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浅谈中医院校教材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在取得了中医 资格证之后,看到病人仍然感到大脑空白,笔下羞涩。于是整理思路,按照教材上讲的诊断过程进行分析;主诉,现病史,类似疾病的鉴别,一般情况,过去的诊疗过程,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辅助检查结果,,,,其中只有很少一点点事结合中医十问歌询问的和中医辨证相关的信息。一切都类似于西医的诊断模式。好,信息收集了这么多,展开中医的辨证:先辩病,再辨证,诊断依据,治则治法,处方用药。一切都是那么的教条死板,如同在套用公式做数学题,遇到症状复杂的病人,也只有处方之间的累加,于是处方越开越大,药量越加越重,可是疗效却是那样不给面子,自己也感觉到这样的治疗如同隔靴搔痒,根本就没有切中病机。不过现在大多数的诊所都是这样的诊疗模式,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只能调理一些慢性病,中药也是一吃就是个把月。

  过去我也知道中医的精髓是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这些书也买了不少,热忠一阵子,由于实在是看不懂理解不了就放弃了,经典如果没有老师的指点真的如同看天书。09年我接触到郝万山老师讲的《伤寒论》,一下子被他那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住了,在听郝万山老师讲课的过程中,感觉自己的脑子是空的,过去那些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的教材在这里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经典并不难,反倒比现在的教材更加的容易,如伤寒六经辨证,有几个症状就马上知道是哪一经的病,疾病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个或者几个症状就知道了疾病是进是退,到了哪一经,紧接着治疗方法和处方就出来了,而且是药味简单,药简力宏,基本上没有什么贵重药,只要能够掌握好麻黄附子的用法,其余的药基本上都是药性平和的,《伤寒》中的疗效也是“一剂知,二剂已”,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后来在网上听了徐文兵老师讲的《黄帝内经》,又买了《四圣心源》《古中医的圆运动》《五运六气》还热衷了一阵李保柱的《易演伤寒》。这些书虽然不像教材那样通俗易懂,却始终贯穿着中医精髓的理念,“整体观念,天人合一。”

  经过了这些年的学习,才发现院校的教材如同去本逐末,只抓住了一些皮毛和枝节,在这些枝节皮毛上面大做文章,以至于教材是越编越厚,废话是越来越多,走的完全是西医的那一套理念,真正地中医是宏观的,是站在“天”的高度研究人体,而西医是微观的,恨不得把一个细胞分成八瓣来研究,这就是差别。

  我觉得中医的学习应该以经典为根本,大学里面的教材应该设置为《易经》、《中国哲学》、《医古文》、《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神农本草经》、《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诗》、《词》、《书法》、《计算机》等,同时让学生熟诵《药性赋》、《汤头歌》、《脉诀》、《医学三字经》等。教材要以原著为主,使学生了解中医的根源,然后再由博返约。四大经典一定要通读,重点篇章要背诵,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隔岸观火是学不好经典的。要把“诵、解、别、明、彰”贯穿教学始终。这样毕业的中医学生才能算得上真正合格的学生。然后再把这些理论运用到临床当中,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

  拯救中医首先要从教材开始,内行的人都知道,中医的高手在民间,民间的中医有时候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大学里面的教材,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真正地中医高手,这些难道不值得教材的主编们深思吗?


----------- 本帖最后由 岐黄遗风 于 2014/1/16 19:34 编辑 www.lindalemus.com/wsj/

民间的中医有时候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大学里面的教材,
我是民间郎中,通读《中华医书集成》所有书,比医学院读得不少吧?
-----------可能当初编教材的时候去芜存菁,把精华当做糟粕给去掉了。也可能是同学们没有下功夫深研!
不能在一个方面找原因。
-----------
淡茶飘香 发表于 2014/1/16 18:46
在取得了中医 资格证之后,看到病人仍然感到大脑空白,笔下羞涩。于是整理思路,按照教材上讲的诊断 ...

大学中医教材仅仅是基本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读得懂名家临床医案;没有名家临床医案在胸中,临床如何能够左右逢源?史常永在《本味集》-“背诵医书成名的杨大均”一文中述及宋代杨大均熟背《素问》、《本草》与《千金方》,为人看病依据《千金方》原方,竟成一代名医!章太炎提倡学习中医医案,认为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当代中医名家的医案很多,与中医的临床实际紧密结合,没有至少几十种名家医案在胸中,临床面对病家,拿什么做参考?那些干巴巴的教材教条没有临床医案作进一步的具体化,如何学会圆机活法?
跟周仲瑛抄方.pdf
说明:

收藏此资料 举报

立即下载 0分18.06MB



跟《周仲瑛抄方》此书涉及中医内科的大部分病种,如能细读,可能会有大的收获。
-----------有些民间医师除了应付治病,还要应附算命,看风水,甚至‘喃呒佬’的活也做了,学的东西比教材杂得多,见识自然就丰富了,
-----------脱离了源泉。
相关文章
 請抓緊時間下載:《千年中医故事之张仲景》
 代人求医
 贴头起项膏(《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吉氏
 一字散(《杨氏家藏方》卷二)
 
 求助,小女便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