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忘却的病例
作者:黄煌
来自:黄煌经方论坛
在医院,我成天和病人打交道,当时能在脑子里留下印象的,倒不是教科书的概念,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可以说,学中医,我是在坐在病人身边学的。过去很多年了,还想得起初为中医时让我沮丧,让我高兴的病例。
我的叔叔,那年秋天胃病发了,疼得不能吃,不能睡。我忙不迭地给他开方。止痛药如
川楝子、
延胡索,理气如
白檀香、
佛手片,消炎如
蒲公英、制酸如
瓦楞子。还有健脾如
太子参,和胃如
麦芽、
谷芽。满心欢喜可以邀功,第二天就去看他,结果叔叔黄着脸,依然是痛。最后,还是吃当时流行的偏方,用痢特灵加
维生素B6治愈了老胃痛。那时,我真是失落!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个痞证,用
半夏泻心汤就可以了。但当时,哪能想到呢?
陈老师,男,中年,住我家街对面。主诉上腹部疼痛,发作时痛感如波浪状向两胁及背部放射,并有嗳气、恶心等。我也不知何病,但告知是气滞,方用佛手、
陈皮、
旋覆花、焦
山楂等。几番
更方,无效。后来,陈老师告诉我,检查出来是胆结石,手术后就不痛了。那时,好难为情!如果现在,肯定明确诊断,用大
柴胡汤,必效!
也是位老师,他黄瘦,但唇红,四肢常冷,经常来看病拿药,每次都是神情默默,话不多,只是讲疲倦,讲食欲不振,讲睡不着觉。我用健脾药,用安神方,也没有多少效果。后来,我认真地劝他去外地检查,他说是不是很严重,我说脾肾亏虚,这两脏是先后天之本,不能不重视。他一听,就去上海了。后来,在路上遇到他。他一脸不悦,说:检查了,我的肝脾肾均好,根本没有病!从此,他也不再来看病了。现在来看,那不就是用点
四逆散、半夏
厚朴汤之类不就行了?我还大动干戈,他也吓得不轻。
至今我忘不了是那张脸,那张愤怒的脸。那是病房里的一位老年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患者。我见其喘,便开了
葶苈大枣泻肺汤,有怕冷,就加
附子:痰黄,是肺热,加
黄芩。第二天查房,病人怒目圆睁,说你开得好方,让我一夜泻了好多次!我脸红至脖,尴尬至极!
最让我
心痛的,是治疗更对我打击的,那是在80年的夏天,隔壁邻居的孩子突发高热,继而
昏迷,住院诊断为乙型脑炎。我到病房,用中药配合治疗。我受陆九芝先生影响,认为昏迷都是胃家有热,所以,就用
小承气汤攻下。药后,大便是有了,是黄色的稀便,但昏迷依然。最后,还是没有救过来。当听到孩子母亲凄惨的哭声,我的心也如同刀绞,作为医生,那是无能!
失败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说实话,那个时候,没有几个疗效好的,古人所说的“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的标准,犹如远古的神话,在我身边不可能看到。但话也说回来,临床上也有让我兴奋异常的病例,只是很少,但留给我的印象却很深。
有次,病房中收治了一位晚期肠癌患者。他剖腹后见广泛转移,无法根治而关闭。术后出现严重腹胀,
呃逆连连。考虑腹膜炎,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无效,因病人已经神志模糊,便请中医会诊。先请一位资深中医,记得方用
枳壳、
白术、
刀豆克、
柿蒂、陈皮等,药进二服,症状依然。后主治医生让我小中医看看。我刚得到郁祖祺先生所传治呃验方
血府逐瘀汤,再看患者腹胀
便秘,当用下法,略为思考,便用血府逐瘀汤合小承气汤。第二天,病人呃逆除,神志清醒,从此病情稳定。后来,病人告诉我说:他当时在昏昏糊糊中闻到一阵异香,那药入口,也是清香可口,服下,顿感胸腹间舒畅开来,然后出现排气,人就舒坦地睡着了。那位老人望着我,充满感激的神情。我第一次感动了,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一种只有医生才能体会到的感觉!
有效病例,不仅仅让我感到满足,更重要地是让我产生思考。有位男青年,是位白面书生,患上消化道溃疡,多次出血,颇为苦恼。补气养血的药吃了很多,但依然轻度贫血,更恼人的是头昏乏力和比较严重的
盗汗。那时,我从夏奕钧先生处学得
桂枝加
龙骨牡蛎汤的用法,便用此方治疗居然立竿见影,症状明显缓解!原来总认为是失血须补血,要用
当归、
熟地、
枸杞;盗汗要用瘪
桃干、麻
黄根,而事实让我对原先的这种套路感到了怀疑。以后,这张方我用在很多病种上,如春天以后,很多咳喘病人依然不能出院。我发现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也有效果,但这些患者大多消瘦,面白浮红,舌嫩苔薄,多伴有
失眠、
心悸、盗汗等。而一般止咳平喘药无效,用此方则能迅速改善症状,如果加上
生脉散,更好。此方用来治疗一些神经衰弱、胃痛等患者,也有效。从此,我喜欢上了
桂枝汤,看《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有关桂枝汤的条文,就有点味道了。
做中医,就是要在病人堆里滚。我这几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我敬重病人。是病人,让我摸索和积累经验;也是病人,让《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条文变得生动起来。说的更直白些,是病人教我学中医。做医生,不能没有病人!这是我最深切的体会。
[
本帖最后由 知恩 于 2009/3/29 13:42 编辑 www.lindalemus.com/shouyi/]
-----------楼主需要认真编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