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诸病源候论教程:咽喉心胸病诸候
来源:咽喉心胸病诸候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卷之三十 唇口病诸候(凡十七论)
隋 巢元方


一、口舌疮候

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受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诊其脉,浮则为阳,阳数者,口生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凡人常觉脊背崛强,不问时节,缩咽膊内,仰面努膊井向上,头左右两向 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气行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终尽除也。

二、紧唇候

脾与胃合,胃为足阳明,其经脉起受于鼻,环受于唇,其支脉入络受于脾。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受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亦名沈唇。

三、唇疮候

脾与胃合,足阳明之经,胃之脉也,其经起受于鼻,环受于唇,其支脉入络受于脾。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

四、唇生核候

足阳明为胃之经,其支脉环受于唇,入络受于脾。然脾胃为表里,有风热邪气乘之,而冲发受于唇,与血气相搏,则肿结;外为风冷乘,其结肿不消,则成核。

五、口吻疮候

足太阴为脾之经,其气通于口。足阳明为胃之经,手阳明为大肠之经,此二经脉交并受于口。其腑脏虚,为风邪湿热所乘,气发于脉,与津液相搏,则生疮,恒湿烂有汁,世谓之肥疮,亦名燕口疮。

六、唇口面皴候

唇口面皴者,寒时触冒风冷,冷折腠理,伤其皮肤,故令皴劈。经络之气,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其脉有环唇夹于口者。若血气实者,虽劲风严寒,不能伤之;虚则腠理受于面受邪,故得风冷而皴劈也。

又,冬时以暖汤洗面及向火,外假热气,动受于腠理,而触风冷,亦令病皴。

七、缺候

人有生而唇缺,似兔唇,故谓之兔缺。世云,由妇人妊娠时见兔及食兔肉使然。

八、口臭候

口臭,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腑脏气臊腐不同,蕴积胸膈之间,而生受于热,冲发于口,故令臭也。

《养生方》云∶空腹不用见臭尸,气入脾,舌上白黄起,口常臭也。

九、口舌干焦候

手少阴,心之经也,其气通受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其气通于口。腑脏虚热,气乘心脾,津液竭燥,故令口舌干焦也。

诊其右手寸口名曰气口以前脉,沉为阴,手太阴肺之经也。其脉虚者,病苦少气不足以息,嗌干,无津液故也。又,右手关上脉,浮为阳,足阳明胃之经也。其脉虚者,病苦唇口干。又,左手关上脉,浮为阳,足少阳胆之经也。其脉实者,病苦腹中满,饮食不下,咽干

十、舌肿强候

手少阴,为心之经,其气通受于舌;足太阴,脾之经,其气通于口。太阴之脉起受于足大指,入连舌本。心脾虚,为风热所乘,邪随脉至舌,热气留心,血气壅涩,故舌肿。舌肿脉胀急,则舌肿强。

十一、謇吃候

人之五脏六腑,禀四时五行之气,阴阳相扶,刚柔相生。若阴阳和平,血气调适,则言语无滞,吐纳应机。若阴阳之气不和,腑脏之气不足,而生謇吃。此则禀性有阙,非针药所疗治也。

若腑脏虚损,经络受邪,亦令语言謇吃。所以然者,心气通受于舌,脾气通于口,脾脉连舌本,邪乘其脏,而搏受于气,发言气动,邪随气而干之,邪气与正气相交,搏于口舌之间,脉则痞涩,气则壅滞,亦令言謇吃,此则可治。

《养生方》云∶愤满伤神,神通受于舌,损心则謇吃。

十二、重舌候

舌,心之候也。脾之脉起受于足大指,入连受于舌本。心脾有热,热气随脉波受于舌本,血脉胀起,变生如舌之状,在于舌本之下,谓之重舌。

十三、悬肿候

悬痈,为音声之关也。喉咙,气之所上下。五脏六腑有伏热,上冲受于喉咽,热气乘受于悬痈,或长或肿。

十四、咽喉垂倒候

喉咙者,气之所上下也,五脏六腑,呼吸之道路。腑脏有风邪,热气上冲咽喉,则肿垂,故谓之垂倒。

十五、失欠颔车蹉候

肾主欠,阴阳之气丁引则欠。诸阳之筋脉,有循颔车者,欠则动受于筋脉,筋脉挟有风邪,邪因欠发,其急疾,故令失欠颔车蹉也。

十六、数欠候

肾主欠,而肾为阴也。阳气主上,阴气主下。其阴积受于下者,而阳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二气交争,而挟有风者,欠则风动,风动与气相击,故欠数。

十七、失枕候

失枕,头项有风,在于筋之间,因卧而气血虚者,值风发动,故失枕。


 

卷之三十 咽喉心胸病诸候(凡十一论)

一、喉痹

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人阴阳之气出受于肺,循喉咙而上下也。风毒客受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故喉肿塞而痹痛。

脉沉者为阴,浮者为阳,若右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是喉痹之候也。亦令人壮热而恶寒,七八日不治,则死。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两手拓两颊,手不动,搂肘使急,腰内亦然,住定。放两肘头向外,肘膊腰气散尽势,大闷始起,来去七通。去喉痹。

又云∶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捉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颈骨急强,头风脑旋,喉痹,膊内冷注偏风。

二、马喉痹候

马喉痹者,谓热毒之气结受于喉间,肿连颊而微壮热,烦满而数吐气,呼之为马喉痹。

三、喉中生谷贼不通候

谷贼者,禾里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误作米而人食之,则令喉里肿结不通。今风热气在于喉间,与血气相搏,则生肿结,如食谷贼者也,故谓之喉中生谷贼。不急治,亦能杀人

四、狗咽候

喉内忽有气结塞不通,世谓之狗咽。此由风热所作,与喉痹之状相似。但俗云误吞狗毛又云∶治此病者,以一抟饭共狗分食便瘥,所以谓之狗执业药师咽。

五、咽喉疮候

咽喉者,脾胃之候也。由脾胃热,其气上冲喉咽,所以生疮。其疮或白头,或赤根,皆

六、尸咽候

尸咽者,谓腹内尸虫,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或痒或痛,如甘 之候。

七、喉咽肿痛候

喉咽者,脾胃之候,气所上下。脾胃有热,热气上冲,则喉咽肿痛。夫生肿痛者,皆挟热则为之。若风毒结受于喉间,其热盛则肿塞不通,而水浆不入,便能杀人。

八、喉痈候

六腑不和,血气不调,风邪客于喉间,为寒所折,气壅而不散,故结而成痈。凡结肿一寸为,二寸至五寸为痈。

九、咽喉不利候

腑脏冷热不调,气上下哽涩,结搏受于喉间,吞吐不利,或塞或痛,故言喉咽不利。

十、心痹候

思虑烦多则操损心,心虚故邪乘之。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 如满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

诊其脉,沉而弦者,心痹之候也。

十一、胸痹

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 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癖,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不治,数日杀人。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以右足践左足上。除胸痹、食热呕。


 

卷之三十 四肢病诸候(凡十四论)

一、代指候

代指者,其指先肿, 热痛,其色不黯,然后方缘爪甲边结脓,极者爪甲脱也。亦名代甲,亦名糟指,亦名土KT 。一作灶。夫爪甲,筋之余也。由筋骨热盛,气涩不通,故肿结生脓,而爪甲脱。

二、手足发胝候

人手足忽然皮浓涩,而圆短如茧者,谓之胼胝。此由血气沉行,不荣其表,故皮涩浓而

三、手足逆鲈候

手足爪甲际皮剥起,谓之逆鲈。风邪入于腠理,血气不和故也。

四、肉刺候

脚趾间生肉如刺,谓之肉刺。肉刺者,由着靴急小,趾相揩而生也。

五、肉裂候

肉裂者,皮急肉坼破也。由腠理虚,风邪乘之,与血气相冲击,随所击处而肉坼裂也。

六、手足皲裂

皲裂者,肌肉破也。言科时触冒风寒,手足破,故谓之皲裂。

七、尸脚候

尸脚者,脚跟坼破之名也,亦是冬时触犯寒气所以然。

又言脚踏死尸所卧地,亦令脚坼破。

八、足候

病者,自膝以下至踝及趾,俱肿直是也。皆由血气虚弱,风邪伤之,经络痞涩而成也。亦言江东诸山县人多病,云彼土有草名 草,人行误践触之,则令病

九、五指筋挛不得屈伸候

筋挛不得屈伸者,是筋急挛缩,不得伸也。筋得风热则弛纵,得风冷则挛急。

十、四肢痛无常处候

四肢痛无常处者,手足指节皆卒然而痛,不在一处。其痛处不肿,色亦不异,但肉里掣痛,如锥刀所刺。由体虚受于风邪,风邪随气而行,气虚之时,邪气则胜,与正气交争相击,痛随虚而生,故无常处也。

十一、脚跟颓候

脚跟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地,世呼为脚跟颓。

十二、脚中忽有物牢如石如刀锥所刺候

言脚下有结物,牢硬如石,痛如锥刀所刺。此由肾经虚,风毒之气伤之,与血气相击,故痛而结硬不散。

十三、土落脚趾内候

此由脚趾先有疮,而土落疮里,更令疮肿痛,亦令人憎寒壮热。

十四、脚破候

脚破者,脚心坼开也,世谓之脚破。脚心肾脉所出,由肾气虚,风邪客于腠理,致使津液不荣,故坼破也。

相关文章
 出血性脑血管病
 张近川胃脘痛
 积聚
 “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效果调查报告
 鹤顶丹(《万氏家抄方》卷五。)
 求问 侧柏叶和 皂角的中药药性。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