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1984年底,用气功外气治疗400余例患者,其中60余例出现动态现象。为此,对已治愈的3例患者进行了接受外气的肌电图观察。
www.lindalemus.com/wsj/一、材料与方法
(一)患者选择:李某,女,29岁。腰及左下肢疼痛9个月,X线片示4~5腰椎间隙变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姜某,女,48岁,www.med126.com坐骨神经疼痛2年。成某:男,29岁,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已3年。三名患者经用气功外气治疗已痊愈。
(二)测试方法:使用RW—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分期进行测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成某取左侧掌长肌,姜某取右侧腓肠肌,李某取左侧臀大肌。插入肌电针,电极经输入盒接入AB—601型生物放大器。在荧光屏上进行观察,并记录肌电图变化。测试程度:医者发气给患者,停止发气和收功;三名患者各选1个穴位,刺入毫针,医者在针体附近发气,再收功;采用上海电子三厂生产的电疗仪进行电刺激作为对照。
二、结果
(一)医者给患者发气出现的动态现象:发气前,患者处于安静状态,肌电图呈电静息。当医者用平掌式,以推、拉、颤、引等手法,离开患者皮肤30~100厘米处发气时,外气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肌肉则出现运动,肌电图即持续性出现单个电位、混合型电位,随之呈干扰型电位,振幅也渐增大。医者停止发气后,高振幅的干扰型肌电图仍继续呈现。一旦收功,则干扰型电位的振幅减少,并转为混合型电位、单个电位而变为电静息。
(二)穴位处扎毫针后医者给患者发气出现的动态现象:在李某的左侧次髎穴,姜某的右侧上髎穴,成某的左侧间使穴,各刺1毫针,作为发气的针体。发气前,患者为安静状态,肌电图呈电静息。当医者在针体附近(2~3厘米处),用龙含式,以推、拉、颤手法,或用龙含式旋、颤手法发气时,肌电图则出现阵发性干扰型电位。此阵发的束状电变化与医者的发气手法的频率相一致。收功后即呈电静息。
(三)电刺激所致肌电图变化:分别于三名患者所插入的肌电针电极附近插入两根毫针,作为电极,再用电疗仪做电刺激。刺激前,患者安静,肌电图均呈电静息;当达到刺激强度时,肌肉出现收缩,并出现肌电变化。肌电出现的电位频率与电刺激的频率相一致。
三、讨论
(一)外气信息的可触发性与触发后不能自控性:当医者发放外气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时,可使气机活跃,气血运行通畅,其产生的肌肉收缩运动便是表现之一。此种外气的触发,在有些患者肌肉运动表现甚为突出,一旦产生强烈的效应,接受外气者则不能自我控制。
(二)外气信息与触发效应的同步性:当医者向患者有节律地发放外气时,患者的肌肉作相应的有节律的收缩,出现阵发的束状肌电图象。
(三)外气信息对触发效应的可控性:医者发放外气,触发患者发生效应时,一旦收功,则效应即可控制,而接受外气者自身则不能控制。
至于气功外气动态现象的机制,当需进一步研究。
(参加本实验者:毕永升、曹振华、赵鲁鸣、张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