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素问悬解:水热穴论三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黄帝问曰: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岐伯对曰: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肺者太阴也,少阴者冬脉也,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

肾为足少阴,于五行为癸水,少阴何以主肾?肾何以主水?盖火为阳,水为阴,肾者至阴也,阴旺则水盛,是以至阴者盛水也。肺者,手太阴秋脉也,肾者,足少阴冬脉也,冬水生于秋金,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缘肺金下降,而生肾水,肾脉贯胸膈,入肺中,肾水泛滥,则自其经脉而浸肺脏,皆为积水之区也。

帝曰:肾何以能聚水而生病?岐伯曰: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肾所以聚水而生病者,以肾者,胃之关也。盖水谷入胃,脾阳消磨,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主气。肺金清降,则化精水,精藏于肾,水渗于膀胱。膀胱通利,川渎注泄,则胃无积水,而土不伤湿。而水之所以下行者,肝气泄之也。肝为风木,其性疏泄,水满膀胱,泄以风木之力,故水道流畅而不癃。而风木之生,全由水中之阳,阳根左旋,温升而化乙木故也。是胃关之开阖,悉凭肾气。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流于肺部,同气相投也。皮肤者,肺之所司,水自肾脏,以类相从,上下溢于皮肤,经络壅阻,则为胕肿。胕肿者,聚水泛滥而生病也。

帝曰:诸水皆生于肾乎?岐伯曰:肾者,牝脏也,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胕肿,本之于肾,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牝,阴也。肾为牝脏,位在土下。土之湿者,水气之浸润也,故地气之上腾而生水液者,如云升雨降之义。悉属于肾,《难经》:肾主五液,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故曰至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而逢于风,闭其皮毛,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于是客于玄府,行于皮里,浸yin经络,传为胕肿。其原本之于肾,因为风邪所闭,是以名曰风水。所谓玄府者,即汗空也。

故水病下为胕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肺为喘呼气逆不得卧www.med126.com,肾为水肿,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

肾水泛滥,则下为胕肿大腹,肺气冲逆,则上为喘呼不得偃卧,是标本俱病也。喘呼气逆不得卧者,肺之所为也,水肿者,肾之所为也,分为彼此相输而上下俱受者,总皆水气之所留蓄也。

帝曰:水腧五十七处者,是何主也?歧伯曰:肾腧五十七穴,积阴之所聚也,水所从出入也。尻上五行行五者,此肾腧也。伏上两行行五者,此肾之街也。左右各一行行五者,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行六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凡五十七穴者,皆脏之阴络,水之所客也。

水腧五十七处者,是何所主也?肾主水,故水腑腧之肾腧。肾腧五十七穴,乃积阴之所聚,水之所从出入也。尻上尾骶骨上。五行,每行五穴。中行督脉,长强、腰俞、命门、悬枢、脊中五穴。次挟督脉两旁,足太阳经之里行也,白环俞、中膂俞、膀胱俞、小肠俞、大肠俞五穴,左右同。又次挟里行两旁,足太阳经之外行也,秩边、胞、志室、盲门、胃俞五穴,左右同。此二十五穴者,皆肾气之所输泄也。伏兔,足阳明经穴。伏兔上两行,挟脐上行,足少阴经脉也,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www.med126.com肾气之街衢也。次外左右二行,足阳明经脉也,气冲、归来、水道、大巨、外陵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三阴之所交会而结于脚者也。大钟、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六穴,左右同。此十二穴者,肾脉之下行者也,名曰太冲。以与冲脉同行,是冲脉之原,故曰太冲,非厥阴之太冲也。凡此五十七穴者,皆脏脉之阴络所通,水之所客也。

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腧,余论其意,未能领别其处,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腧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皆热之左右也。

领别,领会而分别也。头上五行,每行五穴。中行督脉,上星、卤会、前顶、百会、后顶五穴。次扶督脉两旁,足太阳经脉也,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五穴,左右同。次挟太阳两旁,足少阳经脉也,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五穴,左右同。此二十五穴者,以散越诸阳热气之上逆也。足之三阳,自头走足,热病表闭经郁,则三阳上逆,头上发热大杼,足太阳经穴,膺俞,手太阴经穴,王冰注:名中府。缺盆,足阳明经穴,背俞,足太阳经穴,王冰注:即风门热府俞。《孔穴图经》虽不名之,既曰风门热府,即治热之背俞也。按,王冰刺疟及气穴论注,并以背俞为大杼,此云即风门热府,其说殊无定准。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八穴皆在胸背之间。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皆足阳明经穴,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手太阴经穴,髃骨,手阳明经穴,即肩髃。委中,足太阳经穴,髓空,督脉穴,即腰俞。左右各一。此八穴者,以泻四肢之热也。王冰注引《中诰孔穴图经》云:腰俞,一名髓空。按,腰俞是中行督脉内之一穴,不在左右,如此止有七穴,其说似未确也。五脏腧旁五,足太阳经穴。脏腧在挟脊第一行,脏腧旁五穴在挟脊第二行,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五穴,左右同。此十穴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病左右所输泄之处也。此谓热病五十九刺。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巨虚者,跷足(骨行)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所谓跗上者,举膝分易见也。此段旧误在针解篇。

三里者,下膝三寸,是其穴也。三里之下,是谓巨虚,巨虚者,跷上阳跷发于太阳之申脉,循外踝上行。足(骨行)独陷者,(骨行)外两筋之间也,此巨虚之上廉,是谓上巨虚。巨虚下廉,为下巨虚,下廉者,上巨虚之下为条口,条口之下陷下者也。以上皆足阳明经穴。所谓跗上者,长刺节论: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举膝分以下,鼓动应手,甚易见也。即足阳明之冲阳穴。

相关文章
 千金肥儿饼(《寿世保元》卷八)
 封囟
 消浆饮(《辨证录》卷十。)
 通经丸(《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新生儿小便不通
 一扫方(《疡科遗编》卷下)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