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民 间 医 和 民 间 医 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民 间 医 和 民 间 医 人
中医学与西医学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医学体系,西医学是建立在“器”层次上的微观狭义科学,讲究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好把握;而中医学则是建立在“气”层次上的宏观广义科学,讲究动态中庸思辩,玄奥、难把握。两大医学体系都是世界的宝贵医学财富,各有短长。但是由于我国中医院校都是中西医混合的,而人都有避难就易的惰性劣根,科班人遂都以学习西医的心态来学习中医,对中医不肯悟入精研。因而由他们构建而成的中医杂志期刊社、中医研究院所、中医医疗机构一代一代地离中医的东西便愈来愈远,终导致主流中医在橘枳之变的基础上基本灭亡。
不过,主流中医的基本灭亡并不意味着岐黄医学的彻底完蛋。岐黄医学仍然存在,存在在哪里?在“江湖之远”的基层民间。民间多的是家传、师承,他们所承继的中医还有原汁原味在。正是这种原汁原味的中医一直在民间无言地救治着不少人的生命,解除着不少人的痛苦,节约着不少人的钱财。
此外,民间尚有不少半路出家、无师自通的自得医,由于某种特殊因缘,他们往往成为推动岐黄中医甚至整个人类医学进步革新的医道怪杰。比如河南,教师出身的申永彪,他形成了攻病立竿见影的申氏医学;安徽,农民出身的王佑三,他开创了激活自愈能力的平衡医学,如此等等。由于形成或开创的这些杰出医学的出现本身就意味着对现有中西医权威的冒犯和对权力界既得利益者的挑战,加之身份在体制外的非法、卑贱和异想天开似乎不自量力的狂劲怪癖,他们注定都历经磨难,不为本土所容。
众所周知,我们的医学管理体制一直是摹仿西方医学管理模式的结果,完全忽视了本国尚有西方不具的本土医学体系,为此使得国内至今尚没有评定民间医和民间医人的相应政策与法规出台。除了建国初期中医学院、研究院所和医疗机构草创阶段曾获请的民间医人外,更多身怀绝活、有才能才华的民间医人始终只能游离于体制之外,无奈地自生自灭,或者被列为另类而惨遭打击压制,其成果也相应受到严厉的人为禁锢和扼杀。
或问:不是刚刚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出台并实施吗?那又如何?怀着期待心理千呼万唤方出台的《条例》照样让人失望。《条例》仅只区区的六章三十九条,大而划之,应付似地老生常谈,除了从文字上表示重申对中医的重视外,并无多少实质性新意。《条例》主要是针对了主流医疗机构,对主流教育、科研机构的条款则轻描淡写,而对民间科研、教育问题更只字未提,字里行间明显透出对体制外民间中医和民间医人的一种冷漠无语的蔑视。其让人大失所望的程度,不亚于癸未岁首最初读到新订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期刊《中国医药学报》。是否可以认为,《条例》对民间中医和民间医人的冷漠蔑视,在一定程度上已折射出咱们决策界管理界的某种民族自贱心理和侏儒观念?要知道,岐黄医学作为本土医学体系是咱们祖先的恩惠予赠,正表示了国人多于外国人的福分,咱们没有自轻自贱弃若敝屣的权利,只有倍加珍惜爱护发扬光大的义务。既然岐黄医学还在民间,为什么轻视民间、蔑视民间?
很多人可能忘记了,上世纪一个从乡下走出来的师范生在后来成为一代伟人之后,题写过这样一句情绪化的格言:“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1956年) 这句格言曾激励过多少出身低贱卑微的人为新中国拼命地奉献。今天看来,那句格言显然过于极端,不过可否藉以多少减轻一点今天的某些人对民间医和民间医人的所知障?
一个日报记者说得好,不要忘记科学史上一个寻常可见的现象:很多成功的发现者的光辉发现,往往不是在自己训练有素的领域内完成的。这原因是他们没有束缚于长期形成的惯例,缺少束缚自己的固定观念,偏见较少,也较少受制于“现存的一切都是对的”那种普通观念。科学界有一句名言:构成我们最大的障碍,不是那些未知的东西,而常常是已知的东西。这个记者的话,应该值得深思。
江山代有人才出。岐黄医学史上,那么多高明的大医们都是民间的,没有起码的科班文凭,更没有高贵的头衔职称,但是他们群星灿烂,皆成为岐黄医学的形象代表甚至原创人物,他们非为名为利的著作在今天仍然是咱们必须吮吸的丰盛乳汁。怎能轻视民间、敌视民间?事实上,民间的东西也总是无偿地被不少意yin中医并顾影自盼只能闭门抄书凑文的科班学人什么博士博导、硕士硕导们作为拉虎皮作大旗的参考文献来引经据典、寻章摘句,成为他们构筑充满水分的假大空文的遮羞布(すみません —— 对不起)。
另一方面,作为岐黄医学正宗,民间医压根儿一直都被高度戒备地作为质疑、检视、异化的对象。据知,北京某某著名中医研究院,大抵是现今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罢,在上世纪50年代开办之初,先后从全国各地民间选拨了近60位名老中医,而同时也调来了两倍以上的西医专家和青年西医(李致重“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科学学检讨”,《中医复兴论》)。其实非独各中医研究院,各中医学院和中医医院开办之初,也全都是这种以西医学术思想当家的人员结构,中医欲不异化解体质变可得乎?
随着早年来自民间的老一代名老中医 —— 中医界精英的相继辞世,主流中医更显乏人乏术,代之而起的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中医泡沫,谁能意识到真正的中医一直而且至今尚在民间呢?
“十年磨一剑,玉锋堪截云。再磨十年剑,泰山不可挡!”(申永彪语)民间医和民间医人似乎从来都有这个胆识与能量!重视民间医和民间医人吧!“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附:一个一直在从事地下医人工作的民间自学成才医的“语录”(2003年1月18日)
1
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祖国医学,对人类的繁衍和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传播方式主要靠家传、师承、自学及现代的学府教育,前三者属民间性,它是中医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后者相当于官方性,它对医学影响相对较小。如果国家忽视前三者,并对之进行无情的打击和排斥,那么折戟沈沙,无异自毁珠玉。
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来之于民,服务于民。没有民间医学的发展,中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根本谈不上繁荣和发展。
3
一个民间医生出了一点事故,就使千万个民间中医人蒙受阴影,乃至被赶尽杀绝,这种以点及面之逻辑不知有何道理。国家正规培养出来的医师们出医疗事故简直家常便饭,却未曾听说有人获咎。
4
明清时代之徐灵胎、李时珍,以至当今之岳美中、李克绍、何炎焱等,皆自学成医之典范,医名鼎鼎,为何他们已不能成为今天我们自学成医的榜样?我们自学成医,技术为这么多病家所认可,却要遭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扫荡打击,不知天理良心何在?
5
主流中医之所以发生橘枳之变以至基本灭亡,乃由于有关中医的政策和体制彻底割断了和民间中医这个源头活水的血肉联系。这应该说是一种变本加厉的严重忘本。民间中医作为主流中医的源头,中医药管理局作为中西医结合局或西管中医局或中医管制局是称职的在自己的本土上生存比在国外还难,真是前所未有.民间中医今天的处境比余云岫扛反中医大旗的民国时代更糟糕。
-----------某不尚空谈

不知张老师对《准备开办渝东南新中医黄埔》帖中  我提出的问题作何答复?
-----------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
-----------www.lindalemus.com
-----------www.lindalemus.com
-----------原卫生部中医司司长 89岁抗日老战士、老中医:吕炳奎
胡 锦 涛总书记:
  现向您报告有关中医药学遭遇到有史以来没有过的灾难的事实。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一流传了数千年未中断的、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学科。它又是一活文物,中医药学没有因为它的古老而在现今丧失治病的功能和极高的疗效,因为它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创立的学科,具有超时代的内涵所致。说到文物,对文物保护有整旧如旧、原汁原味的要求,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中医药学。现今,卫生部等部委对中医药采取了以现代化的道路去改造它,要对中医药进行创新,这将给中医药的原汁原味彻底破掉,这是个错误的路线。中医药学在现今,不存在创新的问题,而只有继承、发扬和提高之路。原因很简单,中医药学在高等教育上已完全被西医化,继承都已经成为问题,如何去创新?
  建国53年来,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对中医药一直是十分关注和保护的,谁反对和要消灭中医药学,就会给予严厉的批评、直至撤职处分。解放初期,就有对当时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党组书记贺诚和副部长王斌的消灭中医药政策的行为,给予行政撤职处分的先例(部长是民主人士李德全)。但是,这并未将中、西医在行政管理权上给予分开,使得中医在卫生部内长期受到西医的排斥和压制。可以说,中医被西医统治了53年!因为有了王斌、贺诚被撤职的前车之鉴,反对中医药的势力,采取了打着发展中医药学、弘扬中医药学、中医现代化的旗帜,进行着反对和消灭中医药学的勾当。由于卫生部长期以来均是西医掌权,现今,在消灭中医药学的进程中,已经获得节节胜利。2002年11月6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这个纲要将中医药学彻底的破坏了,是西医消灭中医药学的重要证据,也是它蔑视中医药学的一块耻辱牌。
  对西医消灭中医的做法,或者说以西医改造中医的做法,庄子在《应帝篇》中有一很恰当的比喻,其谓:“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中医药与西医药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医学体系,实行中医药现代化,其意就是要中医药西医化,这与倏和忽为浑沌凿七窍异曲同工。
  由于中医药学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促发剂。当今,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开始增大,在许多国家政府以及人民也开始承认和接纳中医药学的时刻,中国的卫生行政部门却在做着过去连殖民主义者和汪伪***都未做到的事--消灭中医药学。这不光是广大中医药从业者所不能容忍的,一旦真相大白,全中国人民也是不能容忍的。故针对当今这种打着发展中医药学,中医现代化的旗号,干着消灭中医药学的行为,党中央及中央政府应当顺应中医药界以及中国人民的心声,采取有利于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行政措施,即将中西医在行政上分开,各自独立管理,真正让中医药学在没有西医干扰的前提下重新获得生机。这对提升中国文化在国人的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国人对党和政府的拥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挽救中医药学不被消灭,特提出以下解决办法,望能充分考虑,给予实施,真正以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生死存亡为基点去挽救中医,也必然会得到中医药界和中国人民的拥戴。
 一。解决办法
  为能使中医药学真正按照自身发展和存在规律弘扬起来,针对现时对中医药学的错误认识和一切以美国医药标准为中药标准的错误做法,防止用中西医结合和中医药现代化为幌子,去消弱和消灭中医,我的建议如下:
  1.建议中央以保护中医药学为由,将卫生部一分为二,设立中医与西医两个在行政等一切方面平等的行政机构,终止建国53年来西医统治中医的行政模式,使中医能够独立管中医,能够和西医平等竞争,相互补充,现今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仍是被西医统治的,故没有起到设立它的应有作用;并推荐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同志负责中医药的领导职务,他是中医药学徒出身,对中医药学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知识,并有在中央机关工作的经验,现年57岁,是中医药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2.为能使分治后的中医药行政部门真正按自身发展规律存在下去,应加强和扩大中医药行政部门的相应权力,与现行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权力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中医药行政部门至少应有以下权力:
  (1)首先将中医药的教育权从教育部移交给新的中医药行政部门;
  (2)由新的中医药行政部门起草有关中医药的各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上报人大批准;对以前限制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宣布它不适宜中医药界,只适用于西医药界;
  (3)有确立中医药的研究课题的权力,可与科技部协商,如确立中药自身的符合中医药的鉴定标准,废除以美国医药鉴定标准为中医药的标准的规定和做法;
  (4)中医行政部门有按照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审批中医师职称以及设置临床机构的权力;
  (5)确立中医药和西医药在行政上,医疗上,地位上的平等原则及法律,使它们在为人民治病上获得同等地位;
  3.应在中央或国务院成立一支持中国文化中各个学科发展的小组或委员会,保障包括中医药学在内的各个学科独立发展和存在。如,在此框架下,成立中医药专家委员会,人员由中医药界著名老中医、老药师、和坚决支持中医药学独立发展的行政官员和教授、讲师组成。其负责监督指导和协助中医药行政部门的领导工作,防止偏离中医药发展的正确路线。
  二。现时状况
  经过调查,中医药界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关心中医药存亡的人已不局限于中医药界,如,现代教育报编辑郝光明,年仅28岁,对中医药的处境做了调查,在2001年10月写出了“救救中医吧”的系列报导,对中医药学的失落痛心疾首,虽然文章上有些偏激和不熟悉新中国中医发展的历史,但是,他从此不知去向。
现将各方面的现实汇报如下:
  1.现今虽已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但其在行政上仍隶属于卫生部,加上其现行司局长以上官员从未对消灭中医药学的行为和法律法规进行过抵制,没有起到促使中医药学独立发展的作用。这是西医统治中医的管理模式所造成的;
  2.现今中医药学的管理权已被各大部委瓜分,如科技部、经贸委、教育部、农业部、药监局、卫生部、商业部、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都有权插手中医药学,造成中医药学在管理上多头而无序,并且大多部委全是不懂中医药学的人在管;
  3.《开云app安装不了怎么办 法》规定,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的学历者,方能参加资格考试,而中医药界大量的医师均没有这种学历,基本上是学徒出身,造成大量的中医师失去了行医资格;
  4.取消中药店内的坐堂医师的传统,不顾中国百姓的治病习惯和方便就医,既伤害了百姓的感情,又增加了他们治病的麻烦,也使大量的中药店倒闭,大量中药从业人员流失;
  5.中医师现今就是具备了开设门诊部的资格,也无法申办,全国已停止批准新设置个人门诊部,而且,就是准许设置,其硬件及注册资本也会令人望而却步:门诊部必须大于300平方米,注册资本也不菲;
  6.中医师临床用的自制药是每个中医师都必须掌握的技术,而对中医师自配药的限制,约束了中医师治病的手脚,并且,经常被执法部门随意扣上销售假药的罪名;
  7.将中药定性为农产品,将其种植权放开,由农民自行决定,并不顾中药产地的特点,随意改变具体中药种植的产地,这对中药的药性带来了破坏性的结果,造成中医治病的疗效大降,给患者造成痛苦,也使假药充斥中药市场;
  据国家药监局文件〖国药监市(2001)497号〗中披露,对全国17个中药专业市场的抽检结果,不合格率最高的竟达到95。1%,最少的也有25%,总体看,17 个市场中不合格率在50%以上的有11个,其中超过90%的有6个;
  8.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它是经过数千年实践而来的,是中医中非常科学和方便配药的物质基础。现今所推行以颗粒饮片来代替实物饮片的方法,破坏了中医师配药的规律,颗粒饮片的药性远不如实物饮片,况且它还给储药、配药、病人冲服带来了大麻烦。颗粒饮片的强行推广,并将此说成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将把中医药破坏至尽;
  注:颗粒饮片:是把中药单味药提取浓缩,然后加入淀粉糊精制成颗粒,分小包装装入塑料袋内,服用时根据处方的各味药的颗粒饮片混合起来冲服。这种剂型同传统中医开处方用中药饮片煎煮成汤药有很大的区别。……并且,这种颗粒的价格比普通中药饮片平均价格高出2~3倍,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和公费医疗的支出;由于工艺简单,全国所有中成药厂都能生产;由于把有形的饮片变成了细小的浓缩颗粒,肉眼不能分辨其所用药材的真伪,因此极易被假冒仿制,市场上又很难监管,……因为生产中加了糊精淀粉,且用塑料袋包装,因此又很容易受潮变质,存放期短,占空间大……等等。
  9.在中医药学的教育上,西医化已成为事实,并且中医药学理论被否定,大学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已不会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来诊断疾病了,大多学生毕业后,根本不相信中医,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对他们的评价是:中医药学的掘墓人。可见中医药学在教育上已到了后继无人的境地了;
  10.中药出口以及对中药的鉴定标准,不按中药自身的标准鉴定,反而以美国的标准,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中药的地位,在客观上否定了中药的药性;
  11.贬低中医药学的学术地位,以及在中医药学教育上的随意性,使中医药学成为一部分人骗医的招牌。如有关部门举办的针灸学习班,时间只有1~3个月,就可以拿到盖有卫生部大章的结业证书,很多学员拿此在国外开起了诊所……,败坏了中医药学的名声;
  12.中西医在行政上的不平等。长期以来中医一直受到西医的统治,在经费上的分配就可以看到,中医的经费只占有很少一部分;中医的人数, 1950~1958年时近50万,1978年时只有25万,现今也只有38万,而西医人数则由1930年时的4000人,到现今的200万人,中医药学由于在各个方面都与西医药学不平等,中医已接近被消灭的边缘;
  13.中医院说是中医,实质上仍是以西医治疗手段为主,中医为辅。全国几乎没有一所纯中医医院,中医成了西医的附属品。这还不如韩国,韩国对中西医有明确的规定,即西医不得使用中医方法和中药,中医也不得使用西医方法和西药,这个规定我国是可以借鉴的。
  总之,中医药学在现今的状况,可以说已经被西医消灭了,只是掌握有纯中医技能的中医师们还没有死绝,人还在,但是这些人也都是50岁以上的人了,50 岁以下的会纯中医的几乎为零。照此下去,再有10年,中医药学要翻身就难于上青天了。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之一,现代西医学是无法与它相比的,如果现在不去纠正对中医药学的错误做法,不断然将中西医在行政管理上分开,还延续现今的管理模式,那么,中医药学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落,如果这样,那我们将是中华民族的罪人。
  -1-
三。新中国中医药事业的有关历史情况
  1950-1951年间,中央卫生部召开了第一次卫生行政工作会议,这个会议还邀请了汪伪***余云岫参加会议,他在会上发表讲话,提出“中医是封建社会产生的封建医”。卫生部错误地轻信了余云岫的话,把中医的行医资格取消了,全国各地办起了进修学校,把中医集中起来学习西医,来改造中医师。因此,全国的中药店也都关门停业,中医药界一时一片混乱。不久,中央的钱俊瑞同志发现了这个问题,中央***局对此进行了讨论,毛主席立即撤消了卫生部党组书记兼第一副部长贺诚与副部长王斌的职务,中医药重新开业。
  1953年初,我在南京,时任中共江苏省统战部副部长兼省政协秘书长。当时,中央***局常委、江苏省委书记柯庆施刚从北京开完***局会议回来,正值年关。由柯庆施出面在其家里邀请南京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吃年夜饭(当时的中科院尚在南京,还未迁来北京),在席间,柯庆施传达了中央对卫生部轻视排斥中医的错误,撤销了卫生部党组书记贺诚和副部长王斌的职务。并把我介绍给大家:“咱们新四军中还真藏龙卧虎呢,吕部长是名医出身,叫’中医司令’,那时兵荒马乱,名不副实,现在该归队了,中医的事业让他来搞吧。可以先办一家中医院,并成立一个中医学院。”这样,大家纷纷表示赞成,我也很高兴重操旧业。
  过年后,年初五,省委开会做了正式决定。任命我为江苏省卫生厅厅长兼党组书记。
  我即利用卫生厅原有的中医学习西医的进修学校改为中医师资进修学校,把学员培养为师资,集体编写中医教材,这所学校共培养了二百多名中医药师资,编写出第一套中医药系统教材。这二百多名学员(师资)以后支援到北京40多名,其中大多成为日后北京有名的中医师,有董建华、程莘农、杨甲三、王绵之等,还支援了河北、河南、内蒙等省区的中医院校。中医药学的第一批师资与教材,全是我在南京办起来的。
  1956年,我调任卫生部中医司任司长,此时,李德全部长,徐运北副部长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郭子化副部长具体领导我我日常工作。中医工作在这个时期 (大约一年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开始建立中医高等教育院校,由于有南京中医药学师资和中医药学教材的基础,北京中医学院经过半年的调整,进入正规教学。以后,为了团结西医,响应毛主席的中西医结合的指示,中医司又进行了西医学习中医的工作,简称西学中,卫生部的西学中报告是我起草的,毛主席对此有著名的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整理,提高。”这是中医工作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另外,为使西医能学好中医,专门让南京又编写了“中医学概论”,并推向全国使用。后来的全国数十所中医学院,全是我一手推动办起来的。
  中医药学受到毛主席的直接关心,有了很大发展。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经济困难,对各个行业进行了精简,教育系统也同样面临40%的精简。根据精简精神,卫生部教育司提出,全国23所中医学院只留5所,即南京、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对此,我心急如焚,多次与教育司协商,得到的结果是留12所。此后,国务院文办在有关教育系统精简大会上(开了40多天),仍宣布中医学院只保留5所。我立即给周恩来总理写信报告,并恳请徐运北副部长亲手交给周总理。徐副部长将信交给周总理时,还将我的意见直接转达给了周总理:“中医学院问题,中医司不同意砍掉10多所!”得到周总理“中医学院问题再考虑”的一句话。在教育系统精简大会总结会上,文办主任林枫宣布:“中医学院不动”,就这样,经过我的力争,中医学院全部保留了下来,只是河南洛阳正骨学院和河北中医学院因省里坚持下马,实际保留下来21所。
  但是,由于中医管理部门一直是在卫生部领导之下即西医领导之下,到了60 年代,卫生部某些领导仍然对党的中医政策阳奉阴违,为此,自1964年9月7日,1965年1月13日,7月12日,我针对卫生部对中医政策的错误做法,连续给毛主席写了三封信,向他直接汇报和反映这些问题,使中医事业又得到了一时的发展。
  ***期间,中医药事业遭到了破坏,***后,中医药界大减员,由1958年的50多万,锐减到1978年的25万多人,中医药学面临着失落的危险。中西医学术上的偏见,影响到卫生部行政领导,中西医的不平等地位就是这种偏见的状况。虽然在解放后,我们党和政府极为重视中医药学,提出了团结中西医的方针和继承发扬中医药学的政策,把中医药学从绝境中解放出来,旧中国那种“中医饱受欺凌摧残,祖国医药学日趋湮没”的境况得到改变,中医药学得到了新生,中医药事业有了发展。但是,由于学术上存在着严重的偏见,而且根深蒂固,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采取鄙视、歧视中医药学的错误态度和把中医药学体系放在医药体系的最低位置的做法,始终没有解决。1980年,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我提出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长期发展长期并存,把三者置于同等的地位,三支力量的方针,可以说在理论上解决了几十年来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三支力量的方针,在1982年衡阳会议上被确立为中国医药发展的方针。会后我即退居二线,当时的部长崔月犁同志虽然竭力支持中医,弘扬中医,对中医药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卫生部对中医药学的偏见和压制,已经无法改变,三支力量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中医被西化的倾向愈来愈严重,虽然此后成立了中医药管理局,但又是主张中医西医化的人在掌权,中医想走按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无法实现。而中医药学的教育大权又放到了教育部,也是中医教育走向西医化的一个原因。
  如果现今不去纠正中医西医化和中药现代化的错误做法,不给中医药学独立的行政管理权,那么,不出十年或再长些时间,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医这个名词永远存在着,中药中的植物、动物、矿物也都存在着,只是会用这些药物的中医师没有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再去纠正就为时太晚了,后人将会骂我们这代人是消灭民族文化和民族瑰宝的罪人。中华民族独有的宝库也就形同虚设了。中华民族连自己最值得骄傲的中医药学都保护和继承不了,将无颜面对全人类!我作为新中国中医事业的奠基者和见证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中医药学的复兴大肆呼吁,希望总书记注意到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自尊心,和代表了比现代西医学水平更高的学科--中医学的命运,认真考虑这一有关中医药学生死存亡的建议。
  此致
  一个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进行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流过血,负过伤的老战士;一个为中医药事业奋斗了大半生的老中医;一个不愿看到中华民族文化科学瑰宝--中医药学失落的中国人寄与厚望的
  敬礼!
  吕炳奎
  地址:北京德胜门内大街68号 邮编:100035
  电话:64040590
相关文章
 宣牙膏(《普济方》卷七十。)
 胎产心法 小腹痛并儿枕痛论 上课笔记
 8周岁男孩发高烧救急,急,急,急
 请行者先生给看看 谢谢
 班秀文妇科
 杂误吞物方一十七首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