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所藏的七种神气。《难经·三十四难》:“五脏有七神,……脏者,人之神气所舍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与智,肾藏精与志也。”
⑴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合为七伤。见《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⑵虚劳的七种病证:
①阴寒、阴痿、里急、精连连、精少阴下湿、精清、小便苦数临事不卒。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
②阴汗、精寒、精清、精少、囊下湿痒、小便涩数、夜梦阴人等。见《古今医鉴》。
⑶七种劳伤的病因。一为大饱伤脾;二为大怒气逆www.med126.com伤肝;三为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四为形寒、寒饮伤肺;五为忧愁思虑伤心;六为风雨寒暑伤形;七为大恐惧、不节伤志。
⑷养生术语。指养生不当对健康所致的七种损害。即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居湿处伤肾,受凉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过度伤志。
病名。七种疝病之合称。出《素问·骨空论》。至于七种疝所包括的具体病名则历代医家各有不同的记述。
①《素问》所记为冲疝、狐疝、(疒^颓)疝、厥疝、瘕疝、(疒^贵)疝、癃疝。
②《诸病源候论》等书多另有所指。
③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定为狐疝、(疒^贵)疝、寒疝、气疝、水疝、筋疝、血疝、较前代之论述更加确切,后世多沿袭之。如《疡医大全》之七疝,即:狐疝、(疒^颓)疝、寒疝、气疝、水疝、筋疝与血疝,使之基本上趋于统一。
④《医宗必读》卷八:“所谓冲疝、狐疝、(疒^颓)疝、厥疝、瘕疝、(疒^贵)疝、(疒^贵)癃疝,分言七疝之状也。”
⑤《素问识》卷七,丹波元简按:“七疝,考经文,其目未明显,姑从马、张之意。王永辅《惠济方》以石、血、阴、气、妒、肌疝、癖为七疝,亦未知何据。李中梓《必读》别立七疝之名,分(疒^贵)与(疒^颓),误甚。”
即脐风。详该条。
脐风的俗称。见脐风条。
病证名。指因七种情志刺激过度,使气机逆乱而发生的类中风证。即喜中、怒中、忧中、思中、悲中、恐中、惊中等。
病证名。因情志郁结所致的病证。见《证治汇补·七情郁症》:“七情不快,郁久成病,或为虚怯,或为噎膈,或为痞满,或为腹胀,或为胁痛,女子则经闭堕胎、带下崩中,可见百病兼郁如此。”参见怒郁、思郁、忧郁、悲郁、惊郁、恐郁各条。
病证名。因情志刺激过度而致泄泻。《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杂证谟》:“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治宜疏肝和脾,理气止泻,用柴胡疏肝散、七气汤等方。
病名。七情伤动脏腑之气所致的咳嗽。见《不居集》卷十五:“七情伤感嗽。七情伤感,无非伤动脏腑正气,致邪上逆,结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顺气为先。四七汤加杏仁、五味子、桑白皮、人参、阿胶、麦冬、枇杷叶。”参见七情饥饱嗽条。
病名。《医学入门》卷五有:“七情疝,乍满乍减。湿热者,气疝饮、古萸连丸;寒冷者,蟠葱散、生料木香匀气散。疑似功能性肠梗阻,或部分肠梗阻,或为癔病之表现。
病名。因情绪失常,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而致下利。《病因脉治·痢疾论》:“七情内伤痢之症,初起先见饮食难化,后复大便不实,时常清泄,久久不愈,渐下脓血。”治宜消补兼施,健脾化积,用枳术丸、参苓白术散等方。若久泻气虚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久泻虚寒,用理中汤、归脾汤,滑泄不禁加固涩药。肾阳不足用肾气丸,肾阴不足用六味丸与白术散,朝暮对服。本病可见于神经官能性腹泻。
病名。因情绪不安,饥饱失常,伤及脏腑而致咳嗽。《证治要诀 ·诸嗽门》:“七情饥饱嗽,无非伤动脏腑正气,致邪上逆,结成痰涎,肺道不理,宜顺为先。”治宜四七汤加桑白皮、杏仁、枇杷叶等。参见七情伤感嗽条。
①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情志活动。为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作为病因是指这些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引起脏腑气血功能失调而致病。《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包括某些内脏病变而继发的病态情志活动。《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②中药学术语。指药物配伍的七种不同作用。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详见各条。
人体部位名。指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五脏的精气分别通达于七窍,五脏有病,往往从七窍的变化中反映出来。《灵枢·脉度》:“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www.lindalemus.com/Article/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
七种情志和寒热状态的合称。可引致病证的发生。
①《诸病源候论·七气候》:“七气者,寒气、热气、怒气、恚气、忧气、喜气、愁气。凡七气积聚,牢大如杯,若拌在心下腹中疾痛欲死,饮食不能,时来时去,每发欲死,如有祸状,此皆七气所生。”
②《证治要诀·诸气门》:“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棉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
道教炼养术语。谓天门在泥丸,地门在尾闾,中门在夹脊,前门在明堂,后门在玉枕,楼门在气管,房门在心窝,均为修道养生的重要门户,称为人身七门。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清初曾分医学为十一科,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和六年(公元1801年)又分别改作九科和八科(见各该条)。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太医院中又取消针灸科,此时只剩七科。即:大方脉、伤寒、妇人、小方脉痘疹、疮疡、眼科、口齿咽喉。
推拿部位和穴位名。又名七节。
①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②位于背部正中线,约当第七胸椎处。《幼科推拿秘书》:“七节骨者,从颈骨数下第七节也”,“与心窝相对。”治腹泻,痢疾,伤寒后骨节痛等症。
①推拿穴位名。见七节骨条。
②人体部位名。指第七胸椎。《素问·刺禁论》:“七节之傍,中有小心”。《类经·针灸类》:“人之脊骨共二十一节,自上而下当十四节之间,自下而上是为第七节。”
人体部位名。指第七、八胸椎棘突间。《灵枢·背腧》:“膈腧在七焦之间。”
病名。即带下三十六疾中之七害。有两义,一指七种病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害睡。”一指七种病症。《千金要方》卷四:“一曰穷孔痛不利,二曰中寒热痛,三曰小腹急坚痛,四曰藏不仁,五曰子门不端引背痛,六曰月浣乍多乍少,七曰害吐。”
脉学名词。又名七死脉。危重病出现的特殊脉象。即釜沸脉、鱼翔脉、弹石脉、解索脉、屋漏脉、虾游脉、雀啄脉七种。详各条。
方剂分类的合称。指七种组成不同的方剂。见《伤寒明理论》。即大、小、急、缓、奇、偶、复等七方。详各条。《素问·至真要大论》:“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至金代成无己才将其总结为七方。
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指疮疡患者病情严重时出现的七种险恶证候。七恶证候是古代判断疮疡患者治疗与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历代医家所叙述之七恶证候多有差异,如《太平圣惠方》:“烦躁时嗽、腹痛渴甚、或泄利无度、或小便如淋,一恶也;脓血大泄,肿焮尤甚,脓色败臭,痛不可近,二恶也;喘粗短气,恍惚嗜睡,三恶也;目视不正,黑睛紧小,白睛青赤,瞳子上视者,四恶也;肩项不便,四肢沉重,五恶也;不能下食,服药而呕,食不知味,六恶也;声嘶色脱,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肿,七恶也。”外科医家或多宗于明代陈实功的观点,《外科正宗》卷一认为:“一恶神昏愦,心烦舌上干,疮形多紫黑,言语自呢喃;三恶腰身强,目睛邪视人,疮头流血水,惊悸是肝迍;三恶形消瘦,脓清臭秽生,疮形多软陷,脾败不知疼;四恶皮肤稿,声嘶韵不长,痰多兼喘急,鼻痛肺将亡;五恶成消渴,随饮即随干,形容多惨黑,囊缩肾家端;六恶身浮肿,肠鸣呕呃频,大肠多滑泄,脏腑并将倾;七恶疮倒陷,形如剥鳝同,四肢多冷逆,污水自流通。”一般认为临床患者若出现三、四项者,则危重难治。
任督脉及手足三阳经在颈部的一个穴位,共为八穴。次,指从任脉的天突穴旁开的次序。《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抉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其中天容穴在《灵枢》中属足少阳,后人归入手太阳。以上各穴,除天突、风府外,均是阳经在颈部的“入”穴。参见根溜注入条。
人体部位名。见《难经·四十四难》。根据消化系统解剖所见,有门户功能与形态的七个要冲部位,总称之为七冲门。即“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仑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为阑门,下极为魄门(即肛门),故曰七冲门也。”其解剖部位、相互关系之记述均较确切。
脉象一种分类法。《脉诀》把二十四脉分为七表、八里、九道三类。七表即浮、芤、滑、数、弦、紧、洪七种脉。
气功练功用语。指两臂配合呼吸时的外撑与内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领即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