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黄帝内经:农历不是阴历,农历是阴阳合历。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香港《语讯》第86期,“读者来信”栏,刊出史光筠(北京)先生函,说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谈到传统的24节气时总是说“农历”某某节。也就是阴历某某节。其后说梁思成先生做过这方面的“科普”工作,更正流行的看法。指出把阴历称作农历实际上是名不副实的。

编者回应:首先肯定史先生关于“节气”的说法是对的,其次说自己也为此在香港《抖擞》上发表过长文,再次说《新华字典》附录的“节气表”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推普”工作。指出史先生把“农历”等同于“阴历”也不全面。“农历”其实是阴阳合历。
虽然讨论的是历法问题,但涉及语文的名副其实和名不副实的问题,名实论是语文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在语文刊物上讨论名实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语文界对名实理论淡忘混乱已久,如“词”、“辞”混淆,“词”、“字”分殊,以“语”代“文”之类,皆名实理论不清之后果也。这里不谈名实论,仍谈历法,为历法做点“科普”工作或“推普”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采用公历纪年,公历是阳历,大家都知道,但阳历是谁最先创造的?大概都认为是外国最先创造的。其实阳历的创始国是中国,而不是外国。这样说有根据吗?有的,而且很充分。

中国人在伏牺氏前的远古之末(距今约万年左右,用立杆观察杆影法,知道杆影是太阳光被杆遮档造成的,就以阴影为阴,无阴影为阳,也就是以阳光为阳,无阳光为阴,由此产生阴阳对立统一观念,创造出反映阴阳对立统一变化规律的太极球、太极圈、乾坤圈系统模型和两仪、四象、八圭(后改称八卦)系统符号,太极球模型和两仪符号表示阴阳冷热半年和地球南北两极;太极圈模型和四象符号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和东南西北四方;乾坤圈模型和八圭符号表示二至、二分、四立八节和天地四方八位,由此形成宇宙时空观念,创立八分历法和八分方位法。八分历法是长期观察太阳明迹阴影变化逐渐创立的,故称太阳历,简称阳历。八分方位法也是观察太阳创立的,在北半球的中国人,以正午面向太阳方向为南方上方,背向为北方下方,太阳升起方向为东方左方,太阳落下方向为西方右方,并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确定为八方位。在南半球的外国人,则以正午面向太阳方向为北方上方,背向为南方下方,太阳升起方向为东方右方,太阳落下方向为西方左方,也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确定为八方位,方位相同,只是上下左右与北半球的人相反,故北半球的中国人说“指南针”,南半球的外国人说“指北针”。在北半球的中国人创造的太极球、太极圈、乾坤圈阴阳系统模型和两仪、四象、八圭阴阳系统符号,是阳头在上为南方,阳尾在下为北方,阳头由左东向上南向右西旋转,阴头在下北,阴尾在上南,阴头由右西向下北向左东旋转,阴阳系统符号也按此方位顺变。由此可知,南半球如有太极球、太极圈、乾坤圈阴阳系统模型和两仪、四象、八圭阴阳系统符号,就应当是阳头在上北,阳尾在下南,阳头由右东向上北向左西旋转,阴头在下南,阴尾在上北,阴头由左西向下南向右东旋转,阴阳系统符号也按此方位顺变。

中国人创造的太极球模型和两仪符号表示一年的冷热两半年、地球的南北两极。太极圈模型和四象符号表示一年的温热凉寒春夏秋冬四季、地面的东南西北四方。乾坤圈模型和八圭符号表示一年的二至、二分、四立八个节气,空间的四方四隅八个方位。八个节气就是八分历法,八个方位就是八分方位法。有了八分历法和八分方位法,人类才有了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哲学上概括为时空观或宇宙观。八分历法是根据太阳和地球的相对运动所形成的阴阳变化创造的,因叫太阳历,简称阳历。在创造阳历的同时也有人观察月相的周期变化,创造按月相变化周期计算称说时间的历法,叫太阴历,简称阴历。这种历法只有朔望月的概念,没有回归年的概念,不能反映冷热气候变化周期,对人类的生活生产不起预备实施指导作用,所以不如阳历好。阳历有回归年的概念,没有朔望月的概念,一回归年365或366日,分上下或冷热半年各有182或183日,分四季各有91或92日,分八节各有45或46日。在没有文字不出日历的古代,一般人难知现在是哪个节气的哪一日,而阴历有天上的月相作参照,一般人可知现在大致是某月某日,又阳历不如阴历好。中国上古之人就将回归年的八节再一分为三成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相距15或16日,约长于阴历的半个月。二十四个节气约等于一十二又三分之一月多,遂定一回归年为十二月,定三年加一个闰月,五年再加一个闰月,十九年加七个闰月,以保持年月季节和冷热气候变化的基本一致,就叫阴阳合历,因它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的预备和实施,也称农历。习惯上又把阴阳合历简称阴历,因此把阴阳合历说成农历是正确的,把农历说成阴历,作为一种习惯无可厚非,指出其不合科学和实际也有必要,但不必当作大事来争论。

阳历分月显然是受阴历的启发和影响,中国上古人似乎也在阴历的启发和影响下对阳历分过月。中国西北少数民族似乎分为十个月,每月36日,共360日,余5或6日,用前4日作过年准备,第5或6日(一天或两天)为过年。《诗·豳风·七月》中只有一至十月和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然后就是过年:“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似可为证。据说,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和拉美土著民族中有过分阳历为二十个月,月18日,也共360日,也余5或6日,是否也作同样安排,无可考证。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阳历,分为十二个月,不以月相为据,定每月为30或31日,小月30日,大月31日,和阴历十二个月,每月29或30日,小月29日,大月30日,很相近似,也应是受阴历的启发和影响所定。但其一年之始在冬至后10或11日,既非一个节气之始,也非一个朔望月之始,不知何故,难作理性解释。公历的前身是儒略历,此历为罗马统帅儒略·恺撒于公元前46年利用前人成果制定,原定12个月中1、3、5、7、9、11为大月,每月31日,2、4、6、8、10、12月为小月。每月30日,2月平年又少1日,一年即为平年365日,闰年366年,与回归年平均长度基本相当,但仍长11分14秒,称儒略历。儒略·恺撤死后,其继承人奥古斯都于公元前27年成了罗马皇帝,在拉丁语中8月也叫奥古斯都,因忌8月小,又从2月中取出1日加在8月上变8月为大31日,改9、11月为小月30日,10、12月为大月31日,称奥古斯都历。此历用到公元1582年,累长10日,春分由3月21日提前3月11日了。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下令修正,将当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使次年春分回到3月21日,同时还规定逢百上千之年要能被400除尽才为闰年,1000年中少了8个闰年,1600年中少了12个闰年,2000年中少了15个闰年,就能基本上消除累长日数,称格列高利历。因此,现行公历是经过一次改变、一次修正的儒略历,故儒略历是公历的前身。

外国人创造阳历成为公历,是在公元前几十年。中国人创造阳历、阴历,合成阴阳历,是在公元前几千年。公元前几十年,文化科技已有很大发展进步,已可用仪器观察、用数学计算。外国人创造阳历,成为公历,是可以办到的。公元前几千年,文化科技尚在萌芽阶段,不能用仪器观察、用数学计算,中国人创造阳历、阴历,合成阴阳历,能有办法做到吗?做到的办法有,而且很简单。创造阳历八分历法的人,就是在平台上立竿,长期观察杆影在每天正午时的长短往返变化,每天正午在杆影所到之处插一签,经过多次反复插,就确定了阴阳变化区间的准确长度和每次往返所插的准确签数,这样就知道了一个回归年就是365或366日,二分就是182或183日,四分就是91或92日,八分就是45或46日,并由此而发明了太极球、太极圈、乾坤圈阴阳系统模型,用来表示一个回归年的阴阳冷热气候变化,又发明了两仪、四象、八圭阴阳系统符号,用来表示阴阳冷热两半年、春夏秋冬四季、二至、二分、四立八节,并表示空间的南北两极、四方、八位。创造阴历的办法更简单,长期观察月相圆缺变化,就知道一个变化周期约为29、5日,因此一个月就是29或30日,29日为小月,30日为大月,阴历只方便记月、日和年、季、节及气候变化无关,所以用处不大。阴阳合历就既方便记月、日,又方便知年、季、节及气候变化,在没有文字和日历的古代是最适用最先进的历法。中国古人为了更好地记年、月、日和空间方位,还在阴阳系统符号之外,创造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早期文字,单独和互相依次组合以记年、月、日、时和表示空间方位。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早的根本原因。

中国是太阳历的创始国,先只为阳历分了八节,后似乎有过分为10或20个时段,每个时段36或18日,共360日,都余5或6日的事实。如果是这样,那就是在阴历尚未确定以12个月为一年另加闰月以维持回归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不变之前,受了当时已经发明的天地盘占卜器(河图)10数的影响而分为10或20个时段(月)的。中国人确定了阴历以12个月为一年另加闰月以维持回归年的气候变化规律不变之后,就实行了阴阳合历,有了阴历的月就不再为阳历分月,故中国无阳历月。外国有的只创造了阳历,有的只创造了阴历,古罗马是创造阳历的国家,古希腊和古巴比伦创造了阴历,虽然他们创造的阴历都以月相变化周期为月,但年的始终各不相同。希腊阴历被信奉正教的民族国家用作教历,巴比伦阴历被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国家用作教历,古罗马阳历被信奉基督教的民族国家用作教历,故有斋月或礼拜日等规定。中国的阴阳合历一年之始有过多次改变,最初以中气冬至所在之月的朔日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叫正月建子,因气候变化迟于阴阳变化,后改为以中气大寒所在之月的朔日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叫正月建丑,到夏代又改为以中气雨水所在之月的朔日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叫正月建寅,月建又叫半斗建,分周天为3600或120,分120、一周天北斗斗柄每月移10,故又叫斗建。到商代又改为正月建丑,到周代又改为正月建子,到汉武帝时用太初历又改为正月建寅,即恢复夏历,故中国现行历法又叫夏历。汉代改历认为是恢复最早的历法,故叫太初历,其实最早的阴阳合历是正月建子,周代用的历法才是太初历。中国人有了阴阳合历就不给阳历分月了,如果要分也不会是现行阳历(公历)的分法,必然会以冬至后之日为一年之始,1、3、5、7、9、11六个月为小月,每月30日;2、4、6、8、10为大月,每月31日;12月平年为小月30日,闰年为大月31日;全年365或366日,用圭表测定平年、闰年,当平则平,当闰则闰,用若干万年也不会累长或累短一日。那就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无宗教色彩、无权威色彩的自然历法了。现行阳历已成公历,用之既广且久,更改会增加许多麻烦,只好维持现状了。中国人虽未为太阳历分月,但为太阳历确定了回归年、冷热两半年、四季、八节、二十四节气是事实,故以中国为太阳历的创始国,中国是当之无愧的。

2007年8月10日

-----------
济缘 发表于 2014/1/13 22:00
香港《语讯》第86期,“读者来信”栏,刊出史光筠(北京)先生函,说中央电视台气象预报谈到传统的24节气 ...

農歷的確是陰陽合歷。
相关文章
 羊肝煎(《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琥珀泽兰煎(《局方》卷九(宝庆新增方)。)
 雪煎(《圣惠》卷十七。)
 大家看看这样的疤痕还能治好吗?
 祝大家国庆、中秋快乐!合家欢乐!平安幸福
 通经丸(《准绳·类方》卷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