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易的理论,是气功外气疗法的指导理论之一。懂医而不通易,通易而不懂医均不能很好地运用外气疗法来治疗疾病。因为外气疗法首先要明了天、地、人交易、变易的思想,又要懂得练气修道的理论和方法,还要深通人体生理、病理,方可易理、医理、气理相结合而应用于临床。正如明·张介宾在《类经图翼》中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他认为,天地的道理,是以阴阳二气而造化万物;人生的道理,是以阴阳二气而长养百骸,都是阴阳动静、消长的结果。故他又说:“医易同原者,同其变化也”,“易居医之理,医得易之用”,“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
一、八卦的组成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古人认为在混沌之初(虚无),是太极之象。太极动就可以生出两仪的阴阳来,阴阳二气化生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四象,再由四象而生干、坤、坎、离、震、兑、巽、艮而象征天、地、水、火、雷、泽、风、山的八卦,直至六十四卦,以至无穷无尽。
二、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又称伏羲八卦,是以乾坤定天地之位的。《周易·说卦传》说:“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在先天八卦中天地、风雷、水火、山泽都是一阴一阳,阴阳相对。先天八卦为体,主气,能生万物。
三、后天八卦 后天八卦又称文王八卦,是以离坎定南北之位的。《周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后天八卦中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五位、五行与八卦相配。后天八卦为用,主运,能成万物。
四、八卦的要素 八卦以取象比类的方法与阴阳、五行、男女、诸身、脏腑、数等相配,以概括说明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表2-2)。
五、八卦的应用
(一)八卦与形体:从宏观的宇宙至具体的动植万物,乃至人体诸部,都可以看成是先天八卦的模式。它们都是按这个模式化生而出,形成一个个的“体”。当然“体”有活体和死体之分。活体是由气而生,死体是无气的,无气的东西,就失去了其生命力。
从人的形体来看,就是一个八卦体。乾为天,属于阳。人体则头居于上而法天象,鼻通呼吸,以通天气,人之三阳经皆上聚于头,是人身的主宰,故乾应在头部。坤为地,属于阴。人体则腹与头相对,三阴经皆会于腹,为阴,故坤当配腹。乾首坤腹,就形成了一阴一阳为主体的阴阳体。震卦一阳生于下,在坤之侧,阴极一阳生之象。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下焦阳旺,其足乃温。”人身之阳气自下而生,故震理应配足。巽卦为阴,一阴生于下,在乾之侧,阳极阴生于下,阳应于上,配厥阴肝经,肝主筋,筋之大者下行于股,故巽配股以应震,也是阴阳相配。坎为水,属阴,配肾,肾开窍于耳,耳有薄膜包裹阳气,故能听见声音,有坎中满之象,故坎配耳。离为火,属阳,配属心火,火丽于目,心中之神昼出于目则醒,故目当配离。耳与目,一阴一阳,形成了人身主要的感觉器官。艮为阳,阳出于阴而止于上。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乃胆中清阳上升入胃,外达于手。”手止于物之象,故艮配手。兑属阴,主泽液,上缺有口象,配属于肺,肺气出于口鼻,口中有津液露泽,故当配兑。艮与兑,手与口,一阴一阳,形成了这一对主要的功能器官。
因为人体的某一个具体部位,都包函有整个人体的信息,所以每一个部位,乃至细胞,都可以用八卦来说明,如小儿推拿中的八卦穴,就是这八个点与脏腑的关系。人身的这种八卦配属,是先、后天八卦体、用与气、运的具体体现,说明人与天地相通,天地人统一的规律。
(二)八卦与先后天之气: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人在胎中先生头为乾一,次生肺为兑二,次生心为离三,次生肝胆为震四巽五,次生肾为坎六,次生肠胃为艮七,次生肌肉为坤八……此颇合八卦之象。”另外从人体胎元之形成,也可从先天八卦上看出先天胎元的气化过程。他又说:“人之初胎在母腹中,第一月只是一点元阳之气,以应乾一;第二月气又化液,以应兑二,主津液;第三月气泽化合化为热,以应离三;第四月振振而动,以应震四;第五月子随母气以呼吸,以应巽五;第六月胎水始盛,以应坎六;第七月子之肠胃已俱,以应艮七;第八月肌肉皆成,以应坤八。”故胎儿在母腹至八个月,则胎元足,形体全,至十月则全而盛。以上是以人胎之形成说明先天八卦主体与气的道理。我们用外气疗法治病时,要充分考虑阴阳相对应的关系,来取穴位和经络以发气、点穴、针刺,才能达到调阴阳以除病的作用。
人在母胎中,形体未全之时,主要靠奇经八脉的功能来运行、化生气血,十二经脉则是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当婴儿脱离母腹降生于大气之中,靠自身口鼻呼吸来与天地相通时,则主要依靠十二经脉来完成气血的运行,奇经八脉则起调节脉气的作用。故可以把奇经八脉看作是先天八卦的体与气,把十二经脉看成是后天八卦的用与运,并以此来进行练功和处理临床病症。在练功时,气通任督,是练通奇经八脉,使口鼻呼吸转为先天之潜息,即是向先天转化的过程。病也有先天和后天之别,如先天之气亏损,或气机紊乱,要开通奇经八脉,调摄元气。而属后天脏腑经络气脉的病,当以十二经脉气血之流注特点来选穴、发气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当然疾病的发生、发展,先天气与后天气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这又要考虑到先、后天兼顾的原则。
练小周天功,用后天八卦的图式来说明,谓之取坎填离,阴阳相交,水火既济。而练大周天则用先天八卦的图式来说明,称为乾坤交媾。但是丹家功夫,www.lindalemus.com/jianyan/总是着眼于坎离两卦,因坎离在卯酉位置上,所以大周天又叫卯酉周天。
(三)八卦与男女发育:《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二七而天癸至,……丈夫八岁,肾气实……二八肾气盛,天癸至……”为什么男子以八,女子以七为基数来推演其生、长、壮、老的过程呢?这主要与八卦的气数有关。因为天干癸是水,肾亦属水,配八卦则为坎水。艮卦七数,故男八女七。为什么男二八、女二七天癸至呢?在先天八卦图上,男子从艮卦左行数至十六数;女子从兑卦右行数至十四数,恰是坎卦肾水的位置,故男子二八,女子二七天癸至。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内经……男起八数,女起七数,注家皆无确解,不知天癸未至时,皆少男少女也。实应艮兑二卦,故男女皆从此二卦起数。”
一、爻象 爻是画卦的基本成分,有阴爻——与阳爻——两种。阳爻——代表阳,阴爻——代表阴。三爻相重则成八卦,如示一阴生于下,二阳复于上。同样是两个阳爻与一个阴爻,还可以组成果八卦中两个卦相重,则可组成64卦,每一卦则由六爻组成。若以数字表示,阳爻称为九,阴爻称为六。其画卦的顺序是自下向上,分为初、二、三、四、五、上六个爻位。如泰卦,是上三阴爻的坤卦与下三阳爻的干卦相重而成。要表示出它的位置和阴阳的属性,则画泰卦为初九、九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
二、爻象与人身部位 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以人身言之……以足至膝为初爻,膝至股为二爻,小腹至脐为三爻,脐至膈为四爻,膈至胸项为五爻,项至头顶为上爻。”唐氏是以六爻的爻位来划分人体的部位的。根据这种分法,可把下二爻看做地,中二爻看做人,上二爻看做天,是乾为首,坤为腹之意。爻位的划分与阴阳、八卦、五行一样,也是阴阳中复有阴阳,爻位中复有爻位,部分与整体,人与自然息息相通。在外气疗法中,也可根据上下部位之间的关系,把人分为上下两卦以便于测气、诊断和外气治疗。其分法是:足至踝为下卦的初爻,踝至膝为下卦的二爻,膝至耻骨联合为下卦的三爻,耻骨联合至脐为下卦的四爻,脐至剑突为下卦的五爻,剑突至胸骨上切迹为下卦的上爻。耻骨联合至脐为上卦的初爻,脐至剑突为上卦的二爻,剑突至胸骨上切迹为上卦的三爻,胸骨上切迹至鼻尖为上卦的四爻,鼻尖至眉为上卦的五爻,眉至顶为上卦的上爻。上肢亦分做三爻,与下肢、头颈爻爻相对。这样上下两卦在胸腹部三爻相交,不但经络系统是这样,神经系统的作用也符合这种爻位关系。如脊髓腰段,是人身下卦的四爻,上卦初爻。此段发生病变,可出现下肢的症状。当不同段上出现气机阻滞或其他病变,就可以在本段或相应段上出现内外气的不平衡状态。卦爻位不但适用于在人身体上下按六爻分段,在前后、左右的位置上也按后、左在上,前、右在下的顺序划出爻位的位置。
象也可在人身更小的部位手、脚、鼻、耳等部位根据其自然段划作三爻或六爻,以观察该部与整体,乃至自然环境的关系。因为我们人体是一个“小周天”,是宇宙“大周天”的缩影,所以通过手、脚、面、耳、鼻所现之象,可以诊断与治疗疾病,甚至能观察和预测一些生活细节,这都是天地人合一,一气流通的体现。
清·唐容川《医易详解》说:“以药配之,根为下爻,梗为二爻,茎为三爻,枝为四爻,叶为五爻,花实为上爻。”所以植物作为药物,从爻位的高低,可知药性的升降浮沉。如牛膝之根应初爻,故能下达足胫;银花、菊花应上爻,能治头目之疾等。
三、爻象与脏腑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以脏象言之,则自初六至上六为阴、为脏,初六次命门……初九至上九为阳、为腑,初九当膀胱……知乎此,而脏腑之阴阳,内景之高下,象在其中矣。”就是说人体的脏腑也符合爻象的规律,爻象与脏腑相对应,便可推断脏腑内景的阴阳、功能。它的具体配属是:坤卦属阴,配五脏与命门,其初爻为命门,二爻为肾,三爻为肝,四爻为脾,五爻为心,上爻为肺。乾属阳,配六腑,其初爻为膀胱,二爻为大肠,三爻为小肠,四爻为胆,五爻为胃,上爻为三焦。
四、卦象与疾病 古人以卦象的意义来解释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现举例说明。
泰卦。下乾上坤,阴在上而阳在下,阳升而阴降,阴阳相调,是身体阴阳平衡,上下交通,健康强盛的现象。在练功与用外气调整病人气机时,要使其阳气下行,阴气上承,才能成为泰卦之象。
否卦。下坤上乾,阳在上而阴在下,阳升阴降,阴阳分离,上下不交,是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病危现象。
既济卦。下离上坎,离属火,在脏为心;坎属水,在脏为肾。坎水在离火之上,水性下注,火势向上,是水火相交的现象。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既济为心肾相谐”。在练功与发气治疗时要使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承于心,才能成既济之象。
未济卦。下坎上离,离火在坎水之上,水火不相交合,阴阳各别,是心肾不交之象。临床上出现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致使心火偏亢而出现失眠、心烦、五心烦热、多梦等症状,就需要滋肾阴而降心火,使其成为水火既济的卦象,则病愈体壮。练功中杂念纷飞,调心不纯,心火不能下降于肾,不但练不出功夫,还会出现否卦之阴阳分离的征象。
大过卦、小过卦。大过巽下兑上,小过艮下震上,从卦象上看两卦均为阴爻在上下两端,阴包阳于中,为阴寒渐深,阳不得伸,在病则为瘀阻痞结之象。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大过小过,入则阴寒渐深,而出为癥痞之象。”
中孚卦、颐卦。中孚卦兑下巽上,颐卦震下艮上,两卦阳爻均在上下,阴爻居其中,阳气渐微,有鼓胀之形。
观卦、剥卦。观卦坤下巽上,剥卦坤下艮上。观是阳气渐微的现象,至剥卦则有阳气渐脱之象。此时阳衰则气喘、汗出、脉细;阳脱则出现厥冷、气微、神离等症。
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辟卦。是汉·孟喜提出的以十二辟卦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十二卦,共七十二爻,代表七十二候。因为其中刚柔(阴阳)二爻的变化,体现了阴阳二气消长的过程,所以东汉魏伯阳,借以比喻练气中的周天火候,古代医学家借以说明人的生长壮老以及脏腑、经络、气脉流注和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
一、十二消息卦的内容 十二消息卦是指复、 临、泰、 大壮、夬、 干、 姤 、遁 、否、 观、剥、 坤等十二卦。前六卦,从复至干,表示阳爻逐渐增加,阴气渐消;后六卦从姤到坤,表示阴爻逐渐增加,阴气渐增。前六卦为阳息阴消,后六卦为阴息阳消,故称为消息卦。
十二消息卦代表的刚柔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说明了自然界之节气、时间、脏腑、经络、气化、流注之间的密切关系,成为练气功和外气诊治疾病的理论指导(表2-3)。
二、循卦练功 人体在一生、一年、一月、一日内阴阳盛衰的交换过程,可以从十二消息卦上明显的表现出来。以一年为一周,则一个月一卦;以一月为一周,则两天半为一卦;以一日为一周,则一个时辰为一卦。现以一月为一周,两天半一卦为例,其次序是从月初阳气初生,升机萌动的复卦开始,即从全阴的坤卦生一阳,接着是阴退阳长,进入阴平阳秘,阴阳相济的泰卦,至刚阳全盛的乾卦,此时正是十五日,下半月以后阳气逐渐收敛,柔阴逐渐兴盛,至阳气渐衰的姤卦,至天地不交,阴阳分离的否卦,终于出现生机的最低时期。一年、一月、一日均如此,生理、病理之过程也如此。如生命的开始,从旺盛到衰老、死亡,也遵循着这样的规律。
练功中如复卦,阴多阳少,这一节的调节应以纳阳为主,呼吸要吸长呼短。而姤卦为阳多阴少,要吸短呼长。练功若能参照十二消息卦的规律定时、定位、调息、调意得当,便可达到“否极泰来”,使人体生理机能始终保持泰卦状态。
三、十二消息卦与生理机能 在这十二卦中有两卦标志着人体生理机能最佳和最劣的阶段,即泰卦与否卦。泰是上阴下阳,阴阳各半,阴降阳升,体内气机运行通畅,生理上达到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衡状态。而否卦则阳上阴下,阴阳各自升降,以致阴阳互不交合,在生理上出现所谓“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衰败状态。
人体的生理机能在一年内,一月、一日内都有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已有现代生物节律学说证明。现以一年为例,以十二消息卦的阴阳消长来说明其变化规律。十二消息卦中泰、大壮、夬卦为春季,正当阴历的正月、二月、三月。春三月阳气渐长,阴气渐消,在五行木气旺盛,是肝胆之气旺盛的季节,故脉象弦。此时若患脾胃虚弱之病,则天时于病不利,因春木旺以克脾土之故。
如果我们用十二消息卦的阴阳消长规律来说明人的一生,那么坤www.lindalemus.com/rencai/卦是胎儿孕育于胎,复卦为人之初生,泰卦为青年,乾卦为壮年,否卦为老年,坤卦为死。老年人练功,因自身的生理状态很象否卦,是阴息阳消,阴阳互不交合,互不为用的阶段,所以应注意逆此生理规律而锻炼,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调整使其消阴以助阳,阳气渐复,向泰卦转化,才能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四、子午卯酉练功原则 练功家多主张子、午、卯、酉四个时辰练功,称为“四正时”。现就以十二消息卦中阴阳消长的规律来分析一下这四个时辰练功的道理。中医学认为:子为肾,肾为生气之源,称为“命门相火”或称“少火”,为元阴元阳妙合所凝,幽含肾水之中,是人体生命之根。此时适当复卦,一阳生于五阴之下,自然界之气,正与肾中之阳气同气相求,生生不息,振振而动,实乃练功事半功倍卓见成效的时辰。
卯时日出阳进,为大壮卦,四阳二阴,阳进阴消,人身阳气长势已成,其时练功,正助阳气茁壮成长。
午时为姤卦,五阳一阴,在天五阳洪盛。午属心火,在人身经气正好走于心经,心为阳中之太阳,两阳相合,阳气必然亢盛,但其天时一阴生为主,阳气反成下降趋势。因为阴阳互根所以其时练功,必助元阴之气生长,而收敛亢阳,使诸阳之气随一阴潜降而不致于刚躁。
酉时为观卦,四阴二阳,自然界气候由清转浊,此时练功正助元阴之气充盛,有利于阳气藏养。
子午卯酉练功完全是循自然之气而助其内气生长健旺。但各人情况不同,人的体质差异,我们可以把子午卯酉循时练功,看做是一个原则,根据自身情况,自然界阴阳的多少,阴阳消长的不同,灵活选择自身练功的时间。
五、十二消息卦与气脉流注 气血按时流注的规律是:子时流注于胆经,丑时流注于肝经,寅时流注于肺经,卯时流注于大肠经,辰时流注于胃经,巳时流注于脾经,午时流注于心经,未时流注于小肠经,酉时流注于膀胱经,戌时流注于心包经,亥时流注于三焦经。胆经属阳木,子时为复卦,外界一阳初生,体内气脉流注于胆经,此时肝胆气旺。它与其他脏腑的关系是:肝胆木旺克脾土;肺金克胆木,胆木旺反刑于肺金;肾水生胆木,木旺水盛;胆木生心火,火泻木而胆衰,胆木旺而益心火。这种五行生克乘侮关系,在不同时间由于“天时”与脏腑气脉盛衰的变化,就会出现这种旺(当时)相(生我)休(我生)囚(反克)死(克我)等不同的关系。在十二消息经络流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种关系。练功健身、医病与发气疗病,都要充分考虑这种时间与脏腑盛衰的关系来制订练功、发气原则和选择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六、十二消息卦与周天火候 周天功有大、小周天之分。小周天功是练精化气的功夫,其突出的特点是气循任督两脉运行。大周天功则是更进一步的气功锻炼。练大、小周天功都有掌握练功火候的问题。
什么是火候呢?就是在练功时气的生成与气化的转机,若能掌握此转机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运用自身的姿势、呼吸、意念使其循着练功的规律发展,否则就容易失掉练功的好机会。古气功家用十二消息卦与月体纳甲来具体说明周天火候及其气场的转换特点,便于领悟与掌握。
拿十二消息卦来说,练大、小周天强调子时一阳生开始起火,因为子时在消息卦中正当复卦一阳初生之时,在练功时内气逐渐积聚,形成一股能量,首先出现的现象之一是“外肾欲举”,古人称做“活子时”。此时火候已到,应该用“武火”之有意识的呼吸、意念、姿势去助其能量增加与运行,历经临、泰、大壮、夬、乾,称为“进阳火”;但是当它达到极点后,就要向阴的方面转化。在十二消息图上就是姤卦一阴生之时,此时要用“文火”,轻微的意念、呼吸去锻炼,直至坤卦,这就叫“退阴符”。
月体纳甲学说应用于炼丹,是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提出的。其目的是用来说明练功时人体内气的消长规律,其火候如同每月月亮的盈亏与方位的转移。故方士流行“有人问我修行事,遥指天边月一轮”的诗句。
一、月体纳甲的内容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可以代表方位。即以甲乙木代表东方,丙丁火代表南方,庚辛金代表西方,壬癸水代表北方,戊己土代表中央。在先天八卦图上,以八卦的符号代表月象,以天干代表月亮出现故名“纳甲”。它的具体内容是:干纳甲壬,坤纳乙癸,震纳庚,巽纳辛,艮纳丙,兑纳丁,坎纳戊,离纳己。其中震、巽、艮、兑、坎、离六卦各纳一干,而乾、坤两卦各纳两个天干。这是因为甲乙是十干代表阴阳的开始,而壬癸为十干代表阴阳的终结,以乾坤两卦与甲乙壬癸互相配合,表示阴阳始终的意思。即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所说“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纳甲学说中符号的涵意是:表示初三(阴历)的月象,表示初八的上弦月象,表示十五的满月,这叫望前三候,象征阳息阴消;表示十六日的月象,表示二十三日的下弦月,表示三十的晦月,这叫望后三候,象征阳消阴息。、则表示药物(日月)。实际上古人将一月分为六节,一节五日,除坎离代表药物外,共他六节,每卦代表一节。如震代表每月的初一至初五的五天,但以初三的月象代表这一节的月象,其他五卦也是这样。
为什么卦象和十干这样配合呢?因为在初三黄昏时候,一弯新月出现在西方,所以说震纳庚;在初八日的黄昏时,上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兑纳丁;在十五日黄昏时,一轮满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乾纳甲;在十六日早晨,微缺的月亮出现在西方,所以说巽纳辛;在二十三日早晨,下弦月出现在南方,所以说艮纳丙;在三十日早晨一轮晦月出现在东方,所以说坤纳乙。
二、按时定位调息 既然天地间的四季阴阳变化是日月盈亏所致,因此练功、医病应顺应天时,以月体纳甲规律制定练功的时间、方位乃至调息方法,以便更好的汲纳天地乾坤之精华,濡养身心,颐养天年。如:震纳庚,二阴一阳,一阳初生,时值阴历的初一至初五,月亮昏时出现于西方,此时月面所受阳光较为虚少,即所谓“一阳之光”。调息时应面东,纳气稍许方长一些,用引阳以滋阴之补法。兑纳丁,为初六至初十,月亮昏时现于南方,其形状由月牙转为半圆,月面所受日光较多,练功者应面南而行均匀之呼吸。乾纳甲,是十一至十五,月届盈满之时,此时月面受阳光最多,系阴中之全阳,在昏时一轮明月出现在东方,故面东调息。因此时阴阳二气充盈,故用等均呼吸之调法。以上是月亮初升至上弦而盛满的三个阶段的练功方位与吐纳方法。巽纳辛,当十六至二十日,月面的日光,由盛而衰,阳消阴长,月亮于早晨现于西方,故应面西调息。艮纳丙,是二十一至二十五日,月亮所受之光更少,早晨现于南方,故面南调息。坤纳乙,是二十六至三十日,月面全黑而致坤阴的阶段,故应面东调息。望后三候为阴息阳消,故吐纳时应注意益阳以助阴,滋养阴精。
三、虚补实泻 月体纳甲学说说明了在宇宙中地球、太阳、月亮之间位置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人,这一点可以从月亮的变化上看出来。《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始生,气血始精……;月郭满,则血气实……;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古人看到海水的潮汐,是受着日月运行的影响,而人之气血也不能不受其影响,故提出练功和治疗疾病要“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的补泻原则。现将纳甲、月象、潮汐与人之气血、补泻的关系列表2-4于后,作为练功和治疗疾病之参考。
例如:阴历十一至十五日,自然界阳气逐渐旺盛,至十五日望月,地球上的海水受其影响出现大潮,人体之气血也受其影响而出现气机旺盛的现象,在练功中若气虚的人则要借机而补气,偏亢的人则要不济,以免补之太过,而出现亢盛现象。
河图与洛书是两个很古的图。相传伏牺氏王天下,有龙马负图之河,世称河图,伏牺则之以画八卦。相传大禹治水,有神龟负图出于洛,文刊于背,世称洛书,禹因以第之,以成九畴,故《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一、河图、洛书的内容 河图。《难易寻源》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类经图翼》说:“其数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这里说明了河图的组成,其中阳数为奇、为阳、为天,阴数为偶、为阴、为地。河图之数,都是阴阳交泰,相得而生成木、火、水、金、土五行之气。阳生则阴成,阴生则阳成;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互相对待更换以生以成,即一阴一阳交媾而成一气。其排列是:一六数居北方,为壬癸水。二七数居南方,为丙丁火。三八数居东方,为甲乙木。四九数居西方,为庚辛金。五十数居中,为戊己土。
洛书。清·唐容川《医易通说》说:“中五立极,临制四方,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阳数象天,阴数象地,阳数左旋,阴数右旋。”这说明洛书的组成。其排列是:一在正北,三在正东,九在正南,七在正西,阳数左旋;阴数右旋,二在西南,四在东南,八在东北,六在西北。
二、河、洛体用有别 河、洛皆天地阴阳之数,但其象不同。河图阴阳五行,重列五位,交媾合得,五行左转相生,故代表天,为体,是先天之象。洛书阴阳五行平列九位(九宫),阳数左旋,阴数右转,互为推移兑变,五行右转相克,故代表地,为用,是后天之象。《玄真阴阳五行筑基》说:“河图是阴阳交媾合得,而洛书则互为推移兑变,前者乃先天,洛书则属后天。先天后天互为体用,则宇宙万有生化之机全矣”。
三、河、洛之数与补泻 河图之数,是先天之象,以五生数统五成之数,与人身先天之气数相配,北肾水为一六,南心火为二七,东肝木为三八,西肺金为四九,中脾土为五十,一生一成,形成脏腑五行相生相制之功能。若先天不足,必导致脏腑、五行失调,当以河图之数调之。如肾精衰微,先天之气虚,要用北肾水之成数(六数)以补之,再以西肺金之成数(九数)补其母。
洛书之数,是后天之象,肾合北水一数,肝合东三木数,心合南九火数,肺合西金七数,脾合中土五数。若肺实邪盛,当用南火九数以克制之。
洛书之数排列,阳数由一至三、至九、至七,复归于一,循环无端;阴数由二至四、至八、至六,复归于二,周而复始。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呢?因为象征阴的偶数是以二相乘而得来的,二乘二得四,二乘四得八,二乘八得十六(一十可以不计),二乘六得一十二,复归于二。而象征阳的奇数,是以三相乘而得来的,三乘一得三,三乘三得九,三乘九得二十七(二十可以不计),三乘七得二十一,复归于一。以上阴阳二数的循环,由“数”而见“象”、“易”,它说明万事万物阴阳运行的规律。故气功、推拿、针灸手法中均有“左旋为补”,“右旋为泻”的施术原则。因为左旋“阳生”助阳气运行,生生不息,益气而补虚。而右旋“阴杀”,顺阴逆阳,逐邪泻实。这是手法左右旋转补泻的指导思想。
四、河图与精神魂魄意 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说:“以精神言之,则北一水,我之精,故曰肾藏精;南二火,我之神,故曰心藏神;东三木,我之魂,故曰肝藏魂;西四金,我之魄,故曰肺藏魄;中五土,我之意,故曰脾藏意”。说明河图之五生数与五行、五脏和精神魂魄意的关系。因河图三、二同气相求,四、一同原,五数居中以统四气,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医易》提出“神魂藏于东南”,“精魄藏于西北”与“土统四气,故意独居中,其数惟五”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