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脉学术语。指诊脉方法。参切脉条。《素问·金匮真言论》:“此平人脉法也。”
②古医书名。《素问·五运行大论》:“《脉法》曰:天地之变,无以脉诊。”
③新出土古代医学帛书。残卷,撰人未详,约为秦以前作品。1973年于湖南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之一。全文约四百余字,主要谈脉法,特别是灸法或砭法与脉之间的关系。
五度之一。出《灵枢·脉度》等篇。
①测度经脉长短的度数。《灵枢·脉度》讨论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任、督、阴蹻、阳蹻脉等的长度。《灵枢·骨度》:“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②用切脉的方法进行诊察。辨别脉象的大小、浮沉、滑涩,别其左右、上下、前后,以求五脏四时逆从。
③《灵枢经》篇名。主要叙述人身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蹻脉、任、督脉的长度,故名。
病名。癫疾之病在脉者。《灵枢·癫狂》:“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参见癫条。
脉学术语。亦称脉应四时。脉象随着四时气候寒暑变化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人体正常脉象应是春有微弦、夏有微洪、秋有微毛(浮)、冬有微石(沉),属正常生理范围。脉不应时,或脉反四时,均属病态。脉诊时要注意结合四时气候识别四时脉象差异,作出正确诊断。《素问·玉机真脏论》:“脉从四时,谓之可治。”
病名。
①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出《素问·痹论》。证见皮肤变色,皮毛枯萎,肌肉顽痹等。治宜导痹通脉,用导痹汤、人参丸等方。
②指热痹。《医宗必读·痹》:“脉痹,即热痹也。”详见热痹条。
③指心痹。《症因脉治》卷三:“心痹之症,即脉痹也。”参见心痹条。
病状名。出《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指疾病过程中脉象反常,由微细欲绝突然变为显露欲出。多属病情危重,阴阳离决之候。
①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②脉搏,脉象。《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按其脉,知其病。”
③诊脉法。参见切脉、脉诊条。
④五不女之一。详该条。
宋代官方设立的专门经营药品的机构名称。此机构始设于北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王安石变法,药物也列入国家专卖,为此,神宗下令罢原有的熟药库、合药所等,成立了合卖药所,又名熟药所,负责制造和出售成药,归太医局领导。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制药和卖药业务已经划分,全国各地卖药所也逐渐增多。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卖药所改名为“医药惠民局”。参见太平惠民局条。
灸法术语。指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施灸。一般作直接灸用。《千金要方》:“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
经外穴名。在大腿伸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平臀沟下2.5寸处。正当股外侧皮神经,深部有旋股外侧动、静脉及神经的分支。主治下肢麻痹,瘫痪,疼痛,腰痛,膝关节痛,腹股沟淋巴结炎等。直刺或斜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在穴位皮下埋留异物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埋藏疗法。埋留羊肠线或药物者,又可特称为“埋线疗法”或“埋药疗法”。临床操作时,首先选择经过灭菌处理的异物,对施术部位常规消毒,如施行埋线,可以外科缝皮针或腰椎穿刺针进行,应注意将线完全埋入皮下,线端不可露出皮肤。如埋植钢圈或药物,则需将皮肤作一0.5-1厘米的切口,割除少量脂肪组织后,埋入钢圈或药物,缝合皮肤,包敷固定。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术后如有局部疼痛、低热、疲乏、全身不适等反应时,一般无需处理,可自行消失。如有感染或反应过重,则应另行处理。每20-30天埋留一次。本法适于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肠胃炎,癫痫,腰腿痛,关节炎,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即皮内针疗法。见该条。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埋植疗法之一。见该条。
即埋植疗法。见该条。
病证名。小儿丹毒之一。《幼科金针》:“小儿三焦风热,乘于肌表,风动火生,风火相搏,自发寒热,遍身如丹,似痧非痧,斑如雪片,上有风粟,发之多痒,烦渴焦躁者,蚂蚁丹也,以化斑解毒汤主之。”
病名。疔肿之生于上腭者。《增订治疔汇要》卷上有:“蚂蝗疔,又名蚂蝗风。”参见蚂蝗疔条。
病名。指上腭生疔,疼痛甚剧,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的疾病。多由心火上炎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选黄连解毒汤,参见疔条。
病名。系指黑睛宿翳、圆斜不等、薄而色黄白或微红似玛瑙的病证。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玛瑙障。本病多由内伤肝胆,真气津液受损所致。治宜扶正祛邪、明目退翳。方用补肝散加减。参见宿翳条。
元代医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清研医术,其学宗刘完素,或谓即刘完素之弟子。谓热病即伤寒之类也,喜用凉药。曾采集刘完素之说,撰成《伤寒医鉴》,又作《刘河间伤寒医鉴》,并参以朱肱《南阳活人书》之说,又着有《(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八卷行世。此外,又与程德斋合撰《伤寒钤法》。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初为道士,谙医理,治病多效。曾与刘翰同为宋太宗治病获愈,医名大振。开宝年间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及陈照遇等人同校《开宝新详定本草》二十卷。此书后来又详加校定;并增补删注,成《开宝复位本草》一卷,另有目录一卷。
明代医生。字无竞。常熟(今属江苏)人。因多病而弃儒习医,渐通医术,后竟成良医,活人无数。曾撰《伤寒一览》等书,未见传世。
清代药商。山东济宁人。集有医方《富春堂经验方书》一册传世,现有刻本。
病名。马咬伤继发感染而成疮者。见《肘后救卒方》卷七。咬伤后,伤处红肿疼痛,出血,继因感染而成脓。治宜于咬伤后立即清洗伤口,并用益母草细切醋炒研为细末,涂撒伤口创面,或用马齿苋捣烂外敷并可用以煎汤内服。
宋代人,据《宋史·艺文志》载其着有《马氏录验方》一卷,未见传世。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马牙疳,初生小儿胎内受热,见风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即是。”即马牙,治宜用针刺破出血,或外吹清热解毒之药。参见马牙条。
出《育婴家秘》。即脐风。详该条。
病证名。出《万病回春》。又名上皮疹。即初生儿齿龈上呈散在的淡黄色若米粒大小的圆形结节,内含脂肪渣,往往因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咽喉经验秘传》:“马牙系初生小儿胎内已受热毒,见风即生,但看牙根上有白色如脆骨者是。此症初发出胎即打喷嚏。含乳在口或吞或吐,或吞而不吐……大约百日外不患此病。”治宜针刺出血,并吹清凉解毒之清咽利喉散或冰硼散。实际多数不治自愈,一般婴儿百日外即不患此病。
病名。六畜痫之一。即马癫。《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马痫之为病,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灸项风府、脐中二壮。”
针具名。指以马衔铁制成的医用针具。《针灸聚英》:“《本草》云:马衔铁无毒。《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工针也。”
隋以前医家。履贯欠详。《隋书·经籍志》载其着《食经》三卷。书虽未传,但有佚文散见于日人丹波康赖之《医心方》中。
病名。即肛门部漏管之形成若马蹄状者。又名马蹄铁形漏,多因严重痔疮长期治疗不当或失治而形成漏管,且漏管间串连所致。以漏管外口位于肛门左、右侧者为多见。因内管道纡回方向之不同,又有前马蹄漏与后马蹄漏之区别。即复杂肛漏之一种,治疗当视其严重程度而采用挂线或切除手术等方法,参见肛漏条。
南北朝时期医家。河南野王(今河南沁阳)人。精研古代《本草》、《素问》、《明堂》等书,善切脉,可以决生死,常自炼药石以疗外证。其炼石法系烧石令赤,再浸入醋中,取其醋中屑,暴干捣筛,以之和醋涂疮上,甚效。又善针灸。曾入隋任药藏监,卒于隋。
经外穴名。在右下腹,当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主治急、慢性阑尾炎。直刺0.5-1寸。
明代医家。字仲化,号玄台,一作元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对《黄帝内经》精心钻研,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认为《黄帝内经》有《素问》、《灵枢》各九卷之说,力排唐王冰认为《内经》为二十四卷之误。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以阐发之。后又撰《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九卷,系据南宋史崧之传本原文着成。其《灵枢》注文为历代注家之首创,故为后世所重,汪昂赞其“疏经络穴道颇为详尽”,并赞其有功于后世。此外尚有《唯经正义》九卷、《脉诀正义》三卷。均佚。
明代医家。字少川。回族。与倪朱谟同时或稍早,故倪氏称其为“回回医”。其所著之医论未曾传世,但有片断言论为倪氏之《本草汇言》所录。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肺胀似痫。症见上气喘急,鼻翼扇动,两胁闷乱,喘喝声嘎,痰涎壅塞。病状险恶,宜急攻下,用牛黄散(《幼科发挥》)。
病证名。出《医学纲目》。又名风喉、暴喘。为小儿“暴喘而胀满”(《幼科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便秘,神气闷乱。多因“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由寒邪客闭肺经,郁而化热,肺气不通者,治宜宣肺清热,先用五虎汤;继以利下痰涎,用一捻金。
外科著作。清·马培之撰于1893年。作者精内、外、喉三科,尤长于外科,认为外科实难于内科,须精通内科医理、熟谙诊断及用药,方能取效。故本书虽为外科医案,却不难看出实为融贯众科以为辅助。书中记述疔毒、瘰疬、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对其中的主要病种,分析病因、病理、病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散、发、清等各种治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发展。倍受外医临床医生所推崇。现有清抄本,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四明慈竹堂石印本。本书收入《三三医书》中。
清代医家。字文植,以字行。江苏武进孟河镇人。世医出身,因幼年丧父而随祖父马省三学医,医术精良,尤长于内外、喉诸科。时值慈禧太后病,征各省名医医治,马氏受荐入宫,治愈其病,遂得赏识。后马氏因故托病回家,慈禧且赐有匾额,医名大振。所著有《外科传薪集》,主张外证需内外同治贯通,方能取效。另其门人整理有《马氏医案》,另有《医略存真》一卷行世。
清代医家。字五玉。东光(今属河北)人。精于脉诊,治病多有奇效。着有《脉诀浅说》、《痘疹浅说》等,未见传世。
病名。系指疔生于下唇而致唇部肿起的病证。多由脾胃热毒上冲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可选用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紫地汤等加减。参见唇疔及驴嘴风条。
人体部位名。指尿道外口。《景岳全书·杂证谟》:“通塞法,凡败精干血或溺孔结垢,阻塞水道,小便胀急不能出者,令病人仰卧,亦用鹅翎筒插入马口。
病名。疥疮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该书疥候分有大疥、马疥等五种。“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属疥之重者,其好发部位略同。治疗除个人卫生外,宜内服消风散,外擦用绣球丸之剂。
病证名。系指眦部赤脉丛生,又有血丝赤膜从眦部横贯白睛,直达黑睛,即见两头尖薄,中间高厚,肉红色如蚂蝗状的病证。见《杂病·证治准绳》。本病多由心肺二经风热壅盛,气血瘀滞或阴虚火炎所致。前者宜祛风清热,通络散瘀,方用石决明散加减;后者可滋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
清代眼科医家。安云从。山东益都人。因少时病眼而发奋攻读,并专攻眼科,从王万化处获《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遂更专于此道。阐发医理,从肺肝二经论治眼疾。所著眼科论着数种传世,如《眼科入门》一卷,《眼科阐微》四卷及《孙真人眼科秘诀》七卷传世。
病名。即喉痹。《本草纲目》马鞭草附方:“马喉痹风,躁肿连颊,吐血数者。马鞭草一握,勿见风,截去两头,捣汁饮之良。”本病多因痰毒邪火熏灼咽喉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减。
病名。系指喉间肿痛色红,痰涎壅盛,气促烦热如马喘之状,饮食障碍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此病多因痰毒邪火熏蒸肺系,结于咽喉所致。治宜泻火祛痰。方用清气化痰丸等方加减。
唐代医僧。一作摩诃衍,意译大乘和尚。大乘本是佛教中的派别,金城公主入藏时,汉族医僧随之入藏,人称其大乘和尚。当时西藏已有《医学大典》、《无畏的武器》等医书存世。摩诃衍与藏族著名译师毗卢遮那合作,将金城公主带入之医书,合作编译成《月王药诊》。此书至今仍行于世,系现存最早之藏医理论,影响深远。
唐代医僧。履贯欠详。于公元710年随金城公主入藏,与藏医琼布孜孜,琼布顿珠等人共同编译藏医书籍,有功于汉藏医学交流。
唐代医僧。一译大天和尚。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联婚,带去一批中医书。马哈德哇与藏族达玛郭嘎一起,将这批医书进行编译,汇集为《医学大全》(藏名音译“门杰钦莫”),此为藏医史上最早的一部系统的理论著作,后佚。马哈德哇对此做出了贡献。
清代医生。字瑞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随其岳父习医,医术渐高,擅长望色诊脉,以断生死。尝治一暴死患者,启齿灌药而苏。
清代人。其生平履贯未详。着有《小蓬莱山馆方抄》三卷。现有石印本及刻本传世。
病名。《外科证治准绳》卷三:“起时堆核数枚,但小些为马疔,又名马铃。”以其形似而言。内服视有否全身症状而辨证论治。外治可用紫金钟、紫金皮、紫河车、天南星磨醋暖涂为佳。或用紫金皮、紫金藤、红内消、马蹄香、马蹄藤煎酒服。
病名。
①五癫之一。《诸病源候论》卷二:“马癫,发作时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体皆然。”
②即马痫。痫症发作时如马鸣状。《景岳全书》卷三十四:“马痫、牛痫、猪痫、羊痫、鸡痫者,即今人之谓羊癫、猪癫也。此不过因其声之相似,遂立此名。”
明代医家。字继高。绍兴(今属浙江)人。医术高明,医理深邃,尤善于用药,其论述药理之言论,《本草汇言》录有若干佚文,尤善用黄芪之类,认为参、芪之类为回阳挽救阳气下陷之要药,论述颇为精当。
病名。发于颈腋部之淋巴结结核。又名疬串。《灵枢·痈疽篇》:“其痛坚而不(贵)者,为马刀挟瘿。”《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指出:“风邪抟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确认为:“此皆鼠瘘寒热之毒气也,堤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鼠瘘之本,皆根于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下。”因其所发形长如马刀,挟颈所生状如缨络,故称马刀挟瘿。证治参加瘰疬条。
病名。发于颈腋部形似马刀之淋巴结结核继发感染。见《医学正传》卷六。《外科证治准绳》卷三称:“又有马刀疮,亦生于项腋之间,有类瘰疬,但初起其状类马刀,色赤如火烧烙,极痛,此疮甚猛,宜急治之。”未溃者治宜内服柴胡通经汤,已溃者则用救苦化坚汤内服。亦有灸疗之法,可艾灸肩井、肺俞、膻中、风池等穴位。
病证名。即马刀疮。出《灵枢·经脉》。系指耳之前后,忽有疮状似马刀,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马刀疮。本疮赤色如火烧烙极痛,发展甚猛。治宜急服柴胡通经汤;已溃者,可改用救苦化坚汤。并可用针灸配合治疗。参见马刀疮条。
金代针灸家马丹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二个经验效穴。《针灸大全·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清代医家(1634-1714年)。字符化,号卧龙老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从名家沈朗仲,李中梓等习医,并私淑喻嘉言,精谙医理。其师沈朗仲之《病机汇论》未刊之前,马氏与其弟子尤怡共同参注校阅;另附个人之医疗经验一卷于书后,取名为《印机草》,一名《马氏医案》,论治多所发明。其弟子颇多,尤怡乃其中之佼佼者。
病名。《外科大成》卷四:“流注之症,俗称马(疒^其)。”因证脉治详见流注条。
病名。十三丁之一。指患疔疮形如黍米,色稍黑,四边微赤多痒者。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症见患处肉上起头,大如黍米,其色稍黑,周边微赤多痒,证治参见疔疮条。
麻疹专着。四卷。清·朱载扬撰。刊于1879年。本书纂集前人有关麻疹论述田论和方剂,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无朱氏个的创见。卷一-二编集前人有关麻证的论述;卷三-四为麻证的治疗方剂。现存初刻本、清刻本及近代石印本和铅印本。
病证名。指麻疹呼吸困难,喉中痰鸣的证候。《麻证全书》:“麻属肺胃,如喉中有痰,齁(鼻合)而鸣者,其证属痰火之候。”治宜清肺消痰,用《张氏医通》除热清肺汤(石膏、玄参、生地黄、赤芍药、贝母、栝楼根、麦门冬、甘草)加减。
病证名。指麻疹后期全身燥痒。《麻证新书》:“麻证燥痒,乃是风邪外袭,皮肤燥裂之故。其证多在将收、收后时,因而得此燥痒,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治宜滋阴活血熄风,可选用生地黄、白芍、菊花、蝉蜕、紫草等药。
病证名。指麻疹而口鼻出血。《麻证新书》:“夫麻证衄血,因肺胃中热毒,迫而上升,初潮得之,原是顺候,乃逆邪外移,衄血即是宣毒之意,不必遽止。倘失血太过,恐至亡阳。经云:‘夺血者亡汗’,用犀角地黄汤加茅根,泻火、润肺、凉血为主。”如麻疹已出而衄血者,须防血虚内陷,治宜降火清肺,用清营汤加贝母、麦冬。
病证名。指麻疹发热而口渴。《麻证新书》:“麻证原是火邪,心火内亢,肺焦胃枯,津液干涸,发热之时,未有不渴,不可以冷水与饮,只宜绿豆或芝麻或陈炒米煎汤饮之。”如麻疹初起口渴、热重者,多挟温热,治宜凉透,用银翘散加天花粉。如疹出始烦渴者,为胃热,宜凉透清胃,兼以保津,用白虎加人参汤加竹叶、银花、连翘之类。如收没期而口渴不止,为胃枯津涸,宜用甘淡养阴之剂,如增液汤等。
出《麻证新书》。即麻疹。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夹疹痢。《麻疹集成》:“麻疹作痢,毒在肠胃,在初热未出时见之,宜疏托为君,佐以行滞;若因食积加以消食行滞;正没、没后见之,宜解毒、凉血、行气。”症见麻疹患者腹痛下痢,或赤或白,与赤白相兼。由热毒未解移于大肠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导滞止痢。用清热导滞汤。切不可用收涩敛邪之剂。
病证名。《麻证新书》:“麻遇紫色,内热极也。”伴见呼吸迫促,口唇、指甲青紫、发绀,治法参见麻毒陷肺条。如热毒深入营血者,则兼见皮肤发斑,吐血,衄血,治宜清营凉血,用清营汤加减。《痘疹泄秘》:“热盛吐衄,粪黑秘结者,用犀角地黄汤加大黄下之。”
病证名。指麻疹出现谵妄症状。《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谵妄一证,乃毒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治宜清火解毒。疹未出而谵妄者,用三黄石膏汤;疹已出而谵妄者,用黄连解毒汤。
病证名。麻疹患者腹泄,多由胃肺热毒下移于肠所致。《古今医鉴》:“麻疹泄泻,须分新久寒热。新泄热泄者,宜服四苓散加木通。寒泄者,十中无一。如有伤食伤冷,不得已以理中汤,一服而止。”本病纯属热证,莫作寒论。一般皮疹初出未出而泄泻者,宜升透止泄,和升麻葛根汤加四苓散;疹已出而泄泻,宜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疹没后而泄泻,宜黄连解毒汤加导赤散。
通常指麻疹患者邪盛正衰、麻毒内陷、证情险恶。主要病变在肺,对肺的危害最大。《疹科纂要》:“麻未出时,发热喘促者,险。”“身体极热,欲出不出,隐伏皮内,不发透快者,险。”参见麻疹逆证、麻毒陷肺条。
麻疹患者正气充沛而邪毒较轻的表现。麻疹红润,五液俱全,多为顺证。《瘄略》:“出瘄发热,时有微汗滋润,并汗、泪、鼻涕、唾、溺,此谓五液俱全,出时色红润,部位齐而透,此顺证也。”在发病过程中,患者神气清爽,身热和缓,咳嗽而气不促。发热三四日开始出疹,先见于头、面,次及胸、背、四肢,疹点匀净,色泽红活,无其他合并证候。疹点在三天内透齐,渐次隐没,热退咳减,胃纳转佳,渐趋康复。
病证名。麻疹声音嘶哑,多由热毒闭塞清窍。治法参见麻疹喉痛条。疹没失音者,多兼津液亏损,肺津不布。治宜润肺生津,清利咽喉。用玄参、麦冬、儿茶、牛蒡子、蝉蜕、桔梗、杏仁、胖大海、射干、薄荷之类,或用清喉饮。
麻疹舌苔主要辨黄、白、黑三种。白苔为肺热,黄苔为脾胃热,宜用清热解毒或随证施治。若黑而湿润,为热在血分,黑而干燥苔,为热在气分,宜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或清气分实热之剂治之。见《麻科活人书》。
麻疹专着。四卷。又名《麻证新书》、《麻证全书》。旧题元·滑寿撰,实系清人托名之作。此书内容大部分辑自《麻科活人全书》,前二卷论病候及证治,后二卷为治疗方剂。书中对麻疹的发病及不同发展阶段的证候特点与变www.lindalemus.com/job/证均有论述和具体治法,现存清刻本。
麻疹患者由于正虚邪盛而在各阶段中病情逆转的各种表现。如疹出不畅,或疹出即收,或疹色紫暗,并有壮热咳剧,气急痰鸣,鼻煽胸高,口唇青紫,脉洪大疾数,为热毒攻肺。治宜清肺解毒,用麻杏石甘汤加贝母、楼仁、竹沥、黄芩、地骨皮。若疹色紫黑,形成斑块,舌质干绛起刺,是邪毒窜入营血。治宜凉血解毒,用犀角地黄汤加紫草、大青叶。若神昏谵语,痉厥抽搐,是邪毒内陷心包。治宜清热开窍,选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若肤色苍白,疹点黯淡不红,昏睡肢厥,舌苔白滑,脉象沉微等,属元气虚弱,不能透邪外出。治宜补益元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此外,凡疹出而收没太早,或出疹过程中忽然没收;或逾期不收,身仍壮热;或疹收后并见壮热、喘咳、泄泻等,均属麻疹逆证,宜结合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病证名。指麻毒炽盛,内陷营血而夹瘀斑。《疹科纂要》:“麻疹不出,忽发红点者,名为夹斑。”症见恶寒,壮热,喷嚏流涕,腮红眼赤,咳嗽气急,继而全身既可见碍手的颗粒麻疹,复见成片、平坦不碍手之红斑。由肺胃同时受麻毒热蒸所致。治宜清营解毒,透疹化斑。用清瘟败毒饮等。
麻疹专着。二卷。清·朱楚芬撰。刊于1824年。卷上为麻疹总论及麻疹分期的辨证论治;卷下论麻疹的各种兼证及证治。全书共50余篇,均系集录整理前人的著作而成。现存初刻本。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www.lindalemus.com/shiti/麻木源流》:“麻木,风虚病亦兼寒湿痰血病也。麻,非痒非痛,肌肉之内,如千万孑虫乱行,或遍身yinyin如虫行有声之状,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有如麻木之状。木,不痒不痛,自己肌肉如人肌肉,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有如木之厚。”《医学准绳·麻木》:“麻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张氏医通·麻木》:“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加芎、归、桃仁泥、红花、牛膝、韭汁之类。大便见黑而不作泻者,小剂桃核承气汤微利之。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死血,二陈加二术、桃仁、红花、少加附子行经。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又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麻木不仁,并用神效黄芪汤(见《张氏医通·痹》)。
病名。指皮肤所生之慢性传染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其病系邪毒积留胃腑所致。症见初起遍体生疮如疥癣,搔痒难忍,日久手足可出现顽痹不仁。相当于结核型麻风。证治可参见疠风条。
麻疹专着。四卷。清·谢玉琼撰于1748年。本书系参考多种麻疹专着,予以删补编订而成。卷一总括麻疹及其辨证治疗、常用药物等;卷二-四介绍麻疹发病每个阶段的证候与变证的具体治法。全书共108篇。每篇均有歌诀及论说,末附刘齐珍辑麻疹论及医案等。全书内容比较丰富。对麻疹的发病规律、各期特点的论述较为具体、全面,在麻疹专着中是较好的一种。现存初刻本等几十种清刻本,1936年朱礼堂曾附有评注,此评注本1957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麻疹专着。又名《郁谢麻科合璧》。一卷。清·杨开泰编于1740年。本书系杨氏将其师沈氏所传的《郁氏遗书》及另一师谢心阳所撰的《瘄子要领》合编为一书者。书中简要地介绍了麻证总论,对麻疹的发病规律、证状特点等予以概括。然后系统而简要地论述了麻疹各期证候的护理、将息、调治、避忌、辨证和用药,以及杂病等内容。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等。
金代医家。字知几。易州(今北易县)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一时目为神童。晚更喜医,与名医张子和游,尽传其学,并为张子和《儒门事亲》润色。着书为文精密,奇健,诗尤工致。
指麻疹后期而吐痰者,《麻证全书》:“吐痰之证有二:有吐出而白者;有吐出而成块者,皆肺胃之火欠清而作也,俱宜清肺消痰降火为急,以杏仁清肺汤去甘草、桔梗,加黄芩,……但清痰切勿用半夏、南星等燥药,惟宜用天花粉、贝母、陈皮之类。”
病证名。麻疹后期,牙龈腐烂,以营养状态不良的婴儿为最多见。《麻证新书》:“此乃胃中伏毒,上窜阳明部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火麻仁、滑石,以泄大肠之火,使下移毒势,上清胃火。”治宜清热凉血。外用锡类散或硼砂、冰片、硝石敷之,或栗树根煅存性调搽。
病证名。指麻疹后期,突然喉肿,呼吸困难的证候。症见高热,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深陷,上腹内缩,咽喉充血并水肿,面青,唇紫,不能进食。治宜清热通闭,用麻杏石甘汤合银翘马勃散。并结合针刺少商、商阳、天突、尺泽、合谷、曲池。
病名。指足跟处生疮,且见有赤烂者如麻根者。《外科启玄》卷七:“此疮多生于足后根下,赤烂内有肉丝,缕缕如麻根相似,故名之。”该病多由肾虚,气血不足所致。治宜补气养血,或补益肾气。可内服十全大补汤或肾气丸,外用轻乳生肌散搽,或用结扎疗法。类似丝状疣等。
病证名。出《麻疹集成》。指小儿麻疹收没之后,遍身生疮,痒甚,心烦等。多由麻疹余毒未消,复感风邪所致。治宜疏风解毒。用消风散或大连翘饮加减。
病名。指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见《外科摘要》卷二。即疠风。详见该条。
病证名。指麻疹出疹或疹回时,感受风邪,以致麻毒内陷于肺。即麻疹合并肺炎。症见高热,咳嗽,气促,痰鸣,鼻翼煽动,面唇青紫。治宜宣肺透邪,清热解毒。用麻杏石甘汤加味。热甚者,加知母、黄芩、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连翘等;咳甚痰多者,加栝楼、桑白皮、地骨皮、桔梗等。此证变化迅速,治疗须结合各阶段的病理特点,必要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并加强护理。
病证名。指麻疹热邪炽盛,深入营血,内陷心包。症见疹色紫黯,稠密成片,高热,烦渴,谵妄,神昏,痉厥,撮空,舌绛起刺,或口、鼻、二阴出血。治宜清营凉血。用清营汤或温瘟败毒饮加减,加服神犀丹。
病证名。指麻毒不能适发外出的逆证。《古今医鉴》:“麻疹既出,一日而又没者,乃为风寒所冲,麻毒内攻。”轻则烦躁谵妄,重则神昏闷乱。治宜透疹清解。内服荆防败毒汤,外用胡荽酒擦全身。重者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
病名。系指麻疹毒邪侵入眼目,白睛红赤,羞明多眵甚或黑睛生翳的疾病。本病多为麻疹恢复期。麻疹余邪袭目所致,失治可致丧明。故治宜疏风清肺除邪,方用泻白散加减;生翳者应泻肝解毒,方用谷精草汤,外点犀黄散。
十怪脉之一。脉如麻子之纷乱,细微至甚,为卫枯营血独涩,属于危重之候。
病证名。指麻疹透齐,疹子红肿太甚者。为毒火壅遏所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去芥穗、豆豉,加紫草、紫花地丁。
证名。肢体或局部肌肤麻木,不知痛痒。见《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医学正传·麻木》:“夫所谓不仁者,或周身或四肢唧唧然麻木不知痛痒,如绳扎缚初解之状,古方名为麻痹者是也。”
病证名。出《麻科合璧》。指麻疹愈后肌肤发痒,出现似疮非疮,似疥非疥的一种疾患。由风湿热毒郁于肌肤所致。治宜开通肌表,疏风利湿,兼以活血为治。
疮疡内治方法之一。《外科证治全书》卷五:“凡痈疽一切恶疮,预防毒邪内攻。真麻油一斤,银器内熬十数沸,候冷用酒两碗入麻油五盏,通口热服,一日用尽,缓则数日服之。”该法具有缓下作用,临床可用其泄下疮疡之毒热,以防毒邪内攻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