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四圣心源:行者老师讲座录音整理文稿:附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行者老师讲附子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神农本草经》的附子,“附子,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铁牛注:老师在讲座念的上面的文字应该是“乌头”的内容,而不是附子。不知是否有误。附子在《本经》里的药性记录是:“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徵(病字头)坚、积聚血瘕,寒湿委(加足旁)辟(加足底),拘挛膝痛不能行步。”)(查中医古籍出版之本经如铁牛言)
大家先把附子《本经》的原文看一下。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附子这味药,附子呢是一味常用药,历代名医对这个药都有很多论述,我们今天讲的附子呢,附子对现代人的体质来说是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什么呢,现代人的饮食条件比过去好得多,饮食这种精微摄入多了之后,这个人体的形质就丰盛一些,再加上由于生活不规律呢,形盛而气弱。这时候用附子这大辛大温这种药呢,更能够练形化气,有这方面的帮助..
附子这味药呢,味辛温,是至辛至温,是大辛大温的一味药,大辛呢,辛以润之,辛是打开的,开到极点,有大封大固的作用,所以内经里讲辛以润之,开以则能合。温呢,大温。附子这味药是大辛大温结合一体以后,所以就是说开极而能合,所以很多病亡阳厥脱的话,就是以附子为主药。
大家看本经原文,“主风寒咳逆邪气”,风寒咳逆,为什么会咳逆?咳逆一般是指的浊阴之气上犯,这个主治的咳逆之气跟桂枝跟干是有所不同的,它们这个风寒邪气上逆,这个附子主要讲的是中下元阳,干姜主要讲的中阳,而桂枝主咳逆上气主要讲的是厥阴肝经。
“温中”就不讲了,附子本身是大辛大温,具有温中化湿的作用,
“金疮,破徵(病字头)坚、积聚血瘕。”大辛大温开破,但是这个徵(病字头)坚、积聚是阴结,徵(病字头)坚、积聚分几种啊?一种是气结,一种是血结,附子偏破的是血的凝滞,为什么?血的凝滞的话,是因阳气不得发阴寒凝滞,导致的这种淤滞,还有一种的气结,气结因为三阳经气不能和降,淤滞住。导致这种气结,这种阴气敛降导致的这种积聚。
      
“寒湿委(加足旁)辟(加足底),拘挛膝痛不能行步。”主要讲的是,在下之经脉不得荣养,为什么经脉不得荣养?阳气者刚者养身,柔则养筋。阳气不能输达于四肢,就会导致少阴经的这个经气不能温养,所以会产生这个筋骨方面的问题。
大家看本经原文就是这样,但是呢我们今天讲附子呢,主要是,因为这里大部分人对郑寿全先生的几本著作的学习,对附子的应用是相当广泛的,孙思邈先生讲过“附子为百药之长”。既然说它是百药之长,意思就是说,附子这味药并不是因为它有毒,附子这味药品性还是很中正淳和的,就是说虽然有偏性,偏性也有一股至中至正的和气,就好象五虎将一样,虽偏而不失其正。
讲了这个附子的应用,就不能不讲讲人身体的一元真气的运行。附子这味药为什么用途这么广呢?就是因为我们人的日常生活,无外乎是元阳的一盈一缩一收一发,而元阳的升动呢,是基于全身的这个精气的基础上的发动,这叫“用”,这个“用”是什么,“用”就是练精化气的过程,精足了以后,精化气才能产生诸多的功用,人这个精神啊体力啊各方面才能够充沛,附子大辛大温呢,恰恰能够练精化气,能够在这方面阻住人体的精化气的过程,不是一般其他药能代替的。但是它既然是炼精化气的东西,长期用了以后,人体本身元精必然亏耗,这是自然的,所以附子这味药呢,大量用的话不能久用,久用的话,形质必然慢慢的亏乏下来。
什么人可以大量的用这个温阳药,什么人可以久服,就是说清心寡欲,恬淡自守的这种人,这种人五脏之气能够安藏,附子激发了以后,然后练精化气,然后所谓的这种气呢,产生诸多的功用,这就是练气化神,神气散出去了,神气要收藏起来。一般人这个气呢,只往外发而不能收,这导致过于用的话,体质会越来越差。这就是道家常说的是,长生久视,回光返照,张果老倒骑,意思就是说,我们平常用心呢不应该老出去,而应该把眼光往回照一下,意思就是说把这个神思收敛回来,神思收敛回来了,这是一个就是说精神能不能够敛藏于脏腑,这恰恰是我们平常敛精固气非常关健的这种,一般人不行,一般人用这些参茸附子啊这些药,用多了以后,五脏精气必致亏损。
现在网上有很多伤精的患者,大家都说伤精的患者不好治,就是说治好的不多,有没有治好的?有治好的。应该治好的人也不在少数,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人都很难治愈呢,应该和他平常的养生非常有关系的,他平常神这种情志处在这种涣散浮散的状态,你如果注意一下他的相火的话,他的相火不能归位,自然而然的话,这个神气就流散掉,只能说不断的激发,不断的用药不断的补的话,而且还会越补越虚。所以很多人自己埋怨用药不对啊,药不好啊,其实他没有找出原因,原因就在他自己。
我为什么在网上叫大家练“栽接续命法”,练栽接续命法就是要把神气收敛回来。通过这个练习,很多人会说,这种练功方法为什么只收不发呢,只往下降不往上升呢,这个是有它原因所在的,现在的人就是说把精气敛藏了以后,精气足了以后,自然会发出来,很多人练过了以后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如果能敛藏起来的话,栽接续命法只要练上一星期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但是这第二步又是比较难办了,精气敛藏了以后,如何练精化气,这个需要有很好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坚持锻炼,然后练动功,这才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这是初步的,栽接续命法主要是对应情志精气虚弱的人,或者是辅助于练习,所以如果再有伤精的患者问,怎么治不好啊?本来这个病就是治不好,为什么,不从他的日常生活,不从他的身心状况下手的话,光从药物治疗,只会越治越差。
      
这个附子这味药呢,网上说了很多,大家对附子讲了很多,我看讲堂互动里也写过很多,大家去看一下,他们讲过的我就不再重复了,我主要在这里讲一个关于火神派的,和我个人在临床上的一些运用。
      
首先,既然是我们人的生长在于一元真气元阳的盈缩,这个一元真气一旦有亏的话,就会导致阳气不足,什么叫阳气不足,这一元的元阳升动不足,而附子呢,恰恰是助元阳真气的升动,是助它的“用”,助它的功能,在这个助“用”的功能上是很多药,很多其他温阳药都不能比拟的。又加上现代人,一般三十岁以后慢慢由于饮食条件好了,形盛气又弱,经常熬夜经常劳心,这个形质偏于丰盛,这恰恰需要温阳药,然后把这个浊精来进行炼化,这个时候呢要练化这个浊精呢,不光要补精,还要附子去升达元阳,如果这个人本来精气敛藏又不足,这时用附子要根据本人的脉象合理的调整。
      
再来讲讲这个外感病,外感三阳病。太阳病,现在很多病一感冒了,一吃外感药,体质好的人一吃就好,体质差点的人怎么吃都不好,为什么呢,因为太阳与少阴相表里。
  本身寒气在内,有外在的天刑客感,就是六yin相互感应,导致的这种发为就是现在人说的病毒性感冒啊,这种例子是非常多的。
象外感三阳病,象以前三七生先生他们治疗的经验都是:无汗,用麻黄理中;有汗,考虑用桂枝加附子汤。有汗,麻黄理中呢,也是用麻附子黄理中。在这个反复的应用过程中发现,这样用法取效非常迅速的,尤其是对于现在很多小孩子,本身就长期运用抗生素。麻黄附子理中,麻黄开太阳,附子理中温太阴少阴的寒气,这个方子的制作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营卫之气都是根于中下二焦的,根于下焦发于中焦,中焦气足了以后,营卫气才能周流。所以用法是:无汗用的是麻黄理中,而有汗的时候用桂枝加附子。其实这个桂枝加附子大家可以这样理解,无汗麻黄理中,有汗桂枝理中,这是对很多体质比较弱的病人,体虚易于外感,然后有外感以后化源不足,又无源作汗,一个是营气不足,无以开,用麻黄开,一个是卫气不足,微敛,两者是不一样的。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我接着给大家讲。
关于附子这个运用啊,临床上,我一般用量是30克最多,然后不往上用,最少用量是6克、3克,这都是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来用的,常用量是10到15克,这个国家药典的规定呢,附子用量是10克以内,有的说是6到9克,15克以上是为中毒量,这里面大家心里要明白,你要用到15克以上的附子,这个病人就可以告你,10克以内是常用量,15克以上是中毒量,10到15克介于两者之间呢还是可以允许的。15克以上是中毒量,但这一味药的话,因为大家可能在座的医生少些,对于附子的用量……我在临床上是经常用的,用附子的年头也有十来年了,很多病人吃附子也有各种各样的急性的症状,有些病人对这个附子不理解的话,在用到15克以上出现一些症状,容易产生一些医患纠纷,所以我对大家用到15克以上,你必须对病人作一些交待,和病人做很好的沟通,如果没有这个作基础的话,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很可能产生……这个附子中毒以后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附子中毒以后就是一个过程,附子用15克以上……附子中毒以后一般讲究是用蜂蜜,或者是用甘草水,用甘草煎汤,这两种方法我在临床上也经常用过,还包括绿豆水啊,效果都不是很好,只要出现中毒症状,轻症也得要一到四小时,重症可能需要一整天,症状才会消失掉,就象西医所说的乌头碱才会代谢。
咱们国家现在常用的附子一般是黑附子,还有清水附子,清水附子炮制比较浅一些,力量比较大,辛味比较足一些,在临床上很多病,你看象肾衰有时候重症,肝硬化,肝炎,阴寒凝盛的这种病症,不用附子,你无法短期内取效,如果用附子又用不到量的话,如果用附子一次用不到量的话,反复用,它又会造成累积作用,也是会中毒的,但是这个时候呢,效果又达不到,所以就是建议要用附子就要看准一次用到量,一次用不到量的话,有人反复用的,效果反而不好。
清水附子是淡的,清水附子是淡附片,是有点淡黄色透明。至于有人用了120克,这都没有什么稀奇的,因为附子用到二三百克的人也比比皆是,我以前也吃过象这种一二百克,没什么太大反应。关健是这个附子一旦要30克以上的话,要先煎1个小时以上,要是四五十克的,大家就要先煎两个小时。如果是急病,病比较急,重症阴寒,我建议大家用20克附子,不要去先煎,或者先煎一二十分钟,不要用太多了,用得再多的话,你先煎上一两个小时,反而力量不够,辛开的力量不够,光剩温通的劲儿。
白附子跟附子是两回事。这个川附子中经常有淡附片,这个是淡黄色的,大家看到现在有些附子是白色的,有些是盐附子,是盐制过的,一般附子要是切成片初步晒干的话,会带点淡淡的黄色,淡附片一般稍微小一点,盐附子因为有盐,所以锁住水分,看起来稍微大一些。
关于这个附子的先煎和不先煎。要是纯为了驱阴寒的话,可以用10克15克不要紧,如果阴寒已去,脉象沉弱的话,这时候你可以用得比较多,可以用到60克,然后先煎两个小时,这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个附子先煎的时间越长,辛散的力量越弱,但是留下的这种温热的这种品性。先煎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有中毒的反应,体质弱的人,形质弱的人,用附子的话,建议一定要先煎,从小体质就瘦弱,然后不断的生各种病,平常稍微有点瘦,看起来禀赋比较薄的人,即使6克附子都有中毒的先例。
这个“一二三”问:你用的附子嚼着麻吗?
答:不用嚼,只是用舌头舔一下,大概十分钟之后就会感觉到非常麻。
讲到附子的,首先要给大家讲基本运用,一般什么方子用附子,一般用多少克,著名的方子是四逆汤,四逆汤的大家可以选用一个剂量,附子干姜甘草等量,附子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这个比如给小孩的话……这个“一二三”说有人用10克就中毒了……有时候不是中毒,有时候是药物反应,古人所谓药不眩冥绝拂无效,大家要注意这个中毒和药物反应,要有个比较好的鉴别,这个中毒一般是什么现象啊?是因为禀质薄不耐附子的偏性。而这个药物的反应呢,药物反应是一些经脉的震动,产生的一些腹泄呕吐,而没有看出来形质……就是说脉还不乱,脉博虽乱,即使节奏不齐的话,还有一种和缓之象。
全身恶寒不是附子中毒反应,很多病人吃完附子之后全身恶寒是正常现象,因为本来虚阳在外,吃完附子以后,阳气开达,然后阳气先内敛,全身恶寒是正常现象。
问:冬天可不可以用附子?
答:冬天当然可以用附子了。冬季阳气在内,阳气在内不容易开达,久用附子,冬天容易中毒,药不戒的话,冬天容易中毒。
王正龙对附子的运用,可以说经验非常丰富,大家可以把他的书拿来多看一看。王正龙先生对于四逆汤的运用,常量是附子30克、干姜30克、炙甘草30克。这么用法是治疗什么疾病?主要是温补脾肾的阳气。
这个人体啊,附子的作用是辛散的力量是非常炽烈的。而这个人体呢,就是说有一分阴寒就用一分附子。这个阴寒什么?寒性凝滞,闭藏,正好附子是开散的,有一分阴寒就用一分附子,附子的开散正好把阴寒破散掉了,这用完了以后,不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反应……至于有人用完之后,口唇双手发麻……这个不足于反映用药是否不良反应,这个都可以忽略,主要看其他的反应。
但是呢,我们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病人,不是纯寒或者纯热,而是寒热错杂的,一般的病人往往是上热下寒,或者是外热内寒,在于现代人来说这种疾病比较多一些。三阴证,尤其是厥阴病,厥阴之上,风气主之,中见少阳,所以厥阴病化见少阳相火是非常多的,大家一看,一感冒一上火,其实有时候恰恰是下面厥阴寒上面产生的虚火,有的人就清,清完以后当然舒服一些了,寒气更盛了一些。
太阴病也是一样,很多人太阴病,太阴病中土虚寒,可是呢,阳明之气又不降,三阳之气不降,然后呢,恰恰又甚至还比较年轻,元气还比较足一些,所以脸上起疙瘩啊,口腔溃疡啊,口臭的这些,种种这些疾病。下面拉肚子,大便不好,上面还经常上火,厥阴太阴之病经常会有上热下寒、上热中寒的现象。
至于少阴病就更常见了,少阴咽痛,很多阳虚非常重的病人咽痛,咽痛起来非常厉害,用的什么药?《伤寒论》里用的是桂枝甘草半夏,桂枝就是由少阴之地升发,开达的是从厥阴之气开达,入于太阳。当然这个认识就需要比较纯正了,你说上热下寒,张隐庵就曾经说过:有一分浮热用一分附子。上面热俞盛,用的附子量越大,这是他临床实践中得出来的道理,我以前也经常这么用。在临床上效果是非常好的。
这个用热药啊,用附子,第一个要考虑的是精气是否足,形质偏薄的人,这个用途要不耐毒药,第二个方面呢附子既然是温通的,要考虑到温通到什么程度,什么程度算是阴寒已经散尽了?只要形质禀赋还足的话,一般用附子产生的各种发热啊上火啊流鼻血啊,种种症状都可以不予理睬,直接用,直到用到周身壮热,口渴饮冷,这个时候周身壮热是从表来说的,因为有很多用了温阳药,周身壮热,是阳气郁在阳明了,而里面太阴还是寒的,而口渴饮冷呢才是里面阳气温足了,温到这个时候可以收功,这是郑寿全对温阳药收功的一个指征。这讲也是有道理的。“热之有毒者速而易见,寒之有毒者缓而难察。”寒之有毒者确实是不容易观察到,在色脉方面不能深入观察的太夫,他根本不能观察到这个病机已经转机了,已经深重了,他还以为自己用药有功,所以说网上很多人说“中医看疗效”,这个疗效要看谁说的,有的时候病人感觉自以为有效,恰恰是病情深重了,有的时候以为病情加重了,恰恰是已经向愈,这个病人是不知道疾病的变化的,只有自己对然后疾病的色脉进行观察才知道疾病的转归。
      
讲到这个基础问题,看刚才有的人就说什么附子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萎宫冷、心腹冷痛,这些诸多现象都要靠你们自已辨,辨完了以后然后再用附子。至于说诸多种用法,这都不是灵活的心法,这东西说多了以后,反而容易障人眼目。
我是不希望从这方面讲的,什么附子大热归于心肾脾经,归经的问题啊,有时比较难说了,这个药物啊同气相求,根据它的性味,有善走的地方,但是你要非要拿出来归经,归经这个学说绝对牵强,如果不能取类比象,很好的体会这个药物的性味的话,光片面的拿这个药物的归经来指导用药,绝对是有害无益的,你看附子归心兼走脾经,它不走肝经吗?不走其他经络了?这是个人都可以想象到。药物入气啊各随其性味,有偏盛有偏衰,有它专走的地方,但是还有一个药达病所,病位在哪个地方,它就作用偏在哪个地方。
所以说临床上很多症状,大家上来就必须要看,如果上面有发热口苦这些症状,底下三阴确实有寒,尺脉沉弦,或硬或弦,是下寒无疑,这就要用附子。什么时候禁用附子?尺脉浮。尺脉浮是什么,浮是精欲化气而郁于下,考虑中焦肝脾阳气不得升达,看来是不是用桂枝理中之类的,疏导中焦,如果这时还继续一味用四逆、白通之类的,会导致下焦郁气更盛更重。然后甚至出现二便不利,二便失禁的可能。
刚才“我行医我快乐”讲的一个病症:“冷,睡而梦多,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舌质淡,有齿痕,胎滑”。这个看病的时候大家要知道,舌胎是不可凭据的,它是不可靠的,舌质可以作为诊断寒热虚实的一个标准,舌胎只是胃气的一个上浮,上现,它可以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疾病的转归来说,这个舌胎啊,很多病人向俞的话,他舌胎会越来越厚重,湿浊之邪由里外出的话,这种病人不少见,你不能根据舌胎就用化湿的药,然后越用越厚重,必然还得继续温中。
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这个没有说左右,脉象来说左右不等,一般的病人左右都不等,左右等的病人基本没有。难经里有句话:“脉左右阴阳相等者,死”。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可以进行体会。所以说现在,当然了,从伤寒金匮来看是脉象不分左右,其实它大概把阴阳分出来,寸部为阳尺部为阴,从阴阳这个角度来论述,没分左右,这个还是很大的缺陷,凡是出来对脉法经常有实践的人对病人都有体会,左右不等,没有左右相等的。
左右者阴阳之道路,左为阳右为阴。所以呢,象过去,景岳啊这些人呢,都从“左主血右主气”,左右分主气血来考虑用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象“我行医我快乐”提出来的医案,这个简短的几句话,大家对这个病怎么看,有什么用方?首先是“冷”,这个病人不是怕冷,这个“冷”只是一个字,代表是阳气不足,畏寒,三焦的相火不足,睡而多梦,人卧则血归于肝,魂气是藏于肝,睡而多梦是什么现象呢,魂不藏于肝,魂为什么不藏于肝呢,阳气的敛藏是通过阳明经然后是入于少阴经,不一定血虚。很多阴寒的病人,因为有阴寒,上焦三阳之气不得敛,也会梦多。
“脉象寸浮滑,关尺细弦”。关尺为什么会细弦呢?关尺部俱细弦,这个俱字,单弦为饮双弦为寒,如果左右脉俱细弦的话,寒盛无疑,下元寒盛无疑,如果是单侧脉,如果是单独是左关尺部细弦,这可以考虑有下焦精血不足的现象。
血虚是有作梦啊,但是作梦是不是就血虚呢?我们不能把作梦当成血虚。
首先大家看第一点就是关尺部脉俱细弦,下焦肯定是寒气凝结起来了,这个脉道细弱,这个细呢,是形不足,是下焦精血不足的现象。这个弦呢?是阳气困郁,是阳气郁发的一个现象。这个弦是有代表,是风象,是精血不足,阳气发于外细弦之象,下焦有风象。
“舌质淡,有齿痕”这是中土虚寒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呢,下焦需要温养,要荣升肝木,既要滋阴,又要温阳,一般临床上讲的是,如果三七先生来看这个病的话,肯定是当归四逆理中加减了。但是我们看的只是一个关尺俱细弦,上部还有一个“寸部脉浮滑”, 寸部脉浮滑,光凭这个“浮滑”这两个字,浮滑现象有很多,一个是浮滑有力,一个是浮滑有余,一个是浮滑不足,它所代表的含义都不一样,这个“寸部浮滑”是什么意思啊?上焦是寸部脉属于阳气的,阳气是要入阴的,现在天气不能潜降而入阴,这个阳气不能入阴是什么回事呢?是有余还是不足呢,首先看关尺两部脉肯定是不足的,这个病人基本上说是一身元阳亏虚的,而上部脉是浮滑的,关健点肯定是肺胃之气不降,在上心肺之气郁于上,在下呢,阴不得出阳,在上呢,阳不得入阴,阳不得入阴郁在上,就会产生脉浮滑,这些口干苦啊,一见这些病人你就可以问问:“头重脚轻吗?”一般都是头重脚轻,头晕,然后是……或者是左关部脉细弦而浮的话,肯定是口苦的,少阳见证。
浮滑多痰饮,这个痰饮的浮滑嘛,跟在上气盛的浮滑两个又不一样,这个气的浮滑嘛,以浮象为主,痰饮的浮滑以形为主,这两者的浮滑的感觉应该是不一样的。大家搭脉就可以知道,痰饮的浮滑这个脉是阴脉,能搭出阴盛的感觉。这个头晕阳气浮越,少阳阳明之气逆于上这种现象,是浮滑而有力,痰饮的浮滑是浮滑而无力。
鉴于病人的这种现象呢,就是说,第一个,我认为呢,浮滑可以不考虑痰饮的现象,是这种虚阳上浮的现象,关尺部俱细弦,是下焦脾肾不足的现象,所以呢,这个病人理中汤必需用。而关尺部俱细弦,附子也肯定要用,而兼于脉细呢,也必需要养营血,所以适当可以加上一些当归熟地白芍之类的,佐以桂枝,至于上焦脉浮滑,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黄芩,柴、芩、连。君药主要还是人参
脉象最关健的是什么?不是什么滑啊什么涩啊……这些都不关健,大家第一步把浮沉搭出来,六部脉的浮沉,这一步掌握了,这第一步算入门了,如果没有这第一步,其他任你说的天花乱坠都不行。这个六部脉的浮沉就体现了这个气血升降盈缩。你看左关浮右关浮,这两个典型就不一样,左寸右寸,还有左尺右尺,这个学问比较大,如果大家要仔细研究的话,可以看《四圣心源》里的脉法解和《伤寒悬解》里的脉法解,把这个浮沉掌握好了,可以说这个医学打开圣门了,这个进而言之,就能对郑寿全先生的一元真气盈缩有更深刻的理解,当然了,郑钦安先生对脉法论述我还是不太赞同的,他的脉法的讲述,比起黄元御先生的还差得很远。
有人说浮沉迟数四脉是关健,这个迟数呢你要是下功夫去领会的,不能够单从拿表来看多快多快,这个浮沉是一种感觉,迟数也是一样,迟则在脏数则在腑,有表里阴阳的差别,这个都是要一步步去领会的。
“左右两部脉的不同之处啊?”左路呢,由阴出阳,右路由阳入阴,关健在中焦这个脾胃的升降,枢机的升降。郑钦安先生不是不重脉,郑钦安先生对脉理研究得不是太透彻,所以他的脉理很多都指导不了实践的。
这就是天地之间其如橐瀹乎。仲景先生,对脉的理解是非常深的,很多我们只能够依据前人留下来仲景这个遗论,进行研究,是不断的去领会,至于他到什么程度了,我们是无法测知的。
脉象左大于右,就证明肝木郁滞住了,你想想看,一元真气流行的话,它郁在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会大,就象水皮管一样,它哪个地方堵住了,哪个地方就会郁起来肿大。左边大于右边,左边木火升达一路受阻,右边大于左边,右边肺胃敛降一路受阻。左边脉微,阳气是不足,左关部脉微,这个人恐惧惊慌,胆子非常小,办事没有决断力。
行,今天讲到这里。
-----------本贴由铁牛网友整理完成初稿,铁牛网友也独力完成了三份录音整理,勤勉有加!
-----------转贴行者老师讲:伤精者半月复原----栽接续命法   供大家学习!


此法源于道藏,南怀瑾先生曾多次提及.经数位年轻患者修习,短期内可初至炼精化气境界.然能持盈保泰者,终无一人.
体弱伤精,萌生道心者.年老衰迈,材力将尽者可习此法.现简陈如下:
于室静卧.仰观百会穴上寸许处,有一团亮光,由百会经头颈胸腹双足直贯而下,至涌泉穴而出.观想宜缓柔不宜紧急.如此九次.一日一炼.一周之后自有消息.
渐渐头顶光起,由头至足光明无碍.至此能持盈保泰者,可进一步修止.
因人而异.
此法对于伤精者恢复,其效甚速.
常人习炼,其效更不可言.
勿忘勿助,绵绵不绝.
生理压迫重的话,可以作"空观".不能有房事,否则反受其害.
萌生道心一点,了却俗身半边.
先要存想,先看看太阳或灯光以诱导.再观想.
1.开始身见粗重,观想体内之光如水之流.
2.几天后,观想体内之光如气之行,渐有轻安,暖象.
3.进一步,自觉光照周身,无处不耀,可进入安止的定境.
莫用眼看,要用心观.
慢慢来,水到渠成。不练一个月,不要评论。
诸般经络气脉皆是身见,观想由头至足,不需要形色的观念.直接转.
观不出来就想,想不出来就念.我就不信天底下真有笨人.
1。姿势直躺就可以,手也不用放丹田等位置,平放身体两侧就可以。反正就是舒服就可以?
平躺,手放丹田,平放身体两侧都可以.
2。光到了躯干后是分成两股还是继续一股到脚底都行.功夫久了,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了.
3。呼吸要不要配合,怎么配合?
此法已超越气脉范畴.不用配合呼吸.
4.禁房事三月.
-----------《步入中医之门》
黄连注射液治疗附子中毒

不知大家怎么看?
-----------只是不知道行者老师在什么地方行医?
-----------请教老师,练习栽接续命法眼睛睁着还是闭着?我感觉闭着眼睛能够集中精力,只是练了一个多星期后,反而不见了头顶的光团?是不是方法不对呢?请老师赐教!多谢!!
-----------真是积善积德之举,敬佩!我在下学习
相关文章
 练中丸(《外台》卷十二引《必效方》。)
 续方
 关于中医——聂广至赵洪钧的信
 手背穴道图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柴胡散(《圣惠》卷七十六。)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