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患杂谈:中医中药发展建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关于中医中药传承教育之建言

尹明高

中医中药的传承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在健康领域共同要面对、探讨和解决的课题。它不仅仅为中国人卫生行业之事,亦为世界医学发展过程之所必须。这源于中医中药本身的整体系统治疗特色,它能够解决西医不能治疗的越来越多的慢性疑难病症。真中医人士当敢于担起这一世纪历史重任。
中国的卫生行业政策将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世界医学的良性发展。在当下有识之士、中医时贤迸发的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诸如吕炳奎先生、邓铁涛先生、黄煌先生、张流秀先生、曹东义先生等时贤的不懈争取,我们有幸迎来中医中药发展的春天。但如今中医中药面临后继乏人乏术的严峻形势,中医中药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医大医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传承。
那么中医中药传承事业如何进行呢?
首先,政策作天。即国家卫生资源体制的配合。中医中药的传承应当上升为国策。这只有把它变为国家民族的大事,才有助于激励更多的有识青年加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为国家、为民族的荣誉而勤学奉献。所以国家应拨出专项款项用于中医中药的发展激励。主要是设立各种专项奖励,重奖有专长的中医专业人士,将中医特长人才列为国家保护性人才,享受相关津贴,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应当保护中医药相关产业利益,实行“对内优惠,对外高价”策略。这是相辅相成的。最终普及传承中医药将大大降低国家医疗费用开支。同时应积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扶持中医中药行业。中医中药人才、药材、产业各种路通了,最终小溪汇成大河,中医中药事业才能得以源远流长。
其次,传承择人。我们要的是真正爱好中医、发心学习中医的人。是发誓愿的人,也是要心地善良,有良知的好人。医者,司命之官,岂能儿戏?中医中药传承人应具备“不争名利、济世活人、大慈大悲”的精神,心甘情愿地为中医中药事业光复而矢志不渝奋斗终生。有如是大愿才有未来大成就。所以,不是人来选择中医中药行业,应该是行业的特殊性要求筛选合适的传承人才。
第三,经验为地。中医中药得以延续下来的就是几千年治病活人的经验,要传承真正治病绝学经验,这是基础。中医中药传承教育应不拘泥于方式,但凡可以使“经验”传承下来的方式都可以承认。医学是不断延伸变化的科学,学海无涯,医学更无结束之说,不能简单地认为拿到一纸文凭或者一个资格证就可以为“医”了,这只是个开始。没有“经验绝学”的“医”不应该结业。中医中药传承人应终生不懈地学习、传承。千古相传的古代跟师传承方式值得提倡,可以成为主流模式。当然传承教育应努力实现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重实践,见实效,无论办学、培训、跟师、自学等均是中医中药传承的有效途径,只要有“经验”,以“经验为师”,便当予以认可。在传承过程中,一定要唯“经验”是尊,挖掘总结全国各地特色治疗经验,用活现有经验,不至于使各地有特长的中医经验流失。
以上是对整个中医中药传承行业的三个方面要求。那么,就现阶段,如何使中医中药传承教育工作做到保质保量、卓有成效呢?就个人认识提出以下意见:
(一)教学方法上建言
1、重视古代经典。传承教育工作要做得好,离不开源头经典。读通经典自然要有较深的文学修养,即通儒特质。每一名传承者要有良好的古文功底,比如必须首先精读《古文观止》或其他涉医古文,开设《古代汉语》课。然后将古代医学经典列为必修课程重点学习,诸如《文言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
2、结合现代实际。由于近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急功近利思想泛滥。西医学的快速疗效恰好吻合现代人类需求,所以其在民众中的公信力是自然存在。因此不应该去过多的批评西医学,应该学习西医的长处,完善中医学在近代医疗中的作用。这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注解。可以编写《中西医学通论》,使传承者明白其中事理,医学无最好,只有适合不适合,从心理上培养现代中医传承的忠实卫士。
3、教学方法步骤。要打破中医枯燥难学的怪圈,要让传承者从心理上有深刻的认知。生动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当然传承教育的步骤是否妥当也值得研究。可试点如下:第一年树信心,增兴趣。第二年打基础,学技术。第三年,入临床,写医案。第四年拿资格,增见闻。第五年,游方学,得真见。
(二)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
师资唯贤是举,学生但求有心,经验不分国界,传承终至大成。摸索全国范围内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病能手,给这些“临证大家”以相应的待遇或符合现阶段的声望,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请进来,传出去,使得学院成为一个“经验传承”的桥梁作用。派出学生跟师学习,然后写论文总结经验,最终实现学习成果共享,则可以海纳百川。这是全国学生乐于来校学习的根本。
最后,建议另增课程:陈念祖《中医治疗与方剂学》,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陈修园《医学三字经》,《珍珠囊药性赋》等,并独立编辑课程:《中医人修为》,《佛道医学》,《中医外治疗法学》,《中医历代名家学术》,《近代中西医结合经验辑要》,《中医急救学》,《中医医案学》,《新中医三通理论》,《黄煌经方沙龙》等等。
以上仅为个人管窥之见,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对中医中药传承教育有所帮助。
阴阳子明高吉日于琅琊故地
相关文章
 中医-佛教-文学  - rooty初学中医帖
 先天性肾发育异常
 紫金丹(《普济方》卷二二六引《卫生家宝方
 慢性前列腺炎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药?
 育婴丹(《扁鹊心书》。)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