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沈氏尊生书教程:大肠病
来源:大肠病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大肠病源流(大肠 脏毒附)

(手阳明大肠脉, 起于次指内侧之端, 循指上廉出虎口两骨之间, 上入手背外侧两筋陷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行懦外前廉, 上肩, 出骨前廉,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 下入缺盆, 络肺, 下膈, 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 入下齿, 还出挟口, 交人中, 左之右, 右之左, 上挟鼻孔, 次注足阳明胃经。 每日卯时气血俱注大肠。手阳明大肠经, 血气俱盛。) 为胃化物之器, 惟大肠耳, 故经曰: 大肠者,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其经与足阳明相接, 故亦谓手阳明也。 是固为阳明胃所器使, 止属供役动用之物, 其腑无灵, 亦非当阳之用, 岂谓其能有阳明之职事乎。又以营气之隧道, 与肺相接, 故经络得与肺为表里, 岂谓其能与肺为互用乎。经又曰: 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名曰器, 能化糟粕转味, 而以为出入者也。是皆至阴之类, 通乎土气, 则经固指大肠等为阴矣。以其为阳者, 不过以脏腑之内外言之, 以脏居内故为阴, 腑居外故为阳耳。然则以脏内腑外而分阴阳, 只以地分为分别, 使人晓然于脏腑之有异。若经以为至阴之类, 则就其职任言之www.lindalemus.com/jianyan/, 以阳为主, 而阴为从, 大肠等皆效用于阳明胃, 故其实为阴也。固知读书者, 当不以词害志矣。 乃王氏叔和必以其脉定为阳, 在寸口肺脉上。罗氏澹生又必以肺在上为阳, 主诸关前, 主秋令而谓不可以大肠当之。且以《脉经》并无脉状, 而谓知其无加于肺脉之浮涩。 夫大肠所由隧道, 既与肺相接, 而与肺为表里, 则其营气相通。而肺脉既浮涩, 大肠脉亦因相通而无异也。且天下惟灵者能自主, 大肠之腑既无灵, 其何能自主而别为脉状乎, 其无加于肺脉之浮涩亦宜矣。故叔和《脉诀》, 诚属伪撰而多穿凿, 澹生诋之, 而其说亦未甚圆灵也。耍之, 大肠所由之隧道, 虽与肺相属而为表里, 大肠之络实与阳明胃接经, 故其病亦与胃同, 与肺无涉, 即经络自病, 延及于肺, 亦止在经络, 不与伤寒之传经必及于脏腑相似也。故大肠实, 则病耳后肩孺肘臂外皆痛, 脐腹或腹胀不通, 气满, 皮肤坚, 便鞭, 肠风下血(宜泻白散。)若虚则耳鸣耳聋, 虚热, 或便闭不通, 或腹痛而泄利肠鸣, 脱肛(宜实肠散, )然则大肠之为器, 亦概可见矣。

【大小肠连系】

《入门》曰: 大小肠之系, 自膈下与脊膂连, 心肾膀胱相系, 脂膜筋络, 散布包裹, 然各分纹理, 罗络大小肠与膀胱, 其细脉之中, 乃气血津液流走之道也。

【大肠外候】

《灵枢》曰: 鼻隧以长, 以候大肠。又曰: 肺主皮, 皮厚大肠厚, 皮薄大肠薄, 皮缓腹裹大者大肠大而长, 皮急者大场急而短, 皮滑者大肠直, 皮肉不相离者大肠结。又曰: 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 过则回肠广大, 不满则狭短。

【大肠病症】

《灵枢》曰: 大肠病者, 肠中切痛而鸣濯濯, 冬日重感于寒即泄, 当脐而痛, 不能久立。又曰: 肠中寒则肠鸣飧泄, 肠中热则出黄如糜。

《素间》曰: 肠痹者, 数饮而出不得, 中气喘急, 时发飧泄。仲景曰: 大肠有寒, 多鹜溏, 有热, 便肠垢。

《入门》曰: 肠虚则呜, 又寒气相搏, 则为肠鸣。

《灵枢》曰: 胃恶热而喜清冷, 大肠恶清冷而喜热, 两者不和, 调之以饮食衣服, 寒温中适, 乃不致邪僻也。

【大肠绝侯】

《脉经》曰: 大肠绝不治, 何以知之? 泄利无度, 知绝则死矣。

大肠痈

因七情饮食, 或经行产后瘀血留积, 以致大肠实火坚热所生病也。经云: 关元穴属小肠, 天枢穴属大肠, 丹田穴属三焦, 其穴分隐痛者为疽, 上肉微起者为痈, 是古人之分大小肠痈, 只以发现于本部位者名之, 而其为病则相似, 故古人之书, 概曰肠痈也。仲景云: 肠痈为病, 小腹肿而强, 按之则痛, 小便数似淋, 时时汗出, 发热而复恶寒, 身皮甲错, 腹皮急肿状, 甚者腹胀大, 转侧有水声, 或绕脐生疮, 脓从疮出, 或有出脐者, 惟大便下脓血者自愈。仲景之言, 虽统大小肠痈皆然, 其中有当分辨者, 如小便数似淋, 惟小肠痈有之, 大便下脓血, 则又大肠痈症居多。 说小肠痈竟有脓血从小便中出者, 若大汤痈, 脓血断无出自小便者也。其致病之由, 总因湿毒郁积肠内, 却又有寒热之分。其腹皮急, 按之濡, 身不热者, 乃阴寒所成(宜牡丹散, 内托十宣散加茯苓。)其小腹痞坚, 按之痛, 身发热者, 乃结热所成(宜大黄牡丹汤、黄黑散。)固不可不辨也。然所谓寒, 要是湿邪寒冷之气蕴结。所谓热, 亦是湿邪郁热之气淹留耳。而其治之之方, 当分先后, 或脉迟紧, 则脓尚末成, 急解毒, 使无内攻, 兼须止痛(宜通肠饮或大黄汤下之。)或脉滑数, 则脓已成, 以下脓为主(宜太乙膏。 )或脉洪数, 小腹疼, 尿涩, 则为脓滞, 以宣通为要(宜牡丹散。)或腹濡痛, 时时下脓, 则由元虚, 当于下脓药中兼补益(宜丹皮散。)或溃后疼痛过甚, 淋沥不已, 则为气血大亏。须用峻补(宜参耆地黄汤。)而其尤要者, 凡患大小肠痈, 切不可使病人着惊, 惊则肠断而死, 坐卧转侧, 皆宜徐缓, 尝少进稀粥, 静养调摄, 饮食不可过饱, 庶可保生。

【脉 法】

仲景日: 趺阳脉滑而数, 知当尿脓也。

《脉经》曰: 肠痈之脉滑而数, 滑则为实, 数则为热, 滑则为荣, 数则为卫, 卫数下降, 荣滑上升, 荣卫相干, 血为败浊。

《脉诀》曰: 肠痈难知, 脉滑可推, 数而下热, 肠痈何疑, 迟紧末脓, 下以平之, 洪数脓成, 不下为宜。叔和云; 关内逢芤肠里痈。

【肠痈症治】

丹溪曰: 肠痈, 大肠有积热死血流注, 宜仁承气汤加秦艽连翘下之。

《疡科选粹》曰: 肠痈小腹坚肿, 按之则痛, 肉色如鼓, 或亦微肿, 小便如淋, 汗出憎寒, 其脉迟紧, 脓末成者, 急服大黄汤神效。 其腹中痛, 烦躁不安, 或腹胀不食, 小便涩者, 薏苡仁汤。瘀血肠痈, 小腹硬痛者, 四物延胡汤, 小腹胀, 脉滑数, 或里急后重, 时时下血者, 排脓散。

【肠痈不治症】

《疡科选粹》曰: 大便或脐间出脓者, 不治。

脏毒

专由大肠血热, 或平素喜食辛燥煎之物, 而成病也。 生在肛门内大肠尽处, 往往溃烂至肛门外。治法大约与肠痈相仿, 而主药必以忍冬藤麦冬为主, 并多加地榆蒲黄; 庶乎有瘳。

治大肠病诸药要品及方二

大肠实宜凉血清热(生地 黄连 槐花 大黄 枳壳 桃仁 黄岑 石膏 知母 芒 硝 槟榔 地榆 生甘草 白芍 葛谷 防风 荆芥红曲 蒲黄 麻仁 猪胆侧柏叶 郁李仁 白头翁 忍冬藤)

大肠虚宜补气生津(人参 黄耆 麦冬 白芍 蜂蜜 炙草 芝麻 麻仁 天冬 生 地 当归 芦荟 白 升麻 莲子 吴萸 肉果 木瓜 扁豆 葛谷 柴胡 黄柏 防风 连翘 五味 苁蓉 补骨脂 赤石脂)

泻白散 大肠实 生地二钱 赤苓 芒硝各一钱 陈皮 竹茹 山栀 黄岑 黄柏各五分 三片 枣二枚
实肠散 大肠虚 厚朴 肉果 诃子砂仁 陈皮 苍术 赤苓各一钱 木香 炙草各五分 姜三 枣二枚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标(石膏 葛根)本(槐花 白 芍 麻仁)

治肠痈方十三

通肠饮 [末成] 忍冬藤 归尾 白芷 皂角乳香 没药 甘草 苡仁 花粉 或用矾一两, 黄占一两为丸, 大妙。
大黄汤 [又] 大黄 朴硝各一钱 丹皮 白芥子 桃仁各二钱 空心温服, 下后以参耆补之。
太乙膏丸 [已成] 元参 白芷 生地 当归 赤芍 肉桂 大黄各一两 净黄丹十二两
丹皮散 [下脓] 人参 丹皮 白芍 茯苓 黄耆 苡仁 桃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甘草五分 木香三分
参耆地黄汤 [补益] 人参 黄耆 茯苓 熟地 山药 丹皮 山萸 姜 枣
牡丹散 [因寒] 人参 丹皮 天麻 茯苓 苡仁 黄耆 桃仁 白芷 当归 川芎各一钱 官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内托十宣散 [又] 人参 黄耆盐水浸焙 酒当归 姜厚朴 桔梗 肉桂 川 芎 防风 白芷 甘草各等分 为末, 每三钱, 温酒调服。不饮酒, 木香汤调下。 一方加白芍。
大黄牡丹汤 [因热] 大黄 芒硝各钱半 瓜蒌仁 丹皮 桃仁各二钱半 服 此有脓即下脓, 无脓即下血。一方有冬瓜仁, 无瓜蒌仁。神效。
黄黑散 [又] 大黄一两取末四钱半 破故纸一两取末二钱 牛蒡子一两取末 一钱 黑牵牛一两取末二钱 上和匀, 分二服, 每取一帖, 蜜水调, 空心服, 以利为度。
桃仁承气汤 [积热死血]
薏苡仁 [烦躁] 苡仁 瓜蒌仁各三钱 丹皮 桃仁各二钱
四物延胡汤 [瘀血] 当归 延胡索各一钱 川芎 白芍 生地各五分 桃仁 红花 牛膝各七分 空心服。大便秘加大黄。
排脓散 [排脓] 黄耆 当归 银花 白芷 穿山甲 防风 瓜蒌仁 连翘 甘草各一钱

肠鸣源流

肠鸣, 大肠气虚病也。惟大肠之气先虚, 故一切病俱凑之, 而成是症。 大小肠部位, 小肠在胃之左。胃下口曰幽门, 即小肠上口。小肠盘十六曲, 至下口曰阑门, 主别清浊, 即大肠上口。大肠即回肠, 当脐之右, 亦盘十六曲, 至广肠。广肠者, 即直肠, 至肛门。其所以鸣者, 一由中气虚, 若用破气药, 虽或暂止, 亦不愈(宜补中益气汤炮姜; )一由脏寒有水(宜理中汤加肉桂、茯苓、 车前; )一由火欲上升, 击动其水(宜二陈汤加黄连、黄岑、山栀; )一由泄泻(宜升阳除湿, 智半汤; )一由下气, 暂止复响(宜益中汤; )一由疾行, 如囊裹水之声(宜河间葶苈丸。)其症虽不同, 而其鸣或空或实, 或上或下, 或高或低, 可按而知也。

【肠鸣病症】

《灵枢》曰: 大肠病者, 肠中切痛, 而鸣濯濯。

又曰: 腹痛肠鸣, 气上冲胸, 喘不能久立; 邪在大肠也。又曰: 肠中寒, 则肠鸣飧泄。

《入门》曰: 肠虚则鸣, 又寒气相搏, 则为肠鸣。

治肠鸣方六

补中益气汤 [元气虚] 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柴胡 升麻 陈皮 炙甘草
理中汤 [脏寒]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二陈汤 [火击水]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智半汤 [泄泻] 益智仁 半夏各五分 苍术四钱 防风二钱 白术 茯苓 白芍各一钱 姜
益中汤 [下气] 人参 白术 黄连 黄岑 枳壳 干姜 甘草
河间葶苈丸 [疾行] 甜葶苈 泽泻 杏仁 椒目白皮 猪苓各五钱 蜜丸, 葱汤下, 取利。

脱肛源流(肛门痒痛附)

脱肛, 大肠气虚病也。大肠之气, 虚衰下陷, 又或兼有湿热, 故成此症。 虽治不同, 要以升提为主(宜人参、白术、升麻、炙甘草。)李士材云; 脱肛一症, 最难用药, 热则肛门闭, 寒则肛门出, 宜内外兼治。诚哉是言也(内宜服磁石散, 外宜用铁铧汤洗。)总之, 脱肛或由于气虚者, 补益为急(宜补中益气汤重用参、耆、 升麻; )或由于胃家之热, 移注大肠者, 兼宜清热(宜四君子汤兼黄连、黄柏; )而外以涩剂煎汤洗之自平。又或脱肛而痛, 由热留于下者, 当清理大肠(宜槐花、 木香; )由于寒者, 急用温剂(宜理中汤。)此治脱肛之大法也。至其虚实寒热, 变迁不同, 是在临症按脉时, 神而明之, 庶无差误。

【脱肛之由】

《回春》曰: 脱肛者, 肛门翻出也。肺与大肠为表里, 肾主大便, 肺肾虚者, 多有此症, 参耆汤升之。

【脱肛症治】

《直指》曰: 脱肛一症, 气聚不散也, 里急而不得出, 外胀而不得入, 先以枳壳散糁敷, 则气散消矣。又曰: 《难经》云, 病之虚实, 出者为虚, 入者为实, 肛门之脱, 非虚之故然哉, 其有产妇用力过多, 及小儿叫号弩气, 并久痢不止, 风邪袭虚, 亦有此病(据此, 则脱肛之症, 《回春》专以肠当之, 非也, 肠痔只脱肛中一症耳)。

《入门》曰: 脱肛者, 气下陷也, 肺主魄门, 肺热则肛门缩入, 肺寒则肛门脱出, 必须温肺补胃, 如补中益气汤加诃子、樗根皮少部, 或猬皮散俱可。其血热者, 四物汤加黄柏、升麻, 虚热者, 缩砂散。

肛门痒痛

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 流注于肛门, 则作痒(宜秦艽羌活。)甚或生虫, 其痒难当, 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 扁蓄汤, 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火, 郁闭不宣, 则肛门作痛(宜七圣丸、 秦艽白术丸。)甚或大便燥硬弩出, 肠头下血(宜当归郁李仁汤。)皆当分别。

【肛门名象】

《入门》曰: 肛门者, 大肠之下截也。一曰广肠, 言其广阔于大小肠也。又曰魄门, 言大肠为肺之府, 肺藏魄, 故曰魄门也。肛者, 言处似车肛形也。

【肛门痒痛症治】

丹溪曰: 凡人醉饱行房, 忍泄, 前阴之气归于大肠, 木乘火热而侮燥金, 故火就燥也, 大便必秘。其疾甚者, 必以苦寒泻火, 以辛温和血燥润, 疏风止痛, 是其治也。宜秦艽白术丸、七圣丸、 宽肠丸、当归郁李仁汤。

治脱肛方七

磁石散 [总治] 磁石?研极细,食前米饮下。
补中益气汤 [气虚] 人参 黄耆 当归 白术 升麻 柴胡 陈皮 炙草
四君子汤 [胃移热]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甘草
理中汤 [挟寒] 人参 白术 干姜 炙草。
皮散 [温补] 鳖甲各一个烧存性 磁石醋淬七次五钱 桂心三钱
共为末, 每二钱, 空心米饮下。仍用草鞋底炙热按入。忌房事。
四物汤 [血热] 川芎 生地 当归 白芍
缩砂散 [虚热] 砂仁 黄连 木贼草 等分为末, 每二钱, 米饮调下。

治肛门痒痛方六

秦艽芜活汤 [治痒] 羌活钱半 黄耆各一钱 防风七分 升麻 麻黄 柴胡 炙草各五分 本三分 细辛 红花各一分此方兼治痔漏成块下坠, 不任其痒者。
神应黑玉丹 [虫痒] 皮四两 猪悬蹄二十五只 牛角腮三两 乱发 败棕 各二两 槐角两半 苦楝根两二钱半 雷丸芝麻各一两 锉碎, 磁器内?存性, 为末, 入乳香去油五钱, 麝香二钱, 和匀, 酒糊丸。先嚼胡桃肉一枚, 以温酒吞下三五十丸, 空心、食前、晚三服除根。兼治诸痔。
扁蓄汤 [又] 扁蓄一握, 水一升煮取五合, 去渣, 隔夜先不食, 明晨空心饮之, 虫即下。小儿同法。
七圣丸 [治痛] 郁李仁泥一两半 羌活一两 煨大黄八钱 桂心 槟榔 木 香 川芎各五钱 蜜丸, 白汤下三五十丸, 微利即愈, 切不可快利, 其痛更甚。
《脉诀》曰: 积气生于脾脏旁, 大肠疼痛阵难当, 此药主之。
宽肠丸 [便闭] 黄连 枳壳等分面糊丸, 米饮下五十丸。
当归郁李仁汤 [肠出下血] 郁李仁 皂角仁?各一钱 枳实七分 秦艽 麻仁 归梢 生地 苍术各五分 煨大黄 泽泻各三分

胃病源流(胃痈 胃痛)

(足阳明胃脉, 起于鼻孔交颠中, 傍纳太阳之, 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出人迎, 循颊车, 上耳前, 过客主人, 循发际, 至额颅。其支者从人迎循喉咙入缺盆, 下膈, 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 下挟脐, 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 下至气街中而合, 以下髀关, 抵伏, 下膝膑中, 下循胫外廉, 下足跗, 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 入大指间出其端, 次注于足太阴脾经。每日辰时, 周身气血俱注于胃。足阳明胃经, 多气复多血。)

脾与胃俱属土, 脾内而胃外, 以脏腑言之也。脾阴而胃阳, 以表里言之也。脾主运而胃主化, 以气化言之也。 故脾与胃相连, 顾胃当相火居正之地, 而其地又为太阳少阳部位相合而明之处, 故曰阳明。凡三焦胆之所游部, 心包络之所总司, 皆与胃同, 有腐熟水谷之妙。经曰: 阳明者, 午也。午为夏之中, 相火之本职。又三阳之合气, 故于十二经气独盛, 血独旺, 热极多, 而心包络之, 代心以主相火者, 皆与胃同其央用也。故就胃言之, 实营卫之大主, 五脏之宗主, 其气腾而上盛, 则脉倍见于人迎, 其精充而下输, 则脉涌盛于趺阳。仲景治病必三部候脉, 两手之外, 必兼诊两夹喉动脉之人迎, 两足趺之趺阳, 良有以也。说以肾为先天之根, 胃为后天之本, 胃强则后天强, 而先天于以补助, 胃绝则后天绝, 虽先天足恃, 七日不食亦死。故胃虽属腑, 其脉能大见于寸口, 而五脏亦待以养也。夫胃之腑既气独盛, 血独旺, 热独多, 故其为病, 亦皆实热有余之症。试观狂虐温yin, 汗出鼽衄, 口喎唇胗, 腮肿喉痹, 斑黄狂乱, 谵妄潮热, 登高而呼, 弃衣而走, 骂詈不避亲疏。凡其在经、在络、在腑, 无不以气实血热为显症, 非以其腑为两阳合明之故乎。仲景曰: 阳明之为病, 胃家实也。是实固指气独盛、血独旺、热独多所发之病, 皆属有余而言, 非仅燥满便鞭、下焦坚实之谓也。虽然胃家病虽属有余, 而亦时形不足, 譬如相火既虚, 不能为胃蒸化, 胃气即不能旺, 气不旺, 即怯而不支, 故亦有虚寒之症。试观洒洒振寒, 善伸数欠, 颜黑, 恶人与火, 闻水声惕然而惊, 心欲动, 独闭户牖而处, 身以前皆寒栗, 胃中寒胀, 阳明之虚寒有如此者, 安得泥胃家实之一言, 概从有余治之哉。凡此症病, 为实、为虚, 皆可按 《内经》而绎之者也。

【胃病虚实】

《内经》曰: 胃脉实则胀, 虚则泄。东垣曰: 胃中元气盛, 则能食而不伤, 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 则能食而肥; 脾胃俱虚, 则不能食而瘦, 或食而肥, 虽肥而四肢不举。

【胃病症治】

《灵枢》曰: 饮食不下, 隔塞不通, 邪在胃脘也。又曰: 胃中寒, 则手鱼际之络脉多青, 胃中热, 则手鱼际之络脉多赤。又曰: 面热者足阳明病, 两跗之上脉竖坚者, 足阳明症, 此为胃脉也。《入门》曰: 不思饮食, 心腹胀痛, 呕哕恶心, 噫气吞酸, 面黄肌瘦, 怠惰嗜卧, 常多自利, 或发霍乱, 及五噎八痞, 膈气反胃等症, 皆宜平胃散

《千金》曰: 脾胃虚弱, 饮食不进, 面黄肌瘦,胸膈痞闷, 食不消化, 或噫气吞酸, 以养胃进食汤治之。东垣曰: 胃实宜平胃散, 胃虚宜异央散, 不进饮食宜养胃进食汤。

【胃绝候】

《内经》曰: 胃终者, 口目动作, 善惊, 妄言, 色黄, 其上下经盛不仁, 则终矣。

《脉经》日; 胃绝五日死, 何以知之? 脊痛, 腰中直, 不可反复。

胃痈

胃阳遏抑病也。《圣济总录》云: 胃脘痈, 由寒气隔阳, 热聚胃口。寒热不调, 血肉腐坏, 气逆于胃, 故胃脉沉细, 阳气不得上升, 人迎热甚, 令人寒热如虐, 身皮甲错, 或咳嗽, 或呕脓血。若脉洪数, 脓已成也, 急用排脓之剂。脉迟紧, 属瘀血也, 急当议下, 否则毒气内攻, 肠胃并腐, 其害不小。但此症又不比肺痈之可认, 茍不呕脓血, 末免他误矣, 疡家可不知方脉之理乎。据此, 则知胃痈之症, 端由胃阳之遏。然其所以致遏, 实又有因, 不但寒也, 必其人先有饮食积聚, 或好饮醇醪, 或喜食煎, 一种热毒之气, 累积于中。又或七情之火, 郁结日久, 复感风寒, 使热毒之气, 填塞胃脘, 胃中清气下陷, 故胃脉沉细, 惟力风寒所隔, 故人迎紧盛也。若有此二脉, 非胃痈而何。然症之成也必以渐, 而治之之法, 亦不可混施, 如初起寒热如疟, 咳唾脓血(宜射干汤, )后必有风热固结, 唇口润动者(宜薏苡仁汤。)有因积热结聚着(宜清胃散芍药汤。)有胸乳间痛, 吐脓血腥臭者(宜牡丹散。 )宜各因其症, 而以药瘳之也。

【脉 法】

《内经》曰: 诊此者, 当候胃脉, 其脉当沉细。沉细者, 气逆也。逆者, 人迎甚盛, 甚盛则热。人迎者, 胃脉也, 逆而盛, 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 故胃脘为痈也。

【胃痈症治】

《灵枢》曰; 中脘穴属胃, 隐隐痛者, 胃脘痛也。

《入门》曰: 外证寒热如疟, 胃浊, 肺益失养, 故身皮甲错, 或咳或呕, 或唾脓血, 射干汤主之, 千金内消散、内消沃雪汤、 东垣托里散, 皆可服。 胃痛 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 多气多血, 壮者邪不能干, 虚则着而为病, 偏寒偏热, 水停食积, 皆与真气相搏而痛。 惟肝气相乘为尤甚, 以木性暴, 且正T也, 痛必上支两, 里急, 饮食不下, 膈咽不通, 名曰食痹, 谓食入即痛, 吐出乃止也(宜肝气犯胃方。 )说以肝木相乘为贼邪, 肾寒厥逆为微邪, 挟他脏而见症, 当与心痛相同。 但胃经本病, 或满或胀或呕吐吞酸, 或不食, 或便难, 或泻痢, 或面浮黄, 四肢倦怠。 此等本病, 必与客邪参杂而见。说胃病有因外吸凉风, 内食冷物, 卒然痛者(宜二陈汤加草蔻仁、干姜、吴萸。)有因寒者(宜草果、厚朴、良姜、菖蒲, )寒且甚者(宜荜澄茄一粒纳去核枣中, 水草纸包煨存性, 或酒或米汤下, 日一枚, 七日愈。)有因火者(宜清中。)有因瘀血者(宜桃仁承气汤。 )有因气壅者(宜沉香降气汤。)有因酒者(宜干姜、蔻仁、砂仁。 )有因痰者(宜南星安中汤, 如甚, 加白螺蛳壳?过一钱, )且有痰火者(宜白矾朱砂, 醋糊丸, 姜汤下。)有因诸虫者(宜剪红丸。)有因食而按之满痛者(宜大柴胡汤。 )有因虚寒者(宜理中汤。)胃痛形症, 有可历举如此。总之, 七情之由作心痛, 食积痰饮瘀血作胃脘痛, 二语正是分明, 曷言乎卫生资格考试网尔。如食积痰饮瘀血, 皆储于胃中者, 故其为病而痛, 为胃脘痛也。然胃痛必有虚实, 总以按之痛止者为虚(宜参术散, )按之痛反甚者为实(宜栀萸丸, )其大较也。至于痛甚者脉必伏, 是又不可不知。 其用药之法, 凡痛必须温散, 切不可补气, 以气旺不通, 则反甚也, 顾安可忽视乎哉。

【脉 法】

《脉诀》曰: 沉弦细动, 皆是痛症。心痛在寸, 腹痛在关, 下部在尺, 脉象显然。

【胃痛症治】

丹溪曰: 凡心胃痛须分新久, 明知身受寒、 口吃冷而得者, 初得时, 即温散, 或温利, 稍久则郁, 郁久则热, 热久生火, 便不可用温。必以山栀为热药向导。又曰: 凡痛, 宜分寒、热、虫、血四条, 寒温之, 热清之, 血散之, 虫杀之。又曰: 心胃痛, 须用劫药, 痛方止, 如仓卒散、愈痛散, 皆能治之。又曰: 心胃痛, 用山栀劫药, 又发, 前药必不效, 加元明粉一钱即止。 又曰: 心胃痛时, 虽数日不吃饭不死, 若痛止便吃物, 即复发, 必三五日服药方可吃。

治胃病诸药要品及方三 

平胃散 [胃实] 苍术二钱 陈皮一钱四分 厚朴一钱 甘草六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异央散 [胃虚] 人参 茯苓 白甘草 陈皮 姜 枣
养胃迸食汤 [不食] 人参 茯苓 白术 炙草 苍术 陈皮 厚朴 神# 麦芽

附载仲景分别标本方药

治胃痈方八

射干汤 [初起] 射干去毛 山栀 赤苓 升麻各一钱 赤芍钱半 白术五分
薏苡仁汤 [风热] 苡仁 防己 赤小豆 炙草等分
清胃散 [积热] 归身 生地 丹皮 黄连各钱半 升麻三钱 石膏二钱 细 辛三分 黄岑一钱二分
芍药汤 [又] 赤芍 石膏 犀角 麦冬 木通 朴硝 荠苨 升麻 元参 甘草
牡丹散 [臭脓] 丹皮 地榆 苡仁 黄岑各钱半 赤芍 桔梗 升麻 甘草 败各一钱
千金内消散 [痈末成] 大黄三钱 金银花二钱 酒归尾钱半 木鳖子 赤芍白芷 乳香 没药 角刺 姜蚕 瓜蒌仁 花粉各一钱 甘草节五分 穿山甲三片 蛤粉炒 水酒煎。
内消沃雪汤 [又] 归身 白芍 甘草节 黄耆 射干 连翘 白芷 贝母 陈皮 角刺 花粉 穿山甲 金银花 木香 青皮 乳香 没药各五分 酒大黄钱半 水酒煎。
东垣托里散 [又] 金银花 当归各二钱 大黄 牡蛎 花粉 角刺 连翘 朴硝各六分 赤芍 黄岑各四分 水酒煎。

治胃痛方十三

肝气犯胃方 [食痹] 乌药汁七匙 枳壳汁五匙 白芍汁二十匙 木香汁五匙 灶心土一钱 炒砂仁三分 将二味煎汤, 冲诸汁服。
二陈汤 [因风]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清中汤 [因火] 黄连 山栀 陈皮 茯苓 半夏 草蔻 甘草 加姜
桃仁承气汤 [因瘀]
沉香降气汤 [因气] 沉香 香附 乌药 砂仁 甘草 加盐
南星安中丸 [因痰]
剪红丸 [因虫] 雄黄 木香 槟榔 三棱 莪 贯仲 干漆 陈皮 大黄
大柴胡汤 [圈食]
理中汤 [虚寒]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参术散 [因虚]
栀萸丸 [因实]
仓卒散 [劫药] 山栀四十九个连皮炒 大附子一个炮去脐为粗末 水一杯, 酒半杯, 煎七分, 入盐少部服, 加川芎一钱尤妙。 此方能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 不可屈伸, 痛不可忍, 自汗如洗, 手足冰冷垂死者。
愈痛散 [劫药] 灵脂 元胡莪术 良姜 当归 等分为末, 每二钱, 淡醋汤调服。 此方兼治急心痛。

霍乱源流

霍乱, 胃虚病也。《内经》有水湿火热, 肝木胜土, 厥气上逆之不同, 推而广之, 风寒暑毒之由于外因, 饮食郁结之由于内因者, 皆能致病。其症心腹胀痛, 呕吐泄泻, 憎寒壮热, 头痛眩晕, 先心痛则吐, 先腹痛则泻, 心腹俱痛则吐泻交作, 或手足冷, 或自汗, 甚而转筋入腹则死。要皆由中气素虚, 或内伤七情, 或外感六气, 或伤饮食, 或中邪恶污秽气, 及毒气。往往发于夏秋, 阳热外逼, 阴寒内伏, 使人阴阳否隔, 卒然而病。偏于阳者多热, 偏于阴者多寒。治法惟以祛脾胃之湿为主, 复察所感诸邪之气而散之。然脾胃有虚实, 感邪有阴阳, 尤当熟审, 向来论治者不一, 须参究而归于的是: 如刘河间主火热。孙思邈主饮食积。朱丹溪极赞为先哲谛论, 而复申其说, 以为内有积, 外有感, 阳不升, 阴不降。张子和主风、湿、 暍三气合而为邪, 其意以湿土为风木所T, 又为炎暑蒸郁, 故呕吐者暑热之变, 泄泻者土湿之变, 转筋者风木之变。李士材兼主湿热风暑虚实而分别治之。 罗谦甫专主气不和, 故以地浆为治, 使气和而吐泻自止, 其法最妙。 古复庵则随病之缘感, 人之虚实, 分晰施治, 而大旨则重痰, 故其法必用苏合丸以通否塞, 次进藿香正气散加木香吞来复丹以控痰涎; 若泻已甚, 不用来复丹; 泻而不吐, 胸膈痞闷, 必用浓盐汤探吐; 不论已末吐, 并服藿香正气散, 间服苏合丸; 吐而不泻, 心腹大痛, 频欲登圃, 苦于不通, 则以木香、枳壳煎汤饮之; 若隔而不下, 仍须来复丹引导下行; 若吐泻不止, 元气耗散, 或水粒不入, 或口渴喜冷, 或恶寒战掉, 手足逆冷, 或发热烦躁, 揭去衣被, 此并非热, 由内虚阴盛也, 则用附子理中汤或四逆汤, 俱冷服; 霍乱已透, 余泻未止, 腹有余痛, 一味扁豆叶煎服。按罗古两家之法, 诚能得治霍乱之三昧者, 医者遵守之可也。 然其病因, 亦有当细审者: 手足厥逆, 气少神清, 不渴不热, 小水清白, 因于寒也(宜四逆汤加盐少部; )身热烦渴气粗, 口苦齿燥, 小水短赤, 因于暑也(宜黄连香茹饮冷服; )四肢重着, 骨节烦疼, 胸膈满闷, 因于湿也(宜除湿汤; )腹痛下浊物, 因于多食寒冷也(宜六和汤倍用藿香, 加木香、 紫苏; )腹痛不可近, 因于食积停滞也(宜香砂枳丸加木香、蔻仁; )心胸迷闷, 气结不舒, 因于七情内郁也(宜七气汤; )霍乱而兼转筋, 因于肝木克脾土也, 却与肝经血虚转筋不同(宜平胃散加桂枝、木瓜、柴胡。)以上皆霍乱之兼证所形, 即其兼证, 遂可知其所感以为治也。总之, 邪在上必当吐, 即已吐, 仍使吐之, 以提其气(宜盐汤探吐法。)邪在下, 必当泻, 量其人之气禀, 病之轻重以投药(宜于霍乱药中加大黄。)至霍乱已, 只须米汤调养, 慎勿便与谷食。 若吐泻过多, 四肢逆冷, 不省人事, 急用制南星末三钱, 姜五片煎极热服, 一服可救, 或半夏末姜汁服, 或白矾一钱沸汤下亦效, 然后以药治之(加味姜附汤, )虽至几死, 但有一点胃气存者, 亦可救(先用前南星末等法, 再服回生散。)又如吐泻既多, 津液暴亡, 以至烦渴引饮不止(宜麦门冬、茯苓白术散。 )又如吐泻后虚烦不得眠(宜既济汤、参胡三白汤, )皆宜察治。至如霍乱后阳气衰绝, 或遗尿不知, 气脱不语, 膏汗如油如脂, 燥欲食水, 四肢不收, 或脉微细而舌卷囊缩, 皆属死候。说霍乱轻者, 手足温和, 脉来洪大, 自然易治; 重者厥逆, 脉脱, 脐腹绞痛, 举体转筋, 尚未入腹, 犹有可治, 急当温补以回阳复脉(宜附子理汤、 建中汤。)至妊娠霍乱, 先吐, 或腹痛吐泻, 必由于热(宜香茹散或加苏梗, )头痛体疼发热, 必挟风(宜藿香正气散去厚朴, 加防风、苏梗, )患此者防损胎。 产后霍乱, 藏府虚微, 饮食不消, 触冒风冷所致也, 其有热而欲饮水者(宜五苓散, )有寒而不欲饮水者(宜理中汤, )有虚冷者(宜附子理中汤或来复丹, )皆宜分别。 异乡人初到他方, 不伏水土, 亦吐利兼作(宜加正气散。)若干霍乱, 即俗云绞汤痧, 亦由胃气虚, 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 郁于胸腹间, 上不得吐, 下不得泻, 以致肠胃绞痛异常, 胸腹骤胀, 遍体紫黑, 头顶心必有红发, 急寻出拔去之, 急以三棱鎞针刺委中, 挤出热血, 可立苏, 更用新汲凉水入盐两部恣饮, 得吐泻即止, 委中穴在两膝下湾横纹中间两筋之中, 刺入一分, 然后用药治之(宜苏合香、藿香、 檀香、乳香、芒硝、童便、川芎、白芷、苍术及二陈汤、藿香正气散, 必效, )切不可用凉药, 但药必冷服, 切忌火酒姜蒜谷气米饮热汤, 入口即死, 慎之慎之。 更有进者, 乘船坐车, 发晕呕吐, 亦属霍乱之类(宜大半夏汤, )其大吐泻, 渴欲饮水者, 往往至于死, 急饮童便或己便, 可救, 或以白矾末一钱, 百沸汤点稍温服。亦可。

【脉 法】

《得效》曰: 霍乱脉浮洪可救; 微迟而不语, 气少, 难治。

丹溪曰: 脉多尖或绝。

《医鉴》曰: 脉代者霍乱, 代而乱者亦霍乱。又关脉滑为霍乱吐利, 又滑而不匀, 必是霍乱吐利, 脉代勿讶。

《脉诀》曰: 滑数为呕, 代者霍乱, 微滑者生, 涩数凶断。

《正传》曰: 脉微涩或代散, 或隐伏, 或虚大, 或结促, 不可断以死, 脉乱故也。又曰: 浮大而洪者为可救, 微弱而迟者为难救。

【霍乱所由】

经曰: 五郁之发, 发病呕吐, 霍乱注下。

又曰: 太阴所至为中满, 霍乱吐下。又曰: 岁土不足, 风乃大行, 民病飧泄, 霍乱体重腹痛, 筋骨摇并。启元子曰: 皆脾热所生也。

《入门》曰: 霍乱多责于热, 故夏秋为盛, 寒月亦由伏暑。

【霍乱证治】

《入门》圃: 邪在上焦。吐而不利; 邪在下焦, 利而不吐; 邪在中焦, 吐利并作。轻者只曰吐利, 重者乃曰霍乱, 以挥霍变乱也, 甚则转筋入腹必死。

《得效》曰: 人之脏腑, 冷热不调, 饮食不节, 生冷过多。 起居失宜, 露卧当风, 使风冷之气归于三焦, 传于睥胃, 脾胃得冷, 不能消化水谷。 致令真邪相干, 饮食变乱于肠胃之间, 心腹疼痛。发作吐利, 或兼发热, 头疼体痛, 心腹刺痛, 虚烦, 或转筋拘急疼痛, 或呕而无物, 或四肢逆冷, 烦闷昏塞而欲死。 海藏曰: 凡霍乱, 渴为热, 不渴为寒。

《千金方》曰: 阳明属胃大肠, 以养宗筋, 吐泻津液暴亡, 宗筋失养, 轻者两脚转筋而已, 重者遍体转筋入腹, 手足逆冷, 危甚风烛矣, 仓卒间, 急以盐填脐中, 炮艾不计壮数, 虽已死, 而胸中有暖气者立省, 急用木萸散, 木瓜、食盐、吴萸各五钱同炒, 加茴香, 苏叶、甘草煎服, 再研蒜涂两足心, 虽昏危入腹者亦效。

【霍乱不治证】

《纲目》曰: 霍乱转筋入腹, 四肢厥冷, 气欲绝, 如脉洪大可治, 脉微而舌卷囊缩不治。 《得效》曰: 兼喘烦躁者不治, 脉微迟气少不语难治。

《入门》曰: 大渴大躁大汗遗尿者死, 回生散救之。

《回春》 曰: 干霍乱吐泻不得, 胸腹胀硬。 而唇青黑, 手足冷过腕膝, 六脉伏绝, 气喘急, 舌短囊缩者死。

治霍乱方二十六

苏合丸 [总治] 白术 青木香 犀角 香附 安息香 朱砂诃子 檀香 沉香 麝香 丁香 冰片 荜拨 熏陆香 苏合香各一两 共为末, 用安息香熬膏, 并苏合香油蜜丸, 弹子大, 蜡封。
藿香正气散 [又] 藿香 白芷 紫苏 茯苓 大腹皮 厚朴 陈皮 白术 桔梗 半夏 甘草
来复丹 [又] 硫黄 硝石 青皮 陈皮 元精石 五灵脂 醋糊丸, 每三十丸, 空心米汤下。
附子理中汤 [阴盛]

附子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四逆汤 [又] 附子 干姜 甘草
黄连香茹饮 [因暑] 黄连 香茹 扁豆 厚朴 甘草
除湿汤 [因湿] 苍术 本 羌活 防风 升麻 柴胡
六和汤 [食冷] 香茹 砂仁 半夏 人参 杏仁 赤苓 甘草 木瓜 厚朴 扁豆 藿香
香砂枳丸 [食滞] 木香 砂仁 枳壳 白术
七气汤 [情郁] 半夏 厚朴 白芍 茯苓 人参 桂心 紫苏 橘红
平胃散 [转筋] 苍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建中汤 [回阳] 白芍 桂枝 生姜 甘草 黑枣 饴糖
香茹散 [妊娠] 黄连 香茹 厚朴 甘草。
五苓散 [产后] 茯苓 猪苓 白 泽泻 肉桂
理中汤 [又] 人参 白术 甘草 生姜
二陈汤 [干霍乱]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回生散 [吐泻过多] 藿香 陈皮各五钱
加味姜附汤 [又] 炮姜 附子 人参各一钱半 炙草七分
麦门冬汤 [烦渴] 麦冬二钱 陈皮 半夏 白术 茯苓各一钱 小麦半合人参 甘草各五分 姜三片 乌梅一个 一名九君子汤。
茯苓白术散 [又] 滑石一两 寒水石 石膏 泽泻 甘草各五钱 白术 茯苓 人参 桂枝各二钱半 每末三钱, 开水下, 姜汤亦可。此方兼治中暑霍乱。
参胡三白汤 [虚烦] 人参五分 柴胡 白术 白茯苓 白芍 当归 陈皮 麦冬 山栀 甘草各八分 五味子十粒 姜二片 乌梅一个 灯心一圈
既济汤 [又] 麦冬二钱 人参 竹叶 炙甘草 半夏 附子各一钱 姜五片粳米百粒
加减正气散 [不伏水土] 苍术二钱 厚朴 藿香 陈皮 砂仁 香附 半夏 甘草各一钱 姜二片 枣一枚 灯心十根
大半夏汤 [船车晕] 半夏 陈皮 赤苓各二钱半 姜五片
盐汤探吐法 [吐法] 用极咸盐汤三碗, 热饮一碗, 指探令吐, 不吐再服一碗, 吐讫仍饮一碗, 三吐乃止。此法极良, 不伤人。
地浆法 [总治] 于墙阴掘地约二三尺部, 入新汲水搅之, 澄清服一杯,既取土气安养中宫, 又取墙阴无燥热气, 又取新汲水能解热郁, 说阴中之阴, 能治阳中之阳也。

诸痿源流

诸痿, 热伤血脉病也。说火热之邪伤及血脉, 皆能发为经筋、骨髓、血脉、肌肉、 皮毛之痿。然其病之源, 则以肺为主, 以肺燥居土, 主气畏火, 而行治节, 必金清而后气行, 充于一身之筋骨血肉皮毛间, 何至于痿。若起居失度, 嗜欲无端, 饮食非宜, 以致火动, 热邪乘金, 肺先受克, 内则叶焦, 外则皮毛虚弱, 由是而着于筋脉骨肉, 则病生痿跫。所以然者, 肺为诸脏之长, 又为心说, 一切起居嗜欲饮食, 皆足伤气, 气伤即肺受之而亦伤, 且心火上乘肺气虚而受其乘, 必金病为喘鸣, 金失清肃, 火留不去, 故肺热叶焦, 五脏因肺热自病, 气不行, 发为痿跫也。乃古人治痿独取阳明者, 何也?经云: 真气与谷气并而充身。又云: 阳明为藏府之海, 阳明虚, 则五藏无所禀, 不能行气血濡筋骨利关节, 故肢体中随其不得受水谷气处而成痿。又云: 冲为十二经之海, 主渗灌溪谷, 与阳明合于宗筋, 而阳明为之长, 皆属于带脉络于督脉, 阳明虚则宗筋缓, 故足痿不用。统观经旨, 欲除肺热, 必先除阳明之热, 而养其阴, 调其虚实, 和其逆从, 斯宗筋润, 筋骨束, 机关利, 而病已也。试举五脏所生痿病言之, 经曰: 肺气热, 叶焦, 则皮毛虚弱急薄, 而行痿蹩。说肺痿者, 皮毛痿也; 躄者, 足弱不能行也(宜犀角桔梗汤。)经又曰: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 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 枢折挈, 胫纵而不任地, 说心痿者, 脉痿也。下脉指三阴在下之脉。 枢折挈者, 四肢关节之处, 如枢纽之折而不能提挈。胫纵者, 纵缓也(宜铁粉丸。 )经又曰: 胆气热, 则胆泄口苦, 筋膜干, 筋膜干则筋纵而挛, 发为筋痿。说肝痿者, 筋痿也。胆附于肝, 肝热则胆泄, 故口苦。筋膜受热则血液干, 故拘挛而为筋痿也(宜紫葳汤。)经又曰: 脾气热, 则胃干而渴, 肌肉不仁, 发为肉痿。 说脾痿者, 肉痿也。脾与胃以膜相连, 而开窍于口, 故脾热则胃干而渴, 且精耗而肌肉不仁也(宜二陈汤加人参、黄耆。)经又曰: 肾气热, 则腰脊不举。 骨活而髓减。说肾痿者, 骨痿也。腰者肾之府, 腰贯脊主髓, 故肾热而见证若此也(宜金刚丸。)此五痿者, 必外征之色, 肺热色白而毛败, 心热色赤而络脉溢, 肝热色苍而爪活, 脾热色黄而肉濡, 肾热色黑而齿槁, 必然之理也。而五痿之外, 又有属湿热者(宜加味二妙丸, )有属湿痰者(宜二陈汤加、黄柏、竹沥、姜法, )有属血虚者(宜四物汤、 二妙丸合用, )有属气虚者(宜四君子汤、二妙丸合用, 再加当归、地黄、板、虎骨, )有属食积者(宜木香槟榔丸, )有属死血者(宜归梢汤, )有属脾气太过者必四肢不举(宜大承气汤下之, )有属土气不及者亦四肢不举(宜四君子汤加当归, )有热而痿厥者(宜虎潜丸, )有痿发于夏者, 即俗名疰夏, 另详疰夏条(宜清暑益气汤。)以上十证, 皆痿之属, 非可混治也。昔东垣治痿, 总以黄柏为君, 黄耆为佐, 而无一定之方, 随其证之为痰、 为湿、为热、为寒、为气、为血, 各加增药味, 活泼制方, 其真善于治痿者乎。 然必其人能休息精神, 淡泊滋味, 尤是顶门一针。另有阴痿, 则由命门火衰, 下焦虚寒之故, 另详本条(宜鹿茸散。)

【脉 法】

《内经》曰: 睥脉缓甚为痿厥。《脉经》曰: 诊人痿蹩, 其脉虚者生, 紧急疾者死。

《脉诀》曰: 尺脉虚弱, 缓涩而紧, 病为足痛, 或是痿病。子和曰: 痿脉多浮而大。

【痿病证治】

河间曰: 痿谓手足痿弱, 无力以运动也。由肺金本燥, 燥之为病, 血衰不能养荣百骸, 故手足痿弱, 不能运动。犹秋金旺, 则草木痿落, 病之象也, 痿犹萎也。子和曰: 痿之作也, 皆五月六月七月之时, 午者少阴君火之位, 末者湿土庚金伏火之地, 申者少阳相火之分, 故病痿之人, 其脉脬大。丹溪曰: 肺金体燥而居上, 主气, 畏火者也。脾土性湿而居中, 主四肢, 畏木者也。火性炎上, 若嗜欲无节, 则水失所养, 火寡于畏, 而侮所胜, 肺得火邪而热矣。木性刚急, 肺受热则金失所养, 木寡于畏而侮所胜, 脾得木邪而伤矣。肺热则不能管摄一身, 脾伤则四肢不能为用, 而诸痿之病作矣。泻南方, 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 何脾伤之有; 补北方, 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 何肺热之有。阳明实则宗筋润, 能束骨而利机关矣, 治痿之法, 无出于此。又曰: 痿病切不可作风治, 用风药。

《正传》曰: 苍术、黄柏, 治痿之圣药也。又曰: 肝肾俱虚, 筋骨痿弱, 宜加味四斤元、五兽三匮丸; 湿热痿弱, 宜神龟滋阴丸、三妙丸、加味二妙丸; 长夏暑湿成痿, 宜健步丸、四制苍白丸、 清燥汤。

冶痿方二十一

犀角桔梗汤 [肺痿] 黄耆 石斛 天冬 麦冬 百合 山药 犀角 通草 桔梗 黄岑 杏仁 秦艽
铁粉丸 [心痿] 铁粉 银屑 黄连 苦参 石蜜 龙胆龙齿 牛黄 秦艽 丹皮 白鲜皮 地骨皮
紫葳汤 [肝痿] 紫葳 天冬 百合 杜仲 黄芩 黄连 萆薢 牛膝 防风 菟丝子 白蒺
二陈汤 [脾痿]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金刚丸 [肾痿] 萆薢 杜仲 肉苁蓉 菟丝子等分 洒煮猪肾, 打泥为丸。
加味二妙丸 [因湿] 归梢 防己 草解 苍术 黄柏 牛膝 龟板
四物汤 [血虚] 川芎 白芍 当归 生地
二妙丸 [又] 苍术 黄柏
四君子汤 [气虚]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木香槟榔丸 [食积] 木香 槟榔 白术 枳实 陈皮 香附
归梢汤 [死血] 归梢 赤芍 莪 桃仁 红花
大承气汤 [睥太过] 大黄 芒硝 厚朴 枳实
虎潜丸 [痿厥] 龟板 黄槄各四两 熟地 知母各二两 牛膝三两半 陈皮七钱 干姜五钱 白芍一两半 锁阳 虎骨 归各一两 加附子更妙。酒糊丸。治痿厥如神。
清暑益气汤 [疰夏] 黄耆 升麻 苍术 白术 人参 神# 泽泻 陈皮
黄柏 当归 麦冬 干姜 青皮 五味子 炙甘草
加味四斤元 [肝肾虚] 酒牛膝两半 川乌 虎胫骨 肉苁蓉各一两 乳香 没药各五钱 蒸木瓜一个, 捣如泥, 和酒糊丸, 温酒或淡盐汤下七十丸。
五兽三匮丸 [又] 鹿茸酥炙、血竭、虎胫骨酥炙、牛膝酒浸、金毛狗脊烧去毛各一两, 共为末, 即五兽也。另用附子一个去皮脐, 去中心, 入朱砂细末一两填满, 木瓜一个, 去皮去中心, 入附子于内, 以附子末说口,即三匮也。却以三匮正坐于磁缸内, 重汤蒸极烂, 和五兽末捣丸, 木瓜酒下。血竭一名麒麟竭
神龟滋阴丸 [湿热] 龟板酥炙四两 盐黄柏 盐知母各二两 五味子 杞子 锁阳各一两 干姜五钱 酒糊丸, 盐酒下。此治膏粱之人湿热伤肾, 脚膝痿弱。
三妙丸 [又] 制苍术六两、酒黄柏四两 牛膝二两 此治湿热下流两脚,麻木痿弱, 或如火烙之热, 皆湿热也。
健步丸 [长夏暑湿] 防己一两 羌活 柴胡 滑石 酒花粉 炙甘草各五钱 防风 泽泻各三钱 苦参 川乌各一钱 肉桂五分 酒糊丸, 葱白、荆芥汤下。
四制苍白丸 [又] 黄柏二斤, 以人乳、童便、米泔各浸八两, 酥炙八两,浸炙各宜十三次, 苍术八两用川椒、补骨脂、川芎、五味子各炒二两, 拣去诸味,只取柏蜜丸, 早酒、午茶、晚白汤, 各下三五十丸。
清燥汤 [又]
黄耆 白术各钱半 苍术一钱 陈皮 泽泻各七分 赤苓 人参 升麻各五分 生地 当归 猪苓 麦冬 神# 甘草各三分 黄连 黄柏 柴胡各二分 五味子九粒 水煎服。
相关文章
 第三节 基本病变X线表现
 见闻浅思杂录十五:刍议“柴胡劫肝阴”
 阳和丸(《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吃素时补充蛋白质:四神汤(转贴)
 说你不知道的事儿--男精女血
 小郎中实习手记四十:中西医结合专业是名亡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