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中医情有独衷,多次向我讨教学习中医的方法。并让我推荐入门读物。我总是推荐中医院校的课本。然后,朋友们又问,那么学会了这些课本能治病救人吗?我说,不能,学会了这些课本可以当个中医博士,但是却不能治病。大家就很失望,不愿意去读这些课本了。
那么,学会哪本书就会治病了呢?其实真要是有这么一本书,岂不是人人都成了倚天屠龙中的“胡青牛”了。我这里没有“九阳真经”,我也不知在哪里能找到。我只是随时把自己的感悟当作真事儿,相信那是老天的赐与,而不是事事把自己的想法用权威的标准来定夺。
我读过《
黄帝内经》,我是零星的去翻看的,从来没有当作必学的功课一页一页的去分析、体会。更没有去背诵它。
我读过《
伤寒论》,我是把它当作小说来读的。有兴趣就多看,没兴趣的地方,就翻过去。
我读过《针灸甲乙经》,我把它当作本字典,有忘记的字,再去查。
我还读过各类的古典医药书,东看一眼,西看一页。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很多书之间,观点完全对立,而且互相针贬、鄙薄,但全是医学大家,难分优劣。我都统统奉若神明,摆上供桌,一一礼拜。最爱看两派交锋之点,最喜读书中禁忌之处,因为那正是诀窍玄机。
一本好书,读到兴头,我会拍案叫绝,另一本观点完全不同的书,我也同样会附掌称妙。有人会说,你到底有无立场,你到底算哪头的呀?
其实“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喝完
咖啡,我还想喝点清茶,难道就大逆不道了?只是喝的时候,要把残根儿倒掉,否则您既喝不到咖啡的浓郁,也品不出龙井的清纯,只是一碗不伦不类的污水。有些人想从我这学走一招半势,我倾囊而授,从不隐藏。可您不去换个新杯子,也不舍得倒掉杯子里的红酒,却想品味我瓶中的茅苔,那您永远也喝不出真正的滋味,不晕才怪呢!
我从山上看山脚下的树,我说树小如草,可你正在树旁站着,您说树大参天,咱们说的是一棵树,却永远也争论不清。
有一只狗卡在墙洞里,进退两难,我说应该往外拉,你说应该从里推。咱俩一个墙里一个墙外,你说听谁的好呢?
有人说,我们就喜欢:敲胆经,揉
心包,金鸡独立,推腹法,……简单易行又有效。如果您做为养生去病,这些技法真是随身的药囊,方便实用。我们已经尝到了果子的香甜,但是要裁培果树,还需另下树种才行。
还有人说,你就告诉我,哪个穴治胃痛,哪个穴降血压,哪个穴能补肾,哪个穴治
失眠……我去实施操作,而您也就功德无量了。
您觉得这是捷径,我却觉得这是迷途,您急于走脚下的小道,却不看山顶的信标。每当叉路,您总会彷徨无措,每遇沟坎,您定不知如何搭桥。
授人与渔无人学,授人与鱼争先抢。如果您执意去走小路,我可没有能力去为您开道 ,因为那样不但您是山重水复皆叉路,我也会困陷荆棘满身伤。
有人会很不耐烦:“你别老卖关子,故弄玄虚了,说!我们现在该看哪些书吧?!”。我会推荐您去看正统中医院校的课本。“你不是说看完这些课本也不会看病吗?那还看它干嘛?” 我们都熟悉这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可我们有了知识就真的有力量了吗?其实“善用知识才是力量”。 可你一点知识没有,你又去用谁呢?
我的儿子是班里的宣传委员,书法不错,老师就让他在班
里白墙的两侧写上一幅对联,儿子写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看后觉得词儿太俗,没什么新意。就自作聪明,改为“书山有路勤更巧,学海无涯荡轻舟。”结果第二天放学,儿子就哭丧着脸,责怪我多事儿,让老师臭批一顿,说他是宣传投机取巧,好逸恶劳的思想。
这真令我哭笑不得。也让我想起上初中的时候,学的一篇古文——愚公移山。老师让我们写读后感。我写到:“愚公抛开晚年的天伦之乐,再搭上儿孙们一生的幸福,只为解决一个“碍其出入”的小事儿,不值得称道。山不转水转,既然搬不动山,那我们就搬家,何必自找麻烦。寓言里神仙会帮他,现实中老天爷却不会同情这样的人……” 还好,那时已是八十年代了,没把我打成反革命,只是在班会上评判了我一下。回想起当年老师和同学们情绪激昂的样子,真让我笑破肚皮。
说这些,您只当听个笑话吧!不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我的心路历程,而且我也喜欢这样走下去,
当然,有几个知音更好,
没有,
我也一如既往……
-----------阁下 是真性情也!
-----------敬
-----------好!!!
-----------真是性情中人,敬
-----------典型的发散思维,A血型的人无法理解。作者血型可能是B.是吗?
-----------医书汗牛充栋,理论百家争鸣,甚至互相对立,初学者确实需要“跑马观花”。
但阴阳五行等理论是其本,在这个理解上若悟性不高,恐难入大道。
-----------金玉良言,恨网上误人者太多
-----------hao a
-----------犹如天马行空。好 敬酒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