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症因脉治:小便不利论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秦子曰∶小便不通,非一例也。在外感五运中,则有运气加临,伤寒门,则有热结膀胱,混热发黄,汗下亡津。阴症中,则有寒湿内结。内伤门,则有肺热,心热,肾热,水液偏渗,气化不及,真阴不足诸症,今立外感三条,内伤五条,虽或未尽治法,然亦可以为准绳

外感小便不利

运气小便不利

【运气小便不利之症】阳明司政,躁热加临,发热烦渴,小便不利,少阴司政。君火行令,发热舌赤,小便不利。太阴在泉,不得小便,病癃闭。厥阴司天。大便泻,小便闭,此运气小便不利之症也。

【运气小便不利之因】《内经》云∶阳明司天,天气急,地气明,则民病癃闭。少阴司天,地气肃,天气明,则病淋闭。太阴在泉,湿yin所胜,则小便不利,不及则亦病癃闭。厥阴司天,风湿所胜,风邪入土,水谷偏走大肠,则病溏泄水闭。凡此运气加临,则小便不利矣

【运气小便不利之脉】右脉数大。阳明燥热,左脉数大。少阴之别,右脉濡缓,太阴湿yin,左脉浮弦,厥阴风邪。

【运气小便不利之治】阳明燥热,知母石膏汤、清燥汤。少阴君火,导赤各半汤。太阴湿胜,苍术防风汤。水不及,清燥汤。厥阴风湿,防风汤。水谷偏渗大肠,防风四苓散

知母石膏汤

知母 石膏 竹叶 麦冬

清燥汤

桑叶 石膏 人参 麦门冬 枇杷杏仁 甘草阿胶

导赤各半汤

生地 木通 甘草 川连 麦门冬 山栀 犀角 黄芩 知母 滑石

苍术防风汤

熟苍术 防风

防风汤腹痛

防风四苓散 即四苓散加防风。

伤寒小便不利

【伤寒小便不利之症】太阳病,发汗后,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此热www.lindalemus.com/jianyan/结膀胱也。太阳误下,若不结胸,但头汗,身发黄,小便不利,又阳明病,但头汗,身无汗,渴饮身黄,腹微满,小便不利,此湿热所致也。若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此汗亡津液也。若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小便不利,此里热之症也。夏秋之交,身热便闭,此三时热病也

【伤寒小便不利之因】太阳病,卫中阳邪不得外解,内结膀胱之本,则自汗发热消渴,而邪下伏,身发黄而小便不利。阳明病,本多汗,今反无汗,则热不外解,内伏消渴,而小便不利。又阳明病,里有热结,肠有燥屎,则小便不利。三时温热之令,热邪不从外解,内伏小肠膀胱,则亦小便不利。

【伤寒小便不利之脉】身热脉浮,热结膀胱,动数变迟,太阳误下、右脉洪数。阳明湿热,六脉虚微,内亡津液。六脉沉数,里热便结。

【伤寒小便不利之治】热结膀胱者,仲景用五苓散,今推展羌活木通汤,阳明湿热,茵陈汤、平胃四苓散、猪苓汤。脉虚亡津液,生脉散当归补血汤。里热便结,二便俱闭者,八正散。若温热病,小便不利,宜用清利之剂,如猪苓汤、导赤各半汤治之。

五苓散

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肉桂

羌活木通汤

羌活(三钱) 木通(三钱)

茵陈汤

茵陈 大黄 栀子

四苓散 即五苓散去肉桂。

猪苓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 阿胶

生脉散

人参 拣冬 北五味

当归补血汤

当归(三钱) 黄 (三钱)

八正散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蓄 滑石 甘草梢 大黄 山栀

导赤各半汤 见前。

阴寒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症】骨节烦痛,不得屈伸,汗出气短,恶风微肿,此寒湿相搏,小便不利也。少阴病,至四五日腹痛,其人或咳,或四肢重痛,或自下利,此寒湿内结。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因】风寒湿邪,搏于经络,阴寒主闭,湿邪主塞,每多身痛,而小便不利。又有寒湿伤于少阴,阴寒上冲,则咳嗽,阴寒下结关元,则小便不利。

【阴寒小便不利之脉】脉必濡缓,甚则濡迟。右脉濡迟,太阴寒湿。左脉濡迟,少阴寒

【阴寒小便不利之治】太阴寒湿,甘草附子汤、术附汤。少阴水气者,真武汤。少阴阴

甘草附子汤

生甘草 熟附子

术附汤

白术 熟附子

真武汤

白茯苓 白芍药 白术 熟附子

四逆汤

干姜 熟附子 炙甘草

内伤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症】喘咳面肿,气逆胸满,此肺与肠胃有热而小便不利,烦热闷躁,赤便闭,此心与小肠有热而小便不利。腰痛骨蒸,两足心热,此肾与膀胱有热而小便不利。

【热结小便不利之因】肺主通调水道,肠胃主传化水谷,上焦失清化之令,则不能下输膀胱,而小便不利。心与小肠为表里,心移热于小肠,则小便不利。肾与膀胱主下部,司小便,二经有热,则下焦热结,而小便不利矣。

【热结小便不利之脉】右寸洪数,肺经有热。寸数连尺,大肠之热。寸数连关,肺胃皆热。左寸细数,心经之火。左寸大数,小肠之热。左尺细数,肾火之诊。左尺大数,膀胱结热

【热结小便不利之治】肺经有热者,清肺饮、黄芩泻白散。大肠有热,黄连枳壳汤。胃热胱结热,车前木通汤。

清肺饮

桔梗 黄芩 山栀 连翘 天花玄参 薄荷 甘草

黄芩泻白散

黄芩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黄连枳壳汤 见湿热利。

清胃汤 见腹痛。

泻心汤

川黄连(三钱) 甘草(二钱)

导赤各半汤 见前。

知柏地黄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

车前木通汤

车前子(三钱) 木通(二钱)

偏渗小便不利

【偏渗小便不利之症】泄泻不止,水谷不分,腹中漉漉有声,或痛或不痛,小水全无,此水液偏渗于大肠也。

【偏渗小便不利之因】胃为仓廪之官,司纳水谷,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然必藉脾气冲和,乃能营运分利,苟脾元失职,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小肠水谷混浊不化,于是阑门之泌别不清,水谷偏走大肠,而小便不利矣。

【偏渗小便不利之脉】右关弦大,胃家之病。右关弦细,脾气有损。左寸偏弦,小肠之

【偏渗小便不利之治】胃有痰饮者,二陈平胃散。胃火不清者,清胃汤。胃寒不能磨化者子汤。脾寒不能腐熟水谷,理中汤。中气衰弱,不能升降阴阳,补中益气汤。脾家有热,不能厘清降浊者,黄连戊己汤,合泻黄散

二陈平胃散

白茯苓 半夏 熟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

清胃汤 见腹痛。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导赤各半汤 见前。

木通枳壳汤

木通 枳壳

二味同煎。

四君子汤痢疾

黄连戊己汤

川连(一钱) 白芍药(五钱) 甘草(一钱)

泻黄散

防风 藿香 山栀 石膏 甘草

气虚小便不利

【气虚小便不利之症】气怯神离,面色痿黄,言语轻微,里无热候,唇不焦,口不渴,欲便而不能,此气虚小便不利之症也。

【气虚小便不利之因】或元气素虚,或汗下太过,或病久气弱,或劳形气伤,或起居如惊,三焦气乱,皆小便不利之症也。

【气虚小便不利之脉】右寸脉弱。肺气不足,右关脉弱。中气不足,右尺脉细。膀胱气弱,左寸脉细,小肠气弱。

【气虚小便不利之治】肺气不足者,生脉散。中气不足者,补中益气汤。膀胱气弱,不及州都者,人参车前汤。

生脉散 见前。

补中益气汤 见痢疾。

人参车前汤

人参 车前子二味同煎。

阴虚小便不利

【阴虚小便不利之症】内热神衰,肌肉黑瘦,下午咳嗽,小水不通,此阴虚小便不利之

【阴虚小便不利之因】肺主生水,肺阴不足,则化源失令而小便不利。肝主施泄,肝阴不足,则亢阳癃闭而小便不利。肾主关门,肾阴不足,则水竭于下而小便不利。

【阴虚小便不利之脉】脉多细数。右脉细数,肺阴不足。左脉细数,肝肾阴虚

【阴虚小便不利之治】肺阴不足,生脉散、人参固本丸。肝阴不足,海藏四物汤。肾阴不足,知柏天地煎,加玄武胶。肝肾俱虚,肝肾丸。

生脉散 见前。

人参固本丸

人参 怀生地 怀熟地 天门冬 麦门冬

海藏四物汤

归身 白芍药 生地黄 牡丹

知柏天地煎

知母 黄柏 天门冬 生地黄

肝肾丸

当归身 白芍药 天门冬 生地黄

阳虚小便不利

【阳虚小便不利之症】憎寒喜暧,手足逆冷,小腹如冰,心胃无热,此真阳不足而小便

【阳虚小便不利之因】肝主施泄,肾主开阖,肝之真阳虚,则施泄无权,肾之真阳,则关门不利,此聚水生病,而小便不利之因也。

【阳虚小便不利之脉】左关沉迟,肝阳不足。两尺沉迟,肾阳不足。六脉沉迟,诸阳亏

【阳虚小便不利之治】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以《金匮》肾气丸、八味丸主之。各经阳虚者,佐以理中汤。

《金匮》肾气丸 即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子。

理中汤 见前。

按∶小便不利,真阳不足者,用肾气丸。真阴不足者,用滋肾丸知柏地黄丸。热结膀胱者,用五苓散、车前木通汤。心移热于小肠者,用导赤散。此分经用方之大法也。然临症用治,又宜化出法外之法,例如家秘用导赤散,以利小便,有三等用法∶一加黄芩以清上焦之肺,遵利小便莫如清肺之法也;一加川连以清中焦之心,遵清心火则小便自利之法也;一加黄柏以清下焦肾经之火,遵热结膀胱当清下焦之法也。

又如家秘用清肺饮,以利小便,亦有几等用法∶左关脉数,肝胆有火,加青黛柴胡

左寸脉数,心经有火,加川连、木通。右关脉数,阳明有火,加干葛、石膏。两尺脉数,肾与膀胱有火,加车前子、黄柏。又如用泻白散以利小便,亦有各条用法∶若左关脉数www.lindalemus.com/rencai/,肝胆见症,加柴胡、黄芩。左寸脉数,心经见症,加木通、川连;右关脉数,肠胃有热,加黄连、大黄。左尺脉数,肾部有火,加黄柏、知母。膀胱有热,加车前子、滑石。按经照脉,对症用药,方能见效。仲景治伤寒热结膀胱,用桂枝五苓散,以散太阳表里,然难用于南方里热之人,家秘化立羌独木通汤。若表散里热,小便不利,用凉膈散以清肺,导赤各半汤以利小肠。若积滞下痢,小便不利,用槟黄丸、香连丸。若先见大便秘结,后见小便不利,用承气汤、八正散下大便。若先见大便泄泻,后见小便不利,用四苓散,实脾分利。更有妇人胎气不宁,小便不利,用养血滋阴,安胎升举。此皆因他病而致小便不利,治本病。治病当察何经主病,何经兼见,上观唇口眼鼻,则知上焦虚实寒热,下观二便通涩,即知下焦虚实寒热。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