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沈氏尊生书教程:冲脉病
来源:冲脉病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冲脉病源流

(冲脉起于会阴, 夹脐而行, 直冲于上, 为诸脉之冲要, 故曰十二经脉之海。 此与任脉主身前之阴。)  
经曰: 冲脉为病, 气逆而里急。 又曰: 上冲作躁热。 又曰: 咳唾, 手足厥逆, 气从少腹上冲胸咽, 面翕然热如醉, 下流阴股, 小便难持。 又曰: 暑月病甚, 则传肾肝为痿厥, 四技如火, 或如冰, 心烦。 仲景曰: 寒气客脉不通, 气因鸣动应手, 起关元, 随腹直上, 疝瘕遗溺, 支满烦。 女子绝孕, 动气在上下左右, 不可发汗与下。 合此数条观之, 冲脉既为十二经之海, 而下为血海, 又与督脉为十二经之道路, 及与任脉、阳明脉会于气街, 则督任二脉皆可谓之冲, 故古人不分冲任督, 而总名曰太冲。 如经云: 广明之后, 即为太冲是也。 说太冲云者, 以一身为精气上升言之, 不止为血海言之也。 然冲任督虽同起下极, 毕竟三脉分行。 故冲则独主血海, 而其所以主血海, 以其为先天精气之主, 能上灌诸阳, 下渗诸阴, 以至足跗, 故其治常在血海也。 若阴阳和而精气足, 则阳和之精, 升运于一身之间, 自然无病; 稍有不调, 必逆而上僭。 而其为病, 一曰寒逆, 阳不足也, 脉来中央实坚, 径至关, 尺寸俱牢, 直上直下, 症见胸中寒, 少腹痛, 中满暴胀, 疝瘕, 遗溺, 支满烦, 女子绝孕(宜理中汤去白术, 或加肉桂。 )一曰火逆, 阴不足也, 脉来阴阳俱盛,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 沉之俱有阴, 症见咳唾, 躁热上抢心, 眩仆, 四肢如火, 心烦, 恍惚痴狂(宜加味补阴丸。 )此等脉症, 皆冲之病。 仲景以动气在上下左右, 俱不可发汗与下者, 凡以冲气逆, 则阴精虚, 阴精虚, 则阳气竭, 故不可汗下也。 况乎发汗与下, 必右犯肺, 左犯肝, 上犯心, 下犯肾, 诸经皆受害矣。 犯肺则奈何? 汗之气躁而逆, 故衄渴, 苦烦, 气隔, 饮水即吐。 下之津液内渴而不下, 故咽燥鼻干, 头眩心悸。 皆冲气犯肺, 肺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五苓散。 )犯肝则奈何? 汗之伤血而引肝上逆, 故头眩, 汗不出, 筋惕肉润。 下之伤气, 故腹内拘急, 食下动气反剧, 身虽有热, 卧则欲踡。 皆冲气犯肝, 肝受其害所见之症也(宜防风白术牡蛎汤。 )犯心则奈何? 汗之气逆上冲, 正在心端。 下之掌握热烦, 身上浮冷, 热汗自泄, 欲得水自灌。 皆冲气犯心, 心受其害。 且汗下则心液泄, 故见如是等症也(宜甘李根汤。 )犯肾则奈何? 汗之必寒起, 无汗, 心中大烦, 骨节苦疼, 目晕恶寒, 食则反吐, 谷不能进。 下之腹胀满, 卒起头晕, 食则清谷不化, 心下痞。 皆冲气犯肾, 肾受其害。 肾主五液, 汗下则五液耗, 故见如是等症也(宜大橘皮汤。 )以是知冲不治则血海治, 脐之上下左右皆无犯, 而病自愈也。 此则仲景之微旨, 促景之良法也。 然其气实起于少阴, 发于厥阴, 若三阴之开合失职, 则本原之真水真火两虚, 而为患种种, 必犯于冲。 经言冲病传肝肾而为痿厥者, 三阴之患犯冲, 则又不止于痿厥二症, 为冲之自致矣。   

【奇经八脉总说】

濒湖曰: 凡人身有经脉络脉, 直行曰经, 旁支曰络。 经几十二, 手三阳、三阴, 足三阳、 三阴是也。 络凡十五, 十二经各有别络, 而脾又有大络, 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 共二十七气。 相随上下, 如泉之流, 不得休息, 故阳脉营于五脏, 阴脉营于六腑, 阴阳相贯, 莫知其纪, 终而复始。 其流溢之气, 入于奇经, 转相灌输, 内温脏腑, 外濡腠理。 奇经凡八脉, 不拘制于十二正经, 无表里配合, 故谓之奇。 说正经犹沟渠, 奇经犹湖泽, 正经之脉隆盛, 则溢于奇经。 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 沟渠溢, 流湖泽。 此发《灵素》末发之秘也。 八脉散在群书者, 可考而悉也。  

【冲脉经行诸穴】

《内经》曰: 冲为经脉之海, 又名血海。 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 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 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 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 足阳明穴也, )并足阳明、 少阴二经之间, 循腹上行, 到横骨(足明去中行二寸, 少阴去腹中行五分, 冲脉行于二经间, 横骨在阴上横骨中, 宛如半月, 去腹中行一寸半, )夹脐左有, 各五分, 上行历太赫(横骨上一寸、)气穴(即胞门, 太赫上一寸, 少阴冲脉之会、 )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哄(中注上一寸、)商曲(肓哄上一寸、 )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 )凡二十四穴。  

【脉法】

《脉经》曰: 两手脉浮之俱有阳, 沉之俱有阴, 阴阳皆盛, 此冲督之脉也。 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 冲督用事, 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 其人苦恍惚狂痴。

又曰: 脉来中央坚实, 径至关者,冲脉也。 又曰: 尺寸俱牢, 直上直下, 此乃冲脉, 胸中有寒疝也。   

【冲脉经行原委】 

《灵枢》曰: 冲任皆起胞中, 上循背里, 为经络之海。 其浮而外者。 循腹右上行, 会于咽喉, 别而络唇口。 血气盛则充肤热肉, 血独盛则渗灌皮肤, 生毫毛。 妇人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月下, 数脱血, 任冲并伤, 脉不荣其唇口, 故髭须不生。 宦者去其宗筋, 伤其冲脉, 血写不复, 皮肤内结, 唇口不荣, 故须亦不生。 天宦不脱于血, 而任冲不盛, 宗筋不强, 有气无血, 唇口不荣, 故须亦不生。

又曰: 冲脉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其上者出于颃颡, 渗诸阳, 灌诸精。 其下者, 注于少阴之大络, 起于肾下, 出于气街, 循阴股内廉斜入腘中, 伏行肝骨内廉, 并少阴之经, 下入内踝之后, 入足下。 其别者, 并于少阴, 渗三阴, 斜入踝, 伏行出属跗, 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 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 故其脉常动。 别络结, 则跗上不动, 不动则厥, 厥则寒矣。

《内经》曰: 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 踝上各一行者, 此肾脉之下行也, 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 肾脉与冲脉并下行, 循足行而盛大, 故曰太冲。 一云: 冲脉起于气街, 街直而通, 故谓之冲。 又曰: 心脏在南, 故前曰广明。 冲脉在北, 故后曰太冲。 足少阴肾与冲脉合而盛大, 故曰太冲。 两脉相合为表里也。 冲脉在脾之下, 故曰其冲在下, 名曰太阴。

【冲脉相通诸经】 

王海藏曰: 手少阴三焦相火为一腑, 右肾命门为相火, 心包主亦名相火, 其脉同诊, 肾为生气之门, 出而治脐下, 分三岐, 上冲夹脐过天枢, 上至膻中两乳间, 元气所系焉。 又足三焦太阳之别, 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 三焦者, 从头至心, 心至脐, 脐至足, 为上中下三焦, 其实真元一气也, 故曰, 有脏无腑。

《脉诀》云: 三焦无状空有名, 寄在胸中膈相应。 一云: 其腑在气街中, 上焦在胃上口, 治在膻中; 中焦在胃管, 治在脐旁; 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 治在脐。 经曰: 原气者, 三焦之别使也。 肾间动气者, 真原一气, 分为三路, 人之生命也, 十二经之根本也。 (濒湖曰: 三焦即命之用, 与冲任督相通者。 )  

【人身四海】 

《内经》曰: 海有东西南北, 人亦有四海以应之。 胃者水谷之海, 其输上在气街, 下至三里。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其输上在于大杼, 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 膻中者为气之海, 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 前在人迎。 脑为髓之海, 其输上在于说, 下在风府。 气海有余, 气满胸中, 挽息面赤; 气海不足, 则气少不足以言。 血海有余, 则常想其身大, 怫然不知其所病; 血海不足, 常想其身小, 狭然不知其所病。 水谷之海有余, 则腹满; 水谷之海不足, 则饥不受食。 髓海有余, 则轻劲多力, 自过其度; 髓海不足, 则脑转耳鸣, 胫酸眩冒, 目无所见, 懈怠安卧。   

【中病症治】 

《内经》曰: 治痿独取阳明者, 何也?阳明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主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冲脉者, 经脉之海,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会于气街。 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 络于督脉, 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带脉不引, 故足痿不用, 治之当各补其营, 而通其哄, 调其虚实, 和其逆顺, 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 心丙丁, 脾戊己, 王气法时月也。 )

李东垣曰: 秋冬之月, 胃脉四道, 为冲脉所逆, 下少阳脉二道, 而反上行, 名曰厥逆, 其症气上冲咽, 不得息, 而喘息有音, 不得卧, 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萸五分, 随气多少用之。 夏月有此乃大热之症, 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酒洗, 炒为末, 白汤和丸, 每服一二百丸, 空心, 白汤下, 即以美膳压之, 不令停留胃中, 直至下元, 以泻冲脉之邪也。 说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 凡气上冲, 或兼里急, 或作躁热, 皆冲脉逆也。 若内伤病此, 宜补中益气汤加炒黄连、 黄柏、知母, 以泄冲脉。

又曰: 凡肾火旺, 及任督冲三脉盛者, 宜用酒炒黄柏、知母, 亦不可久服, 恐妨胃也。

又曰: 凡腹中刺痛, 或里急, 宜多用甘草。 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 皆属血虚, 血虚则里急, 宜用当归

又曰: 气逆里急, 膈咽不通, 大便不行者, 宜升阳泻热汤主之。

又曰: 麻木, 厥气上冲, 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 宜神央丸主之。

又曰: 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 痿乃四肢痿软, 厥乃四肢如火, 或如冰。 心烦冲脉气逆上, 甚则火逆, 名曰厥。 故痿厥二病, 多相须也。

经曰: 下气不足, 则痿厥心悗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 或生脉散四苓散, 加酒洗知、柏, 以泄其湿热。

李濒湖曰: 湿热成痿, 乃不足中之不足也, 全要峻补之药。

《千金方》曰: 咳唾手足厥逆, 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其面翕热如醉, 因复下流阴股, 小便难, 时复冒者, 寸脉沉, 尺脉微, 宜茯苓五味子汤, 以治其气冲, 胸满者去桂。

治冲病诸药要品及方十三

  冲逆宜降气泄热(陈皮 当归 沉香 木香 吴茱萸 黄耆 地黄 槟榔 白术  川黄连 黄岑 黄柏 知母)

理中汤 [寒逆]
加味补阴丸 [火逆] 黄柏 知母各四两 牛膝 杜仲 巴戟 熟地 山萸各 三两 苁蓉 茯苓 杞子 远志 山药 鹿茸 板各二两 蜜丸, 盐汤下八九十丸。 此方补阴虚泻阴火。
五苓散 [右动]
防风白术牡蛎散 [ 左动] 防风 白术 牡蛎粉 等分, 每末二钱, 酒或米饮下, 日二三服。
此方专治动气误发汗, 筋惕肉者。   
甘李根汤 [上动] 李根皮五钱 桂枝钱半 当归 白芍 茯苓 黄岑各一钱  半夏 甘草各五分 三片   
大橘皮汤 [下动] 陈皮三钱 竹茹二钱 人参 甘草各一钱 姜五片 枣三 枚
调中益气汤 [厥逆] 黄耆二钱 人参 苍术 炙甘草各一钱 陈皮 升麻  柴胡各四分 木香二分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内伤] 黄耆 人参 当归 白术 陈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升阳泻热汤 [气冲] 柴胡 陈皮 升麻 赤苓 枳壳 香附 甘草 白芍
神央丸
生脉散 [燥热]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四苓散 [又]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茯苓五味子汤 [气逆] 茯苓 五味子各二钱 肉桂 甘草各一钱
      

任脉病源流

(任脉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 循腹里, 上关元, 至咽喉, 上颐, 循面, 入目。 此与冲脉主身前之阴。 )  古人以任脉为阴沉之海, 以其起于中极之下会阴也。 按其脉之所到, 既上中极, 即与足厥阴、太阴、小阴之脉并行, 循关元, 历石门、 气海, 又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 历建里, 再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脉于中脘, 以上喉咙, 再会阴维之脉于天突、廉泉, 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终。 是任脉固起于真阴, 而阴无阳不生, 犹地之统于天, 而地气之上通, 必由天气之下降, 两相济而后能通。 不然, 窍阴冱寒, 必至成痞闭也。 人身之有天癸, 乃天之元气, 降则为精气以充于地, 则真阴自生, 既生而渐至于充, 然后地气通, 太冲脉由是始旺, 月事以时下, 而易于有子。 若无子者, 必其任脉虚, 以致中衰血竭地气不通故也。 然而真阴最难充满, 非年岁既至, 谷气充实, 天元必不坚定, 故天癸亦不至, 然则真阴之盛, 有不由于真阴之实者乎。 经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 言乎阳极而衰, 为阴所袭, 故曰阴半。 说此阴已为窍阴, 非真阴也。 此虽真阴衰, 实真阳衰也。 故任脉为病, 非阴之自病, 实由于阴中无阳。 如经云: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皆原结阴之故耳。 若经又云: 脉来丸丸横于寸口者, 为任脉。 此脉已为阴气所袭, 故动苦少腹绕脐下, 引横骨, 阴中切痛(宜夺命丹、一捏金散。 )又苦腹中有气如指, 上抢心, 拘急不得俯仰也(宜木香顺气散、和气汤。 )则此虽为无阴之症, 何莫非无阳之症乎。 所谓真阴之盛, 必由于真阳之实, 益可见矣。 

【任脉经行诸穴】 

《脉经》曰: 任为阴脉之海, 其脉起于中极之下, 少腹之内, 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 )上亍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 )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 膀胱之募, )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 循关元(脐下三寸, 小肠之募, 三阴为任脉之会, )历石门(即丹田, 一名命名, 在脐下二寸, 三焦之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 男子生气之海, )会足少阳、 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 当膀胱上口, 三焦之募, )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 当小肠下口, )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 当胃下口, )历建里(脐上三寸, )会手太阴、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 胃之募也, )上上脘(脐上五寸、 )巨阙(鸠尾下一寸, 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 )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说下一寸六分、 )华说(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 会阴维于天突、 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 廉泉在结喉上, 舌下中央, )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 督脉会(唇下陷中, )环唇, 上至下龈交复出, 分行, 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 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 直瞳子陷中二穴。 )凡二十七穴。 (按《难经》、 《甲乙经》却无循曲以下之说。   

【脉法】 

《脉经》曰: 寸口脉来,紧捆实长至关者, 任脉也。 又曰: 横寸口边脉丸丸者, 任脉也。

【任病源由症治】 

杨氏曰: 任者, 妊也。 此是人生养之本,故曰任脉起中极之下。

《内经》曰: 女子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 又曰: 上月音者, 治其缺盆中。

(鳌按: 此言治, 谓针炙之也,与《脉经》言动苦少腹绕脐下, 引横骨, 阴中切痛, 取关元穴治之之治同。)

《灵枢》曰: 缺盆之中, 任脉也, 名曰天突。 其侧动脉人迎, 足阳明也, 濒湖曰:任冲之别络, 名曰尾翳, 下鸠尾, 散于腹, 实则腹皮痛, 虚则痒搔。

治任病方四

夺命丹 [阴袭] 吴萸一斤, 一分酒浸, 一分醋浸, 一分童便浸, 一分白汤浸, 并焙干, 泽泻二两, 酒面糊丸, 空心, 盐汤下。   此方兼治奔豚疝气上冲小腹引痛。
一捏金散 [又] 延胡索 川楝肉 全蝎 茴香 每末二钱, 酒下。
  此方亦治奔豚疝气上冲, 及小肠气、脐腹大痛。
木香顺气散 [气痛] 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 陈皮 厚朴 苍术 枳壳 砂仁 炙草
和气汤 [又] 木香 紫苏 槟榔 陈皮 半夏 香附 青皮 甘草 乳香 没药

七疝源流

七疝, 任脉病也。 经曰: 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 女子带下瘕聚。 七疝者, 、 冲、、厥、瘕、癃、是也。 凡内外邪所感, 皆能使阴阳不和, 阴偏胜则寒气冲击, 阳偏胜则热气内壅, 皆致任脉为疝。 而肝则佐任脉以生化者, 故疝病原于任, 必及于肝。 若专主肝而不及任, 背《内经》矣, 非也。 专主任而不及肝, 昧乎病之源流矣, 亦非也。 说疝病在中极之中, 少腹之间, 总诸阴之会, 而上于关元, 无不由任脉为之, 以任总诸阴之所聚也。 乃其症或由于热, 或由于寒, 或由于劳, 或由于虚, 而犯阴伤筋则同, 故其病皆在阴, 其伤皆在筋, 其动为风, 其聚如山, 所以有疝之名也。 经又曰: 少阴脉滑, 病肺风疝; 太阳脉滑, 病肾风疝; 少阳脉滑, 病肝风癌。 历观经旨, 虽各经皆病, 非俱从任脉起, 然各经所受之邪, 必与任脉相犯, 故心肝脾肺肾五经, 皆统系之曰疝。 言风者, 肝心阳气为风, 任之阴气为疝, 肝既佐任以生化, 故病必相及, 而以风与疝并称也。 惟肝佐任, 故其病曰少阳有余病筋痹。 肝风疝者。 此少阳之相火, 犯阴伤筋, 而动肝木之风, 因聚肝而为疝也。 太阳与肾, 风寒合邪, 伤阴而聚于肾, 故肾亦有疝。 又厥阴位下焦, 总诸筋, 其气壅而不升, 则亦病疝。 故经有厥阴有余, 病阴痹, 滑则病狐风疝之语。 总之, 内外邪所感, 攻于脏腑则为腹中之疝, 会于阴器则为睾丸之疝, 正自有辨。

士材云: 疝之为病, 受热则腹内牵引作痛, 受湿则肿胀累垂, 虚亦肿坠, 血分不移, 气分多动。 睾丸有两, 左属水, 生肝木, 木生心火, 三者皆司血, 统纳左之血者, 肝也。 右属火, 火生脾土, 土生肺金, 三部皆司气, 统纳右之气者, 肺也。 是故诸寒收引, 则泣而归肝, 下注于左丸, 诸气愤郁, 则湿聚而归肺, 下注于右丸。 且睾丸所络之筋, 非尽为厥阴、太阴、 阳明之筋, 亦入络也。 故患左丸者, 痛多肿少, 患右丸者, 痛少肿多, 其论甚确, 可据而依也。   

试详七疝之症。 经曰:从少腹上冲心而痛, 不得前后, 为冲疝。 说既上冲心, 又二便不通, 能上而不能下也(宜木香散。 )经又曰: 肝所生病为狐疝。 说上抵少腹, 下环阴器, 皆肝部分, 受疝之处。 一切疝病, 非肝木受邪, 即肝自病, 狐疝乃其自病, 曰狐者, 以出入不常也(宜二香丸, 蜘蛛散。 )经又曰: 三阳为病, 发寒热, 其传为疝。 说三阳者, 小肠、膀胱、胆也。 小肠、膀胱皆在下体, 胆与肝为表里, 故皆能致疝。 曰者, 丸肿大如升如斗, 顽不仁也(宜蠲痛丸、 杨氏麝香丸、茱萸内消丸、金铃散。 )若木肾则不痛, 另详前阴条。

《内经》又曰: 黄脉之至也, 大而虚, 积气在腹中, 有厥气, 名曰厥疝。 说肝木乘脾, 故大而虚, 肝木主上升, 怒则气上逆。 曰厥者, 脾受肝邪, 气逆有积也(宜蟠散、乌头桂枝汤、 四神丸。 )经又曰: 脾传之肾, 病名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 说脾受肝邪, 又传于肾, 则脾失运化之常, 入遇寒水之脏, 则留而成形。 曰瘕者, 状如黄瓜是也, 气不得申曰冤(宜二香丸、加味通心饮。 )丹溪云: 阳明受湿热, 传入太阳, 发热恶寒, 小腹闷痛, 此亦疝瘕之属(宜沈氏散瘕汤。 )经又曰: 足阳明之筋, 病疝, 腹筋急。 又曰: 肝脉滑甚为疝。 说以肝木乘胃, 故既曰阳明之病, 又曰肝之病也。 曰者, 以必里脓血, 甚则下脓血也(宜橘核丸、橘核散、荔枝橘核汤。 )经又曰: 脾脉微大为疝气, 滑甚为癃。 又曰: 肾脉滑甚为癃。 说以内里脓血, 外小便秘, 由脾邪传肾之故也(宜加味通心散、加味通心饮。 )此《内经》七疝, 有可考而得之者也。 后张氏又立寒、筋、血、气、狐、水、七名。 内惟狐疝一名与《内经》同, 然其言症, 则主寒湿下注囊中(宜丁香楝实丸、 四炒川楝丸, )亦或由于痰饮下注(宜二陈汤加青皮、香附、苍术, )名虽同, 而实与《内经》肝自为病之旨有异。 至其曰寒疝, 则囊冷结硬如石, 阴茎不举, 或控睾丸而痛, 此说得之坐卧湿地, 或寒月涉水, 或值雨雪, 或坐卧风冷也(宜青木香丸、当归四逆汤。 )其曰水疝, 则囊肿痛, 或肿如水晶, 或湿痒出黄水, 或按小腹有水声, 此说得之于饮水醉酒入内, 适遇风寒之气, 聚于囊中也(宜腰子散、秘传茱萸内消散。 )其曰筋疝, 则阴茎肿胀, 或下脓, 里急筋缩, 或茎中痛, 痛极则痒, 或挺纵不收, 或随溲下白物如精, 此说得之次房劳及邪术所使也(宜加减柴苓汤龙胆泻肝汤。 )其曰血疝, 则状如黄瓜, 在小腹两旁, 横骨两端, 约纹中, 俗名便者, 此说得之盛暑入房, 气血渗入脬囊, 留而不去, 结成痈肿, 脓少血多, 或情欲太浓, 当泄不泄所致也(宜复元通气散、 神圣代针散。 )其曰气疝, 则上连肾哄, 下及阴囊, 偏坠而痛, 或不痛, 此说得怒号哭, 气郁而胀, 号怒罢, 气即散者是也(宜气疝饮, 聚香饮子。 )其曰疝, 则阴囊如升斗, 不痒不痛者是, 此说得之地气脾湿, 故江淮间多有之。 女人阴户凸出, 亦名疝。 小儿亦有生成如此者, 乃胎中宿疾。 然而疝不一, 有玉茎肿硬引脐绞痛, 甚则阴缩肢冷, 囊上生疮, 名曰卵, 出水不止者死。 有素多湿热, 因怒激火, 昏眩, 手搐, 面黑, 睾丸能左右相过, 名曰气者。 而膀胱气名曰水。 小肠气名曰肠。 此四者皆www.med126.com1293;疝也, 治之之法同(宜橘核丸、橘核散、天台乌药散。 )总之, 后世之人, 嗜欲纷而病日多, 即疝气一症, 有不止于《内经》名目者, 故张氏增立七疝, 实足补《内经》之未备, 兹因按其名而详参症治, 庶医者不至临时束手。 若巢氏强分厥、癓、寒、气、盘、胕、狼, 自附《内经》之七疝, 则适见其支离矣, 曾何益于经旨乎。   

且经以疝症属肝任, 理固然已。 而犹有未尽者, 必其人肾虚寒, 湿邪乘虚客之, 遂成疝病。 丹溪谓与肾经绝无相干者, 误也。 设使精气充实, 安得有疝。 故有此病者, 补气, 通肾气, 除湿(宜人参、黄耆、橘核、合欢子、 荔枝核川楝子、牛膝、木瓜、杜仲、萆薢、巴戟。 )若阴虚有热, 兼宜清热(宜生地石斛。 )虚寒而痛, 必温肾(宜小茴、仙茅补骨脂。 )虚热而痛, 必清火(宜黄柏、 车前子。 )湿盛, 必除湿(宜茯苓、苍术。 )若夫先因湿邪为病, 后成湿热者, 用药亦宜分寒热先后二途。 此疝由于肾, 又所宜知也。 丹溪又云: 睾丸连小腹急痛, 或有形或无形, 或有声或无声, 人皆以为经络得寒, 收引而痛, 不知八始于湿热壅遏, 又因此感, 湿热被郁故, 作痛也, 宜枳实仁、山栀、吴萸、山查、生姜以治之, 湿胜成疝加荔枝, 痛甚加盐炒大茴香, 痛处可按加桂枝。 丹溪此言, 更足备前人未备之旨。 此外又有奔豚疝气, 少腹控睾而痛, 上冲心腹者, 夫奔助, 本肾之积也, 今曰奔豚疝气, 乃其入素有肾积, 复因伤寒之邪, 冲突下焦, 致其发动, 如江豚之奔冲, 皆由真气内虚, 水结不散, 气与之搏, 故发奔豚, 虽有当表当攻之症, 然切不可汗下。 丹溪谓宜用理中汤加肉桂、赤茯苓, 去白术主之。 又谓桂能泄奔豚, 茯苓能伐肾邪。 若白术助土克水, 燥肾闭气, 是以去之, 言诚是也(宜夺命丹、 胡芦巴丸、一捏金散。 )有受寒重, 腹痛里急者(宜当归羊肉汤。 )有因虚而成疝痛, 按之少减者(宜乌头栀子汤加桂枝, 姜糊丸, 以川乌治外束之寒, 山栀子治内郁之热也。 )有疝气久不愈者(宜木香楝子散。 )种种诸疝病, 其由来既各不同, 而其为症, 亦自有异, 能依法治之, 曷引瘳欤。   

【脉 法】 

《内经》曰: 心脉搏滑急为心疝, 肺脉沈搏为肺疝, 肾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又曰: 肝脉滑甚为疝, 心脉微滑为心疝, 肾肝滑甚为癃。 又曰: 脉急者曰疝瘕, 小腹痛。 又曰: 三阳结为癃, 三阴急为疝。 注云: 太阳受寒, 血聚为瘕; 太阴受寒, 气聚为疝。 《脉诀》曰: 疝脉弦急, 积聚在里, 牢急者生, 弱急者死, 沉迟浮涩, 疝瘕寒痛, 痛甚则伏, 或细或动。 《正传》曰: 寸口脉弦而紧, 弦紧相搏, 则为寒疝。

《入门》曰。 《内经》皆以滑脉为疝。

《脉经》曰: 疝瘕积聚, 脉弦急者生, 虚弦小者死。   

[疝病原由症治]

《灵枢》曰: 疝者,寒气结聚之所为也。

《内经》曰: 病在小腹, 腹痛, 不得大小便, 名曰疝, 得之寒。 又曰: 小腹控睾引腰脊, 上冲心, 甚出清水, 及为哕噫, 邪在小肠也。

丹溪曰: 疝者, 睾丸连小腹急痛也, 有痛在睾丸者, 有在五枢穴边者, 皆足厥阴之经也。 自《素间》以下, 皆谓之寒, 予思之, 此病始于湿热在经, 郁而至久, 又感寒气外束, 故痛。 若只作寒论, 恐为末备。 人有踢冰涉水, 终身不病此者, 无热故也。 说大怒则火起于肝, 醉饱则火起于胃, 房劳则火起于肾, 火积久, 母能生子虚, 湿气便盛。 厥阴肝木, 其性急速, 火性又暴, 为寒所束, 宜其痛之太暴也, 有以乌头栀子汤服之, 其效亦敏。 然湿热又须分多少而治, 湿甚肿多, 病是也。 又曰∶疝痛属湿热痰积注下作病, 因寒有而发也。 又曰: 疝痛之症, 或因风寒外袭, 或因怒气上冲, 小腹作痛, 上连胁肋, 甚则搐搦反张, 咬牙战掉, 冷汗交流, 须臾不救。

《纲目》曰: 疝名虽七, 寒疝即疝之总名也, 水疝即疝之属, 气疝即狐疝之属, 血疝即痈之属, 惟筋疝罕见之, 亦下恶疮之属也。 又曰: 小腹痛有三, 肝病小腹引胁痛, 小肠病小腹引睾丸腰脊痛, 膀胱病小腹痛肿, 不得小便。

《直指》曰∶疝之为病, 外肾小腹作痛, 或攻刺腰胁, 或走游背膂, 或冷气抢心, 或手足厥冷, 有壮热恶寒者, 有洒淅寒热者, 有不得大小便者, 有下泄者, 有自汗者, 有积聚如杯、如臂、如盘、如桃李。 其于阴间, 则卵有大小, 而上下不常, 囊有肿胀, 而痛止无定。 挟冷触怒, 则块物上冲心胸, 心平气和, 则块物归入囊中。

又曰: 治法大要, 以流行疏利为先, 毋曰肾虚得病, 不敢疏泄。 说肾为邪气所干, 若不逐去病根, 病何由愈。 倘或姑息补住, 使大小便秘而不通, 邪气入腹冲心, 危殆必矣。 又曰: 甚或挟虚而发, 脉不甚沉紧, 而豁大无力者是也。 其痛亦轻, 惟沉重坠牵引耳, 当以术为君, 疏导药佐之。 疏导即桃仁、山查、枳实、 栀子、茱萸、川楝、玄胡索、丁香、木香之类是也。 又曰: 诸疝以手按之, 大痛者为实, 不痛者为虚。 又曰: 惟是逆气长嘘, 中脘停酸, 躁闷烦扰, 甚至呕吐, 最为恶候。 说脾土不济肾水上乘, 必为酸汁, 或为痰涎, 遂成暴吐, 大小二便关格闭塞, 而肾汁胃汁皆自其口出也, 如此者, 大抵不救。

方广曰:疝症古方用辛温以散之, 是治其标也; 丹溪以为痰饮食积死血流注, 归于肝经, 用辛平以豁痰, 消积去瘀, 是治其本也。 夫疝痛有定处, 是有形之积也, 非痰食血相聚而何? 若无形之气, 则走注满腹, 流散遍体矣。

《本事》曰:此虽因虚而得, 不可以虚骤补。 经云: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留而不去, 其病即实。 故必先涤去所畜之邪, 然后补之, 诸药多借巴豆气者, 说谓此也。

《入门》曰∶四气七情疝, 通用五苓散。 说猪苓、泽泻, 分阴阳以和心、小肠, 白术利腰脐间湿与死血, 茯苓利膀胱水, 木得桂则活, 用以伐肝木。 又曰: 通治宜胡芦巴丸。 又曰: 疝病虚甚, 上为呕吐, 下有遗精者危。

《正传》曰:劫疝痛药乌头、栀子并炒, 研细, 顺流水入姜汁调服。 栀子以降湿热, 乌头以破寒郁, 皆下焦之药, 而乌头为栀子所引, 其性急速, 不容胃中停留也。 又方, 桂枝、山栀炒、 川乌姜炒, 姜汁糊丸, 姜汤下三四十丸, 大能劫痛,

《三因》曰∶凡疝病,非痛断房事与厚味, 不可用药。   

[疝痛导引法]

《类聚》曰: 坐舒两脚,以两手捉大拇指, 使足上头下, 极挽五息止, 引腹中气遍行身体, 去疝瘕病。   

[又导引]

《保生秘要》曰: 用手紧鼎幽阙, 纳气数口, 而紧紧顶闭纳之, 立效。   

[运 央]

《保生秘要》曰: 因欲火积滞, 外肾复感冷气, 故作胀痛, 不可胜言, 注意从外肾提气到内肾, 右运二七遍, 即从内肾想一火提到顶门外, 略凝, 而后行吹吸之法。

治七疝方三十七

木香散 [冲疝] 木香 陈皮 干姜 良姜 诃子 枳实 川芎 草蔻仁 黑牵牛
蜘蛛散 [狐疝] 蜘蛛十四枚微炒肉桂五分 每服用一钱。
二香丸 [又] 木香 香附各三两查肉二两 三棱醋炒 蓬术醋炒 姜黄 南星各一两 黄连与吴萸同炒 萝卜子 橘核桃仁 山栀各五钱 姜汁糊丸。
蠲痛丸 [疝] 元胡索一两 川楝肉 茴香各五钱 白丑头末 当归 良姜 青皮木香 乌药各二钱半 全蝎七个 姜汁糊丸, 烧棉灰调酒, 送下三五十丸。
 此方兼治小肠气, 膀胱气, 一切疝痛。
杨氏麝香丸 [又] 木香 胡椒各一两 全蝎 巴霜各四钱 麝香一钱 蒸饼丸,
麻子大, 朱砂为衣, 熟水下五七丸。
 此方无麝香即神保元。
 此方能寻诸处痛。 凡膀胱气胁下痛最难治, 此药主之。
茱萸内消丸 [又] 山萸 吴萸川楝子 马兰花 大茴香 青皮 陈皮 山药 肉桂各二两 木香一两 酒湖丸, 酒下五十丸。
此方治肾虚寒疝, 偏坠引痛, 奔豚癖等症。
金铃散 [又] 川楝肉三十枚切片, 巴豆肉三十枚切片, 同炒色焦, 去巴豆, 茴香炒等分, 再入木香一钱半, 每末二钱, 水酒各半煎, 葱白汤冲服。此方兼治膀胱小肠气肿痛。
蟠葱散 [厥疝] 苍术 甘草各一钱 三棱 蓬术 茯苓 青皮各七分 丁香皮 砂仁 槟榔各五分 延胡索 肉桂 干姜各三分 共为粗末, 加葱白一茎煎。
此方专治脾胃虚冷, 心腹攻刺, 连胸胁膀胱小腹, 肾气作痛。
乌头桂枝汤 [又] 大川乌一个, 蜜一盏, 同煎减半, 取出, 炒肉桂、白芍各三钱三分, 甘草二钱半, 分作二贴, 入姜三片、枣二枚及前蜜煎。
去乌头代附子名蜜附汤。  此方专治风寒疝气, 入腹刺痛, 阴缩, 手足逆冷。
四神丸 [又] 吴萸醋洒各半分浸焙 荜澄茄 青木香各五钱 香附一两 糊丸, 盐汤下。
加味通心饮 [疝瘕] 瞿麦 木通栀子 黄芩 连翘 枳壳 甘草 川楝子各一钱 灯心二十长茎 车前草五叶
此方兼治小肠疝气热痛, 小便不通。
沈氏散瘕汤 [又] 桃仁 枳实山栀 山楂 泽泻 木通 赤苓 此余自制方也, 用治疝瘕及小肠膀胱气痛, 不得小便者, 无不效。
荔枝橘核汤 [疝] 荔枝 橘核桃仁 甘草 茯苓 白术 枳壳 山楂 延胡索
橘核丸 [又] 炒橘核 盐酒炒海藻 盐酒炒昆布 盐水洗海带 麸炒桃仁炒川楝子各一两 酒炒延胡索 厚朴 枳实肉桂 木香 木通各五钱 酒糊丸, 酒或盐汤下六七十丸。 久不消, 加醋炒硼砂二钱。
此方治四种疝, 卵核肿胀, 偏有大小, 或硬如石, 或少腹绞痛, 甚则囊肿,  溃烂出黄水。
此方治四种疝之久者。
橘核散 [又] 橘核一钱半 桃仁十五枚 山栀子一钱  川乌 吴萸各五分各炒为粗末煎。 橘核单止痛。 乌头散寒郁。 山栀除湿热, 又引乌头速下, 不令胃中停留, 用之甚捷。
此方亦治四种疝肿痛。
此方治四种疝之新者, 二方各别。
加味通心散 [癃] 木通 山栀连翘 黄芩 甘草 瞿麦 枳壳 归尾 桃仁 山楂 川楝 灯心 车前草
丁香楝实丸 [狐疝] 当归、附子、川楝肉、茴香各一两。 右锉, 好酒三升, 煮干焙为末。 每药末一两, 入丁香、木香各二钱, 全蝎十三个, 延胡索一两。上并为末, 与前末拌匀, 酒糊丸, 空心酒下百丸。 凡男子七疝, 女子带下, 皆属于风。 全蝎治风圣药, 川楝、茴香皆入小肠经, 当归、延胡和血止痛。 疝气带下,  皆积寒邪在小肠之间, 故以附子佐之, 丁香、木香为引导也。
四炒川楝丸 [又] 川楝肉一斤, 作四分, 一用麸皮一合、班四十九枚炒黄,  一用麸皮一合、巴戟一两炒, 一用麸皮一合、巴豆四十九粒炒, 一用盐一两、茴香一合炒, 并以麸皮黄色为度。 只取川楝肉, 再加木香、破故纸各一两。 酒糊丸,  每五十丸, 盐汤下, 日三服。此方兼治一切疝气肿痛, 缩小, 久服断根。
二陈汤 [又]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青木香丸 [寒疝] 黑丑头末三两补骨脂 荜澄茄 槟榔各二两 青木香一两水丸,  盐汤下。
当归四逆汤   [又] 当归一钱二分附子 肉桂 茴香各一钱 白芍 柴胡各九
  分 延胡索 川楝子 茯苓各七分 泽泻五分
腰子散 [水疝] 黑丑、白丑并炒, 等分, 取头末, 猪腰子批开, 入药末三钱, 川椒五十粒, 小茴香百粒, 以牵牛末遍掺之, 湿纸包扎好,  煨令香熟, 空心, 温酒嚼下, 取下恶物便愈。
秘传茱萸内消散 [又] 吴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 山萸 马兰花醋浸焙 川楝肉 肉桂 黑丑头末 盐炒茴香 延胡索去白青皮 去白陈皮 海藻 白蒺 桃仁大香各五钱 酒糊丸, 盐汤或酒下。 此方专治阴偏大, 或生疮出黄水。
加减柴苓汤 [筋疝] 柴胡 泽泻各一钱 半夏 赤苓 猪苓 白术 山楂  山栀 荔枝核各七分 无荔枝核, 以橘核代之。
此方兼治诸疝因湿热, 肿痛出水。
龙胆泻肝汤 [又] 胆草 柴胡 泽泻各一钱 车前子 木通 赤苓 酒洗生地 酒拌当归 山栀 黄芩 甘草各五分
复元通气散 [血疝] 白丑头末二两 茴香 穿山甲各两半 去白陈皮 延胡索 炙甘草各一两 木香五钱 每末二钱, 酒或姜汤下。
神圣代针散 [又] 乳香 没药 当归 白芷 川芎 制芫青各一钱 共为末,  每服一分, 甚者五分, 先点好茶一盏, 次糁药末在茶上, 不得吹搅, 立地细细呷之。此方兼治诸疝剌痛。
气疝饮 [气疝] 黄连以吴萸煎水浸炒二钱 人参 白术各一钱 白芍 陈皮各七分 甘草三分 姜三片
聚香饮子 [又] 乳香 沉香 檀香 木香 藿香 丁香各八分 姜黄 乌药桔梗 肉桂 甘草 延胡索各四分 姜三 枣二
此方专治七情所伤, 结成疝气。
天台乌药散 [疝] 川楝子十个将巴豆十四粒同麸炒黑色去麸豆 乌药 木香 茴香 良姜 青皮各五钱 槟榔三钱每末一钱, 酒下。 痛甚, 炒姜、热酒下。
理中汤 [奔豚]
夺命丹  [又] 吴萸一斤, 作四分, 一酒浸, 一醋浸, 一白汤浸, 一童便浸,  并焙干。 泽泻二两。 酒糊丸, 盐汤, 空心下。 一名四制茱萸丸。
胡芦巴丸 [又] 白丑头末 茴香各二两 川乌 巴戟肉 吴萸各两半 川楝子 胡芦巴各一两 酒糊丸, 空心, 酒下二三十丸。   
一捏金散 [又] 延胡索 川楝肉全蝎 茴香 每末二钱, 热酒下神效。此方兼治小肠气脐腹痛。
当归羊肉汤 [寒痛] 羊肉一斤生姜五两 当归二两 水八升, 煮三升, 每服七合,日三服。
乌头栀子汤 [因虚] 川乌头末  山栀子
木香楝子散 [久疝] 菖蒲 青木香 荔枝核萆薢 川楝子 每末二钱, 入麝少部, 茴香炒盐, 用热酒冲调下。

督脉病源流

 (督脉起于会阴, 循背而行于身之后, 为阳脉之总督, 故曰阳脉之海。 其别与厥阴脉同会于巅。 此主身后之阳。 )  人身阴阳原气, 皆起于下。

 经曰: 广明之后, 即为太冲。 太冲之地, 属之少阴, 少阴之前, 乃为厥阴。 其部有血海, 尝与太冲腾精气而上, 灌渗阴阳。 可知元气固起于下, 精气亦起于下矣。 尝按精气之自下而上也, 实分三道: 其阳者, 起胞中, 从少阴之后, 行太阳夹脊之中道上巅, 历百会、都庭, 以统宗诸阳, 其名曰督。 其阴者, 起中极之下胞中, 由前阴地道而上行阳明之表, 中循关元, 历承浆, 上与督脉会, 以统宗诸阴, 其名曰任。 其中央一道, 起胞中, 循血海, 腾精气而上, 上行伏脐, 积于胸中, 为宗气以司呼吸, 会于咽喉, 其名曰冲。 是三脉者, 同起于胞中, 一源而三歧, 故古人统三者而总名之曰太冲。 且三者之气, 与阳明胃气同住中州, 亦与营俱行于十二经, 故三者之气, 能贯于一身也。 而督之所以为督, 从可识矣。

 杨氏曰: 督之言邮也, 是人阳脉之都纲。 吕氏亦曰: 阳脉之海下极者, 长强也。 长强乃督脉之别名。 下极者, 尾骨也。 以其循脊上项散头, 故实则脊强而厥, 虚则头重。 夫脊强者, 五之总名, 其症卒口噤, 背反强而瘛瘲也。 而督之所以为病, 又从可识矣。   

[督脉经行诸穴]

《内经》曰: 督乃阳脉之海, 其脉起于肾下胞中, 至于少腹, 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 系溺孔之端, 男子循茎下到篡, 女子络阴器合篡间, 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 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 合少阴上股内, 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 凡二穴)贯脊, 会于长强, 穴在骨端, 与少阴会, 并脊里上行, 历腰哄(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椎下)、 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 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 与手足三阳会合, 上@门(项后入发际五分), 会阳维, 入系舌本, 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 大筋内宛宛中), 会足太阳、阳维, 入脑中, 循脑户(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顶(百会前一寸半), 上巅, 历百会(在头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囟会(百会前三寸, 即囟门)、 上星(囟会前一寸), 至神庭(囟会前二寸, 直鼻上, 入发际五分, 为足太阳督脉之会, 循额中, 至鼻柱, 经素(鼻准头也)、水沟(人中也), 会手足陶明, 至兑端(唇上端), 入龈交(上齿缝中), 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 凡三十一穴。 督脉别络, 自长强走任脉者, 由小腹直上贯脐中央, 上贯心, 入喉, 上颐, 环唇, 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会太阳于目内睛明穴(见阴跷下), 上额, 与足厥阴同会于巅, 入络于脑, 又别自脑下项, 循肩胛, 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杼, 第一椎下两旁, 去脊中一寸五分隐中。 内挟脊抵腰中, 入循膂, 络肾。   

[脉 法]

《脉经》曰: 尺寸俱浮, 直上直下, 此为督脉, 腰脊强痛, 不得俯仰, 大人癫病, 小儿风痫。 又曰: 脉来中央浮, 直上下动者, 督脉也, 动苦腰背膝寒。   

[督病原由症治]

《灵枢》曰: 头中央之脉, 督脉也, 名曰风府。

《内经》曰: 风气循风府而上, 则为癫痫。 风入脑, 则为风目眼寒。 注云: 脑乃督脉, 足太阳之会故也。 又曰: 督脉生疾, 从小腹上冲心而痛, 不得前后, 为冲疝, 女子不孕, 癃闭遗溺, 嗌干, 治在骨上(谓横骨上毛际中, 曲骨穴), 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 注云: 此乃任冲二脉之病, 不知何以属之督脉。 李厥明云∶督脉虽行于背, 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 则由小腹直上贯脐中, 贯必入喉, 上颐环唇, 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症。 王注说未深考尔。 又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 虚则头重。

《难经》曰: 督脉为病, 脊强而厥。 海藏云: 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本、黄连、大黄、乌头、附子、 苍耳子之类。

张洁古曰: 督者, 都也, 为阳脉之都纲; 任者, 妊也, 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藏曰: 阴跷、阳跷同起跟中, 乃气并而相连; 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 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 任督二脉, 一原而二歧, 一行于身之前, 一行于身之后, 人身之有任督, 犹天地之有子午, 可以分, 可以合, 分之见阴阳之不离, 合之见浑沦之无间, 一而二, 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 任督二脉, 人身之子午也, 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 坎水离火交媾之乡。 魏伯阳参同契云: 上闭则称有, 下闭则称无, 无者以奉上, 上有神德居, 此两孔穴法, 金气亦相须。

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 上桥, 下鹊桥, 天应星, 地应潮, 归根窍, 复命关, 贯尾闾, 通泥丸。 大道三章直指云: 修丹之士, 身中一窍, 名曰玄牝, 正在干之下, 坤之上, 震之西, 兑之东, 坎离交媾之地, 在人身天地之正中, 八脉九窍, 十二经, 十五络联辏, 虚间一穴, 空悬黍珠, 医书谓之任督二脉, 此元气之所由生, 真息之所由起。 修丹之士, 不明此窍, 则真息不生, 神化无基也。 哄琰注参同契云: 人身血气, 往来循环, 旦暮不停, 繄有任督二脉, 人能通此二脉, 则百脉皆通。

《黄庭经》言: 皆在心内运天经, 昼夜存之自长生。 天经, 乃吾身之黄道, 呼吸往来于此也。 鹿运尾闾, 能通督脉。 龟纳鼻息, 能通任脉。 故二物皆长春。 此数说, 皆丹家河车妙旨也。

治督脉病诸药要品及方四

  总治(羌活 荆芥 秦艽 细辛 黄连 附子)

苏合丸 [强厥]白术 犀角 香附 朱砂 诃子 荜拨 冰片 木香 檀香沉香  麝香 丁香 安息香 熏陆香 苏合香
藿香正气散[又]大腹皮 茯苓白芷 紫苏 厚朴 白术 陈皮 藿香 桔梗 甘 草
川芎茶调散[头重]薄荷 川芎荆芥 羌活 白芷 甘草 防风 细辛 每末二 钱, 食后, 茶清下。
白芷丸[又]白芷二两, 萝卜汁浸, 晒干为末, 蜜丸, 弹子大。 每一丸, 细嚼, 茶清或荆芥汤下。

带脉病源流

(带脉横围于腰, 状如束带, 所以总约十二经脉, 及奇经中七脉者也)。 按《内经》冲、任二脉, 与阳明合于宗筋, 会于气街, 皆属于带脉, 而络于督脉。 则太冲所以能上养心肺者, 须赖带脉之持之。 一身二十七气之上下流行, 亦赖带脉为之关锁。 且其气整齐坚固, 有以牢持于上下之间。 而一身之强力, 亦赖带脉以出。 说力出于膂, 膂在季胁之下, 即带脉所在也。 故经云: 身半以上, 天气主之; 身半以下, 地气主之; 中为天枢, 天枢在气交之分, 正指带脉而言也。 故人茍上而心脾抑郁, 气不运行, 下而肝肾虚败, 真阴不荣, 必致停湿为热, 下注于小肠血海之间, 其病自作矣。 何言之? 中分不运, 必病腹满; 阴阳两虚, 中分弱而不能镇定, 必病腰溶溶如坐水中; 心脾上郁, 肝肾下虚, 邪热留连而为滞yin, 必病赤白带; 阳不能胜, 不能固守于天枢, 阴气得以袭之, 必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 邪客于太阴之络, 必病腰痛引小腹控眇(季胁下空软处), 不可以养息。 此皆带脉所生病也。 是知一身上下, 机关全在于带, 带不能自持其气, 其症皆陷下而不上矣, 可不知带之为病, 求其源而升降补泻哉。   

[带脉经行诸穴]

《内经》曰: 带脉者, 起于季胁厥阴之章门穴(在季胁骨端肋尖尽处, 为足厥阴、足少阳二经之会), 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 属足少阳经), 围身一周, 如束带然, 又与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 凡八穴。   

[脉 法]

《脉经》曰∶脉来关部左右弹者, 带脉也。   

[带病原由症治]

《灵枢》曰∶足少阳之正, 至腘中, 别走太阳而合, 上至肾, 当十四椎, 出属带脉。 注云: 带脉总束诸脉, 使不妄行, 如人束带而前垂, 故名。 妇人恶露, 随带脉而下, 故谓之带下。 张洁古曰: 带脉之病, 太阳主之, 可灸章门三壮。 仲景曰: 大病瘥后, 腰以下有水气, 牡蛎泽泻散主之, 若不已, 灸章门穴。 海藏曰: 小儿疝, 可灸章门三壮而愈, 以其与带脉行于厥阴之分, 而太阳主之也。 子和曰: 十二经与奇经七脉, 皆上下周流, 惟带脉起少腹之侧, 季胁之下, 环身一周, 络腰而过, 如束带状。 而冲任二脉, 循腹胁夹脐旁, 传流于气冲, 属于带脉, 络于督脉。 冲任督三脉, 同起而异行, 一源而三歧, 皆络带脉。 因诸经上下往来, 遗热于带脉之间, 客热郁抑, 白物随溲而下, 绵绵不绝, 是为白带, 皆从湿热治之, 与痢同法。 赤白痢乃邪热传于大肠, 赤白带乃邪热传于小肠也。 刘宗厚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 营气不升, 经脉凝涩, 卫气下陷, 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 酝酿而成, 以带脉为病得名, 亦以病形而名。 白者属气, 赤者属血, 多因醉饱入房, 服食躁热所致。 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者, 肾肝阴yin湿胜者, 或惊恐而木乘土位, 浊液下流, 或思慕无穷, 发为白yin。 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 或余经湿热, 屈滞于少腹之下, 或下元虚冷, 子宫湿yin, 治之之法, 或下或吐, 或发中兼补, 补中兼利, 燥兼升发, 润兼温养, 或收涩, 或温补, 诸例不同, 亦病机之活法也。 巢元方曰: 肾着病, 腰痛冷如水, 身重腰如带五千钱, 小便利, 因劳汗出, 衣里冷湿而得, 久则变为水也, 《千金方》用肾着汤, 《三因方》用渗湿汤, 东垣用独活汤主之。

附载仲景大法诸药要品及方九

 血崩而成活(四物汤) 崩者涩剂收(白芍白垩艾叶 黄芩)  血闭久而成竭(四物汤) 闭者破剂通(三棱牛膝 桃仁 红花黄* 鲮鲤甲炙 肉 桂)  破血三法: 初治(四物汤加红蓝花调肉桂、黄*), 次治(四物汤加红蓝花调鲮鲤甲、桃仁、肉桂、童便、酒煮尤佳), 三治(四物汤加红蓝花调没药散)  四物汤春加川芎, 风胜也; 夏加白芍, 火胜也; 秋加当归, 金胜也; 冬旺水胜, 又加熟地以益之。 若血旺必无服四物之理, 以其血衰而烦, 以此补之, 故加熟地也。 既可服四物, 知其血衰之甚也, 故用加之耳。

丁香脾积丸 [腹满] 三棱 蓬术青皮 丁香 木香 醋煮高良姜 巴霜 皂荚烧 存性 百草霜少部 糊丸, 麻子大, 白汤下二三十丸。
壮本丹 [腰冷] 酒杜仲 盐补骨脂 茴香各一两 酒苁蓉 酒巴戟 青盐各五钱 每用猪腰子二个, 批开, 入药末五钱, 扎好, 纸包煨熟, 以黄酒一顿送下。
秘传带下方 [带下] 青葙子 菟丝子各二钱 棉于肉炒令烟尽四钱 共为细末, 分作十服。 清晨将壮生鸭蛋一个, 挖一小孔入药在内, 搅和黄白中, 将纸封孔, 饭上蒸熟, 以黄酒食之, 轻者八九服, 重着一二十服, 无不效。 如赤带, 每料加熟石膏一钱。 愈后再服丸药以补之。   
加味龙虎散 [阴袭] 苍术一两全蝎三钱 草乌 附子各二钱 天麻三钱每末一钱, 空心, 豆酒调下。   此方兼治风寒腰痛, 筋骨拳挛。
速效散 [邪客] 川楝肉巴豆五粒同炒去豆 盐炒茴香 蜜炒补骨脂 各一两, 每末一钱, 热酒下。
牡蛎泽泻散 [水气]   
肾着汤 [肾着] 白术二钱半 炮姜 赤苓各钱半 炙草五分
渗湿汤 [腰重] 茯苓 猪苓 白术 泽泻 苍术 陈皮 黄连 山栀 秦艽防己
葛根独活汤 [又] 当归 连翘各钱半羌活 独活 防风 泽泻 肉桂各一钱 防己 黄柏 大黄 甘草各五分 桃仁留尖九粒 酒、水各半煎。 此方兼治闪挫劳役, 腰痛如折。

阳维阴维脉病源流

 (阳维脉起于诸阳之会, 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 阴维脉起于诸阴之交, 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 所以为一身纲维也。 )  人身阳脉既统于督, 阴脉既统于任矣, 而诸阳诸阴之散见而会着, 又必有以维系而主持之, 故有阳维以维诸阳, 阴维以维诸阴。 要其所以能维者, 必从阴阳根柢之处以发其气, 气之极盛而后能维之。 说阳维则从少阴斜至太阳, 发足太阳之金门, 而与手足少阳、 阳明会于阳白, 是其所从起者少阴, 而所会者皆阳也。 所会皆阳, 则所维自皆阳矣。 阴维从少阳斜至厥阴, 发足少阴之筑宾, 至项前而终, 是其所从起者少阳, 而所发所至者皆阴也。 所发所至皆阴, 则所维自皆阴矣。 然阳维既为诸阳之维, 而反起于少阴, 阴维既为诸阴之维, 而反起于少阳者, 何也?少阴为诸阴根柢之气, 维于阳者必起于此, 是阴为阳根也。 少阳为诸阳根柢之气, 维于阴者必起于此, 是阳为阴根也。 所谓互为其根者是也, 故二脉又为营气之纲领。 仲景云∶病常自汗, 荣卫不相和谐, 宜桂枝汤; 反烦不解, 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愈。 此二穴, 乃阳维之会也。 以病寒热自汗, 本桂枝汤症, 服之而不愈者, 乃阳维脉病也, 故必先针阳维诸会之穴, 以刺受病之处, 然后再服桂枝汤, 自无不愈也。 其曰荣卫不和者, 是卫气不与荣血和也。 洁古云∶阴维为病, 苦心痛者, 其治必在足少阳三阴交, 此其处乃阴维所起也。 按仲景法, 太阴症则用理中汤, 少阴症则用四逆汤, 厥阴症则用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 参其法, 酌其剂, 以治阴维之病, 乃洁古所以治足少阳三阴交之意也。 如是而二维之病, 何忧弗愈哉。      

[阳维经行诸穴]

《内经》曰: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 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 上外踝七分, 会足少阳于阳交, 为阳维之(在外踝上七寸, 斜属二阳之间), 循膝外廉上髀厌, 抵少腹侧, 会足少阳于居(在章门下八寸, 监骨上陷中), 循胁肋斜上肘, 上会手阳明、 手足太阳于臂臑(在肘上七寸, 两筋@陷中, 肩下一寸), 过肩前, 与手少阳会于臑会、天(臑会在肩前, 去肩端三寸宛宛中, 天在缺盆中间, 上毖骨际陷中央), 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 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 入肩后, 会手太阳、阳跷于臑前(www.lindalemus.com在肩后大骨下, 上廉隐中), 上循耳后, 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 上脑空(承灵后一寸半, 夹玉枕骨下陷中)、承灵(正营后一寸半)、正营(目窗后一寸)、 目窗(临泣后一寸)、临泣(在瞳人直上发际五分陷中), 下额, 与手足少阳、 阳明五脉会于阳白(眉上一寸, 直瞳人相对), 循头入耳, 上至本神而止(本神在直耳上入发际中), 凡经共三十二穴。      

[阴维经行诸穴]

 《内经》曰∶阴维起于诸阴之交, 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在足内踝上五寸肉分内), 为阴维之, 上循股内廉上行, 入小腹, 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府舍(在腹哀下三寸, 去腹中行四寸半), 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大横在腹哀下一寸五分, 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 并去腹中行四寸半), 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直乳下一寸半), 上胸膈, 挟咽, 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半宛宛中, 廉泉在结喉下二寸中央是穴), 凡一十四穴。

[脉 法]

《脉经》曰: 寸口脉从少阴斜至太阳, 是阳维脉也, 动苦肌肉痹痒, 皮肤痛, 下部不仁, 汗出而寒, 又苦癫什羊鸣, 手足相引, 甚者失音不能言。 又曰: 寸口脉从少阳斜至厥阴, 是阴维脉也, 动苦癫痫僵仆羊鸣, 又苦僵仆失音, 肌内痹痒, 应时自发, 汗出恶风, 身洗洗然也。      

[二维病原由症治]

《难经》曰: 阳维阴维者, 维络于身, 灌溉诸经者也。 阴阳不能自相维, 则怏然失志, 溶溶(缓慢貌)不能自收持。 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 阴维为病苦心痛。 张洁古曰∶卫为阳主表, 阳维受邪, 为病在表, 故苦寒热。 营为阴主里, 阴维受邪, 为病在里, 故苦心痛。 阴阳相维, 则营卫和谐矣。 营卫不谐则怏然失志, 不能自收持矣。 何以知之? 仲景云: 病常自汗, 是卫气不与营气和也, 宜桂枝汤和之。 又云∶服桂枝汤反烦不解, 先刺风池、风府, 却与桂枝汤。 此二穴, 乃阳维之会也。 谓桂枝后尚自发热恶寒, 其脉寸浮尺弱而反烦, 为病在阳维, 故先针此二穴。 又曰: 阴维为病, 主心痛, 治在三阴之交, 太阴症则理中汤, 少阴症则四逆汤, 厥阴症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 李濒湖曰: 阳维之脉, 与手足三阳相维, 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 寒热之症, 惟二经有之, 故阳维为病, 亦苦寒热。 说卫气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外寒。 邪气在经, 内与阴争而恶寒, 外与阳争而发热, 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症者, 有汗当用桂枝, 无汗当用麻黄。 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症者, 当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若夫营卫惵卑而病寒热者, 黄*建中及八物汤主之。 洁古独以桂枝一症属之阳维, 似未扩充。 至于阴维为病主心痛, 洁古独以三阴温理之药治之, 则寒中三阴者宜矣。 而三阴热厥作痛, 似未备矣。 说阴维之脉, 虽交三阴而行, 实与任脉同归, 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三气冲上而然。 暴痛无热, 久痛无寒, 按之少止者为虚, 不可按近者为实。 凡寒痛, 兼少阴及任脉者四逆汤, 兼厥阴者当归四逆汤, 兼太阴者理中汤主之。 凡热痛兼少阴及任脉者金铃散、延胡索散, 兼厥阴者失笑散, 兼太阳者承气汤主之。 若营血内伤, 兼夫任、冲、手厥阴者, 则宜四物汤、养荣汤、 妙香散之类, 因病药之。 如此则阴阳虚实, 庶乎其不差矣。 (鳌按∶洁古据仲景法以桂枝方治阳维, 理中三方治阴维, 举其要也, 故余前论亦据之。 濒湖于阳维增黄*建中三方, 于阴维增金铃散七方, 备其用也, 余故附录之)。 又曰: 叔和以癫痫属阳维阴维, 《灵枢》以癫痫属阳跷阴跷二说文异旨同, 说阳维行卫分诸阳之会, 阴维行营分诸阴之交, 阳跷行一身左右而主阳, 阴跷行一身左右而主阴。 邪在阴维阴跷则发癫, 邪在阳维阳跷则发痫。 痫动而属阳, 阳脉主之。 癫静而属阴, 阴脉主之。 大抵二疾, 当取之四脉之穴, 分其阴阳而已。 王叔和曰∶诊得阳维脉浮者, 暂起目眩, 阳盛实, 苦肩息, 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 苦胸中痛, 胁下支满, 心痛。 其脉如贯珠者, 男子两胁下实, 腰中痛, 女子阴中痛, 如有疮状。

治二维病方十五

                          
桂枝汤 [阳维] 桂枝 白芍 甘草 姜枣 
麻黄汤[又]  黄*  
建中汤[又]
八物汤[又]人参 茯苓 白术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地黄
理 中汤[阴维]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四逆汤[又]附子 干姜 甘草 当归
四逆汤[又]当归 桂枝白芍 细辛 甘草 通草 大枣
吴茱萸汤[又]吴萸 人参  姜枣
金铃散[又]金铃子 延胡索各一两 每末二钱, 酒下, 痛止。与枳术丸去其余邪。
延胡索散[又]延胡索 当归蒲黄 赤芍 官桂各一钱 姜黄 木香 乳香 没药各七分 炙草五分 姜三片   此方兼治女人血结胸, 心腹作痛, 连腰胁脊膂, 上下攻刺, 甚作搐搦。
失笑散  [又]
承气汤[又]大黄 芒硝 枳实厚朴
养荣汤[又]当归 白芍 生地熟地 赤苓 山栀 麦冬 陈皮各一钱 人参 甘草各五分 枣二枚 乌梅一个
四物汤[又]川芎 当归 白芍熟地各一钱二分半 一方, 春倍川芎, 夏倍芍药, 秋倍熟地, 冬倍当归。 春加防风, 夏加黄芩, 秋加天冬, 冬加桂枝。   按此方通治血病, 当归和血归经, 白芍凉血补肾, 生地生血宁心, 熟地补血滋肾, 川芎行血通肝。
妙香散[又]  

阳跷阴跷脉病源流

(阳跷脉起于跟中, 循外踝, 上行于身之左右, 主一身左右之阳。 阴跷脉起于跟中, 循内踝, 上行于身之左右, 主一身左右之阴。 所以使机关之矫捷也。) 跷以矫举为义。 其脉之剽悍, 同于卫气, 而皆上出目内。 然皆有孔道, 与卫不同。 按其脉, 则阴出阳而交于足太阳, 阳入阴而交于足少阴。 其气之行每从根柢, 阴阳和合, 以为跷举, 而上荣大会于目, 故目之开合皆宜。 若目气不荣, 则目不合矣。 经曰∶阴脉荣其脏, 阳脉荣其腑者, 言乎入阴则荣脏, 入阳则荣腑也。 又曰: 跷脉有阴阳, 何者当其数。 男子数其阳, 女子数其阴者, 男子阳用事, 其跷在阳, 故数其阳。 女子阴用事, 其跷在阴, 故数其阴也。 至其为病, 阳跷则阴缓而阳急, 阳急则狂走, 目不昧。 洁古云: 里和表病, 为阴不病而阳病。 阳病则寒, 其治风池、风府。 若在阳表, 当汗, 桂枝汤、麻黄汤。 若在阴里, 当下, 承气汤。 阴跷病, 阳缓而阴急, 阴急则阴厥, 足胫直, 五络不通。 洁古云: 表和里病, 为阳不病而阴病, 阴病则热, 甘草干姜汤。 二跷之病异, 治二跷之法亦异也。 要而论文, 奇经八脉, 惟带脉横束于膂, 不与七脉同, 而七脉则皆起于太阳、少阴, 虽或统宗众会, 孔道之各有殊, 其实皆自下而上, 源不甚远, 古人止言太冲, 不分督任跷维, 说有分之而不尽可分者, 固即谓太冲之义也, 此又不可不知也夫。   

[阳跷经行诸穴]

《内经》曰: 阳跷者, 足太阳之别脉。 其脉起于跟中, 出于外踝, 下足太阳中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 容爪甲白肉际), 当踝后绕跟, 以仆参为本(在踝骨下陷中, 拱足得之), 上外踝上三寸, 以附阳为(在外踝上三寸, 足太阳穴也), 直上循股外廉, 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臑哄(在肩后大骨下, 胛上廉陷中), 上行肩髆外廉, 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 会手阳明、少阳于肩(在髆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 举臂取之有孔), 上人迎, 夹口吻, 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 如近下有微脉动处), 同足阳明上而行巨窌(夹鼻丸旁八分, 直瞳子, 平水沟), 复会任脉于承泣(在目下七分, 直瞳子陷中), 至目内, 与手足太阳、足阳明、 阴跷会于睛明穴(见阴跷下), 从睛明上行入发际, 下耳后, 入风池而终(风池在耳后, 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 凡共经二十二穴。   

[阴跷经行诸穴] 

《内经》曰: 阴跷者, 足少阴之别脉。 其脉起于跟中, 足少阳然谷穴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下一寸陷中), 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在内踝下五分), 上内踝之上二寸, 以交信为(交信在内踝骨上, 少阴前, 太阴后, 廉筋骨间), 直上循阴股入阴, 上循胸里入缺盆, 上出人迎之前, 至咽咙交贯冲脉, 入頄内廉, 上行入目内, 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会于睛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内外一分宛宛中)。 凡经行八穴。 张紫阳《八脉经》云: 八脉者, 冲脉在风府穴下, 督脉在脐后, 任脉在脐前, 带脉在腰, 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 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 阴维脉在项前一寸三分, 阳维脉在项后一寸三分。 凡人有此八脉, 俱属阴神, 闭而不开, 惟神仙以阳气冲开, 故能得道。 八脉者, 先天大道之根, 一气之祖, 采之惟在阴跷为先, 此脉才动, 诸脉皆通。 次督、任、冲三脉, 总为经脉造化之原。 而阴跷一脉, 散在丹经, 其名颇多, 曰天根, 曰死户, 曰复命关, 曰邦都鬼户, 曰死生根, 有神主之, 名曰桃康, 上通泥丸, 下透涌泉。 倘能知此, 使真气聚散, 皆从此关窍, 则天门常开, 地户永闭, 尻脉周流于一身, 贯通上下, 和无自然上朝, 阳长阴消, 水中火发, 雪里花开, 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 三十六宫都是春。 要知酉南之乡乃坤地, 尾闾之前膀胱之后, 小肠之下, 灵龟之上, 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无根, 产之地也, 医家不知有此。 (李濒湖曰: 丹书论及阳精河车, 皆往往以冲任督脉命门三焦为说, 未有专指阴跷者。 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 稍与诸家之说不同。 然内景隧道, 惟返观者能照察之。 其言必不相谬也)。   

[脉 法] 

《脉经》曰: 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 阳跷也, 动苦腰背痛, 又为癫痫, 僵仆羊鸣, 恶风, 偏活g痹, 身体强。 又曰: 微涩为风痫, 并取阳跷, 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跗阳穴也)。 又曰: 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 阳跷也, 动苦癫痫寒热, 皮肤yin痹, 又为少腹痛里急, 腰及髋窌下相连, 阴中痛, 男子阴疝, 女子漏下不止。 (髋, 髀骨也。 窌, 腰下穴也)。 又曰∶阴跷脉急, 当从内踝以上急, 外踝以上缓; 阳跷脉急, 当从外踝以上急, 内踝以上缓。 《难经》曰: 阴络者, 阴跷之络; 阳络者, 阳跷之络。   

[二跷脉原由症治]

 《灵枢》曰∶目中赤痛, 从内始, 取之阴跷(交信穴也)。 又曰: 风痉反折, 先取足太阳及腘中, 及血络出血。 若中有寒邪, 取阴跷及三毛上, 及血络出血。 (濒湖所谓足太阳, 京骨穴也, 在足外侧小指本节后, 大骨下赤白际陷中, 针三分, 灸七壮。 腘中, 委中穴, 在曲膝后横文中, 针三分。 阴跷取交信穴, 在内踝骨上, 少阴前, 太阴后。 廉筋骨间, 三毛, 大敦穴也, 在足大指外侧三毛中, 肝脉之井也, 针三分, 灸三壮。 血络者, 视其处有络脉盛满者, 出其血也。 又曰∶阴跷阳跷, 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 交于目锐。 阳气盛, 则瞋目。 阴气盛, 则满目。 又云: 五谷入于胃也, 其糟粕精液宗气, 分为三队。 故宗气积于胸中, 出于喉咙, 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而为血, 以荣四脉, 内注五脏六腑, 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 出其悍气之疾, 而先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 而不休焉。 昼行于阳, 夜行于阴, 常从足少阳分间行于五脏六腑。 今厥气客于脏腑, 则卫气独卫其外, 行于阳不得入于阴, 行于阳则阳气盛, 阳气盛, 则阳跷陷。 不得入于阳, 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也。 治当补其不足, 泻其有余, 以通其道而去其邪, 饮以半夏汤一剂, 阴阳已通, 其卧立至。 《甲乙经》曰: 人病目闭不得视者, 卫气留于阴, 不得行于阳, 留于阴则阴气盛, 阴气盛则阴满。 不得入于阳, 则阳气虚, 故目闭也。 病目不得满者, 卫气不得入于阴, 常留于阳, 留于阳则阳气满, 阳气满则阳盛。 不得入于阴, 则阴气虚, 故目不瞑也。 濒湖曰: 《灵枢》有云足太阳之筋, 为目上纲。 足阳明之筋, 为目下纲。 寒则筋急, 目不合。 热则筋纵, 目不开。 又云: 壮者血气盛, 肌肉滑, 营卫不失其常, 故昼精而夜满。 老人气血哀, 气道涩, 卫气内伐, 故昼不精而夜不满。 又云∶多卧者, 肠胃大而皮肤涩, 分肉不解, 卫气行迟故也。 张子和云∶思气所至为不眠, 为嗜卧。 巢元方云: 脾病困倦而嗜卧, 胆病多烦而不眠。 王叔和云: 水流夜疾有声者, 土休故也, 人亦应也, 人夜卧则脾不动摇, 脉为之数疾也。 一云∶脾之候在睑, 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 脾病则睑涩嗜卧矣。 数说皆言目闭、目不满, 虽不言及二跷, 说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 可互考也。 张洁古曰∶跷者, 捷疾也。 二脉起于足, 使人跷疾也。 阳跷在肌肉之上, 阳脉所行, 通贯六腑, 主持诸表, 故名为阳跷之络。 阴跷在肌肉之下, 阴脉所行, 通贯五脏, 主持诸里, 故名为阴跷之络。 阴跷为病, 阴急则阴厥胫直, 五络不通, 表和里病。 阳跷为病, 阳急则狂走, 目不昧, 表病里和。 阴病则热, 可灸照海、 阳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足少阳之合也。 筋病治此)。 阳病则寒, 可针风府、 风池(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 大筋内宛宛中, 督脉、太阳、阳维之会也)。 又曰: 在阳表者当汗之, 在阴里者当下之。 又癫痫昼发, 灸阳跷; 夜发, 灸阴跷。

治二跷病方

五桂枝汤 [阳跷] 桂枝 白芍 甘草 姜 枣
麻黄汤 [又] 麻黄 桂枝 甘草 杏仁 姜 枣
承气汤 [又]
半夏汤 [又] 长流水八升, 扬万遍, 取其清五升煮之, 炊以苇薪, 火沸, 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 徐炊令至一升半, 去其滓, 饮汁一小杯, 日三, 稍益, 以知为度。 故其病新发者, 覆杯则卧, 汗出则已。 久者三饮而已。
甘草干姜汤 [阴跷] 甘草 干姜
相关文章
 筋經正骨治疗“O”型腿
 桂枝白芍汤(《治疹全书》卷下。)
 红花汤(《成方切用》卷十一)
 体厥
 湿疹怎么老除不了根  每年都出现好烦啊 恳
 感冒病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