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脉法精微:思考脉学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篇首语:

            我是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医临床医生。

            我的立场:我是一个推崇脉诊的中医,而不是将脉象仅仅视为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尤其不甘心于把脉象视作摆设的现象。我同意四诊合参,但希望
每个人都有所擅长,使用起来要有感觉。这样“四诊”不免要有所侧重,我偏于脉象。
       
            故此提出“思考脉学”。
    
            我的理想:致力于将脉象树立为一门绝学,使之成为临床上非常过硬的东西,从而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中医医生诊断疾病的“金标准”,而毫不逊色于西医的机器。

        我的立心:中医脉象源远流长,跨越千年的历史浮沉,我们有幸接触到了这笔历史财富,不知道网络这种东西可以存在多久?而今将心愿置于此处。希望这种思绪流传下去,能够超越现在的时空。即使逝去多少岁月,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思绪的种子总会遇到知音,得到回应,随因缘落地,生根发芽,让中华脉学这一瑰宝万世流传。2006年4月23日


      

         “多年临床,感到中华脉学绝对是一门博达精深的科学,值得我们毕生追求。请广大中医工作者务必重视脉诊,千万不要只去追求什么“四诊合参”,真正有一诊精通,就可断证于纷乱的头绪之中。象钳子、扳子、螺丝刀这些工具,善使一样就能吃到罐头,几样家伙全上,打开盖的只有一个。所以说无论精通什么诊法都行。断病需要金刚钻式的东西。”

[ Last edited by 本於脉 on 2006/4/23 at 16:57 ]
-----------支持..
-----------是可交流一下你的诊脉方法?
-----------我们从井里打水,无论使用什么方法,用什么器具,打上来的都是水,但是,用不同的诊脉方法,它所提取的脉象信息绝对不一样,甚至形成了不同的脉学流派。就是因为他们针对脉象里海量的生命信息,采用特定的拣择方法之故。所以方法可以有很多,临床上往往采用数种提取方法。目的去摸手腕,只能导致茫然,大海捞针难,可是还有个针在等我们,它是目标。脉象中人体生命信息太多了,是个宝库,我们打算要点什么呢?

[ Last edited by tcmwp on 2006/2/4 at 21:54 ]
-----------呀!不重四诊似乎不妥。阴阳也不仅仅限于脉诊一法。事实证明有时诊脉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假象,所以四诊合参方保万全啊!
-----------呀!这样似乎不妥。事实证明光靠脉诊有时得到的信息可能是假想,所以四诊合参方保万全!
-----------您的‘针’是什么?请您明示。您的论点有意思,别让它沉下去。
-----------老牛的脉,澄空的脉,已是很有价值。再把您的‘金针’亮出,让论坛更加充满生机!
-----------诊脉的方法太多了,不同的人针对了不同的侧面,我敢说只要悉心感悟,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方法。
  但是,前提是:先不要急于摸病,首先感受脉象。
  脉象太丰富生动了,没有任何一种语言,没有任何一种描绘方式能代替手下的感觉。先去感受它,感受他的千差万别,让心空掉,不留一丝成见,让指下的感觉在心中纤毫比具。
   我在此发出“思考脉象”的题目,并且想长期讨论下去,目的是要提供给大家一个诊脉时的思路,和大家共同思考脉学。找到有别于传统的学习脉象的方法。其实象脉经之类的书,实际应该算是脉学的中级读物,而不是入门的东西。
    大家对脉学感到很神奇,但是下手的时候却看轻了它。就是因为对脉象感悟的量不够,导致不了理性认识。
   我想此言一出,有心人听到了,他从中能听出门道来。过一段时间他会明显感到再摸脉时,手底下感觉不一样了。
-----------"感受脉象‘此言甚是精妙,犹如庄子之‘心斋’。我接触脉学很久,但真正心有感觉的时间不长。同是‘涩脉’,有的病人用心去听会发出一种声音,有的病人没有,当时便想:脉用心去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今见此言,疑惑逝去很多,信心倍增。谢谢您的‘针’,谢谢版主和各位高人。手头之事完后,定到大家‘楼下’拜谢并聆听教诲。
相关文章
 定发际
 一笑散(《种福堂方》卷三)
 【原  创】杏林箫客论医(系列)
 我要独栽,有人反对么?详情见15楼
 中医,在21世纪你将走往何方?
 风寒袭肺证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