)
 儿童肿瘤之“五最”
 茅花汤(《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转  识天道方能明人理
 了解元极舞
 可见经络现象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