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医师交流:经方治疗神经性头痛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某男,40岁,已婚,司机。
主诉:头部右侧三叉神经剧烈胀痛(尤一头部痛为主)三个月,加重半个月。
病史:患者于15年前因为头痛半年多,是我给治愈的,后来一直未犯;当时头痛的特点也是胀痛,一般在午后发作,痛势剧烈不可忍,当时两脉关尺浮大,属于阴虚阳亢,经用滋阴镇潜之法20余剂,并辅佐针灸而治愈。此次发作是在三个月前因为劳累过度,于夜间12点左右突发,头部右侧剧痛牵连面颊,伴随轻微恶心,当时患者及家属及其恐惧,急忙送医院急诊,经核磁检查,未见异常,于是按“血管神经性头痛”给与治疗未能见效,后又找某老中医针灸中药治疗半个月也未能见效,而且有加重的感觉,不得已请假回来找我诊治。
主要症状:头痛发作一般在午后或深夜,而以深夜12时以后为多,明显的诱因为劳累和休息不好,一周之内发作5次之多,发作时即感右侧头部及眼眶发胀,然后胀痛剧发,痛不可忍,真有以头撞墙之感,起初用止痛片可止,后不得不用曲吗多2片止痛,疼痛过后留有右侧头皮及眼眶紧胀不舒;患者身体健康,不饮酒,血压正常,面色稍红,除了有长期夜间晚睡得习惯外,其他一切正常,舌质淡红苔薄,右脉弦细有力,寸关稍浮,左脉同右脉,稍虚。
辩证简析:素体阴虚,虽然脉由原来关尺弦大变为现在寸关浮而弦细之脉,阴损及阳,下元不足,但冲气上逆之势仍存,左脉细弱,肝升不足,右脉弦而有力,气降不顺,再加劳则耗气,冲气阴火浊邪上逆,休息不好则伤精血,肝燥则肝胆相火也上逆,气火痰浊拥塞少阳清窍引发头痛。
治则:清降相火,斡旋气机。
方用柴胡加龙牡汤和吴茱萸汤加减。
R:吴茱萸12 党参15 炙甘草10 生15 内金10
半夏10 柴胡10 黄芩15 龙胆草10 白芍30
桂枝10 茯苓20 龙骨30 牡蛎30 细辛6
川芎20 熟地20
五剂 嘱其生活照旧。以观疗效。
二诊:服药期间,一周之内仅发作一次,那是因为头天出车特别劳累,而且早上起的特早,晚上2点左右头痛发作,但痛势明显减轻,未服止痛药也能睡觉。舌如前,脉寸关不大。继前方加葛根15 五剂
三诊:服药一周之内,头痛没有发作,精神很好,睡眠也较以前好。只有一天中午有种头痛欲发作之感而未发作,脉寸关又稍浮,加强养血之力。
前方加生山芋30 当归10 五剂
四诊:服药期间,头脑清爽,头痛再未发作。脉寸关不浮而细。继用养血柔肝调理。
R 熟地12 当归10 白芍20 川芎10 桑叶10 菊花10
旱连草20 女真子15 黄芩10 红花6 柴胡10 怀牛膝12 龙骨20 牡蛎20
10剂
随访:停药20来天,生活习惯照旧,临床症状痊愈。

伤寒论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在本条文中,其中特别指出的适应症就是头痛,当然在伤寒论的解释中,是以巅顶痛为主,因为我们都知道 厥阴——巅顶痛, 临床中也证明了本方在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头痛,高血压头痛,青光眼头痛等有很好的效果,从我的体会可以不必区分头痛的部位,在应用此方时一般考虑两个问题,1 是否虚寒2是否上逆,所以在治疗多种头痛的方中,如果有这两个特征,特别是第2个特征,我很喜欢加入此方,主要是温降肝胃,泄浊通阳的特性。我认为此方有调理气机的作用;所以在本病例中也不例外。
本病例从表现来看在少阳——头角痛,头为清窍,内伤头痛之症一般来讲与下邪犯上密切相关,而且此病例具备上逆及气机升降不顺的特点,虽然虚寒体征不明显,但从脉象来看,具有潜在的虚寒病理,因此不排除除了相火上逆之外仍有寒饮浊邪协同上犯之嫌,所以加入此方。

转帖学习。



-----------挺见效。
相关文章
 肾阳虚证【林沛湘】
 神妙乌髭方(《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卫生家
 祛湿消肿
 支持甘肃刘厅长--分享几个任督脉穴位用法
 羚羊角散(《圣惠》卷三十二。)
 咳嗽食疗方-百合粉粥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