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初学教室:辨证用药例略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集见此事难知.元戎.保命等书.大抵医之用药.必本七方十剂.旋为增损.求合圣贤之旨.以自通变.今不得已而逐证具其方例.智者幸勿哂其拘执也.故附东垣先生立方本旨于后.可以求其旨趣为法.又如海藏云.凡治中风用药.止可扶持疾病.要收全功.火艾为良.内经言针法多于用药是也.其要并见针灸四书.资生等经.故不复赘云.
伤寒杂病殊非定.阴阳内外先明证.
〔阴证〕身静重.语无声.气难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来口与鼻中气冷.水浆不入.面上恶寒如刀刮.
〔阳证〕身动轻.语有声.目睛了了.鼻中呼吸出入.能往而能来.口与鼻中气皆热.
〔身表〕凉.知在阴经也.名曰阴证.
〔身表〕热.知在阳经也.名曰阳证.
伤风〕鼻中气出粗.合口不开.肺气通于天也.
伤食〕口无味.液不纳.鼻息气匀.脾气通于地也.
〔外伤〕一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先无形也.
〔内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如火.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先有形也.
〔内外〕俱伤者.人迎气口俱盛.或举按皆实.大发表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多液.此内外俱伤也.凡诊则先扪手心背.手心热则内伤.手背热则外伤.次以脉别之.
证脉伤寒无所疑.攻里解表须详订.
〔表〕实.麻黄汤.虚.桂枝汤.○表里俱虚.汗之则愈.
腑脏之表.桂枝麻黄各半汤
腑脏之里.芍药甘草附子汤.
〔里〕实.大承气汤.虚四逆汤
〔中〕实.调胃承气汤.虚小建中汤.○表里俱实.下之则愈.
六腑之表.承气汤.五脏之里.承气抵当等汤.
〔表证当汗〕脉浮.宜急汗之.用麻黄汤.脉沉.宜缓汗之.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里证当下〕脉浮.宜缓下之.用小承气汤.脉沉.宜急下之.用大承气汤.
〔三阳〕证.汗则当急而下当缓.
〔三阴〕证.汗则当缓而下当急.
热在表.黄芩.○寒在表.桂枝黄 附子.
热在里.大黄.○寒在里.干.良姜.吴茱萸.附子.○伤寒中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如麻黄汤.太阳经表药也.五苓散.为太阳之里药也.六经皆有表里药也.因病有内外虚实邪气深浅不同.亦不能拘.而随病变为治也.如伤寒论方证及诸变病方.分见保命集中.
桂枝汤二十八证.方有一十四道.麻黄汤十证.方五道.葛根汤四证.方三道.青龙汤五证.方二道.茈胡二十证.方五道.承气汤一十七证.方三道.陷胸汤十二证.方三道.泻心汤九证.方五道.抵当汤六证.方三道.栀子汤五证.方二道.发黄四证.方三道.五苓十五证.方七道.干姜四逆十五证.方七道.云岐子云.大抵脉为人之司命.故以脉为主.多从脉而少从证也.举脉证交互二法.亦当临时消息.从标本之化为法可也.详见云岐子脉诀.
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桂枝汤岂应.
〔伤寒〕发汗之剂.各随经用之.如太阳麻黄汤.少阳小柴胡汤.阳明葛根汤之类.止汗之剂.如太阴桂枝汤.少阴四逆汤之类.
〔杂病〕发汗之剂.随病用之.如风证小续命汤.排风汤.风热防风通圣散.痹气寒湿不换金正气散五积散之类.更根据伤寒法各分经用之.则无犯禁逆之害矣.○止汗之剂.如二建汤.麦煎散.知母茯苓汤之类.阳证忽得脉候弦.急宜和解莫犯禁.
如伤寒少阳证.胁痛.往来寒热而呕.或咳而耳聋.脉尺寸俱弦者.忌发汗.忌利小便.忌下.宜小柴胡汤.渍形而汗解也.谓不可犯经禁.
阴证如见脉沉迟.正阳回阴当用意.
用正阳散.附子干姜之类.温之.或灸之.
脉病当分何一经.如渴便从所制例.
太阳病渴.脉浮无汗者.用五苓散滑石之类.
阳明渴.脉长有汗者.白虎汤凉膈之类.
少阳渴.脉弦而呕者.小茈胡加栝蒌根之类.
太阴渴.脉细不欲饮.纵饮思汤不思水之类.
少阴渴.脉沉自利者.猪苓汤三黄汤之类.
厥阴渴.脉微引饮者.可少少与之.
结胸审用陷胸三.虚痞泻心分五剂.
伤寒心下硬满.状若柔 .宜大陷胸丸.头痛项强反下之.心中懊 .邪动于膈.故阳气内陷.心下结硬.手不可近.宜大陷胸汤.如心下按之痛.脉浮而滑.表证未罢.宜小陷胸汤
热痞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阴阳不和而痞.附子泻心汤.阴盛阳虚而痞.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选而随证用之.非泻心之热.泻心之痞也.
四时腹痛证不同.海藏例其玄所秘.
中脘痛.太阴也.理中.建中.黄 汤之类.
脐腹痛.少阴也.四逆.真武.附子汤之类.
少腹痛.厥阴也.当归四逆汤.
重则正阳.回阳之类.
杂病腹痛.四物苦楝汤.酒煮当归.
丸增损当归丸.导气汤之类.
四时腹痛.芍药甘草汤之类.
图(图缺)
如腹不满者加枣.若满者不加.犯病禁也.脾虚满. 黄 汤 芍药停湿如中满勿食甘.二药用甘引至满所.脾实满. 平胃散 苍术 燥湿如大便秘 实痞 浓朴 枳实如大便利 虚痞 芍药 陈皮痞满燥实四证全.急治可施大承气.
太阳阳明.大承气汤.如大满.则胸腹胀满.状若合瓦.大实则不大便也.
痞满燥实四证备则用之.
少阳阳明.小承气汤.痞实满者用之.
正阳阳明.调胃承气汤.实而不满.腹中转失气.有燥屎.不大便而谵语燥实坚 证见.可用仲景小承气汤.杂病同此.名三物浓朴汤.
大黄 芒硝 大实 燥屎
浮 手足阳明 大肠 胃
沉 手足太阴 肺 脾
痞 大满 枳实 浓朴
大柴胡汤.治表复有里.或脉浮.或头痛.或恶风.或恶寒.四证或有一二尚在者.过经不解是也.或谵语妄言.或直手扬视.皆里之急者也.欲汗之.则里证已急.欲下之.则表证仍在.故以小柴胡中药加味.调和三阳.使不犯三阳禁忌.以芍药下安太阴.令邪气不内.
以大黄去地道不通.以枳实去心下痞闷.或湿热自利蒸.表里证已急.通宜用之.
三焦寒热药所宜.湿温中暑法犹异.
上焦热 栀子黄芩. 上焦寒. 陈皮浓朴藿香. 中焦热 黄连芍药. 中焦寒.
白术干姜丁香. 下焦热 黄柏大黄. 下焦寒. 肉桂附子沉香
有一身尽热 有一身尽寒
地骨皮泻肾火.总治热在外.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
牡丹皮治胞中火.无汗之骨蒸.
知母泻肾火.有汗之骨蒸.
如平旦发热.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故用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
如日晡潮热.热在行阴之分.肾气主之.故用地骨皮散以泻血中之火.
如泻各经火热.俱在主治本经气血之药.
(肺) 气石膏 血黄芩 (肾) 气知母 血黄柏
(肝) 气柴胡 血黄芩 (心) 气麦门冬血黄连
(脾) 气白芍药血生地黄 (大肠)气连翘血大黄
(小肠) 气赤苓茯血木通 (三焦)气连翘血地骨皮
(胆) 气连翘 血柴胡 (胃) 气葛根 血大黄
(膀胱)气滑石 血黄柏 (心包络)气麦门冬血丹皮泻各经之寒.俱有主治本经气血之药.
(肝) 气吴茱萸血当归 (心) 气桂心 血当归
(脾) 气吴茱萸血当归 (肺) 气麻黄 血干姜
(肾) 气细辛 血黑附子 (胆) 气生姜 血川芎
(胃) 气生姜 血吴茱萸 (大肠)气白芷秦艽
(小肠)气茴香玄胡 (三焦) 气黑附子血川芎
(膀胱)气麻黄 血桂枝(心包络) 气黑附子血川芎
(上焦热) 连翘饮子 清神散 凉膈散 犀角地黄汤
(中焦热) 小承气汤 洗心散 调胃承气汤 四顺清凉饮
(下焦热) 大承气汤 石韦散 八正散
(上焦寒) 桂附丸 铁刷汤 胡椒理中汤
(中焦寒) 二气丹 大建中汤 附子理中丸
(下焦寒) 还少丹 天真丹 八味丸
(气分热) 柴胡饮子 白虎汤
(血分热) 清凉饮子 仁承气汤
(通治大热) 三黄丸 黄连解毒汤
(气分寒) 桂枝加芍汤人参新加汤桂枝加附汤
(血分寒) 巴戟丸 神珠丹
(通治大寒)大已寒丸 四逆汤
热蒸病有五蒸汤为主.随各证虚实加减用之.方见医垒元戎.
吐血出于胃
实者犀角地黄 虚者小建中加黄连
衄涕血出于肺
犀角 升麻 黄芩 芍药 紫参 丹参 生地
咯唾血出于肾
天门冬 紫菀 知母 贝母 熟地黄 麦门冬 桔梗 远志
痰涎血出于脾
葛根 黄 黄连 芍药 沉香 甘草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先血后便.此近血也.仲景赤小豆当归散等方.漏下血及便血.子和净固丸槐角丸.
腑脏疟法汤液图.更有吐截亦可治.
心疟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桂枝加黄芩汤
肝疟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四逆汤.通脉四逆汤.
脾疟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小建中汤.芍药甘草汤.
肺疟令人心寒.寒甚则热.间善惊如有见者.桂枝加芍药汤
肾疟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 然.手足寒.桂枝加当归芍药汤.
太阳证.令人腰痛头肿.寒从脊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难已.羌活加生地黄汤.
小柴胡加桂汤.
少阳证.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出甚.小柴胡汤.
阳明证.令人先寒洒淅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光火气乃怏然.桂枝二白虎一汤.黄芩芍药加桂枝汤.
太阴证.令人不药.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小建中汤.异功散
少阴证.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小柴胡加半夏汤.
厥阴证.令人腰痛.小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四物玄胡苦楝附子汤.
上以上皆各经解表和解之剂也.
治湿热燥脾之剂. 宝监双解饮子 局主常山饮 易简七宝饮
人参养胃汤 严氏清脾汤 三因四兽饮
消疟母之剂 仲景鳖甲煎丸 严氏鳖甲饮子
消食疟之剂 三因红丸子
吐疟之剂 常山饮 芦散
截疟之剂 宣明辟邪丹 辰砂丹 宝鉴温脾散
痰嗽从来本所殊.用药要知方各备.
风之嗽 防风通圣散 大人参半夏丸
暑之嗽 白虎汤 洗心散 凉膈散
火之嗽 黄连解毒汤 三黄丸
湿之嗽 五苓散 桂苓甘露饮 白术丸
燥之嗽 木香葶苈散 大黄连阿胶
寒之嗽 宁神散 宁肺散 桂枝汤
痰气嗽 二陈汤 橘苏饮 导痰汤 四七汤
肺热嗽而自汗 人参清肺饮 知母茯苓汤
咳嗽素问论玄微.各随脏腑图汤液.
心嗽 桔梗汤 小肠失气 芍药甘草汤
肝嗽 小柴胡汤 胆呕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脾嗽 升麻汤 胃吐 乌梅
肺嗽 麻黄汤 大肠遗失 赤石脂禹余粮桃花汤 不止可用猪苓汤
肾嗽 麻黄附子细辛汤 膀胱遗溺 苓茯甘草汤
久嗽不已.三焦受之.其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痰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
痰饮有解表之剂 大青龙汤 参苏饮 金沸草
悬饮湿痰攻下之剂 十枣汤 三因控涎丹 三花神 丸
治支饮胁满者 金匮浓朴大黄汤
吐剂.瓜蒂散.三圣散.稀涎散之类.并出三阳可吐药例.古今吐法.以病在头.或在胸中.但在上焦皆可用也.
治风痰之剂 青州白丸子 南星丸 玉壶丸 水煮金花丸
治热痰之剂 小陷胸汤 机要小黄丸 人参半夏丸
治寒痰之剂 清肺消饮丸 实鉴温胃丸 温中化痰丸
理气降痰之剂 局方四七汤 指迷茯苓丸
降气坠痰温补之剂 苏子降气汤
降痰滋阴之剂 金匮顺气丸
中风风热与伤风.对证设施无不遂.
中风 发表之剂 宝鉴秦艽升麻汤 金匮续命汤 小续命汤排风汤
攻里之剂 机要三化汤 子和搜风丸
发表攻里之剂 防风通圣散 川芎石膏汤
调血养气之剂 大秦艽汤 羌活愈风汤 天麻
理气之剂 乌药顺气散 八味顺气散
理血之剂 六合汤 愈风汤
通关透肌骨之剂 至宝丹 牛黄清心丸
发明云.凡用丹剂者.为风入骨髓.不能得出.故用龙脑牛雄等.皆入骨髓透肌骨之剂.使风邪得以外出也.若中血脉中腑之病.初不宜用龙麝牛黄.恐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若中藏痰涎昏冒烦热者宜用之.下痰镇坠清神.
治痰通经去风之剂 青州白丸子 三生饮 省风汤
风热 天麻散 神芎散 防风通圣散 川芎石膏汤 宣明仙术 芎散
伤风分六经用药.可谓发诸家之本末.如足太阳经用桂枝汤.足阳明用杏子汤.足少阳用柴
胡加桂汤.足太阴用桂枝芍药汤.足少阴用桂附汤.足厥阴用八物汤.其方以桂枝三味.加以各经之药.皆是辛温解表之剂.与伤寒传变相似.此六方以尽其变也.
辛平解表之剂 消风百解散 川芎茶调散 消风散
辛凉解表之剂 柴胡升麻汤
辛温解表之剂 小续命汤
辛凉解表攻里之剂 钱氏大青膏 防风通圣散
泄痢治之勿参差.升汗实肠分注利.
泄泻
治湿之剂 胃苓汤 茯苓汤 五苓散 机要白术芍药汤
治风之剂 神术散 胃风汤 苍术防风汤 机要防风芍药汤
治热之剂 局方戊己丸
治暑之剂 来复丹 香薷饮 桂苓甘露饮
治寒之剂 白术汤 理中汤 机要浆水散
治风寒之剂 本事曲芎丸
止涩之剂 仲景桃花汤 实肠散 真人养脏汤
去积之剂 本事温脾汤
升发之剂 东垣升阳除湿汤 益胃升阳汤 升阳除湿防风汤
调补脾胃之剂 钱氏白术散 易简白术汤
〔滞下诸痢〕
治热之剂 黄连阿胶丸 芍药柏皮丸 导滞汤 仲景白头翁


相关文章
 刮痧拔罐治疗时复症
 从贾瑞之死说遗精
 关于宫外孕的问题请教,请高手指点,谢谢!
 仲景方术推算法:气质类型、遗传缺陷期和病
 紫金活命丹(《万氏家抄方》卷五。)
 【求助】 小女脸上起些东西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