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胡建华重用泽泻化痰祛饮平眩晕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作者:龚雨萍


眩晕一症,多缘于内伤,究其病因,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上气不足”及“髓海不足”诸论,《金匮》多以水饮立论,河间主张以风火论治,丹溪倡痰,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景岳主虚,提出“无虚不作眩”之论。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因,不离虚证、实证二端。

临证所见之眩晕,每每症情繁杂,病因多端,病种各异,然胡师强调抓住眩晕之“天旋地转”临床特征,侧重于从痰论治,多获良效。胡师认为眩晕非头晕也,头晕之证虚多实少,而眩晕之病则多呈本虚标实之候,尤其发作之时,标实征象更为突出,此乃痰饮作祟。脑为元神之府,只需清阳之气以熏养,不容浊阴之邪以冒犯。因其居于人之高位,巅顶之上唯风可到,痰饮作为浊阴之邪,必借风力始可上犯,故痰饮随肝风而升,蒙蔽清阳,必作眩晕。

治疗本病,首先应当分清缓急,斟酌标本,急则治标,标解治本,亦可标本同治。一般在急性发作期,天旋地转明显,必须以治标为主,立足于化痰祛饮,随证权宜,佐以平肝熄风,和胃降逆等法治之;当眩晕减轻或兼有虚象时,则须标本同治,予益肾平肝,健脾化痰之法治之;而眩晕缓解以后,不论有无虚象,都应考虑治本为主,具体可根据病人之体质和症状,辨清其痰起之源及风动之由而分别选用补气健脾、益肾养肝、滋阴补血等治之。

胡师认为,化痰祛饮平眩晕能否收效之关键在于重用泽泻,此乃取《金匮》泽泻汤治支饮冒眩之意,仲景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此处“冒眩”为昏冒旋眩之意,即指真性眩晕。“泽泻汤”以渗湿利水之泽泻为主药,配与健脾制水之白术,旨在祛除水湿,使痰饮无由以生,则眩晕无由以作矣。泽泻用量以30g左右为宜,而白术一般用12g即可。此外,半夏竹茹南星有较好的化痰降浊作用,故常被胡师选用,其中半夏、南星二味生用优于制用,除化痰之外,还可镇静止眩;平肝熄风常用天麻钩藤、炙僵蚕等。如病情日久,恐其入络,亦可加用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一则祛瘀以便通络,二则活血以助利水,一举两得。至于健脾益肾,则可用参、芪、六味之类。

典型病例

例一、董××,男,52岁。初诊:1987年12月25日。

发作性眩晕已逾五载,平时头晕,两耳蝉鸣,发作时景物旋转,闭目不睁,张目或移动头位,则眩晕更甚,站立不稳,伴恶心呕吐,曾在外院五官科检查,诊断为美尼尔综合征。近日眩晕又作,惶惶然似酒醉之态,泛泛作呕,进食欲吐,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腰酸耳鸣。血压正常,水平性眼球震颤阳性,舌胖,苔根腻,脉弦细。肾精素亏,肝阳易亢,脾胃虚弱,痰饮内留,肝阳化风,挟痰上扰,蒙蔽清窍,法当标本兼顾,拟平肝熄风,化痰祛饮,兼补脾胃。处方:明天麻9g,嫩钩藤15g,炒白术12g,泽泻30g,云茯苓15g,生半夏9g,石菖蒲9g,竹茹9g,炒枳壳9g,珍珠母(先煎)30g,枸杞子12g,桑寄生15g。7剂。

二诊(1987年12月31日):眩晕基本消失,耳鸣亦减,饮食正常,精神渐振,面色较华,夜寐多梦,苔薄腻,脉弦细,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处方:炙黄芪12g,潞党参12g,云茯神15g,珍珠母(先煎)30g,石菖蒲9g,紫丹参15g,炒枣仁9g。14剂。

三诊(1988年1月14日):经上方调治,眩晕、耳鸣、恶心等症均除,寝食亦佳,已恢复全天工作,再予原方入五味子6g,调理二周巩固疗效。

例二、童××,男,76岁,初诊:1996年10月8日。

头晕目眩反复不愈多年,起始较轻,偶觉头重脚轻,头晕脑空,经常失眠,一度血压偏高。近2月来眩晕加剧,头部难以转动,视物旋转,甚则恶心,夜寐不安,关节酸痛,血压正常,舌苔薄腻,脉弦细。TCD检查提示:颅内动脉血管硬化,供血不足。证属肝阳亢盛,痰饮上泛,血脉不和,心神失养,治拟平肝熄风,化痰祛饮,活血通络,养心安神。处方:明天麻9g,嫩钩藤15g,炙僵蚕9g,福泽泻30g,炒白术12g,白蒺12g,杞菊花各12g,紫丹参15g,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红枣9g,生南星15g。14剂。

复诊(1996年12月31日):服上方未满二周,头晕目眩便逐步消失,恶心亦止。失眠减轻,腰背酸痛,舌苔薄白腻,脉弦。予调补肝肾,养心安神。处方:山萸肉12g,枸杞子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桑寄生12g,厚杜仲12g,炙甘草9g,淮小麦30g,大红枣9g,炒枣仁5g,夜交藤15g,生南星15g。14剂。

再诊(1997年3月25日):经上方治疗腰痛缓解,夜寐尚安,眩晕消失数日未发。改予杞菊地黄丸及归脾丸等成药调治,以防复发。

结语

胡建华老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早年师承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诸老,尽得其心传,擅长医治脾胃病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医疗实践,形成了其独特的辨证规律与处方用药特色。

胡师认为临床所见之真性眩晕,以肝风内动,痰饮上泛为多,而痰饮浊邪为其主要症结。应用泽泻汤加味治疗眩晕,关键在于必须认清其临床特征“天旋地转”,即周围景物和自身旋转,如能抓住这一点,不论有无耳鸣,从痰饮论治,兼予熄风,验诸临床,多获良效。

眩晕乃本虚标实之症,处方立法须权衡轻重缓急,标急于本,则先治标,标本同现,当予兼顾,标解之后,自当治本,但具体遣药,应人而宜,不必拘泥。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近年来眩晕病人越来越多,眩晕已成为临床十分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美尼尔综合征和脑供血不足是造成眩晕的主要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泽泻有较好的利尿、降脂、降压及改善血供等作用,而临床常见的前庭神经功能障碍性眩晕可能与内耳迷路水肿、内淋巴压力过高、脑循环障碍、内耳或颈内动脉供血不足等有关。由此可见,重用泽泻治疗眩晕是有科学依据的。
-----------这不就是肝经湿热和风热感冒,肝经湿热用小柴湖,穿心连,知柏地方丸,风热感冒用小柴湖,桑菊感冒片,生天麻,重感灵片,就行了,如果有痰吃痰咳净,所以说风热感冒病会超过伤寒病了,这些是中医里面最简单的病症了,但只要学会切脉才行的,
-----------好贴,我LG就经常眩晕,可以用这个法子,谢谢楼主!
-----------区分虚实是要点,浊阴上逆是关键,有时候无痰或少痰也会有天旋地转。不知个人体会对否。
相关文章
 穴位是什么?
 全国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系列资料目录
 胆囊息肉
 黄芪四物汤祛斑案一则
 关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面雕大师的真面目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