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药对:附子与19味药的药对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每天学懂一味药,我从药对开始学,先从附子开始吧,资源来自中国中医药信息网还有自己的一部分原创内容。


药对名称: 大黄、附子
性味: 大黄: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大黄:归胃、大肠、肝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大黄: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腹痛便秘,手足厥冷。2、痛经,经闭。
作用分类: 攻下药
配伍机制: 大黄苦寒攻下,荡涤胃肠积滞,泻下逐瘀力强。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二药配伍寒温并用,互制互补,互制,攻下无伤阳之弊。互补,能温经散寒,通瘀调经,共下寒实。
用法用量: 大黄:6-9g。附子:6-9g。
临床应用: 大黄:治湿热便秘,谵语发狂,食积痞满,痢疾初期,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虫,溲赤,疡肿毒,疔疮,汤火伤。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大黄配附子,见于《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
各家论述: 张路玉曰:“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导而下之。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药对名称: 茵陈蒿、附子
性味: 茵陈蒿:苦辛、凉。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茵陈蒿:归肝、脾、膀胱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茵陈蒿:清热利湿。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阴黄。
作用分类: 祛湿药
配伍机制: 茵陈蒿清热利湿,专于退黄。附子助阳散寒,长于温肾暖脾。二药配伍,互补为用,攻补兼施,茵陈蒿得附子则阳复湿消,利湿退黄之功明显,而避苦寒伤阳之弊。
用法用量: 茵陈蒿:15-30g。附子:6-9g。
临床应用: 茵陈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茵陈蒿配附子,见于《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韩祗和、李思训治阴黄用茵陈附子汤,大抵以茵陈为君主,佐以大黄、附子备随其寒也。”
药对名称: 附子、肉桂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肉桂、辛甘、热。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肉桂:归肾、脾、膀胱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肉桂:补元气,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
主治: 1、阳痿遗精、尿频、遗尿,水肿,白带。2、痛经,胸痹,痹证。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二药均善温阳散寒、通经止痛。附子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力强。肉桂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二药配伍,既有强大的温肾助阳作用,又有很好的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3-9g。肉桂:3-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肉桂: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百瘕,流注,阴疽,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药对出处: 附子配肉桂,见于《金匮要略》肾气丸
各家论述: 《名医方论》柯琴:“命门之火,乃水中之阳。……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挂、附与滋阴剂中,是藏心干渊,美厥灵根也。”
药对名称: 附子、桂枝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桂枝:辛、甘、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桂枝: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
主治: 1、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2、胸痹,痛经。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通行十二经,逐寒祛湿止痛,通利关节。桂技温经散寒,有横通肢节的特点。二药配伍,可增强温通经脉,散寒止痛功用。
用法用量: 附子:3-9g。桂枝:6-12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桂枝: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痠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
药对出处: 附子配桂枝,见于《伤寒论》桂枝附子汤。
各家论述: 《绛雪园古方选注》王子接:“桂枝加附子,治外亡阳而内脱液。熟附虽能补阳,终属燥液,四肢难以屈伸,其为液燥,骨属不利矣。仲景以桂枝汤轻杨力薄,必藉附子刚烈之性直走内外,急急温经复阳,使汗不外泄,正以救液也。”
药对名称: 附子、细辛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细辛:辛、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细辛:归肺、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主治: 1、阳虚感冒,形寒肢冷,头身疼痛。2、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长于温散里寒。细辛长于疏散表寒,止痛。二药配伍,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用法用量: 附子:6-9g。细辛:3-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细辛: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药对出处: 附子配细辛,见于《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
各家论述: 《本草汇言》:“细辛,佐、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药对名称: 附子、干姜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干姜:辛、热。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干姜:归脾、胃、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干姜: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主治: 1、阳气虚脱,四肢厥冷,冷汗淋漓。2、脘腹冷痛,呕吐腹泻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独长于回阳救逆,止痛力强,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使回阳救逆,温中安寒的作用大增。故人云“温经应附子,无干姜不热”。
用法用量: 附子:6-9g。干姜:6-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干姜: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药对出处: 附子配干姜,见于《伤寒论》四逆场。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大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借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药对名称: 附子、人参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人参:甘微苦、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人参:归脾、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人参: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
主治: 1、阳气暴脱,四肢厥逆,冷汗淋漓。2、心力衰竭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善温阳散寒,具有回阳救逆作用。人参善补五脏元气,具有益气救脱作用。二药配伍,互补协调,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益脾阳。附子得人参则回阳而无燥热伤阴之弊,人参得附子则补气而兼温里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6-15g。人参: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人参: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药对出处: 附子配人参,见于《正体类要》参附汤
各家论述: 《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者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药对名称: 附子、白术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白术:苦、甘、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白术:归脾、胃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
主治: 1、脘腹冷痛,四肢不温,泄泻。2、风湿性关节炎。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白术补益脾气,燥湿利湿。二药配伍,互补为用,附子燥热,可助白术除湿,故温阳散寒,健脾除湿之力增强。另外,附子,温经散寒能通行十二经,白术燥湿,合之则还有祛寒湿,通经络之功。
用法用量: 附子:6-12g。白术:9-30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术: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药对出处: 附子配白术,见于《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各家论述: 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
药对名称: 附子、熟地黄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熟地黄:甘、微温。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熟地黄:归肝、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熟地黄:滋阴,补血。
主治: 阳痿,遗精,腰膝痠痛,头晕耳鸣。月经量少或经闭。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肾助阳,性燥烈。熟地黄补阴养血,性滋腻。附子禀纯阳而主动,走而不守;熟地黄禀纯阴而主静,守而不走。二药一温阳、一补阴,互补协调,阴阳双益。附子可制熟地黄之滋腻,熟地黄可缓附子燥烈。二药合用,补而不腻,行而不散,补阳之中寓以阴配,益阴中寓以阳助。
用法用量: 附子:6-9g。熟地黄: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熟地黄:治阴虚血少,腰膝痿软,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药对出处: 附子配熟地黄,见于《金匮要略》肾气丸。
各家论述: 《本草经读》:“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不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之法。……”
药对名称: 附子、白芍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白芍:苦、酸、微寒。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白芍:归肝、脾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收汗。
主治: 1、四肢麻木,关节疼痛。2、痛经。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和营柔肝。二药一阳一阴,一寒一热,一收一散,相反相成,附子以温肾之真阳推动脏腑气血,助白芍滋养阴血。白芍酸收敛阴,兼缓附子燥烈,使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耗血。附子配白芍,则回阳而益阴、祛寒而止痛。
用法用量: 附子:6-9g。白芍:9-15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白芍:治胸腹胁肋疼痛,泻利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药对出处: 附子配白芍,见于《伤寒论》附子汤。
各家论述: 《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的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
药对名称: 附子、甘草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甘草:甘、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甘草:归脾、胃、肺经。
功效: 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主治: 1、风湿痹证,骨节疼痛,不得曲伸。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补肾壮阳,散寒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二药配伍,附子得甘草则助阳散寒而不过辛烈,毒性大减;甘草缓急作用更助附子散寒止痛之力。
用法用量: 附子:3-9g。甘草:6-9g
临床应用: 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甘草: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药对出处: 附子配甘草,见于《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
药对名称: 黄芪、附子
性味: 黄芪:甘、微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黄芪:归肺、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黄芪: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炙用:补中益气。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阳虚汗出不止,四肢不温,畏寒。2、水肿,小便不利。
作用分类: 补气药
配伍机制: 黄芪补肺健脾,实卫固表。附子温心肾之阳,又能温中焦脾阳。黄芪入肺,附子入心,心肺双补,故有益气固表之功。黄芪又入脾,附子入肾,既可温元阳又可温脾阳,脾肾同治,补火生土。
用法用量: 黄芪:9-30g。附子:6-9g。
临床应用: 黄芪:生用: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虚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黄芪配附子,见于《姜春华医论集》实脾汤。
各家论述: 《本草逢源》:“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止,为腠理开阖之总司。”
药对名称: 鹿茸、附子
性味: 鹿茸:甘咸、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鹿茸:归肝、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鹿茸: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阳痿遗精,宫寒不孕,久痢,久泻。2、风寒湿痹。
作用分类: 补阳药
配伍机制: 鹿茸壮肾阳,退虚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摄精固阴。附子温阳散寒,止痛,有阳无明,走而不守,有回阳救逆之力。二药配伍,相须互补,壮阳散寒、止痛效力剧增。
用法用量: 鹿茸:2-6g。附子:6-12g。
临床应用: 鹿茸:治虚痨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痠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鹿茸配附子,见于《世医得效方》茸附汤。
各家论述: 《本经逢原》:“鹿茸功用,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人,头眩眼黑,皆宜用之。”《本草备要》:“附子,补肾命火,主风寒湿。”
药对名称: 当归、附子
性味: 当归:甘辛、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当归:归心、肝、脾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附子:回阳补火,散寒除湿。
主治: 1、月经不调,痛经。2、胸痹,心痛
作用分类: 补血药
配伍机制: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纯阳无阻之品。二药一补血一散寒,一温经一调经,互补为用,血复阳回,脉肠经调。当归滋润可制附子温燥,附子温通可助当归活血通经。二药配伍,助阳温经、补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显著,
用法用量: 当归:10-15g。附子:6-12g。
临床应用: 当归: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积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打损伤。附子: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痿躄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药对出处: 当归配附子,见于《简易方论》小温经汤
各家论述: 《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阳,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
药对名称: 麻黄、附子
性味: 麻黄:辛、微苦、温。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麻黄:归肺、膀胱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阳虚感冒。2.阳虚水泛,水寒射肺之气促,喘逆,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脉沉而迟者。3.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之症。
作用分类: 解表药
配伍机制: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二者一攻一补,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使之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补中有散,扶正而不碍邪。麻黄还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附子具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合而使用,温阳利水消肿之功颇佳。另外,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里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用法用量: 麻黄:3-9g。附子:3-12g。
临床应用: 本品辛热燥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功能峻补下焦之元阳,而逐在里之寒湿。其强心回阳,用治亡阳欲脱,身凉肢冷,大汗淋漓,吐利水止,脉微欲绝者;其温里散寒,助阳化气,用治肾阳衰微,阳萎足冷,腰膝软弱,以及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腹冷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其逐寒湿,止疼痛,用治风寒湿痹,疼痛麻木。总之,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资助元阳之不足,与补益药同用,可治一切内伤不足,阳气衰弱之症。
药对出处: 麻黄、附子伍用,出自《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方,以治少阴兼表的证治。
各家论述: 二药辛燥,且附子有毒,非阴盛阳衰之证,很少应用本药对。阴虚内热,孕妇忌用。误投火热诸症,则添薪燎原,大非所宜。
注意事项: 附子生用作用峻烈,宜于强心救逆;熟用毒性减弱,宜于助阳散寒。不论生用或熟用,必须久煎(60分钟以上),以减其毒性。
药对名称: 附子、花椒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花椒:辛、温、有毒。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花椒:归脾、肺、肝、肾、心、心包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花椒:散寒燥湿,解毒驱虫。
主治: 1.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花椒同为辛热之品,有温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肾经而温阳气,温肾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作用较强,二药并用,脾肾同治,相辅相助,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力极强。
用法用量: 附子:6g。花椒:6g。
临床应用: 花椒辛辣而温,善散阴冷之气,为健脾胃、解毒驱虫药。故能温中止痛而治脘腹冷痛,下痢腹痛等症。其辛辣麻醉之性,又能驱杀蛔虫而治虫症。煎汤外洗,可用于诸疮肿毒,瘘,湿疹瘙痒等。
药对名称: 附子、茯苓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茯苓:甘淡、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茯苓:归心、脾、肺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恶寒脉沉,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腹痛下痢。2.阳虚寒湿内侵,气血凝滞而见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脉微而沉。
作用分类: 温里药
配伍机制: 附子与茯苓属相使配对,伍用功效有二:其一,温肾利水,用于阴水证。阴水之证,每因脾肾阳虚,脾虚则水无以运,肾虚则水无以行。附子辛热温肾补火;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茯苓得附子则补火生土,使水有所归;附子得茯苓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其二,温阳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阳虚寒湿身痛证。附子辛热性燥,温通经脉,散寒止痛之力亦佳,茯苓健脾渗湿,附子得茯苓之助又能增强除湿之力。
用法用量: 附子:6-10g。茯苓:9-15g。
药对出处: 附子、茯苓合用,出自《伤寒论》真武汤,附子汤。前者取其温肾健脾利水而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后者取其温阳散寒,除湿止痛而治阳虚寒湿内侵之证。


药对名称: 黄连、附子
性味: 黄连:苦、寒。附子:辛甘、热、有毒。
归经: 黄连:归心、肝、胃、大肠经。附子:归心、脾、胃经。
功效: 黄连:泻火,燥湿,解毒,杀虫。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
主治: 1.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痞闷作痛,泄泻不畅,呕恶心烦而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2.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
作用分类: 清热泻火药
配伍机制: 黄连为苦寒泻火解毒之要药。尤长于泻心胃实热,止湿热痢疾。附子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之要药。二药合用,辛苦相投,一寒一热,有寒热并用,阴阳相济之义。即王旭高所谓:“黄连配附子能交水火于倾刻。”
用法用量: 黄连:6g。附子:6g。先煎。
药对出处: 黄连配附子,出自《伤寒论》附子泻心汤
各家论述: 此药对,一大热回阳,一至寒清热,乍观似有水火不容之势。而尤在径认为:“按此证,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此方寒热补泻并投互治,诚不得已之苦心,然使无法以制之,鲜不混而无功矣。”然二药用量比例.可视寒热轻重,适当配比。
药对名称: 附子、磁石
性味: 附子:辛甘、热、有毒。磁石:辛咸、平。
归经: 附子:归心、脾、胃经。磁石:归肾、肝、肺经。
功效: 附子:强心回阳,助阳行水,祛寒止痛。磁石:潜阳安神,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主治: 虚阳上越,而致真寒假热之证。症见:行动气逆,心悸,或咽喉疼痛,色淡红,伴有肢厥、舌质淡白、苔净、脉小迟无力等。
作用分类: 相使药
配伍机制: 附子大辛大热有毒,能回阳救逆、温脾肾、散寒止痛。前人曾言,附子药性刚燥,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为温里扶阳要药。磁石辛寒,为重镇安神、益肾纳气、潜阳要药。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温肾潜阳,有温下之力,而无热上之弊。
用法用量: 附子:10-30g。磁石:30g。两药均先煎30分钟,
临床应用: 虚阳浮越甚者,加童便、肉桂;阳虚及阴者,加熟地、人参。


此文章转自圣继先生在伤寒论坛发的帖子.
-----------收藏了
相关文章
 穴,心俞
 决渎之官
 上胞下垂
 疳积(中医)
 您认为当前医患冲突对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
 甘草汤(《圣惠》卷七十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