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颈椎腰椎病——临床漫谈(1)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临床之时,诊断为先。仲景《伤寒论自序》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秀也。” 扁(秦越人)有透视功能,尽见五藏症结,以诊脉为名,后世称之为“神医”。
为医者,需神明,神为主宰,对疾患转归,要在形、气、神有整体的判断与把握。医者需静坐、站庄养气、练气,使自身之皮肉筋脉骨融为一体,内心虚灵明净,敏锐对气的感知最易入门。
临床教学,入手处,笔者往往从气之感应,寸口脉三部九候及腹部切诊结合,引导后学。
1,颈椎、腰椎病
颈椎、腰椎病是困扰现代人群的一大疾病。现代医学把颈椎病、腰椎病分为各种类型。西医的理疗、外科手术;中医的中药、针灸推拿等等。
古人怎么论述脊柱的病呢?在《内经·素问·骨空论第六十》中: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用白话讲,就是督脉发生病变,脊柱强硬反折,屈伸不利。。。。。。督脉生病,应从督脉治疗。治在骨上,循脊背之穴位治疗,病重的,取脐下的阴交穴针刺或艾灸。脐下,有多种理解,隋代医家杨上善认为是督脉的发源处,少腹(小肚子)以下耻骨联合中间;唐代王冰及明代马莳、张介宾认为是脐下一寸的阴交穴。
在临床中,颈椎、腰椎病患者,做腹诊,在脐下多有寒结。用指腹或指背搭在脐下小腹,稍作停留,能感受到阴寒透入指骨。这个敏感度稍作留意即可获得,不需要特别训练。人体的物理温度和人体的自我感受和医者的触诊感觉是不同的。
颈椎、腰椎病,治骨先治筋,就是说颈椎、腰椎的病变,先要理筋,腰间盘、颈椎间盘的变性、位移各种病变,都要先理顺这个筋。是这些筋出了问题。如果把颈椎、胸椎、腰椎组成的脊柱比喻为拉索桥,往往是拉索问题,一根拉索出问题,就影响整个桥的功能,桥面、主梁、拉索、索塔整体的力学协同,使桥梁能正常的使用。人体及脊柱的整体协同,是个形、气、神的协同,更是一个超巨协同的系统。
颈部解剖结构复杂,血管、神经、肌腱、韧带密布,支撑头颅,连同头脑和周身。腰椎是也是一样,是身体的一个中心。我们怎么理解这个筋?
在这里笔者阐述“筋”的理论,是根据师承的独自发挥。在前面“眩晕”用吴茱萸汤中讲解过。中医的“筋”如果对应现代西医解剖学的机体结构,有很多争议。笔者的理解,主要是之人体的肌腱、韧带。有学者提出胚胎学中,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中未分化部分发育为筋膜,它的组织学结构为结缔组织,聚集成薄膜状,而肌肉、骨骼、内脏、神经、血管,都有这个筋膜(也就是结缔组织)的包绕。这些筋膜,也属于筋的范畴。

肝主筋,肾主骨。就是说,人体的筋,是由肝来主导,骨骼,是由肾来主导。颈椎、腰椎的病变,多是肝肾的寒凝气滞。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肚脐旁开0.5寸有肓俞穴,肾经经过这里,脐下到耻骨这里都可以反映肾气的盛衰。肾气不足时,不能通过经脉温煦肝,肝寒不能温养周身筋和筋膜,筋和筋膜凝滞、挛缩。肝,类比于木,性柔能曲子,如春天新发的枝条,柔软有韧性。肝肾寒凝,柔筋主骨的功能受限,筋脉强直挛缩,骨骼肌肉不能协同,自然引起颈椎、腰椎病变。

颈椎病,引起一系列症状,复杂多样: (1)头、颈、肩、背、手臂的不适; (2)眩晕、恶心、头痛、视力模糊、耳鸣、平衡失调; (3)心动过速、心慌,胸部紧朿感等等;少数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久治不愈,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也随之而来。 腰椎病 也出现诸多症状: (1)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发凉、麻木、行走不稳、无力、间歇性跛行等。 (2)椎管病:肌无力、肌萎缩、肢体瘫痪等症状。 (3)脊神经症状:小腹有束带感、排尿困难、大小便功能障碍等。咳痛、持物痛、弯腰痛、大小便异常、腹部束带感。 古今中外怎么去理解治疗呢?先看现代西医,国内的西医,外科手术的处理,颈椎、腰椎的病变,可以处理的很精细。许多不适的症状消除了。我的一个朋友,某医院院长,1998年,腰间盘突出,做了外科手术,切除突出髓核。腰痛等症状缓解,体力明显下降。2008年10月份,一个朋友带她的先生何xx来诊,1969年生人,主要症状是胸闷,左心区明显塌陷,凹进去了。观舌象、脉象,这是个虚寒症。询问病史时,自述在1999年做过腰间盘突出外科手术。怎么理解这个病。因其体格尚好,当时腰间盘突出做外科手术,临床症状缓解。为什么后来出现胸闷、胸部塌陷呢?因为心包经和肝同属厥阴,心经和肾同属少阴,出现这些症状,根本还是肝肾的问题。怎么入手治疗?用针刺,取冲任的穴位。上面在《内经·素问·骨空论第六十》讲到取脐下的穴位,如阴交、气海、关元等等。笔者发挥,以肚脐为中心,上下、左右延伸,取冲任诸穴,取胃经的天枢穴等等。冲任的经脉开通,再用汤药温阳,温通肝肾。这位兄弟用针后,留针侯气一小时余,针感到平和。腹诊,胃脘柔软,中焦畅通,这样,可以大剂温阳,温通肝肾。当日下午何xx返家,酣然大睡两日夜。因这个朋友从事中医药,明医理,笔者果断大剂用药,后连续内服汤剂月余,症状消除,体质亦大为改观。 友人杨xx,女,36岁。2008年10月,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西医CT诊断,腰间盘四、五椎突出。尺脉沉细,关有弦意,寸亦细数;舌暗红少苔;腹诊,肚脐两侧肾经肓俞穴有痞结,脐下拊之甚寒。这是个上热下寒症笔者为其针刺水分、阴交、气海、肓俞(双)、天枢(双),背部取膀胱经腰椎旁腧穴及胆经环跳、昆仑。觉其体内寒邪外出逼人,森森阴寒扑面。杨xx,其母早些年患癌症去世,癌,大阴证。其亦有阴寒体质遗传。汤药用伤寒论方乌梅丸剂加减,温通厥阴经。应该此方对厥阴肝、心包;少阴肾、心都有作用。瞩其回家可用艾条温灸针刺诸穴。用药7服后,身心轻松愉悦。2009年3月,培家人来诊,面色光洁润泽。针药作用迅捷,然艾灸之法,授人以渔,持之以恒,可取久效。

手法治疗

中方、西方,都有手法诊治。笔者翻阅西方整脊疗法,对脊柱颈椎、腰椎也讲究精细的手法。中医传统推拿按摩。讲究“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把诊断、治疗融为一体。

1990年,我的堂舅的腰间盘突出症,脊柱有侧弯,棘突错位。当时家兄为其手法治疗,要先柔筋、理筋。就是把腰椎的肌腱、韧带用手法揉顺,然后用坐位旋转复位法,要坐一个结实的椅子,拧这个腰时,肌腱、韧带嘎啦嘎啦响。当时我的堂舅不到三十多岁,正是盛年,手法复位,搞了半个月,也没吃药,就好了。快二十年了,没犯病。想来这个腰间盘病例,是出大力不当,伤了筋骨,到不是以寒邪为主。

  

单用汤药

临床中,也有一些颈椎、腰椎病症,因受外寒而起,喝冷饮、吹空调冷风。皮肤、肠胃都是人体的表。引起颈项、腰背的疼痛。这个时候,解了这个表寒就好了。有的病例,腰疼,拍CT,腰间盘膨出,疼得厉害。一看,舌苔薄白,脉浮紧。这是个麻黄汤证,一服药下去,把这个风寒发散出去,疼痛就消除了。再拍CT ,腰间盘也复位正常了。中医气化的理论,医者要有形而上的理念,不要死于形象。

在针灸里有个四穴总歌:“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留,头项寻列缺,口面合谷收”。比如头项、腰背的病,取委中、列缺的确有效,但是离病根太远了。古之先贤不欺我也,“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有学者提出治疗脊柱的病,按全系疗法,以肚脐为中心,在任脉,身体正中一条竖线,肚脐对应第二腰椎,上下共为24份。颈椎、胸椎以脐上取穴为主,腰椎、骶椎以脐下取穴为主。其实,这个理论就来源于《内经·骨空论六十》。

上面我们讲的颈腰椎的病变,往往和内科杂症同在,治疗需要耐心和时间。古人是未雨绸缪的。还是在《内经·骨空论六十》讲,因为感受风邪,颈项痛,要针刺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在颈椎第一椎上);如果感受风邪而出汗,就灸噫嘻穴。噫嘻穴在背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六寸。噫嘻,这个穴名,是个古语。受了风寒风邪,当按摩、针刺或艾灸这个穴位,不由得发出“噫······嘻”的呼声。意思是,对对对,就是这里不舒服,太好了。在河南话里,发出感慨是就还有”噫嘻”的表达。不同的语调、不同的场合,表达多种意思。在失枕,就是落枕时,去灸背部的肩井或巨骨穴。腰痛,不能转摇,还会有痉挛,睾丸牵引的也不舒服,就针刺八髎和疼痛的部位。八髎,骨空论说在“腰尻分间”,腰骶部有八个骶孔,左右各四个,称之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共称为八髎。

看到这里,或许会说自己不懂针刺怎么办?那就用艾灸。用艾条从上至下温灸这个脊柱及两侧,这样,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温通,对脊柱,对脏腑和全身都是有益的调节。

具体操作:点燃艾条一颗,沿背部脊柱或两侧从上至下缓缓移动,距离以舒适为度。或用艾盒在背部脊柱不适处用灸。

当然,对脊柱,颈腰椎的治疗保健,不要忘了“齐下营”,肚脐下的阴交、气海、关元等等穴位是更重要的。


-----------学习好文,感谢。
-----------天枢穴,有如此妙用啊。
-----------学习了。谢谢
-----------学习好文,感谢。
-----------好文!不过我更看重手法复位的治疗,觉得那才是治本。
-----------“也说齐下营”
近日遇一腰痛病患者,男性四十余,左大腿从臀下至委中部行走后发紧扯痛{行痹},查其脉显示左尺弦紧,查左人迎脉亦显示尺部尤紧。先用针灸沿左侧膀胱经施针两周,并无收效。嘱咐其休息两天后再来。突想起武当山祝道长讲络穴一段,提示阴阳二经络脉阻隔,是痛痹的重要原因。结合患者病情,调配温阳升发诸味药物制成药饼,上置艾柱隔灸关元、气海、神阙,另在左腿肾经络穴大钟刺留一针。
病人诉有温热感沿着脊柱上行,大钟穴亦有紧麻感。灸三柱停,复查其脉,竟然左右平衡,嘱咐其徒步回家以验效果,来电告知:“效果很明显,原来走两百米即感扯痛,今走千余米都未感明显扯痛”
-----------看了。。。。。。
相关文章
 辰砂丹(《普济方》卷二四三。)
 请教小孩干咳问题
 声带炎如何调理、治疗?
 肾者主水
 伏龙肝
 佝偻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