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论∶夫绝乳小儿,五脏调和,荣卫气理,则津液流通,虽复多饮水浆,不能为病。若调养乖方,三焦痞隔,则肠胃不能宣行。www.lindalemus.com/pharm/因饮水浆,便令停滞不散,更遇寒气相搏,结聚而成癖。癖者谓僻侧,在两胁之间有时痛也。
茅先生论小儿生下五个月日,上至七岁,有结癖在腹成块如梅核大,来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者,亦分数类。在右胁下痛者为癖气,下蓬莪术散(方见 气门中)夹健脾散(方见胃气不和门中)与服即愈。如见面黑眼视,泻黑血,鼻口冷,手足冷,不进食者死。
钱乙论小儿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饮水或喘嗽,与潮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以其有癖则令儿不食,致脾胃虚而热发,故引饮水过多,即荡涤肠胃,亡失津液,胃不能传化水谷。其脉沉细。益不食,脾胃虚衰,四肢不举,诸邪遂生,鲜不瘦而成疳矣。
钱乙论癖为潮热云∶曹宣德子三岁,面黄,时发寒热,不欲食而饮水及乳不止。众医以为潮热,用牛黄丸、麝香丸不愈,及以止渴干葛散服之,反吐。钱乙曰∶当下白饼子主之(方见搐搦门中),后补脾,乃以消积丸磨之(方见积聚门中),此乃癖也,后果愈。何以故?不食但饮水者,食伏于管内不能消,至令发寒。服止渴药吐者,药冲脾故也,下之即愈。
《婴童宝鉴》∶小儿食癖者,是小时失乳,或母无乳暴将食哺之,或动或不动,食在于脾,儿不能消化,结聚成块。其腹内左右不定,或如梨栗,覆杯之状是也。
《婴童宝鉴》∶滞寒不流,又夹痰涎成癖,自然有声。
《婴童宝鉴》∶小儿癖者,于腹中来往不常者是也。
《千金》牛黄鳖甲丸 治少小癖实,壮热、食不消化,中恶忤气方
牛黄 浓朴(姜制) 茯苓 桂心 芍药 干姜(炮。各半两) 鳖甲(醋炙香熟) 麦面 柴胡大黄 枳实(麸炒) 芎 (各一两)
上十二味末之,蜜丸如小豆大。日三服,以意量之。
《千金》治小儿宿食癖气、痰饮,往来寒热,不欲食,消瘦。芒硝紫丸方
芒硝 大黄(各四两) 半夏(汤浸七遍) 甘遂(各二两) 代赭(一两) 巴豆(二百枚,去皮膜) 杏仁(汤去皮尖,一百二十枚)
上七味末之,别捣巴豆、杏仁治如膏,旋内药末,捣三千杵,令相和合。强者内少蜜。百日儿服如胡豆一丸,过百日至一岁服二丸,随儿大小以意节度。当候儿大便中药出为愈,若不出,更服如初。王氏名保童丸,治伏积,寒热,吐泻,大便久不调,诸惊疳,伏涎,温壮等皆疗之。庞医云∶人家有此药者,可保小儿无误。
《外台》∶《古今录验》还魂丸疗大人、小儿伤寒四、五日及数年,诸癖结坚心下,饮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壮热,脾胃逆满,肠鸣,两胁里急,飞尸、鬼疰、邪气。或为惊恐,伤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发作有时,风温不能久住,吐恶水方。
巴豆(去心、皮,熬) 甘草(炙) 朱砂 芍药(各一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
上五味各捣、下筛,合和以蜜,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两丸,葱枣汤下。小儿二岁以上服如麻子大二丸,日二服。忌海藻、菘菜、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外台》∶《广济》疗老小腹中癖气方。
牛膝 枳实(炙) 鳖甲(炙) 茯苓(各八分) 桔梗 芍药 白术 人参 浓朴 大黄 桂心 槟榔(各六分)
上十二味捣、筛,蜜和丸。空肚温酒服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渐加至三十丸。老、小减丸,微利。忌生冷、油腻、小豆、粘食、苋菜、桃、李、雀肉、大醋、生葱、猪肉。
《外台》∶《必效》疗大人、小儿癖方。
上取车下李仁,微汤退去皮及并仁,与干面相半捣之为饼。如犹干,和淡水,如常搜面,大小一如病患手掌。为二饼微炙便黄,勿令至熟,空肚食一枚,当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饮热粥汁即利,以快利为度。
至午后利止,即以醋饭止之,利后当虚。病未尽者,量力一、二日更进一服,以病尽为限。小儿亦以意量之。
不得食酪及牛、马肉,无不效。但病重者,李仁与面相半,轻者以意减之。后服者,亦任量力频试差。神效。
《外台》∶急救小儿闪癖,治之方。
青葙苗(六月六日采) 知母 黄连(去毛) 大黄 栀子仁 栝蒌 常山 葳蕤(各八分) 苦参皮(十二分) 甘草(炙) 蜀漆(洗。
各五分)
上十一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五丸,渐加至十五丸,日再,以知为度。因至利,小儿减丸量度服。忌猪肉、热面、葱蒜、生菜、海藻、菘菜。
《外台》∶《广济》疗小儿 癖发,腹痛不食,黄瘦。鳖甲丸方
鳖甲(炙) 郁李仁(各八分) 防葵 人参(各五分) 诃梨勒皮(七颗) 大黄(四分) 桑菌(三分)
上七味捣、筛,蜜丸。大小量之,以酒饮乳服五丸至十丸。《圣惠》独治 气发动,但鳖甲、防葵、大黄、郁李仁各半两,人参、桑菌各六分,诃梨勒三分。
《外台》∶刘氏疗小儿冷癖、 癖气,不下食,瘦,时时肋下痛方。
防葵 当归 枳实(炙) 浓朴(炙) 楮实 人参 黄 茯神 诃梨勒皮 白术(各八分) 牛膝 郁李仁(去皮) 柴胡 大麻仁 芍药 橘皮 防风 紫菀(去土、洗) 薏苡仁(各六分) 鳖甲(炙) 三棱根(各十二分) 桂心(七分) 大附子(二枚,炮) 干姜(末,二分) 甘草(炙) 干地黄 大黄(各十分) 五味子(四分) 槟榔仁(四颗) 仙鼠(二枚,如无,以粪二合代)
上三十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小增减,以意量之。须饮服之良。
《子母秘录》治小儿气癖方。
上用三棱汁作羹粥,以米面为之,与奶母食。每日取一枣大与小儿吃,亦得作粥与痫热食之。治小儿十岁以下及新生百日,无问痫热、无辜 癖等,皆理之。秘妙不可,具言大效。
《子母秘录》治小儿闪癖,头发竖黄,瘰 羸瘦方。
上用林檎杵末,以和醋敷上,癖移处就敷之。
刘禹锡治小儿闪癖方。
上用蝤 煮食之。
陈藏器治小儿闪癖,大腹痞满方。
上用鹳脚骨及嘴,并煮汁服之;亦烧为黑灰饮服。
陈藏器治小儿闪癖方。
上用苦瓠取未破者,煮令热解开,熨小儿闪癖。
《圣惠》治小儿腹中癖气不散,肌肉瘦瘁,或多心烦,不能饮食,食即吐逆,或大小便秘涩,及天 、惊风并宜服。大紫霜丸方
代赭(细研) 朱砂(细研,水飞过) 犀角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麝香 牛黄(各研细) 巴豆(各一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当归 川大黄(各锉,微炒) 鳖甲(各三分,涂醋炙www.med126.com令黄,去裙 )
上件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麻子大。每服粥饮下二丸。惊风、天,荆芥、薄荷汤下。更量儿大小加减服之。以利下恶物为效。
《圣惠》治小儿癖气腹痛。前胡丸方
前胡 桔梗(各去芦头) 赤芍药 赤茯苓 枳壳(麸炒,去壳) 川大黄(锉碎,微炒) 当归(锉,微炒) 郁李仁(各半两,汤浸去皮,微炒)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每服空心以粥饮化破五丸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腹中结聚,胁下有癖,手足烦热。鳖甲丸方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婴孺》用五分) 川大黄(半两,锉碎炒。
《婴孺》用五分) 柴胡(去苗) 赤茯苓(各半两,《婴孺》各用一两) 干姜(一分,炮裂,锉。《婴孺》用一两) 桂心(半两) 蛴螬(十枚,干者微炒。《婴孺》用二十个) 虫(二十枚,微炙)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二、三岁儿空腹以粥饮下三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癖气,久不消散。防葵丸方
防葵(一两) 川大黄(三分,锉碎,微炒) 人参 诃梨勒皮 桑菌 郁李仁(各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酒下五丸,日二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宿食不化,积成癖气,两胁妨闷,气急,不能下食,腹大胀硬。小紫双丸方
代赭(细研) 川大黄(各一两,锉碎,微炒) 丹砂(细研,水飞过) 木香 犀角(屑) 杏仁(汤浸去皮尖,麦麸炒微黄) 当归(各半两,锉,炒) 巴豆(一分,去皮、心,研细,纸裹压去油用)
上件药捣,罗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以上,每服空心以温水下二丸。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取下恶物为效。
《圣惠》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面色痿黄,不思饮食,日渐羸瘦。鳖甲丸方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川大黄(各一两,锉碎微炒) 柴胡(三分,去苗)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 当归(锉,微炒。各一分) 桂心 白术木香(各一分) 槟榔 京三棱(微煨,锉) 生姜(各半两,切作片子,焙干)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三岁儿空心以粥饮研下五丸。更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当下诸恶物为效。
《圣惠》治小儿癖气,手脚心热,脾胃虚弱,不下饮食,面色痿黄,渐加羸瘦。京三棱丸方
京三棱(微煨,锉) 防葵 木香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人参(去芦头) 赤茯苓白术 桂心(各半两) 郁李仁(三分,汤浸去皮,微炒) 川大黄(锉碎,微炒) 鳖甲(各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 )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以粥饮下,随年丸数,日三服。儿稍大,即以酒下之。
《圣惠》治小儿羸瘦,腹内有癖气,胁下坚满,时有腹痛,虽食不成肌肉。鸡骨丸方
乌鸡骨(一具。酒浸炙令黄) 川大黄(锉碎,微炒)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黄芩泽泻 柴胡(去苗) 桔梗 人参(各去芦头) 赤芍药(各一两) 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防葵(各三分) 虫(五枚,微炒令黄)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四、五岁儿以粥饮下七丸,日二服。看儿大小临时加减服之。
《圣惠》治小儿癖气,胁下妨闷,手足微肿,并宜服枳壳丸方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牵牛子(生用) 黄柏(锉。各半两) 川大黄(锉碎,微炒,三分) 牡丹 甘遂(煨令微黄) 桂心(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研破二丸服之,日再服。看儿大小以意临时加减。
《圣惠》治小儿癖气不消,四肢黄瘦,时有腹痛。大黄丸方
川大黄(锉碎,微炒)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大麻仁(研入) 赤芍药(各三分) 防葵神曲(微炒) 白术 木香(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温水化五丸服之,日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癖气,壮热瘦瘁,不欲乳食。诃梨勒丸方
诃梨勒皮 柴胡(去苗) 川大黄(锉碎,微炒) 赤芍药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 浓朴(各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大麦(炒令微黄) 芎 赤茯苓 枳壳(麸炒微黄,去瓤) 干姜(炮制) 桂心(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圣惠》治小儿癖气坚硬,瘦瘁,不欲食。芫花丸方
芫花(醋拌,炒令干) 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 川大黄(锉碎,微炒)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半两) 京三棱(微煨,锉) 雄黄(细研。各一分)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粟米大。三岁儿每服空心以生姜汤下三丸。量儿大小以意增减服之。
《博济方》治小儿诸癖,每至午后时作寒热,微有咳嗽,胁肋癖硬。烧青丸
上件五味同细研,滴水和为饼子,以文武火烧熟为度,再研,滴水和为丸如黄米大。每服七丸,浆水下。
三岁以下服五丸。
《婴孺》知母丸 治少小、大人胁下有疾,心下癖症,头中苦痛,微眩,面黄,小便赤色,往来寒热,手足厥冷,不能饮食,夏秋转甚,令人淋沥。或苦手足烦躁,或疟病之后,余疹不除,朝瘥夕增,乍寒乍热,心胸下有疹结,及连疟后疾不止。或者温疫,或欲作疟,头项苦强,或胸膈间痰热癖饮。小儿痞疹,胁下症坚,及伤寒后七、八日结热,痰积不除,久则寒热头痛,逆害食饮,胃中烦躁,夜卧苦烦,朝瘥夕甚,有如温疟,此是热结不去。此方能除热消饮,治寒热,和胃气,利小便。胸膈间痰热留饮,面黄,小儿壮热,诸癖症并主之,又不令吐下方。
知母 大黄(各三两) 黄芩 杏仁(炒) 常山(各二分) 蜀漆 甘草(各一两) 麻黄(二两,去节) 牡蛎(六分, 赤)
上为末,蜜丸相子大。饮下五丸,日进三服。加至二十丸,老小半之。小儿以意加减。
《婴孺》防葵丸 治老小 癖,不食,羸瘦神验方。
防葵 当归 旋复花 橘皮 诃梨勒皮 吴茱萸 桂心 桔梗(各四分) 杏仁(六十个,炒) 大附子(一个,炮) 大黄(十二分) 鳖甲(六分)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服。
《婴孺》治小儿 癖方。
质汗(出西蕃,如凝血。蕃人煎甘草、松泪、柽乳、地黄并热血成之)
上取半匕,以水半盏,研如稀糊,更研朱砂调令匀。若五岁以下,空心只作一服。服之得利,恶物出,如不利,随粪出瘥,三、五日大愈。量儿大小与之。
《婴孺》治小儿闪癖,身体壮热,频服冷药,冷气漫心成癖。下焦又冷,肠结,大便难方。
茯苓 芎 鳖甲(炙) 枳壳(炙) 芍药(各二分) 柴胡(四分)
上切,以水一大升三合,煎至三合。空心为二服,去五、六里再服。忌苋子。
《婴孺》治小儿羸瘦,腹中有癖,两胁坚满,时痛,食不生肌。鸡骨鳖甲丸方
宿乌鸡(胸膈骨一具,酒浸一宿,炙黄) 鳖甲(炙) 蜀漆 柴胡 桔梗 人参(各四分) 芍药 大黄 黄芩 杏仁(各五分) 枳实(一分半,炒) 防葵(切) 白术(各三分) 虫(五个,炙)
上为末,蜜丸豆大。四、五岁儿服二丸,日再服佳。
《婴孺》治小儿水癖黑丸子方
当归(四分) 细辛 附子(炮) 干姜 胡椒(汗。各三分) 盐豉(二合) 巴豆(十枚,去皮,炒) 野狼毒(炙,一分) 杏仁(去皮,炒。十个)
上为末,蜜丸胡豆大。饮服三丸,日一服。
《吉氏家传》治腹肚不调,并癖气久不愈方。
知母 牡蛎 枳实(各六分) 鳖甲(醋煮,炙) 甘草(各四分) 大黄(三分)
上末,蜜丸如绿豆大,粥饮下五丸。
《朱氏家传》治小儿腹痛不调,兼癖气。知母丸方
知母(六分) 鳖甲(四分,炙) 牡蛎 枳壳(各三分,炒去壳) 大黄(十二分,纸裹煨熟)
上件为末,蜜丸如绿豆大,饮下五丸。大人以意下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治七、八岁儿多睡,或时壮热,日加羸瘦,身虽不痛,有时痢脓,呕逆不食,是癖气之候。
其状似疟疾,人多不识此患方。
柴胡 黄芩(各一分) 枳壳(二片,炒) 甘草(炙) 知母 芍药(各二分) 大诃梨勒(一个,大者,煨,取皮。小者二个)
上件为末,水一盏煎服。
长沙医者丁时发传大戟饼子 治小儿食癖,胁下有一块,饮食不生肌肉方。
大戟(半两,匀切作片子,以好醋浸一宿,取出焙干为末,用药末一钱) 好面(一钱)
上滴水和丸,捻作饼子如小钱大,浓三分。 上 熟。米饮嚼下一饼,儿小减服。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诸癖肠结,不思饮食,或时吐逆。练香丸散方
青皮 白僵蚕 甘草 诃子(各二钱,并煨过存性,研为末) 没药 乳香 巴豆霜(各一钱,别研)
上和匀,为末。呕逆兼泻不止每服二字,米饮调下。如要思食、消癖,却入巴豆,以稀面糊为丸,每服五、七丸,薄荷汤吞下,日进三、两服。量虚实加减用之。
长沙医者王兑传二丁散 治小儿诸癖,久不消,腹痛,乍寒乍热,泄泻无时,多渴黄瘦,或下痢,腹胁有块如掌,癖侧石硬方。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一字至半钱。白汤调下,空心临卧日二服。以消为度。
《千金》灸法∶小儿癖,灸两乳下一寸,各三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