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咬文嚼字中医启蒙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咬文嚼字学中医  序言
   中医学是中国古人的智慧的结晶,其传承于世,主要靠师徒间的耳提面命、口传心授。其次靠著录于文字的经典著作。后辈晚辈若无福缘得到明师的点拨去悟道,那就就只能靠读书来学习、理解、掌握古人的思想。本来就有词不达意一说,经过语言文字表达的思想,本身就有很多问题,因为意在言外的东西很多。且不说古人的书简、文章在传抄过程中出现的错愕、散失,颠倒,单是文字本身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产生演变,就会导致很多古今字义、词义明显的不同。这就使我们想通过读书来掌握古人精神智慧变得很艰难。如果我们持今意学习古文的话,那就越学越离古人越远了,出笑话没事,出人命不是玩笑了。比如说古人把跑叫做走,比如“奔走相告”,如果不过脑子,那就很简单会想象成,一边走一边跑着互相告知。比如“走狗”、今人就可能理解成溜达的狗。“扁见桓候而还走”就不是转身走了,而是转身就跑了,对应于下文扁鹊“已逃秦也”。汉字经过简化浩劫,更是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太溪穴,今天解释穴名就是大大的小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其实太溪简化以前是豀字, 是山谷的意思,内经云: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豀。也就是描述肌肉接缝处的凹陷气象。
      因为从事涉外的医疗教学工作,基本的工作就是要把中医的基本字词翻译成英语,这样一来,经常是我面对熟悉的汉字,却突然产生陌生的感觉。汉字的互训,经常使我们陷入似是而非的怪圈,比如思者想也,想着思也。翻译英文,那就偷懒不得,确确实实地要求落实含义。艰难也没办法,我们只能从识字、明义、会意、悟道几个基本步骤去愚公移山。苯人用苯办法嘛。我基本上是从与中医有关似是而非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入手,辨析字义词义。我不喜欢腐儒的寻章摘句、罗列资料,毫无主见的训诂方法,而是为了临床教学实用,独立思考辨析选择我认为对的解释。几年下来,集腋成裘,现在发表出来,抛砖引玉,供大家学习批评。====
站务古月按:
我把先生分散发的帖子合并在一帖,以便读者集中阅览。

[ 本帖最后由 古月 于 2007/4/12 15:46 编辑 www.lindalemus.com/yishi/]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0/12/23 08:5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rencai/

一,思想

思,繁体字写作“恖”,心的上面加囟,囟代表大脑。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仅次于悟的层次。思是不及物动词,想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我想你,不能说我思你。我自思,不能说我自想。

思代表本能、欲望。《素问•热论》:“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 用思来表示食欲。《素问•痿论》中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yin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为白yin”。这里的思说的是性欲。

另外,思是“七情”之一,与喜、怒、忧、悲、恐、惊并列,属于人之常情。激烈和过度的情绪变化,就会影响心包和心的功能,进而影响脏腑、气机的运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 《灵枢•本神》说:“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yin而不止。”

在更深的感情层面上,思表现为相思、爱慕,严重的就是相思病。这是后天意识与先天情欲之间的共同作用,也就是所谓的勾魂,所以失恋的人被称为失魂落魄。

《灵枢 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存变谓之思,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举例来讲,当人的手碰到火的时候,就很快抽回来,这种本能反应是无意识的不经过思考的,被称为觉。有了被火烫的经历以后,以后就会远远躲开火,这就是识。自己没被火烫过,但是看到类似的场面,或者被人告诉过类似的经验,这就是知。掌握知的方法,就是学。实践所学的的知识,就是习。记住了感觉或知识,形成了记忆,就是志。

大多数动物都会发展到这个层面。但是人类的伟大在于“心有所忆”,“因志存变”,也就是在觉、知、志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变通,形成意识和思想。就火而言,人类通过思考,晓知利害,不仅不再畏火,反而学会了用火取暖、炙烤食物、治疗疾病、吓阻野兽。甚至学会了钻木取火。这就是人类思想的之所在,伟大之所在。

有个小故事说旧居深山的小和尚进城第一次见到了女人,就询问老和尚那是什么。老和尚吓唬他说:“那是吃人的老虎。”晚上回到了深山寺院,小和尚翻来覆去睡不着,老和尚问他怎么了,小和尚说他想老虎。女人触动的是小和尚先天的本能、元神,而老和尚灌输给小和尚的是后天的思想、意识。两者如果矛盾对立的话,人就会迷惑、痛苦。

人生一世,不可能让思想完全顺应先天本能,那样的话与动物无异。大马哈鱼为了,洄游产卵,牺牲自身为后代提供营养。公螳螂性交射精后即被雌螳螂啃食。那些恣情纵欲,酗酒服用春药的人似乎顺应了本能,但是耗散了真精,湮灭了神明,缩短了生命。

人类不能无限度孳生扩张自己的思想,压抑本性,违背自然、人生之道。更不用说那些基于错觉、幻觉、谬识、伪知上形成的思想,更会给自身社会带来灾难。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从小灌输给人们的思想就是竞争、斗争、名利、货殖、攀比等等,使得很多人忘记本性,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伤寒论 序》)。这些人真的需要改变价值观,进行一些“忘我”的治疗了。这个“我”就是被后天环境塑造的假我。

《素问 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那就是先天本能欲望和后天意识思想的完美统一结合。“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
內容重複了一遍,我將之删除,其他不變。

       网站巡察   moni

-----------

意志


    意和志都是名词,是心理活动忆的结果。忆的繁体字写作“憶”。《灵枢 本神》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人有多种心理活动,最浅的心动层次是欲,饿欲食,渴欲饮、冷欲暖,热欲凉,精满欲交合,腹满欲便溺,困乏欲眠,气力足欲行走等等。这种心理活动是先天本能,是生理影响心理结果,不教而会,不学而能。再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是情,也就是情绪变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一般情绪的变化可能仅仅影响心包,剧烈的情绪变化,就直接影响心神,进而影响全身气血运行。《灵枢·口问》:“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导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素问·举痛论》),甚至出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比较高的心理活动层次就是感,也就是感情和情感活动,就是所谓的动情,诸如爱恨情仇、贪嗔痴怨。如果说七情六欲仅仅是动物本能的话,感情似乎为人类所独有。比如情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动情生爱直接触及人的心神,让人产生如痴如醉,欲仙欲死的感觉。使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一旦丧失,便失魂落魄,如行尸走肉。人的心理活动最高急层次就是“悟”,或称觉悟、顿悟,结果就是通神。《素问·八正神明论》歧伯说:“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我们要说的“忆”是介于“感”与悟之间的心理活动,简单地说忆就是思考,忆的结果是“意”,意是出生以后人为训练培养出来的意识、思维、思想。古人将意归于后天之本脾,认为“脾藏意”。被保存的记忆是“志”,比如永志不忘、日志等等。古人认为“肾藏志”,这和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有直接关系。现代人所说的志,变成了志向,愿望的意思。人类没有虎的尖牙利爪,马鹿的奔跑逃逸速度,仅仅依赖人的本能很难生存。所幸有意识思维,懂得利用火焰、工具,趋利避害。所幸有记忆,得以代代相传,增益累积。所以意志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意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所以和生存、生长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现代有很多呆傻的狼孩、猴孩报道,就证明即便有先天的遗传,不经过人的教养,人和低级动物言行无异。意的最初阶段是识,也就是辨识,意识。目辨色,耳辨音,鼻辨臭,舌辨味,身辨觉。进而辨利害、美丑、善恶等等,形成判断。得意的主要手段是学,以学获知,通过学可以掌握前人积累的经验教训。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背诵,也就是志,来大量存贮知识。有了知识以后还需要亲身实践,使得死板的知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此所谓习。通过学习,再加上自己独立的思考,就会形成自己的思想。正如荀子所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达意的方法,一般是通过言语、文字、图画等等。但是这种表述、表达往往不尽全面、甚至有所失真、歪曲。所以古人有词不达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说。《庄子·天道》中称:“语之所贵者,也;有所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陶渊明有诗云:“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所以古人传授思想往往是口传心授,强调心领神会。这是近乎通神的一种境界。隋唐间人许胤宗,“每疗,无不愈。”故人问曰:“公医术若神,何不著书以贻将来?”胤宗答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别脉,脉既精别,然后识病。·····脉之深趣,即不可言,虚设经方,岂加于旧。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后汉书·郭玉传》: 郭玉对曰:“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郭玉所说的就是后天意识与先天神明相通的一种境界。
   人为的思想、意识如果符合自然之道的话,我们称之为德。违反自然之道的思想,可谓无德或缺德。养生处世之道,不过就是调和后天的意志与先天本能、神明的关系。“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 (《灵枢·本藏论》)。可惜从古至今,很多人不是 “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就是“思想无穷,所顾不得,意yin于外。”最终结果只能是“半百而衰。”

-----------

忧愁


  忧的繁体字写作憂,是会意字。上 “页”(xie 即人头)下“心”, 加“攵”(suī行走)表示心动,含义是有了忧的心理活动,必然在脸上反映出来。翻译成worry; be worried。
外忧源于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在中国古代社会动荡不安,内部征伐,外族入侵,五千年的历史中,持续和平年月往往不足百年。使得人们“生不满百年,常怀千岁忧。”即使贵为皇帝,整天担心被推翻、篡位。身居高官的大臣,伴君如伴虎,整天担心言行出错,被抄家砍头。普通老百姓就更是战战兢兢、人人自危。这就造成了国人一种普遍的、长期存在的忧患意识,以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成为习惯,直接影响到了人的身心健康,因忧生病,导致脾胃导致消化功能减弱,肝胆气机郁滞,久而成患。
    内忧是因病生忧,由于生理功能的衰弱,导致病态心理的产生。中医认为脾主忧思,消化吸收功能弱的人,容易借故生忧,习惯性地使自己陷于忧思之中。《素问 通评虚实论篇》:“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素问 移精变气论》“当今之世,则不然,忧患缘于内,苦形伤其外……故小病必甚,大病必死”。这是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一些文人墨客、士绅官僚的通病。他们老是挂着一付忧国忧民的相,操着一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心,摆出一付自我牺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架势。似乎天不生仲尼,万古就是长夜了。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人的意志应当遵从自然规律。与其违逆自然,不如清净无为。所谓:“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 又何必去忧?列子在《天瑞》篇中讲述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讥讽那些无事生非,忧心忡忡的人。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现代社会因忧生病,因病生忧的人比比皆是。虽然外部环境相对安静和平了,但是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了。衣食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人的欲望提高了。妄想和实际的距离,正是忧存在的空间。
    愁也是会意字,上秋下心。因为在霜风凄紧,关河冷落,落木潇潇的秋天,人最容易产生无助的情绪。愁不仅是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心态。愁还表达了一种较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会放弃、不会变通、团团打转,钻牛角尖。从中医角度分析,忧愁是脾胃气机的郁结,而愁又加上了较劲,也就是心火的煎熬。处于这种状态的人都挂相,所谓愁容满面,也就是面部肌肉扭曲不舒展,腹内胃肠痉挛纽结,不思饮食。心火独亢,销烁肺金,反侮肾水,人就会皮夭毛脆,精干黑瘦,双目灼灼,卧寐不宁。须发皆白。正如李白《秋浦歌》所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看看京剧《文昭关》里伍子胥的唱词,体会一下这种心情,也就能明白他一夜白头的缘由。“一轮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实指望奔吴国借兵回转,又谁知昭关又有阻拦, 幸遇东皋公行方便, 他将我隐藏在后花园,一连七天我眉不展, 夜夜何曾又得安眠。” 何以解忧呢?唯有杜康嘛!喝酒能鼓舞肝气,通畅血脉气机,克消脾胃郁滞,甚至能够散结除患。古人常常饮酒消“心中块垒”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酒力彪悍,不能持久,而忧患长存,此消彼长,这就使人沉溺于杯中物,伤害自身以及子孙。古代名医还有激怒患者,鼓舞肝气,以胜忧思得案例。对于愁来讲,喝酒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害。因为酒生肝火,肝木生心火,会加重人急切较劲的心理。正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酒喝多了,急火攻心,使人中风、猝死。    古人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萱草就是人们常吃的黄花菜也就是金针菜。使用中药调理可以解忧, 不仅仅限于单味药或者特效药,凡是能够条达肝气,疏解脾胃郁滞,清心降火的药物都有助于缓解忧愁。最重要的还是树立正确地思想意识。那些贵生命,轻货财;重自得,渺荣辱:能取舍,知进退;沉心气,不浮躁的人自然是是无忧无愁,逍遥自在的人。

-----------

怨恨


    每个人都会因思而远慕,形成欲望、心愿,这种急切地对将来的期待、盼望的过程被称之为虑。而最终的结果抑或使人喜出望外、也许心满意足、也许事与愿违、也许大失所望。怨的意思就是在所愿不得、所欲不遂以后出现的失望、不满的情绪。把这种不满情绪表达出来就是责怪、谴责、抱怨、埋怨。有这种情绪的人被称为怨妇、怨偶。长期不满的积累被称为积怨。怨的反义词是恩,也就是别人做了充分满足自己心愿自己的事。
    中国古代诗词有一派被称为闺怨诗,都是抒发居家妇女的性欲、情欲得不到满足的感情和情绪,代表作就是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说得也很明白,为了让丈夫外出博取功名,导致自己在春日中落寞孤单。二者不可得兼,也怨不得别人,只能后悔当初自己的决定。
  怨与愿同音同源,愿说白了是人的妄想,而妄想能否变成实际,又取决于很多条件。从佛学理论来讲,心愿是因,客观条件具备是缘,因缘和合才会有果。可惜很多人都在真诚地发心许愿,却不去顺应自然规律与积极创造条件(结缘),客观规律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不称心、不如意的事情常常会发生,等不如意结果出现了,有怨天尤人的,也有自怨自艾的。《素问 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坐持寸口,诊不中五脉,百病所起,始以自怨,遗师其咎,是故治不能循理,弃术于市,妄治时愈,愚心自得。”
      从中医诊断来讲,怨和哀一样都是虚证,应当用补法。急则治标的话,化解怨的方法就是去尽量满足人的欲望,虚则补之。但是有的怨的源于心火、欲火过于亢进,与现实反差过大,从缓则治本的角度考虑,还是让人降格以求,不要过于攀比、贪婪为好。人生天地间,被父母抚养成人以后就当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能从精神、物质上自我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别人的帮助应该本着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的态度,这样期待值降下来,失望就少一些,怨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黄帝内经》推崇的境界就是“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恬淡就是心平气和,不是欲火焚身。自得就是能自我满足。这样对别人的压迫、强求也会少一些,无论亲人、朋友、同事与你相处也就轻松舒服一些。
  恨是遭受别人侵犯、伤害以后出现的想报复、反击的心理情绪。毛主席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被伤害、侵犯以后都会生恨,有的人会忍气吞声,有的人就恨不起来。也不是所有有恨的情绪的人都会付出行动去反击、报复,有的人只能怀恨在心、隐忍不发。这与人的性情,气力以及外部环境都有密切关系。恨的反义词是爱,都是付出,只是付出的内容不同。有趣的是爱恨情仇看似对立却可以相互转化,交织难分。比如性交,可以是做爱也可是强奸,一个是示爱,一个是泄愤,对立统一到了极点。
      怨是不满,而恨是反弹。一虚一实,二者截然不同。恨是双刃剑,不发出去伤敌,就会留积伤害自己。化解恨的方法只能用泻法,也就是让恨释放出来,这样又怀恨在心而产生的恶毒的心境才会改善。最好方法就是去反击、报复伤害侵犯自己的人。如果环境条件不允许的话,中医通过调理气血也能达到解恨的效果,比如中药合欢可以蠲愤,化解仇恨心态。宗教的说教也能达到类似的目的,比如耶稣教导信徒去爱自己的敌人。佛家教导众生消除嗔恚之心等等。用模拟的场景,使用假想敌,调整自己的情绪融入发泄仇恨的情景氛围之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古代人们观看角斗士血腥厮杀,现代人观看拳击、斗牛、足球、橄榄球比赛等等都是疏泄仇恨的有效方法。在日本的一些公司还建立了情绪发泄室,人们在屋子里摔盘打碗,棒击仇人画像等等,有效地缓解了员工的压力。
       总的来讲,最高境界是不生恨,看开世事,不以被人伤害、侵犯为意。其次就是顺其自然,不与之较劲,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不把自己的一生甚至子孙家族的一生陷在仇恨之中,而忘记了美好的生活。再次的选择就是怀恨在心,苦心经营,卧薪尝胆,一朝复仇泄恨。最坏的情况就是遭人伤害、心怀恨毒,终生不快,遗恨终生。

-----------烦躁
    烦是会意字,从页(xié),从火,"页"是人头。火性炎上,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头为诸阳之会。烦的本意是发热、头疼。《说文》:"烦,热头痛也。"《灵枢·癫狂》:“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 其中的烦就是头痛的意思。
由于脑为元神之府,火气上冲头,起初可以出现发热、头疼,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情感、精神。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但是前面大多加个心字,以区别于生理的烦。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意思就是说数脉也就是心跳过快,表示心中有热,扰乱神明。《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 这里的烦专指心中热闹,后面用了头痛单指头部症状。《灵枢·厥病》论“风痹死症”云:...风痹yin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yin泺,烦心头痛。”五行之中,心与心包属火,肾属水。人与天地相应,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就象天气下降为雨,地气上升为云,往复循环。这就是所谓的水火即济,天地交泰,也就是《易经》中的泰卦。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有的是痰饮,有的是瘀血,久而成患。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有的在咽喉,比如梅核气;有的在胸中,比如胸痹;有的在心下,比如虚痞、结胸。有的在脐周,比如水气病;有的在关元,比如奔豚。就会使火气不降反升,熏灼头脑;寒水无法蒸腾,凝滞于下。热者愈热,寒者愈寒。这就是《易经》中的“否”卦。中医称之为“痞”。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上攻于头就是烦的内因。消散郁结,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的方法,也就达到了成语否极泰来目的。
    烦的外因,一是由于暑热邪气外袭头脑,比如《素问 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治疗应当用辛凉解表,针刺风池、大椎疏散热邪,缓解疼痛。
   二是处事繁杂纷乱,搅闹心神。在古代烦与繁同音同意,经常通用。比如:“小人不避其禁,故刑烦。”《商君书·算地》。“世浊则礼烦。”《吕氏春秋·音初》。“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大戴礼记·少间》。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比如:不厌其烦、要言不烦、麻烦、烦琐等等。《素问 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烦劳说的就是频繁过度消耗。中医诊断经常要分清楚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有的人外界事务过多,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导致人心中焦躁不宁厌倦,这是外繁导致内烦。是邪气实,应当适当减少应酬、工作。通过服药清解郁结在心中的毒火,也是积极有效地方法。伤寒论:“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而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情,但是心中总是也是焦躁不宁,这是心虚不能任物,是正气虚。中医称之为“虚烦”。治疗应当静养,恢复心气。《金匮要略》记载:“虚劳、虚烦不得眠,枣仁汤主之。” 《伤寒论》:“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
  躁是手足无措,不得宁静的意思。“躁,疾也。”——《说文》。“躁者不静。”——《管子·心术》。巽为躁卦,风火相扇,如同朱公鸡,急切好斗。现在临床常见多动症的儿童,他们坐不住,小动作多、惹恼同学、咬笔、咬指甲,不能静心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东走西跑、忙忙碌碌。还有的孩子,晚上睡觉躁动不宁,在床上翻身调个,睡前朝东,醒来冲北,蹬开被子,床单都拧成麻花。有的还有入睡困难、流口水的问题。成人焦躁也为数不少,他们大多四处出击,狗揽八泡屎,整天忙得四脚朝天,但是对每个事情都无法保持持久热情。坐下来抖动腿,躺下来辗转反侧。有的手脚心烧灼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更有甚者,几近躁狂。情绪高涨、意念飘忽,莫名欣快,激惹暴怒和好斗攻击。和烦一样,躁本来是形容躯体症状,后来引申用于描写情绪、性格、精神。其本质大多也是由于内在心火,胃火。由于食品安全不能保证,摄入大量的含激素的动植物,再加上喂养不当、营养过盛,非常容易会导致儿童心火胃火亢盛。外部环境紧张激烈的竞争,无限的攀比和欲望膨胀,也使的人们内生心火,不能自持。我看禁止多动症孩子吃鸡肉,巧克力、羊肉串、碳酸冷饮是绝对必要的。成人学会静坐、站桩,对克服焦躁情绪是有帮助的。不由得想起《黄帝内经》的一段话:“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yin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                                                         焦虑
  繁体字的虑写作慮,是思想延伸。《内经》中讲了“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为它是将来时,还没有发生。同时又牵动了人的情感,让人羡慕、企盼,挑动了人的欲望和情绪。所以在翻译七情喜、努、忧、思、悲、恐、惊的时候,一般把思翻译成了虑,英文是anxiety 或者worry, 也就是焦虑或担忧,而不是翻译成thinking或idea即思想。说到焦,就是火烧火燎般的急躁。《水浒传》里的一首诗:“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家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说的就是这种心情。所以说焦虑,就是一种急切、烦躁、火烧火燎地企盼期待的事情发生的心情。Anxiety 来源于anxious,也就是热切的,渴望的,同时也有忧虑的意思。这和焦虑的中文意思是完全一致的。人的思想后天的产物,和自然规律有差距。自然之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思想有可能就是妄想、臆度,因此而期待它在将来发生,那只能使人处在长久的焦躁的期待之中。
    有个相声叫做《扔靴子》,说的是一位老人等待楼上的房客扔下第二只靴子而不得,以至于一夜没睡。老人的这种状态就是焦虑。焦虑的产生源于以前的思维定式,也就说老人过去的经验使他形成了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听到房客上楼扔下第一只靴子以后,心理就开始期待第二只靴子落下的声音,这就是因思而远慕,慕而不得,期待越来越久远,也就形成了焦虑。不必笑话这个老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类似的焦虑。过年放炮,自己或者听到别人放二提脚的时候,听到“咚”的第一声以后,你是不是在内心期待着第二声的炮响。听到以后是不是心理很踏实?没有听到是不是心里是空落落的焦躁的感觉?为了避免焦虑的产生,我们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思维定式和情绪习惯,特别是在儿童期形成的条件反射,避免非此即彼极端的思维。当然最重要的人应该多经历磨练,经多见广了,也就知道一种原因会有多种结果,也就不会钻牛角尖,在一颗树上吊死了。比如说“有志者事情成”,功夫不负苦心人,善有善报等等说教,其实都是不一定的。有的需要时间,所谓的时候不到,有的还需要其他条件。焦虑是急切地企盼将来发生的事情,后来人们把焦急地害怕担心将来发生的事情,也归到了焦虑之中。这种心态也是早期心理情绪创伤形成的条件反射和放大,形成绝对的有因必有果的情绪习惯。患者根本不去考虑条件变化对结果影响,以至于看到小苗头端倪就预想恶劣结果的发生,然后就陷入惊恐痛苦之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杞人忧天,这种焦虑持续久了,人就会悲观抑郁,病得更深。现在临床上很多人会以焦虑为主诉来求诊,也有人以被诊断为焦虑症来寻求中医治疗。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初期症状有点儿类似中医的脏燥,《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 "。严重的焦虑持会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甚至产生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 中医治疗应当首先分清是忧还是虑。大多数患者以忧为主,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晰地感知和认识,思维变得简单和模糊,整天专注于自己的健康状态,担心疾病再度发作。少数以焦躁为主,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其次要查清患者是否有明确的标地,那个焦虑失眠的老人至少还知道自己在等靴子。临床上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的情欲不遂的积累,以至于到最后反而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焦虑。这就需要耐心细致的,剥茧抽丝般地帮助患者理清思路、梳理情绪。
    最后根据中医身心相关的理论,一定要关注患者的躯体、生理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全身疲乏感,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很多患者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不安等症状。
物质决定意识,生理决定心理。中医治疗焦虑,定位在心神,诊断为虚火,病因为妄想。通过针刺、艾灸、服药、按摩等手段可以很快解除其生理症状,进而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心理状态,有的焦虑的患者,解除了其生理症状以后,心理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不治而愈。
                    
      
                  
-----------                           疑惑
    疑和惑的意思完全不同,先说说疑。疑是形声字,小篆字形,从匕矢止,指刀箭停止,借喻思想停顿。子是幼子,子止喻指幼子多有不懂、不信之事。
  疑的本意是不信,有句成语叫做半信半疑。但是与其说疑是不相信,不如说疑是相信其相反的那一面。仅仅把疑翻译成disbelieve(不信)不行,翻译成doubt、suspect(怀疑)又不全面。确切的说,疑是一种不信正面,相信负面的一种心态。所以疑也是一种信,我把这种现象叫做负面相信。疑是焦虑症、抑郁症患者的常见心态。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说的就是客居异乡,孤独凄凉,以至于把明月白光当成了冷霜。汉代的应劭,写了一部书叫《风俗通义》,书中记录了很多“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 “杯弓蛇影”就是写他祖父应彬遇到的一件怪事。 某年夏至那天,当县令的应彬把主簿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在喝酒那个厅堂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中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杜宣又怕又恶心,可又是上司请喝的酒,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当天就觉得胸部和腹部都疼痛异常,难以忍受,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服用各种药物,不见好转。有一天,应彬因为有事,来到杜宣家中,发现他病得很重,便询问他怎么会得这种病。杜宣把那天喝酒时的事告诉他,并坚持说那条蛇还在他的肚子里。应彬回到厅堂里冥思苦想,看到悬挂在北墙上那张红色的弓,心中明白了。应彬立刻把杜宣接来。他让杜宣坐在原来坐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随后指着杯中的“蛇”对杜宣说:“你所说的蛇,只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蛇。” 杜宣验看了以后,相信果真如此,心情马上好转轻松下来,病也很快就好了。 俗话说:心病尤需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对于有理由原因的疑心病人,可以了解病因,阐明真相以解除疑虑。对于不可理喻的疑心只能因势利导,将计就计了。《续名医类案.诸虫》载:“一人在姻家过饮,酒醉甚,送宿花轩,夜半酒渴,欲水不得,遂口吸石槽中水碗许,天明视之,槽中俱是小红虫,心徒然而惊,郁郁不散,心中如有蛆物,胃脘便觉闭塞,日想日疑,渐成痿膈,偏医不愈。吴球往视之,知其病生于疑也。用结线红色者,分开剪断如蛆状,用巴豆(峻泻药)两粒同饭捣烂,入红线丸十数丸,令病人暗室内服之。置宿盆内放水。须臾欲泻,令病人坐盆,泻出前物荡漾如蛆,然后开窗令视之,其病从此解,调理半月而愈。”临床上大多数焦虑抑郁的病人不是因疑生病,而是因病生疑。也就是经常为病态的负面的心态找理由生疑。正常人即便喝了泡有活蛇的酒,也不应该怀疑腹中有蛇。只有小孩子才相信吞咽了枣核,肚子里会长出枣树来。同样看见泡有活蛇的酒,为什么不相信这是药酒,能活血通络,对身体有好处呢?这就是体质、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东西。不解决主体,主观问题,只怕是此疑方解,彼疑复生。
   再来说说惑。惑一种不确定的心态,面对多种选择而不知所措、犹豫不定。长期拿不起放不下的心态,就成了一种性格,这种性格也是基于相应的体质。中医认为胆主决断,胆气虚弱的人,比如胆萎缩、胆结石的人往往临事不决,优柔寡断。军事家刘伯承说过:“五心不定,输个干干净净。”古人为了克服惑的毛病,通常以佩戴玉玦来警示自己。《白虎通》:“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在鸿门宴上,范曾数次举玉玦示意项羽下决心处死刘邦,可惜楚霸王心怀妇人之仁,犹豫不决,以致放虎归山,铸成大错。《左传》、《国语·晋语》记载,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晋平公姬彪(公元前557~532年)有疾,求医于秦国。秦景公嬴后(公元前576~公元前537年)派遣医和往诊,医和诊病后说:“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平公问道:“女不可近乎”?”医和答道:“节之”。并对平公进一步解释说:“女阴物而晦时,yin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晋公的臣子赵孟问:“何谓蛊?”医和解释说:“yin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 蛊惑人心就是指人被女色迷惑,就是迷恋于多个不同的女人,心性不定,总是激情荡漾而丧真失精。
    现代的社会普通人也享受到了以前皇上的生活,锦衣玉食,左拥右抱。性情的泛滥似乎成了时尚,一夜情、换妻、3P、婚外恋、包二奶都成了流行词汇。子曰:“四十不惑”,大概是是说人到了四十岁才能安心定志,从一而终吧。又想起了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贾宝玉算是个不惑之人了。

-----------

癫狂


癫和狂是心病,也就是神明之乱。现代人癫狂并称,泛指一切精神疾病,在古代癫和狂则有性质上的区别。
   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癫疾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负面的、阴性的,狂症正好相反。《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 ,日夜不休”,后来的《难经 五十九难》对癫狂也有进一步的论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癫是阴症,也就是说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疾的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都可以导致发狂。《黄帝内经》和《难经》都指明了癫狂的实证病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张仲景则补充了癫狂虚证的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癫狂起病诱因大多与情绪、情感刺激有关,癫一般“得之忧饥”、“得之人恐”、狂一般“得之有所大喜”。
治疗实证狂疾,《素问•病能论篇》说:“帝曰:有病怒狂者,其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治疗阳气虚衰的狂症,张仲景开列的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柴胡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
治疗实证的癫疾,《灵枢》主要采用放血的疗法,直到血脉颜色恢复正常。另外《灵枢》还提出了心理疗法:“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泄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
治疗阴血不足的癫疾,张仲景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百合病的系列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等都是对证的。
癫狂虽然分属阴阳,但是阴阳互根,阴阳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癫久了可以发狂,狂久了,也可发癫。
反观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人,其表现出的症状完全符合古代癫狂的特点。在抑郁期,病人一般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秽洁不分,内疚自责,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闭户僵卧。抑郁日久会出现一些阳性症状,比如失眠、早醒、焦虑、烦躁、不安、出逃自残、自杀等症状。
在躁狂期表现为兴奋喜悦、注意力分散、性情急躁,头痛不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愈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躁狂日久,精气衰减,又会转回到抑郁状态。 在治疗上,如果我们应当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抓住其心病、神乱的病机,分清阴阳虚实,再给予对证的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  安宁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这位积极入世的的道学大师的修身之道,与其在《隆中对》中论述的三分天下治国之道一脉相承。淡泊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倡导的“以恬淡为务”,也就是摈弃身体本能欲望与后天强加人为的意志,才能让先天本性自然显现流露。上回介绍了安定,今天说说安宁,安字不再赘述,重点说说宁字。现在简体字的宁,本读zhù,是“贮”的本字。宁的繁体字是“寧”,从宀(mián),代表家居;从心,代表心情、心神;从皿,代表吃饭的碗盆;从丁,代表儿女。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安居、足食、子归、心安的状态。反过来说,居无定所、流离失所算不得宁;有居无家比如鳏寡孤独、未婚离婚也算不得宁;家里没有饭吃算不得宁;没孩子或孩子远游不归都算不得宁。简单的一个宁字,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幸福观,对安居、团圆、稳定、祥和的企盼,兼具了回归、安定的意思。
    古人把子女回家探望父母就称为宁,比如出的女儿回娘家探望父母就被称为“归宁父母”《诗·周南·葛覃》。 又如:宁省(探望年长的亲属);宁亲(省亲);宁觐(返里省亲)。父母去世,孩子回来守父母之丧也被称为宁。《汉书·哀帝纪》:“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又如:宁丧还家;宁告(古代官吏告假奔丧);宁考(亡父)。《水浒传》二十四回:“只把唐牛儿……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尽数保放宁家。” 宁家就是回家。宁还有回归以后安居、不变的意思,也就是安定或使之安定的意思。成语鸡犬不宁的意思首先是鸡犬不回窝,再者就是闹腾的意思。把在大街上示威游行的人、把在山上的土匪赶回家都算是息事宁人了。类似的词汇还有宁内(安定国内);宁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宁家(使家庭安定);宁乱(平息灾祸战乱);宁亲(使父母安宁);宁边(使边境安定)。这种用法大概和国人长期形成的心态有关,在外总是不安全、漂泊不定,只有回家才安定。
    诸葛亮说的宁静是修身、齐家之道,在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子孙环绕的祥和平静的状态下谋求长远,也许是长期治国,也许是养生长寿,这和中医理论是完全一致的。中医认为宁不仅是一种客观实际,更重要的宁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五脏关系和谐类似于人有家;心包、心脏坚固,类似于人有居,可以保护、安藏心神;精气充溢,滋养心神,类似于人有饭吃。心神内敛,日藏于心,夜藏于肝,类似于人有子归家。
    所以当我们说一个人心神不宁的时候,描述的就可能是心神外越的人,在临床上表现为极度的敏感,甚至可以听到很远距离人的谈话,严重的还会出现幻听、幻视;可能是魂飞魄散、失魂落魄的人,这些人神情恍惚、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乖张、言语无序;也可能是恐惧、惊疑的不安状态;或者是经脉阻滞,心神失养的极度疲惫状态;甚至是鹊占鸠巢,邪鬼入主的疯癫状态。
  所以收摄魂魄就是宁神的主要目的,比起安神、定神,宁神要困难的多。古代巫医有招魂的仪式和法术,比如《离骚》的巫咸降神,《招魂》的巫阳下招。屈原自称:“我有迷魂招不得”后果自杀身亡。做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来讲,以针刺13鬼穴、使用龙骨、朱砂驱邪,用艾灸关元鼓舞精炁,艾灸神阙、巨阙、神门开放门户,收摄心神,重用“安精神、定魂魄”的人参都是治疗心神不宁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蜂房散(方出《直指》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
 早起脸红怎么个问题
 鳞毛蕨科
 鼠圣一粒丹(《医学正印》卷下。)
 各位老师:请教眼干(由其早上醒来,睡眠也不
 心灯细说头疼及治疗: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