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
养正私塾:四季养生秘诀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春三月调摄总旨
《尚书大传》说: “东方为春, 春者, 出也, 万物之所出也.”《淮南子》载:“春为规, 规者, 所以圜万物也.规度不失, 万物乃理.”《汉律志》也载:“少阳, 东也, 东者, 动也. 阳气动物, 于时为春.”所以聪明的人应当审时度气, 不要过于宣泄精气, 适当克制自己, 以保证生命旺盛的生机. 正月立春, 在五行属于木, 所以春天的特征就像草木欣欣向荣. 春分, 木旺; 立夏, 木休; 夏至, 木废; 立秋, 木死; 立冬, 木殁; 冬至, 木胎; 水生木, 木是孕育在水之中.   
● 肝脏春旺论
肝在五行属木, 在掌管五方的五帝中是属青帝统辖, 其八卦定位属于震卦, 其神如青龙, 其象如悬匏. 人体的肝脏就像树木的枝干一样, 位置在五脏的下方, 略接近心脏, 左边为三叶, 右边为四叶, 颜色为青色. 肝为心之母, 为肾之子. 肝有三神, 名叫爽灵﹑胎光﹑幽精.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及清早起来的时候, 叩齿三十六次, 心中默念肝神的名号, 可达到神清气爽的功效. 眼睛就象肝脏的窗口, 左眼为甲, 右眼为乙(古代用天干地支结合五行来象征人体各部位). 男人到了60岁, 肝气开始衰微, 肝叶渐薄, 胆也渐小, 眼睛就显得昏昏然. 肝脏在形体上表现为筋, 肝脏与筋脉都同属于五行中的木, 是魂的藏依之所;在液体上表现为眼泪, 肾邪侵入肝脏, 眼泪就会多. 在六腑之中, 胆就像肝脏的宅院. 肝胆互为表里. 所以肝气畅顺, 人脸上的五色便很分明. 肝气实, 眼睛就会发黄发红. 肝脏与筋脉相合, 因此, 肝脏功能好的人,手足四肢便很发达. 如果筋缓弱而且脉搏又无力, 表明肝脏已经坏死. 眼睛在天干属于甲乙, 与之相合的时辰是寅卯, 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是角音, 所喜欢的味道是酸味, 所洋溢出来的气味是臊腥. 如果心脏的邪气侵入肝脏, 见到臊腥之物就会产生恶心的感觉. 肝脏在外与五岳中的东岳(右脸颊)相应, 在天与岁星之精幽合. 春季三月, 岁星经常出现于天空之中, 自然界的青气孕育着人的肝脏. 如果肝气虚弱, 筋脉便容易痉挛; 皮肤干枯, 是肝气炽热的表现; 皮肤上出现斑点, 是肝风的原故; 人的脸色发青, 是肝气盛的缘故; 如果喜欢吃酸味的东西, 则是肝气不足所致; 人的毛发干枯, 是因为肝脏受到了损伤; 人的手心与脚掌经常湿润多汗, 则表明肝脏健康无病.肺脏的邪气侵入肝脏, 表现在行为上就会笑得特别多. 治肝脏的疾病, 可发“嘘”字之音, 呼气的时候发“嘘”音为泻, 吸气的时候发“嘘”音为补. 肝脏在情志方面表现为仁慈, 好行仁惠之事, 易生怜悯之情, 所以听到悲哀的故事眼泪就会脱眶而出. 所以春三月木气旺盛之时, 天地气生, 如果要安养肝神的话, 应该多做好事, 恩惠大众, 广施仁德, 不要拦河造坝﹑抽水干塘, 也不要践踏幼苗, 摧残嫩枝, 好生勿杀, 使生命的情志和意气顺应潮流天地自然的生长孕育之气. 夜卧早起, 使生命的作息符合自然的变化之道.如果违背这些规律, 人的毛骨就会受到损伤, 因为肝属木, 主生育的意气, 而践踏于杀戮是金之意气, 金木相克, 许多疾病就会产生.  
● 相肝脏病法
肝热, 左右脸颊就会发红. 肝有病, 眼珠就会凸出, 胁下疼痛并扯动小腹, 在情志方面表现为喜怒无常.
肝虚, 表现在情志方面就是容易产生惊恐情绪, 总是感到后面有人追杀. 肝实, 表现在情志方面就是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肝虚则寒气偏重, 寒气偏重则阴气壮, 做梦便大多梦见树木山林. 肝气逆, 就会发生头痛胁痛, 耳聋颊肿的现象. 肝脏有病, 要想尽快去除病气, 可大量食用辛味的食物以驱散肝脏病气, 食辛过多, 肝脏的正气也可能受损, 这时适当地食用一些酸味的食物, 以补养肝脏之损. 肝脏有病, 应避免吹风, 因为风在五行属木, 肝也属木, 两木比肩, 并不利于肝脏的修养. 肝有病, 肚脐的左边就好像有一股气在蹿动, 按下去好象有硬块并有疼痛感, 大便胀满, 小便难闻, 同时容易产生抽筋的现象. 肝有病, 人便显得昏昏好睡,眼生角膜,视物不清, 眼花缭乱, 睛膜振颤, 或者眼周产生黑色晕圈, 易流冷泪, 眼角红痒. 发生这些现象应服用升麻散.  
● 修养肝脏法
春三月, 每天在在深夜和清晨, 面向东方平坐, 叩齿三次, 闭气九息, 想象自己吸引东方震宫的青气入口, 和着口中的唾液吞入丹田. 每叩齿三通, 闭气一息, 咽津一次, 共咽九次. 如此可以补养肝虚受损, 使自己享受到肝神青龙所赋予生命的生机与繁荣.
● 六肝治肝法
(《秘诀》曰:“嘘以治肝, 要两目睁开为之, 口吐鼻吸, 不使耳闻.”)
治肝脏之病用“嘘”法, 首先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 然后徐徐地用口呼出, 呼气的时候同时发“嘘”字音, 徐徐呼之,不要让自己的耳朵听到了“嘘”音, 只是意念发音而已. 呼气的时候, 睁大眼睛, 可以排出肝脏的邪气和邪热, 也可以除四肢发热﹑眼昏﹑胬肉﹑赤红﹑风痒等症. 反复“嘘”之, 绵绵不断, 病好为止. 但也不可“嘘”之过度, 过度了就会损伤肝气. 病好了又担心“嘘”过度了, 怎么办呢? 不要紧, 可在吸气的时候发“嘘”字音, 这样可以补益肝脏的虚损. 同时还可以使其它脏腑的邪气不得侵入. 一般来说, 使用六字诀时不可太重, 恐损真气. 一个人如果能使心志内守, 不为怒动, 并时常保持一种喜悦的心情, 那么肝病就不会发生. 所以春三月木旺之际, 天地之气生发, 万物繁荣茂盛, 如果把要使神志安宁, 必须戒除一切杀伤的行为, 这样才合乎太清, 以顺应天地之间的生发之气. 每天晚睡早起, 以合养生之道.
● 三月肝脏导引法
一式: 每天早晨起来后, 或夜晚睡觉前, 面向东方, 调整呼吸, 将前臂屈折, 双手分别按在左右两肩, 然后上身徐徐向左扭转, 再徐徐向右扭转, 配合呼吸, 左右各三次.
二式: 正坐, 两手十指交叉, 用力向前推, 掌心朝外; 然后掌心翻向内, 向胸前回收. 然后再翻向外,用力向前推, 反复3~5次.
功效: 可以祛除肝脏系统积聚的风邪毒气, 不使疾病发作. 但必须念念为之, 不可懈惰, 才能有所成效.
● 春季摄生消息论
春天的正月、二月、三月, 这是万物生发复苏的季节, 自然界的一切都生机蓬勃, 欣欣向荣. 在这种自然环境下, 人应该晚睡早起, 起床后到外面走走, 披头散发, 宽衣松带, 不要让身体受到拘束, 使精神能像春天的草木一样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对待万事万物, 也要顺应春天生发的特点, 该发生的就让其发生, 不要伤害; 该项给予的就给予, 不要剥夺; 该项激扬的就激扬, 不要惩罚. 这是通过适应自然界“生”的特点达到人体养气的目的, 是春季养生的至真之道. 如果违背了这个规律, 肝脏之气就会受到损害.
肝在五行属木, 在五味为酸, 木性能制约土性, 而脾在五行属土, 在五味为甘. 春天正是肝木之气旺盛的季节, 人的脾土之气会相对受到抑制, 因此, 春三月宜少食酸味的食品, 多食甘味的食品, 以达到补养脾脏之气的目的.
春天是阳气初生之时, 万物萌发之际, 正﹑二月间, 天气一会儿热, 一会儿冷. 年事较高的人, 一般都有些老病, 在春阳之气的催动下, 容易产生精神昏倦, 旧病复发的现象. 同时上一年冬季以来, 围炉烤火, 吃高热食品, 致使热能积蓄体内, 到这个时候一般都要发挥出来, 造成体热头昏﹑壅隔涎漱﹑四肢倦怠﹑腰脚无力等现象. 这是冬天积留下来的病症, 应当细心地掌握它的变化状态, 稍有发作, 不可随便用药, 恐怕损伤脏腑, 又弄出别的病来. 只须用些消化和气﹑凉膈化痰之类的汤剂, 或服食一些性稍凉的食物, 即可自然好转. 如果没有大的症状, 一般不用吃药. 春天的太阳温暖﹑融和, 可进行一些登高望远之类的活动, 以舒散郁滞的情怀, 使体内生气畅发. 老年人气弱骨疏, 最怕风寒侵入皮肤腠理, 应随时备好夹衣, 遇暖时更下棉衣, 应一层渐减一层, 不可一下子脱去太多.
刘居士说:“春天的病, 大多是源发于冬至后夜半一阳始生之际. 这时阳气吐, 阴气纳, 心膈积热, 与阳气相冲, 两阳相撞就如同两虎狭道相逢, 自然要争斗一番, 从而引起疾病. 到了春夏相交的时候, 便生发伤寒虚热之类的流行病. 这些都是由于冬季围炉烤火﹑吃高热食物﹑心膈中的积下的痰液流入四肢所造成的. 应当服用祛痰类的药物进行疏导. 不可使背受冷, 背受冷便伤肺, 引起鼻塞咳嗽. 觉得很热, 便略减上衣; 稍冷, 不要强忍, 应马上加衣服. 肺俞是五脏之表, 胃俞是经络的延伸, 二者都不可没有冷热的节度. 谚语说; ‘避风如避箭, 避色如避乱. 加减逐时衣, 少餐申后饭.’ 这是很有道理的. ”
《千金方》载: 春季七十二日, 少吃酸的食物, 多吃甜的食品, 可以调养脾脏之气.
《养生论》载: 春季三月, 每天早晨梳头一二百下. 到晚上睡觉时, 用热水加盐少许, 洗脚至膝, 洗后就寝, 可以泄风毒脚气.
《云笈七签》载: 春季的正月﹑二月, 宜晚睡早起, 三月份宜早睡早起.
又载: 春季三月, 睡觉时宜将头部朝向东方, 以摄取自然间的生气.
又载: 春天天气暖和了, 宜吃凉性的麦类食物, 使人体与自然达到平衡.不要吃高热类的食物, 也不要用火去焙烤衣服.
《参赞书》说:“春伤于风, 夏必飧泄.”
《千金翼方》载:春夏相交之际, 阴雨连绵, 湿气上升, 这时如饮汤水太多, 容易造成风湿, 翻身不便, 小便不利. 作别的治疗都没用, 只有服用五苓散才有效.
● 正月修养法
在春天的第一个月里,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称之为“发阳”。从这时候开始,万物生发。而作为自然界的人,就应该顺其自然,该发生的就让其发生,不去伤害;该给予的就给予,不去剥夺。所以聪明人都小心对待,不使真气宣泄。正月在卦象属“泰人体之内的阳气在子时最为旺盛,坐卧适宜面向北方。
孙真人的《摄生论》载:“正月里脏易感染疾病,肺脏之气也很微弱,所以应该少吃咸酸食物,增加辛辣食品,这样才能助肾补肺,安养胃气。衣服不能穿的太单薄,以防着凉受寒,而又不能穿得太多,宜于晚睡早起,以舒展形神。”
《内丹秘要》载:“阳出于地,比喻体内三阳上升,当急驾河东,搬回鼎内。”
《活人心书》载:“肝主龙兮位号心,病来自觉好酸辛,眼中赤色时多泪,嘘之病去效如神。”
灵剑子正月导引神功方法:以双手掩口,再取口中带热津液摩擦面部,上下摩三五十遍,使面上感到发烫。饭后为之,使人面部肌肉光彩如玉,并且不会出现皱纹。如此坚持三年,容颜有如少年,还兼有明目、去除陈旧疾患之功效,导引时,可想象自己正引吸东方的生气进入肝脏,行入下元,每次行导引之功法时,都应闭气行之,不能开口,以免外界的邪气乘虚而入,侵入肝脏。
● 二月修养法
在春天的第二个月里,起居饮食应避开那些嘈杂、喧嚣的地方,务使心志平和,寒暖适中,神气安静,一切协调与自然之生成法则。二月在卦象属“大壮”意思是说阳气壮大已过中和的地步。人体之内的阳气在丑时最为旺盛,卧养宜于面向东北。
孙真人在《摄养论》中说:“二月里肾气微弱,肝气旺盛,饮食方面最好戒酸增辛,这样就可以达到助肾补肝的目的,宜于静膈去痰水,小泄皮肤,出些汗水已散发体内潜藏的玄冬之气。”
灵剑子二月导引神功方法;正坐,两手交叉,并争相用力于两手,可治肝中风;再以两手交叉掩盖后颈部,使面部仰视,同时配合呼吸,使颈与手各自争力,可去热毒肩痛,目视模糊,积风不散等症。并有激发元气,温补元阳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法是:将两手重叠,按于陛上,使劲用力,可祛腰肾风毒之气以及胸膈,兼有明目之效。
《内丹秘要》载:“春天的第二个月里,阴气扶助着阳气聚物而出,暗喻身中阳火方半,气候匀停。”
《法天生意》载:“二月初时,宜针灸脚三里和绝骨,以宣泄毒气,进入夏天后就不会生出脚气冲心之类的疾病。”
“春分日,可用矾石或者百草上的露水炼当日采回的云母石,五月茅屋滴下的檐水可代替矾石和露水。久服延年。’
《济世仁术》载:“庚子、辛丑两日里采石胆治风痰,有速效。“
● 三月修养法
春天的第三个月,自然界的万物都旧貌换新颜, 一遍欣欣向荣的景象, 阳气炽烈, 阴气遁伏, 应早睡早起, 以养肺气. 这时候肝脏之气日衰, 心脏之气日盛, 应益肝补肾, 以顺应自然界的生发规律. 三月在八卦中属“夬 夬, 是阳决阴, 有决而能和的意思. 人体之内的阳气在寅时最为旺盛. 坐卧宜于面向东北方向.
孙真人说:“肾脏之气停息, 心脏之气正渐渐加强, 东方的木气正当旺盛, 这时应该光吃甘甜的食物, 多吃辛辣的食物, 这样可以补精神, 益气力. 也应小心地回避西方的愁煞之气, 去大自然中悠然地走走, 放松形体, 心平气和, 以顺应生命本身的自然规律.”
灵剑子补脾坐功姿势: 左右两手作开弓状, 一下一下的轮流作势﹙左手拉弓, 右手搭箭; 右手拉弓, 左手搭箭﹚,同时用力用劲, 这样可以去除胸胁膈间所聚结的风气和脾脏之浊气. 做十四遍, 作势时, 嘴唇紧闭, 使心随气到, 达到散发的目的.
● 胆腑附肝总论
胆,其精属金, 其气属水, 其色为青, 依附在肝脏的短叶之下. 胆者, 敢也, 是说人果敢的意思. 胆的重量为三两三铢﹙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是肝脏的宅院. 如果要确定胆在人体内的位置, 那么它应该不在五脏之列, 而应归于六腑之中. 因为胆也要遭受水气, 与八卦中的坎位相对应, 但又不允许与六腑相同, 所以人体内就另外立了一个肝脏.一个人的勇敢与否是由他的胆腑来决定的. 胆腑与膀胱相合,也主毛发. 《黄庭经》说: 胆“主诸气力摄虎兵, 外应眼瞳鼻孔间, 脑发相扶与俱鲜.”
胆腑与其他五脏相类似. 且胆寄身于八卦定位的坎宫, 使人仰慕善良, 辨别邪恶, 去掉奸邪之念, 断绝谄媚之心, 敢于仗义直言. 胆主于金, 金主杀, 所以使人常动搏杀之气; 然而人见搏杀就会悲痛, 而金生水, 所以人一悲痛就会有泪水从双目中流出. 心主火, 胆主水, 水可以扑灭火, 所以胆大的人很少产生惊恐的心理; 而水盛则火煎, 所以胆小的人经常产生惧怕的心理. 人体之内, 阴阳相争, 水胜过了火, 则眼中会出现泪水. 而泪出于胆腑, 发于肝脏, 胆水在人体之外表现为眼中的瞳仁, 与主宰肝脏的木精二合. 男人到了五十岁, 眼睛昏暗肾气衰弱, 是因为体内的胆水渐渐少了. 这时候可以吃些补肾的东西, 以使胆腑受益. 而要想安养胆神的话, 就应该处世无争, 行仁义, 讲道德, 这样才可能养护它的生命力. 胆腑与膀胱相合, 在人体之外主毛发. 人的毛发干枯, 是因为胆腑枯竭的缘故; 人的四肢干燥, 是因为胆腑亏损的缘故; 发燥毛焦的人是因为胆腑有风的缘故; 而人如果喜欢吃苦味的东西, 则是胆气不足的缘故。人的面容光白而略带青色的, 则表明胆腑健康无病。
● 修养胆腑法
修养胆腑, 应在冬天的三个月里进行。冬天里, 选择一个清静的环境,平心静气,面对北方, 想象自己吸引玄宫的黑气入口, 和着自己的津液吞入丹田﹙每次吞三下﹚,这样可以补养“嘻”气时所带来的损害。
● 相胆病法
如果胆腑有病的话,人就会感觉到嘴里常有苦味, 并吐酸水, 心中惊恐不安, 总是感觉有人要追杀自己. 胆气太实的话, 就会导致精神不集中, 起卧失去规律; 胆腑虚弱的话, 人就很容易被寒气所伤, 于是便会出现恐惧情绪, 以致头昏眼花, 毛发和手脚显得干枯,两眼流泪,膀胱连腰与小腹常隐隐作痛,胆腑与肝脏属于同一个系统,如果发现胆腑有病,其治疗方法与治肝脏相同。
● 春三月胆腑导引法
一式:正坐,两脚掌合拢,并使其昂起,两手将脚挽起,向左右两方分别摇摆三至五次。
二式:双腿盘坐,双手按地,上身挺直,将力气运用到腰际。反复三五次,便可以散出胆腑里的风毒邪气
● 治胆腑吐纳用嘻法
治胆腑之病用嘻出之法和吸补之法:先侧卧,用鼻子长长的吸一口气, 然后徐徐地以口呼出, 呼气的时候同时发出细微的“嘻”字之音. 对于去胆病, 除体内阴脏一切阴干盗汗, 面无颜色, 小肠膨胀, 肚脐之下冷痛, 口舌干涩等病症, 可反复“嘻”之, 无需多久, 即可痊愈。
● 夏三月调摄总旨
《礼记》上说:“南方为夏, 夏有‘借助’之意. 也就是说, 自然界的万物的滋养和生长都要借助于它。 ”《太元经》载:“夏者, 物之修长也。”董仲舒说:“阳长居大夏, 以生育万物。”《淮南子》载:“夏为衡,衡即是平衡,衡则可以使物均等。”《汉律志》也载:“南者,任也,阳气在这个时候任意地滋养着万物。所以聪明的人应当审时度气,适当地节制自己,以保证生命旺盛的精力。”
立夏,在五行属于火,因此夏天的特征就像烈火,铄石流金。夏至,火旺;立秋,火休;秋分,火废;立冬,火囚;冬至,火死;立春,火殁;春分,火胎(这时候火已经孕育在木之中)。
● 心脏夏旺论
心在五行属火,在五位与南方相应,在掌握五方的五帝中属赤帝统辖,其形如朱,其象如倒悬的莲蕊心。人体内的心脏就像一根细小的纤维一样,连接着体内的各个角落,使吸收的养分变成血液。人的心重十二两,位置在肺的下面、肝的上方,也就是对尾鸠下面一寸的地方(人体内,胸中心口掩盖着下尾鸠),颜色像缟映绛,中间有七孔、三毛。智慧很高的人心孔通明,智慧中等的人只有五孔,心穴通气;智能低下的人心上无孔,气明不通,无智且狡诈。心为脾之母,为肝之子,人的舌头为心之宫阙,其窍通于两耳。左耳为丙,右耳为丁(古人以天干地支结合五行来象征人体各个部位)。在液体上表现为汗水,如肾邪入心,则有汗水溢出,而且有苦涩之味。小肠是心的宅院,与心脏相应合。《黄庭经》上说:“心部之宅莲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绵绯囊披玉罗。”心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是五音中的“徵”音,所散发出来的气味是焦味,所以当人遇到不舒畅不顺心的事情时,内心就会感到焦躁。心气通畅则能辨别食之五味,心有病时,人的舌头就会显得焦卷,且比平常略短一些,不能辨别五味。在外部世界表现的特性为礼节,表现的情趣为快乐。人到了六十岁,心气衰弱,说话时不是说错对象就是说了后面忘前面。心脉出于冲脉管炎,是生命的根本,是生命力的源泉。心合于脉,主面容肌色,如果血脉虚少衰微,不能滋养脏腑,则表示心脏功能已丧失。与心相合的时辰是巳午,在外与五岳中的南岳相应,在天与荧惑之精幽合。所以舌头内缩不能言语都是心风的缘故;血脉壅塞的人心常惊恐;舌头不能辨别五味的人心脏虚弱;善忘的人心神离散;言语重复啰嗦的人心神混乱;常常悲伤的人心受到了伤害;喜欢吃苦味食物的人则是心气不足;面色青黑的人是因为心气冷;只有红光满面的人,心脏才健康无病。如果肺邪之气入心的话,人就表现得言语特别多。心通微,治心脏的疾病,可发“呵”字之音,呵,可以呵出心中的邪气。所以夏天的三个月要想安养心神,则应该含忠履孝,辅义安仁,尽可能的克制自己,使自己心平气和,清心寡欲,早睡早起。起床之后不妨登高望远,以赏心悦目。对于日常生活不生厌烦之念,顺于正阳,以消除炎热的暑气。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便会引起肾心相争,因为肾属水,心属火,水火相克,心脏之疾病就会因此而生。
● 相心脏病法
心热,脸色就会发红且血脉异常充满;口中生疮,腐烂并发出臭味;胸、膈、肩、背、两胁、两臂都有疼痛绵感觉。心虚,则会扯动小腹,引起小腹疼痛,或者经常梦见刀、杖、火焰、红色的衣服和物件,以及炉火冶炼等事体,使人在这种恍恍惚惚的梦境中产生恐怖的心理。
心病了就需要濡养,应马上吃些有咸味的食物以濡养心脏,苦味的食物可以补养心脏,甘味的食物可以帮助心脏泻去火气。心病了,人应首先保持所穿衣服的干燥,忌穿湿衣,食物尽可能冷了再吃,忌吃热食,因为心脏厌热嫌水。心有病,肚脐的上方就好像有一条血脉在蹿动,按上去象有硬块且有病痛感,人烦燥不安,手心、脚心发热,口中干渴,舌头焦燥,咽喉疼痛,进食困难,且忘前失后。出现了这些现象应该服用五参丸。  
● 修养心脏法
在四月、五月两个月的三十、初一、初七、初八、二十三、二十四日的清晨,面向南方端坐,叩齿九通,咽津三次,静静地想象自己吸引南方离宫的赤气入口,和着口中的津液吞入丹田。每叩齿九通,吞津三次,闭气三十息,可以补养因呵气对心脏造成的损害。
● 六气治心法
治心脏之病用“呵”法,先用鼻子长长的吸一口气,然后徐徐地用口“呵”出(即发“呵”字之音)。反复地鼻吸口呵,但不可让自己双耳听到吸呵的声音,只是意念发音而已。如果心脏有病,应大呵三遍,呵气的时候,两手交叉按在头顶,可除去心脏劳热及一切烦闷,病愈取出止,否则反而重新造成损伤,如因“呵”造成了损伤,也必须用“呼”字之音吸引旺气来补养。
● 夏三月心脏导引法
一式:正坐,两手握拳,用力往左右方向互击,如此五六次。
二式:正坐,以一手向上托空(似托起重物),再换另一手做同样姿势。
三式:两手交叉,以脚踏手心,如此五六次。作势时口、鼻应闭气而为。
如此导引一段时间之后,双目微闭,咽津三次,叩齿三通后就可以暂告一个段落。
功用:可以祛除心胸系统的风邪和各种疾病。
● 夏季摄生消息论
夏天的四月、五月、六月在五行属火,在自然界主生养。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在这个季节里茁壮成长,欣欣向荣。心在五行中也属火,在五味中属苦,火克金,而肺在五行中属金,在五味中属辛,苦味能克制辛味,所以在这个季节里的饮食调摄,宜少吃苦味的食品,多食辛味的食品,以达到补养肺脏的目的。心脏之气应发“呵”字之音而疏之,发“嘘”字之音而顺之。三伏之时,人的腹部常有冷的感觉,所以特忌下利,否则就会有宣泄阴气之虞。也不宜用针灸疗法,仅宜发汗。夏至过后,夜深时就有阴气生发,最好服些热物,同时服一些补肾汤药。在这个季节里,人的心脏旺盛,肾脏衰弱,所以即使是天气奇热的时候,也不宜吃冷饮,冰冻蜜水、凉粉、冷粥,因为饱腹受寒,很容易导致霍乱。要尽可能避免食用瓜茄生菜,这些食物都属凝滞之物,因原腹中才受阴气,吃了后大多形成症块,如患冷气痰火的人,更要避免食用,上了年纪的老人尤其不可掉以轻心。在这个季节里,人应尽可能避免去檐下、走廊、巷堂、破窗处乘凉,这些地方虽然凉快,但阴风邪气却很容易危害人体健康。而虚堂净室,水亭树荫以及洁净的空敞之处的自然清凉,更加适宜人的调息。在这个季节里,人可以常常想象有一股冰凉之气在自己体内循环,这样炎热之气也会随之减少,如果人老是想着天气炎热,那么就会感觉更热。每天适宜服用一些温补平顺丸散,饮食温暖,不使吃得太饱,可以少食多餐。也适宜于服用桂汤、豆蔻、熟水,肥腻的食物应尽可能不吃。在这个季节里,人不可以为贪求凉快而在星月之下露天而卧,也不可以在睡着之后让人扇风取凉,那样虽然可赚一时之快,但风侵入肌肤,隐患最大。人如果贪图凉快在有汗时当风而卧,就很容易造成风痹,手足麻木,语言迟钝、结巴,甚至造成四肢瘫痪。虽然不会人人如此,有的人一时侥幸,有的人立竿见影,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有的人年轻力壮,抵抗能力自然要强一些,所以一时侥幸,但以后却仍会有以上症状发生。如碰上年老体衰的人,则抵抗能力自然微弱,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可以幸免了。人的头部是各种阳气汇总的地方,尤其不能受风,所以卧室应注意不让孔隙对着头部,以保护生命之门。夏季三月,每天梳头一二百下(但不可梳着头皮,也不可在有风的地方梳),可以自然而然地去风明目。
《养生论》载:“夏天象征着茂盛。天地之气交融,自然界的万物正在成长。人应晚睡早起,对于日常生活不生厌烦心理。使志无怒,使花成果,使气得泄,这既是夏天的自然界之规律,也是人应长期遵循的养生之道。若违背这一规律,则会使心受到伤害,导致秋天患上疟疾,且愈者少,到冬天时病情更加严重。” 又载:“夏季天气热,应当吃些豆类食品以降温,不可听之任之。这个季节禁饮温汤,忌食得过饱,也不能在潮湿的地面睡觉和穿湿衣服。”
《千金方》载:“夏七十二日,少吃苦味食物,多吃辛味食物,以补养肺气。”
《内经》上载:“夏季里不能用冷石和铁物当枕头以取凉,这样对人的眼睛危害极大。” 陶隐居说:“冰水只可以用来浸物,以驱除物体上的因日留下的暑气,但不能当水喝。因为喝到腹内之后,它就会与体内之热气发生冲突,以致体内阴阳失调,终于成疾。如能多用些饴糖拌食,以缓解酷暑,还是可以的。”
《书》载:“从夏至后到秋分前这段时间里,忌食肥腻、饼臑、油酥之类的食物,这些食物与酒浆瓜果互为排斥,夏天里很多的疾病都是因此而来。”
又载:“夏天里不可在露天之下睡觉,这样会使人皮肤长癣,或风寒入肌。”
又载:“夏天里中了暑气热毒,到秋天定会变成疟疾。如突然遇上在冷的天气,人应该赶快防避。人轻易就染上了流行病,大多是这个原因所致。”
《参赞书》载:“被太阳晒热了的凳子不可以马上就坐,否则将搐热生豚疮,冷生疝气;人在大太阳下来回后,不能用冷水洗脸,这样会损及眼目,大汗淋漓热气在身时,不能饮冷水和用冰凉的物体刺激身体,这样会害人性命。”
《书》载:“五六月里,深山里水坑中的积水大多含有鱼鳖之类的精涎,饮用之后会患上瘕病。”
《养生论》载:“夏天里饮酒不宜大醉。清晨起来时喝一二杯炒葱头酒,可使人血气通畅。”
又载:“风毒、脚气是因为肾虚之故。人生的命门属肾,夏季里,精化为水,以
《养生论》载:“夏天里最好烧五枝水洗澡,洗完后,附些香粉放在身上,可以驱除瘴毒,疏导风气,滋养血脉,而且可以避免阴处处汗湿之后的骚痒。”
● 四月修养法
四月是夏季的第一个月,此时天地开始上下交融,自然界万物并秀。人于此时宜晚睡早起,以承受天地间的晴明之气;应心平气和,不宜大怒大泄。夏在五行属火,与南方相应。它所表现的声音为“呼”,所表现的液体为“污”,所以怒与泄都能伤元气。在八卦中定位于“乾”,乾即健,是阳之性,天之象。所以聪明的人应自强不息。四月里,人体之内的阳气在卯时最为旺盛,坐卧行动宜于面向正东方。
孙真人说:“这个月肝脏已病,心脏却渐渐强壮,所以人应多吃酸味的食物,少吃苦味的东西,以补肾补肝,调养胃气。不要让西北二方的暴风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可接触阴冷之物和阴冷之处,以壮肾水。应静心调养,以息心火,不接触yin秽之物,以宁心神,应自己努力向上,不懈怠,以顺应天地间万物生养的自然规律。”
灵剑子补养心脏坐功之法
一式:正坐,突然向左侧或右侧倾斜,用力要猛,要快(如排山倒海之势),倾斜幅度要大,但不宜触地。这样可以疏通五脏六腑,散发脚气,补益心气,使腰脊强健。
二式:一手按大腿,一手向上托(如托重物),闭气作势,左右两手互换而为(左按右托,右按左托)。这样可以除去两肋之间的风毒,治心疾之病,通和血脉。
《月令》载:“聪明人都会懂得清心寡欲,不急燥,不止色,不妄动,薄滋味,不逆平和,节制嗜欲,平心静气。”
《保生心鉴》载:“五月在五行属火,而午时之火正是极为猛烈的时期,火克金,金气在此时最易受伤害。所以古人在这个时候总是离群索居,吃的是清淡的食物,谨言慎行以保养身体的五脏六腑。因为这时候的火气旺盛得使人心烦。”
● 五月修养法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里,自然界的万物万物已在雨露阳光的滋润普照下生而有成,天地间充满着一派生机。在这种自然环境之下,人不应当使自己大汗淋漓,把自己置身于高温环境之中,或在星月之下露天而卧,因为这样会导致疾病侵入身体。在这个时候,人还应当严防西北方向的寒邪之风。人到了这个月后,肝脏已经有病,且神情萎靡,而水力(肾)衰微以致火气(心)渐渐旺烈,所以人在饮食方面应注重补肾助肺并调理胃气,以顺应物质世界的生养规律。五月在八卦定位于姤,姤者,意即阴遇阳,柔遇刚的形象。人体之内的阳气在辰时最为旺盛,坐卧适宜面向东南方。
孙真人说:“这个月里,人体内的肝脏之气已进入休止状态,而心脏之气却日益旺盛,所以应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苦味的东西以利益肝脏,补养肾气,蓄养精气。还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更适宜清心静养,以与自然规律相顺应。”
《保生心鉴》载:“午火旺而金衰(五行之中火克金),所以人到了这个时候应当单睡独宿,吃清淡的食物,以使五脏得到保养。”
灵剑子坐功法:将两手掌相合,向前方击出,击出时,小臂自然会带着大臂,而且腕关节也会随之活动。反复七次,可以疏通胸脏风劳,发散关节滞气。
● 六月修养法
夏天的第三个月是大自然赋予万物的生命力最为繁茂的时期,在阳光雨露的普照滋润下,自然界朝气蓬勃。在这个月里,人应该多吃咸味的食物,少吃甘味的东西,这样才能使生气微弱的肾脏得到滋养。在这个月里,人体之内只有脾脏尤其旺盛,所以最好少吃肥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东西,这样才能让筋脉通畅,骨骼结实。六月在八卦中定位于“遯”,遯是逃遁、回避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二阴浸长阳当回避。”所以,聪明的人到了这时候都懂得谨慎自持,顺应自然界的生养规律。六月里,人体之内的阳气在巳时最为旺盛,人坐卧宜于面向南方。
孙真人说:“这个月人的肝脏微弱,脾脏旺盛,所以应减少饮食,远离声色。这时候阴气潜伏于体内,而酷热的暑气却在体外‘横行’,如果此时不节制地吃冷食,且为求凉快任意地吹冷风,那么人就很容易给自己带来暴泄之患。所以在这时候人必须饮温食软,也不使自己吃得太饱,最好多喝些米汤以及豆蔻熟水《内丹秘诀》上说:“建未(六月)之月,二阴之卦,阴气正渐渐生发。暗喻人体之内阳气慢慢从午位离去,呈收敛和下降的状态。”
灵剑子坐功法(六月十五之后练):盘腿正坐,含胸挺背,全身放松,意守腹部丹田,自然呼吸。吸气后闭气,两手徐徐上提,在胸前部手指向上舒展,然后保持这一姿势,腰部使劲,或向前倒,或向后仰,配合呼吸做三五次。这样可祛腰、脊、脚、膝间的痹风,发散膀胱里的邪热。
● 脾脏四季旺论
脾在五行属土,旺于四季,在掌管五方的五帝中受黄帝统辖。其八卦定位于坤卦;其神形如肖风,其气为坤,其精为土。脾即为裨,是说它裨助胃气。脾的位置在心脏下方三寸的地方,重一斤二两,宽三寸,长五寸。脾为心之子,为肺之母,外通眉阙,人的谋略、口才都决定于脾气。口是脾脏的门户,人的嫉妒之性也产生于脾。因为脾性属土,所以它的形状也和土一样难以固定。而脾脏产生的嫉妒之性也因人而异,因此,女人常产生的妒忌心理都是来源于脾脏的阴气。常吃熟、软、热的食物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所以脾脏在五脏的中央,与口直接相通。
脾在形体上表现为脸的两侧,其脉出于隐白穴,与人体的肌肉息息相关,“唇亡齿寒”。食物的养分最后都将进入脾脏。在液体上表现为涎水,如果肾脏邪气侵入脾脏,涎水就会多。在六腑之中,胃就象脾的宅院,两者共同成为接纳食物的地方。口是脾的门户,脾胃通畅则口可以分辨出五味,脾脏有病则口不辨五味。脾与肉互为表里,所以脾脏功能良好的人,嘴唇就会丰满。如果肌肉消瘦,表明脾脏接近坏死。
脾脏属于中央地位;四时与夏季相对应;在天干属于戊己;与之相合的时辰是丑辰未戌四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是五声中的“宫”声;所表现出来的颜色为黄色;所喜欢的味道是甘味,所洋溢出来的气味是清香。如果心脏的邪气侵入脾脏,见到清香之物就会产生恶心的感觉。脾脏在外部世界与五岳中的中岳相应,在天与镇星之精幽合。夏季三月以及四季中的后十八天,镇星经常出现于天空之中,自然界的黄气孕育着人的脾脏,且与胃部连接,使脾脏得到安歇。脾脏是消化食物的地方,就象一架转磨,能消化食物吸收养分。脾脏功能失调则无法消化食物,人体就反而被食物危害。所以脾脏系统最需要的是人情绪的快乐,情绪快乐能使脾脏系统加快新陈代谢。也因此,人体之内的其它各脏失调的话,也会导致脾脏受到伤害,而脾脏失调的话则伤体质,一个人的体质和脾神(古人称脾脏为脾神)都受到了伤害,那么,这人的病也就会很快恶化。
所以人应当尽量少吃硬食,老年人更要注意。不想进食的人,是因为脾内仍然有没有消化的食物。贪食的人脾气实;腹中空空而又不想进食的人是因为脾虚的缘故;常常产生疑惑心理的人是因为脾不安的缘故;面容憔悴的人是因为脾受到伤害的缘故;喜欢吃甜味食物的人是因为脾不足的缘故;而肌肤鲜白、油腻的人,则是脾脏健康无病的征候。如果肺部的邪气侵入了脾脏,表现在行为上就会唱得特别多。所以治脾脏的疾病,可发“呼”字之音,这样脾病就会随之“呼”出,中热也宜于用这个方法。每到四季月(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后十八天,人更应该修心养性,少思少虑,宁可委屈自己,济助他人,也不要为了势利而与人争执,但也不强迫自己去做什么,清心寡欲,与世无争,顺应坤卦的那种柔顺的德性以保全生命。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和原则,人的脾、肾就会受到损伤,土木相克,疾病就会发生。
● 修养脾脏法
在夏季三个月里,可在每天的深夜和清晨,以及春、秋、冬三季的最后十八天,正坐。中宫闭气五息,鸣天鼓二十四下(鸣天鼓:以两手抱于脑后,用中食二指轻轻敲击头顶,左右各二十四下),想象自己吸入了坤宫中的黄气入口,分十二次吞入,以补养因“呼”带来的损伤。
● 相脾脏病法
脾热,鼻子赤黄且鼻肉隆起; 脾虚,腹部鼓胀,食物不能消化,并出现溏痢(泥浆状)的现象;  
脾有风,则表现为经常出汗,见风便有恶心的感觉,体上泳风习习,四肢无力,举动懈怠,不思饮食,足不能行,脚下肿痛。
脾恶湿气,可以吃些苦味的东西使脾脏干燥,另外,脾脏有病,可以吃些甜味的东西来补养,吃些苦味的东西来驱散病气。当脾有病时,肚脐的下方就好象有一股气在蹿动,按上去似乎有硬块并有病痛的感觉。如果脾脏之气逆动,则小肠就会发生痉挛,下泄,足重胫寒(即小腿部分发冷),两胁胀满,不时呕吐,气满充心,四肢浮肿。发生这种现象应服用诃梨勒丸。
● 六气治脾法
治脾脏之病,吐纳时用“呼”法,即首先用鼻子长长地吸一口气,然后徐徐用口呼出,呼气的时候同时发“呼”字之音。脾有病,应大“呼”三十遍,小“呼”十遍。呼时须将嘴巴撮拢,不可张口而呼。这样可以除去体内冷气、壮热、零乱,消化不良,偏疯麻痹及腹内结块。连续呼之,中间不可间隔,疾退即止,因过度呼之则会使内脏受损,如果万一受损,则应用“吸”法补养(“吸”法前面已经交待过,这里不赘述)。
●脾脏四季食忌
六月忌食吴茱萸,否则会使人患赤、白痢,四季忌食脾、肝、羊血。脾有病,宜吃米、枣、葵,同时禁止吃酸味的东西。
● 导引脾脏法(六月内进行)
将一脚最大限度地伸出,以两手向前反掣三至五次,再跪坐,将两手按于地面,双目回视,用力将眼睛瞪大,反复三至五次。可以祛除脾脏系统积聚的风邪毒气,还可以帮助消化。
● 秋三月调摄总旨
《礼记》上说:“西方为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也。”《太元经》上说:“秋者,物皆成象而聚也。”《管子》载:“秋天为矩,矩者,所以方万物也。”《汉律志》载:“秋天为少阴,为西方,西者,迁也,阴气迁落,万物收敛,乃成熟也。”所以人应当审时度气,不要过于宣泄精气,适当克制自己,以保证生命旺盛的生机。
立秋,在五行中属金,万物到了这个季节大多已经成熟,是收割的时候了。秋分,金旺;立冬,金休;冬至,金废;立春,金囚;立夏,金殁;夏至,金胎;因为火生土、土生金,在经过了夏天的火之后,金已经孕育在火土之中。
●肺脏秋旺论
肺在四时中与秋相应,在五位中与西方相合,在五行属金,在五帝中归白帝统辖。其神为白虎,其象如悬磬,颜色如缟映红。位置在五脏之上,与胸相对而覆盖于五脏,所以称为华盖。肺者,勃也,意思是说肺气勃郁。肺重三斤三两,有六叶两耳,共为八叶。肺为脾之子,为肾之母。肺下有七魄,就象婴儿,分别叫尸狗、伏尸、雀阴、吞贼、非毒、阴秽、辟臭,这是七魄的名号。每天晚上睡觉时和清早起来时,叩齿三十六次,心中默念肺神及七魄的名号,可以达到安养五脏的目的。鼻子就象肺脏的窗口,左孔为庚,右孔为辛(古人以天干地支结合五行来象征人体各部位)。其所表现的气为咳嗽,在液体上表现为鼻涕,在形体上表现为皮毛。
肺气上通脑门,下通脾脏,因此各脏之气都来源于肺,是人体呼吸的根源,也可以说是生命之气传送的宅院。肺脏之脉开始于人体的少商穴,是七魂之门。人如果长期卧床不起则伤肺气,肾邪侵入肺脏,鼻涕就会多。肺如果偏右就会出现咳喘。大肠是肺脏的宅院,与肺相合,是传泻、疏导的地方。鼻子与肺互为表里,肺气通畅则鼻子就能识别香臭。肺与脾相合,这从皮毛上可以看出来,如果皮肤干枯、毛发脱落,便表示肺部已经坏死。肺在五行属金,所以肺接受的是金之气,而金受气于寅,生于巳时,旺于酉时,病于亥时,死于午时,墓于丑时,所表现出来的声音是五音中的“商”音,所表现的颜色为白色,所喜欢的味道是辛味,所洋溢出来的气味为腥臭。如果心邪侵入了肺部,则人见了腥臭之物就会有恶心的感觉。义为肺之性,怒为肺之情,肺脏在外与五岳中的西岳相应,在天与太白之精幽合。因为有太白之精存在于天空,肺气才得到了助养。
肺脏有风,鼻孔就发生堵塞,难以呼吸;面容干枯,是因为肺脏干燥的缘故;鼻子发痒,是因为肺脏有虫的缘故;常常产生恐惧的心理,是因为七魄离开了肺脏的缘故;身体黝黑,是因为肺气衰微的缘故;经常发怒,是因为肺气过盛的缘故;不耐寒冷,是因为肺脏疲劳的缘故,肺脏疲劳的人总想睡觉;喜欢吃辛辣食物,是因为肺气不足的缘故;肠子经常鸣鸣作响的,是因为肺气壅塞的缘故;肺邪自入的人则呼吸急促,所以人的面容莹白则表明肺脏健康无病。肺有病,可发“呬”字之音将肺脏邪气抽出,但无故而嘶反而会导致不良后果。秋天的三个月里金气旺盛,而金主杀,使万物枯损,所以要想保养肺神,要多做好事,恩惠大众,广施仁德,早睡早起,斩伐草木,使生命的作息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这样才可避免邪气的侵入。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体内五脏的功能就会发生紊乱,许多疾病就会因此发生。
● 相肺脏病法
肺脏有热症的话,右边脸颊就会发红。肺有病,面容就显得苍白,毛发就显得枯槁,咳喘、气逆、胸、背以及四肢烦痛;肺有病,人就会梦见自己与异性交媾,或者梦见花幡、衣甲、日月、云鹤以及有贵人相临。肺脏虚弱,人就表现出呼吸急促,不能调息;肺脏干燥则喉咙干涩;肺脏被风寒侵入的话,人就会多汗、怕风、咳嗽频繁,清早起来时还好,到了晚上之后就咳嗽的很厉害。如果肺脏之气上逆,应当吃些苦味的食物使其从下部泻出,或者吃些酸味的食物使其收敛,吃些辛味的食物使病肺得到补养。但不能食一切冰冷之物,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肺脏最憎恨的。肺有病,鼻子就难辨香臭,并长出息肉。或者生疮疥,皮肤燥痒,气盛咳逆,甚至唾吐脓血,若出现这些症状,应服排风散。  
● 修养肺脏法
秋三月,当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两天的太阳刚升起的时候,面向西方平坐,鸣天鼓(见修养脾脏法一节)七次,饮玉泉(即以舌头抵住上腭,等满口生津之后,连嗽几下并徐徐吞入)三次,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吸入了兑宫的白气入口,再和着津液分七次吞入,闭气七十息。以上是调补神气、安息灵魂的要诀,应持之以恒。
● 六气治肺法
吐纳用“呬”法。即先用鼻子吸一口稍长的气,然后用口徐徐“呬”出,发“呬”之音时,不要让自己的耳朵听见。但在此之前,应先使自己心平气和,然后再“呬”。当肺病得比较严重的时候,应大“呬”三十遍,这样可祛除肺脏系统的劳热,以及气壅、咳嗽,皮肤燥痒、疥、癣、恶疮,四肢劳烦,鼻塞,胸背疼痛。等“呬”好了肺疾,便应停止再“呬”,因为过分“呬”之反而使肺脏受损。“呬”气时,可使两手擎天,以导肺经。
● 肺脏导引法(七、八、九月进行)
正坐,以两手倚地,缩身、曲脊,向上三举,这样可以除去肺脏系统的风邪积劳。然后再反手以拳头轻捶背上,左右各三次,这样可以除去胸上的闭气风毒,坚持稍长时间后,将眼睛闭上的同时叩齿,稍顷即起● 秋季摄生消息论
秋天的七月、八月、九月,正是宇宙间凋零、肃杀的季节,此时肺气旺盛,在五味中属于辛味。于五行来说,金能克木,木和五脏中的肝脏相应,在五味中肝脏属于酸味。人进入秋天之后,饮食的原则应该是少吃辛味的东西多吃酸味的食物以补养肝气。如果肺气太盛,则用“呬”的方法宣泄之。立秋以后,应心平气和以抵制秋天的肃杀之气。一般来说,春秋两个季节旧病最易复发,所以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肺得到更好的安养。秋天里,人不宜服用催吐和发汗之类的药物,这样会使人消烁,以致肺脏不安。这时候只适宜针灸下痢,吃些汤、散之类的药剂以助阳气。如果已经患上了积痨、五消渴等病,则不宜吃干饭制成的食物以及自死牛的肉、生、鸡、猪、浊酒、陈臭咸醋和粘滑、难以消化之类的食物,还有生菜、瓜果、酢之类。而且最好避免接近患了风气冷病、痃癖(由下疳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肿胀、发炎的症状)的人。如果人在夏天时过多地吃入了冰冷的食物,到了秋天后就会导致患上赤白痢疾和疟疾,这种病人宜用童子小便二升煎大个槟榔(五个,细剉),然后取煎好的便汁八合加入汁一合,和入以前收藏的十二月雪水一盅里。早上空腹时,分两次服,这样泻下三两次后病疾就已除去。夏天所吃的冰凉食物所引起的疾患都会因此全数除尽,不再有什么祸患。这种汤名为“承气”,上了年纪的老人也照样可以服用,不损元气,况且秋痢正是出现在这个时候。这种药对于脚气及其他病气都有疗效。男性的泻后的二三天,可用韭白煮粥(加羊肾同煮),空心时服食,效果比一般的补药都好。还应在清晨睡醒时,闭上眼睛,叩齿二十一下,再将津液吞入,然后将两手搓热,多蒙压于眼上。秋三月采用这种方法,有极好的明目功效。
《千金方》载:“秋三月服黄芪等丸一二剂,则百病不生。”
《金匮要略》载:“秋三月不可吃肺。”
《四时纂要》载:“八月之后,宜服八味地黄丸,可治男女虚弱以及各种疾病,对于久病不愈的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长期服用可使身轻不才老。”
《云笈七签》载:“秋天宜冻脚、冻脑,睡觉时头向西方这样颇对身体有益。”
《养生论》载:“夏末秋初时,天气仍然酷热,但不可脱衣裸体以贪图凉快,因为五脏俞穴都汇集于人体的背部,如果再露手露足,或让人持扇扇风,则风邪将乘虚而入。如果发觉自己生病了,应服八味地黄丸,可以补理脏腑,御制风邪。”
秋三月睡觉时,头部应朝西方,这样对身体有益处。
《本草》上载:“入秋之后小腹常常感到冷的人,可用年代久远的砖头煮汁热服。也可用烧热的砖头熨在肚上,三至五次后,其冷自去。”
《书》上载:“秋天气燥,宜吃芝麻以滋润,禁止吃剩下的冰冷的食物,也不可大早就穿上冬衣。”
秋三月,六气十八候正是收敛的时候,所以人也当收敛身心,不可纵意逞强。”
又载:“立秋日不宜洗澡,否则会使皮肤粗糙,并生出白皮屑。”
又载:“八月十五之后气温下降,应用微火暖脚,不要使身体下部受冻。”
《养生论》载秋天的谷物刚刚成熟,老人不要多吃,否则就会使旧病复发,上了年纪的人多少有些宿疾。《书》载:“秋天患染了湿气,湿气就会上逆而发生咳嗽,最后导致身体上局部萎缩而经常晕厥。”
●七月修养法
秋天的七月,人可以观天地之气来激发自身的正气,应早睡早起,鸡鸣即起,舒展身形,收敛神气,使身志安宁。七月在八卦中定位于“否”,“否”包含着“塞”的意思,是天地难沟通,阴阳不交融的时期,所以聪明的人此时不应轻举妄动。午时是人体生气最为旺盛的时期,坐卧宜于面向正南方。
孙真人在《养生论》中说:“这时候肝脏、心脏都较为衰弱,只有肺脏旺盛,宜安静性情,多吃咸味的食物,少吃辛味的食物,以助气补筋,资养脾胃。这时候不可让自己太热,也不可无顾忌地贪图凉冷,还不可使自己大汗淋漓,这样才可以保存元气。”
灵剑子导引法势:以两手抱头顶,宛转回旋,双目交替俯仰。这样可以祛去胁、肋、胸、背间的风气以及肺脏中的各种疾病。也宜疏通项脉,其方法与正月同。还有一个方法是:以两手交叉于头顶,分别向左右两侧摆动十次,这样也能祛去关节中的风气和肺脏内的各种疾病。
●八月修养法
秋天的八月很利于性情平和、肃穆,人应该使志性安宁,神气收敛。饮食方面多吃酸味的食物以补养肝脏。进食时,不可吃得过饱而造成壅塞。八月在八卦中定位于“观”卦,这里的“观”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观。风在地上吹拂,正是万物兴昌的时期。人体生气旺盛于未时,坐卧宜于面向西南方,吉。
孙真人在《摄养论》中说:“这个月心脏气微,人体中肺脏(金)主事,此时于饮食方面应少吃苦味的食物,多吃辛味的食物,这样才可以补筋补血,从而滋养心、肝、脾、胃;这时还应御防风邪,否则会使人长出疮毒,最后演变为流行性痢疾。”
灵剑子坐功法势:以两手握拳,捶击胫下(脚跟至膝盖的部位)十余次,捶击时,闭气、用力。这样能开胸膊膈气,祛去胁中之气,治肺脏的各种疾病。
● 九月修养法 秋天的第三个月,草木零落,万物伏蛰。此时宇宙之气凄清,暴风为朗,不可犯暴风。少吃生冷的食物,以防疠病(毒疮之类的疾病)。九月二十八日,阳气还没有隐伏,阴气也比较衰微,宜服食补养之类的药物以滋发生气。九月在八卦中定位于剥,剥即是落的意思。此时阴气将逐渐旺盛,阳气会越来越衰弱,所以人应当固精敛神。这时候人体内的生气在申时最为旺盛,坐卧宜于面向西南。
孙真人说:“这个月阳气已衰,阴气太盛,暴风会时常发起,此时切忌置身于暴风之中,以免寒邪乘虚而入,不冒风邪,不尽情醉酒,不使自己吃得过饱。饮食方面还要注意少吃苦味食物,多吃甘味的食物,男子在到了六十岁之后,肾气衰微,头发变白,牙齿松动;到了七十之后则神形都将困乏,而到了九十之后,肾脏之气已经焦枯,骨骼萎缩以致卧床难起,这是因为肾脏已经坏死。肾有病,则听力下降,骨生瘘管,肾与骨相合则人的胡须浓密。肾脏在外与五岳中的北岳相应,在天与辰星之精幽合,冬天的三个月,人可以常常想象自己吸入了辰星的黑气,并贮存于肾脏。
人的骨骼疼痛,是肾虚的缘故;人的牙齿自然脱落,是肾风的缘故;人的牙齿上下对合不齐,是肾邪的缘故;人的腰脊不能舒展,是肾气困乏的缘故;人经常哈欠连连,是肾邪的缘故;人的耳朵作痛,是肾气壅塞的缘故;而人的面容黝黑则是肾气衰微的缘故;只有面容紫而有光才能说明肾脏健康无病。
人的骨关节时常发出响声是因为肾脏羸弱,如果肺脏的邪气侵入了肾脏,人就会呻吟不止。肾有病,应用“吹”的方法以泄出病气,用“吸”的方法以补养。肾脏在情志上表现为“智”,如果肾气浓厚、积滞,则可重“吹”使其渐渐通畅。肾脏虚弱便会经常梦见自己走入阴暗的地方,或梦见妇人、僧尼、鳖、枪、自穿兵甲,或梦见自己在山林中行走,或在溪水中泛舟。所以,冬天的三个月宇宙之气隐闭,万物伏藏,聪明的人在这时候应谨慎从事,节制嗜欲,远离声色,以等待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平和。不可侍能逞强,应与世无争,以保持旺盛的生机,以合乎宇宙间自然之规律。
相肾脏病法
肾热的人两腮发红。肾有病,则人面色黝黑,牙齿干枯,腹部胀肿,身体加重,呼吸急促,咳嗽,无故出汗,怕风肾虚则腰间疼痛。 肾风的症状是:颈部多汗,恶风,食欲下降,隔塞不通,腹部满胀,吃了冰冷的食物则泄,身体黑瘦。 如果肾脏干燥,应马上吃些辛味的食物以滋润,肾脏之病如果久治不愈,则马上吃些咸味的食物以补养,吃些苦味的食物以泻出。不吃太热的东西,不穿太暖和的衣服。肾有病,肚脐的下方就好像有一股气在蹿动,按上去有硬块并且有疼痛的感觉,食不消化,身体显著加重,腰、膝、膀胱冷痛,脚痛或者麻木,小便淋漓不尽,阴囊肿大,肚里有硬块。如出现这些现象,宜服肾气丸
修养肾脏法 :在冬季的三个月里,面向北方而坐,鸣金梁七次,饮玉泉三次,又想象自己吸入了北方玄宫的黑气,和着津液分五次徐徐吞下,以补“吹”气之损。
六气治肾法 :治肾脏吐纳用“吹”的方法。即:先用鼻子长长的吸一口气,然后用口徐徐“吹”出(发“吹”字之音)肾有病,可大“吹”三十次,细“吹”十次,这样可以祛除肾脏系统的一切冷气,腰痛,膝冷沉重,久立困难,阳气衰弱,耳内嗡嗡作响,口内生疮,以及烦热等症。连续不断地“吹”,不可间断,病好即止,否则反而会损及内脏。
肾脏导引法 :正坐,两手心向上,超过头顶用力上托,将右胁扭动三到五次,然后将手徐徐放于膝盖之上,配合呼吸,向左右两侧分别扭转三到五次,再以足前后踏,左右各数十次。这样可以祛去腰及肾脏的积聚风邪。
冬季摄生消息论 :冬季的三个月里,天地之气闭藏,水结成了冰,地裂开了缝,人就不可以随便发泄阳气了。此时应早睡晚起,以等待日光,应尽可能离开寒冷的地方击进入温暖之处,不可泄及皮肤,否则会使肾脏受到损害。这时候阳气仍隐伏于体内,如果身体有病则宜于服药发散。但心膈多热却不可服用发汗之类的药物,恐怕宣泄阳气。这时候宜于服用补药浸渍过的酒,或者一二杯山药酒,以等待阳气的生发。睡觉的时候,稍宜虚歇。入冬之后,应在天气极冷的时候才加穿棉衣,再根据气温的下降,慢慢加厚,不能一次性将御寒衣服全部穿上,等气温回升时渐次减少。冬季天冷,却不可频繁地烧大火烘烤,这样尤其损及身体。人的手足与心相应,所以不能用火烤,否则手足引火气侵入心脏,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感觉。也不可以直接在火上烘烤食物。 一般来说,性冷的药物难得治好极热的病,而性热的药物也难得治好极冷的病,火性就燥,水性就湿。饮食方面,宜少吃咸味的食物,多吃苦味的食物,这样才可能补养心脏之气。肾在五味喜咸,而肾在冬天极旺,肾旺则水旺,水旺就会对火不利,也即是水克火,对心脏不利,所以宜于补养心脏。进入冬天后,人宜居密室,衣服穿得应使自己感到暖和,饮食适度,以适应外界寒温的变化。此时不可冒犯寒风,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要被寒邪感冒,变成嗽逆、麻痹、昏眩等疾病。冬天里阳气在内潜伏,阴气在外张扬,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患有上热下冷之类的病,所以不宜洗澡,因为这时候阳气内蕴,如果以汤水疏导,必然发出大汗,而老人骨肉脆薄,最容易带动宿疾。 进入冬天之后,人也不可大早外出,以免寒气侵入肌体。早上起来时服一杯醇酒可以御寒,晚上可以服些消炎、凉隔之类的药物以平和心气,不能让体内的热气上涌。入冬之后,切忌房事,尽可能少吃炙烰、肉面、馄饨之类的食物。 《云笈七签》载:“冬天睡觉时,叩齿三十六次,同时默念着肾神名号以安肾脏,早晨起来时也重复一次(肾神名为玄真)。” 《书》载:“冬天里,突然间感到极热无比并难以忍受,最后将导致流行性疾病。所以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又载:“在大雪之中赤脚干活,不可立即以热水浸洗。刚从寒气中走回,如寒气仍未全部祛去,便不能立即吃热汤(包括开水)热食,必须过一会儿再吃。” 《金匮要略》载:“冬天,晚上睡觉时将两脚伸直,则一身都会暖和。” 《云笈七签》载:“冬天晚上睡觉时,多盖点被子,可张目、吐气,以吐出体内积存的毒气,则一生便没有疾病了。” 又载:“冬天睡觉时,头朝北方对身体会有些益处,宜使脚暖和,头部则稍受些冻。” “冬天的夜晚比较长,不可多吃坚硬的食物以及湿软的果饼之类。食后,可采用百步摩腹法,以助消化。如马上上床睡觉,将成脚气。” 《千金方》载:“冬三月宜每天服一二杯药酒,到立春时止。每年都能这样坚持的话,则什么病也不会发生了。”《纂要》载:“服钟乳酒可以补骨髓,益气力,逐寒湿。方法是:用地黄八两,巨胜子一升,熬过之后捣烂。将牛膝四两,加皮四两,地骨皮四两,桂心二两,防风二两,仙灵皮三两,钟乳粉五两,甘草汤浸三天。将乳石放入瓷瓶里,以一碗牛奶浸泡,然后放到饭上蒸,牛奶蒸干后将乳石倒出,用热水淘洗干净,研碎。此时再将地黄等十味中药捣成不大不小的中末,以绢袋装好,将袋口扎紧,浸于内装三至五斗上等醇酒的坛子里,五天之后便可服之。从十月初一日服起,服到立春日止。” “冬天气寒,宜吃黄米(因为黄米本身具有热性),以热性治其寒性,严禁吃直接用火烤熟的食物和穿过火烘焙过的衣服。” “冬天的三个月,六气十八候都正行安养脏腑之令,人应闭精塞神,以积藏元气。” 《琐碎录》载:“冬天不可以用梨子拌热酒喝,否则会使人头脑昏旋,难以支持。” 《七签》载:“冬天,睡觉时不宜用冷物、铁、石当枕头,或者将枕头烤热再枕,否则会祸及眼睛。” 《本草》载:“冬天不可以多吃葱,吃多了会使人发病 十月修养法 :冬天的头一个月里,天地之气闭藏,水变冷了,土地被冻得裂开。这时候人应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天亮,时才起来,使体内温热之气畅达,但又不可使自己大汗淋漓,也不要冒冰冻积雪,应温养神气,使寒邪之,气难以从外部侵入。在八卦中,十月定位于“坤”卦,坤是柔顺的意思,以扶助乾健为正道,所以聪明的人应安于正道,以外部世界的自然规律。这时候,人体之内的生气在酉时最为旺盛,坐卧宜于面向西方。 孙真人在《修养论》中说:“十月心脏和肺脏都比较衰弱,而肾气却很强壮,所以饮食方面宜少吃辛味食物和苦味食物,以保养肾气。这时候,不要损伤筋骨,不要宣泄皮肤;不要胡乱采用针灸的方法,否则将引起血脉滞涩,津液也难于流畅。十月十五日宜静养心神。” 《内丹秘要》载:“大阴之月(十月也称作大阴),自然界的万物到了这时候都已归根复命,即暗示人体之内,阴符穷极,寂然不动,反本复静。此时应闭目垂帘,想象着神光内射于坎宫(脐下三寸),待黎明之时,凝神聚气,端坐片刻,然后想象着神气已经回到了坎宫,这样一来阳气自然会从阴极之时无中生有而积成一点金精。所以说一阳萌生并不是开始于复卦(十一月),而是开始于坤卦(十月)。阴气到了极限之后便会生出了阳气,这实在是练制丹药的根本。” 灵剑子导引法势:以两手十指交叉,用脚用力踏于掌心,可使腰脚经络通畅,祛除肾气阴冷以及腰膝疼痛等病。 也可这样:正坐于床上,脚伸直,再用手指扳脚趾,手指与脚趾同时较力,配合呼吸,左右各做五七次,可治脚气,各种风气,肾脏的各种毒气,以及走了远路后的脚痛不。
-----------受教了
-----------谢谢,学习了。
相关文章
 论白血病
 [转帖]祖传计算生命密法--民间禄马倒
 头重
 太子参怎么鉴别好坏?
 麝香散(《御药院方》卷八。)
 拔罐按摩治愈食道炎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