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学纲目教程:卷十一
来源:卷十一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成无己〕云∶眩者,非眩而见其眩,谓眼黑眩也。运者,运为运转之运,世谓之头旋是也。

《内经》论眩,皆属肝木,属上虚。丹溪论眩,主于补虚,治痰降火。仲景治眩,亦以痰饮为先也。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全文见延医。)
〔河〕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动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头目为之眩运而旋转。故火本动也,焰得风则自旋转,人或乘舟车,及作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止,而左右纡曲。故经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眩运而呕吐者,风热甚故也。

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全文见治虚实法。)
〔《本》〕治肝厥头晕,清头目,钩藤散。

钩藤 陈皮 半夏 麦门冬 茯苓(各半两) 石膏 人参 甘菊 防风(各半两) 甘草(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七片,煎至八分,温服。

治肝厥状如痫疾不醒,呕吐。醒后,头虚运发热方。

麻黄 钩藤(取皮) 石膏 干葛 半夏曲 柴胡 甘草 枳壳 甘菊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妇人患头风者,十居其半,每发必掉眩,如在车上。盖因血虚,肝有风邪热故耳。《素问》云∶徇蒙招摇,目眩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归肝。盖谓此也。余常取此方以授人,比他药捷而效速。芎 散

川芎(一两) 当归(三分) 羌活 旋复花 蔓荆子 细辛 石膏 本 荆芥穗 半夏曲(炙)防风 熟地 甘草(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钟,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www.lindalemus.com/wsj/去渣温服,不拘时服。

上甘寒泻风木。

〔罗〕风痰治验 参政杨公,七旬有二,有风痰。于至元戊辰春,忽病头旋眼黑,目不见物,心神烦乱,兀兀欲吐复不吐,心中如懊 之状,头偏痛微肿,面赤色,腮颊亦赤色,足 冷。命予治之。余料之,此少壮之时喜饮酒,久积湿热于内,风痰内作,上热下寒,是阴阳不得交通,否之象也。经云∶治热以寒。虽良工不敢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然而病有远近,治有轻重,参政今年高气弱,上热虽盛,岂敢用寒凉之剂,损其脾胃。经云∶热则砭之。又云∶高巅之上,射而取之。余以三棱针约二十处刺之,其血紫黑,如露珠之状。少顷,头目便觉清利,诸症悉减。遂处方云∶眼黑头旋,虚风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天麻苗谓之定风草,此草独不为风所摇,故以为君。偏头痛者,乃少阳也,非柴胡、黄芩酒制不能治。黄连苦寒,酒炒以治上热,又为因用,故以为臣。橘皮苦辛温,炙甘草甘温,补中益气为佐。生姜、半夏辛温,能治风痰,茯苓、甘草利小便,导湿热引而下行,故以为使。服之数剂,邪气平,生气复而安矣。

天麻半夏汤 治风痰内作,胸膈不利,头旋眼黑,兀兀欲吐,上热下寒,不得安卧。

天麻 半夏(各一钱) 橘皮(去白) 柴胡(七分) 黄芩(酒浸,炒) 甘草(炙) 白茯苓(去皮)前胡(各五分) 黄连(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钟,姜三片,煎至一钟,温服,食后忌酒面生冷物。

〔垣〕羌活汤 治风热壅盛,上攻头目昏眩。

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酒洗) 柴胡(七钱) 黄连(酒煮,一两) 黄柏(酒炒,半两) 栝蒌(酒洗,半两) 甘草(炙,七分) 白茯苓(五钱) 泽泻(六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取清,食后或先卧,通口热服之,日二服。

上苦寒泻风木。

〔《灵》〕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大惑篇)
〔《本》〕治一切头旋,本因体虚,风邪乘于阳明经,上注头面,遂入于脑。亦因痰水在于胸膈上犯大寒,使阳气不行,痰水结聚,上冲于头目,令头转旋。羊角

羚羊角 茯神(各一两) 芎 防风 曰芷 半夏(汤洗七次,各半两) 枳壳 附子(各一分)甘草(三钱)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钟半,生姜五分,慢火煎至七分,去渣,不拘时候温服。

〔《百一》〕都梁丸 治风吹项背,头目昏黑眩痛。

白芷(大块者,用沸汤泡洗四五次,焙干)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荆芥汤点茶下。

〔无〕大豆紫汤 治中风头眩恶风,自吐冷水有汗。(方见 门。)
〔《圣》〕治风头旋,用蝉壳二两,微炒为末,非时下,温酒一钟匕。《针经.胃风篇》云∶上虚则眩。又五脏生成篇云∶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盖蒙,昏冒也。招摇,掉也。瞑,黑眩也。皆谓昏冒摇掉,眼黑眩,属下实上虚也。

〔丹〕陈客妇人,近五十,头痛麻木眩运,脉甚虚。宜补气益血,去风行湿。

天麻(酒,一钱) 人参(半钱) 白术(一钱) 黄芩(半钱) 归身尾(酒,半钱) 川芎(半钱)陈皮(半钱) 甘草(炙,三分)黄耆(三分) 半夏(五分) 生姜(三片)上作一剂,水煎服。

贾舅因劳役,眼眩倦怠,头不爽,肚带溏滑。

黄 (半钱) 人参(半钱) 当归(一钱) 黄柏(炒,三分) 白术(一钱,酒浸) 陈皮(半钱)蔓荆子(五粒) 甘草(炙些)水煎,稍热饮之,丑卯时各一次,去枕眠少时,巳申时又各一次,瘥。

男子因作劳成病,发热脚酸,口苦头运。

白术 茯苓 黄连 川芎(半两) 白芍药 人参 生地 陈皮 当归(各一两) 甘草(一钱)杜仲(炒,六两)分十八帖,食前热下抑青丸二十二粒。

丈夫患热,头眩,脉大而散,此是辛苦中来。

陈皮(三钱)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黄耆(三钱) 木通(一钱)甘草(些) 分三帖服。

〔《本》〕治风眩头运。川芎散 山茱萸(一两) 山药菊花 人参 川芎 茯神(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不拘时候,日三服,不可误用野菊花。

〔《三因》〕芎归汤 治产后去血过多,眩运不省,及伤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疮去血多,拔牙齿去血多不止,悬虚心烦,眩运头重目暗,举头欲倒。(方见妇人大法条。)
〔丹〕头眩属气虚挟痰。无痰作眩,不得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并降火药。湿痰多者,用二陈汤。痰多因火动者,二陈汤加酒芩。眩运,火动其痰,二陈汤加黄芩、苍术、羌活,散风行湿。水煮金花丸治头眩。(方见痰饮。)
〔丹〕眩运不可当者,大黄,三次酒炒干,为末,茶调下,每服一钱至二钱。

一男子,年七十九岁,头目昏眩而重,手足无力,吐痰口口相续,左手脉散大而缓,右手缓而脉大不及于左,重按皆无力,饮食略减而微渴,大便三四日一行。众人皆与风药,至春深必死。予曰∶此皆大虚证,当以补药作大剂服之。众怒而去。余教用人参、黄耆、当归身、芍药、白术、陈皮,浓煎作汤,使下连柏丸三十粒,如此者服一年半,而精力如少壮时。连柏丸,冬加干姜少许,余三时皆依本法,连柏皆姜汁炒为细末,又以姜汁煮糊为丸。

〔《本》〕治虚风头旋,吐痰涎不已。养正丹 水银 硫黄 朱砂(各一两)上用铁盏一只,火上溶铅成汁,次下水银,用柳杖子打匀,取下放少时,下二味末,令冷,研为粉,用米饮丸,或用枣肉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

此药升降阴阳,补接真气,非止头旋而已。

〔垣〕范天 之内,素有脾胃之病,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伸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少,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症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予谓前症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损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 半夏白术天麻汤 治之而愈。

天麻(五分) 半夏(汤洗,一钱半) 人参(五分) 白术(一钱) 苍术(五分) 橘皮 黄泽泻 白茯苓(各五分) 神曲(一钱,炒) 大麦 (一钱半) 干姜(三分) 黄柏(二分)上件 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食前。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亦治内风之神药也。内风者,虚风是也。

黄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甘苦温,除湿补中益气。泽泻、茯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神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 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

上气虚挟痰眩运。余尝治一人,卧则稍轻,但举足则头旋眼黑,以天麻、半夏、茯苓、陈皮、白附、僵蚕、参 、草、归、生姜、黄芩煎汤服之,五六日愈,盖仿此方加减之也。

〔《济》〕芎术汤 治胃中湿痰,眩运呕逆,头重不食。

川芎 半夏(酒洗) 白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七片,煎服不拘时。(一方有附子、桂心,无半夏。)
〔严〕旋复花汤 治中脘伏痰,呕逆眩运。

旋复花 半夏 橘红 干姜(各一两) 槟榔 人参 甘草 白术(各半两)上锉碎,每服一两,姜水煎服。

〔仲〕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呕吐。)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头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方见伤寒。)
〔子和〕青黛散 搐鼻取涎,治眩神效。(方见头痛。)头风眩运,可用独圣散吐之。吐讫,可用清上辛凉之药,防风通圣散加半夏等味。仲景云∶此痰结胸中而致也。(通圣散见痫。)
独圣散 瓜蒂(不以多少) 郁金(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 汁调下服之,用鸡翎探吐。

〔河间〕搜风丸 治邪气上逆,风热上攻,头目眩运,大小便结滞。

人参 茯苓(各半两) 滑石(二两) 藿香(二钱半) 干姜 白矾(生,各一两) 蛤粉(二两)南星 大黄 黄芩(各二两) 牵牛(四两) 薄荷(半两) 半夏(一两) 寒水石(一两)
上为末,滴水丸,小豆大。每十丸,生姜汤下,加至二十丸,日三服。

〔仲〕白术附子汤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 附子(一两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上三味锉,每五钱,姜五片,枣一枚。水钟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本》〕治体虚有风,外受虚湿,身如在空中。二生散 生附子(去皮脐) 生南星(各等分)上二味, 咀,每服四大钱,水一钟,生姜十片,慢火煎至八分,去渣服。戊午年,予在新安有此疾,名医传授此方,三服愈。

〔仲〕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白术主之。(短气倚息,形如肿,为支饮。)用泽泻五两,白术二两,以水二升,煮一升,分温再服。

运气眩有二∶一曰风助肝盛眩。经云∶厥阴司天之政,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三之气,风乃时举,民病掉眩。

又云∶厥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又云∶厥阴之胜,耳鸣头眩。又云∶厥阴之复,筋骨掉眩,治以诸凉是也。

二曰湿邪伤肾眩。经云∶太阴司天,湿yin所胜,头项腰背痛而眩,治以苦热是也。

〔河〕神妙散 搐鼻,治头目昏眩,偏正头痛。(方见头痛门。)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全文见针灸。盖者,百会穴也。补百会、风府二穴,则眩愈。)上气不足,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补足外踝下留之。(全文见针灸。

)邪在肾,肩背头项痛,时眩,取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全文见针灸。)
〔《怪穴》〕头目眩运∶至阴
〔《标》〕金门 申脉
〔桑〕风池 神庭(内风池《通玄》同) 金门(泻) 三里(补)
〔《心》〕头晕怕寒,些少风寒,则目暗僵仆,不分冬夏,常用绵帽包,日夜不离,一去帽即发∶百会 惺惺(一分,恐上星) 风池(二寸半,主头大热) 丰隆(二寸半)
〔桑〕头热∶上囟 风门 攒竹 百会
〔《甲》〕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如颜色青者,上星主之。取上星者,先取,后取天牖、风池。

如头痛颜青者,囟会主之。风眩引颔痛,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风眩目瞑,恶风寒,面赤肿,前顶主之。风眩目眩,颅上痛,后顶主之。风眩惊,手脘痛,泄风,汗出至腰,阳谷主之。脑风目瞑头痛,风眩目痛,脑空主之。风逆暴,四肢肿,湿则唏然寒,饥则烦心,饱则眩,大都主之。头眩目痛,至阴主之。

〔丹〕左手脉数热多,脉涩有死血。右手脉实痰积,脉大必有久病。

癫痫

癫痫,即头眩也。痰在膈间,则眩微不仆。痰溢膈上,则眩甚仆倒于地,而不知人,名之曰癫痫。徐嗣伯云∶大人曰癫,小儿曰痫,其实一疾也。然与中风、中寒、中暑、尸厥等仆倒不同。凡癫痫仆时,口中作声,将省时,吐涎沫,省后又复发,时作时止,而不休息。中风、中寒、中暑、尸厥之类,则仆时无声,省时无涎沫者,后不复再发,间有发者,亦如癫痫之常法也。

〔丹〕痫属惊与痰,宜吐。大率行痰为主,黄芩、黄连、栝蒌、半夏、南星。寻火寻痰,分多少治之,无有不愈。分痰与热,有热以凉药清其心。有痰必用吐药,吐后用东垣安神丸。此证必用吐,吐后用平肝之药,青黛、柴胡、川芎之类。

〔海〕治长、洪、伏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者,灸第三椎、第九椎,服局方妙香丸,以针穿一眼子透,冷水内浸少时,服之如本方。若治弦、细、缓三脉,诸痫似狂者,李河南五生丸。(妙香丸方见虚烦条。)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全文见针灸。)邪搏阳,则为癫疾。(见诊法,下同。《针经》九针云∶邪入于阳,转为癫疾。)厥成为癫疾。(厥,气上逆也。)
〔《素》〕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奇病论)凡癫痫,及中风、中寒、中暑、中湿、气厥、尸厥而昏眩倒仆,不省人事者,皆由邪气逆上阳分,而乱于头中也。癫痫者,痰邪逆上也。中风寒暑湿及气厥尸厥者,亦风寒暑湿等邪气逆上也。邪气逆上,则头中气乱,头中气乱,则脉道闭塞,孔窍不通,故耳不闻声,目不识人,而昏眩无知,仆倒于地也。以其病在头巅,故曰癫疾。治之者,或吐痰而就高越之,或镇坠痰而从高抑之,或内消痰邪使气不逆,或随风寒暑湿之法用轻剂发散上焦,或针灸头中脉络而导其气,皆可使头巅脉道流通,孔窍开发,而不致昏眩也。

是知癫痫之癫,与厥成癫疾,眩冒癫疾之巅,一疾也。王太仆误分癫为二疾,独孙真人始能一之,今特冠此气乱头巅等经文于癫痫篇首,使人知疾有所归,而治有所据也。

〔《局》〕碧霞丹 治五痫疾。(方见虚实门。)
〔世〕治暗风,天麻、南星、半夏、僵蚕、白附子、防风各半两,白矾二两,用木瓜一个,切去顶取穣,纳前药末,用原顶覆住,面包煨熟,就捣如泥为丸。又用皂角二寸敲细,酒半盏,浸一宿。如发时,取前药一十九粒,纳口中,用酒灌下,取出痰即愈。自省后,日服三十粒,姜汤下。

治风痫及心风病,用皂角三挺捶破滤汁,熬如稀糊,摊纸上晒医学考研网干,取两叶如小钱大,用温浆水浸洗,去纸,注于两鼻孔,各一蚬壳许,须臾涎下,咬箸沥尽涎,后服祛痰丸

代赭石(一两,生) 白矾(二两,生)
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冷水送下,不拘时。

〔仲〕风引汤 治痫疾瘈瘲 。(方见后。)
〔无〕矾丹丸 治五癫百痫,无问阴阳冷热。

虢丹 晋矾(各一两)上用砖凿一窠,可容二两许,先安丹在下,次安矾在上,以炭五斤。炽令炭尽,取出细研,以不经水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橘皮汤下。

〔世〕治暗风,远年日久不愈,皆可服。用地黄。广南道地者,不计多少,火 醋淬七次,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年深者亦治。

〔罗〕参朱丸 治风痫,大有神效。

人参 蛤粉 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KT 猪心血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银花汤下,食远服。

神应丹 治诸痫。

用好辰砂,不拘多少,为细末,用猪心血和之得所,以蒸饼裹蒸取出,就热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食远卧时,煎人参汤下,大有神效。

琥珀寿星丸 天南星(一斤,撅坑二尺深,用木炭五斤 热,取出炭,用好酒一升泼之,将南星趁热下坑,用盆盖讫合,过一宿取出,再焙干为末) 琥珀(四两,取末) 朱砂(二两,一半为衣,一半入药)猪心三个取血,另打生姜面糊搅令稠粘,将猪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进三服。

〔世〕陀僧 治暗风。

取密陀僧成块者,以铁线缠,又用铁线悬挂,火 红,用酒醋一升淬尽,出火毒,研极细,每服一钱,麝香酒调下。

治痫疾。凌霄花一味,为细末,每三钱,空心酒调服,每服药时,以木梳不住手梳其发,又用冷水一碗,逐口含之,水温则换,水尽住梳,如此四十九日,永绝其根。

《杨氏家藏》五痫丸 治癫痫发作,不问新久,并宜服之。

天南星(炮,一两) 乌蛇肉(酒浸一宿,去皮骨,焙,一两) 朱砂(二钱半,另研) 全蝎(二钱,去毒,炒) 半夏(二两,酒洗,焙) 雄黄(一钱半,另研) 蜈蚣(半条,去头足,炙) 白附子(半两,炮)白僵蚕(一两半,炒去丝) 麝香(三钱,另研。) 白矾(一两) 皂角(四两,捶碎,水半升揉汁与白矾同熬干,研)
上为末,姜汁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下。

〔丹〕治痫疾。

川芎(二两) 防风 牙皂角 郁金 明矾(各一两) 蜈蚣(一条)上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空心清茶下十五丸,一日除根。

〔罗〕治痫病、心风病。用天南星,九蒸九曝,为末,生姜汁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煎人参、麦门冬,菖蒲汤下,亦可。

〔《素》〕春脉者肝也,春脉太过,为病在外,善怒,忽忽眩冒而癫疾。(全文见治法。脉来弦实而强为太过。岁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而癫疾。(全文见运气类注。)
〔丹〕治巡检夫人痫,通圣散二钱半,姜三片煎,下犀角丸三十粒。

〔《保》〕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不去节,各五钱) 枯梗 黄芩石膏(各一两) 白术 山栀芥穗(各二钱半) 滑石(三两) 甘草(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两,生姜煎,温服,日再服。若劳汗当风,寒薄为,郁乃痤。此劳汗出于玄府,脂液所凝,去芒硝,倍加芍药、当归,发散玄府之风,当调其荣卫。俗云风刺,或生瘾疹,或赤或白,倍加麻黄、盐豉、葱白出其汗。麻黄去节。亦去芒硝,以咸走血而内凝,故不用之。发汗罢,依前方中加四物汤、黄连解毒,三药合而饮之,日二服。故《内经》曰∶以苦发之。为热在肌表,连内也。小便淋闭,去麻黄,加滑石、连翘,煎药中调木香末一钱匕。麻黄主于表,而不主于里,故去之。腰胁走注疼痛者,加硝石、当归、甘草,一服各二钱,调车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钱。故经曰∶腰者肾之府。伤风者,如在表则辛以散之,在里则苦以下之,兼散之。汗下后,通利荣血,祛逐风邪,每一两加荆芥穗、大黄各二钱,调全蝎末一钱,羌活末一钱。诸风痫搐,小儿急慢惊风,大便秘结,邪热暴甚,肠胃干燥,寝汗切牙,上窜睡语,筋转惊悸,肌肉蠕动,每一两加大黄二钱,栀子二钱,茯苓末二钱匕。如肌肉蠕动者,调羌活末一钱。经曰∶肌肉蠕动,命曰微风。风伤于肺,咳嗽喘急者,每一两加半夏、桔梗紫菀各二钱。如打扑伤损,肢节疼痛,腹中恶血不下,每一两加当归、大黄各三钱半,调没药乳香末各二钱。解利四时伤寒,内外所伤,每一两加益元散一两,葱白十茎,盐豉一合,生姜半两,水一碗,同煎至五七沸,或煎一小碗,温冷服一半,以箸投之,即吐。吐罢后,服一半,稍热服,汗出立解。如饮酒中风,身热头痛如破者,加黄连须二钱,葱白十茎,依法立愈。慎勿用桂枝麻黄汤解之。头旋脑热鼻塞,浊涕时下,每一两加黄连、薄荷各二钱半。《内经》曰∶胆移热于脑,则辛 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已。王注曰∶胆液不澄,则为浊涕,不已如水泉者,故曰鼻渊也。

此为足太阳脉与阳明脉俱盛也。如气逆者,调木香末一钱。

〔《素》〕心脉满大,痫 筋挛。

〔仲〕风引汤 除热癫痫,又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瘲,日数十发,医所不疗。又治脚风。

大黄 龙骨 干姜(各四两) 桂枝(三两) 甘草 牡蛎(各二两)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紫石英 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末,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风热瘈瘲,食后量多少呷之,不用渣,无不效。)
〔河〕犀角丸 治风癫痫,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犀角末(半两) 赤石脂(三两) 朴硝(二两) 白僵蚕(一两) 薄荷叶(一两)
上为末,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水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如觉痰多,即减数。忌油腻炙爆。

龙脑安神丸 治男妇五种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

茯苓(去皮取末,三两) 人参(去芦) 地骨皮 甘草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龙脑(三钱,另研) 牛黄(半两,研) 朱砂(二钱,飞) 桑白皮(一两) 马牙硝(二钱,另研) 麝香(三钱,另研) 乌犀角末(一两) 金箔(三十五片)上十三味,炼蜜为丸,如弹子大,金箔为衣。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又治虚劳发热咳嗽,语涩舌强,日进三服。

〔《灵》〕肝脉小急,痫 筋挛。(王注云∶肝养筋藏血,肝气受寒,故痫 筋挛。)二阴急,为痫厥。

(同上。)肺脉急甚,为癫疾。肾脉急甚,为骨癫疾。(见治虚实法。)
〔罗〕沉香天麻汤 治痫瘈瘲 筋挛。(方见小儿门。)
珠子辰砂丹 治风痫久不愈者。

薯蓣 人参 远志 防风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龙脑 五味子 石菖蒲 丹参 细辛(各二钱半) 珠子末(四钱)上件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用朱砂二钱,研细为衣。每服三十五丸,煎金银花汤送下,日进三服。

忌鱼肉湿面动风之物。

乌头 治五风痫病。

川乌 草乌 天仙子 灵脂(各二两) 黑豆(一升)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水下。如中风,加附子半两。

〔子和〕昔项开完颜氏病搐,先右臂并右足约搐六七十数,良久左臂并左足亦搐六七十数,不瘥。两目直视,昏 不识人,几月余。求治于余,先涌其寒痰三四升,次用导水禹功散泄二十余行,次服通圣散辛凉之剂,不数日而瘥。

〔罗〕法煮蓖麻 治诸痫病,不问年深日远。

蓖麻子(去皮取仁,二两) 黄连(去须,锉如豆大,一两)上件,用银器,水一大碗,慢火熬,水尽即添水,熬三日两夜为度。取出,去黄连,只用蓖麻子仁,风干,不得见日。用竹刀将蓖麻子每粒切作四块,每次服五粒,计二十块作一服,用荆芥汤食后温服。(服蓖麻仁者,终身忌食豆,犯之则腹胀而死。)
〔丹〕治一妇人。四十五岁,生子多,触胎时有腹痛,每夜喜饮酒三盏即睡,其夫性暴而谐谑,所以借酒解怒。忽九月望后,痫病大作,目上视,扬手掷足,甚强健,举体大筋皆动,喉向如锯,涎沫流口两角。如此一时辰许,诸症皆静,状如熟寝,全不知人。半时,小腹渐痛,上至心,痛大作,汗如雨,自头至乳而止。如此半时,痛渐减,汗亦收,痛作时,却自言其痛。其余言语皆谬误,问亦不答,亦不知人。痛定又熟寝如前。

痫与痛间作,昼夜不息。经两宿,方召予脉之。痛作时脉四至半,似弦非弦,左弱于右。予未敢与药,候痫作时,再看形脉。后作时,六脉皆隐,但有大筋转于指下,眼白青而面不青,手之动三倍于足。予问之,痛作时必欲重按。比痫作时,汗必不出。其夫言果然。予曰∶此非死证,若尚能咽药,则易治。试以调香附子末灌之。适痫势稍定,却咽得半盏,令急烧竹沥未就,时痛大作,余以肝有怒邪,因血少而气独行,所以脾受病。

肺胃之间,旧有酒痰,为肝气所抑郁而为痛。然酒喜动,可以出入升降,入内则痛,出外则痫。当乘其入内之时,急为点大敦、行间、中脘三处穴,令分头同时下火灸之。足上艾火少,灸先了,腹上痛渐下至腰而止。熟寝少时,痫作如前,证减半。又以竹沥入少姜汁灌下大半钟。灌时适值痫定,但熟寐如前,自是不省人事,一昼二夜,皆已弃之。余晓之曰∶身不发热,因痛则汗出,大便不通者五六日。自予来,亦未见其小水。非死症,当是血少无神而昏耳。尔为痛掐人中,俄而呻吟,急以人参汤同竹沥灌之,又昏睡如前。余教以作人参白术膏,入竹沥调下。如此二昼夜,凡用人参一斤,白术二斤,眼忽能开,手能举,自言胸膈满而举身皆痛,耳目仍未有闻见,忽自溺床甚多。余闻之甚喜,且得痫与痛皆不作。但教令用陈皮芍药甘草川芎汤调参术膏,又加竹沥饮之。余欲往他处,且与脉之,闻其作声,余自知谬拙,不教以粥与药间服,急令作稀粥与之,止咽得三四匙,牙禁不受。余遂以木楔斡开,以稀粥入药汤,又与竹沥同灌一大钟,盖是粥多而药居三之一。予遂出门,教令粥药相间与之。予在二十里外,未申间,天大风作。予料此妇痫必作,特往视之,痫不作而痛作,脉去来急无次,急为灸然谷、太冲、巨阙。灸罢痛定,问其要粥否?答曰∶我正饥。其夫饮之以粥,咽两钟。予乃往他处,仍教以药汤调参术膏、竹沥,与粥间与之如前。第二夜半时,召予甚急。往视之,痫病大作,夺手不能诊脉,令人扶定两肘,予捉其中指,强而脉之,四至半,粗大有力,左右同,而右少缓。口妄言而无次,又怒骂人,眼上视,不瞬而呕。又欲起走,其状若有所凭。然予捉定两手,为灸两大指背半甲半肉际,各三壮。怒壮稍杀,求免。索烛视之,耳目仍未有闻见。昏寐至夜半,狂怒大作,且言鬼怪之事。而师巫至,大骂巫者。

予静思之,气因血虚,亦从而虚邪因入,理或有之,且与补药,血气若充,邪当自退。仍与前药,又恐痰顽,佐以荆沥,又以秦承祖灸鬼法灸之,哀告我自去。昏睡一昼夜,忽自起坐索粥。其夫与之,方问夫,你面垢如许,怪床上有香气。继又无所知识,惟开眼不睡,手足虽能运动,却作寻摸态。如此又二昼夜,粥食稍加,又溺床多如前。予益喜,仍守前药。予又往他处,次日晚,忽来召予。急往视之,病患自言浑身皆痛,脉之皆五至,左右均而和,曰参术膏俱尽,遂教令就与前药中加参术煎,去荆沥,加香附末。与一服,觉甚快。余且令守此药,至次夜半,又来告急曰∶前痛大作。往视之,坐桶上。叫声甚高。予思之,此虚病亦多汗,肠燥而粪难耳。

痛当在小腹与腰,急烘琥珀膏大者贴小腹,仍教以热手摩腰肾间,连得下气而痛减,就睡少时,又起,如是者五六次。一医者劝令用通利药,予曰∶痛与死,孰为轻重,且坚忍至夜半,后当自通。又往他处,至四更,来告急,往视之,痛大作。予令坐以温汤中,当自下。换汤痛定,觉甚快,第二桶汤,下结粪二块,就睡。天明予又往他处,至晚又告急。予视痛大作,连及两胁,手不可近。予思之,此痛无因,若结粪未尽,痛当在下;今痛在上,必因食多,问之果然。医者欲用感应丸,予教勿与粥药。病力索药,遂以香附末,令舐之。至夜半痛渐减,天明觉略饥索粥。予曰∶非饥也,乃嘈耳。勿与,而自安。其家又自与粥,至辰巳间,予往他处,至晚痛又作,而病者索香附末不已,遂以汤调半碗与之,探令吐,犹有宿食,痛遂止。予又往他处,至夜半,又告痛复作,询之,以醋拌萝卜苗吃粥。又以香附末探吐之,痛定,教令一昼夜勿与食。至次日,少与淡粥,觉饥时以陈皮汤下白术丸,如此调理自安。

痰癫痫治法,并见上虚条。

〔洁〕治风痫病久不能愈者,从浓朴丸。春秋加添外,又于每一料中加人参、菖蒲、茯苓各一两五钱,和剂服之。(浓朴丸方见翻胃。)
〔垣〕升阳汤 治阳跷痫,足太阳下行,宜升阳气。

麻黄(八钱,不去节) 羌活(一两半) 防风根(八钱) 炙甘草(五钱)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五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宿食消尽,腹中空服之。后避风寒一二时辰,乃效。

〔洁〕昼发,治阳跷、申脉二穴,在足外踝下陷中,容爪甲白肉际是也。夜发,治阴跷、照海二穴,在足内踝下陷中是也。先灸两跷各二七壮,然后服前药。

〔《千》〕治百病风癫。用麻仁四升,水六升,猛火煮令茅生,去渣,煎取七合,旦空心服。或发,或不发,或多狂语,勿怪之。但令人摩手足,须臾即定。凡进三剂,无不愈。

〔罗〕神应丹 治诸风心痫病。

肝(一具) 乌鸦(一只) 鸱枭(一个) 白矾(一两) 野狸(一个,去肚肠,不用皮毛,用新瓦罐盛肉,以炭火煮烂) 生犀角末(一两)
上为末,用酒打面糊为丸,如皂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酒送下,不拘时候。

〔杨氏〕蝎虎治痫法,见小儿惊痫门,妙。

〔《灵》〕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

气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取之天柱。天柱不知,取太阳荥输,于此义同。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而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阴,血变而止。(俱出癫狂篇。)
〔《玉》〕痫(凡灸痫,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则气不通,能杀人。针不拘。) 鸠尾(必高手乃可下针,但宜灸亦不可多壮,多则令人健忘。)
〔《通》〕后溪
〔《集》〕鸠尾 涌泉 心
〔桑〕阳交 三里 后溪 太冲 间使
〔《摘》〕风痫热病,心风惊痫∶上脘 三里
〔桑〕天吊∶巨阙(三寸。) 百会 囟门
〔东〕痫∶平旦发者,足少阳。晨朝发者,足厥阴。日中发者,足太阳。黄昏发者,足太阴。人定发者,足阳明。半夜发者,足少阴。心痫面赤,心下热,短气喘息∶巨缺(灸三壮。)肝痫面青反视,手足摇动∶丘墟(三壮。)中封(三壮。)脾痫面黄,腹大善利∶胃脘并脘傍一寸各三壮 冲阳 隐白 肺痫面白,口吐沫∶肺 少商 少阳(各三壮)。肾痫面黑,正直视,身不摇,如尸厥∶金户 少海 至阴 涌泉(各三壮,刺一分。) 膈痫,四肢不举∶风府(一七壮,刺一分。) 百会 人中 承浆(各随年灸。)肠痫,都无动静,如尸厥状∶承山 涌泉 劳宫 翳风(各随年壮,刺入一分。)马痫,目张摇头,马鸣欲反折∶风府(三壮,刺一分。) 神关 牛痫,目直视腹满∶鸠尾尖(三壮。)大椎(三壮。) 羊痫,扬目吐舌∶大椎(三壮,刺一分。) 猪痫,吐浊沫,口动摇∶浮白(三壮,刺一分。) 犬痫,手屈拳挛∶劳宫(一壮,刺一分。)丝竹空 肋户(各一壮。) 鸡痫,摇头反折,善惊目摇∶至阴 窍阴 厉兑(各灸三壮,刺一分。)
〔《甲》〕癫疾多言,耳鸣,目僻,颊肿,实则聋龋,喉痹不能言,齿痛,鼻鼽衄,虚则痹,膈俞、偏历主之。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温溜主之。(腕后五寸。)癫疾吐舌,曲池主之。癫疾互引僵仆,申脉主之,先取阴跷,后取京骨。癫疾狂,妄行,振寒,京骨主之。癫疾身痛,狂,善行,束骨主之。癫疾僵仆,转筋,仆参主之。癫疾目KT KT 鼽衄,昆仑主之。狂癫疾体痛,飞扬主之。癫疾反折,委中主之。癫疾憎风而振寒,不得言,得寒益甚,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瘈瘲 泣出,死不知人,肺 主之。

癫狂,膈 及肝 主之。癫疾僵仆,目妄见,恍惚不乐,狂走,瘈瘲,络却主之。癫疾互引反折,戴眼及眩,狂走不得卧,心中烦,攒竹主之。癫疾发寒热,大烦满,悲泣出,解溪主之。癫疾互引,口 喘悸者,大迎主之,取手阳明、太阴,变血而止。癫疾狂,多食,喜笑不发于外,烦心渴,商丘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兑端、承浆主之。其不呕沫,本神及百会、后顶、玉枕、天冲、大杼、曲骨、尺泽、阳溪、外丘当上脘傍五分通谷、金门、承筋、合阳主之。(委中下二寸为合阳。)癫疾互引,水沟及龈交主之。癫疾,上星主之,先取,后取天牖、风池。癫疾呕沫,暂起僵仆,恶见风寒,面赤肿,囱会主之。癫疾瘈瘲,狂走,颈项痛,后顶主之。(后顶在百会后一寸五分。)癫疾狂走,瘈瘲,摇头,口 戾颈强,强间主之。癫疾骨酸,眩,狂,瘈瘲,口噤,羊鸣,刺脑户。狂易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刺风府。癫疾怒欲杀人,身柱主之。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插,筋输主之。癫疾发,如狂走者,面皮浓敦敦不治,虚则头重,洞泄淋癃,大小便难,腰尻重,难起居,长强主之。寒厥癫疾,噤呵,瘈瘲 惊狂,阳交主之。癫疾大瘦,脑空主之。癫疾僵仆,狂虚,腕骨及风池主之。癫疾狂,瘈瘲眩仆,喑不能言,羊鸣沫出,听宫主之。癫狂烦满,刺丝竹空。癫疾吐舌沫出,羊鸣戾颈,天井主之。(天井在肘后。)癫疾气短,呕血,胸背痛,行间主之。痿厥癫疾洞泄,然谷主之。癫狂互引,天柱主之。

上针灸癫法,《内经》但取手足太阳、阳明、太阴六经而已。今《甲乙经》等书,又多取督经、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盖随症取之,然学人当以《内经》为主也。

〔《灵》〕骨癫疾者, 齿诸 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苦感切。

骨居汗出,《千金》作骨倨强直汗出。)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治癫疾者,尝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

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 骨也。

(俱出癫疾篇。)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癫疾。(全文见治虚实法。)
〔《素》〕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小坚急,死不治。(通评虚实论)癫疾脉虚,则可治,实则死。(同上)
〔《脉》〕癫疾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者死。(此见与《内经》相反,更详之,当以《内经》为正。)

子痫

〔云〕葛根 治妊娠临月,因发风,忽闷愦不识人,吐逆眩倒,名曰子痫。

葛根 贝母(去心) 牡丹皮 防风 当归 川芎 白茯苓 桂心 泽泻 甘草(各二两) 独活石膏 人参(各三两)
上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贝母令人易产,未临月,升麻代之。

〔丹〕治一妇人怀妊六月,发痫,手足扬直,面紫黑色,合眼涎出,昏 不省人事,半时而醒。医与震灵丹五十余帖,其疾时作时止,无减症。直至临产,方自愈。产一女,蓐中子母皆安。次年其夫疑丹毒必作,求治之。诊其脉浮取弦,重取涩,按至骨则沉实带数。时正二月,因未见其痫发症状,未敢与药。意其旧年痫发时乃五月,欲待其时,度此疾必作,当审谛施治。至五月半,其疾果作,皆是午巳两时。遂教以自制防风通圣散,用生甘草,加仁多,红花少,或服或吐,至四五剂,疾渐疏而轻,发为疥而愈。

〔《大》〕治子痫,用缩砂末,酒调下二钱。(详见安胎。)

病者,口噤,角弓反张者是也。

〔丹〕,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虚,宜带补。多是气虚有火兼痰,宜服人参、竹沥之类,不用兼风药。

〔无〕此症多由亡血,筋无所营,故邪得以袭之。所以伤寒汗下过多,与夫病疮人及产后致斯病者,概可见矣。

〔丹〕一男子,二十余岁,患痘疮靥谢后,忽患口噤不开,四肢强直不能屈,时或绕脐腹痛一阵,则冷汗如雨,痛定则汗止,时作时止。其脉极弦紧而急,如真弦状。向知此子极勤苦,意其因劳倦伤血,山居多风寒,乘虚而感,又因痘疮,其血愈虚,当用辛温养血,辛凉散风。遂以当归身、芍药为君,川芎、青皮、钩藤为臣,白术、陈皮、甘草为佐,桂枝、木香、黄连为使,更加红花少许,煎十二帖而安。

〔海〕神术加羌活麻黄汤 治刚,解利无汗。(神术方见伤寒太阴。)白术加桂心黄 白术汤 治柔,解利有汗。(白术方见伤寒太阳。)太阳阳明加川芎、荆芥穗。正阳阳明加羌活、酒大黄。少阳阳明加防风、柴胡根。

热而在表者,加黄芩。寒而在表者,加桂枝、黄耆、附子。热而在里者,加大黄。寒而在里者,加干姜、良姜、附子。

以上数经,寒热当以脉别之。

防风当归散 防风 当归 川芎 地黄(各一两)上锉,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二盏,温服。

〔仲〕《活人》治 法,并见后表里阴阳条。太阳病发热无汗而反恶寒者,名曰刚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曰柔 。

〔仲〕葛根汤 治太阳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葛根汤主之。(方见伤寒。)若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宜麻黄加独活防风汤

麻黄(去节) 桂枝(各一两) 芍药(三两) 甘草(半两) 独活 防风(各一两)上锉细,每服一两,水二钟,煎至一钟半,温服。

〔仲〕栝蒌桂枝汤 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然脉反沉迟,此为柔 。(海藏治有汗而为柔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芍药(二两)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粥发之。

〔海〕若发热自汗而不恶寒者,名曰柔,宜桂枝加川芎防风汤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一两半) 甘草 防风 川芎(各一两) 大枣(六枚)上锉细,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服。

凡刚柔二,并可与小续命汤。(方见中风门。但去渣入生姜汁。)小续命东加减法∶若柔 自汗者,去麻黄。夏间及病有热者,减桂枝一半。冬及初春去黄芩。

〔《千》〕续命汤 治卒中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得食,或不用食,大小便不利,皆疗之。

人参 桂心 当归 独活 黄芩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七钱半) 石膏(一两半) 杏仁(四十枚)上九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日二服,取汗。无汗者,加麻黄。

〔仲〕刚 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 齿,可与大承气。(方见伤寒。)
〔子和〕吕君玉之妻,年三十余,病风搐目眩,角弓反张,数日不食,诸医皆作惊风、暗风、风痫治之,以天南星、雄黄、天麻、乌附用之,殊无少效。戴人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曲直摇动,风之用也。阳主动,阴主静。由火盛制金,金衰不能平木,肝木茂而自病。因涌风涎二三升,次以寒剂下十余行。又以排针刺百会穴,出血一杯立愈。

〔海〕若汗后不解,乍静乍躁,目直视,口噤,往来寒热,脉弦者,少阳风,宜柴胡加防风汤

柴胡(一两) 人参(五钱) 半夏(制,六钱) 黄芩(五钱) 生姜 甘草(各六钱半)防风(一两) 枣(三个)上锉,每服一两,水三盏,煮至一盏半,去渣温服。

若发汗过多,发热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太阳兼阳明也,宜去风养血,防风当归散主之。(方见本门大法条。)阳,并见表里条。仲景虽曰 皆身热足寒,然属阳,不厥逆。

〔《百一》〕治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反覆者。取槐皮黄白者切之,以酒或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服。

〔《千》〕仓公当归汤 治贼风口噤,角弓反张 方。

当归 防风(各七钱半) 独活(一两半) 附子(一枚) 细辛(半两) 麻黄(一两二钱半)
上 咀,以酒五升,水三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者,格口纳汤。一服当苏,二服小汗,三服大汗。

〔《活》〕八物白术散 治阴,一二日面肿,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不出,恐阴气内伤。

白术 茯苓 五味子(各半两) 桂心(三分) 麻黄(半两) 良姜(一分) 羌活(半两) 附子(三分)
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五分,去渣,温服无时。

〔海〕若发热,脉沉而细者,附太阴也,必腹痛,宜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 。又宜小续命汤

桂枝(一两半) 防风 防己(各一两) 芍药(二两)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上锉,每服一两,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服。

〔《活》〕附子散 阴,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头项强直,头摇口噤。

桂心(三钱) 附子(一两,炮) 白术(一两) 川芎(三钱) 独活(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钟,枣一枚,煎至五分,温服。

桂心白术汤 治阴,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术 防风 甘草 桂心 川芎 附子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钟,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附子防风散 治阴,闭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脉拘急,汗出不止。

白芷(一两) 防风 甘草(各三分) 桂心(半两) 附子(三分) 干姜(三分) 柴胡(一两半) 茯苓(三分) 五味子(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二盏,生姜四片,同煎,去渣,温服。

〔海〕发汗太多,因致 。身热足寒,项强恶寒,头热面肿,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者,太阳 也。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 也。若一目或左右邪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 也。汗之止之,和之下之,各随其经,可使必已。

右太阳,属表,无汗宜汗之,有汗宜止之。阳明,属里,宜下之。少阳,属半表半里,宜和之。

所谓各随其经也。

〔丹〕卢妇人,因怒,手足强直,十指如束,左脉弦虚,右脉弦大而强,稍坚。此风木攻脾土,宜速泻肝气,助肺金,补脾土之阴。

黄连(二钱) 天南星 白术 人参 黄芩 天麻 川芎 木通 陈皮 青皮(各半钱) 甘草(一分)作一帖,煎取一盏,入姜汁令辣,再沸,热服。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 。(全文见诊病传变。)运气 有三∶一曰风。经云∶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 强拘急,外为不便。又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是也。二曰湿。经云∶诸 项强,皆属于湿。王注∶谓阳内郁,而阴行于外是也。三曰寒包热。经云∶火太过曰赫曦,赫曦之纪,上羽与正征同,其病 。盖司天之寒,束火于中,亦阴阳内郁,阴行于外之意也。

〔世〕治角弓反张。胞衣瓶内水,鹅毛挑入患人口唇,即愈。

〔《肘》〕治中风身体强直,不得屈伸反覆。括枳树皮,细切一升,以酒二升,浸一宿,每日温酒服半升,酒尽再作。(枳实枸橘树,去风除湿。)
〔《千》〕治口噤手足不随,而身体强直。伏龙肝五升,以水七升,和搅取汁饮之。

〔仲〕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 病也。(《活人书》云∶外症发热恶寒,与伤寒相似,但其脉沉迟弦细,而项背反张为异耳。)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 。夫风病下之则,复发汗必拘急。夫 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脉》〕 家其脉伏坚,直上下行。

〔无〕凡 脉,皆伏沉弦紧。

〔仲〕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为难治。 病有灸疮,难治。(即破伤风之类。) 病若发其汗者,寒湿相搏,其表益虚,即恶寒。 病,发其汗已,其脉 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 。

〔《灵》〕风 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热病篇)
〔《素》〕太阳所谓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脉解篇)督脉为病,脊强反折。(骨空论)
〔《灵》〕足少阴之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其病主痫 及,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

〔《甲》〕风 身反折,先取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中有寒,取三里。,取之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取囟会及百会,又膈俞、上关、光明主之。,目不,刺脑户。,脊强反折,瘈瘲 癫疾,头重,五枢主之。,互引善惊,天冲主之。,反折心痛,形气短,尻 涩,小便黄闭,长强主之。,筋痛急互引,肝俞主之。热,脾俞及肾俞主之。 口噤,互相引,口干,小便赤黄,或时不禁,承浆主之。 惊互引,脚如结, 如裂,束骨主之,,反折互引,腹胀掖挛,背中怏怏,引胁痛,内引心中膂内,肺俞主之。又刺阳明,从项而数背椎,侠脊膂而痛,按之应手者,刺之尺泽,三 立已。

劳风(即之属)

〔丹〕云∶ 比痫为虚。盖因劳汗遇风,内挟太阳寒湿之邪。治亦与 同法,但当视其所劳,则知虚在何藏。如房劳则肾虚汗出,腠理开,风入皮腠,得寒则闭,风不能出,与水俱行。其人当目下肿如卧蚕之状。

戴人云∶肾主水,其经至于目下故也,不禁房室则死,明其虚在肾也。所以关于太阳,何也?太阳主寒,其经最在外,腠理得寒则闭,故太阳先受邪也,治宜八物白术散、仓公当归汤。(见前 门。)
〔河间〕芎枳丸。(方未考。)皂角化痰丸。(方见咳嗽条。)

胎前

此病多由风寒湿,乘虚而感,皆从太阳经治之。

〔《活》〕独活防风汤 治 太阳有汗。

桂枝(一两) 芍药(三两) 甘草(半两) 独活 防风(各一两)上锉细,每服一两,水二钟,煎至一钟温服。

防风葛根汤 治 太阳无汗。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芍药 防风(各二两) 桂枝(一两)上锉细,每用一两,先煮麻黄去上沫,入后药,同煎数沸温服。

产后

〔《千》〕竹沥汤 治产中风,口噤面青,手足急强。

用竹沥一升,分为五服,微温频服,大效。

此症因虚遇风,挟痰而作,宜服人参、竹沥之类。

〔《产》〕问曰∶产后汗出多而变 者何?答曰∶产后血虚,腠理不密,因遇风邪搏之,故变 也。宜速斡口,灌小续命汤,稍缓即汗出如雨,手拭不及,不可救也。(小续命方见前 条。)
举卿古拜散 治新产血虚 者。

荆芥穗不以多少,瓦上微炒为末。大豆黄卷,热酒沃之,去黄卷取汁,调四五钱,和渣饮之,其效如神。

〔《千》〕大豆紫汤 治产后中风,形如角弓反张,口噤涎潮。

黑豆半升,炒令焦黑烟起,以无灰酒二升沃之,入瓷器中,每用一盏,入独活五钱同煎至六七分,去滓温服。

按续命以下三方,太阳、厥阴药也,邪实脉浮弦有力者固宜,但产后血气大虚之人,不宜轻发其表,但用防风当归散治之为妙。

〔海〕防风当归散(方见前 条。)

破伤风

破伤风者,因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也。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急治之。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亦死症也。初觉疮肿起白痂,身寒热,急用玉真散贴之。伤在头面,急嚼杏仁和雄黄、白面敷疮上,肿渐消为度。若腰脊反张,四肢强直,牙关口噤,通身冷不知人,急用蜈蚣研细末擦牙,吐出涎沫立苏,亦宜按摩导引。

〔河〕破伤风,风热躁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愈。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发散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加黄芩、石膏、知母之类是也。若止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传入里,里又未太甚,而脉弦小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而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里势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惕搐搦,涎吐稠粘,胸腹满塞,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则热退结散,而风自愈矣。

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傍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滑石。

〔河〕玉真散 南星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生姜汁、酒调服,伤处以此贴之。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邪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 甘草 地榆 细辛(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热服。热则加黄芩一两,大便秘加大黄一两。

防风汤。(见前风条。)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鱼鳔(五钱,炒) 左蟠龙(半两,炒烟尽)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服。

白术防风汤 若服前药已过,脏腑和,有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 防风 黄耆(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大芎黄汤 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宜速下之。

川芎(一两) 黄芩(六钱) 甘草(半两) 大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江鳔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

江鳔(半两,炒) 野粪(半两,炒) 雄黄(一钱)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白僵蚕(半两)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先用二分,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又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丸药二十丸,入巴豆霜丸药一丸,次服二丸,渐加至利为度。再服朱砂为衣丸药,病愈止。

羌活汤 利后宜服,搐 不已亦宜服。

羌活 独活 地榆(各一两)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痰加半夏。

地榆防风散 治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

地榆 防风 地丁香 马齿苋(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血当归地黄散 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四物汤加防风、 本、白芷、细辛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瘈瘲

病筋脉相引而急,名曰瘈瘲,俗谓之搐是也。

〔河〕诸热瞀,皆属于火。热胜风搏,并于经络,风主动而不宁,风火相乘,是以热瞀 生矣。治法,祛风涤热之剂,折其火热,瞀 可立愈。若妄加灼艾,或饮以发表之剂,则死不旋踵矣。

《素问》云∶心脉急甚者,为瘈瘲 。此心火虚寒也,治宜补心牛黄散主之。《灵枢》云∶心脉满大,痫 筋挛。此心火实热也,治宜泻心火凉惊丸主之。肝脉小急,亦痫 筋挛。此肝虚也,续断丸主之。若肝脉盛者,先救脾,宜加减建中汤。《素问》云∶脾脉急甚者,亦为瘈瘲 。此脾虚肝乘之而 也,故宜实土泻肝木之剂。

汗多不止为虚,无汗能食为实。

〔垣〕人参益气汤 治热伤元气,四肢困倦,手指麻木,时时瘈瘲 。

黄耆(二钱) 甘草(炙) 升麻(各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柴胡(六分) 生甘草(五分)人参(一钱二分) 炙甘草(五分) 白芍药(七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

独活汤 治风虚昏聩,不自觉知,手足瘈瘲,或为寒热,血虚不能服发汗药,及中风自汗,尤宜服之。

独活 羌活 人参 防风 当归 细辛 茯神 远志 半夏 桂心 白薇 菖蒲 川芎(各五钱)甘草(二钱半)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温服。

胃风汤 治虚风症,能食麻木,牙关紧急,手足瘈瘲,目肉蠕,胃中有风,面肿。

白芷(一钱二分) 升麻(二钱) 葛根(一钱) 苍术(一钱) 甘草(五分,炙) 柴胡 本 羌活黄柏 草豆蔻(各五分) 麻黄(半钱,不去节) 蔓荆子(一钱) 当归身(一钱)
上 咀,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至一钟,温服。

〔《千》〕薯蓣丸 治虚劳不足,风气百疾,头目眩冒,惊悸狂癫。

薯蓣(二十八分) 当归(十分) 桂心(七分) 神曲(炒) 熟地(各十分) 甘草(二十分)人参(十分) 芎 (五分) 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鹿角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三分) 防风(六分) 大枣(一百枚,为膏) 黄芩(六分) 大豆黄卷(七分)上二十二味,末之,和枣膏炼蜜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日三服。

续断丸 治肝劳虚寒,胁痛胀满,眼昏不食,挛缩瘈瘲 。

续断(酒浸) 川芎 当归(酒浸) 半夏(汤泡,姜制) 橘红 干姜(炮,各一两) 桂心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白滚汤下。

牛黄散 治心虚风,筋脉挛搐,神昏语涩。

牛黄 龙脑 朱砂 麝香(各一钱) 蝉蜕 乌蛇肉(一两,酒浸) 全蝎(炒) 僵蚕(炒)桑螵蛸 羚羊角 阿胶(炒) 天麻 防风 甘菊花 蔓荆子 桂心 细辛 侧子(炮,去皮) 独活(去芦,各半两) 犀角(半两) 麻黄(七钱半)
上为细末,和匀,再研,每服一钱,豆淋酒下。

续命煮散 治风气留滞,心中昏愦,四肢无力,口眼 动,或时搐搦,或渴或自汗。

防风 独活 当归 人参 细辛 葛根 芍药 川芎 甘草 熟地 远志 荆芥 半夏(各五钱)官桂(七钱半)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渣,通口服。汗多者,加牡蛎粉一钱半。

独活散 消风化痰。

细辛 石膏(研) 甘草(炙,各半两) 防风 本 旋复花 川芎 蔓荆子 独活(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姜三片,水一大盏,煎七分,食后服。

运气 瘈瘲 有二∶其一曰火。经曰∶火郁之发,民病呕逆瘈瘲 。又曰∶少阳所至,为暴注 。又曰∶少阳司天,客胜则为瘈瘲是也。

其二曰水。经曰∶阳明司天,燥气下临,木气上从,民病胁痛目赤,掉振鼓栗。又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民病足痿不收,行善 。又曰∶太阴之复,头顶痛重而掉, 尤甚是也。

〔《甲》〕卒心中痛,瘈瘲,互相引,肘内廉痛,心熬熬然,间使主之。热病先手臂,身热瘈瘲,唇口聚,鼻张,目下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胁满,悸,列缺主之。振寒瘈瘲,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尺泽主之。大风嘿嘿,不知所痛,嗜卧善惊,瘈瘲,天井主之。头重鼻衄及瘈瘲,至阴主之。身热狂走,谵语见鬼,瘈瘲,身柱主之。

〔《千》〕腹满瘈瘲,心痛,气满不得息,巨阙主之。呕血时,善摇头,颜青,汗出不过肩,伤寒,温病,曲泽主之。

颤振

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瘈瘲,其势为缓。《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即颤振之谓也。又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栗亦动摇之意也。此症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挟湿痰者,治各不同也。(常见此症多于伤寒,热病痢疾中兼见者,多是热甚而然,虚亦有之。

背战摇振动轻利而不痿弱,比之中风 曳牵动重迟者,微有不同。)
星附散 治中风虽能言,口不 斜,手足 曳者。

天南星 半夏(以上俱用姜制) 人参 黑附子(去皮脐) 白附子 茯苓 川乌(去皮脐) 僵蚕没药(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酒各一盏,煎八分,热服并进,得汗为度。

独活散 (见前瘈瘲 条。)
〔《千》〕金牙酒 疗积年八风五疰,举身 曳,行步跛,不能收持。

金牙(碎如米粒,用小绢袋盛) 地肤子(无子,用茎叶。一方用蛇床子) 熟地 蒴 根 附子 防风细辛 莽草(各四两) 川椒(四合) 羌活(一斤)一方用独活。

上十味, 咀,盛以绢袋,用酒四斗,于瓷器中渍,封固勿令泄气,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酒成,去滓,日服一合,常令酒气相接,不尽一剂,病无不愈。

产后瘈瘲

产后因虚,伤风瘈瘲,同伤表症,未传入里,宜服防风汤。(见前风门。)
愈风汤 治产后中风,口噤瘈瘲 。亦治血晕,四肢强直。

用荆芥略炒为末,每服三钱,豆淋酒下。

增损柴胡汤 治产后感异症,手足牵搐,涎潮昏闷。

柴胡 黄芩(一钱二分) 人参(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石膏(二钱) 知母(一钱)黄(二钱半) 半夏(一钱半)
上 咀,分二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不拘时服。

秦艽 前症已去,次服此药,去其风邪。

秦艽 芍药 柴胡(各一钱七分) 甘草(炙,一钱三分) 黄芩 防风(各一钱二分) 人参 半夏(各一钱一分)。

上 咀,分二帖,每帖水二盏,姜三片,煎八分,食远服。

疠风

经曰∶脉风成为疠,俗呼癞风是也。

〔丹〕云∶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物之风,古人谓之疠风,以其酷烈暴悍可畏尔。人得之者,须分在上在下。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臭恶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再造散取恶物蛔虫于谷道中出。所出虽有上下道路之异,然皆不外于阳明一经而已。看其疙瘩,上先见,在上体多者,病在上也。下先见,在下体多者,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病在上复在下也。阳明主胃与大肠,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在上多,血受之在下多,血气俱受者上下皆多,自非医者有神,病者有铁心,罕有免者。余曾治四五人,中间惟一妇人得免,以其贫甚,无物可吃也。孙真人曰∶吾尝治四五百人,终无一人免者。非真人之不能治也,第无一人能守禁忌耳。

大法,重者取积取汗。

醉仙散 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麻木。

胡麻牛蒡子 枸杞子 蔓荆子(各一两。同炒) 白蒺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十五钱末,入轻粉一钱,拌匀,每服一钱,茶调下,晨午夕各一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昏闷如醉,次后利下脓血恶臭气,病根乃去矣。

四圣保命丹 大黄(半两) 黄柏(八两) 苦参 荆芥(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和匀,分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食远,日三服。忌肉。一方用虾蟆一个烧灰。

祛风散 大蚕砂(五升,先筛净,水淘三遍,控干) 东行蝎虎(一条,焙干,用白面四斤拌蚕砂为络索,晒干)上每服一二合,熬柏叶汤调服,食前,日三服。

通天再造散 治大风恶疾。

郁金(半钱) 大黄(一两,泡) 白牵牛(六钱,半生半炒) 皂角刺(黑大者,一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日未出时,面东以无灰酒调下。

愈风丹 治癞。

皂角一斤(去皮弦,锉作四指许,以无灰酒浸一宿,漉出,同新汲水一大碗揉作浓汁,滤去渣,以砂锅慢火熬膏) 苦参(四两,为末) 土蝮蛇(头尾全用,阴干为末)上二味末,以皂角膏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防风通圣散煎成送下。日二服,服三二日后,入浴出汗。病重者,不过一料。病微者,止用乌梢蛇,不用土蝮蛇。

换肌散 治大风年深不愈,至眉毛堕落,鼻梁坍坏,额颅肿破,服此速效。

白花蛇(三两) 乌蛇(三两,酒浸一宿) 地龙(去土,三两) 当归(酒制) 细辛 白芷(各一两)天麻 蔓荆子 威灵仙 荆芥穗 甘菊花 苦参 紫参 沙参 木贼 不灰木 川芎 沙苑蒺藜 甘草(炙) 天门冬 赤芍药 菖蒲(九节者) 何首乌 胡麻(炒) 草乌头(各三两) 苍术(三两,米泔浸)木鳖子(去壳,三两) 定风草(三两)上同为细末,每服五钱匕,食后酒调服,酒多为妙。

轻者疏风和血,以二圣散治之。二圣散方

大黄(半两) 皂角刺(三钱,烧灰)上将皂角刺一二个,烧灰研细,用大黄半两煎汤,调下二钱。早服桦皮散。中以升麻汤,下泻青丸。晚服二圣散。(此为缓治。)
柏叶汤 用东南枝上柏叶一秤,水一桶,水三沸,去渣,瓮盛起,旋熬蚕砂调服。初服苦涩,三五日后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后,发出疮。疙瘩破,用乌龙 搽之。

乌龙尾(即倒悬灰,二钱) 乌鸡子皮( )二味为末,用地沥青调,搽于破疮上。

桦皮散 治肺拥风毒,遍身瘾疹瘙痒。

荆芥穗(二两) 枳壳 桦皮(各四两) 甘草(炙,半两) 杏仁(二两,去皮尖,用水一碗煎令减半,取出令干,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

凌霄散 治疠风神效。

蝉壳 地龙(炒) 僵蚕 全蝎(各七个,炒) 凌霄花(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无时。于浴室中常蹲汤中一时许,服药神效。

祛风丸 治疥癞,经曰∶脉风成为疠也。

黄耆 枳壳 防风 芍药 甘草 熟地 地骨皮 枸杞子 生地上九味,木杵臼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白汤下,五十丸。

如圣散 蔓荆子 苦参 玄参 浓朴 荆芥 紫参 陈皮 沙参 麻黄(去节,一两) 防风 白芷 威灵仙(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钱,桃柳枝各一把,水五升煎,临卧热洗。忌五辛。

〔垣〕段库使病疠风,满面连须极痒,眉毛已脱落。须用热水沃之稍缓,每昼夜须数次,或砭刺亦缓。先师曰∶风论中云,夫疠者荣卫热,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治之者,当刺其肿上,以锐针刺其处,拔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当食如常食,勿食他食。如用药当破血,去热升阳,去痒泻荣,以辛冷散之,甘温升之,行阳明经,泻心火,补肺气,乃治之正也。

补气泻荣汤 升麻 连翘(各六分) 苏木 当归 全蝎 黄连 地龙 黄耆(各三分) 黄芩(生,四分) 甘草(一钱半) 人参(二分) 生地(四分)桃仁(三个) 桔梗(五分) 麝香(少许) 胡桐泪(一分) 水蛭(炒令烟尽,二个) 虻虫(去翅足,微炒,二个)上锉如麻豆大,除连翘另锉,胡桐泪研,白豆蔻二分为细末,二味另放,麝香、虻虫、水蛭三味为末另放外,都作一服。水二大盏,酒一匙,入连翘煎至一盏六分,再入白豆蔻二味,并麝香等三味,再上火煎一二沸,去渣稍热,早饭后午饭前服。忌酒湿面生冷硬物。

〔《经》〕大风,刺其肌肉,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鬓眉生,而止针。

承浆一穴,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疗偏风口 面肿,口齿疳蚀虫疮。灸亦佳,日灸七壮至七七壮,灸则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

相关文章
 证治准绳类方 舌衄 上课笔记
 酸枣仁散(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
 记牢了,治疗腰痛一穴就灵
 臂臑
 尴尬往事: 带状疱疹
 心命歌-心命修持法宝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