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治验备考(9)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治验备考:(9)

头皮苔藓样变

尧某,女,35岁,住湖南省长沙市碧湘街,2003年11月24日初诊:
后头部左侧有一钱币形湿疹样皮损区一年多,伴阵发性搔痒。约一年半前,因染发水过敏,久治不愈而逐渐形成。刻下:皮损区表面已呈苔藓样变,三五成群,连成一片,搔破流血水而粘手,时有血痂。近数月来伴左少腹疼痛。舌质偏暗,舌尖偏红,脉沉细涩。
临证思维:
风邪亲上,风胜则痒,患者痒在头部,以风邪为主因当无问题,然则患者病经年余,久服疏风止痒之品无效,则又非单纯之风邪为害可知,滋水粘手,湿邪特征,舌色偏暗,当有淤阻,舌尖偏红,心经尚有热邪,况“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是以认定:风与湿热,互相博击,壅郁遂道,遂路不通,而至络淤。宜治风治湿治火治血,治法虽杂,只要法度森严,则仍为有制之师。
治法:
疏风活血,燥湿解毒。
方:
皮肤解毒汤合乌蛇驱风汤加减:
药:
茯苓50 g,银花15 g,甘草10 g,莪术10 g,川芎10 g,荆芥10 g,防风10 g,羌活10 g,白芷10 g,乌蛇12 g,蝉衣6 g,连翘15 g,黄连10 g,黄芩10 g,地肤子1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12月1日二诊:
服药6剂时,正值月经来潮,经量偏多,色偏红,少腹疼痛消失,搔痒减轻,但靠左下发际区的皮损仍痒,胃脘部稍有不适,脉之涩象已不明显。仍步原方,去黄芩,黄连减为3 g,加地骨皮30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12月7日三诊:
患者月经已尽,少腹疼痛未再出现,搔痒完全消失,苔藓样变也已退去,但最大的一个皮损区,表面皮肤仍硬,舌色仍有淤气,舌尖仍有少量红色圆点,脉沉细。仍步初诊方加红花3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效果:
药后皮损区虽未变得柔软,但舌色淤气已退,舌尖红圆点也已消失,遂令停药。10月后介绍他人来诊,方知病愈未发,属基本治愈。
按:
本案所用乌蛇驱风汤为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病专家著名老中医朱仁康研究员经验方,由乌蛇12 g、荆芥9 g、防风9 g、羌活9 g、白芷6 g、蝉衣6 g、银花12 g、连翘12 g、黄连9 g、黄芩9 g、甘草9g十一味药组成,有搜风清热之功,用于风邪久郁化热,蕴于肤腠之慢性荨麻疹,皮肤搔痒症,泛发性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结节性痒疹等顽固性皮肤病均验。
皮肤解毒汤则为湖南中医学院天雄老教授发掘之日本汉方医所创建之治疥疮方,名之为从革解毒汤,胡老体验从革解毒汤治疥疮无效,但赏其驱湿解毒之功,适当加减,移治湿疮,效果非凡,积六十年临证所得,最后定名为皮肤解毒汤,由土茯苓50 g、银花15 g、甘草10 g、莪术10 g、川芎10 g、黄连4·5g等六味中药组成,用于湿热毒邪久郁不解之搔痒性皮肤病均验。
本案病邪久羁,有风有湿有热有淤,诸邪必须同治,不可有遗,盖一有所遗,则诸邪并起,是以合两方而用之,“有杂合之证斯有杂合之方”(《三指禅·风痹脉弦论》),古有明训,况方中乌蛇、羌活、防风、荆芥、白芷、蝉蜕搜剔久郁之风湿毒邪,银花、连翘搜解风热毒邪,重用土茯苓解郁结之湿毒,黄芩清肺经之热毒、燥气分之湿邪,黄连清心经之火毒,合之则风火湿热毒邪无所遁其形,而莪术、川芎活血化淤以通其壅阻之络,诸邪并治,宜其效且速也。二诊时,胃脘部稍有不适者,以经期宜温不宜凉也,故去黄芩,黄连改为3g。至其加地骨皮而不虑其性凉者,以经量偏多且红为血分有热也,经期宜温不宜凉,经期之原则也,然则当其血分有热时,则又当凉之,此则为“有是证,必用是药”之大原则,况地骨皮不仅凉血,且止痒之功极佳,故选而用之,是一药而兼两功也。三诊仍用初诊方者,一者经期已过,可已受药,二者“炉烟虽熄,恐灰中有火”,本除邪务尽之原则,至其加红花3 g,实为养血活络而设,翼柔其肤。



[ 本帖最后由 胡不群 于 2008/1/29 14:0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
-----------学习了,辩证上去了,什么都可以解决。
-----------学习了,
相关文章
 帛书中鸡卵与雀卵的服法
 产后当补心气论
 升阳解热汤(《喉证指南》卷四)
 实在受不了了,现在体温正常,但肺部温度升高
 求助-孕妇咳嗽三周
 秘方茶调散(《赤水玄珠》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