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
中医词典:(拼音G)第一篇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孤拐骨

人体部位名。即踝骨。见该条。

病名。系指啼极无声的病证。即嘶哑。

盖痘疹

病证名。指痘疮方愈而疹子随发者。症见遍身出疹,先如粟米,渐成云片状。因痘后余毒未尽,更恣意饮食,复感风寒所致。治宜疏风清热,用《医宗金鉴》加味消毒饮荆芥防风、牛蒡、升麻甘草赤芍山楂连翘)。

盖骨

骨名。见《伤科汇纂》。即下横骨。详该条。

干(匿^虫)

病名。指虫蚀下部所致的疾患。《备急千金要方·大肠腑》:“干(匿^虫),不甚泄痢而下部疮痒,不问干湿,久则杀人。”

干喘

病症名。指气喘而无咳嗽痰涎的病症。见《证治要诀·哮喘》。多由情志郁结,气机壅逆所致。治宜降气疏郁为主,用四七汤、分气紫苏饮、四磨汤苏子降气汤或神秘汤吞养正丹等。

干疳

病证名。疳疾证候之一。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七。症见羸瘦,皮肤干枯,两目干燥凹下,或畏光,夜热不安,啼哭无泪,腹部胀满,口干唇燥,或颈项倒斜。多因小儿乳食不调,心、脾积热,津液虚损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清热养阴,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干喉风

病名。喉风病之一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七。证见喉部干痒粗糙肥厚,治宜选用朴硝川乌当归牛膝麝香、脑子、硼砂、荆芥、薄荷、甘草、葛粉全蝎等为末,用清水泔调。春用菘菜汁调,夏用黄麦汁调。如不能吞,用豆腐切如棋子块,蘸药入口内含化,或新艾汁调下立效。

干黄

病名。小便自利,渴而引饮的黄疸。《此事难知》:“干黄,燥也,小便自利,四肢不沉重,渴而引饮者,栀子柏皮汤。”干黄有因瘀热搏结所致者,治宜下其瘀热。

干晦如猪肝色舌

舌诊之一。指舌干燥、暗晦如煮熟猪肝色。见《望诊遵经》。为津气俱竭,属危重凶险之候。

霍乱

病名。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不消,但腹满烦乱、绞痛、短气,其肠胃先挟实,故不吐利。”《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干霍乱,即俗云搅肠痧,亦由胃气虚,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间,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以致肠胃绞痛异常,胸腹骤胀,遍体紫黑。”《医宗己任篇·霍乱》:“有干霍乱者,俗名斑痧 ,又名搅肠痧。吐泻不见,面色青冷,腹中绞痛,乃阴阳错乱最恶之候而最易治。急刺委中出血,明矾末调饮探吐,或用菜油探吐,兼用碗刮背上,用苎麻根蘸清菜油,刮夺命穴、督脉后顶、天庭等处,后服砂仁细末数口,连嗳数十声即愈。”除内服药物探吐、急刺委中出血外,并可刺十指出血。

干浆

症状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症状。详收靥条。

脚气

病名。脚气病之一。指脚气之足膝不肿者。见《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因素体阴虚内热,湿热、风毒之邪从热化,伤及营血,筋脉失养,证见足胫无力,麻木酸痛,挛急,脚不肿而日见枯瘦,饮食减少,小便热赤,舌红,脉弦数等。治宜宣壅化温,和营清热,用加味苍柏散或生干地黄丸等方。

干疥

病名。即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之干骚(瘙)。《说文》:“疥,瘙也。”《千金要方》卷二十三作“诸疥瘙”。病因肺经燥气偏盛所起,证见皮肤粗糙干枯,瘙痒,搔之有白屑脱落。《五十二病方》干瘙方用:雄黄水银、头脂涂敷,为历代医家治疥所常用。《千金要方》之(艹冂^口^口)茹膏亦此类。治宜内服消风散,外用宜擦润肌膏。参考疥疮条。

干咳

病症名。即干咳嗽。详该条。

干咳嗽

病症名。又名干嗽、干咳。咳嗽无痰或少痰者。《赤水玄珠·干咳嗽》:“干咳嗽者,无痰出而咳咳连声者是也。此本于气涩。涩之微者,咳十数声方有痰出;涩之甚者,虽咳十数声,亦无痰出。”干咳嗽系因肺中津液不足所致,须辨其有火无火。若脏平无火者,止因肺虚,必先补气,自能生津,宜五福饮之类主之;若脏气微寒者,非辛不润,必先补阳,自可生阴,宜理阴煎,或六君子汤加北沙参等药;若兼内热有火,须保真阴,必先壮水,自能制火,宜一阴煎,或加减一阴煎,兼贝母丸之类主之。

干呕

证名。呕而有声无物吐出者。出《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干呕者,胃气逆故也。但呕而欲吐,吐而无所出。”胃虚气逆者,宜橘皮竹茹汤、吴茱萸汤。胃中寒者,宜半夏散、理中汤。胃热者,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黄连解毒汤。少阴病干呕下利脉微者,宜白通汤、通脉四逆汤

干涩难产

病证名。又名胎干难产。清·www.lindalemus.com/shiti/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认为此证因:“产时用力太早,水衣先破,被风所吹,产户肿胀,干涩狭小者,用熏洗法,从容俟之,无不立下矣。熏洗法:紫苏不拘量,多点好,煎重汤熏洗阴户。随用麻油蜂蜜涂之。”相当于今之胎膜早破

干嗽

病症名。又名干咳嗽。详该条。

干陷

病证名。疮疡等化脓性感染内陷病证之一种。见《疡科心得集》上卷。该证多见于有头疽之化脓期或其他疽疮疡化脓期,因患者气血双亏,正不胜邪,难以酿脓托毒外出所致。由于应成脓而局部化脓未透,疮疡部根盘紫滞,疮顶部渐现干枯、腐烂,脓汁渐少而稀薄,色泽晦暗无光,肿势渐趋平塌下陷,自觉闷胀疼痛或微痛,发烧或觉恶寒,自汗神疲,脉虚数,甚则热盛渐致神识不爽,肢厥、脉微,出现脱证。或即现代的脓毒血症。治疗宜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方选托里消毒散,另加牛黄琥珀冲服,或用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或证见肢冷、便溏、溲频等,宜按证加减,或以温补托里法,方用神功内托散加减。

胁痛

证名。《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谓干胁痛为危证,惟宜大补气血,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地黄丸等。

干癣

病名。发于皮肤干性癣症之慢性顽固瘙痒病者。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卷:“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其中亦生虫。”其因皆系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因寒湿与血气相搏所发病。其证多见皮肤患处境界清楚、肥厚而高出正常皮肤,局部干燥、皲裂、搔痒,搔之则有白屑脱落。治多用外敷法,如外擦黄连散,或用狼毒膏涂之,或选石硫磺研末,用陈醋调如糊状外擦之。亦可用必效散油调外擦,效多欠佳。该病相当于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之类疾病。

干血痨

病名。出《血症论》卷五。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关于干血的记述相一致。症见经闭不行,身体羸瘦,不思饮食,骨蒸潮热、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等。病因五劳所伤(气、血、肉、骨、筋五种劳伤),劳热煎熬,干血内结,瘀滞不通,干血不去,新血难生,渗灌不周,难以外荣。治宜先予活血行瘀,清其积热,方用大黄(庶^虫)虫丸;继以养血和血,方用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

干浴

自我推拿方法名。出《诸病源候论》。又称干沐浴。即先用双手摩擦令热,然后熨擦肢体。有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等作用。

甘伯齐

南北朝时期医家。其生平履贯欠详,所著有《疗痈疽金创方》十五卷,出于《隋书·经籍志》。

甘伯宗

唐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尝集起自上古时代以迄唐代之名医共一百二十人,予以立传介绍,集为《名医传》七卷,是为我国最早之医学人物传记专着,有一定影响,原印已佚,其部分内容曾由宋·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一书所引录。

甘草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出《肘后备急方》。婴儿初生,用好甘草切碎后水煎,去渣,以消毒纱布缠指蘸药,拭儿口中,或分次滴于口中,使咽下,可解胎毒。一年四季无论寒暑,体虚体实皆可用之。

甘疳

病证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甘疳之候,眼涩多困,或生白膜,唇口淡白,身色黄黑,食泥土、生米,喜卧冷地,疥癣头疮,洞泄青白黄沫,下利脓血,腹满喘咳,耳鼻生疮,发稀作穗,头大项细,肚大青筋,脚手重亸,瘦瘠饮水,筋痿骨重,形劣尪羸,皆其证也。本因脾虚津耗,久则传变而成。传缓者为慢疳,传紧者则为急疳。”多因脾虚,伤于甘肥,积滞化热所致。治宜健脾消疳,随其兼症辨证治疗。

甘寒生津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用甘寒生津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适用于实证所致津液不足等证。如实热炽盛,耗伤胃之阴津,症见发热,烦渴,宜用麦门冬汤。

甘寒滋润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不足、久病伤阴的方法。多用于阴亏虚火内灼津液之证。如肺肾阴亏,虚火上炎,咽燥口干,咯血,五心烦热,用百合固金汤等。

甘化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太阴属土,主湿主甘,故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

甘疽

病名。《灵枢·痈疽》:“发于膺、名曰甘疳,色青,其状如谷实XXXX,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多因忧思气结而成。生于胸部中府穴下。其病初起如谷粒,色青,逐渐长大,开如栝楼,色转紫红,坚硬疼痛,憎寒壮热,已溃脓者,黄稠为顺。若成脓迟缓,寒热不解,或脓成稀薄色淡者,其脉见浮数为逆。治宜清热疏解,活血托毒之剂。初宜内服荆防败毒散以清热解毒;次则宜内服黄芪散以补气托毒;若应期不溃者,急服十全大补汤以补气血。或参见外痈条。

甘浚之

南北朝时期医家。一作甘睿之。生平欠详。据《隋书·经籍志》所载,其著作甚多,包括《疗痈疽金创要方》十四卷、《疗痈疽毒肿杂病方》二卷,《本草要方》三卷,《痈疽耳眼本草要钞》、《疗痈疽部毒惋杂病方》三卷等,并佚。

甘守津还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出《温热论》治疗温病胃燥津伤的方法。温热病挟浊邪传入气分不化,热伤气津,舌苔虽白厚却干燥。治宜先养津,用麦冬玄参荸荠汁、鲜芦根等,再加甘草以守护中气,使胃气、津液恢复;后化浊。

甘温除热

治疗学名词,指一种治法。用甘温药物治疗气虚发热的方法。如中气不足而致发热,少气神疲,虚汗,脉虚大,用补中益气汤。如产后或劳倦内伤发热,症见肌热面赤,舌淡,用当归补血汤。

甘辛无降

中药学名词。系一指药性。出《本草纲目·序例》。甘、辛味的药性是向外向上发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阳主升散,故无降。但亦有例外,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性味应升,由于质重,故能降。

甘载

推拿穴位名。位于第一掌骨背面。《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掐法》:“甘载在掌背,合谷后。”《小儿推拿广意·阴掌九穴疗病诀》:“掐之能拯危症。”

①人体脏器名。五脏之一。与胆相为表里。居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肝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人卧则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性喜升发而恶抑郁,能调节情志,促进脾胃运化水谷。肝主筋,又称“罢极之本”。全身筋腱关节的运动功能,须赖肝的精气滋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yin气于筋。”又为将军之官,主谋虑。其华在爪,开窍于目。《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②解剖结构名。指十二经脉中的足厥阴肝经。《灵枢·本输》:“肝出于大敦……。”

③脉学术语。指肝的真脏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肝见庚辛死,……是谓真脏见皆死。”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肝痹

病名。痹病邪侵肝脏出现的病证,亦可由筋痹发展而成。或称为筋痹。《素问·痹论》:“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圣济总录·诸痹》:“肝痹。……肝之合,筋也。故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则舍于肝也。”《症因脉治·肝痹》:“肝痹之症,即筋痹也。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腹大如怀物,左胁凝结作痛。”治用薏仁汤、人参散、萆薢丸、补肝汤、泻青丸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肝痹亦可由肺痹传变而来,见《素问·玉机真藏论》。参见筋痹条。

肝病

病证名。肝脏的各种病证。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络瘀阻、肝阳偏亢、肝风内动肝经湿热寒滞肝脉等所致。《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www.lindalemus.com/jianyan/,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本草纲目·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肝藏血属木,胆火寄于中,主血,主目,主筋,主呼,主怒。本病:诸风眩运,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痃瘕,女人经病。标病:寒热疟,头痛,吐涎,目赤,面青,多怒,耳闭,颊肿,筋挛,卵缩,丈夫(疒^颓)疝,女人少腹肿痛阴病。”肝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太平圣惠方·肝脏论》:“夫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捕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疼,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细滑者,此是肝虚之候也。”又:“肝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致心下坚满,两胁痛引小腹,忿忿如怒,气逆头眩,为血有余,即目痛,眼眦赤,生息肉,阳毒所致,悒悒先寒而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诊其脉浮大而数者,此是肝气实也。”治宜分别选用疏肝理气、平肝泻火、活血通络、养血柔肝、潜阳熄风诸法。参见肝病各条。

肝藏魂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宣明五气》。指五脏精气化生的精神情志活动藏于肝。魂为随神气而往来的精神活动,寄居于血,肝藏血,故藏魂。《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魄。”“肝藏血,血舍魂。”张景岳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的藏血功能正常,则魂有所舍;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出现梦游、梦呓及幻觉等症。情志因素亦可伤及肝藏之魂,出现神志失常症状。《灵枢·本神》:“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藏血

生理学名词。出《素问·调经论》等篇。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血液化生后贮藏于肝脏,随人体活动量需要而向机体外周输布,维持各脏腑功能及全身筋骨运动。《素问·五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肝不藏血,则会出现血虚、失血证候。

肝瘥

病名。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肝常有余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出《育婴秘诀》。明代万全根据自然界春生夏长的规律,认为阳气自然有余,小儿犹如草木之芽,受气初生,“其气方盛”,其少阳之气亦有余。说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在生理上正是肝常有余的体现,其病理亦往往显示“五脏之中肝有余”的特点。如常见惊风、窜视等表现为肝有余的病证。所以在治疗上有“肝则有泻无补”的论点。

肝乘肺

病因病理学名。指肝邪乘肺,致肝肺同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临床多指肝火犯肺。参见该条。

肝乘脾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肝气盛,木郁乘土,横逆犯脾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喻昌注:“其证腹满谵语,其脉寸口浮而紧;寸口即气口,脾胃脉之所主也;浮而且紧,即弦脉也;肝木过盛,所以脾胃之土受制也。”参肝木乘脾土、肝气犯脾条。

肝虫病

病名。肝虫即指肉虫。《普济本事方》卷七:“肝虫如烂杏。”即肉虫病,详该条。

肝胆俱实

病证名。指肝胆二经俱有实邪壅滞,横逆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千金要方》卷十一:“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病若胃胀呕逆,食不消,名曰肝胆俱实也。”

肝胆湿热

病证名。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利肝胆湿热。

肝胆郁

病证名。《类证治裁》卷三:“肝胆郁,血燥结核,加味逍遥散。若嘈杂吞酸,逍遥合左金汤。”参见五脏郁证条。

肝疸

病名。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辨证奇闻》谓肝疸由肝气郁结,湿热不散引起。证见全身黄疸,而以两目为甚,气逆,手足发冷,腰以上汗出不止。治以疏肝解郁、分利湿热,方用利肝分水散。参见黄疸有关条。

肝疔

病名。疔之生于肝经经穴部位而色青者。又名紫靥疔。《外科启玄》卷二:“其色青,其形生于肝脏部位,足之大趾端,胁肋之次,其症寒热头项痛,眼中有火光感,口苦胁痛,小便难,面青,宜用小柴胡汤内加托里解毒之剂。”

肝恶风

生理学名词。恶,即厌恶。肝为风木之脏,风气偏盛易引动肝风,出现眩晕抽搐、动摇等动风之症,故恶风。《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恶,肝恶风。”马莳注:“肝属木,其性与风气相通,而感风则伤筋,故恶风。”

肝发淋症

病证名。因肝火阻滞下焦所致的淋证。见罗应章《经验医库·溲淋》。证见小便淋漓,溺出痛如刀割,或见阴肿,心烦,脉细数。治宜清肝通淋,用止痛四物汤。参见淋条。

肝风

病证名。

①肝受风邪所致的疾患。《素问·风论》:“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若肝藏气虚,不能荣养,则为风邪所侵,搏于筋脉,荣卫凝泣,关节不通,令人筋脉抽掣疼痛,以至眩闷口眼偏斜。”《奇效良方》治风中于肝,用射干汤。《太平圣惠方》治肝风筋脉拘挛,用羊角散。

②肝风内动的病证。证见眩晕、痉厥、四肢抽搐。《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临证指南医案·肝风》华岫云按:“倘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甚则瘈疭痉厥矣。”

肝风目睛内障

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初患之时,眼蒙昏暗,并无赤痛,内无翳膜……后亦变为青。”本病多因肝肾不足所致。治宜滋补肝肾,用补肾丸加减。

肝风内动

病证名。指肝风不因外感风邪而动者。以眩晕、抽搐、震颤为主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风内动可分虚实,虚证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实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参肝风条。

肝风疝

病名。《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不足病肝痹;滑则病肝风疝。”马莳注:“其脉若滑,则病肝风疝,外感之邪也。”《类经》卷十七:“滑实则风热合邪而为肝风疝;病在筋也。”详风疝条。

肝疳

五疳之一。出《颅囟经》。又名筋疳、风疳。症见眼睛涩痒,摇头揉目,面色青黄,爪甲发青,多汗,下利颇多。治宜清肝泻热,用柴胡清肝饮。

肝寒

病证名。

①指阳气不足所致肝气凝涩,失其刚强之性,属内寒证。证见惊慌善恐,忧郁胆怯,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脉沉细而迟等。

②指寒邪凝滞于肝经。详寒凝肝经条。

肝合胆

生理学名词。脏腑相合之一。肝胆相连,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二者经脉又相互络属,故相合为表里。肝为脏,属阴;胆为腑,属阳,故又相合为阴阳。肝气有助于胆汁的化生,而胆汁的贮藏和排泄靠肝的疏泄功能调节。《灵枢·本输》:“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东医宝鉴·内景篇》:“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肝胆病变常相互影响。如肝气热则胆泄口苦;胆火旺盛常与肝火上炎同见;湿热之邪易同时侵犯肝胆,出现肝胆湿热证。治疗上,平肝的药物可以泻胆火,而泻胆火的药物可以平肝,也体现了肝胆相合的关系。

肝合筋

生理学名词。指五脏与五体相合,肝之合为筋。《素问·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筋膜有赖肝之精气濡养,肝之气血充足则筋力强健,肢体关节屈伸有力而灵活;肝之气血亏虚则筋力衰惫,肢体关节屈伸困难。《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参肝主筋条。

肝黄

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肝黄者,面色青,四肢拘急,口舌干燥,言语蹇涩,面目不利,爪甲青色。若背上浮肿,腹胁胀满者难治。”治以柴胡散、犀角散等方。《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齿黄,目如丹赤,口燥热渴,气力虚劣,身体青黄,即是肝黄。”治以土浆方及知母汤等。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肝火

病名。指肝气亢盛的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症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急燥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则昏厥、发狂、呕血等。治宜平肝泻火。

肝火不得卧

病证名。肝火扰动心神所致的不寐症。见《症因脉治》卷三。其证胁肋时胀,夜卧常惊,口渴多饮,腹大如怀,小腹季胁牵引作痛,痛连阴器。治宜平肝清火,用疏肝散,四物汤加山栀川连龙胆泻肝汤,家秘肝肾丸等方。参见不寐条。

肝火耳聋

病证名。肝火上扰所致的耳聋。伴见多怒。《医学六要·耳》:“肝火,左脉弦急而数,属肝火。其人必多怒,耳鸣或聋。”治宜平肝降火,用龙胆泻肝汤、聪耳芦荟丸等方。参见耳聋条。

肝火耳鸣

病名。系指耳鸣之因于肝阳上亢所致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参见耳鸣条。

肝火犯肺

病证名。指肝经气火上逆犯肺所致的证候。肝性升发,肺主肃降,肝脉贯膈上肺,郁怒伤肝,或邪热犯肝,气火上逆,循经犯肺,以胸胁灼痛,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咳嗽痰少为主症。治宜佐金平木法。参木火刑金条。

肝火腹胀

病证名。肝火克脾,气机不畅所致的腹胀。见《症因脉治》卷三。多因恼怒、酒热伤肝,肝气怫郁,气机不利所致。证见目睛黄、两胁痛,小腹胀急,或攻刺作痛,或左边胀甚,小便赤,夜不得寐。治宜泻火疏肝为主,用清肝饮、泻肝汤、左金丸等方。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肝火上炎

病证名。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多因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邪热内犯所致。火性炎上,故肝火上炎以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胁肋灼痛等为主症。治宜清泻肝火。

肝火五更泄泻

病证名。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逆化火所致五更泄泻。见《症因脉治·肝火五更泄泻》。其证胁肋常痛,痛连小腹,夜多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角一汛、急欲登厕,一泻而止。脉多弦数或洪大。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柴胡栀连汤、左金丸、栀连戊己汤等方。

肝火胁痛

证名。肝气实或气郁化火所致的胁痛。《金匮翼·胁痛统论》:“肝火胁痛,肝火盛而胁痛者,肝气实也。”其证兼见善怒、两胁下痛引少腹,口苦酸,或烦热,或渴,或二便热涩不通,脉弦急数实。治用当归龙荟丸或左金丸等方。参见肝郁胁痛条。

肝火眩晕

病证名。肾阴不足,肝火上亢所致的眩晕。《证治汇补·眩晕章》:“肝火眩晕,黑瘦人肾水亏少,肝枯木动,复挟相火,上踞高巅而眩晕。”证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偏火旺者,治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治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本症见于高血压等病症。参见眩晕条。

肝积

病证名。五积之一。以其聚于胁下,如覆杯突出,如肉肥盛之状,故名。《难经·五十四难》:“肝之积名曰肥气。”证见两胁下痛,足肿寒,胁痛引少腹,男子积疝,女子瘕淋,身无膏泽,喜转筋,爪甲枯黑,脉弦细。(《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治宜大七气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热服,兼吞肥气丸。(《证治准绳·杂病》)参见肥气条。

肝绝

证名。

①肝气绝而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藏经》卷上:“面白,无左关脉者,肝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唇吻反青,四肢(执^水)习者,此为肝绝也。”成无己注:“(执^水)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脉经》卷四:“病人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欲伏眠,目视而不见人,汗(一作泣)出如水不止。”

②中风脱证之一。中风时出现眼合直视之证。《医林绳墨·中风》:“眼合直视者,肝绝也。”参见中风脱证条。

肝厥

病证名。因肝气厥逆上冲所致的厥证。《证治汇补·眩晕》:“肝厥之证,状如痫疾,僵仆不醒,醒则呕吐,头眩发热。”治宜二陈汤加柴胡、枳壳甘菊钩藤干葛、山栀、生姜,或钩藤散、石膏汤等方。参见厥证条。

肝咳

病证名。咳则两胁痛,甚则不可以转动者。《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诸病源候论·咳嗽诸病候》:“肝咳。咳而引胁下痛是也。”

肝劳

①病名。因劳损伤肝引起的虚损之症。《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肝劳者,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独卧,目视不明。”《太平圣惠方·治肝劳诸方》分为虚热、虚寒两种;肝劳虚热,其证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气壅滞,胸里炎炎,治宜泻肝除热,用柴胡散。肝劳虚寒,胁痛胀满,气急,昏不思饮食,宜服鳖甲散。参见虚劳、五劳条。

②证名。指风劳。《圣济总录·风劳》:“风劳者,肝劳之类也。”《金匮翼·风劳》:“风劳之证,……亦名肝劳。”详风劳条。

肝痨

病名。

①即肝劳。详该条。

②《慎柔五书》以虫在肝则成肝痨,治以五凤丸等方。

肝脉

①解剖结构名。指肝脏的经脉,即足厥阴肝经。《灵枢·经脉》:“厥阴者肝脉也。”

②脉学名。指肝脏的脉象。参见肝平条。

肝满

病证名。即肝壅。《素问·大奇论》:“肝满,肾满,肺满皆实,即为肿。”参见肝壅条。

肝木

①指肝。五脏合五行,肝属木,故名。《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

②推拿部位名。见肝经条。

肝木乘脾土

病因病理学术语。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影响脾胃消化功能,称为肝木乘脾土。参见肝气犯脾条。

肝逆头痛

病证名。肝气上逆所致的头痛。《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证治准绳·杂病》:“怒气伤肝及肝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证见头痛目眩,耳聋,颊赤,胁肋胀痛,脉弦。治宜疏肝降逆,用沉香降气散、小柴胡汤等方。参见肝阳头痛、气逆头痛条。

肝疟

病证名。疟疾的一种。疟疾而见面青、太息,其状若死。《素问·刺疟篇》:“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治用四逆汤等。参见五脏疟条。

肝脾不调

病证名。指肝气不和引起脾失健运,肝脾功能失调的病证。肝气过盛,横逆犯脾胃,导致肝气犯脾的证候;肝气郁结,疏泄不利,导致肝郁脾虚的证候,均属肝脾不调。参见肝气犯脾、肝郁脾虚条。

肝平

脉学名词。指肝脏的正常现象。《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肝气

①病证名。肝气疏泄失常所致的病证。见《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肝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证见嗳气,脘腹胀,呕吐,暴怒胁痛,胸满不食,飧泄,(疒^贵)疝。治宜疏肝解郁,用逍遥散。

②生理名词。指肝脏之精气与功能。《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肝气不和

病证名。指肝气疏泄升发太过或不及。肝气升发太过则导致肝乘肺,肝乘脾;肝气疏泄不及则出现肝气郁结等。各详该条。

肝气不舒

即肝气郁结较轻微者。详肝郁条。

肝气不足

病证名。又称肝气虚。指肝之精气不足的病证。《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胁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青善悲怒,如人将捕之,是肝气之虚也。”治宜补益肝肾。

肝气犯脾

病证名。又称肝木乘脾土。肝主疏泄,肝气盛则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影响消化功能。症见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胸胁胀痛等肝气横逆症状,以及腹胀纳呆,嗳气吞酸,大便溏泄等脾失健运症状。治宜疏肝健脾,以疏肝为主。

肝气逆证

证名。因肝气上逆或横逆所出现的证候。《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气逆则面青多怒。”《类证治裁》卷二:“胁痛吐血者,肝气逆也,化肝煎。”卷二:“怒郁伤肝气逆,解肝煎。”《西溪书屋夜话录》谓肝气逆上冲心,热厥心痛者,宜泄肝,药用金铃子延胡吴萸、川连。兼寒去川连,加椒、桂;寒热俱有者,仍入川连,或再加白芍。肝气上逆冲肺,猝得胁痛,暴上气而喘者,宜抑肝,药用吴萸汁炒桑皮苏梗杏仁橘红。肝气横逆乘脾,脘腹胀痛者,治宜培土泄木,用六君子汤加吴萸、白芍、木香。肝气乘胃,脘痛呕酸者,二陈加左金丸,或白蔻、金铃子等。

肝气热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筋痿的病机。肝气郁结化热,耗伤肝之阴血,肝所主身之筋膜失养,拘急挛缩,发为筋痿。《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王冰注:“肝主筋膜,故热则筋膜干而挛急,发为筋痿也。”治宜清肝热,养肝阴。

肝气盛

证名。肝经邪气盛实的证候。又名肝气实。证见善怒、头眩、目赤、两胁胀痛等。《灵枢·yin邪发梦》:“肝气盛,则梦怒。”《圣济总录》卷四十一:“气盛则为血有余、故目赤,两胁下痛引少腹,善怒,甚则气逆头眩,耳愦颊肿,皆肝实之证也。”肝气盛可导致肝火旺盛。参见肝病、肝火条。

肝气实

证名。见《外台秘要》卷十六。即肝气盛。《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详肝气盛条。

肝气胁痛

病证名。因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所致的胁痛。见《医方考》卷五。证见胁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时痛时歇,得嗳气则痛胀见宽,情绪波动则疼痛加剧,多见弦脉。治宜疏肝理气,严氏推气散、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加减。参见气郁胁痛条。

肝气虚

病证名。出《素问·方盛衰论》。即肝气不足。详该条。

肝气郁结不孕

病名。不孕症型之一。见陆成一《女界须知》。多因妇女平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摄精成孕。临床见情志抑郁,经量少而延期,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等,治宜疏肝解郁,养血调经,方用开郁种玉汤。

肝热恶阻

病证名。恶阻证型之一。多因孕妇平素肝阳偏亢,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孕后聚血以养胎,肝血益虚,阴虚阳盛,肝火上炎,木横侮土,肝热犯胃,而致恶心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治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麦冬、芦根、姜、枣)。

相关文章
 歇止脉
 这次感冒对我平时所学的充满了疑惑,求指教
 我爱落葵
 五气朝元丹(《青囊秘传》)
 [求助]请问这两天笋说多了,嘴角烂了怎么办
 神农本草经 蜀羊泉 上课笔记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