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姜桂麻葛------------解表
阳明:石膏知母------------清热
少阳:柴胡黄芩------------降火
太阴:茯苓白术------------祛湿
少阴:附子细辛------------扶阳
厥阴:乌梅山萸------------护肝
杂病:黄芪当归------------气血
伤寒杂病,千变万化;
中草药材,成千上万;
这十六味是最关键的,个人总结,供大家参考。
-----------高见
-----------前几天在本论坛看到一篇高人写的文章,说10%与90%的关系,是清华大学教授计算机专家谭浩强提出来的,用10%的命令可以解决90%的计算机问题,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道理。作者本人用这种方法学习中医,效果很好。
我看过之后,深受启发,特拟出这16味药材,补充说明如下:
时时把握三个参数:温度 湿度 压力
刻刻结合三本经典:伤寒 本草 内经
思考六气变化之理,分析六yin制胜之法
详细探讨16味药材及其对应的伤寒方剂
这必将是一块敲开中医大门的引玉之砖。
-----------
回复 LIKE-善若水 的帖子先生所说乃是学习伤寒论的捷径,本人自学中医,从伤寒论入手,结论与先生相似,常用药物也就那几种
-----------多谢先生鼓励,我只是个初学者,慢慢摸索,偶有感悟而已。
-----------高度概括。
-----------怎么把疏肝祖方丢了??柴芍枳草 多重用啊!临床很管用!!!
-----------多谢太虚指点,其实我还没入门,只是感觉这是个不错的方法,其实有了柴胡,你说的芍枳草,就会顺带着引出来了,16味中药对应多少个方子,那些方子里又岂止16味中药,方证对应,药症对应啊,如此而已。
-----------楼主有心了,执简驭繁,其实你的这种思路和雪山来客老师的观点很是相似啊,你看看雪山老师的帖子吧!
-----------楼主有心了,执简驭繁,其实你的这种思路和雪山来客老师的观点很是相似啊,你看看雪山老师的帖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