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平秘苑药论辑录] 威灵仙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威灵仙   Weilingxian


本品出自《新修本草》。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 棉团铁线莲 C. hexapetala Pall. 或东北铁线莲 C. manshurica Rupr. 的干燥根及根茎。常用别名有能消、灵仙、灵仙藤等。性温,味辛、咸。归膀胱经。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鲠咽喉等病症。煎服常用剂量3~9g;外用适量。治骨鲠可用到30g。本品辛散走窜,气血虚弱者慎服。


***唐-苏敬《新修本草》(659年):“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年):“治肠风。根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明-兰茂(1397~1476年)《滇南本草》:“治胸膈中冷寒气痛,开胃气,能治噎膈,寒湿伤筋骨,止湿脚气烧酒煎服,祛脾风,多服损气。”
***明-李时珍(1518~1593年)《本草纲目》(1578年):“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明-倪朱谟《本草汇言》(1624年):“大抵此剂宣行五脏,通利经络。其性好走,亦可横行直往。追逐风湿邪气,荡除痰涎冷积,神功特奏。”“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明- 缪希雍(1546~1627年)《本草经疏》(1625年):“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痎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约1644年):“灵仙,其性猛急,善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臂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清-张璐(1617~1700年)《本经逢原》(1695年):“宣通五脏,治胃脘积痛。”“痘疹毒壅于上,不能下达,腰下胫膝起灌迟者,用为下引。”
***清-黄元御《玉楸药解》(1754年):“起瘫开脾,化癖行痰,泄湿驱风,行痰逐饮。治手顽足痺,腰痛膝软,老血夙症,积水停痰,虚家勿用。”
***清-罗国纲(1721~1794年)《罗氏会约医镜-卷十六-本草》(1789年):“治一切黄疸浮肿湿证。。。虚弱者宜以调补药兼之,否则走气耗血。”
***清-姚澜《本草分经》(1840年):“治风湿痰饮诸病。性极快利,积疴不痊者,服之有效。然大走真气耗血,用宜详慎。”


增修于:2012-0112-4


相关文章
 第十九节 粉刺
 干呕
 求治 咽炎 声带息肉
 幽门梗阻、幽门痉挛
 第八节 中药的配伍
 附子的特效解毒药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