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控涎丹方义探微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控涎丹出于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原文称治痰涎伏在心膈上下,“或令人头痛不可举,或神意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如锯声,多流唾涎,手脚重,脚冷痹,气脉不通……”用“甘遂(去心)、紫大戟(去皮)、白芥子(真者,各等分)。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如疾猛气实,加丸数不妨,其效如神。”
  
本方系从《伤寒论》十枣汤化裁而来,易芫花为白芥子,变逐水饮之峻剂而为祛痰涎之方,且改汤剂为丸剂,峻药缓投,使之徐徐发挥药效,深入痰涎结聚之窼囊,搜逐伏藏于脏腑、经络、皮里膜外之痰涎。历代医家以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包括癫痫、狂证、不寐、中风、哮证、悬饮心悸腹泻胃脘痛、痹症、瘰疬、不孕等。如《丹溪心法》载:“治一身及两胁走痛,痰挟死血者,甘遂、大戟、白芥子仁泥糊丸。”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载“加味控涎丹”,即本方加芫花、葶苈子、巴豆黑牵牛,“治风热上壅,或中脘停留水饮,喘急;治四肢浮肿,脚气入腹,平常腹中痰热,诸气结聚。”《张氏医通》卷四痰饮门载:“湿痰积于胁下,隐隐作痛,天阴痛软更甚,轻则二陈汤加白芥子,重则控涎丹缓攻之。”《症因脉治》曰:“哮病之因,痰饮留邪,结成案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控涎丹、滚痰丸量情选用。”
  
控涎丹方证病机分析
  
分析控涎丹所治疗病证,发现其并无固定的共有的症状和体征,这是由痰饮致病的特点所决定的,即所谓“百病皆由痰作祟”,“痰生百病”。《医方集解》曰:“痰之本,水湿也,得气与火则结为痰,……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入肺则为咳为喘,入肝则胁痛寒热,入经络则痹痛,入筋骨则牵引钓痛,入皮肉则生瘰疬肿。”笔者认为控涎丹方证病机并非单纯的“痰涎伏于心膈上下”,实为痰涎流溢于三焦,而变生诸证。
  
三焦外通肌表,内连脏腑,上至巅顶,下至手足,表里上下,无处不有,五脏六腑,无所不包,是元气升降出入之所,水液运化通行之道。《素问·灵兰秘典论》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功能。全身的津液代谢,由肺、脾、肾、膀胱等诸多脏腑协同作用而完成,但必须以三焦为水道,才能正常地升降出入。若三焦水道不利,则肺、脾、肾等脏腑输布调节水液的功能也难以实现,因而常可致水湿痰饮之邪泛滥。《圣济总录》明确指出:“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溉灌周身。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故不论外感或内伤等因素,致三焦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出入受阻,则行于三焦的水液凝聚为痰涎,随气升降,流溢于三焦,外达皮里膜外,内致脏腑经络,并且因其留滞部位不同而见证各异。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云:“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具有。”因此,由痰涎而导致的病症也就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或贮于肺,或停之于胃,或蒙蔽心窍,或扰动肝胆,或流窜经络”。痰涎伏于心膈,胸胁之气不得升降,则胸背疼痛;流注于四肢,四肢脉络不通,则手足疼痛沉重;痰涎随气升降于周身,故时时走易不定;停积于中脘,胃失和降,则饮食无味;蒙蔽心窍,则神志昏倦多睡;阻于脑络,清阳不升,则令人头痛不可举;阻于气道,肺气不利,则可闻夜间喉中如锯声等等。
  
控涎丹制方原理探讨
  
痰涎流溢三焦,伏藏于脏腑、经络、皮里膜外,结为窼囊,一般化痰蠲饮药物鞭长莫及,而单纯使用峻药攻逐,虽可涤荡胸腹之饮,但容易药过病所,难逐深伏之痰,且有攻伐太过之弊。《本经·序录》指出:“药性有宜丸者。”故须以祛痰逐饮力宏之品为丸,峻药缓投,徐徐攻之,方可使药力透达脉络经隧,皮里膜外,切中病机。
  
方中甘遂、大戟皆为攻逐痰饮之专药。甘遂味苦,性寒;归肺、肾、大肠经。《本草求真》曰:“其性纯阴,故书皆载能于肾经及隧道水气所结之处奔涌直决,使之尽从谷道而出,为下水湿第一要药。”方中用以行经遂脉络之水。大戟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肺、脾、肾经。《本草备要》曰:“能泻脏腑水湿,行血发汗,利大小便,治十二种水。”方中用以泻脏腑肠胃之水。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药品化义》曰:“专开结痰,痰属热者能解,属寒者能散。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达,在四肢两胁,非此不通。”甘遂、大戟为苦寒之品,与辛温之白芥子相伍,亦可缓其苦寒之性。三药分入三焦,复之为方,遍逐流溢于脏腑、经遂、皮里膜外之痰涎。甘遂、大戟通泻大肠,因势利导,引三焦痰涎出于水道,可使水去痰消,三焦畅达,脉气通和,而诸证自愈。
  
《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代谢的正常运行有赖于肺通调水道的功能,若肺失通调,津液不能输布于机体,则凝聚为痰涎。《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气机通畅,则有助于肺的肃降功能,控涎丹可通过其泻下作用,通泻肠腑,间接起到调畅肺气作用,可使水液代谢恢复其常,痰涎无以再生。痰乃津液所化,气行则津液流畅,气结则津液凝聚而生痰;反之,即成之痰可阻滞气机,使气滞进一步加重。丹溪曰:“痰盛则气愈结。”白芥子利气通络,散结行滞,使气行痰消,痰化而气行。诚如《证治要诀》所云:“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作者: 马 东  山东中医药大学
相关文章
 救死丹(《辨证录》卷十。)
 我有一个拔罐的问题,请教大家!谢谢!
 香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昆明方)。
 第四节 脑震荡的急救
 断脐的学问
 子岩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