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 诸涩活涸, 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 夫阳明燥金, 乃肺与大肠之气也, 故燥之为病, 皆阳实阴虚, 血液衰耗所致, 条分之, 虽有风燥、热燥、火燥、 气虚燥之殊, 要皆血少火多之故, 是以外则皮肤皴揭, 中则烦渴, 上则咽鼻焦, 下则溲赤便难。 阳有余而阴不足, 肺失清化之源, 肾乏滋生之本, 痿消噎挛, 皆本于此, 治法惟以滋金养血为主(宜滋燥饮)。 所谓热燥, 病在里者也, 耗人津液, 故便秘, 消渴生焉(宜大补地黄丸)。 所谓风燥, 病在表者也, 肌肤活, 毛发槁, 故干疥爪活生焉(宜养荣汤)。 所谓火燥, 病亦在里者也。
东垣云: 饥饱劳役, 损伤胃气, 及食辛辣厚味而助火, 邪优于肺中, 耗散真阴, 津液亏少, 故大便燥结, 而其燥结, 又有风燥热燥、阳结阴结之殊, 治法总惟辛以润之, 苦以泻之(宜大黄、 黄芩、黄连、黄柏、连翘、山栀、元参、知母、石膏、童便、当归、木通、麻仁、 甘菊、柏子仁、蔗浆、梨汁)。 而此热燥、风燥、火燥, 其原总不外气血之虚燥。 说惟气血之虚, 先有致燥之由, 故风热火相感而成病也。 然气虚之燥, 其症则为痿痹, 以肺热不能管摄一身也。 血虚之燥, 其症则为噎嗝, 以胃槁不能收纳饮食也(气虚燥宜以黄*为君, 黄柏为臣, 黄芩为使; 血虚燥宜以归身为君, 白芍为臣, 生地为佐)。 其本病亦有易见者, 至于燥病之发不一, 疗治之法亦不一。 试列举之, 一切燥热, 可概治也(宜大补地黄丸)。 咽干鼻燥, 必清上部也(宜清凉饮)。 大肠风秘燥结, 必理中焦也(宜镇风润气丸、辛润汤、元戎四物汤)。 皮肤皴裂, 血出肌肉燥痒, 是火型金, 必清肺以保金也(宜加减四物汤)。 筋燥爪活, 必滋养其荣血也(宜养荣汤)。 皮肤拆, 手足爪甲活, 搔之屑起, 血出痛楚, 必养血以泽肤也(宜生血润肤饮、 琼指膏、天门冬膏)。 肠胃活燥, 大便秘结, 必清燥以润肠也(宜当归承气汤)。 如是而燥病有不愈者哉。
《入门》曰: 伤燥脉涩。 《正传》曰: 脉紧而涩, 或浮而弦, 或芤而迟, 皆燥脉也。
《类聚》曰: 燥者肺金之本, 燥金受热化以成燥涩。 由风能胜热, 热能耗液而成燥也。 燥于外则皮肤皴揭而瘙痒, 燥于中则精血活涸, 燥于上则咽鼻干焦, 燥于下则便尿闭结, 故日∶燥为肺金病也, 宜当归承气汤。
《正传》曰: 火热胜, 则金衰而风生。 缘风能胜湿, 热能耗液而为燥, 阳实阴虚, 则风热胜于水湿而为燥也。 说肝主筋而风气自甚, 又燥热加之, 则筋太燥也。 燥金主于收敛, 故其脉紧涩, 而为病劲强紧急而口噤也。 夫燥之为病, 血液衰少, 不能荣养百骸故也。
《入门》曰: 经云, 燥者润之, 养血之谓也, 积液固能生气, 积气亦能生液, 宜服琼王膏。 又曰: 皮肤皴揭拆裂, 血出大痛, 或皮肤搔痒, 爪甲浮起干活, 皆火烁肺金, 燥之甚也, 宜以四物汤去川芎合生脉散, 加天冬、花粉、知母、黄柏、酒红花、生甘草之类。 东垣曰: 荣卫活涸, 湿剂所以润之, 二冬、人参、杞子、五味, 同为生脉之剂。
《叶氏医案》曰: 燥有由阳过动伤液者, 一老人舌腐肉消肌活, 心事繁冗, 阳气过动, 致五液皆涸而为燥, 冬月无妨, 夏月深处林壑, 心境凝然, 每早服牛乳一杯。 又曰: 上燥治气, 下燥治血, 此定评也。 今阳明胃腑之虚, 因久病呕逆, 投以辛耗破气, 津液劫伤, 胃气不主下行, 致肠中传送失司, 经云六腑以通为补, 半月小效, 全在一通补工夫, 岂徒理燥而已。 议甘寒清补胃阴, 用生地、天冬、人参、甜梨肉、 生白蜜。
又曰: 阳津阴液重伤, 余热淹留不解, 临晚潮热, 舌色若赭, 频饮, 救亢阳焚燎, 究未能解渴, 形脉俱虚, 难投白虎, 当以仲景复脉一法, 为邪少虚多, 使少阴厥阴二脏之阴少苏, 冀得胃关复振, 因左关尺空数不藏, 非久延所宜耳, 此亦治热动阴液之法也, 用人参、生地、阿胶、麦冬、桂枝、炙草、生姜、大枣。 华岫云曰、燥为干涩不通之候, 内伤外感宜分。 外感者, 由于天时风热过胜, 或因深秋偏亢之邪, 始必伤人上焦气分, 法以辛凉甘润肺胃为先, 喻氏清燥救肺汤是也; 内伤者, 乃人之本病, 精血下夺而成, 或因偏饵燥剂所致, 病从下焦阴分先起, 法以纯阴静药, 柔养肝肾为宜, 大补地黄丸、六味丸是也。 要知是症大忌苦涩, 最喜甘柔, 若气分失治, 则延及于血, 下病失治, 则槁及乎上, 喘咳痿厥三消噎嗝之萌, 总由此致。 大凡津液结而为患者, 必佐辛通之气味; 精血竭而为患者, 必藉血肉之滋填; 在表佐风药而成央; 在腑以缓通为要务。 古之滋燥养荣汤、润肠丸、五仁汤、琼脂膏、牛羊乳汁等法, 各有专司也。
滋燥饮 | [总治] | 秦艽 花粉 白芍 生地 天冬 麦冬 加蜜、童便服。 人乳、牛乳、梨汁、蔗汁, 时时可服。 |
大补地黄丸 | [热燥] | 熟地 当归 杞子 山药 山萸 白芍 生地 元参酒知母 酒黄柏 肉苁蓉 蜜丸, 盐汤下。 |
养荣汤 | [风燥] | 当归 白芍 熟地 生地 秦艽 黄芩 防风 |
清凉饮 | [清上部] | 黄连 黄芩薄荷 当归 元参 白芍 甘草 便少加大黄。 |
镇风润气丸 | [风秘] | 大黄 麻仁山萸 山药 牛膝 槟榔 枳壳 独活 车 前子 菟丝子 郁李仁。 |
辛润汤 | [又] | 熟地 生地 升麻红花 炙甘草 槟榔 归身 桃仁 |
元戎四物汤 | [又] |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煨大黄 桃仁 |
加减四物汤 | [保肺] | 当归 白芍生地 麦冬 元参 花粉 甘草 黄柏 五味 子 |
生血润肤饮 | [润肤] | 天冬一钱半生地 熟地 麦冬 当归 黄*各一钱 酒 芩 桃仁泥 瓜蒌仁各五分 升麻二分 酒红花一分 五味子九粒 |
天门冬膏 | [又] | 天门冬去心, 生捣绞汁, 滤去渣, 砂锅熬成膏, 服一二匙。 |
当归承气汤 | [润肠] | 当归 大黄各二钱 芒硝七分 甘草五分 水煎临时入 芒硝搅和服。 |
四物汤 | [燥甚] |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
生脉散 | [又] |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
炙甘草汤 | [热劫] | 炙草 阿胶生地 麦冬 人参 麻仁 |
清燥救肺汤 | [伤气] | 桔梗 黄芩麦冬 花粉 桑皮 |
生地六味丸 | [伤血] | 生地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
滋燥养荣汤 | [总治] | 熟地 生地黄芩 甘草 白荷 当归 秦艽 防风 |
润肠丸 | [又] | 归尾 羌活 桃仁麻仁 大黄 一方加秦艽、防风、皂角子。 |
五仁汤 | [又] | 桃仁 杏仁 柏子仁 松子仁 郁李仁 |
琼脂膏 | [又] | 生地二十斤打汁去渣 白蜜二升煎沸去沫 鹿角胶 真酥油各 二斤 生姜二两取汁 先以慢火熬地黄汁数沸, 棉滤取净汁, 又煎二十沸, 下胶, 次下酥蜜, 同熬至如饴, 磁器收贮, 每服一二匙, 温酒下。 |
三消, 燥病也。 三消之症, 分上中下。 上消者, 舌赤裂, 咽如烧, 大渴引饮, 日夜无度。 中消者, 多食易饥, 肌肉燥, 口干饮水, 大便鞭, 小便如泔。 下消者, 烦躁引饮, 耳轮焦, 便溺不摄, 或便如胶油。 三消之由: 上消肺也, 由肺家实火, 或上焦热, 或心火?炼肺金。 中消脾也, 由脾家实火, 或伏阳蒸胃。 下消肾也, 由肾阴虚, 或火伏下焦。 经曰: 心移寒于肺, 为肺消, 肺消者, 饮一溲二, 死不治。 又曰: 心移热于肺, 传为鬲消。 又曰: 奇病有消渴, 皆上消也, 多饮而渴不止者也。 说肺主气, 其能通调水道而有制者, 赖心君火, 时与以温气而为之主, 以润燥金, 故肺之合皮, 其主心也, 若心火不足, 不能温金, 而反移以寒, 寒与金化, 则金冷气沉而不得升, 犹下有沟渎, 上无雨露, 是以饮一溲二也, 是肺气以下而活索也, 故曰肺消死不治, 此因于寒者也。 肺本燥金, 心腹以热移之, 为火燥相即, 因而鬲上焦烦, 饮水多而善消, 此因于热者也。 可见上消之由, 有阴有阳, 不可不辨。 而多饮易消, 火气炎郁, 所以为奇病也。
经又日∶瘅成为消中。 又日∶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善饥。 又曰: 二阳结, 谓之消, 皆中消也。 此说结于本气, 阳明气盛热壮, 然以血多津守, 未尝有所结, 今言其结, 则阳邪盛而伤阴, 活其津液, 故结在中焦。 阳明亢甚, 故消谷善饥。 又热亢能消, 精液不荣肌肉, 故名曰消也。 经又日∶溲便频而膏浊不禁, 肝肾主之, 此下消也。 说缘肾水亏损, 津液活竭, 水亏火旺, 蒸烁肺金, 肺被火邪, 不能生肾, 故成了消也。 赵献可言三消之症, 总由煎熬既久, 五脏燥烈, 能食者必发胸疽背痈, 不能食者必发中满鼓胀, 治者不必分上下, 概用清肺滋肾之药, 上消小剂, 中消中剂, 下消大剂(宜概用六味丸加麦冬、五味子)。 其或命门火衰, 火不归元, 游于肺为上消, 游于胃为中消, 必用引火归元之法, 渴病若失矣(宜八味丸, 冷水服之)。 若过用寒凉, 恐内热未除, 中寒又起。 献可此言诚能于消病中寻源讨流, 但必切脉合症, 确然审是命门火衰, 然后可用桂附, 若由热结所致, 下咽立毙矣, 慎之谨之。 大约善治三消者, 必补肾水真阴之虚, 泻心火燔灼之势, 除肠胃燥热之邪, 济心中津液之衰, 使道路散而不结, 津液生而不活, 气血利而不涩, 则消症无不愈矣。 夫三消之成, 总皆以水火不交, 偏胜用事, 燥热伤阴之所致, 而要之五行之气相成, 阳胜固能消阴, 阴胜亦能消阳, 如经言二阳之病, 传为风消。 二阳者, 阳明也, 阳明既病, 木邪起而胜之, 既胜, 则精血不荣, 肌 肉风消也, 故由燥阳伤阴, 而气不化水固为消。 由阴邪偏胜, 而阳不帅阴, 其水不化气亦为消, 其消一也(总治三消, 宜人参白术散、桑白皮汤、活血润燥生津饮、大黄甘草饮子。 又有中消而口甘者, 由脾热中消而口苦者, 由胆热, 此二种《内经》谓之瘅症, 与消病一类却非即消病。
说口甘者, 脾瘅, 肥美之所发。 肥令人内热, 甘令人中满, 中满热郁, 其气上溢, 久亦转为消渴也, 经则治之以兰草, 除陈气也。 兰性味甘寒, 能利水道, 其清气能生津止渴, 除陈积畜热也。 口苦者, 胆瘅。 肝取决于胆, 而数谋虑不决, 胆气虚, 其气上溢, 而口为之苦, 以胆之脉会于咽也。 治法俱同三消, 特各加引经药使归于肝脾。
至三消分治之方, 可详举之: 有烦渴能食者(宜人参白虎汤)。 有消渴胸满心烦, 无精神者(宜人参宁神汤)。 有消渴便干, 阴头短, 舌白燥, 口唇裂, 眼涩而昏者(宜止消润燥汤)。 有消渴后身肿者(宜紫苏汤)。 有消渴面目足膝肿, 小便少者(宜瞿麦饮)。 有消渴咽干面赤烦躁者(宜地黄饮)。 有消渴盛于夜者(宜加减地黄丸)。 有消渴由心火上炎, 肾水不济, 烦渴引饮, 气血日消者(宜降心汤)。 有心火炽热, 口干烦渴, 小便赤涩者(宜清心莲子饮)。 有消渴小便数, 舌上赤脉, 肌体活瘦者(宜和血益气汤)。 有消渴而上焦烦热, 为膈消者(宜人参石膏 汤)。 有消渴不能食者(宜麦门冬饮子)。 有老人虚人大渴者(宜人参麦冬汤)。 以上皆上消之属(通治上消宜生津养血汤、黄芩汤)。 有消中饮食多, 不甚渴, 小便数, 肌肉瘦者(宜加减白术散)。 有消谷善饥者(宜加减白术散)。 有能食而瘦, 口干自汗, 便结溺数者(宜清凉饮)。 有消中而瘦, 二便秘者(宜兰香饮子)。 有消中由胃热者(宜藕汁膏)。 有消中而中焦燥热, 肌肉瘦削, 大便鞭, 小便数而黄赤者(宜生津甘露饮)。 有消中后腿渐细, 将成肾消者(宜茯苓丸)。 以上皆中消之属(通治消中, 宜调胃承气汤、加减三黄丸、黄连猪肚丸、顺气散)。 有肾消大渴饮水, 下部消瘦, 小便如脂液者(宜元菟丹)。 有肾虚水涸燥渴者(宜双补丸)。 有肾消大渴便数, 腰膝疼者(宜肾沥丸)。 有肾消尿浊如膏者(宜人参茯苓散)。 有肾消口燥烦渴, 两脚活瘦者(宜加减肾气丸)。 有肾虚消竭, 小便无度者(宜鹿茸丸)。 有肾消茎长而坚, 精自出者, 此孤阳无阴, 即强中症也, 最难治, 说此亦由耽好女色, 或服丹石以恣欲, 久则真气脱而热气盛, 故饮食如汤沃雪, 肌肤削, 小便如膏油, 阳易兴而精易泄也(宜六味丸、石子荠*汤、 黄连猪肝丸)。 以上皆下消之属(通治下消, 宜补肾地黄丸、加减八味丸)。 消症之不同如此。 此外又有食症。 经曰: 大肠移熟于胃, 善食而瘦, 谓之食。 胃移热于胆, 亦名食。 注云: 者, 易也。 饮食移易而过, 不生肌肉也, 治之与消中同。 而又有酒渴症, 由平日好酒, 热积于内, 津液活燥, 烦渴引饮, 专嗜冷物也(宜乌梅木瓜汤)。 而又有虫渴症, 由虫在脏腑之间, 耗其精液, 而成消竭也(宜苦楝汤)。 而又有类消症, 其人渴欲求饮, 饮一二口即厌, 不比消渴之无厌, 此由中气虚寒, 寒水泛上, 逼出浮游之火于喉舌间, 故上焦欲得水救, 水到中焦, 以水遇水, 故厌也(宜理中汤送八味丸)。 又经云: 二阳之病发心脾, 有不得隐曲, 女子不月。 阳明位太阴之表而居中, 于腑则胃当之, 非若手阳明大肠之以经络为阳明比也。 其病发心脾者, 胃与心为生土之母子, 而脾与胃为行津之表里。 发者, 发足之义。 人之情欲, 本以伤心, 劳倦忧思, 本以伤脾, 脏既伤, 则必连及于腑, 又必从其能连及者, 如母病必及子。 故凡内而伤精, 外而伤形者, 皆能病及胃, 此二阳之病, 发自心脾也。 然阳明为生化之本, 其气盛, 其精血下行, 化荣卫而润宗筋, 化源既病, 则阳道外衰, 故不得隐曲而活涩, 女子则不月。 说心脾为真阴之主, 胃为真阳之主, 伤真阴必使真阳无守, 二阳既病, 仓廪空而饷道绝, 为生死之关, 然必自真阳之伤为之, 故曰发心脾也。 治亦同三消, 参其症而用方主之可也。 至于消渴既久, 其传变之症, 在能食者必发痈疽背疮, 不能食者必至中满鼓胀, 何也?津液竭则火邪胜, 故发痈脓, 且痛甚而或不溃, 或流赤水也。 又如上中二消, 制之太急, 寒药多而胃气伤, 故成中满, 甚而水气浸渍, 溢于皮肤, 则为肿胀, 所谓上热未除, 中寒之症复生也。 夫至痈疽胀满, 亦与强中等症, 皆为传变而不易治矣。
《内经》曰: 消渴脉实大, 病久可治; 脉悬小坚, 病久不可治。 仲景曰: 趺阳脉数, 胃中有热, 即消谷引饮, 大便必坚, 小便即数。
《脉经》曰: 消渴脉, 当得紧实而数, 反得沉涩而微者死。 又曰: 心脉滑为渴, 滑者, 阳气胜也。 心脉微小为消瘅。 又曰: 脉数大者生, 沉小者死。
《本事》曰: 消渴脚气, 虽皆为肾虚所致, 其为病则相反。 脚气始发于二三月, 盛于五六月, 衰于七八月。 消渴始发于七八月, 盛于十一二月, 衰于二三月。 其故何也?说脚气, 壅疾也。 消渴, 宣疾也。 春夏阳气上, 故壅疾发, 则宣疾愈。 秋冬阳气下, 故宣疾发, 则壅疾愈。 审此二者, 疾可理也。
《本事》曰: 消渴之症, 全由坎水衰少。 何也?肺为五脏华说, 若下有暖气蒸, 则肺润。 若下冷极, 则阳不能升, 故肺干而渴。 譬如釜中有水, 以火暖之, 又以板覆, 则暖气上腾, 故板能润。 若无火力, 则水气不能上升, 此板终不能润。 火力者, 腰肾强盛, 常须暖补肾气, 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 亦免干渴之患, 宜肾气丸。
又曰: 消渴者肾虚所致, 每发则小便必甜。 以物理推之, 淋饧醋酒作脯法, 须臾即甜, 足明人之食后, 滋味皆甜, 流在膀胱。 若脾肾气盛, 则上蒸炎气, 化成精气, 下入骨髓, 其次为脂膏, 又其次为血肉, 其余则为小便, 故小便色黄, 血之余也。 五脏之气咸润者, 则下味也。 若腰肾既虚冷, 则不能蒸化谷气, 尽下为小便, 故味甘不变, 其色清冷, 则肌肤活槁也。
《直指》曰: 自肾消而析之, 又有五石过度之人, 真气既尽, 石势独留, 阳道兴强, 不交精泄, 名曰强中。 消渴, 轻也。 消中, 甚焉。 消肾, 又甚焉。 若强中, 则毙可立待。
《类聚》曰: 五脏六腑, 皆有津液, 热气在内, 则津液竭少, 故为渴。 夫渴者, 数饮水, 其人必头目眩, 背寒而呕, 皆因里虚故也。
《入门》曰: 饮水而安者, 实热也; 饮水少顷即吐者, 火邪假渴耳。 丹溪曰: 三消多属血虚不生津液, 宜以四物汤为主。 上消加人参、五味、麦冬、花粉煎, 入藕汁、地黄汁、牛乳。 酒客生葛根汁冲服。 中消加知母、石膏、寒水石、滑石。 下消加黄柏、知母、熟地、五味子。 又曰: 养肺降火生血为主, 分上中下治之。 又曰: 消渴症, 小便反多, 如饮水一斗, 小便亦一斗, 宜肾气丸。
徐忠可曰: 仲景云: 厥阴之为病消渴, 气上冲心, 心中疼热, 饥而不欲食, 食即吐, 下之不肯止。 夫厥阴之为病消渴七字, 乃消渴之大原, 然或单渴不止, 或善食而渴, 或渴而小便反多, 后人乃有上中下之分, 不知上中下似不同, 其病原总属厥阴。 厥阴者, 风木之脏也, 与风相得, 故凡中风, 必先中肝。 然风善行而数变, 故在经络, 在血脉, 在肌肉, 各各不同。 而又有郁于本脏者, 则肝得邪而实, 因而乘其所胜。 阳明受之, 乘其所生, 少阴受之, 于是上中下或有偏胜, 现症稍殊, 皆为消渴, 皆由厥阴风郁火燔, 故曰厥阴之为病消渴。 《内经》亦有风消二字, 消必兼风言之, 亦此意也。
又曰: 《内经》云, 二阳结, 谓之消。 仲景独言厥阴, 似乎互异, 不知邪气浸yin, 病深肠胃, 气聚不散, 故曰结, 其使肠胃之气不能健运而成三消, 则厥阴实为病之本。 如果病专肠胃, 则下之为中病, 消渴宜无不止矣。 然多食而饥不止为中消, 此又云饥不欲食, 则知消渴之病, 亦有不欲食者, 但能食而渴者, 全重二阳论治。 饮一溲二, 重在肾虚论治。 其不能食而气冲者, 重在厥阴论治。 此又临症时微细之辨乎。
缪仲淳曰: 三消渴疾, 以 鱼涎和黄连末为丸, 每五七丸, 乌梅下, 日三服取效。
又曰: 用白芍、 甘草等分为末, 每一钱, 水煎, 日三服。 有人患消渴九年, 服药止而复作, 得是方服之, 七日顿愈。 古人处方, 殆不可晓, 不可以平易而忽之。 又方, 用瓜蒌根、 黄连各三两, 为末蜜丸, 每三十丸, 麦冬汤下, 日二服。 其饮水无度, 小便数者, 用田螺五升, 水一斗浸一夜, 渴即饮之, 每日一换水及螺, 或煮食饮汁亦妙。 其饮水无度, 小便赤涩者, 用秋麻子仁一升, 水三升, 煮三四沸饮, 不过五升瘥。 其肾消饮水, 小便如膏油者, 用茴香、苦楝子等分炒, 为末, 每食前酒服二钱。 其消渴饮水, 骨节烦热者, 用芭蕉根捣汁, 时饮一二合。 其消渴不止, 下元虚损者, 用牛膝末五两, 生地汁五升浸之, 日晒夜浸, 汁尽为度, 蜜丸, 空心酒下三下丸, 久服壮筋骨, 驻颜色, 黑须发, 津液自生。 其胃虚消渴者, 羊肚煮烂, 空腹服之。 其消渴烦乱者, 干冬瓜瓤一两水煎服。 其消渴赢瘦, 小便不禁者, 兔骨和大麦苗煮汁服极效。 其消中易饥者, 用苁蓉、山萸、五味, 蜜丸, 每盐酒下二十丸。 其三消骨蒸者, 以冬瓜自然汁浸晒黄连末七次, 又以冬瓜汁和丸, 每三四十丸, 大麦汤下。 寻常口渴, 只一服见效。 其强中消渴者, 用猪肾一具, 荠苨、 石膏各三两, 人参、茯苓、磁石、知母、葛根、黄芩、花粉、甘草各二两, 黑大豆一升, 水一斗半, 先煮猪肾大豆取汁一斗, 去渣, 下药再煮三升, 分三服, 名猪肾荠苨汤, 后人名为石子荠苨汤。
肝心肾三经之阴虚而生内热病也。 即经所谓热中, 与三消异。
《灵枢经》言: 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 夫皆柔弱者, 天元形体不充也。 其本大气不足, 五脏气馁, 阴虚生内热, 自是内热不解, 而外消肌肉, 故五脏之脉, 皆以微小者为消瘅, 是五脏之气, 不能充满于荣分, 而内有郁热以烁之也。 故法以脉实大者为顺, 虽病可治。 若脉悬小而坚, 则精活血槁, 必不能耐久矣。 是知消瘅之病, 本起于不足, 必以滋阴平肝清热为主也(宜生地黄饮子、玉泉丸)。
《内经》注曰: 瘅, 谓消热病也。 多饮数溲, 谓之热中。 多食数溲, 谓之消中。 《内经》曰: 凡消瘅, 肥实人则膏梁之疾也。 此人因数食甘美而多肥,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注曰: 食肥则腠理密, 而阳气不得外泄, 故肥令人内热。 甘者, 性气和缓而发散逆, 故甘令人中满。 然内热则阳气炎上, 炎上则欲饮而嗌干, 中满则阳气有余, 有余则脾气上溢, 故转为消渴。 《入门》曰: 消者, 烧也, 如火烹烧物者也。
鳌按: 消为肌肉烁, 瘅为内郁热, 二字连读, 为一症之名, 非如《内经》言瘅成为消中, 消为三消, 瘅为瘅病也。 即《内经》言肥甘之病, 亦消渴之类, 非消痒, 姑附于此。
六味丸 | [总治] | 地黄 山药 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
八味丸 | [又] | 熟地 山药 山萸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
人参白术散 | [又] | 人参 白术当归 白芍 山栀 大黄 连翘 泽泻 花粉 葛根 茯苓各一钱 官桂 木香 藿香各五分 廿草六分 寒水石四钱 石膏八钱 磁石 芒硝各六钱 共为末, 每取五钱, 加蜜少部服, 渐加至两部, 日二三服。 |
桑白皮汤 | [又] | 桑白皮新生者二钱 茯苓 人参 麦冬 葛根 山药 肉桂 各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TD> |
大黄甘草饮子 | [又] | 大黄两半甘草大者四两 黑豆五升另煮三沸去苦水另用 井水一桶同煮, 豆烂, 令病人食豆饮汁, 无时, 不三剂病去。 |
活血润燥生津饮 | [又] | 天冬 麦冬 五味子 瓜蒌仁 火麻仁 生地 熟她 花粉 当归 甘草各一钱 水煎服。 |
人参宁神汤 | [上消] | 人参 生地甘草 葛根 茯神 知母 花粉 竹叶 五 味子 |
人参白虎汤 | [又] | 人参 石膏甘草 知母 |
止消润燥汤 | [又] | 升麻钱半 杏仁 桃仁 麻仁 归身 荆芥 知母 黄柏石 膏各一钱 熟地二钱 柴胡七分 甘草五分 川椒 细辛各一分 红花二分半 热 服。 |
紫苏汤 | [又] | 紫苏 桑皮 赤苓各一钱 郁李仁二钱 羚羊角七分半 槟榔 七分 肉桂 木香 独活 枳壳各五分 |
瞿麦饮 | [又] | 瞿麦 泽泻 滑石各一钱 防己一钱半 黄芩 大黄各五分桑 螵蛸三个 |
地黄饮 | [又] | 熟地 生地 天冬麦冬 人参 枇杷叶 枳壳 石斛 泽泻 黄* 甘草 |
加减地黄丸 | [又] | 熟地 山药山萸 丹皮 五味子 百药煎 |
降心汤 | [又] | 花粉二钱 人参远志 当归 熟地 茯苓 蜜黄* 五味子甘 草各一钱 枣二枚 |
清心莲子饮 | [又] | 莲子二钱 赤苓 人参 黄*各一钱 黄芩 麦冬 车前 子 地骨皮 甘草各七分 |
人参石膏汤 | [又] | 人参钱七分石膏四钱 知母二钱三分 甘草钱三分 |
和血益气汤 | [又] | 酒黄柏 升麻各一钱 酒生地 酒黄连各八分 杏仁 桃仁 石膏各六分 知母 羌活 防己各五分归梢四分 生甘草 炙甘草 麻黄根 柴胡各三分 红花分半 |
麦门冬饮子 | [又] | 麦冬二钱 知母 花粉 人参 五味子 葛根 茯神 生地 甘草各一七 竹叶十片 |
人参麦冬汤 | [又] | 人参 茯苓甘草 杞子 五味子 麦冬 |
生津养血汤 | [通治上消] | 当归白芍 生地 麦冬各一钱 川芎 黄连各八分 花粉七分 蜜知母 蜜黄柏 莲肉 乌梅肉 薄荷 甘草各五分 |
黄芩汤 | [又] | 片芩 山栀 桔梗麦冬 当归 生地 花粉 葛根 人参 白芍各一钱 乌梅一个, 水煎服。 |
清凉饮 | [中消] | 甘草冬用梢 防风梢 羌活 龙胆草 柴胡 黄* 茯苓 生地 酒知母 防己 桃仁 杏仁 当归黄柏 石膏 |
兰香饮子 | [又] | 石膏三钱 知母钱半 生甘草 防风各一钱 炙甘草 人参 兰香叶 连翘 白豆蔻 桔梗 升麻各五分半夏二分 蒸饼糊调成饼, 晒干为末, 每二钱, 淡姜汤下。 |
生津甘露汤 | [又] | 石膏 龙胆草黄柏各一钱 柴胡 羌活 黄* 酒知母酒 黄芩 炙甘草各八分 归身六分 升麻四分 防风 防己 生地 生甘草各三分 杏仁六个 桃仁五个 红花少部 水煎, 加酒一匙, 不拘时, 稍热服。 一名清凉饮子。 |
藕汁膏 | [又] | 藕汁 生地汁 牛乳和黄连末、天花粉末, 佐以姜汁, 白蜜为膏, 挑取留舌上, 徐徐以白汤送下。日三四次。 |
加减白术散 | [又] | 葛根二钱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木香 知母 黄柏 甘草各五分 五味子九粒 |
茯苓丸 | [又] | 茯苓 黄连 花粉熟地 覆盆子 萆薢 人参 元参 石斛蛇床子 鸡肫皮 磁石汤下。 |
调胃承气汤 | [通治中消] | |
加减三黄丸 | [又] | 大黄 黄芩黄连 生地 |
黄连猪肚丸 | [又] | 雄猪肚全具黄连五两 麦冬 瓜蒌根 知母各四两 将四 味为末, 入肚内线封口, 蒸烂捣, 入蜜少部丸, 每百丸米饮下。 |
顺气散 | [又] | 大黄 芒硝各二钱炙甘草一钱 |
元菟丹 | [下消] | 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 五味子酒浸别为末净 七两 茯苓 莲肉各三两 别研干山药末六两, 将所浸酒添酒打糊丸,空心,食前米饮下。 |
双补丸 | [又] | 鹿角胶 人参 茯苓 苡仁 熟地 苁蓉 归身 石斛 黄* 木瓜 五味 菟丝子 覆盆子各一两 沉香泽泻各五钱 麝香一钱 |
肾沥丸 | [又] | 鸡肫皮 人参 黄* 肉桂 泽泻 熟地 远志 茯苓 归身 龙骨 桑螵蛸各一两 麦冬 川芎各二两五味子 元参 炙草各五钱 磁石二两研 淬去赤水 每末五钱, 用羊肾煮汤代水煎, 日二服。 |
加减肾气丸 | [又] | 熟地二两 丹皮 茯苓 山萸 五味子 泽泻 山药 鹿 茸各一两 肉桂 沉香各五钱 蜜丸, 空心下七八十丸。 |
人参茯苓散 | [又] | 滑石 寒水石各钱半 甘草七分 赤苓 葛根 黄苓 薄荷 大黄各五分 连翘三分 人参 白术泽泻 桔梗 天花粉 山栀 砂仁各二分 一名人参散。 |
鹿茸丸 | [又] | 麦冬二两 鹿茸熟地 黄* 五味子 鸡肫皮麸炒 酒浸肉苁 蓉 破故纸 酒牛膝 山萸 人参各七钱半 地骨皮 茯苓 元参各五钱 蜜丸, 空心米饮下。 |
石子荠苨汤 | [又] | 荠苨 石膏各钱半 人参 茯苓 花粉 磁石 知母 葛 根 黄芩 甘草各一钱 先以水三盏, 煮猪腰一个、黑豆一合至半, 去渣入药, 煎七分, 食后服, 次服黄连猪肚丸。 |
补肾地黄丸 | [通治下消] | 黄柏一斤切 生地半斤酒浸二日蒸烂研膏与黄柏拌晒干 茯苓四两 天冬 熟地 人参 甘菊各二两 酒条芩 生片芩 当归 枳壳 麦冬 各一两 水丸, 空心盐、酒下七八十丸。 |
加减八味丸 | [又] | 熟地二两 山药 山萸各一两 酒蒸泽泻 茯苓 丹皮各八钱 五味子略炒一两半 肉桂五钱 蜜丸, 五更初未言语时, 盐汤下五六十丸, 临卧再服。 此方有五味, 最为得力, 不惟止渴, 亦免生痈疽, 久服永除渴疾, 气血加壮。 |
乌梅木瓜汤 | [酒渴] | 乌梅打碎木瓜各二钱 炒麦芽 草果 甘草各一钱姜五片 |
苦楝汤 | [虫渴] | 苦楝根皮一握切焙 麝香少部 水煎, 空心饮之。 |
金匮肾气丸 | [补气] | 熟地 山药山萸 丹皮 茯苓 泽泻 附子 肉桂 牛 膝 车前子 |
四物汤 | [补血] | 川芎 当归 白芍 |
滋阴清热平肝(地黄元参麦冬鳖甲 沙参山药黄柏枣仁丹皮知母 白芍川续断青蒿 牛膝五味 山萸 阿胶珠沙蒺藜柏子仁地骨皮杞子金石斛车前子)
玉泉丸 | [消瘅] | 花粉 葛根各两半 麦冬 人参 茯苓 乌梅 甘草各一两 生黄* 蜜黄*各五钱 蜜丸, 弹子大, 每一丸, 温水嚼下。 |
生地黄饮子 | [又] | 人参 黄*生地 熟地 金石斛 天冬 麦冬 枳壳枇杷叶 泽泻各一钱 甘草五分 此方乃二黄元合甘露饮也, 生精补血, 润燥止渴, 佐以泽泻、枳壳, 疏导二府, 使心火下行, 则小便清利, 肺金润泽, 火府流畅, 宿热既消, 其渴自止, 造化精深, 妙无伦比。 |
火有三: 一曰君火, 一曰相火, 一曰龙雷之火。 人之心为君, 以照临为德, 故居神之物, 惟火为之, 所谓君火也。 君火不以火用, 惟建极于广明。 广明即膻中, 为神明喜乐之官。 广大清明之地, 君主居之, 以照临十二官, 为生之本, 荣之居, 初非以燔灼为令也。 经故曰: 君火以明。 以明者, 言照临之不爽也。 后人昧乎明字之义, 因改曰君火以名, 亦可发一笑矣。 然君火虽不用, 有时无精以养, 则神空飞而有自焚之患, 则亦有灼热之时。 相火者, 心包代君行事, 在三焦之中, 处两阳合明之地, 所以应天之夏令, 而主乎腐熟水谷。 故经曰: 阳明者, 午也。 经以阳明当棉火夏令, 不言心包, 而心包在其中矣。 说人之相火, 起少阳胆, 游行三焦, 督署于心包, 为阳明胃腐熟水谷之主。 故曰少阳相火, 火之能相在少阳耳。 丹溪诸公, 乃以龙雷之阴火为相火, 后人多承袭其讹, 其不知相火, 先不知龙雷之阴火矣。 所谓龙雷者何? 昙氏曰: 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 遍满法界。 阴符曰: 火生于木, 祸发必T。 说阳隧真形, 即在阴物奠宅之中, 故此火则隐胎坎水, 朕兆风木, 实在乎君相有形之外。 是谓龙雷, 无故则不现, 虽激之亦不起, 惟水涸木活, 气逆血沸, 则势将焚巢燎原而不可止。 此火若起, 则反君灭相, 岂君相治平之火乎。 缘此火不起于子半, 不循行于少阳胆, 猝犯之而猝起, 所谓火生于木, 祸发必T者也。 何前人竟谓之相火哉, 然而相火之为害亦大矣。 甚则为元气之贼, 又能煎熬真阴, 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 皆相火之为也。 夫火主动, 凡动皆属火, 醉饱胃火动, 恚怒肝火动, 悲哀肺火动, 房劳肾火动, 心火能自焚, 是五脏又皆有火也。 且火动即身热, 其因于五脏者各不同。 如按至肌肉之下, 至骨上, 乃肝之热, 寅卯时尤甚, 其症必兼四肢满闷, 便难, 转筋, 多怒多惊, 筋疲, 不能起于床(宜柴胡饮子)。 如按至皮肤之下, 肌肉之上, 轻手乃得, 微按至皮毛之下, 则热, 少加力按之, 则全不热, 是热在血脉也, 乃心之热, 日中尤甚, 其症必兼烦心, 心痛, 掌中热而i(宜导赤汤)。 如轻手按不热, 重按至筋骨亦不热, 在不轻不重间, 此热在肌肉也, 乃脾之热, 夜尤重, 其症必兼怠惰嗜卧, 四肢不收, 无气以动, 宜分虚实(虚宜补中益气汤, 实宜泻黄散)。 如轻按不热, 重按至骨, 其热炙手, 乃肾之热, 亥子时尤甚, 其症必兼骨苏苏然如虫蚀, 其骨因热不任, 亦不能起于床(宜滋肾丸)。 如轻手乃得, 略按全无, 此热在皮毛也, 乃肺之热, 日西尤甚, 宜分轻重(轻者泻白散, 重者凉膈散)。 是五脏之热所宜审也。 且火动则热壅, 其见于三焦者又各不同。 如热在上焦, 因咳而为肺萎, 或口舌生疮, 眼目赤肿, 头项肿痛(宜凉膈散加减、凉膈散、清心汤)。 如热在中焦, 大便坚结, 或胸膈烦躁, 饮食不美(宜四顺清凉饮、桃仁承气汤)。 如热在下焦, 尿血淋闭, 或小便赤涩, 大便秘结(宜立效散、防风当归饮子)。 是三焦之热所宜审也。 然而火之虚实又宜辨, 如遇发热, 脉沉实而大者为实, 浮而虚数者为虚也。 火之燥湿又宜辨, 燥火疼而不肿, 湿火肿而不疼; 又燥火筋缩而疼, 湿火肿胀而疼; 又燥火口渴便闭, 湿火口不渴而大便滑也。 痰与火又宜辨, 如病之有形者总是痰, 红肿结核, 或疼或不疼是也; 病之无形者总是火, 但疼不肿是也。 火变病又宜辨, 如睡觉忽腰背重滞, 转侧不便; 如隆冬薄衣不冷, 非关壮盛; 如平时筋不缩, 偶直足一曲即缩; 如食时有涕无痰, 不食时有痰无涕; 如弱症左侧睡, 心左坠一响, 右侧睡, 心有坠一响; 如心中滴滴当当若有响声; 如头眩耳鸣目晕。 皆火之变幻也。
治火之药又宜辨, 如心火(宜黄连、生地、麦冬、木通)。 小肠火(宜赤苓、木通)。 肝火(宜柴胡、黄芩)。 胆火(宜连翘、龙胆草)。 脾火(宜白芍、生地)。 胃火(宜石膏、 葛根、大黄。 肺火(宜山栀、黄芩、桑皮、石膏)。 大肠火(宜大黄、黄芩)。 肾火(宜黄柏、知母)。 膀胱火(宜黄柏、滑石)。 三焦火(上宜山栀, 中宜地骨皮)。 心包络(宜麦冬、丹皮)。 燥火(宜生地、当归、麦冬)。 湿火(宜苍术、木通、茯苓、 猪苓)。 实火(宜大黄、芒硝)。 实火热甚(宜黄连、黄柏、黄芩、山栀, 如欲下之, 宜加大黄)。 虚火(宜姜皮、竹叶、麦冬、童便、甘草、生姜)。 虚火宜补(宜人参、 黄*、白术、炙草、生姜)。 郁火(宜青黛)。 郁火重按烙手, 轻按不觉, 此热在肌肉之内, 取汗则愈(宜升麻、葛根、羌活以发热郁之火, 青黛以宣五脏郁火, 山栀以利小便而解郁火)。 血中火(宜生地)。 血虚发热(宜当归、生地、熟地)。 气如火从足下起入腹, 为虚热之极, 十不救一(宜六味加肉桂, 大剂作汤, 夕用附子末, 津调涂涌泉穴, 或愈)。 无根之火, 游行作热(宜元参、麦冬)。 肾水受伤, 为真阴失守(宜六味加元参作汤服)。 痰结热火(宜竹茹、竹沥、花粉、 天冬)。 过食生冷, 遏抑少阳之火于脾部(宜加减发郁汤)。 是皆火之为病, 所当悉心究之者。 火之见症又宜辨, 二便忽闭, 火也, 以利小便为先(宜赤苓、猪苓、 泽泻、通草、车前孔、滑石、海金沙、防己、扁畜、瞿麦)。 气逆冲上, 火也, 以降气清热为先(宜郁金、苏子、麦冬、枇杷叶)。 躁扰狂越, 詈骂惊骇, 火也, 以清镇凉解为先(宜牛黄、黄连、黄芩、山栀、滑石、知母、童便、石膏, 大便秘加大黄, 不行再加芒硝)。 猝眩仆, 九窍流血, 火也, 以降折清凉为先, 然多不治(宜犀角汁、童便、竹沥、盐汤、蓝汁、梨汁、蔗汁)。 猝心痛, 火也, 以凉心解毒为先(宜山栀、白芍、生甘草、元胡索、苏子、盐汤)。 目暴赤肿痛甚, 火也, 以凉血清热为先(宜生地、赤芍、黄柏、荆芥、山栀、木通、黄连、大黄、 元参、连翘、龙胆章、童便)。 头面忽然赤肿或痛, 火也, 以清热消毒为先(宜甘菊、 牛蒡子、连翘、荆芥、石膏、竹叶、薄荷、蝉退、元参、知母、甘草、大黄)。 口干舌苦, 忽大渴思冰水, 火也, 以清润生津为先(宜石膏、知母、元参、麦冬、 竹叶、花粉、五味子、梨汁、蔗汁、童便)。 暴喑, 火也, 以降气发音为先(宜苏子、 贝母、桔梗、百部、竹沥、天冬、麦冬、薄荷、元参、桑皮、梨汁、枇杷叶)。 暴注, 火也, 以利水泄热为先(宜茯苓、黄连、黄芩、滑石、白芍ヽ葛根、木通、甘草)。 禁栗如丧神守, 火也, 以清热镇神为先(宜朱砂、黄芩、山栀、知母、牛黄、黄连、 童便、石膏)。 瘛瞀乱, 火也, 以和肝涤热为先(宜白芍、竹叶、元参、黄连、石膏、 黄柏、知母、甘菊、生地、麦冬)。 症状不同, 而各有所以治之如此。 总之,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凉之品, 重伤脾胃, 便不可救, 故化而裁之因乎变, 神而明之存乎人。
《脉经》曰: 火脉洪数, 虚则浮。
《脉诀》曰: 骨痿劳熟, 脉数而虚, 热而涩小, 必捐其躯, 加汗加咳, 非药可治。 丹溪日∶脉实数者有实热。
《正传》曰: 脉浮而洪数, 虚火。 沉而实大, 实火。 洪数见左寸, 心火。 有寸肺火。 左关肝火。 右关脾火。 两尺肾经命门之火。 男子两尺洪大, 必遗精, 阴火盛也。
缪仲淳曰: 夫火者, 阳也, 气也, 与水为对待者也。 水为阴精, 火为阳气, 二物匹配, 名曰阴阳和平, 亦名少火生气, 如是则诸病不作矣。 倘不善摄养, 以致阴亏水涸, 则火偏胜阴, 不足则阳必凑之, 是谓阳盛阴虚, 亦曰旺火食气, 是知火即气也, 气即火也。 东垣亦曰火与元气不两立, 亦指此也。 譬诸水性本流, 过极即凝为冰, 解则复常, 非二物也。 说平则为水火既济。 火即真阳之气, 及其偏, 则即阳气而为火也, 始与元气不两立矣。 故戴人日∶莫治风, 莫治燥, 治得火时风便了。 正指火之变态多端, 为病不一, 了此, 则皆可辨也。 人身之有阴阳, 水一而已, 火则二焉, 是禀受之始, 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也。 故自少至老, 所生疾病, 由于真阴不足者恒也。 若真阳不足之病, 千百中一二矣。 阳者, 气也、火也、神也。 阴者, 血也、水也、精也。 阴阳和平, 是为常候。 若纵恣房室, 或肆情喜怒, 或轻犯阴阳, 或嗜好辛热, 以致肾水真阴不足, 不能匹配阳火, 遂使阳气有余, 气有余即是火, 故火愈盛而水愈涸, 于是而吐血、 咳嗽、吐痰、内热、骨蒸、盗汗, 种种阴虚之病。 医者又不明, 凡见前症, 不分阴阳, 概施温补, 参*二术, 还佐姜桂。 倘遇卢剧, 辄投附子, 死犹不悟, 良可悯也。 虽然, 亦病家不明有以致之, 何则, 难成易亏者, 阴也。 益阴之药, 必无旦夕之效, 助阳之药, 能使胃气一时暂壮, 饮食加增, 或阳道兴举, 有似神旺。 医者病者, 利其速效, 宜乎服药者多毙, 勿药者反得存也。 人身以阴阳两称为平, 偏胜则病, 此大较也。 水不足, 则火有余, 阴既亏, 则阳独盛。 说阴阳之精, 互藏其宅, 是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也。 故心, 火也, 而生赤液。 肾, 水也, 而藏白气。 赤液为阴, 白气为阳, 循环不息, 此常度也。 茍不知摄养, 亏损真阴, 阳无所附, 而发越上升, 此火空则发, 周身之气并于阳也。 并于阳则阳盛, 故上焦热而咳嗽生痰, 迫血上行, 而为吐衄, 为烦躁, 为头痛, 为不得眠, 为胸前骨痛, 为口干舌苦, 此其候也。 阳愈盛, 则阴虚, 阴愈虚则为五心烦热, 为潮热骨蒸, 为遗精, 为骨乏少力, 为小水短赤, 丹田不暖, 则饮食不化, 为泻泄, 为卒僵仆, 此其候也。 治之之要, 当亟降气, 当急益精。 气降则阳交于阴, 是火下降也。 精血生, 则肾阴来复, 是水上升也。 此坎离而既济也。 至此则阴阴二气复得其平矣。 经曰: 形不足, 补之以气。 人参、黄*、人胞、羊肉、红铅之属是已, 益阳气也, 乃可以却沉寒。 经曰: 精不足, 补之以味。 人乳、鳖甲、地黄、黄柏、杞子、牛膝、天冬之属是已, 补阴精也, 乃可以除伏热。
《内经》日∶心热病者, 颜先赤。 颜即额也。 脾热病者, 鼻先赤。 肝热病者, 左颊先赤。 肺热病者, 有颊先赤。 肾热病者, 颐先赤。
《纲目》曰: 心肺居胸背, 心热则胸热, 肺热则背热。 肝胆居胁, 肝胆热则当胁热。 肾居腰, 肾热则当腰热。 胃居脐上, 胃热脐以上热。 肠居脐下, 肠热则脐以下热。 (以上言脏腑发热部分)。
东垣曰: 凡病, 昼病在气, 夜病在血。 昼发少而夜发多者, 足太阳膀胱血中浮热, 微有气也。 有时发, 有时止, 知邪气不在表, 不在里, 而在经络中也。 夜发多者, 是邪气下陷之深, 当从热入血室而论之, 宜泻血汤、退热汤。
海藏日∶昼热则行阳二十五度, 宜柴胡饮子。 夜热则行阴二十五度, 宜四顺清凉饮。 平旦发热, 热在行阳之分, 肺气主之, 故宜白虎汤以泻气中之火。 日晡潮热, 热在行阴之分, 肾气主之, 故宜地骨皮散以泻血中之火。
《入门》曰: 气分实热, 白虎汤。 血分实热, 四顺清凉饮。 气分虚热, 清心莲子饮。 血分虚热, 滋阴降火汤。 (以上言昼夜发热之异)。 丹溪曰: 火能消物, 凡烁金亏土, 旺木涸水者, 皆火也。 河间曰: 火之为病, 其害甚大, 其变甚速, 其热甚张, 其死甚暴。 人身有二火, 一君火, 一相火, 在气交中, 多动少静, 凡动皆属火化, 动之极也, 病则死矣。 又有脏腑阴阳之火, 根于五志之内, 六欲七情激之, 其火随起。
东垣曰: 相火易起, 五性厥阳之火相扇, 则妄动矣。 火起于妄, 变化不测, 无时不有煎熬真阴, 阴虚则病, 阴绝则死。 又曰: 火者, 元气、谷气、真气之贼也。 (以上言火为元气贼)。 丹溪曰: 病人自言冷气从下而上, 非真冷气也, 此上升之气自肝而出, 中挟相火, 自下而上, 其热为甚。 自觉其冷者, 火极似水, 积热之甚也, 阳亢阴微, 故见此症。 冷生气者, 高阳生之谬言也。
又曰: 气从左边起, 肝火也, 宜回金丸。 气从脐下起, 阴火也, 宜黄柏丸、坎离丸。 气从足下起, 入腹, 乃虚之极也, 宜滋阴降火汤, 外用津调附子末涂涌泉穴, 引热下行。 说火起于九泉之下, 十不救一。 (以上言上升之气属火)。
东坦日∶能食而热, 口舌干燥, 大便难者, 实热也, 以辛苦大寒之剂下之, 泻热补阴, 脉洪盛而有力者是也。 不能食而热, 自汗气短者, 虚热也, 以甘寒之剂泻热补气, 脉虚而无力者是也。 海藏曰: 五脏阴也, 所主皆有形, 骨肉筋血皮毛是也。 此五脏皆阴足, 阴足而热反胜之, 是为实热。 若骨痿肉烁, 筋缓血活, 皮聚毛落者, 阴不足。 阴不足而有热, 乃虚热也。
丹溪曰: 实火可泻, 黄连解毒汤之类。 虚火可补, 四君子汤之类。 (以言火热有虚实)。
《内经》曰: 阴虚则发热, 阳在外为阴之卫, 阴在内为阳之守。 精神外驰, 嗜欲无节, 阴气耗散, 阳无所附, 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 当作阴虚治之。 又曰: 恶寒战栗, 皆属于热。 又曰: 病热而反觉自冷, 实非寒也。 古人遇战寒之症, 有以大承气汤下燥粪而愈者, 明是热症耳。 丹溪日; 恶热非热, 明是虚症; 恶寒非寒, 明是实症。
仲景曰: 其人亡血, 必恶寒, 后乃发热无休止, 其阴脉必迟涩, 或微涩。 (以上言恶热恶寒)。 阳虚外寒, 阳盛外热者, 《内经》曰阳受气于上焦, 以温皮肤分肉之间。 今寒气在外, 则上焦不通。 上焦不通, 则寒气独留于外, 故寒栗。 又曰: 上焦不通利, 则皮肤密致, 腠理闭寒, 玄府不通, 卫气不得泄越, 故外热。 阴虚内实, 阴盛外寒者, 《内经》曰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脘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故内热。 又曰: 厥气上逆,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 不泻则温气去, 寒独留而血凝涩, 涩则脉不通, 其脉盛大以涩, 故中寒。 (以上言阴阳虚盛而致内外寒热。
方广曰: 阴虚阳虚, 丹溪辩之明矣, 何则? 日夜发热, 日重夜轻, 口中无味, 阳虚症也。 午后发热, 夜半则止, 口中有味, 阴虚症也。 阳虚之症责在胃, 阴虚之症责在肾。 说饥饱伤胃, 则阳虚矣。 房劳伤肾, 则阴虚矣。 以药论之, 甘温则能补阳气, 苦寒则能补阴血。 如四君子补阳气, 四物补阴血是也。 若气血两虚, 但以甘温补气, 气旺则能生血也。 若只血虚而气不虚, 亦用甘温补气, 气旺而阴血愈作矣。 故阳虚与阴虚, 甘药与苦药, 不可不慎也。
《入门》曰: 气虚热, 升阳以散之, 宜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 血虚热, 滋阴以降之, 宜滋阴降火汤、坎离丸。 气血俱虚热, 升阳滋阴兼用之, 宜十全大补汤、 人参养荣汤加知母、黄柏。 (以上辨阴虚阳虚)。 丹溪曰: 饮酒人发热者难治, 不饮酒人因酒发热者, 亦难治也。 仲景曰: 饮酒发热, 黄连解毒汤加葛根主之。 (以上言饮酒发热)。
《直指》曰: 其人血滞而发热者, 脉涩, 必有漱水之症, 必有呕恶之症, 必有两足厥冷之症, 必有小腹结急之症, 或吐血, 或鼻衄, 宜用柴、 芩, 佐以川芎、白芷、桃仁、五灵脂, 更加大黄、蜂蜜, 使滞血宣通, 黑物利去, 则热不复作矣。 (以上言滞血发热)。
《入门》曰: 火不妄动, 动由于心。 静之一字, 其心中之水平。 又曰: 神静则心火自降, 欲断则肾水自升。 (以上言制火有方)。 丹溪曰: 退热之法, 全在清心, 必用麦冬、灯心、白术、茯苓。 说心者, 一身之宰, 心不清, 则妄动而热不退。 热能伤血, 血滞则气郁, 而热愈不退。 退热之法, 又在调血, 宜用芎、归。 若阳浮于外, 则当敛以降之, 宜参苓白术散。
《直指》曰: 凡壮热烦躁, 用柴、芩、大黄解利之。 其热不退, 宜用黄芩、川芎、乌梅作剂, 入黄连、生地、赤苓、灯草煎汤, 其效甚速。 说芎地皆能调血, 心血一调, 其热自退。 骆隆古曰: 风火既炽, 当滋肾水可耳。 (以上言退热有法)。 海藏曰: 君火者, 心火也, 可以湿伏, 可以水灭, 黄连之属可以制之。 相火者, 龙火也, 不可以水灭, 惟从其性而伏之, 黄柏之属可以降之。 又曰: 上焦热, 栀子、片芩; 中焦热, 黄连、 白芍; 下焦热, 黄柏、大黄。 东垣曰: 黄连泻心火。 黄芩泻肺火。 白芍泻脾火。 柴胡泻肝火, 黄连佐之。 知母泻肾火。 木通泻小汤火。 条芩泻大肠火。 柴胡泻胆火, 黄连佐之。 (鳌按: 泻胆火龙胆草为最)。 石膏泻胃火。 黄柏泻膀胱火。
《入门》曰: 主治各经热药, 肝之气柴胡, 血黄芩; 心之气麦冬, 血黄连; 脾之气白芍, 血大黄; 肺之气石膏, 血栀子; 肾之气元参, 血黄柏; 胆之气连翘, 血柴胡; 胃之气葛根, 血大黄; 大肠之气连翘, 血大黄; 小肠之气赤苓, 血木通; 膀胱之气滑石, 血黄柏; 心包之气麦冬, 血丹皮; 三焦之气连翘, 血地骨皮。 (以上言脏腑泻火清热药)。
丹溪曰: 除热泻火, 非甘寒不可。 有大热脉洪大, 服苦寒剂而不退者, 加石膏。 火妄动, 夏月用益元散镇坠之。 虚热用荆芥、薄荷、山栀、黄芩, 实热用大黄、芒硝。 实火可泻, 黄连解毒汤之类; 虚火可补, 参、术、甘草之类。 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 必兼温散。 火急甚者必缓之, 生甘草兼泻兼缓, 参术亦可。 火盛发狂, 人壮气实者, 可用正治, 冰水之类饮之。 虚者用生姜汤, 若投冰水立死。 补阴则火自降, 黄柏、 生地之类。
又曰: 芩、连、白芍、知母、柴胡, 皆苦寒能泻五脏有余之火。 若内伤劳倦, 为阳虚之病, 以甘温除之, 如参、*、甘草之属。 相火炽盛, 日渐煎, 为血虚之病, 以甘寒降之, 如归、地之属。 心火亢极, 为阳强之病, 以咸冷折之, 如硝、黄之属。 肾水受伤, 真阴失守, 为阴虚之病, 以壮水之主制之, 如生地、 元参之属。 命门火衰, 为阳脱之病, 以温热济之, 如附、桂之属。 胃虚食冷, 遏抑阳气, 为火郁之病, 以升散发之, 如升麻、葛根之属。 (以上言通治火热之药)。
六味丸 | [虚热] | 熟地 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
加减发郁汤 | [火遏] | 升麻 葛根羌活 柴胡 细辛 香附 葱白 |
泻血汤 | [夜热] | 酒生地 柴胡各一钱 熟地 蒲黄 丹参 酒当归 酒防 己羌活 炙甘草各七分 桃仁泥二分 |
退热汤 | [又] | 黄*钱三分 柴胡一钱 酒黄连 黄芩 甘草 赤芍 地骨皮 生地 苍术各七分 归身 升麻各五分 |
柴胡饮子 | [昼热] | 柴胡 黄芩人参 当归 赤芍 大黄 甘草各一钱 姜三片 |
四顺清凉饮 | [积热] | 蒸大黄 赤芍 当归 炙草各一钱二分 薄荷汁 |
白虎汤 | [朝热] |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
地骨皮散 | [骨蒸] | 石膏二钱 柴胡 黄芩 知母 生地各一钱 羌活 麻黄 各七分半 赤苓 地骨皮各五分 姜三片 |
清心莲子饮 | [心火] | 莲子二钱赤苓 人参 黄*各一钱 黄芩 麦冬 地骨 皮 车前子 甘草各七分 |
滋阴降火汤 | [血热] | 白芍钱三分当归钱二分 熟地 麦冬 白术各一钱 酒生地八分 陈皮七分 盐知母 盐黄柏 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 枣二枚 |
黄连解毒汤 | [实火] | 黄连 黄芩黄柏 山栀各钱二分半 加连翘、柴胡、赤芍各一钱。 |
四君子汤 | [虚火] | 人参 茯苓白芍 甘草 |
凉膈散 | [积热] | 连翘二钱 大黄芒硝 甘草各一钱 薄荷 黄芩 山栀各五分 竹叶七片 蜜少部 煎至半入硝。 |
清心汤 | [上焦热] | 甘草钱七分连翘 山栀 酒蒸大黄 薄荷 黄连 黄芩 各七分 朴硝五分 竹叶七片 蜜少部 |
加减凉膈散 | [又] | 连翘二钱 甘草钱半 山栀 黄芩 桔梗 薄荷各五分竹叶七片 |
桃仁承气汤 | [中焦热] | 桃仁 大黄 芒硝 甘草 桂枝 |
立效散 | [下焦热] | 瞿麦四钱 山栀二钱 甘草一钱 姜 灯心 |
防风当归饮子 | [又] | 滑石三钱柴胡 人参 赤苓 甘草各一钱 大黄 当归 赤芍 防风各七分 姜三片 此方乃专治风热、燥热、湿热, 补虚之妙剂。 |
五蒸汤 | [诸蒸] | 石膏二钱 生地葛根各钱半 知母 黄芩 赤苓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叶七片 粳米一撮 小麦二撮 |
五蒸丸 | [又] | 青蒿童便浸 地骨皮 生地 石膏各一两 当归七钱 胡黄连五钱 醋鳖甲一片 蜜丸, 小麦汤下七十丸。 |
荆蓬煎丸 | [骨蒸] | 三棱 蓬术俱酒浸三日夏一日同巴豆二十八粒炒去豆汤浸去自各二两 木香 枳壳 青皮 茴香 槟榔各一两 糊丸, 姜汤下三五十丸。 |
清骨散 | [又] | 生地 柴胡各二钱熟地 人参 防风各一钱 薄荷七分 胡黄连 秦艽 赤苓各五分 |
柴前梅连散 | [又] | 柴胡 前胡乌梅 黄连各一钱 童尿二盏 猪胆一个猪脊髓一条 韭白五分 煎至一盏服。 此劫剂也, 胃虚人忌用。 |
加减小柴胡汤 | [五心热] | 柴胡黄芩 人参 甘草 加香附、黄连、前胡。 |
升阳散火汤 | [又] | 升麻 葛根羌活 独活 人参 白芍各一钱 柴胡 甘草 各七分 防风五分 甘草三分 |
火郁汤 | [又] | 羌活 升麻 葛根白芍 人参 银柴胡 甘草各一钱 防风五 分 葱白 |
四七汤 | [骨厥] | 半夏曲 茯苓苏叶 厚朴 姜 大枣 |
补中益气汤 | [潮热] | 黄*钱半人参 白术 炙草各一钱 归身 陈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
茯苓补心汤 | [劳心] | 白芍二钱熟地钱半 当归一钱二分 川芎 茯苓 人 参 前胡 半夏各七分 陈皮 枳壳 葛根桔梗 苏叶 甘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 |
加减逍遥散 | [又] | 当归 白芍柴胡 茯苓 白术 甘草 煨姜 薄荷 加胡 黄连、麦冬、地骨皮、黄芩、秦艽、木通、车前子, 等分, 入灯心。 |
四物二连汤 | [又] | 川芎 当归白芍 熟地 胡黄连 黄连 |
参苏饮 | [又] | 人参 苏叶 葛根半夏 前胡 桔梗 枳壳 陈皮 茯苓 甘 草 木香 生姜 大枣 |
三黄丸 | [积热] | 煨大黄 黄芩黄连 等分, 蜜丸, 热水下三五十丸。 |
三黄汤 | [又] | 取三黄丸料, 每用一钱半, 水煎服。 |
洗心散 | [又] | 麻黄 大黄 当归荆芥穗 赤芍 甘草各一钱 白术五分 薄荷 七叶 |
四金丸 | [肝火] | 黄连六两 吴萸一两 蒸饼丸, 空心, 白汤下三五十丸。 一名左金丸, 又名萸连丸。 |
黄柏丸 | [阴火] | 黄柏一味, 炒为末, 水丸, 空心服。 |
坎离既济丸 | [又] | 酒当归二两熟地 酒生地 山萸 酒牛膝 天冬 麦冬各 四两 酒白芍 五味子 山药 酥炙龟板各三两 酒知母 盐知母各二两 酒川柏 盐川柏各三两 川芎一两 蜜丸, 盐汤下三五十丸。 |
四物汤 | [阴虚血] |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
益胃升阳汤 | [内伤] | 白术一钱半人参 神曲各七分半 黄*一钱 归身 陈皮 炙甘草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黄芩二分 |
十全大补汤 | [升阳滋阴] | 人参白术 茯苓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 黄 黄* 肉桂各一钱 姜三 枣二 |
人参养荣汤 | [又] | 酒白芍二钱人参 当归 黄* 白术 陈皮 肉桂 炙草各 一钱 五味子 熟地 防风各七分半远志五分 姜三 枣二 |
橘皮汤 | [虚损] | 橘皮三钱 竹茹甘草各一钱 人参五分 姜三 枣二 |
人参竹叶汤 | [又] | 石膏 麦冬各二钱 半夏一钱 炙甘草 人参各五分 竹 叶七片 粳米一撮 姜三片 |
淡竹茹汤 | [又] | 麦冬 小麦各二钱 半夏钱半 白茯苓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竹茹一钱二分 姜三 枣二 |
既济汤 | [又] | 竹叶 人参 麦冬半夏 甘草 生姜 粳米 附子 此即竹叶石膏汤去石膏加附子。 |
竹叶石膏汤 | [又] | 竹叶 石膏人参 麦冬 半夏 生甘草 生姜 粳米 |
阴虚生内热汤 | [又] | 川芎 当归苍术 陈皮各八分 白术 麦冬 沙参各七 分 白芍 花粉各六分 元参五分 黄柏三分 甘草二分 姜三片 久服去川芎, 冬月加补骨脂。 |
诸血, 火病也。 血生于脾, 统于心, 藏于肝, 宣布于肺, 根于肾, 灌溉于一身, 以入于脉, 故曰血者, 神气也。 其入于脉, 少则涩, 充则实。 生化旺, 诸经赖以长养。 衰耗竭, 百脉由此空虚。 说血蜀阴, 难成而易亏, 人非节欲以谨养之, 必至阳火盛炽, 日渐煎熬, 真阴内损, 而吐衄妄行于上, 便溺渗泄于下, 精神损而百病生矣。 故经日∶心主血而不能藏, 夜则复归于肝, 肝藏血而不能主, 昼则听令于心。 心为君, 肝为相, 君火动, 相火从之。 相火动, 六经之火从之。 火动则血随以动, 迨至六经受伤, 血液流进, 聚于两胁胸膈之间, 从火而升, 为吐为咯。 伤重者从夹脊而上如潮涌生, 法当任其出, 不得强遏, 以所出皆败血, 即遏之亦不归经也, 必与以消瘀之品, 佐以润下之剂, 使败血下行, 乃服止血药以归其经, 再服补血药以还其元, 此正治也。 试与诸血症详言之: 吐血者, 吐出全血也。 阳症血色鲜红, 阴症血色如猪肝紫黯。 或由七情妄动, 形体疲劳, 阳火相迫错行。 脉洪口渴便结者, 须用凉药(宜二冬、二母、生地、丹皮、山栀、 白芍、黄柏、犀角)。 若气虚挟寒, 阴阳不相为守, 血亦妄行, 必有虚冷之状, 说阳虚阴必走也(宜理中www.lindalemus.com汤加木香、乌药。 血症久, 古人多以胃药收央, 如乌药、 沉香、炮姜、大枣, 此虚家神剂也。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伤酒食醉饱, 低头掬损肺脏, 吐血汗血, 或口鼻妄行, 但声未失者(宜槐花散)。 有劳瘵而吐血者(宜神传膏)。 有劳心而吐血者(宜米莲散)。 有肺痿而吐血者(宜黄明胶散)。 有阳虚而吐血者(宜生地黄膏)。 有忧恚吐血, 烦满少气, 脚中疼痛者(宜柏叶散)。 有气郁而吐血者(宜香附散)。 有心热而吐血者(宜蒲黄汤)。 有吐痰夹血, 心烦骨蒸者(宜人中黄散)。 有坠跌瘀血, 积在胸腹, 吐血无数者(宜干藕节散)。 有忽然吐血一二口, 或心衄, 或内崩者(宜阿胶汤、茜根煎)。 皆当治。 而古人试血之法, 又不可不知。 如吐在水碗内, 浮者, 肺血也; 沉者, 肝血也; 半浮半沉者, 心血也。 各随所见。 以羊肺、羊肝、羊心煮熟, 蘸白芨末, 日日食之。 咯血者, 痰中咯出血疙瘩, 与吐血症相类, 轻则身凉脉微, 重则身热脉大, 急则治标(宜十灰散、花蕊散), 缓则治本(宜四物汤、犀角地黄汤), 当斟酌行之。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由肺热者(宜青饼子)。 有由肺损者(宜薏苡仁散)。 皆当治。 咳血者, 火乘金位, 肺络受伤, 故血从咳嗽出也。 先痰嗽而后见红者, 是积痰生热, 宜急降痰火(宜橘红、苏子、贝母、麦冬、黄连、瓜蒌霜)。 先见红而后痰嗽者, 是阴虚火动, 痰不下降, 宜滋阴降火(宜补阴丸加麦冬)。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肺家热郁而咳血者(宜紫菀丸)。 有咳血而极甚不止者(宜桑白皮散)。 有肺破而嗽血不止者(宜海犀膏散)。 皆当治, 而此条又当与咳嗽条互参。 衄血者, 劳伤元气, 阴虚火动, 邪火上冲, 气归于肺也, 宜清肺降火(宜白虎汤加地黄、犀角、 丹皮、白芍、山栀、扁柏)。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由肺经实热者(宜青黄散)。 有由少小鼻破衄血, 小劳辄出者(宜桑耳塞鼻丹)。 有由病后常衄, 小劳即作者(宜石膏牡蛎丸)。 有衄至五七日不住者(宜人中白散)。 有口鼻出血如涌, 因酒色太过者(宜荆芥散)。 有火热上升, 而衄极甚, 或不止者(宜沈氏止衄丹)。 牙血者, 阳明经热火上攻所致, 或挟风或挟湿, 或系血热, 或系气实(宜清胃汤加减), 或大寒犯脑(宜白芷散), 须就脉症辨之。 (总治宜用百草霜, 擦牙立止)。 舌上无故出血者, 全属心火, 舌为心苗也(宜槐花末擦之)。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贼煎)。 有舌肿出血如泉者(宜涂舌丹)。 有舌上出血, 窍如针孔者(宜紫金沙丸)。 溺血者, 一因膀胱火, 即血淋之属, 溺出必痛(宜小苏饮子, 或四物汤加发灰、山栀、牛膝)。 一因下元虚冷, 即尿血, 溺出不痛(宜金匮肾气丸)。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由劳伤者(宜茅根汤)。 有由阴虚者(宜参*梦卜散)。 有卒然尿血不止者(宜龙胆草汤)。 有不问男妇患溺血者(宜龙骨散、郁金散、二草丹)。 皆当治。 肠风者, 肠胃间湿热郁积, 甚至胀满而下血也(宜槐花散, 或四物汤加阿胶、山栀、地榆)。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风入大肠, 留滞不散, 挟湿而成者(宜加减四物汤)。 有阴分虚, 血不循经而成者(宜四物汤、地榆散合用)。 皆当治。 便血者, 《内经》谓之结阴病, 由于阴气内结, 不得外行, 血无所禀, 渗入肠间, 遂成此症, 与肠风不同, 《内经释》云, 其脉必虚涩者是也(宜平胃地榆汤、结阴丹、清脏汤、榆砂汤)。 而其条分薄判, 有先便后血, 仲景谓之远血者(宜黄土汤)。 有先血后便, 仲景谓之近血者(宜赤小豆当归散)。 有内伤下血, 必有以解脉络之结者(宜连壳丸)。 有实热积于内而使血者(宜当归承气汤)。 有结阴下血, 而腹痛不已者(宜地榆甘草汤)。 有由脾湿便血者(宜苍术地榆汤)。 有大便泻血, 三代相传者(宜砂仁末米汤热服二钱, 以愈为度)。 有脏毒下血者(宜大蒜丸、旱莲草散、干柿散)。 有痔漏脱肛泻血, 面色萎黄, 积年不瘥者(宜白术丸)。 有五肿肠风痔漏泻血: 粪前有血, 名外痔。 粪后有血, 名内痔。 大肠不收, 名脱肛。 谷道四面1肉如奶, 名举痔。 头上有孔, 名疮。 内有虫, 名虫痔者。 (宜槐角丸)。 有瘀血内漏者(宜蒲黄散子)。 有下血虚寒, 日久肠冷者(宜熟附子丸)。 有便血及肠风用寒药热药及脾虚药俱不效者(宜山楂子散)。 有便血止后, 但觉丹田元气虚乏, 腰膝沉重少力者(宜桑寄生散)。 有卒泻鲜血, 喷出如竹筒者(宜小苏打汁, 温服一升)。 有肠胃积热, 及因酒毒下血, 腹痛作渴, 脉弦数者(宜黄连丸、酒蒸黄连丸)。 有大肠素虚挟风, 又饮酒过度挟热, 下痢脓血, 且痛甚, 多日不瘥者(宜乌梅丸、樗白皮散)。 有风邪入脏, 或食毒积热, 大便鲜血, 疼痛肛出, 或久患酒痢者(宜木馒头散)。 皆当治。 痰涎血者, 脾家畜热所致(宜加味逍遥散、清肺汤)。 而痰唾中带有红丝红点, 病尤为甚。 其条分薄判, 则有由六经之火者(宜山栀地黄汤)。 有由思虑伤心伤肺者(宜天门冬汤)。 有由于阴分虚弱者(宜清火滋阴汤)。 呕血者, 血从口涌出, 多至成盆成碗者, 始必大怒, 以致肝气上逆, 治以降气清热为主(宜苏子、郁金、橘皮、甘草、降香、 蒲黄、当归、青黛、麦冬、生地、赤芍、童便、天冬、麦冬)。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饮酒过多, 积热涌盛, 或至垂死者(宜葛黄丸)。 有饮食过度, 负重努力, 伤胃而大呕者(宜是斋白术散)。 有阳乘于阴血溢妄出者(宜四生丸)。 有内伤心肺, 血如涌泉, 从口鼻出, 须臾不救则死者(宜侧柏散)。 有血出如泉, 诸药不能效者(宜七生汤)。 有因虚劳, 五内崩损, 涌出可升斗计者(宜花蕊石散)。 皆当治。 肠澼者, 东垣谓为水谷与血, 另作一派, 如唧桶涌出也。 长夏湿热太甚, 正当客气盛而主气弱, 故肠澼之病甚也。 总之, 肠风、脏毒、便血、肠澼四者, 虽相似而各有辨。 肠风由邪气外入, 随感随见, 所以下清血而色鲜, 必在粪前。 脏毒由蕴积热毒, 久而始见, 所以下浊血而色黯, 必在粪后。 便血兼由湿热风虚, 所以下血或清或浊, 亦不论粪前粪后。 肠澼则客气盛而正气衰, 所以血与水谷齐出。 固不可不详审而治之也。 然则肠澼之不得用肠风等药明矣(宜凉血地黄汤、 当归和血散、升阳除湿和血汤、加味香连丸)。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唧出之血, 远散如筛, 色紫黑, 腰腹沉重, 名曰湿毒肠澼者(宜升阳补胃汤)。 有唧出血色紫黑, 腹痛恶寒, 有关脉按之无力, 喜热物熨之, 而由于内寒者(宜益智和中汤)。 有因饱食发为肠澼者(宜香壳丸)。 有下血作派, 唧出有力, 而远射四散如筛, 腹中大痛者(宜芍药黄连汤)。 皆当治。 九窍出血者, 因火盛之极, 故卒然大惊, 九窍皆出血也(宜侧柏散、沈氏犀角汤)。 而其条分薄判, 则有九窍四肢指岐间出血, 乃暴怒所为者(宜小苏散, 或以井华水卒噀其面, 勿令病人先知)。 有指缝搔痒成疮, 有窍出血不止者(宜多年粪桶箍篾烧灰, 傅之即止)。 有血自皮肤间溅出者(宜以煮酒坛上纸揉碎如杨花, 摊在出血处, 按之即止)。 有腘中出血不止, 乃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 有遍身不论何处, 无故出血者(宜五花汤)。 皆当治。 血汗者, 或有病, 或无病, 汗出而色红染衣, 亦谓之红汗, 《内经》以为少阴所至, 河间以为胆受热而血妄行, 《本草》以为大喜伤心, 喜则气散, 而血随气行。 其原虽不同, 而治之则一(宜黄*建中汤兼服妙香散, 以金银器、大小麦、麦冬煎汤调下, 或定命散)。 薄厥症者, 得于大怒气逆, 阴阳奔并, 不必素有病, 而忽吐血以升斗计, 脉弦急者是也(宜六郁汤)。 唾血者, 鲜血随唾出, 其原本于肾也(宜滋阴降火汤)。 而其条薄判, 有唾中带红丝者, 乃是肺痿难治(宜人参平肺散)。 有由热郁所致者(宜河间生地黄散)。 有阴虚火动而唾血者(宜清唾汤)。 有由劳心动火者(宜元霜雪梨膏)。 皆当治。 以上诸血疰, 或轻或重, 或执业护士网缓或急, 其原各有所因, 其症各有所见如此。 然而一切去血过多, 则必致眩晕闷绝, 以虚故也(宜大剂芎归汤煎服救之, 全生活血汤、生地芩连汤亦佳)。 故凡吐衄太多不止者, 当防其血晕, 急取茅根烧烟, 将醋洒之, 令鼻嗅气, 以遏其势。 或蓦然以冷水噀其面, 使惊则止。 或浓磨京墨汁饮之, 仍点入鼻中。 如此顶防, 庶可免血晕之患。 至妇人崩漏, 及产后血症, 俱详在《妇科》, 玆不赘。
《灵枢》曰: 衄而不止, 脉大者逆。
《内经》曰: 脉至而搏, 血衄身热者死。 又曰: 腹胀便血, 脉大时绝者死。
《难经》曰: 病若吐衄, 脉当沉细, 反浮大而牢者死。 仲景曰: 脱血而脉实者, 难治。
《脉经》曰: 脉得诸涩濡弱, 为亡血。
《脉诀》曰: 诸症失血, 皆见芤脉, 脉贵沉细, 浮大难治。
《正传》曰: 芤为失血, 涩为少血。 又曰: 亡血之脉, 必大而芤, 大为发热, 芤为失血。
丹溪曰: 吐衄血, 脉滑数者难治。 又曰: 吐唾血, 脉细弱者生, 实大者死。 又曰: 诸失血症, 脉大且数者逆也。
缪仲淳曰: 血虚宜补之, 虚则发热, 内热法宜滋益荣血, 用甘寒甘平酸寒酸温之品(宜熟地、白芍、牛膝、炙草、鹿角胶、 杞子、人乳、肉苁蓉、生地、枣仁、龙眼、甘菊)。 血热宜清之凉之, 热则为痈肿疮疥, 为齿衄, 为牙齿肿, 为舌上出血, 为舌肿, 为赤淋, 为血崩, 为月事先期, 为热入血室, 为赤游丹, 为眼暴赤肿痛, 法宜酸寒苦寒咸寒辛凉以除实热(宜童便、生地、犀角、茜草、山栀、青黛、大蓟、 小蓟、荆芥、丹皮、赤芍、地榆、黄连、大黄、天冬、元参)。 血瘀宜通之, 瘀必发热发黄, 作痛作肿, 及作结块癖积, 法宜辛温辛热辛平辛寒甘温之剂, 以入血通行, 佐以咸寒, 乃可软坚(宜当归、红花、桃仁、苏木、肉桂、五灵脂、 蒲黄、姜黄、郁金、三棱、花蕊石、韭汁、左牡蛎、芒硝、延胡索、虫、干漆、 童便、没药、丹参、乳香)。 说血为荣, 阴也, 有形可见, 有色可察, 有症可审者也, 病既不同, 药亦各异, 治之之法, 要在合宜而已, 谨之。
缪仲淳曰: 吐血宜降气, 不宜降火。 说气有余即是火, 气降则火降, 火降则气不上升, 血随气行, 无溢出上窍之患矣。 降火必用寒凉之药, 反伤胃气, 胃气伤, 则脾不能统血, 血愈不能归经矣。
今之疗吐血者, 大患有二: 一则专用寒凉之味, 如芩、连、山栀、青黛、柿饼灰、四物汤、黄柏、知母之类, 往往伤脾作泄, 以致不救。 一则专用人参, 肺热还伤肺, 咳逆愈甚。 亦有用参而愈者, 此是气虚喘嗽。 气为阳, 不由阴虚火炽所致, 然亦百不一二也, 宜以白芍、炙草制肝, 麦冬、薄荷、橘红、贝母、枇杷叶清肺, 苡仁、山药养脾, 韭菜、降香、苏子下气, 青蒿, 鳖甲、丹皮、地骨皮、银柴胡补阴清热, 枣仁、茯神养心, 山萸、杞子、 牛膝补肾, 此累试辄验之方。 然阴无骤补之法, 非多服药不效, 病家欲速其央, 医士张皇失主, 百药杂试, 以致损命而不悟, 悲夫, 宜行血, 不宜止血。 血不循经络者, 气逆上壅也。 夫血得热则行, 得寒则凝, 故降气行血, 则血循经络, 不求其止而自止矣。 止之则血凝, 血凝必发热恶食, 及胸胁痛, 病日沉痼矣, 宜补肝不宜伐肝。 经曰: 五脏者, 藏精气而不泻者也。 肝为将军之官, 主藏血, 吐血者, 肝失其职也。 养肝则肝气平, 而血有所归, 伐之则肝不能藏血, 血愈不止矣。
王海藏曰: 初便褐色者重, 再便深褐色者愈重, 三便黑色者尤重。 色变者, 以其有火燥也, 不可不辨。
《纲目》曰: 新血鲜红, 旧血瘀黑。
又曰: 风症色青, 寒症色黯, 暑症色红, 湿症如烟煤屋漏水。
《内经》曰: 诸血者, 皆属于心。 又曰: 大怒则形气绝, 而血菀于上, 使人薄厥。 又曰: 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
《入门》曰: 暴喜动心, 不能生血, 暴怒伤肝, 不能藏血, 积忧伤肺, 过思伤脾, 失志伤肾, 皆能动血。
《正传》曰: 暴喜伤心, 则气缓而心不出血, 故肝无所受。 暴怒伤肝, 则气逆而肝不纳血, 故血无所归。 又房劳过度, 以致阴火沸腾, 血从火起, 故错经妄行。 以上皆七情动血之病也。
《直指》曰: 凡热皆出于心, 热甚则能伤血。
《三因》曰: 凡血, 得热则洋溢, 故鲜。 得寒则凝滞, 故瘀。 瘀者黑色也, 鲜者红色也。 丹溪曰: 诸见血皆热症, 所谓知其要者, 一言而终是也。
又曰: 血见热则行, 见寒则凝, 凡口鼻出血, 皆系阳盛阴虚, 有升无降, 血随气上, 越出诸窍, 法当补阴抑阳, 气降则血归于经也。 以上皆言火热伤血之病也。
《灵枢》曰: 卒然多饮食, 则胀满, 起居不节, 用力过度, 则阳络脉伤, 伤则血外溢而衄, 阴络脉伤, 则血内溢而后血。
《内经》日∶血由上窍出, 为血溢; 由大小便出, 为血泄。 以上皆言内伤失血之病也。
丹溪曰: 血妄行于上则吐衄, 衰涸于下则虚劳, 妄返于下则便红, 积热膀胱则癃闭尿血, 渗漏肠间则为肠风, 湿壅热瘀则为滞下, 热极腐化则为脓血, 火极似水则紫黑, 热胜于阴则发疮疡, 湿滞于血则发痛痒, 瘾疹皮肤则为冷痹, 畜之在上其人喜忘, 畜之在下其人喜狂, 以上言诸失血病也。
《入门》曰: 凡血逆行难治, 顺行易治, 无潮热者轻, 有潮热者重, 潮盛脉大者死, 九窍血身热不得卧者即死。 东垣曰: 诸血症, 身热脉大难治, 身凉脉静易治。 又曰: 血溢上行, 或吐呕唾, 逆也, 凶也; 若变而下行, 为恶痢, 顺也, 吉也。 故仲景云: 畜血症下血者, 当自愈。 无病人忽然下血利者, 其病进也。 今病血症上行, 而复下行为恶痢者, 其邪欲去, 是知吉也。 仲景曰: 吐血咳逆上气, 脉数有热, 不得卧者死。
《直指》曰: 无故忽然泻下恶血, 名曰心绝, 难治。
又曰: 伤寒太阳症衄血者, 病欲愈。 热结膀胱, 血自下者, 亦欲愈。 观此则他病伏热之人, 上焦瘀热而作吐者, 亦病之欲愈也。 虽然, 血既吐而自止, 则可矣。 以上皆言诸血病之吉凶也。
丹溪曰: 凡药治血, 不可单行单止, 及纯用寒凉, 如用, 须酒炒酒煮。
又日∶血症久服药不效, 以川芎为君乃效也。
《入门》曰: 若呕吐血出未多, 必有瘀在胸膈, 当先消瘀而凉之止之, 消瘀宜犀角地黄汤。 又曰: 治血, 防风为上使, 连翘、 黄连为中使, 地榆为下使, 不可不知。
东垣曰: 血不足用甘草, 血瘀黑用熟地, 血鲜红用生地, 若脉洪实痛甚用酒大黄, 和血止痛用当归。 以言治血药法也。
《保生秘要》曰: 坐定兀子上, 以双手搭项, 蹲身闭气三七口, 如气稍急, 微微放之, 放而又闭, 日行五次, 兼用运法极妙。
《保生秘要》曰: 艮念数日, 绦胸前推开, 次运涌泉水洗心, 或封固脐凝守。
瘀血郁积也。 而瘀血之郁积, 当有上中下之分。 如衄呕唾吐血, 皆属上部, 茍蓄于此, 其症必兼善忘(宜犀角地黄汤)。 血结胸中, 则属中部, 茍蓄于此, 其症必兼胸满身黄, 漱水不欲咽(宜桃仁承气汤)。 血凝下焦, 又属下部, 茍蓄于此, 其症必兼发狂粪黑, 小腹硬痛, 须尽下黑物为效(宜抵当汤、 抵当丸)。 医者能分三部治之, 蓄血之症, 无遁情矣。 而仲景云: 伤寒热病, 身黄屎黑, 发狂喜忘者, 为蓄血。 仲景云然者, 乃是伤寒热病亦有蓄血之症, 非蓄血止属伤寒热病才有之也, 治之之法, 虽大略相同, 而倘由伤寒热病者, 则必随本症而调剂治之, 与单病蓄血者应稍殊也。
《海藏》曰: 喜忘发狂, 身黄屎黑, 疾已甚也; 但小腹满, 小便不利者, 轻也。
《直指》曰: 蓄血外症, 痰呕燥渴, 昏愦迷忘, 常喜汤水沃口。
《入门》曰: 凡病日轻夜重, 便是瘀血。 又曰: 通治三焦蓄血, 生地黄汤。
丹溪曰: 生韭菜汁, 善治胸膈间瘀血, 甚效。 《纲目》曰: 瘀血燥结, 宜用玉烛散。
《直指》曰: 下焦蓄血, 宜桃仁、五灵脂、生地、大黄、甘草, 利而逐之。
《本草》曰: 没药、苏木、水蛭、虻虫、桃仁留尖、五灵脂, 皆破瘀血。
冲脉病也。 《灵枢》日∶冲脉为血之海, 血海不足, 则身少血色, 面无精光, 是名血脱。 又曰: 血脱者, 色白, 夭然不泽, 其脉空虚。 然则据经之言, 脱血之症, 固由冲脉不足, 但其所以不足之故, 有由先天赋畀, 本来衰弱, 而后天又不能培养, 以致@然如不胜衣者。 有先天赋畀, 本来充盛, 而或因思虑过伤, 或因房劳过伤, 或努力过伤, 或因酒食过伤, 皆能亏耗真阴, 真阴既亏, 血自消散而不泽者。 且真阴既亏, 火热愈炽, 或致衄吐溺便,上下失血, 而夭然血不华者。 , 故附列此条于诸血之后(宜四物汤、三才丸、补荣汤、 加减四物汤)。
《内经》曰: 臂多青脉曰脱血。 又曰: 安卧脉盛, 谓之脱血。 东垣日; 六脉弦细而涩, 按之空虚, 其色必白而夭不泽者, 脱血也。
鳌按: 《灵枢》谓鼻头色白者, 为亡血。 身少血乜, 面无精光者, 为脱血。 则知亡血之色之白, 仅在鼻头, 而脱血之色之白, 且由面而及于一身, 此其所以异也。 亡血者, 即诸失血也, 乃一时暴来之病, 非若脱血为由内而渐致之病也。
理中汤 | [气虚] | 人参 白术 炙草 干姜 |
槐花散 | [吐血] | 槐花二两 百草霜五钱 每末二钱, 茅根汤下。 |
神传膏 | [又] | 剪草一斤, 洗净, 晒为末, 入生蜜二斤和为膏, 忌铁器, 盛磁瓶内, 一日一蒸, 九蒸九晒乃止。 病人五更面东坐, 勿言语, 挑膏四匙食之, 良久, 以粥汤压之, 药只冷服, 米汤亦勿太热, 或吐或否, 总不妨。 如久病肺损咯血, 只一服愈。 寻常嗽血妄行, 每服一匙可也。 上部血, 须用翦草、丹皮、天冬、麦冬。 部学士云: 翦草治劳瘵吐血损肺, 及血妄行。 |
米莲散 | [又] | 糯米五钱 莲子心七枚 为末, 酒服多效, 或以墨汁作丸服之。 |
黄明胶散 | [又] | 黄明胶炙干 花桑叶阴干各二两 研末, 每三钱, 生地汁调下。 |
生地黄膏 | [又] | 生地一斤, 打汁, 入酒少部, 以熟附两半, 去皮脐, 切片入汁, 内石器煮成膏, 取附片焙干, 入山药三两研末, 以膏捣丸, 空心, 米饮下三十丸。 |
柏叶散 | [又] | 柏叶为末, 米饮调下二方寸匕。 |
香附散 | [又] | 香附为末, 每服二钱, 童便调下。 |
蒲黄汤 | [又] | 蒲黄末三钱, 煎汤服。 每日温酒或冷水调跟亦可。 |
人中黄散 | [又] | 人中黄为末 每服四钱或三钱, 用茜根汁、姜汁、竹沥, 和匀服之。 |
干藕节散 | [又] | 干藕节为末, 酒服方寸匕, 日二次。 |
阿胶汤 | [又] | 阿胶二两 蒲黄六合 生地三升 水五升, 煮三升, 分服。 |
茜根煎 | [又] | 茜根一两为末 每末二钱, 水煎冷服, 亦可水调服。 |
十灰散 | [咯血] | 大蓟 小蓟 柏叶 荷叶 茅根 茜根 丹皮 皮 大黄 栀子黄 等分, 烧存性研末, 或藕汁或莱菔汁磨京墨半匙下五钱, 立止。 |
花蕊散 | [又] | 花蕊石研极细, 童便一杯煎温, 调服三钱或五钱, 用酒一半, 女用醋一半与童便和服亦可, 总使瘀化黄水再调治。 |
四物汤 | [又] | 川芎 当归 白芍熟地各一钱二分半 水煎服。 一方, 春倍川芎, 夏倍白芍, 秋倍地黄, 冬倍当归。 又方, 春加防风, 夏加黄芩, 秋加天冬, 冬加桂枝。 当归和血归经, 白芍凉血补肾, 生地黄生血宁心, 熟地黄补血滋肾, 川芎行血通肝。 刘宗厚曰: 欲求血药, 其四物之谓乎。 夫川芎, 血中气药也, 通肝经, 性味辛散, 能行血滞于气也; 地黄, 血中血药也, 通肾经, 性味甘寒, 能生真阴之虚者也; 当归分三治, 血中主药也, 通肝经, 性味辛温, 全用能活血, 各归其经也; 白芍, 阴分药也, 通脾经, 性味酸寒, 能凉血, 又治血虚腹痛, 若求阴药之属, 必于此而取则焉。 |
犀角地黄汤 | [又] | 犀角 生地黄连 黄芩 大黄 |
青饼子 | [又] | 青黛一两 杏仁以牡蛎粉炒过一两 研匀, 黄蜡化和, 作三十饼, 以干柿半个夹定, 湿纸包, 煨香嚼食, 粥饮送下, 日三。 |
薏苡仁散 | [又] | 薏苡仁为末, 以熟猪肺切蘸, 空心食之, 苡仁补肺, 猪肺引经也。 |
补阴丸 | [咳血] | 龟板 杞子 黄柏 知母 杜仲 砂仁 甘草 五味子 侧柏叶 用猪脊髓、地黄膏为丸。 |
紫菀丸 | [又] | 紫菀 五味子 等分, 蜜丸, 芡子大, 含化。 |
桑白皮散 | [又] | 鲜桑根白皮一斤, 米泔浸三宿, 刮去黄皮, 锉碎, 入糯米四两, 焙干为末, 每一钱, 米饮下。 |
海犀膏散 | [又] | 海犀膏即水胶一大片, 炙黄, 涂酥再炙, 研末, 每三钱, 白汤化服。 |
白虎汤 | [衄血] | 石膏 知母 粳米 竹叶 |
青黄散 | [又] | 青黛 蒲黄各一钱新汲水服之, 或青黛、发灰等分, 生地汁调下亦可。 |
桑耳塞鼻丹 | [又] | 桑耳炒焦捣末, 每发时以杏仁大塞鼻中, 数次即可断。 |
石膏牡蛎丸 | [又] | 石膏五钱 牡蛎一两 每末方寸匕, 酒服, 蜜丸亦可, 日三次。 |
人中白散 | [又] | 人中白新瓦上焙干, 入麝少部, 温酒调服, 立效。 |
荆芥散 | [又] | 荆芥炭 每二钱, 研, 陈皮汤下, 不过二服也。 |
沈氏止衄丹 | [又] | 香附二两 川芎一两 黑山栀 黄芩各五钱 共为末, 每服二钱, 开水下, 不过一服即止, 重者亦止二三服。 此金鳌自制方也, 用之无不验。 |
清胃汤 | [牙血] | 升麻 当归 黄连 生地 丹皮 |
白芷散 | [又] | |
木贼煎 | [舌血] | 木贼草煎水漱之, 立止。 |
涂舌丹 | [又] | 乌贼骨 蒲黄 等分, 炒为细末, 涂舌上。 |
紫金沙丸 | [又] | 紫金沙即露蜂房顶上实处一两 贝母四钱 芦荟三钱 蜜丸, 芡子大, 每一丸, 水一小杯, 煎五分温服。 如吐血, 温酒调服。 |
小蓟铁子 | [溺血] | 藕节二钱 当归一钱 山栀八分 小蓟 生地 滑石 通草 蒲黄各五分 甘草三分 竹叶七片 |
金匮肾气丸 | [又] | 熟地八两 山药 山萸各四两 丹皮 茯苓 泽泻各三两 附子 肉桂 车前子 牛膝各一两 |
茅根汤 | [又] | 茅根 姜炭 等分, 入蜜一匙, 水二杯, 煎一杯。 |
参*梦卜散 | [又] | 人参 盐黄*等分, 为末, 用红皮大梦卜一枚, 切四片, 用蜜二两, 将梦卜逐片蘸炙令干, 再炙, 勿令焦, 蜜尽为度, 每用一斤, 蘸药食之, 仍以盐汤送下, 以瘥为度。 |
龙胆草汤 | [又] | 龙胆草一虎口水五升, 煮二升半, 分五服。 |
郁金散 | [又] | 郁金 槐花各一两每末二钱, 淡豉汤下。 |
龙骨散 | [又] | 龙骨?为末, 每服方寸匕, 日三。 |
二草丹 | [又] | 金陵草即旱莲草、车前草各等分, 捣汁, 每空心服三杯, 愈乃止。 |
槐花散 | [肠风] | 槐花二钱 苍术厚朴 陈皮 当归 枳壳各一钱 乌梅肉炙 甘草各五分 |
加减四物汤 | [又] | 生地 当归川芎 侧柏叶各一钱 枳壳 荆芥 槐花炙草 各五分 乌梅一枚 姜三片 |
平胃地榆汤 | [便血] | 苍术 升麻炮附各一钱 地榆七分 葛根 厚朴 白术 陈皮 赤苓各五分 干姜 当归 神曲 白芍 益智仁 人参 炙草各三分 姜三 枣二 |
结阴丹 | [又] | 枳壳 威灵仙 黄* 陈皮 椿根白皮 首乌 荆芥穗各五 钱米糊丸, 每五七十丸, 米汤少入醋下。 |
清脏汤 | [又] | 生地一钱 酒洗当归 地榆各八分 山栀 黄芩 黄柏各七分 白芍 黄连 阿胶 侧柏叶各六分 川芎槐角各五分 |
榆砂汤 | [又] | 地榆四两 砂仁七枚 生甘草钱半 炙草一钱 |
黄土汤 | [又] | 灶中黄土三钱 熟地 白术 附子 阿胶 黄芩 炙草各一钱 |
赤小豆当归散 | [又] | 赤小豆五两浸令芽出晒干 当归一两 每末二钱, 浆水调服,日三服。 |
连壳丸 | [又] | 黄连 枳壳各二两锉 以槐花四两同炒去槐花 蒸饼丸,白汤下五七十丸。 |
当归承气汤 | [又] | 当归二钱 厚朴 枳实 大黄各八分 芒硝七分 |
地榆甘草汤 | [又] | 地榆四两 炙甘草三两 每末五钱, 水二盏, 入砂仁末一钱, 煎盏半, 分二服。 |
苍术地榆汤 | [又] | 苍术二两 地榆一两 分二帖, 水煎, 食前温服。 |
大蒜丸 | [又] | 煨大蒜二枚 淡豉十枚 同捣丸, 梧子大, 香菜汤送二十丸, 日二服, 安乃止, 永绝根本, 无所忌。 此药甚妙, 大蒜九蒸更佳, 仍以冷@水送下。 |
旱莲草散 | [又] | 旱莲草瓦上焙, 研末, 每服二钱, 米汤下。 |
干柿散 | [又] | 干柿烧存性, 汤服二钱愈。 有人患此半月, 自分必死, 服此方即愈。 |
白术丸 | [又] | 白术一斤土炒研末, 生地半斤, 饭上蒸熟, 捣和, 干则少入酒丸, 每十五丸米饮下, 日三。 |
槐角丸 | [又] | 槐角去梗炒一两地榆 酒当归 麸炒枳壳 防风 黄芩各五 钱 酒糊丸, 米饮下五十丸。 |
蒲黄散子 | [又] | 蒲黄末二两 每方寸匕, 水调下, 服尽止。 |
熟附子丸 | [又] | 熟附子去皮 活矾各一两 每末三钱, 米饮下。 又方, 熟附一枚, 生姜三钱半, 水煎, 或加黑豆一百粒。 |
山楂子散 | [又] | 山楂净肉为末艾汤调下, 应手而效。 |
桑寄生散 | [又] | 桑寄生为末, 每服一钱, 非时, 白汤点服。 |
黄连丸 | [又] | 黄连四两作四分一生研一炒研一炮研一水浸晒研 条芩一两防风一两 面糊丸, 每五十丸, 米泔浸枳壳水送下。 冬月加酒蒸大黄一两。 |
酒蒸黄连丸 | [又] | 黄连四两, 酒浸一宿, 晒干为末, 酒糊丸, 熟水下三五十丸。 |
乌梅丸 | [又] | 乌梅三两烧存性醋煮米糊丸, 每空心, 米饮下二十丸, 日三。 |
樗白皮散 | [又] | 樗白皮 人参各一两 每末二钱, 空心, 温酒调服, 米汤亦可。 忌油腻湿面青菜果子甜物鸡猪鱼羊蒜薤等。 |
木馄头散 | [又] | 木馒头烧存性灰 乌梅肉 炙甘草 等分, 每末二钱, 水一盏, 煎服。 |
加味逍遥散 | [痰涎] | 丹皮 白术各钱半 当归 赤芍 桃仁 贝母各一钱山 栀, 黄芩各八分 桔梗七分 青皮五分甘草三分 |
清肺汤 | [又] | 赤苓 陈皮 当归生地 赤芍 天冬 麦冬 山栀 黄芩 紫菀 桑皮 阿胶珠各七分 甘草三分 枣二枚 乌梅一个 |
山栀地黄汤 | [又] | 山栀钱二分生地 赤芍 知母 贝母 瓜蒌仁各一钱花粉 丹皮 麦冬各五分 |
天门冬汤 | [又] | 天冬 远志 白芍 藕节 麦冬 黄* 阿胶 没药 当归 生地各七分 人参 甘草各三分 姜三片 |
清火滋阴汤 | [又] | 天冬 麦冬生地 丹皮 赤芍 山栀 黄连 山药 山萸 泽泻 甘草 赤苓各七分 加童便 |
葛黄丸 | [呕血] | 黄连四两 葛花三两无则葛根代之 用大黄末, 水熬成膏为丸, 温水下百丸。 |
是斋白术散 | [又] | 白术二钱 人参 黄* 茯苓各一钱 山药 百合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前胡 柴胡各二分半 姜三枣二 |
四生丸 | [又] | 生荷叶 生艾叶生侧柏叶 生地黄叶如无以鲜生地代 等分, 捣烂丸, 如鸡子大, 每取一丸, 水一盏, 煎服, 或盐汤化服亦可。 一方无荷叶, 有生薄荷叶。 |
侧柏散 | [又] | 侧柏叶蒸干二两半荆芥穗炭 人参各一两 每末三钱, 入白面二钱, 新汲水调如稀糊服。 |
七生汤 | [又] | 生地 生荷叶 生藕节 生茅根 生韭菜各一钱 生姜五钱上共捣 取自然汁一碗, 浓磨京墨同服。 |
凉血地黄汤 | [肠澼] | 知母 黄柏各钱半 熟地 当归 槐花 青皮各七分 |
当归和血散 | [又] | 当归 升麻各钱半 槐花 青皮 荆芥 白术 熟地各七分 川芎五分 共为末, 每二钱, 空心, 米饮下。 一名槐花散。 |
升阳除湿和血汤 | [又] | 白芍钱半黄* 炙草各一钱 陈皮 升麻各七分 生地 丹皮 生甘草各七分 当归 熟地 苍术 秦艽 肉桂各三分 |
加味香连丸 | [又] | 黄连 淡吴萸各一两 木香一钱 煨白豆蔻一钱半 乳香 没药各钱二分 水浸乌梅肉捣丸, 每三十丸, 甘草汤下。 |
升阳补胃汤 | [又] | 白芍一钱半升麻 羌活 黄*各一钱 生地 熟地 独活 柴胡 防风 丹皮 炙草各五分 当归葛根各三分 肉桂二分 |
益智和中丸 | [又] | 白芍一钱半当归 黄* 升麻 炙草各一钱 丹皮 柴 胡 葛根 半夏 益智仁各五分 桂枝四分肉桂 炮姜各二分 |
香壳丸 | [又] | 黄连一两 枳壳厚朴各五钱 当归四钱 荆芥穗 木香 黄柏 各三钱 刺猬皮一个烧灰 面糊丸, 温水下五七十丸, 日二服。 一名加味连壳丸。 |
芍药黄连汤 | [又] | 白芍 黄连当归各二钱半 炙草一钱 大黄五分 肉桂 二分半 |
沈氏犀角汤 | [九窍血] | 犀角磨汁黄连 荆芥炭 小蓟各一钱 龙骨生研八 分黄芩钱半 人参五分 水二杯, 煎一杯, 入侧柏汁五匙服。 此金鳖自制方也, 用之效。 |
小蓟散 | [又] | 小蓟、百草霜、香附、蒲黄炒 各用五钱为末, 或掺或擦牙,立止。 |
五花汤 | [又] | 水芦花 红花 槐花 茅花 白鸡冠花 等分, 水煎服。 |
黄*建中汤 | [血汗] | |
妙香散 | [又] | |
定命散 | [又] | 朱砂 寒水石 麝香 等分, 每末五分, 新水调下。 |
六郁汤 | [薄厥症] | 香附 苍术神曲 山栀子 连翘 陈皮 川芎 赤苓贝母 枳壳 苏叶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三 |
滋阴降火汤 | [唾血] | 白芍钱三分当归钱二分 熟地 麦冬 白术各一钱 酒生地 八分 陈皮七分 盐知母 盐黄柏各五分 姜三 枣二 |
人参平肺散 | [又] | 桑皮二钱 人参 知母 地骨皮 炙草各一钱 天冬 赤苓各八分 陈皮 青皮各五分 五味子二十粒 姜三片 |
河间生地黄散 | [又] | 杞子 柴胡黄连 地骨皮 天门冬 白芍 黄芩 黄* 生地 熟地 生甘草各七分 |
清唾汤 | [又] | 知母 贝母 桔梗黄柏盐水炒 熟地 元参 天冬 远志 麦冬各一钱 姜炭五分 |
元霜雪梨膏 | [又] | 雪梨六十个去心打取汁二十钟酸者不用 生藕汁十钟 生地汁十钟 麦冬煎浓汁五钟 生莱菔汁五钟白茅根汁十钟 上汁合和, 重滤去渣, 火上煎炼, 入炼蜜一斤, 饴糖八两, 姜汁半酒杯, 火上再熬如稀糊, 收好, 每服三五匙, 日三次, 不拘时。 |
芎归汤 | [眩晕] | |
生地芩连汤 | [又] | 生地 川芎当归各钱半 赤芍 山栀 黄芩 黄连各七分 防风二钱 水煎, 徐徐呷下。 此方兼治男子失血过多, 女人崩漏过度, 因而涸燥, 循衣摸床, 撮空, 闭目不省, 扬手掷足, 错语失神, 鼻干气粗, 并及眩晕, 皆危症也,以此救之。 |
全生活血汤 | [又] | 白芍 升麻各一钱 防风 羌活 独活 柴胡 归身 葛根 甘草各七分 川芎本各五分 生地熟地各四分 蔓荆子 细辛各三分 红花二分 此方兼治崩漏太多, 昏冒不省, 闭目无所知觉。 说因血暴亡也, 血去则心神无所养, 暴损气血, 岂能久活。 当补而升举之, 以助其阳, 则目张神不昏迷矣。 此方补血养血, 生血益阳, 以补手足厥阴之不足。 |
犀角地黄汤 | [上部] | 生地三钱赤芍二钱 犀角镑 丹皮各一钱 一方加当归 、黄芩、黄连各一钱。 |
桃仁承气汤 | [中部] | 桃仁 甘草桂枝 大黄 芒硝 |
抵当汤 | [下部] | |
抵当丸 | [又] | |
生地黄汤 | [总治] | 生地汁一升无则用于生地二两 干漆五钱 生藕汁半升无则用 刺蓟汁升半 生蓝叶汁半升无则用于末半升 虻虫二十个炒 水蛭十个炒 大黄一 两 桃仁研五钱 水一升, 可熬至二升, 放冷, 分二服, 先服至半日部, 血未下再服之。 此药比抵当汤丸甚轻, 恐服抵当汤丸下血不止, 故以此主之。 此方专治蓄血症, 脉沉细微, 肤冷, 脐下满, 或狂或躁, 大便色黑, 小便自利, 老幼气弱者尤宜。 |
四物汤 | [总治] | 川芎 当归 白芍 生地 |
三才汤 | [又] | 熟地 天冬 人参蜜丸, 酒饮任下百丸。 |
加减四物汤 | [又] | 侧柏叶 生地当归 川芎各一钱 枳壳 荆芥 槐花 炙 草各五分 姜三 乌梅一 |
补荣汤 | [又] | 当归 白芍 生地熟地 赤苓 山栀 麦冬 陈皮各一钱 人 参 甘草各五分 枣二枚 乌梅一个 |
嗳气嘈杂吞酸恶心, 皆火病也。 嗳气者, 即《内经》之噫气。 经云: 五气所病, 心为噫。 又云∶寒气客于胃, 厥逆, 从下上散, 复出于胃, 故为噫。 窃按嗳气一症, 总由胃弱不和, 三焦失职。 经云: 寒气客胃者, 必先有火郁于胃中, 又为客寒所遏, 清无所归而不得升, 浊无所纳而不得降。 又或挟痰, 或挟食, 或挟气, 故随胸中之气而上逆也(宜香附散)。 而致嗳之原, 更有由脾肺郁者, 有由胃阳虚者(脾肺郁, 宜杏仁、桔梗、郁金、厚朴、半夏曲, 胃阳虚, 宜生白术、 茯苓、益智、厚朴、半夏曲)。 皆当详察。 嘈杂者, 即心嘈。
《内经》云: 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 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 上归于肺。 又云,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 刚知胃阳易燥, 必赖脾阴养之。 脾阴易湿, 必赖胃阳运之。 若表里不和, 则鲜冲和之气, 致生嘈杂之病。 其原有火动其痰者, 必痰多脉滑而数, 当先治痰, 次治火(宜二陈汤加黄芩、黄连)。 有食郁作热者, 必脉数实而大, 当先治火, 次消导(宜生地、黄芩、木通、神曲、山楂、麦芽)。 有湿痰壅盛者, 必脉沉而滑, 当去湿消痰(宜白术丸)。 有气郁胸膈者, 必脉沉而涩, 当开郁理气(宜气郁汤)。 又有嘈杂至于醋心吐水者(宜槟榔橘皮汤)。 有嘈杂醋心, 上攻直至咽喉者(宜吴茱萸汤)。 有嘈杂由心阳热, 而心中烦, 头汗泄者(宜茯神、 淮小麦、朱砂、柏子仁)。 有妇人时患嘈杂, 皆血液汗瓷, 变而为痰。 或言是血嘈, 多以猪血炒食自愈。 说以血导血归原之意也。 即或蛔虫作嘈杂, 虫得血腥亦饱伏也。 又有肝阴虚, 经水十日半月一至, 夜分多嘈杂者(宜生地、阿胶、天冬、茯神、白芍、 丹皮)。 皆当详察。 吞酸者, 郁滞日久, 优于脾胃间, 不能自出, 又咽不下。 倘肌表复遇风寒, 则内热愈郁, 而酸味刺心。 肌肤得温暖, 则腠理开发。 或得香热汤丸, 则津液流通, 郁热暂解(宜二陈汤、左金丸)。 或有食已吞酸, 则因于胃气虚冷(宜吴萸、炮姜等分为末, 汤服一钱或八分)。 另有叶酸, 吐出酸水如醋, 是津液郁积日久, 湿中生痰, 故从火化, 遂作酸味随上升之气而吐也(宜平胃散加木香、砂仁、查肉、神曲)。 恶心者, 由痰凝胃脘, 或湿热壅遏膈中, 故欲吐不吐, 欲呕不呕, 心中兀兀, 如畏舟车者然(宜橘红、半夏、山栀、黄连)。 此四者, 皆胃家之病, 而治之之法, 固不离乎胃矣。 而亦有时不专主胃者, 说胃司纳食, 主乎通降, 通降则无此四者之病, 其所以不通降而生病之故, 皆由肝气冲逆, 阻胃之降泡。 古人胃病治肝实, 有见于此, 所以嗳气嘈杂吞酸恶心诸症, 于理胃药中, 必加平肝之品也。
《灵枢》曰: 足太阳之脉病, 是动, 则病腹胀善噫。
《内经》曰: 太阴病, 所谓上走心为噫者, 阴盛而上走乎阳明, 阳明终属心, 故上走而噫也。
《脉经》曰: 寸脉紧, 寒之实也, 寒在上焦, 胸中必满而噫。
仲景曰: 上焦受中焦之气未和, 不能消, 故能噫。 又日, 上焦之气, 不至其部, 则物不能传化, 故噫而吞酸。
又日∶寸口脉弱而缓, 弱者阳气不足, 缓者胃气有余, 噫而吞酸, 食卒不下, 气填于隔上。
《活人书》曰: 伤寒噫气, 由中气不交故也。 少阴经至胸中交于厥阴, 水火相搏而有声, 故噫气。
《入门》曰: 噫气, 转出食气也。 胃中郁火, 膈上稠痰, 饮食郁成, 宜香附、石膏、半夏、南星、栀子治之, 亦治嘈杂。
又曰: 气实噫者, 食罢噫转腐气, 甚则物亦然, 湿热所致也。 气虚噫者, 浊气填胸也。 不因饮食常噫者, 虚也。 说胃有浊气, 膈有湿痰, 俱能发噫也。 宜六君子汤加沉香为君, 厚朴、苏叶为臣, 吴萸为使以治之。 亦有善饮酒, 每朝常噫不吐者。
《正传》曰: 痰在中焦, 作噫气吞酸, 胃脘当心痛, 或呕清水, 恶心, 以茯苓、陈皮、半夏、甘草、白术、苍术、神曲、麦芽、砂仁、川芎、草蔻仁、 枳实、猪苓、泽泻、吴萸、黄连、槟榔、木香、山栀之类治之效。 又曰: 河间原病式言酸者, 肝木之味, 由火盛T金, 不能平木, 则肝木自甚, 故为酸, 是以肝热则口酸也。 所以中酸不宜食粘胃油腻者, 谓能令气郁不通畅也。
丹溪曰: 俗谓之心嘈, 似饥不饥, 似痛不痛, 而有懊不自宁之况, 其症或兼嗳气, 或兼痞满, 渐至胃脘作痛, 皆痰火为患也, 治法以半夏、橘红辈消其痰, 芩、连、石膏、山栀、 知母辈降其火, 二术、芍药辈健脾行湿, 壮其本元则安。
又曰: 此乃食郁有热, 黑山栀、姜炒黄连必用之药。
又曰: 《内经》言诸呕吐酸, 皆属于热, 以为热, 言其本也; 东垣言作热攻之, 必误, 则又以为寒, 言其末也。
《保生秘要》曰: 于肝经肺经二穴, 掐之九九, 擦亦九九, 行央后自效。
《保生秘要》曰: 先服气凝定, 归元半响, 次行胃口, 洗涤邪火, 至转大肠散浊, 复元, 又凝定气自愈。
香附散 | [嗳气] | 香附 山栀 黄连 橘红 半夏 |
六君子汤 | [又] |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陈皮 半夏 |
二陈汤 | [嘈杂] |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
白术丸 | [又] | 白术 南星 半夏 |
气郁汤 | [又] | 香附 苍术 橘红半夏 茯苓 贝母 川芎 山栀 甘草 紫 苏 木香 尖槟榔 |
槟榔橘皮汤 | [又] | 槟榔四两 橘皮一两 每末方寸匕, 空心, 生蜜汤下。 |
吴茱萸汤 | [又] | 淡吴萸 水煎, 顿服。 有人心如蜇破, 服此, 二十年不发也, 累用有效。 |
左金丸 | [吞酸] | 黄连 吴萸 |
平胃散 | [吐酸] |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
呃逆, 火病也。 经曰: 诸逆冲上, 皆属于火是也。 呃逆一症, 古名哕, 后名咳逆, 又名吃忒。 其故有三: 一曰热逆, 胃火干气上逆, 脉洪大而数, 必口干舌燥, 面赤便秘(宜平胃散加清火药)。 阴火上炎而呃, 其气从脐下逆上, 说上升之气至肝而出, 中挟相火也(宜山栀、黄连清火, 木香理气, 茯苓、半夏理脾)。 胃中停痰阻塞, 致痰火郁遏, 不得疏泄, 亦呃(宜参用二陈汤、半黄丸)。 温病发呃, 乃伏热在胃, 令人脑满而气逆, 逆而呃, 或大下, 胃中虚冷, 亦致呃(宜茅葛汤)。 一曰气呃, 劳役过度, 努伤中焦, 丹田之气, 逆而上行, 故呃, 急调气(宜调气平胃散、人参利膈汤)。 中气大虚, 不时发呃, 急补益(宜补中益气汤)。 元气不足, 胃虚而呃, 非培元不可(宜人参理中汤)。 肺气郁痹, 面冷频呃, 总在咽喉不爽, 当开上焦之痹, 说心胸背部, 须藉在上清阳舒展, 乃能旷达也(宜枇杷叶、川贝、郁金、射干、通草、淡豉)。 痢后发呃, 极为险症(宜六君子汤)。 伤寒汗吐下后, 或泻利日久, 或大病后气呃, 为中气极虚(宜十全大补汤, 兼热加竹茹、丹皮, 兼寒方加丁香、附、桂, 脉沉数大、 便秘, 宜稍加大黄)。 男女伤寒, 及一切杂病, 手足逆冷而呕且呃(宜姜橘汤)。 呃逆之甚, 至于短气, 急疏导之(宜紫苏二钱、人参一钱, 煎服)。 食伤脾胃, 复病呕吐, 发呃下利, 两脉微涩, 是阳气欲尽, 浊阴冲逆, 急候也, 舍理阳驱阴无别法(宜干姜、吴萸、人参、茯苓、丁香、柿蒂、炮熟附子)。 病后气逆, 不能归元, 致呃呃连声不止, 声闻屋外(宜刀豆子烧存性, 白汤调服二钱即止)。 温病饮水过多, 气滞, 呃逆不止(宜枇杷叶、茅根各半斤煎水, 徐徐服)。 呃而心下悸, 说缘水气停郁(宜二陈汤加木香、竹沥、姜汁)。 痰气滞, 其气从胸中起中州, 元气郁也(宜气郁汤)。 或脉小舌白, 气逆吃忒, 畏寒微战, 胃阳虚, 肝木上犯, 必议镇肝安胃理阳法(宜代赭石、人参、丁香、橘皮、茯苓、淡干姜、半夏)。 若无别症, 忽然发呃, 气从胃中而起, 只是气不顺(宜木香调气散)。 若痰结碍逆而吃忒, 乃为痰呃(宜先用盐汤探吐法, 后服导痰汤)。 阴火从少腹上冲呃逆, 夜分转甚, 乃荣血亏伤之故(宜四物汤加知母、黄柏、竹茹、陈皮、茯苓)。 呃而专由于火, 则曰火呃(宜干柿生姜煎服)。 呃而音高连声, 尚为有力, 为实, 可治; 若呃一二声而音低者, 中气稍绝, 而不能接续, 则虚之极, 旦发夕死; 病后大发呃, 亦由真元之气绝, 不治。 一曰胃寒, 手足冷, 呕吐, 无热症, 脉迟涩, 为胃寒之候(宜丁香柿蒂汤)。 胃虚寒, 致胸满而发呃(宜丁香柿蒂汤)。 胃家寒冷, 久呃不能止(宜沉香散)。 肾气自腹中赶上, 筑于咽喉, 逆气连属而不能出, 或至数十声, 上下不得喘息, 此由寒伤胃脘, 肾虚气逆, 上乘于胃, 与气相并。 经云: 病深者, 其声哕也(宜吴茱萸散)。 吐利后胃气虚寒, 手足厥冷, 必伤土气(宜理中汤加丁香、白术、枳壳)。 或脉歇止, 汗出呃逆, 大便溏, 此劳倦积伤, 胃中虚冷, 阴浊上干(宜人参、茯苓、淡干姜、炒川椒、代赭石、 炒乌梅肉)。 若为冷物所阻, 或误投寒剂所遏, 至阳不得上升而呃, 阳症伤寒, 胸中饮食未消, 误服石膏、人中黄之类而呃, 均宜散其寒, 越其热, 不使寒热抑遏(宜丁香柿蒂散)。 以上三者, 皆呃症之由也, 故有谓呃证属寒多而热少者, 又有谓呃症属热多而寒少者, 皆一偏之见。
说呃之为症, 总属乎火, 即如胃寒诸症, 亦必火热为寒所遏而然, 若纯由乎寒, 则必不相激而逆上矣。 故人有寻常并无疾病, 或一张口而寒气相袭, 立时发呃者, 俗名之曰冷呃, 其得竟谓之冷病乎。 说相袭者寒气, 而相袭之时, 必阳气适当上升, 故寒气一袭, 阳即不得越而呃也。 若阳当下降, 而非上升之时, 虽寒袭之, 亦必不呃也。 然此偶然感发, 不足为病, 非若前文三因之症, 必须调治也。
至如《活人书》所载呃逆阴症, 胃寒脉细虚极(宜丁香柿蒂散、羌活附子汤)。 呃逆阳症, 发热口苦, 胸满脉数(宜橘皮竹茹汤, 或小柴胡汤加橘皮、竹茹)。
《入门》所载痢后呃逆(宜人参、白术煎汤, 调益元散顿服, 自止。 痢后胃阳衰, 气弱不相续而呃逆(宜补中益气汤加竹茹、生姜、附子)。 饮食填塞胸中, 或食物太甚, 噎而不下, 发为呃逆(宜三香散或二陈汤加枳壳、砂仁、苏叶。
《正传》所载痰闭于上, 火动于下, 无别症, 忽发呃逆, 从胸中起(宜二陈汤加芩、 连、桔梗、姜炒山栀)。 痰挟气虚而呃逆(宜六君子汤)。
《纲目》所载胃中虚冷, 不能食, 饮水则呃逆, 或饮水太过, 或水结胸而呃逆(宜小陷胸汤)。 或但饮水多而呃逆, 别无恶候(宜五苓散)。
《回春》所载过笑而呃逆(宜灯草探鼻取嚏)。 皆所当究者也。 总之, 呃逆甚危, 不得视为寻常易瘳之症, 倘寻常视之, 危毙立见。
《医鉴》曰: 呃逆之脉, 宜浮缓, 若弦促代急微结, 难治, 散大者必死。
《入门》曰: 呃逆当分有余不足: 不足者, 因内伤, 及大病后发, 其症胃弱面青, 肢冷便软; 有余者, 因外感冒燥, 及大怒大饱而发, 其症面红体热, 便闭。 便软者泻心汤主之, 便闭者大承气汤主之。
《纲目》曰: 《灵枢》云呕以草刺鼻令嚏而已, 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 大惊之亦已。 详此三法, 正是治呃逆之法。 今人用纸捻刺鼻取嚏, 嚏则呃逆立止, 或闭口鼻气, 使之无息亦立已, 或作冤盗贼大惊骇之亦立已, 此以哕为呃逆, 正得经旨也。 谓之哕者, 呃声之重也。 谓之呃者, 哕声之轻也。 皆因病声之轻重而名之也。
又曰: 呃声频密相连者为实, 可治; 若半时呃一声者为虚, 难治, 多死, 死在旦夕; 呃至八九声气不回者, 难治; 呃逆小便秘涩, 或腹满者, 不治; 脉见沉微散者死; 泻痢后呃逆, 及伤寒结胸发黄而呃逆, 俱难治。
平胃散 | [热呃] | 苍术 厚朴 廿草 陈皮 |
二陈汤 | [痰呃] | 茯苓 陈皮 甘草 半夏 |
半黄丸 | [又] | 半夏 南星 黄芩姜汁漫蒸饼丸, 食后姜汤下七十丸。 |
茅葛汤 | [热呃] | 茅根 葛根各半斤 水三升, 煎升半, 每温饮一盏, 哕止即停。 |
调气平胃散 | [气呃] | 木香 檀香乌药 蔻仁 砂仁 藿香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人参 |
利膈汤 | [又] | 木香 槟榔人参 当归 藿香 甘草 枳实 厚朴 大黄 |
补中益气汤 | [虚呃] | 人参 黄*归身 白术 陈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
人参理中汤 | [胃虚] | 人参 白术甘草 干姜 |
六君子汤 | [痢后] | 人参 茯苓白术 甘草 半夏 陈皮 |
十全大补汤 | [虚极] | 肉桂 炙草白芍 黄* 当归 川芎 人参 白术 熟 地 茯苓 姜 枣 |
姜橘汤 | [病后] | 橘皮四两 生姜一两 水煎, 徐呷乃止。 |
木香调气汤 | [忽呃] | 木香 藿香砂仁 蔻仁 甘草 |
导痰汤 | [痰呃] | 南星 半夏 茯苓 枳实 陈皮 甘草 |
四物汤 | [血亏] | 川芎 当归 地黄 白芍 |
丁香柿蒂汤 | [胃寒] | 丁香 柿蒂人参 茯苓 良姜 橘皮 半夏各五钱 甘草 二钱半 生姜七钱半 共为粗末, 每三钱, 煎服, 或调苏合丸服亦可。 一方七味各一钱, 甘草五分煎服 |
沉香散 | [久呃] | 沉香 紫苏 白蔻仁各一钱 共为末, 每柿蒂汤服五七分。 |
理中汤 | [吐痢后] | 白术 干姜炙草 |
气郁汤 | [郁呃] | 香附 茯神 藿香 桔梗 木香 枳壳 厚朴 砂仁 |
丁香柿蒂散 | [寒呃] | 丁香 柿蒂各二钱 共为末, 生姜五斤 煎汤调下。 如治伤寒呃逆, 每末一钱, 人参汤下。 本方洁古治虚人呃逆, 加人参一钱。 《三因方》加贝母、甘草等分。 《卫生方》加青皮、陈皮。 《易简方》加半夏、生姜。 |
羌活附子汤 | [胃寒] | 羌活 附子茴香 炮姜 木香 丁香各一钱 入盐一撮, 同煎服。 |
橘皮竹茹汤 | [阳症] | 橘皮三钱人参二钱 竹茹四钱 甘草一钱 姜五片枣二枚 , 加白术, 枳壳尤妙。 |
小柴胡汤 | [又] |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
益元散 | [痢后] | 滑石 甘草 |
三香散 | [食呃] | 沉香 木香 蔻仁 苏叶 藿香 |
小陷胸汤 | [水结] | 黄连 半夏瓜蒌实 |
生姜泻心汤 | [便软] | 生姜 黄连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干姜 大枣 |
大承气汤 | [便闭] | 大黄 芒硝枳实 厚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