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中医讨论:中医药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殉葬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中医药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殉葬品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二00六—二0二0年)》批判导论
作者:王世保

    中医是中国人在自己漫长的生存过程中与疾病进行斗争而总结出的智慧结晶,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汲取中国固有文化中的其他文化部门的养分,完善了自己的理论形态,进而成为了中国固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以来,中医一直主要以民间的状态存在着,自发地起着救死扶伤的作用,维护着中华民族肌体的健康。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作为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央政府加以管理和指导,于是中医就由原来的民间自发的生存形态转化为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国家不仅直接控制着中医的教育和行业准入,管理着中医队伍,而且还要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引导中医的发展战略方向。这样国家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权力资源左右着现代中医的兴衰存亡。
    中医由民间自主转化为政府主导,中国政府所制定的发展中医的战略指导文件对整个中医的生存与发展就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如果这个指导性文件能够遵循着中医自身的发生规律,那么就能有效地推动中医的发展;如果这份文件违背了中医自身的发生规律,那么中国政府的这种强有力的干扰对中医的发展就是一种致命的打击,它不但不能推进中医的发展,而且将会加剧中医异化性的消亡。
    然而,事情的发展正是朝我们忧虑的方向上发展,那就是国家的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自己已经西化了的意志,完全不顾中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在1950年全国第一次卫生会议上制定出了科学化中医的不合理的发展路线,自此以后,国家有关部委一而再,再而三地制定出一些贯彻这种不合理路线的指导性文件。近半个世纪的中医衰败史证明:在这种错误的方向指导下,中医逐渐进入绝境,面临在中国彻底消亡的危险。就是这样的一个严峻的现实,却仍然不能促进国家中医管理部门的反思与警醒,在经济利益和唯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的驱使下,由科技部牵头又炮制出了由国家十六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二00六—二0二0年)》,这部指导文件并没有任何新意,只是在总结以往科学化中医的错误的经验基础上,把这个错误的路径继续深化。
    这是让人痛心的,但这份旨在发展中医却能彻底毁灭中医的指导性文件被制定出来却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就这种必然性进行分析。
    一、唯科学主义是近现代国家意识的一部分
    国家意识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公共机构所具有的公共意识,也就是执政机构所具有的执政理念,它是一切国家政策的来源,并以国家政策的形态表现出来,利用公共资源对整个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强有力的作用。在清政府被推翻之前,以六经和孔孟之学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占据着国家意识的主导地位,代表着统治阶层的意志。当清政府被推翻以后,来自于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和科学文化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西方的理性主义文化也逐渐地上升为国家意识。随着中国走向国际社会,来自于外部的生存危机使得中国人更急于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更是把发展科学技术事业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全民实行西化教育,接受西方科学知识的培训;一方面,在全民中树立科学知识至上的观念,以致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学科学、爱科学以至唯科学的崇尚科学的科学主义时代精神。
对科学的崇尚必然导致国人普遍产生一种鄙弃自己五千年发展起来的固有文化。由于东西方两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生存形态的差异,致使近代中国人倍加遭受西方列强的凌辱。这使得中国人把一股怨恨栽赃在中国的固有文化上,并产生一种不自信的文化自卑心理,认为中国固有的文化是一种落后的封建文化,只有对其进行大肆批判和废弃,才能让中国人更好地接受科学和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对中国文化的鄙弃加强了中国人普遍地对科学进行推崇的心理。
    此外,中国政府的执政意识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本身对科学就采取一种推崇的态度,因此,无论是来自于意识形态方面还是来自于现实需求,几方面的因素导致那种体现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唯科学主义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普遍信仰,而且这种信仰同样体现在中国政府的执政意识上。
    当国家把中医的管理纳入国家体制的建设以后,中医的管理必然要在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下进行,于是中医事业就被这种唯科学主义的国家意识强行纳入中国科技事业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中医事业的发展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部分在中国发展科学技术的总的指导原则下进行,这就必然会导致中医的科学化:一方面,中国政府把中医作为一种被研究的对象托付给科技工作者,一方面通过科研立项和资金投入促进科学技术对中医的研究。中医就被这种源于唯科学主义时代精神的指导方针完全隔离了自己的文化母体(即中国固有文化),成为了一个被异质文化群体进行任意肢解和异化的对象,这种对中医的史无前例地破坏却是在国家权力资源的强有力地推动下进行的。
    国家意识的科学主义化导致了新中国成立后历年的发展中医的指导原则都是从异中医的文化角度,即科学技术的角度去对中医的发展进行设计,这导致了整个中医学界并把中医纳入了科技的单向文化链中,进而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考察中医,从科学的发展规律来为中医的发展设限。
    传统文化的没落导致中医政策的制定者只能用科学意识来考虑中医的发展,对自己文化的不自信和对西方科技的推崇以及对科学化中医的弊端视而不见导致中国人只能把中医送上科学化的歧途。在这些科学主义者看来,中医只有结合现代科学才能发展,于是中医的科学化就是中医发展的终极目标,他们也丝毫不管这种现代化会不会导致中医的优势丧失殆尽,成为西医的一种附庸。
    二、国家经济利益成为误导中医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在唯科学主义意识形态成为国家指导中医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的同时,发展医药工业经济的需要却成为另外一个误导中医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的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就是在这种经济利益驱使下制定出来的。
    我们知道治疗疾病不仅仅是一种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医疗关系,也是一种经济关系。在医生给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涉及到一种特殊的商品,也就是药品的交换行为,即医生通过施加药物完成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医生给患者施加的药物的来源却需要一定的程序,这就是药物的流通。
    药物流通是医药工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药物的研制、生产与销售。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不断地从国外进口药品,同时把自己研制与生产的药品出口到国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药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国际医药贸易也在不断地得到快速地发展。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在生物制品和化学药品方面缺乏自主创新的医药技术,多是引进仿制西方国家的原研药品,而在这种国际大环境之下的医药经济竞争之中,中国唯一具有优势地位的就是中医药。出于对国家经济利益的考虑,如何能够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的竞争优势就成为了中国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因素,但这个问题又同时取决于另一个问题,即中国的中医药如何走向国际,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西方人对理解中国固有的中医药文化具有相当的困难,因为中医药文化是一个异质于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尤其是科学)的文化认知体系。因此,对中国固有文化的理解程度如何必然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医药的接受程度,这也必然影响着中国对外出口的中药产品的销售额度。
    恰是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却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采取了破坏自己文化的急功近利的措施。国家不是积极地对外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外宣扬中医药文化,而是采取对中医药异化的科学化政策,反主为客,把中药披上了一层西方科技知识的外衣,企图与国际的主流文化意识接轨,以便得到国际的认可,这就是中医药的所谓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为了能让那些不具有中国文化意识的西方人在短期内接受中医药,国家一方面要求用西方文化中的科技知识来阐述中医药理论,同时还要求按着西方文化中的科技知识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理论形态来改造中医药,即进行以中药西制为主要方向的中药现代化。
    这样,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全然被扭曲为对中医药文化的全面改造,也就是异化性的西化,进而实现现代化,最终达到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化。这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力图使中医药在短时期内得到国际承认的愚蠢而又拙劣的做法,恰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事实上这种愚蠢的行为仍然是一种文化自卑的心理在作怪,当今的那些中医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全然不顾中国固有文化在西方开始快速传播并为其接受的现实。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融,西方人日益感受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他们开始对东方文化产生一种需求,并在积极地认识。因此,与我们中国人相比,他们更需要不同于自己文化的东方文化。
    然而,已经西化了的现代中国人,由于还处在对西方文化毫无怀疑和批判地狂热崇拜期,所以那些中医发展政策的制定者错判了当前的文化形势,误以为中医药要想传播到西方就必然要进行改造,按着科学的标准塑造一番。这种愚蠢的做法不仅最终受到西方人的鄙弃,也彻底败坏了自己的文化。科学化中医最终带来的是中医药的异化,也最终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因此,中医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国发展经济的殉葬品,那就是不惜毁灭掉中医,也要把中医药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工业经济。经济利益的诱惑已经导致中国人扭曲了中医药救死扶伤的终极关怀。
    三、《纲要》的缺陷与危害性
    《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二00六—二0二0年)》就是在那些中医发展政策的制定者错判国际的文化形势的前提下,在中国科学主义泛滥和经济利益的共同主导下,由科技部连同其他相关部委制定出来的旨在全面改造中医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企求得到西方人认同的一份异化中医的战略文件。
    通观这份《纲要》,我们不难发现文中并没有谈到如何去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路径。《纲要》既没有正视中医的现状并作出客观的分析,也没有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的发展历程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只是两眼紧盯着西方文化中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并以此为标准来考量中医药未来发展的路径。
    《纲要》也没有谈到中医教育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以便进一步改善中医的自身社会组织建设,进而壮大中医队伍,拓宽中医的医疗阵地,而是一味地从理论技术角度强调阐释中医的科学内涵和改造中医的固有形态。
    此外,《纲要》也完全没有顾及中医药自身的文化特征,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医之间的血肉关系,而是始终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中的虚幻的作用,这种做法就是1950年全国第一次卫生会议中医科学化政策的进一步升级与细化。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纲要》违背了中医药自身发展的特征,完全按着西医的发展模式来对中医进行削足适履。这个《纲要》注定是要失败的,它不可能引导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而且会进一步加快中医的异化性消亡。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批判这个已经颁布的继续西化中医的中医发展战略文件,指出其中的唯科学主义的本质,指出这份文件将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的悲惨结局,进而唤醒中医学界的文化主体意识,把中医从科学的意识形态桎梏下解放出来,走上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发展之路。
-----------我们必须大力批判这个已经颁布的继续西化中医的中医发展战略文件,指出其中的唯科学主义的本质,指出这份文件将会给中医的发展带来的悲惨结局,进而唤醒中医学界的文化主体意识,把中医从科学的意识形态桎梏下解放出来,走上符合自己文化特征的发展之路。
相关文章
 乌须方(《寿世保元》卷六引周如梅方)
 冰心散(《喉科种福》卷五)
 还明丸(《普济方》卷三六四引《全婴方》。
 马悦凌的“土豆养生说”遭批驳
 伤寒十二
 海芋属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