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痢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附痢后风脱肛)

痢疾古名滞下。以气滞成积。积成痢。治法当以顺气为先。须当开胃。故谓无饱死痢病也。

痢疾不问赤白而知为冷热之证。若手足和暖。则为阳。先用粟壳饮。调五苓散。进感应丸若觉手足厥冷则为阴。当用暖剂。须常识此。

凡痢初发。不问赤白。里急后重。频欲登圊。及去而所下无多。既起而腹内复急。宜用藿香正气散。加木香半钱。吞感应丸。或苏合香丸。吞感应丸。

赤痢血色鲜红。或如蛇虫形。而间有血鲜者。此属热痢。宜藿香正气散。加黑豆三十粒五苓散加木香半钱。粟米少许。下黄连丸。或黄连阿胶丸。茶梅丸。热甚服上项药未效。宜白头翁汤。

若赤痢发热者。败毒散陈仓米一撮煎。

若血色黯如瘀。服冷药所下愈多。去愈频者。当作冷痢。宜理中汤。或四君子汤。加肉豆蔻木香各半钱。若感暑气而成痢疾者。其人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引饮。腹内攻刺。小便不通。瘀血频并。宜香薷饮加黄连一钱。佐以五苓散。白汤调服。不愈则用蜜水调。感暑成痢。疼甚而食不进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帖。名木香交加散。

白痢下如冻胶。或如鼻涕。此属冷痢。先宜多饮除湿汤。加木香一钱。吞感应丸。继进理中汤。亦有下如鱿色。或如腊茶色者。亦宜用前白痢药。

赤白杂者。宜胃苓饮加仓米一撮煎。吞驻车丸

凡治痢须先逐去积滞。去已多。三五日后。自可兜涩。不问赤白。俱宜水煮木香丸。或水煮木香饮。真人养脏汤。或断下丸。如白痢久而虚甚者。养脏汤加熟附。赤痢加黑豆一小撮。白痢加干一钱。赤痢亦可加黄连一钱。新下者不必加此。在人活法。

禁口痢者。有得病即不能进食者。或因冷药并药过多不食者。却不可拘于赤痢难用热药之说。当以温中进食为先。宜治中汤。加木香半钱。或缩砂一钱。

休息痢。因兜住太早。积不尽除。或因痢愈而不善调理。以致时止时作。宜四君www.lindalemus.com子汤。加陈皮一钱。木香半钱。吞驻车丸。只缘兜住积滞。遂成休息。再投去积。却用兜剂。

劳痢。因痢久不愈。耗损积血。致肠胃虚空。变生他证。或五心发热。如劳之状。宜蓣连饮赤多倍莲肉。白多倍山药。痢后调补。宜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半。即异攻散。恶甜者。生料平胃散。加人参茯苓各半钱。诸病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频出无禁。有类于痢。俗名刮肠。此乃脏腑俱虚。脾气欲绝。故肠胃下脱。若投痢药则误矣。六柱饮为稳。或可冀其万一。

痢后风。因痢后下虚。不善调将。或多行。或房劳。或感外邪。致两脚酸软。若痛若痹遂成风痢。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或用大防风汤。将多以生樟即骨碎补。俗呼为胡孙姜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www.lindalemus.com/wsj/外以杜仲牛膝杉木节白芷南星萆 煎汤熏洗。

脱肛一证。最难为药。热则肛门闭。寒则肛门脱。内用磁石研末。每二钱。食前米饮调下。外用铁锈磨汤温洗。

下痢小便不通者。黄连阿胶丸为最。

相关文章
 产后头痛
 吹鼻龙脑散(《圣惠》卷八十七。)
 求助
 H7N9来临,需要经方出力了
 难经正义 三十九难 上课笔记
 第一节 娱乐养生的意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