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本草求真:一起学中药(转贴)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3 21:24 编辑 www.med126.com

莱菔2#
白芨
3#
海螵蛸
4#
白芷
5#
藁本 6#
枳壳 7#
肉桂
8#
桂枝
9#
三七
10#
细辛
11#
何首乌 12#
黄连 13#
白术 14#
黄芪 15#
甘草 16#
仙人掌
17#
番泻叶
18#
砂仁
19#
白芥
20#
五味子
21#
附子
22#
23#
红藤 24#


作者:任之堂主人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4 01:48 编辑 www.lindalemus.com/Article/

莱菔子

善升善降,炒则降多于升,生则升多于降,该药降气化痰、理气宽肠,并有通便之力。
痰热壅肺,胃内食积,腹胀便难,以及食补药后胸闷纳呆,用之均有神效。
朱丹溪盛赞其有推墙倒壁之功。

温岭阎羽临老中医曾治一患儿,出生20天,大便不通,腹胀如鼓,食即剧吐,如喷射状,面色绯红。取生莱菔子3克打碎煎汁5-8毫升置奶瓶内让患儿吸吮,再削取肥皂如小指大,以温水擦磨肥皂头缓慢导入肛门中约3-5厘米来回抽动几下,服药后不久,解黄色稀便三次,腹胀消失,无呕吐,吸乳正常。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4 01:49 编辑 www.lindalemus.com/kuaiji/

白芨

兰科植物白芨的块茎
《本经》谓“甘根”,主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
本品色白入肺,性粘而涩,故能入肺止咳血;其汁富含粘液,故对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对消化道溃疡有较强修复作用。

主治:
1、肺结核:对服用抗痨药疗效不佳或缓慢者,加服白芨细粉,每次3克,每日三次,疗效甚佳!
2、治疗矽肺:白芨细粉,每次5克,每日三次,三个月一疗程。
3、治疗手足皲裂:白芨细粉,说调后塞之,勿犯水,数日即愈!
4、烫伤:白芨细粉,麻油调敷。
5、慢性鼻窦炎:白芨细粉,酒糊为丸,每次5克,每日三次,黄酒下,半月愈!
6、肺热咳血不止:白芨细粉,每次5克。(另方:竹茹30克 炒白芍30克亦效佳 )
7、疔疮、肿疮。用白芨粉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8、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9、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个人经验方:

白芨80克 元胡60克 金果榄50克
海螵蛸50克 干60克 浙贝母50克
黄连50克 砂仁30克 苍术50克 沉香50克
共为极细粉,每次5克,每日三次,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极佳!

话外:白芨沾水后极粘,吹笛子时,用其贴笛膜甚佳!



问:请教一下,为什么要用沉香?想来不是很明白,请赐教!

答:取沉香降上逆之胃气。
      “胃以降为和!”




-----------海螵蛸

为乌贼的干燥内壳。 咸,微温,入厥阴血分。

功用主治: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1、治胃痛,吐酸:海螵蛸50克,贝母、甘草各20克,瓦楞子4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

2、治胃出血:海螵蛸50克,白芨60克,共研细末,每次服5克,日服三次。

3、治吐血鼻衄不止:乌贼骨,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清粥饮调下二钱。

4、治积年肠风下血,面色萎黄,下部肿疼,或如鼠你,或如鸡冠,常似虫咬,痛痒不息:绿矾二两(烧令赤),乌贼鱼骨一两(炙令微黄),百草霜一两。捣罗为末,用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煎赤糙米汤下三十丸。

5、治小便血淋:海螵蛸末3克,生地黄汁调服。

6、治妇人漏下不止:乌贼骨、当归各50克,鹿茸阿胶各75克,蒲黄25克。共为细粉,空心酒服,每次5克,每日三次日三。

7、治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

8、血枯:四乌鲗骨、一蔖茹。二物并合之,丸以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素问》)

9、治哮喘:海螵蛸,焙干研成细末。每日三次。 每次3--5克,温开水送服。

10、治阴囊湿痒:乌贼骨、蒲黄、扑之。

11、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细研和蜜点之。

12、治下肢溃疡:海螵蛸六两,制甘石一两,赤石脂二两,熟石膏三两。研细末,灭菌后,瓶贮备用,如疮口局部肌肉乌紫者,取上药百分之八十,加入肉桂粉百分之二十。将药末撒于疮口以不见肉为度,每早、晚各换药一次,外贴适当软膏。第二次换药时,创口不宜用水洗涤,用消毒棉球揩去陈药,或用油料将陈药涂湿后擦去。(《浙江中医》)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4 05:15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白芷

性辛而温,各医家对其具有排毒疗疮各执一词,但其祛风、燥湿、消肿、止痛为公认。
临床运用:
1. 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烦痛,脉浮紧者,可与羌活防风、苍术、细辛等配伍。
眉棱骨疼痛,额头疼痛,在辨证的基础上重用白芷20-50克,疗效立显!

2. 本品用于外科疮疡肿毒、红肿热痛,常配清热解毒的银花天花粉等同用,取本品消肿之功效。若脓已形成,可用该药配皂角刺、蒲公英等排脓。

3. 湿浊内盛,带下日久,清腥如水者,可与乌贼骨、白术、薏苡仁、芡实等同用。

4、治疗鼻渊:白芷为必用之药。

5、面部长斑(个人经验):
白芷30克  白芨30克  白芍30克  白术30克
茯苓30克  生麻黄10克  红花10   共为细粉
皮肤干燥者用蜂蜜调后做面膜(皮肤有痘的,用醋和牛奶调,皮肤皱纹多者,用牛奶加蛋清调!)

题外话:
烹调用途:可作香料调味品,有去腥增香的作用,但多用于食疗菜肴,如川芎白芷鱼头等。
炖鸡汤时,放5克白芷、10克当归,味道极佳!


问:祛斑都用“白”字开头的中药,真的有用吗?
      加红花,是为起活血化瘀的作用
      加麻黄是为了什么呢?
      请多多指教!

答:麻黄能够扩张毛细血管,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3 21:25 编辑 www.med126.com

藁本

辛,温。归膀胱经。

其气雄壮,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

寒气郁于膀胱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

《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窒不伸为病,温以和

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巳,疝瘕可除。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

1、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

2、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术、羌活等配伍应用。

3、治疗疥疮用藁本煎水洗浴。(加硫磺粉效更佳!)

4、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鹏腔积液、妇科肿瘤等疾患,凡辩证有寒者,均可加此一味利下焦之

湿,消阴障之气,效佳!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3 10:21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枳壳(其他大夫的心得)

性味苦;酸;性微寒

归经:肺;脾;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胸隔痞满;胁肋胀痛;食积不化;脘腹胀满;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炒枳壳一味临床我经常使用,简单介绍几种使用心得。
1、与理气药通用,治疗中焦气滞食积引起的胃脘胀痛。枳壳有降胃气作用,配合木香厚朴等对于中焦气滞效果很明显,枳壳也有消食作用,对于食积、中焦不运都有明显效果。
2、于补益剂同用,特别是补益中焦的,一可运药,不至于呆补留寇,二可恢复中焦气机运行,不至于香燥耗气。个人常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另外枳术丸也比较常用,对于脾虚中焦不运,效果也比较明显。
3、与化痰药物同用,一些外感痰湿,用化痰药加一些理气药物(如枳壳、薤白等)会事半功倍。


文章作者补充:

枳壳运用经验,我补充三点:
1、大剂量(60克以上)枳壳、枳实煎水外洗,可以治疗脱肛、子宫脱垂.....
2、配伍大剂量枳壳(30克以上)可以舒张输尿管,治疗输尿管结石效佳!
3、枳壳配桔梗,一升一降,调节中焦气机,疗效很好!



-----------肉桂

性大热,味辛、甘。

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经闭、痛经、温经通脉。

入足厥阴肝经,温肝暖血,破血消症,逐腰腿湿寒,驱腹胁疼痛,强心脏,温暖血分寒湿。

肾阳虚衰,虚火上炎,用此有引火归原之效,如牙痛、咽痛、心胃痛、霍乱呕吐等症,服之颇效。阳虚肾寒,体素细弱者,泡开水常服,能却病延年。

夏天吃菌子中毒,呕吐或泄泻,用肉桂少许泡服。

无论真假霍乱,吐泻交作,腹中绞痛,医药不及时,急宜肉桂研细粉5-10克,服之颇效,有益无损。

到山岚烟瘴之地,常吃肉桂粉末或泡水服之,可免瘴气之侵。

乘车晕船呕吐,吃肉桂粉末少许立效。

服用附子中毒,麻醉不安者,好肉桂8-10克泡服,轻者立即可解,重者渐愈(切忌用冷水洗胃,每多促亡)。

腰肌劳损:肉桂、白术、三七各等分,共为末,白酒冲服,每次8克 。



-----------桂枝

辛甘温。为辛甘化阳代表药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1、用于外感风寒表。
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表虚有汗者,常与白芍、生姜大枣等同用,以调和营卫,如桂枝汤;表实无汗者,常与麻黄等相须为用,以增强发汗解表之功,如麻黄汤

2、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常与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汤。
胃寒腹痛,喜温喜按,常与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温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汤。
血寒瘀滞,经闭腹痛或痛经,常与当归、川芎、吴茱萸等同用,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经,如温经汤
心悸脉结代,常与炙甘草人参等同用,如炙甘草汤(用桂枝抑制生地之寒凉,并通行血脉)。

3、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常与白术、茯苓、甘草同用,以温运脾阳,化湿利水,如苓桂术甘汤
膀胱阳气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证,常与茯苓、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助阳化气利水,如五苓散
心阳虚,发汗过多,常与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汤。

4、与活血化瘀药同用,治疗症瘕积聚,如桂枝茯苓丸

5、桂枝走血分,引药走左上肢,治疗左上肢的疼痛;桑枝走气分,引药走右上肢,治疗右上肢疼痛。

6、“木得桂则枯”,其性善平肝气,凡肝气上逆,均可配伍使用。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3/9/13 11:5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Article/

三七:( 网上复制)

【性味功效】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心、肺、大肠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主治:咯血、吐血、便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用量:3-9g,研末吞服,每次1-3g。外用适量。孕妇慎用。


文章作者补充:

三七的个人经验:
1、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节段性坏死性小肠炎:三七粉冲服效果较好。
2、高粘血症:三七粉 龙胆冰片 按照20:10:1的比例共研成细粉,冲服或灌胶囊内服,每次5克,每日三次,效果不错。
3、小外伤出血,直接撒上三七细粉,包好伤口,几天就好。
4、腰肌劳损:肉桂、三七、白术等分为末(痛甚加延胡索),黄酒或白冲服,每次8克,每日两次,效果很好。



相关文章
 小肠俞
 藿香散(《圣惠》卷八十二。)
 祛风生发
 附子的研究
 风科
 素食论证(三)(原中国素食者之家网站内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