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医词典:(拼音M)第五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地支的第四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

泛指皮毛。《灵枢·经脉》:“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髦色不泽。”

毛折

病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脏论》:危重症状之一。指毛发枯槁,稀疏易折的病变。多因久病精气枯竭,不能濡润皮毛所致。为元气衰绝之候。

毛祥麟

清代医家。字瑞文,号对山,上海县人,工诗书画,亦精医术,尝着《对山医话》、《增注达生篇》等,未见行世。

毛谈虎(1896-1976年)

现代医家。浙江桐乡县人。为名医金子久之门徒。强调治病需严格辨证,尤精于温病,尝概括为“清燥救肺,祛邪安正,保津救液。”甚有创见。

毛耸

证名。毫毛耸然直竖。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

毛世鸿

清代医家。湖南芷江县人,熟谙医理,尤精于脉学,尝注释《濒湖脉诀》,且曾增补《伤寒金口诀》、《伤寒歌句》等书,有抄本,未见刊行。

毛世洪

清代医家。字达可,号枫山,浙江仁和县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求者,不计贫富均应之。于田舍间诊病,虽山区僻壤,未尝肩舆,甚得病家赞颂。所著有《便易经验集》一卷,并附补遗、续集各一卷;另有《济生养生集》一卷行世。现有多种刻本、刊本行世。书名亦略有差异,包括《经验良方》、《新集良方》等多种。

毛士达

清代医家。河南滑县人。精于医术,治病多有效。有著述甚多,如《经验奇方》、《本草医方》、《本草按症》、《舌苔三十六种》等多种。

毛窍血出

证名。亦称脉溢。见《医学入门》卷八:“毛窍血出,节次若血不出,皮膨胀如鼓,须臾眼鼻口被气胀合,此名脉溢。饮生汁、水各一二盏即安。”

毛脉

①脉学名词。秋季脉来时轻虚而浮之象。《素问·玉机真藏论》:“其气来,毛而微,此谓不及。”王冰注:“其脉来,轻虚以浮,故曰毛。”

②解剖结构名。皮毛与血脉。《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

毛景义

清代医家。字退之,河北静海县人,生平欠详。着有《中西医话》、《喉科选粹》等行世;另有《本草分经解》、《素问注解》等,未见行世。

毛嘉赞

清代医生。山西夏县人。精于医,于脉理更有研究,能预决病之吉凶云。

毛际

解剖结构名。指前阴上方长阴毛的皮肤边缘部。《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绕毛际。”

毛凤翔

清代医生。字贞所,浙江嘉兴县人。医术高明,尤擅治伤寒症,亦精按脉,寿九十九而卒,平生活人甚众。

毛发焦

证名。毛发干焦的症象。出《灵枢·寒热病》。多由血气耗伤,津液不能滋养所致。

毛悴色夭

证名。皮毛憔悴,色泽枯暗。出《灵枢·本神》。多由心脾不足,肺气亏虚,皮毛失养所致。

毛刺

刺法名。九刺之一。《灵枢·官针》:“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即浅刺皮肤治疗浮表痹症的方法,现在常用的皮肤针刺法即由此发展而来。

毛拔

病证名。即脱发症,《素问·五脏生成》:“多食苦,而皮槁而毛拔。”

①动物体表上所生的丝状物。《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②人体表的毛。《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③特指阴毛。《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抵阴器。”

④指“毛虫”,长毛的动物,“五类”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其虫毛”。

⑤脉象名。指肺的常脉。《素问·宣明五气篇》:“肺脉毛。”

眼疮

病名。指头面手足部位生疮,疮面起红斑成片者。亦名寒疮。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四。因内蕴湿热,外受风寒,凝结于肌肤而成。本病多生于头面手足,症见疮面红润光泽,起红斑成片,或有水泡,因其形似猫眼,故而得名。治宜清热,利湿,散邪。可内服清肌渗湿汤,外用妙贴散贴敷。该病类似虹膜样多形红斑。

痝然

肿起貌。《素问·评热病论》:“有病肾风者,面胕痝然壅。”

肠丸

经外穴名。见《腧穴学概论》。在腹右侧,当髂前上棘与脐孔连线的中点处。主治肠腹泻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盲肠气

病名。因肾虚寒邪内侵,小肠牵引阴部疼痛之证。亦称小肠气,即疝气。《太平圣惠方》卷七:“肾气虚微,为邪冷之气所侵,传注于小肠,则令小肠连阴疼痛,故号盲肠气也。”治宜温经散寒,用荜澄茄散。见手足逆冷者,用绿云丸。

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六月六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时开始。《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五月节。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针

针具名。针身细长,形如麦芒。现用芒针仿古代长针用不锈钢制造,形与毫针相似,但针体较长,一般都在6寸以上,专用于深刺和沿皮下透刺。

慢心锐毒

病名。指生于胸部鸠尾穴、中庭穴或两穴之间之痈疽。出《外科证治全集》卷一。即井疽。详见该条。

慢痧

痧证之一。指痧毒滞结脏腑经络而慢性发作的病证。郭志邃《痧胀玉衡》指出:“痧若紧者,只在顷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至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诚痧之慢矣。……痧毒蔓延于肠胃经络间者,正多凶险之处,即如痧毒滞结于身之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里或中或表,既有若是之滞结者,必不犹然若是之滞结而已也,将且在内者先坏脏腑,在中者先损经络,在表者先溃肌肉,虽未即毙,而其难治之形,必然先见,若一不治,便成死症。”参见痧条。,

慢脾风

病证名。慢惊风的一种类型。见《仁斋小儿方论》。又名脾风、虚风。症见闭目摇头,面唇发青发黯,额上汗出,四肢厥冷,手足微搐,气弱神微,昏睡不语,舌短声哑,呕吐清水,指纹隐约。多因吐泄既久,脾虚气弱,肝失濡养所致。证属无阳纯阴的虚寒危象。患儿往往衰脱而死,预后大多不良。治宜补脾益胃,温中回阳。用参附汤、回阳救急汤。初起宜有白僵蚕丸。

慢惊夹痰

病证名。指慢惊风夹有热痰。症见午后身热,口渴烦饮,胸脘胀闷,呼吸气促,泛吐痰涎,心烦不寐,时发抽搐。由于病久脾损,水谷停滞,痰浊内生而致。治宜健脾化痰清热,用二陈汤加白术、芩、连。

慢惊风

病证名。出《太平圣惠方》。又名天吊风。惊风的一种证型。其抽搐表现为缓慢无力,时发时止。一般体温不高,面色淡黄,或青白相间。多合目昏睡,或睡时露睛。神情倦怠,懒言少语。大便色青,或下利清谷。脉来沉缓,或沉迟无力。多因气血不足,肝盛脾虚所致。往往在一些严重的慢性疾患的后期,正气虚弱的情况下出现此证。应注意扶正,以调理肝脾,佐以清心涤痰为大法。选用理中汤、《古今医统》惺惺散、《证治准绳》醒脾散、《小儿药证直诀》温白丸、朱砂安神丸等方,慢惊风症见昏迷痰搐者,用星香全蝎散(南星木香人参橘红、全蝎、甘草)加紫苏、姜、枣浓煎。

慢喉风

病名。系指咽干,微肿痛,大便自利,舌苔白滑的病证。本病多由素体虚弱,更兼忧思郁怒而成。若午前痛甚者,应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若午后痛甚者,应服甘桔汤加味。应忌用苦寒药。

喉痹

病名。系指咽喉肿塞疼痛的病证。《罗氏会约医镜》卷七:“冰片破毒散,治急、慢喉痹,肿塞切痛。”冰片破毒散包括朴硝、僵蚕、甘草、青黛马勃蒲黄麝香、冰片等八味药。共为细末,宜清水慢咽。

慢肝惊风

病证名。慢惊风的一种证型。出《本草纲目》。症见抽搐,兼有目如橘黄,上视,不乳食,气虚欲脱等。多因泄泻日久,损伤脾胃,肝失营养,虚阳上犯所致。治法见慢惊风条。

慢肝风

病证名。又名婴儿目涩。《幼幼新书》:“月内目闭不开,或肿羞明,或出血者,名慢惊风。”多因感染污浊风热病邪所引起,内服《证治准绳》明目饮,外用黄连蒸人乳点眼。

慢蛾

病名。系指乳蛾发病缓慢,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的病证类型。本病多因虚火上炎所致。详见乳蛾、阴虚乳蛾等条。

满壮

丰满健壮。《素问·上古天真论》:“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满月

出《外台秘要》卷三三。一般指产后一个月,为满月。也有认为一月为小满月,两个月为大满月。张仲远《产孕集》:“产后一月俗谓之满月,二月谓之大满月。”在此期间,产妇可以得到休息和恢复体力。

满天星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下。即三十六丁。见该条。

满天星

病证名。

①指疔肿周围赤肿,且生多个小疮肿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临证如见有此者预示病热较缓。

②指有头疽生背部,且疮形两头小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四。发背之一。又名两头发。

③出《外科启玄》卷二。三十六丁之②名。详该条。

满脉

喻气血上涌,气满脉内。多因怒气太过,厥逆之气上行所致。《素问·疏五过论》:“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㈠(mǎn,音螨)充盈,盛满。《灵枢·经脉》:“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素问·逆调论》:“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

②胀满。《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灵枢·寒热病》:“阳迎头痛,胸满不得息,取之人迎。”

③指气口脉气满实。《素问·大奇论》:“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王冰注:“满,谓脉气满实也。”《灵枢·小针解》:“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

④达到期限。《素问·玉机真脏论》:“弗治,满十日,法当死。”《素问·热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⑤满圆,正圆。《素问·八正神明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

⑥足,够。《灵枢·骨度》:“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骨曷)骬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⑦充塞。《灵枢·本脏》:“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难开以言。”⑧丰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足太阴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

㈡(mèn,音闷)通“懑”。烦闷。《素问·热论》:“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素问·逆调论》:“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

悗心

病状名。指心中烦闷。《灵枢·五味》:“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

病名。肛门痔之一种。

①《五十二病方》。有“脉者”,释为脉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四:“肛边生疮,痒而复痛出血者,脉痔也。”相当于肛裂

②又《外台秘要》卷二十六引《集验方》,《医心方》卷七引《龙门方》云:“五痔中均有脉痔。”泛指出血性痔。

脉证合参

诊断学名词。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相反为逆。例如阳热证见浮数脉,虚弱证见细弱脉,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脉,虚弱证见洪大脉,为脉证相逆,说明表里正邪错综复杂,病情较重,属于逆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辨别疾病的本质,以确定脉证的从舍。参舍证从脉,舍脉从证条。

脉蒸

病名。五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脉蒸,脉不调。”又为二十三蒸之一。详见五蒸、二十三蒸条。

《脉语》

脉学著作。一名《脉学精华》。二卷。明·吴昆撰。刊于1584年。本书论脉简要,颇有见地。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评态度。书末附脉案格式,是对医者的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脉阴阳俱紧

脉学术语。阴,尺部;阳,寸部。寸尺两部脉象俱紧。多因寒邪外束,表气不宣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脉因证治》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候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刻本,前有缪遵义所撰序文,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脉溢

病名。即毛窍血出,详见毛窍血出条。

《脉义简摩》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www.lindalemus.com/kuaiji/种》之一。八卷。清·周学海撰于1892年。作者阐述脉理,主张由博返约,执简驭繁。但又嫌《濒湖脉学》过于简略,于脉理无所发明,遂参阅《脉经》、《珍家枢要》、《诊宗三昧》等有关文献五、六十种,并结合个人心得撰成些书。卷一-三论述切脉部位、方法及脉象;卷四-五论主病;卷六名论汇编;卷七-八为妇科、儿科诊略。现存周氏医学丛书本。

脉义

宋代太医局考核医生的方法。脉义亦即脉证大义,是方脉科医生必考之课程。考试方法是由考官选择病人,令被试者切脉并做出结论,以考核其脉学的水平。

脉以胃气为本

脉学术语。脉诊内容之一。脉象有无胃气是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五脏四时之脉,皆以胃气为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象,在平脉指不浮不沉,不急不徐,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在病脉指不论浮、沉、迟、数,皆不失冲和之象。《望诊遵经》:“凡诊脉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参脉无胃气条。

《脉要图注》

脉学著作。一名《脉要图注详解》。四卷。清·贺升平辑,刊于1783年。卷一以脉学总论内容为主,兼谈各科脉法及五运六气;卷二介绍28脉,奇经八脉及灸法等;卷三列述骨度名位、十二经脉、十六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卷四专论形身、脏腑、营卫、颜色、声音、五行等诊法。内容比较丰富,插图颇多。现存清刻本。

《脉学入门四言举要》

脉学著作。一卷。宋·崔紫虚撰,清·莫熺注。刊于1742年。为《莫氏锦囊十二种》之一。莫氏认为崔氏《四言举要》“言宗经旨,理越前人,较之素(问)、难(经)诸书,又无浩瀚难测之患,……但言辞简要,含义实深”(见自序),遂予注释。注文主要参考《濒湖脉学》,兼采其他。

《脉学辑要评》

脉学著作。三卷。清·廖平评。刊于1853年。本书对《脉学辑要》有“不背古而最实用”的好评,又有“不以脉定病与两手分六脏腑之诊”的批评。评述部分能结合临床,颇有个人识见。本书还将27脉的次序重新排列。现有《六译馆医学丛书》本、《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脉学辑要》

脉学著作。三卷。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795年。作者纂辑诸家脉学之精要,附录家传及个人心得编成此书。上卷总论;中卷为28脉形象分析;下卷列述妇人、小儿及诸怪脉。现存日刻本、清刻本、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脉学发微》

脉学著作。四卷。恽铁憔撰于1926年。卷一专论脉诊以外的诊法,包括望色、察呼吸、分析病状等;卷二为脉学概论、原理等,并释十字脉象(指大、浮、动、数、滑、沉、涩、弱、弦、微);卷三-四结合病例分析促、结、代、浮、沉、迟、数诸脉。全书用中西汇通的观点阐述脉理,解释脉要,于脉学发展或有积极意义,但也不免有某些牵强附会、联系欠当的缺陷。

脉象主病

脉学名词。指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脉象

诊断学名词。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关系密切。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晋·王叔和《脉经》将脉象总结为二十四种;元·滑寿《诊家枢要》发展为三十种脉象;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定为二十七脉;明·李士材《诊家正眼》再增入疾脉,合二十八种脉象。后世多沿用二十八脉。

脉无胃气

脉学术语。脉来失去从容和缓及正常的节律,真脏脉现,表现为弦劲绷急,坚硬搏指,或浮散无根,杂乱不匀等。说明胃气将绝,五脏真气败露,生命垂危,预后不佳。《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脉痿

病名。亦称心痿。由心热血气上逆,下部血脉空虚;或悲哀太甚,阳气内动,颇发尿血,脉失濡养所致。证见四肢关节如折,不能举动,足胫软弱,不能站立。《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也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故《本病》曰:大www.lindalemus.com/rencai/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治宜清心泻火,养血活血,用导赤各半汤,或六味丸合丹溪大补丸,或大生脉汤、铁粉丸、调营通脉汤等方。

《脉说》

脉学著作。二卷。清·叶霖撰。上卷选取《内经》、《难经》、《脉经》等有关论脉部分加以阐释,结合临床实际,每发新义。并分别论述脉机、妇人脉法、幼儿诊法、奇经八脉、脉色兼察等。所附察色节要,多采石芾南之说。下卷列举分析30种脉象,末附清脉、浊脉。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和《三三医书》本。

脉数急

脉学名词。脉数而弦。太阳表证,脉弦数,烦躁,恶心者,为病向里传之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脉舍神

生理学名词。神居舍于脉。指心神反映于血脉之中。心藏神,主血脉,故脉既为血之府,而神亦舍于其中。《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脉疝

病名。指小腹部胀满而伴有拘急疼痛的病症。《外台秘要》卷七:“少腹胀满,引膀胱急痛名曰脉疝。”治宜服七疝丸。

脉软

脉学名词。脉象软弱无力。《灵枢·四时气》:“脉软者,病将下。”

《脉如》

脉学著作。清·郭治撰于1753年。作者深感切脉诊病之不易,遂搜集前人有关脉学理论,结合个人临床体会编成本书。书中阐析28脉颇详。除脉诊外,并简介望、闻、问三诊。书中还有“《素问》六十年运气治病之纪”等论述。现存清刻本。

《脉确》

脉学著作。一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韵编成该脉歌诀。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扼要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述作为补充。后辑入《疡医大全》等医着中。1981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影印本。

脉气

①脉中的精气。《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yin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

②即经气。《灵枢·官针》:“微内针内久留之,以致其空脉气也。”详经气条。

脉逆四时

脉学术语。脉象与四时季节应现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象相逆反,为病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大,命曰逆四时也。”《素问·玉机真脏论》:“脉逆四时,为不可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甚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参脉从四时条。

《脉理宗经》

脉学著作。三卷,补集一卷。清·张福田撰于1868年。作者认为:“脉必以《内经》为正宗”,遂着此书。首录《内经》脉要、诊候,详加注述。次以仲景脉法及诸家脉学理论予以补充发挥,并分述30种脉之形象、主治,以及足脉、脉法、内照图说等。现存清刻本。

《脉理正义》

脉学著作。六卷。明·邹志夔撰。刊于1635年。邹氏汇集诸家学说阐析脉理,卷前列辨脉十篇,颇多个人心得体会。“其一卷曰明诊,揭脉之纲领也;其二卷曰序脉,布脉之条目也;其三卷、四卷曰类证,详其使用也;其五卷曰萃经,搜其故典也;其六卷曰外诊,估诊之不逮也。”(见凡例)。邹氏立论多宗《内经》、《脉经》,于后世诸家,推重滑寿《诊家枢要》。现存康熙刻本。

《脉理求真》

脉学著作。三卷。清·黄宫绣撰。卷一为新着脉法心要。介绍诊脉部位,各种脉的形象、主病等内容;卷二新增四言脉要,系据《诊家正眼》所载崔氏“四言脉要”增删而成;卷三有汪昂所撰十二经脉歌、奇经八脉歌,末附新增脉要简易便知,作者综合各家论述,参以个人心得,联系临床实际叙述脉理,并对脉法中某些重要的问题作了扼要的阐析。本书原附刊于《本草求真》之后,后出单行本。现存几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脉理存真》

脉学著作。三卷。清·余显廷校订。刊于1876年。余氏叔祖父余燕峰曾以《诊家枢要》为基础,杂采诸家学说,详辨脉象,编成《脉理》一书。显廷据《脉理》予以校订补充。书成,其父余丽元定名《脉理存真》,并撰滑伯仁先生传一篇附于卷前。现存清刻本。

脉口

脉学名词。即寸口。又称气口。《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详寸口条。

脉厥

病名。厥证之一。

温疫里证应下失下,六脉如无之重症。见《温疫论》。以温疫里证失于攻下,内结壅闭,营内不能达于四末所致。证见六脉如丝,沉细不能应指,似有似无,或两手俱无,或两手先伏。亦有过用黄连、石膏诸苦寒药,强遏其热,致邪愈结,脉愈不通。”治宜承气汤缓下之,其脉自复。

②战汗后暂见脉停而呼吸尚存之证。《伤寒寻源·战汗》:“战定之后,其人忽沉沉睡去,如死一般。须察其脉仍和缓有根者忽讶,俟其气复即醒矣。亦间有脉停者,又必察其呼吸,如呼吸尚长,此属脉厥,久之自复。”参见厥证、战汗条。

脉绝

病名。血脉枯涩败绝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心脏》:“扁云:脉绝不治三日死,何以知之?脉气空虚,则颜焦发落。脉应手少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血先死矣。”参见脉极条。

《脉诀纂要》

脉学著作。一卷(即《冯氏锦囊秘录》卷十五),清·冯兆张纂辑。此书以《内经》理论为据,结合个人见解,分述脉位法天、脉论、七诊之法、论脉紧要诸条、太素脉说、删润脉诀等内容。

《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脉学著作。一卷。元·李杲撰(旧题元·朱震亨撰,系后人所误)。本书以三部九候、五运六气、十二经脉等为理论依据,论述脉证诊法,辨析男女各种病脉之异同。并附图表说明。今所通行为明·吴勉学校刻本(见《医统正脉全书》六十一卷)。

《脉诀四言举要》

脉学著作。二卷。清·王道纯在宋·崔嘉彦《脉诀》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注释。原附于《本草品汇精要》之后。上卷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之理,参合人个见解,以另分子目的方式诠释崔氏《脉诀》;下卷扼要叙述四诊,并附《脉诀》(指高阳生《脉诀》)考证及崔氏《四言举要》原文。

《脉诀乳海》

脉学著作。清·五邦傅纂注,叶子雨参订。刊于1891年。王氏据高阳生《脉诀》予以注释发挥,颇多独到的见解。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脉诀筌蹄》

脉学著作。不分卷。清·吴甡选辑。约刊于1710年。吴氏此编的脉学部分,基本上取材于《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学》,后附望、闻、问及小儿色诊。书中叙述各脉体象以《濒湖脉学》二十七脉为宗,删去原《王叔和脉诀》中七表八里九道脉。全书内容辑自前人,缺乏个人见解。现存清刻本。

《脉诀启悟注释》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启悟》。一卷,原题清·徐灵胎撰。本书首论诊法,次分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8脉,各辨其形象、主病、寸关尺、虚实、兼脉、兼象等。每脉均列“诊宗脉学”(盖摘录《诊宗三昧》之语)作为总结。本书刊入《徐灵胎医学全书》及《徐灵胎医略六书》,后者并附“经络诊视图。”

《脉诀刊误》

脉学著作。又名《脉诀刊误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诀》,内容虽较通俗,又是歌诀,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异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诀》原文考核辨妄,详为订正,观点颇多可取。后经明·汪机于1523年予以补订,并将其《矫世惑脉论》附录于后。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脉诀汇辨》

脉学著作。十卷。清·李延昰辑于1664年。作者鉴于流传较广的高阳生《脉诀》言辞鄙俚,谬误颇多。遂汇集古今脉学论着,结合其叔父李中梓所传的脉学予以辨驳订正。卷一述作者研究脉学之心得。认为脉诊须掌握六个要点:辨析相类之脉,对举相反之脉,熟悉兼至之脉,察定平常本脉,准随时令变脉,确认真藏绝脉;卷二-六以崔嘉彦“四言脉诀”为基本内容,略有增删;并采撷经典及名家学说,诠释脉理;卷七阐述望、闻、问三诊,以示四诊合参之意;卷八以运气联系脉法;卷九选录李中梓医案若干条,以脉参证,灵活机变,体现脉诊在临床诊断上的重要作用;卷十为经络脏象,摘选有关诊法的纲领,并附脉案图式。全书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内容详备。现存几种清刻本。本书于1963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据康熙刻本予以校订排印。

《脉诀汇编说统》

脉学著作。简称《脉诀汇编》。二卷。明·翟良纂,清·林起龙鉴定。刊于1667年。翟氏论脉颇能融会古说,强调使读者“明于书”、“明于心”,以领会脉之真传。书中分述诊脉指法,各脉形状、主病,从症、从脉、相类脉、相反脉、相兼脉等多方面内容,文字简要,浅显易懂。末附四时顺逆脉及濒湖脉诗。现存多种清刻本。

《脉诀采真》

脉学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脉确》一书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脉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脉法。现存初刻本。

《脉诀》

脉学著作。

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诀》、《崔真人脉诀》、《紫虚脉诀》。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有相当影响,明·李言闻曾予补订,改名《四言举要》,李时珍将其辑入《濒湖脉学》中 。

②《王叔和脉诀》的简称,详见该条。

③南宋·刘开撰。又名《刘三点脉诀》、《复真刘三点先生脉诀》。撰于1241年。本书将七表八里脉法总括为浮、沉、迟、数四类,分别就寸、关、尺三部四类脉的主病作了概述。

④清代刘璞、叶盛、董西园、朱铭石、陈璞等分别曾撰《脉诀》,但流传不广。

脉疽

病名。又名百脉疽。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即指颈部痈。今谓之颈部蜂窝组织炎。治参外痈条。

脉静

诊断学名词。脉来和缓平静不急躁。《素问·疟论》:“在阴则寒而脉静。”如伤寒表证,脉象平静和缓,为不传经。《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脉经》

脉学著作。

①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三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着。本书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先取《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有关论述分门别类,在阐明脉理的基础上联系临床实际。全书共十卷。卷一论三部九候,寸口脉及二十四脉;卷二、三则以脉合脏腑经络,举其阴阳之虚实,形证之异同,作为治疗依据;卷四诀四时、百病死生之分,并论脉法;卷五述仲景、扁鹊脉法;卷六列述诸经病证;卷七-九讨论脉证治疗,其中卷七以伤寒、热病为主,卷八为杂病,卷九为妇产科、小儿病证;卷十论奇经八脉及右侧上下肢诸脉。原有“手检图三十一部”,今已亡佚。本书的最大贡献有二。其一:首次将脉象归纳为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二十四种,并对每种脉象均作了具体描述。其二:本书将晋以前的诊脉方法、脉象所反映的病理变化以及脉诊的临床意义等许多重要文献资料均收集保存下来。《脉经》经宋·林亿等校订后,卷数未变,而篇次和内容均有所更动。此书刻本颇多,现有几十种刊本。1949年以来,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先后有影印本刊行。

②《内经》以前的脉学著作。《素问·示从容论》:“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矣。”

③黄公兴、秦承祖、康普思(以上见《隋书·经籍志》)、王子颙、甄权(以上见《新唐书·艺文志》)、李勣(见《崇文总目》)等均撰《脉经》,均佚。《濒湖脉学》、《脉诀汇辨》等所列“考证书目”中有蔡西山《脉经》,亦未见。

《脉简补义》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撰。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上卷谈诊法及诸脉;下卷经义丛谈,讨论多方面的脉学问题。周氏此编是对《脉义简摩》一书的补充与发挥。现有《周氏医学丛书》本。

脉极

证名。血脉亏损的疾患。又称血极。《备急千金要方·心脏》:“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食饮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常伴见面无血色,头发脱落,易怒,言语不快,惊跳不定等症。治宜益气养血,用人参散、地黄汤、补荣汤等方。参见脉绝条。

脉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脉会太渊。”太渊为肺经俞穴,肺朝百脉,本穴位于寸口,为脉之大会,属中医诊脉之处,故名脉会。凡脉病皆可酌情取用。

《脉贯》

脉学著作。九卷。清·王贤撰。刊于1711年。王氏论述脉法。采摭《难经》要旨以为提纲,并广引诸家学说以阐脉理。删繁纂要,附述己见以求脉理贯通。现存清刻本。

脉管

解剖结构名。指血液运行的通道。简称脉。详该条。

脉骨疔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九。即疫疔。证治可参见该条。

脉孤

脉象名。脉来但弦、钩、毛、石,缺少胃气。《素问·玉版论要》:“脉孤为消气。”脉孤即脉无胃气,为正气散失之象,预后不佳。

脉风

病证名。同疠风。因风邪侵犯血脉,留而不去,蕴酿而成,故称。《素问·脉要精微论》:“脉风成为疠。”参疠风条。

相关文章
 冠心病 一
 第二节 念珠菌病(Candidiasis)
 麻黄汤小议
 被流氓围攻颅外伤
 脾在声为歌?
 枯瘤膏(《卫生宝鉴》卷十三。)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