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伤寒杂病:金匮肾气丸方解之我见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胡永进 河北省辛集市中医院

  金匮肾气丸即仲景先师《金匮要略》中的崔氏八味丸,是临床常用方剂,疗效确切。通过多年对此方剂的思考,笔者以为金匮肾气丸八味药物配伍精当,环环相扣,深刻反映了五脏整体观的基本思想。
  

  肾气丸于《金匮要略》中应用有五。一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三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四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五治妇女转胞不得溺,以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从以上诸症来看,肾气丸的基本作用为温补肾阳,温肾化气,用于肾阳不足之症。各方书中多以《景岳全书·新方八陈》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和《医宗金鉴》中“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于微微生气,即生肾气也”,总之属于“阳生于阴,阴中求阳”的治方用意。此类释义流传久已,笔者认为八味丸药物组成并非依据阴阳理论,而是以五脏整体观为指导,今不揣冒昧,试分析如下。
  

  肾气丸中君药干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肾阴为肾阳生化的物质基础,肾精可化生肾气,容易理解,而肾阴如何化生阳气,以行肾气化之能,是肾气丸配伍依据之要害。肾阴或曰肾气之生成,源于心肾相交,即心火下达于肾,以求水火既济,心火交于肾水而生肾阳;肾中真阳来源于君火,心火为君火,一身阳气之大主,根于先天乾阳,故以桂枝补心阳,壮心火,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桂枝甘草汤峻补心阳可知,亦可从《伤寒论》中诸用桂枝方剂中得以确证。如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等,不拟详解。心阳既补,如何下达于肾?一则方用茯苓,不在利水在于将心火下引于脾土,此可从茯苓健脾宁心作用中参出。二则泽泻作用于下焦,亦不在于泻肾邪而在于引接。如此一来心火即可下达于肾。山药滋脾固肾,重在滋补脾阴,脾阴为脾阳的物质基础,中焦健运化行,既可辅助心火下行,又可增强运化之力,以后天补先天。山茱萸一味,味酸性敛,酸乃肝之本味,故可补肝,酸味性敛故可敛心阳入肾,以求固肾气,使本虚之肾气得固。丹皮所起的作用,以往皆言清泻肝火,肾气不足何有火生?须知肝肾同源不只精血同源,肾气肝气亦为同宗。肝气必得肾气所助,肾气不足肝气无力升腾而郁,肝气不足则肝血郁滞,郁久生热,故以丹皮活血兼以清热,故后世称丹皮泻血中伏火,使肝血活化,肝气得疏而条畅。丹皮山茱萸一收一疏使肾气不致化生肝气太多,而又能正常发挥作用。附子纯阳入心入肾,且性走窜,能温一身之阳气,重在补肾中真阳,直接发挥温肾阳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运用药证互参,以药测理的方法,可探求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是理解仲景经方配伍规律的方法之一。肾气丸八味药物浑然一体,深刻体现了五脏整体观的思想,决非简单的阳生于阴或阴中求阳。后学浅见,望同道批评指正。
-----------肾阳虚,有点早泄。手脚冰凉,正在服用,忽然想到晚上是一天的冬日,是不是这药只要晚上服用就行了。还请版主指点,谢谢
-----------回复 myf9832 的帖子

最好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前后服用
-----------今方和古方不同,现在的桂附地黄丸才是。以前吃金匮效果不明显,后来吃桂附效果很好,一定要同仁堂的
-----------肾气丸于《金匮要略》中应用有五:一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二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三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四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五治妇女转胞不得溺,以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
上面的五种应用有四种与小便有关,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感觉肾气丸主要功效为温肾阳,利小便。不能简单视为补肾阳的药。
-----------  肾气丸作用臆解

火加于水气化成。火为先天元气,水为后天肾精。

肾气为肾之阳气,居于下。肾气丸顾名思义是补肾气的,而人的先天元气是无法补的,所以,肾气不是先天元气,而是肾部先后天合化之阳气。

肾气丸由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组成。六味聚气为精-肾精-水,附子释放先天元气(开火),火加于水化为阳气,肉桂使阳气安居于肾而不上浮。   

简言之:六味聚气补肾精,附子释放相火化肾精为阳气,肉桂使气守于下。
-----------跟貼學習,此方很經典,補腎方
-----------这个是不是那个桂附地黄丸?

-----------分析思路一语中的!后加桂附,画龙点睛!!!一个用于轻证,一个用于重证!!仅此灵活运用而已,一理通百理用!
-----------  学习了.
相关文章
 没有忘却的病例
 葭杭文集------脚 (片段)
 固经止血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金声散(《汉药神效方》。)
 劳嗽丹(《脉因证治》卷上)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