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医学衷中参西录:85.论喉证治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愚弱冠时已为人疏方治病,然因年少,人多不相信。值里中有病喉者,延医治疗,烦愚作陪,病者喉肿甚,呼吸颇难,医者犹重用发表之剂,而所用发表之药又非辛凉解肌,愚甚不以为然,出言驳之。医者谓系缠喉风证,非发透其汗不能消肿。病家信其说,误服其药,竟至不救。后至津门应试,值《白喉忌表抉微》书新出,阅之。见其立论以润燥滋阴www.lindalemus.com/rencai/清热为主,惟少加薄荷连翘以散郁热,正与从前医者所用之药相反。

因喜而试用其方,屡奏功效。后值邑中患喉证者颇多,用《白喉忌表抉微》治法,有效有不效。观喉中,不必发白,恒红肿异常。有言此系烂喉痧者,又或言系截喉者,大抵系一时之疠气流行而互相传染也。其病初得脉多浮而微数,或浮而有力,久则兼有洪象,此喉证兼瘟病也。

此时愚年近三旬,临证恒自有见解,遇脉之初得浮数有力者,重用玄参花粉以清其热,牛蒡、连翘以利其喉,再加薄荷叶二钱以透其表,类能奏效。其为日既深,脉象洪而有力者,又恒用白虎汤银花、连翘、乳香没药治愈。为其有截喉痈之名,间有加炙山甲,以消其痈肿者。其肿处甚剧,呼吸有窒碍者,恒先用铍针刺出恶血,俾肿消然后服药,针药并施,其奏功亦愈速。

然彼时虽治愈多人,而烂喉痧、截喉痈之名究未见诸书也。后读《灵枢》痈疽篇谓“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经既明言痈发嗌中,此后世截喉痈之名所由来也。至谓不泻其脓则危在目前,是针刺泻脓原为正治之法,即不待其化脓,针刺以出其恶血亦可为正治之法矣。又阅《伤寒论》,“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www.med126.com,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王孟英解曰∶“阳毒即后世之烂喉痧耳。”是烂喉痧衍之伤寒,而相传已久,截喉痈即烂喉痧之重者也。盖白喉与烂喉痧证均有外感,特白喉证内伤重而外感甚轻,其外来之邪惟袭入三焦,三焦色白,是以喉现白色,故方中宣散之品但少用薄荷、连翘已能逐邪外出。至烂喉痧原即《伤寒论》之阳毒,其中挟有瘟毒之气,初得之时,原宜重用宣散之品,然宜散以辛凉,而断不可散以温热,且又宜重用凉药以佐之。此为喉证之大略也。

而愚临证数十年,知喉证中原有诸多变证,今详录二则以备参观。

愚在籍时,有刘姓童子,年逾十龄,咽喉肿疼,心中满闷杜塞,剧时呼吸顿停,两目上翻,身躯后挺。

然其所以呼吸顿停者,非咽喉杜塞,实觉胸膈杜塞也。诊其脉微细而迟,其胸膈常觉发凉,有时其凉上冲,即不能息而现目翻身挺之象。即脉审证,知系寒痰结胸无疑。其咽喉肿疼者,寒痰充溢于上焦,迫其心肺之阳上浮也。为拟方∶生赭石细末一两,干、乌附子各三钱,浓朴、陈皮各钱半。

煎服一剂,胸次顿觉开通,咽喉肿疼亦愈强半。又服两剂全愈。

奉天孙××,年二十,得喉证。屡经医治,不外《白喉忌表抉微》诸方加减,病日增重,医者诿谓不治。后愚为诊视,其脉细弱而数,粘涎甚多,须臾满口,即得吐出。

知系脾肾两虚,肾虚则气化不摄,阴火上逆,痰水上泛,而脾土虚损又不能制之(若脾土不虚不但能制痰水上泛并能制阴火上逆),故其咽喉肿疼,粘涎若斯之多也。投以六味地黄汤加于术,又少加苏子。连服十剂全愈。

相关文章
 宁夏扩大医疗保险中医诊疗项目支付范围
 揩齿龙骨散(《普济方》卷七十。)
 桃仁膏(《普济方》卷三九五。)
 儿童太阳穴可以艾灸吗
 木香丸(《宣明论》卷七)
 血吸虫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