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婴童百问教程:卷十
来源:卷十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卷之十

第九十一问

圣济论 证、肺经受风寒,因咳嗽,肺停冷血生痰,致使腑脏有热,睡卧不安,故成 ,咽喉间如拽锯之声。小儿若有此候,可服通关梅花饮子并半夏丸,及保寿散、小归卫生资格考试网命散、解肌散,三两服自安。若见 如瘕证,喉间若拽锯声者,乃肺感风邪,上气喘急,面唇青色,项下有深凹陷,痰涎粘如胶漆,口生腥臭,恶气舌缩者、皆不可治也。

梅花饮子 治婴孩惊热、潮热、虚热、积热,五脏蕴热,上焦壅热,手足心热,喉中多痰,面色或红或白,变蒸牙,鼻流清涕,气急肝肺壅热,目赤咳嗽。或被人物所惊,夜啼睡卧不安,心中惊怖,情绪不快。或伤寒渐安,尚有余热未除,亦宜进此,三两服,常服镇心压惊,化痰退热安神,可除未来之患,通关。

硼砂 马牙硝(另研) 芒硝(另研) 甘草(炙、各半两) 人参(一两) 辰砂(二钱半) 片脑 麝香(一字)
上八味为末,以瓷器收之,遇有此证,服一匙,麦门冬汤调下。气喘咳嗽,桑白皮汤调下,常服薄荷汤下。

吴子玉方

白色信石(一字、并下豆粉、研炮过、用) 生南星 枯矾(各一钱) 鹅管石 硼砂(各半钱) 绿豆雄黄(各一钱半)
上为末,糊丸如萝卜子大,临卧用冷茶清吞下五丸。

半夏 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面热,涕唾稠粘,并皆治之。

白矾(枯过、二两五钱) 半夏(三两、汤洗去滑、汁浸一宿)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食后卧时、生姜汤下。小儿丸如麻子大。

保寿散 见第五十问。

小归命散 治小儿变蒸伤寒,潮热惊热 呀,鼻流清涕咳嗽,浑身温壮,咽喉有涎,兼前项伤寒等证,及退惊热,坠涎安神,百病不生。

茯苓 人参 白术(各半两) 甘草(三钱) 辰砂(二钱) 片脑 麝香(各少许)
上七味为末,每服半钱,薄荷汤调下。

解肌散 治婴孩伤寒风,面部红赤 呀,浑身壮热,有前项等形证,兼服人参散,后得热退,可观患势轻重,若患稍轻,脉候不洪数,面不大赤,不加烦躁,然须呻吟 语,此为轻可之候,但只进此。

人参 钩藤 桔梗 甘草 川芎(各三钱) 葶苈(一钱、炒) 白茯苓(一钱) 杏仁(四十九个、去皮尖) 石膏( ) 麻黄(去节、各四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枣一枚,水一盏,煎半盏服。如国中伤寒,先下此药,是须要仔细辨认形证,则面青白,耳珠脚膝尻骨,俱冷如冰,身体温壮,亦狂躁 语,梦中惊笑,乃是此候也。若小儿伤寒等,服此解肌散、渐得热退,次第可服大归命散、保寿散、轻粉白术散等调理。

白玉丸 利膈下痰涎,去心胸噎塞不止,并咳嗽多痰。

南星 半夏 僵蚕 白矾(生、各二钱半)
上为末,杏仁七个去皮尖,巴豆一粒,同研匀,再用去皮生姜汁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姜汤送下,不拘时。

疟证第九十二问

巢氏云∶疟疾者、由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因劳动血气,腠理虚而邪气乘之,动前暑热、正邪相击,阴阳交争,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更盛更虚,故发寒热,阴阳相离,则寒热俱歇,若邪动气至,交争复发。小儿未能触冒于暑,而亦病疟者,乃乳母持抱解脱,不避风寒者也。夫风邪所伤,客于皮肤,而痰饮积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若真气胜则邪气退,邪气未尽,故发疟也;邪气虽退,阴血尚虚,邪干于真气,脏腑热气未散,故余热往来也;其病正发,寒热交争之时,热气乘脏则燥而渴,留饮停滞成癖,结于胁下,故瘥后胁下结硬也;若引饮不止,小便涩者,则变成癖也;寒热往来,而热乘五脏,气积不泄,故烦满,寒热相搏,而击于脏气,故腹痛也。寒多热少无汗者,桂枝麻黄各半汤;有汗多者、柴胡桂枝汤;汗多渴者,白虎加桂汤;小便赤热多而渴者,小柴胡汤;疟未散者,鬼哭散止之;寒少热多者,可服清脾汤养胃汤,治脾胃冷弱者,四兽饮亦可服。其截疟丸子、切不可用砒霜者,但可服有常山者,有阿魏者,真能散痞癖也。热多汗出而渴腹疼者、大柴胡东加葛根可也。其疟后加之冷证痞癖结块者,木香丸主之;烦闷者,五苓散;有热甚者,白虎汤,或加桂,或加人参。时行壮热者,柴胡石膏汤亦可服;头疼甚者、葱白加甘草亦可服;知母麻黄汤,亦治疟之奇剂也。

桂枝麻黄各半汤 见第五十三问。

白虎加桂汤 见第五十八问白虎汤。

小柴胡汤 见第二十九问。

柴胡桂枝汤

柴胡(八钱) 黄芩(二钱) 半夏(二钱半) 芍药 甘草 桂枝(各三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三片,枣一枚,煎食前服。

鬼哭散 治止疟疾。

常山 大腹皮 白茯苓 鳖甲(酸炙) 甘草(炙、各等分)
上除鳖甲甘草炙外,三件不得见火,用柳枝七寸同煎,临发。略吐涎不妨,只用常山、白茯苓、甘草亦效。

清脾汤 治瘴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不食,口苦舌干,烦渴饮水,小便赤黄,大便欠利。

青皮 浓朴(姜制,炒) 白术 草果(去) 柴胡 茯苓 半夏(汤泡七次) 黄芩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四兽饮 治五脏气虚、喜怒不节,劳逸兼并,致阴阳相胜,结聚痰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疟疾。兼治瘴疟,最有神效,常服温中快膈。

半夏 茯苓 人参 白术 草果 橘红(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乌梅、姜、枣各一,水一盏煎服。

黄连 治小儿疟。

人参 胡黄连 草果 槟榔 甘草 柴胡(各等分)
上锉散,水一盏,煎三分服。

养胃汤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温中快膈,能辟山岚瘴气,寒疟,脾胃虚寒。

浓朴 苍术(制) 半夏(泡、各一两) 藿香 草果仁 茯苓 人参(各半两) 甘草(炙) 橘红(各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七片,乌梅一个,煎六分,去滓热服。兼治冷冻饮料伤脾,发为疟疾。或中脘虚寒,呕逆恶心。寒疟加桂。

又方

陈皮(去白、三钱半) 甘草(炙) 浓朴(制) 半夏(各三钱、泡) 人参 草果(各二钱) 白茯苓(四钱)藿香(七钱、洗) 青皮(去瓤) 莪术 三棱(煨) 大腹皮(各一钱半) 苍术 乌梅(各五钱)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枣煎服。

经效疟丹 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

真阿魏 雄黄(各二钱半) 朱砂(一钱半)
上沸汤泡阿魏研散,雄朱和之,稀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候冷,空心服。瘴疟桃枝煎冷服。临发磨一丸,敷鼻头口畔。

大柴胡东加干葛 见第二十九问大柴胡汤

木香丸 见第四十六问。

五苓散 见第五十二问。

白虎汤 见第五十八问。

柴胡石膏汤 见第五十二问。

葱白汤 见第五十一问。

知母麻黄汤 治伤寒瘥后,或十数日,或半月二十日,终不惺惺,常昏沉,似失精神,语言错缪,又无寒热,医或作鬼祟,或作风痰,多般治之不瘥。或朝夕潮热颊赤,或有寒热似疟。都般发汗不尽,余毒在心胞络间所致。

知母 麻黄(去节) 甘草(炙) 芍药 黄芩(各半两) 桂枝(去皮、半两、盛暑可减半)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令微汗。若心烦不眠,欲饮水,当稍稍与之,令胃气和即愈。未汗须再服,大小加减。

毒肿第九十三问

汤氏云∶此四者,皆由血气凝滞,而有热毒之气乘之,故结聚成痈疖肿毒也。备急神验方,未结之初,微见有头,红起隐痛者,急用不语唾,夜半频频涂之,即消散。若已结成,当用天乌散贴方。治小痈疮,惊毒疖肿,皆可服漏芦散,真良方也。热甚者,青解毒丸,四顺清凉散加防风连翘玄参剂亦可服,五福化毒丹尤良,连翘汤可服。青露散掩之,留小孔,后用惊毒掩子收疮口取效。热甚者,凉膈散亦可服。

天乌散贴方

天南星 赤小豆 草乌 黄柏
上等分为末,生姜自然汁,调贴患处。用米醋调尤佳。

漏芦散 治小儿痈疮,及丹毒疮疖。

漏芦 麻黄(去根节) 芒硝 连翘 黄芩 川升麻 甘草(各二钱半) 川大黄(一两、炒) 白敛(七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量大小加减,不拘时候,加减温服。可加羌活荆芥、川芎、防风、枳壳

青解毒丸 见第九十问。

四顺清凉饮 见第四十四问。

玄参剂 解诸般热,消疮疖。

地黄 玄参(各一两) 大黄(煨、半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煎灯心竹叶汤化下,入沙糖少许,亦可加羌活、川芎、赤芍药、连翘、防风。

又方 治疹痘后,余毒不散,遍身生疮不已,大能解毒。

玄参 赤芍药 生地赤茯苓 荆芥 防风 木通 桔梗 黄芩 朱砂 青黛(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大小加减服之。

五福化毒丹 治小儿蕴积毒热,惊惕狂躁,颊赤咽干,口舌生疮,夜卧不宁,谵言烦躁,头面身体多生疮疖。

玄参 桔梗(各二两) 茯苓(二两半) 人参 牙硝 青黛(各一两) 甘草(七钱半) 麝香(一字) 金箔 银箔(各十片为衣)
上为末,炼蜜丸和剂,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不拘时。及治疮疹后、余毒上攻,口齿涎血臭气,以生地黄汁、化下一丸,及用鸡翎刷在口内。

连翘汤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青露散 治背疽,一切恶疮,围药不胤开。

白芨 白敛 白微 白芷 白藓皮 朴硝 青黛 黄柏 大黄 天花粉 青露叶(即芙蓉叶) 老龙皮(即老松木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调涂,留小孔,如干再用生姜汁润。

惊毒掩子 治疮疖初发,掩上即退,已成速破。

葱根(七个) 木鳖(七个) 白芷(三个) 巴豆(十四个) 黄丹(二两) 油(四两)
上先用油入前四味,武火熬,用柳木篦搅,以白芷焦黑为度,用绵滤去滓。再入铫,用文火熬,却入黄丹,熬令紫黑色,成膏为度。治诸般疮疖,去脓收疮口。

惊毒诸般肿痛掩子

蒲黄 大黄 黄柏 真粉 连翘 白芷 白芨 白敛 牲蛎 丹参(各等分)
上为末,水调涂肿处。

凉膈散 治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头昏唇焦,咽燥舌肿,赤目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结,便溺赤涩,一切风肿,并宜服之。

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一两) 连翘(二两) 栀子仁 黄芩 薄荷叶(去土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四分,食后温服,大小加减。

恶核瘰第九十四问

巢氏云∶小儿恶核者,乃风热毒瓦斯,与血气相搏,结成顽核,生于项颈,遇风寒所折,不消结成瘰癧,久而溃脓成疮者也。凡有此症,宜服清凉饮子及升麻汤等药,汤氏贴恶核瘰癧各有妙方。千金连翘丸、千金龙胆汤皆可服。

清凉饮子 见第四十问。

连翘丸 治小儿无故寒热,强健如故,而身体颈项结核瘰癧,及肠胁背里有坚核不痛,名为结风气肿。

连翘 桑白皮 白头翁 牡丹皮 防风 黄柏 桂心 香豉 独活 秦艽(各半两) 海藻(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灯心汤下。

千金龙胆汤 见第三问。

大圣散 治瘰癧,消风毒肿,上壅内热,多生瘾疹,风丹风证。食煎爆多致此疾。

羌活 荆芥 升麻 薄荷 防风 甘草 大黄 黄芩 玄参(各等分) 或加赤芍药、连翘
上各等分为末,每二钱,水一盏,煎六分温服。又方用牡蛎二两、火 为末,玄参一两,甘草半两为末,每二钱,清茶调下。

发斑第九十五问

百问云∶发斑有两证,有温毒发斑,有胃烂发斑也。温毒发斑者,为冬月温暖,人感乖戾之气,未即病发,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瘾疹如绵纹,其治用葛根橘皮汤、黄连橘皮汤主之。若胃烂发斑者、伤寒未下即发斑,下早亦发斑,盖不当下而下之,热气乘虚入胃,当下失下,则胃热不得泄,所以皆发斑也。凡发斑不可用表药,盖表虚里实,若发其汗,重令开泄,更增斑烂,表虚故也,玄参升麻汤、化斑汤主之。伤寒发斑,只是热气在脏腑,先攻肠胃,里蕴成疮,方发出外,赤者易治,黑者难治,盖毒瓦斯入胃之深故也,羌活散加蝉蜕治斑亦可。

葛根橘皮汤 治冬温,未即病,春被积寒所折,不得发泄,至天气暄热,其温毒始发,肌中斑烂瘾疹如绵纹,咳嗽心闷,但呕吐清汁,服此药即静。兼治小儿麻痘疮。

葛根 陈皮 杏仁(去皮尖) 麻黄(去节) 知母 黄芩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白水煎,有热不吐,去陈皮。冷证去黄芩、知母。

黄连橘皮汤 治温毒发斑,兼治麻证,泄泻并去血。

黄连(一两) 陈皮 杏仁(去皮尖) 枳实(炒) 麻黄(去节) 葛根(各半两) 浓朴(制) 甘草(炙、各一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白水煎服,亦治烦渴,或不用浓朴、甘草。

玄参升麻汤 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瓦斯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故身斑如绵纹状,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玄参 升麻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服。又煎升麻汤,内加玄参亦可。

化斑汤

人参 石膏 葳蕤 知母 甘草(各二钱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糯米半合,煎六分,米熟为度,温服。

羌活散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丹毒赤游肿第九十六问

仲阳云∶热毒之气,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外皮,上赤如丹,热毒与血相击,而风气乘之,所以赤肿游走而遍体也。此由乳母食酒面煎炙过度,与夫烘衣与儿,不候冷而即穿者,多成此症。或发于头面胸背,令儿燥闷腹胀,如火之热,痛不可言。有入腹、入肾之证,便不可救。又方,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血气,皆未坚固,譬如草木萌芽之状,未经寒暑,娇嫩软弱,今婴孩称为芽儿故也;一周之内,切不可频频洗浴,恐湿热之气,郁蒸不散,遍身生赤游丹毒,俗为之溜,片片如胭脂涂染,皆肿而壮热,若毒入腹者,则腹胀硬气,以致杀儿,此因洗浴而得也。若肌肉宽缓,腠理开泄,包裹失宜,复为风邪所乘,而身生白溜,皆肿而壮热也,或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或上气痰喘,咳嗽吐逆,种种之疾,皆因洗浴脱着而得也。治赤溜丹毒,可用小刀子疏去溜头赤晕恶血毒汁,次以冰黄散、葛根白术散、惺芎散主之。败毒散及升麻汤、防己散皆可选而用之。又丹热、实热、龙带热,并用大连翘东加大黄及灯心煎服殊验。

冰黄散

土消 大黄(细末、各二钱)
上二味相合,新汲水调搅匀,用鸡羽蘸药,涂刷毒上。

葛根白术散 治赤白丹肿毒。

白术(二钱半) 茯苓(去皮、二钱) 木香 甘草(各二钱) 芍药 葛根(各三钱) 枳壳(去瓤、麸炒、二钱五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

惺芎散 治赤游肿,不可服冷药。

茯苓(去皮) 白术 人参 甘草 枳壳 细辛(去苗) 川芎(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

败毒散 见第五十问。

防己散 治丹毒候。乃热毒之气,与血相搏,而风气乘之,故赤肿及游走遍体者,又名赤游风,入腹入肾则杀人。

汉防己(半两) 朴硝 犀角 黄芩 黄 川升麻(各二钱半)
上锉散,加竹叶煎,大小随病加减,一方去朴硝,有泽泻

白玉散 治赤游丹毒。

滑石 寒水石(各一两)
上为末,米醋调敷患处。或肿至外肾有破处,只用水调。

大连翘汤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消毒饮 治丹毒及疮疮已出,毒瓦斯壅遏,壮热狂燥,睡卧不安,大便秘涩,咽喉肿痛,胸膈不利,痘疹消破,却可服之。

牛旁子(炒二两) 荆芥穗 甘草(炙、各半两)
上锉散,水煎。自利及痘疫未破,不可轻服。或加防风、连翘、升麻、蝉蜕、赤芍药,有热加黄芩、防风、犀角消毒饮。

疮癣第九十七问

汤氏云∶小儿伤湿,血气壅滞则生疮,多由父母奶子,不好洁净,衣褥不与频换洗濯,或尿屎秽污,连日不洗,亦能浸渍而成疮。天气温和,频与澡洗更衣,名曰外宣,亦不须服药,小儿不得已而服药,此乃下策,将养合宜,何病何侵,更令乳哺有节,勿令过饱,其身乃如莳树,此调养之理也。浴方春用柳条、荆芥,夏用枣叶槐枝,秋冬用苦参,频浴身安外宣无病。金华散又敷疮癣等方,皆可用也。摩风膏敷疮癣极妙,兼服羌活散加防风、荆芥及大连翘饮、升麻汤等剂。

金华散 治干湿疮癣。

黄丹( 、一两) 轻粉(一钱) 黄柏 黄连(各半两) 麝香(少许)
上为末,先洗,次干掺之,如干癣疮,用腊月猪脂和敷;如无,用麻油。亦可加黄芩大黄。

摩风膏 治小儿遍身疥癣瘙痒。

苦参 沥青 芜荑(炮) 黄蜡(各一钱) 巴豆(三粒、去壳) 轻粉(五分) 全蝎(二枚) 真麻油(半两)
上用麻油煎至巴豆焦,滤去所煎物,入轻粉和匀,敷疮疥效。

一方 治恶癣,以紫贝草根、生白矾少许,同擂烂涂患处,两次可断根。

又方 用砒少许,滴醋同熬为膏,涂之。

又方 以斑去头足,糯米炒黄,去米,以淮枣煮熟,去皮取肉为丸,唾津调搽之尤妙。

羌活散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大连翘汤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升麻汤 见第五十二问。

瘭疮第九十八问

巢氏云∶夫小儿瘭疮者,为风热毒瓦斯所乘,搏于皮肤,乃生瘭浆,溃而成疮,故名曰瘭疮也。汤氏牛黄散、淋洗方治之。又有瘭疽之发有数种,先作点而后露骨,小者如粟如豆,剧者如梅如李,赤黑青白、色变不常,或生口齿,或肚脐,或背臀,发无定处,大概多见于手指之间,根深入肌,走臂游肿,毒血流注,贯串筋脉,烂肉见骨,出血极多,令人狂言烦躁嗳闷,皆毒瓦斯攻心之候也。南星、半夏、白芷末敷之,用药先洗而后敷之甚佳。其诸疗理,推展痈疽法度行之,皂角血余等药尤佳。

牛黄散 见第三十七问。

三黄真珠疳积壮热,生敛yin疮,俗呼为溜,脓水流处,便湿烂成疮。此证当内服消食退疳积之药,后用此。

松香 五倍子 黄连 黄丹 海螵蛸(各三钱) 轻粉 雄黄(各少许)
上七味并为细末,疮干则以香油调敷,湿以干掺,先以莹肌散煎洗,然后用此药。

莹肌散 洗疮。

赤芍药 防风 苦参 薄荷 甘草(身) 刘寄奴 黄柏
上等分煎汤,洗去患处宿脓,后以前三黄散末掺疮上,三、二度即成痂而愈,或只服化毒丹。

麻证水痘第九十九问

汤氏云∶凡小儿斑疮之候,乃天行时气,热不能解,蕴积于胃,而胃主肌肉,毒瓦斯熏发于肌肉,状如蚊子所啮,乃成斑毒也。赤者十生一死,黑者十死一生。此症与斑症不同,发斑乃如锦纹,有空缺处,如云头之状;麻症乃遍身,无空缺处,但疏密之不同,分轻重耳。黄连杏仁汤,治婴孩受邪,热甚作麻疹之症,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疮,宜服此以解之。又有黄芩知母汤,治小儿麻症,催出得疮,斑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者,腥臭不能干,心胸渴闷,呕吐清水,身体温热不时,宜进此以治之。起初疑似之间,可服升麻汤;头痛热甚者,可服柴胡升麻汤,化斑汤、羌活散、蝉蜕饮皆可。又有发热一、二日,而出水泡即消者,名为水痘。但用轻剂解之,即便痊可,羌活散、升麻消毒饮主之,麦煎散亦可服,又可服大连翘汤以解利之。活人用黄连橘皮汤治温毒发斑,可治出麻作泻,服此下利当先止,与黄连杏仁汤同,但多制浓朴、甘草耳。

麻症始终宜服麻黄汤表。

斑症可下不可表。

痘症表下俱不可。

黄连杏仁汤 治孩童受邪热候,作成麻痘之症,其疮渐出,咳嗽烦闷,呕逆清水,眼赤咽喉,口舌生疮,作泻。

黄连(一两) 陈皮 杏仁(去皮尖,麸炒) 麻黄(去节) 枳壳(去瓤、麸炒) 葛根(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服。作泻者加浓朴、甘草。

黄芩知母汤 治小儿五脏邪热,作成麻症,疮出斑烂瘾疹如锦纹,或白脓水腥臭不干,心胸闭闷,呕吐清水,身体温壮不时,宜服之。

葛根 陈皮 杏仁(去皮尖) 麻黄(去节) 知母 黄芩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服。不呕逆,去陈皮加芍药,如吐则用之。

升麻汤 见第五十二问。

柴胡升麻汤 见第五十二问升麻汤。

化斑汤 见第九十五问。

羌活散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蝉蜕饮 见第二十问蝉蜕钩藤饮。

消毒饮 见第九十六问。

麦煎散 见第五十四问。

黄连橘皮汤 见第九十五问。

疮疹第一百问

仲阳云∶疮疹候,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烦躁,发热脸赤,唇红身痛,头疼痰涎,伤寒证候类有之,并疮疹证,此天行时气之病也。始发之时,因伤风伤寒而得者,有因时气染易而得者,有因伤食呕吐而得者,有因跌蹼惊怒蓄血而得者。或又为窜眼禁牙,惊搐如风之证,或为口舌咽喉,腹肚疼痛之状,或为烦躁发热,脸赤狂闷,昏睡谵语之形,或自汗,或下利,或发热,或不发热,症候多端,卒未易辨。方论所载,以耳冷、 冷、足冷验之,盖谓疮疹属阳,肾脏无证,耳与 、足、俱属于肾,故肾之所部独冷。就疑似之间,或中或否,不若视其耳后有红脉赤缕者为真,于此可以稽验矣。其脉洪大而弦数,诊脉之际,身略战动,是其证也。调护之法,首尾俱不可汗下,但温凉之剂,兼而济之,解毒和中安表而已。凡热不可骤遏,但轻解之,若无热则疮又不能发也。虚者益之,实者损之,冷者温之,热者平之,是为权度。借喻而言,亦如 人笼蒸之法,但欲为松耳。如苟妄汗,则荣卫既开,转增疮烂;如苟妄下,则正气内脱,变而归肾,身体振寒,耳 反热,眼合肚胀,其疮黑坏,十无一生。(舌黑者尤难疗)何者?疮随五脏见证,未发则五脏之证悉具,已发则归于一脏,受毒多者见之。故肝脏水 。(泪出如水,小而 青),肺脏脓 ,(其涕稠浊,色白而大),心脏发斑(血 色赤而小),脾脏发疹(色黄微赤,有小斑疮),惟归肾则变黑焉(青紫干陷)。疮疹属阳,本无肾症(肾在腑之下,不受秽毒,故无症)。阳取火也,肾取水也,以火用事,为水所制,岂不殆哉。朱氏云∶疮疹已发未发,但不可疏转,此为大戒,疮疹首尾,皆不可下,及辄用利药,毒瓦斯入里即杀人。以此观之,疮疹症状,虽与伤寒相似,而疹痘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所传,从表入里,痘疹所发,从里出表,盖毒根于里、若下之,内气一虚,毒不能出而反入焉,由是土不能胜水,黑陷者有之;毒发于表,若汗之,则荣卫一虚,重令开泄,转增疮烂,由是风邪乘虚,变症者有之。汗下二说,古人之所深戒也。调解之法将如何?曰∶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者得兼而已,温如黄 、当归、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川芎、芍药、枳壳、桔梗、羌活、木通、紫草、甘草之属,则可以调适矣。凡小儿觉身热,症似伤寒,但未经疮痘,疑似未明,且与惺惺散、抱龙丸、升苏散;热甚则先与升麻汤,或加川芎、紫苏、茯苓;呕吐者香苏饮加半夏、茯苓、白芍药;泄泻者,香苏饮加白术、茯苓;吐泻胃虚者、陈氏木香散;渴者,升麻东加紫苏、茯苓;发搐及谵语热甚者,至宝丹、抱龙丸和服。疮疹未出透者可服,如出已透肤者不可服也。或用防风天麻丸亦可。如一、二日疹出,红点如麻子,大小不一等者轻,一齐并出,密甚者重,并服四圣散;及泄泻者、紫草木香汤,或四君子东加木香、丁香;如冷战出不透者,加官桂;有惊热出透者,快斑散治之,内有蝉蜕者也。三、四日疮疹出不透者,四圣散;皮肤冷者,加木香、肉桂,更须活血散,温酒紫草汤调下,以助药力,则出快;如欲止痛,用温热水调下;如紫色黑陷内热者,大便秘者,用龙胆膏,猪心血、辰砂、脑子研细末,木香汤调下可也,或用猪尾膏亦可,如内无大热,不可轻服也。常用胡荽酒喷帏帐及身上为佳,不可喷面上以辟恶气耳。又烧苍术,降真香亦佳。五六日痘疮 甚,但服芍药甘草汤定痛,多服不妨,却服甘露饮数服,或口内有脓疮,咽喉肿痛,不能乳食者,并皆治之。七八日疮 透,略烂,方可服地黄汤;大便秘者、可服消毒饮。凡痘根窠红活,光泽明净者轻;如损陷稠密,灰白色,泻渴者重。无热者,可服四物汤,用麦门门、防风、蝉蜕等剂。九日十日有热甚,可服犀角地黄汤、消毒饮,便利者不可服;小便不通者,大连翘东加减服,以小便利为度,导赤散、羌活散、皆可服;热甚者、小柴胡汤,渴甚者、白虎汤;大便秘甚数日不通者,宣风散一服便可,间服前药;痘疮长足肥满苍腊色者轻,寒战闷乱腹胀,烦渴喘急切牙者重。十一日十二日,痘疮当靥,疮痂欲落而欲愈也;若痘疮欲靥之间,或不能靥,或腹胀烦渴,或泄泻气促者,不可与蜜水瓜果等冷物,食之即死;当与木香散,异功散,加减服之。凡小儿先发搐、而后发疮者也,如疮已瘥、而后发搐,或吐或泻者死;先发热而后出疮者存,疮已发而后泄不止者亡。疮瘥而忽泻脓血痂皮者顺腹中有疮生,泻血而水谷不消者逆(脾胃虚也),或泻血而疮坏无脓者亦不可救(胃烂也)。要知阳明主肌肉,胃气不可一日不强也。凡出疮疹,先须护眼,或用辰砂、或用胭脂,以涂眼眶,内有红花以活血尤妙。如痘疮入眼,宜与决明散、紫贝散;疮痂欲落不落,则用酥油白蜜时时润之,可揭则揭去;若失润揭迟,痂才硬则成瘢痕,仍用灭瘢药敷之。切不可与鸡鸭卵与食,食则即时目,瞳子如卵白色,其应如神;亦不可再食猪肉,不可不戒也。中间钱氏有百祥丸下之,及有用人牙齿之药、切不可轻服,甚以为戒也,不若用独圣散与牛李膏为愈。或痘疹已发,为风冷所伤,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者,调解散主之。如泻不止,用参苓白术散加木香可也,四君子东加木香、豆蔻亦妙。虽然疮黑本为恶症,治之有方。犹有幸而生者。至于调卫之际,乳母不能禁口,流毒于儿;或粥食乳哺不时,使之饥虚;或衣被不周,致伤风冷;以至闺房有触,外邪有犯,则以冰硬变坏而归肾,自我致寇,又谁咎耶!能调卫者,以温散汤剂,酿乳饮之,谨护风寒,使之气体通和;其于粥饵,则勿令饱而气实,饥而气虚,斯为得矣。然疮曰圣疮,七日热而发,七日 而干,又七日平复如旧矣。若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则疮出甚难;如调顺血气,温和脾胃,均平冷热,则疮出甚易。调解之法,无逾于此,故备论之。疹症初感,未出而发热者,扁油剂法治之,则出疹甚稀,或即消解而疮疹不发者有之,自然解散,而安泰必矣。

惺惺散 见第五十问。

抱龙丸 见第五十一问。

升麻汤 见第五十二问。

升苏散 治小儿出疹发热,疑似之间,以此解之。

升麻 葛根 赤芍药 紫苏 茯苓 川芎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白水煎服,如呕者,加半夏、茯苓、白芍药、生姜煎。

香苏散 治小儿出疹症,作泻。

香附子 陈皮 紫苏 川芎 甘草 白芷(各等分)
上锉散,生姜葱白煎,或白水煎,泻症加白术、茯苓,呕症加茯苓、白芍药。

木香散 治疹痘冷症。

木香(二钱) 前胡(去芦) 诃子肉 陈皮 丁香 官桂(去皮) 大腹皮 人参 半夏 甘草 赤茯苓(各三钱)
上锉散,每三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带热空心服,量大小加减。药性温平,扶阴助阳,治腹胀泻渴。如虚加糯米一撮,黄 三钱同煎。

至宝丹 见第二十问。

四圣散 治小儿痘子已透,皮肤未透,用药发痘。

紫草 木通 黄 甘草 枳壳(各等分)
上锉散,煎服,得痘 、却住服,且服芍药甘草汤、甘露饮。

加味四圣散 治痘出不快,及变陷冷症可服。

紫草 木通 木香 黄 川芎 甘草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煎不拘时服。大便秘涩、加枳壳少许,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糯解毒能酿而发之。

紫草木香汤 治痘疹出不快,大便泄利。

甘草(炙、少许)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各等分)
上入糯米煎,盖紫草能利大便,木香、白术,所以佐之也。

四君子汤 见第十六问。

快斑汤 治疮疹不快。

紫草 蝉蜕 人参 白芍药(各二钱半) 木通(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散,每服三钱,煎服。

活血散 治痘疹出不快。

白芍药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以温酒调服。如欲止痛,用温熟水调下。

龙脑 治时疾,发碗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见鬼神,或已发而陷伏,皆宜速治,不尔毒瓦斯入脏必死。

生龙脑(一钱)
上研细,旋滴猪血和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心烦狂躁者、用紫草汤下,若疮子陷伏者、用温酒化下,少时心神便安得睡,痘疮发透,依常将息而取安也。

猪尾膏 治疮子倒靥,心神不安。

用小猪尾尖,刺血一两,点入生脑子少许同研,用新汲水调下立效。入辰砂一钱,木香汤调下亦妙。

胡荽酒 治痘疮初发时可用,绕房喷之,以辟秽恶之气。

胡荽(一两)
上细切,以酒二大盏,煎数沸。从顶以下含酒喷之,背膂胸腹,及两脚通。勿喷面。

芍药甘草汤 见第四十四问。

甘露饮 见第七十二问。

犀角地黄汤 见第七十二问。

消毒饮 见第九十六问。

加减四物汤 治痘疮入目,或疮收后。

当归 芍药 川芎 苍术 白菊花 干葛 羌活(各等分)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

大连翘汤 见第三问大连翘饮子。

导赤散 见第八问。

羌活散 见第二十问人参羌活散。

小柴胡汤 见第二十九问。

白虎汤 见第五十八问。

宣风散 治风痰壅盛,或大便紧涩,肚急诸般疳气,肚急、惊风、痰潮皆可服。热症便秘,并宜服之,此乃宣利之药。

槟榔(一个) 陈皮(去白、半两) 粉草(二钱) 黑牵牛(四两、半生半炒)
上为末,食前蜜汤调下一服。

异功散 治小儿出疹冷症,此药能除风寒湿痹,调和阴阳,滋养血气,使痘疮易出易靥,不致痒塌。

木香 当归 人参 陈皮 浓朴 丁香 肉豆蔻(各二钱五分) 桂 茯苓 白术(各二钱) 半夏 附子(炮、各一钱)
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枣三个,煎六分,去滓稍热服。出疹泻不止,冷者可服。

决明散 治小儿痘疹入眼。

栝蒌根(二钱) 决明子 赤芍药(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捣罗为末,每服半钱,水调下日三服。

紫贝散

紫贝(一个、生用、即研 也)
上为末,用羊子肝批开,掺药末一钱,线缠,米泔煮熟,入小瓶内盛,乘热熏,候冷取出,星月下露一宿、来早空心服。

韶粉散 治小儿痘疹才愈,而毒尚未散,疮痂虽落,其痰犹黯,或凹或凸肉起,当用此涂之。

韶粉(一两) 轻粉(一钱)
上为末,入猪脂油调匀,涂疮瘢上,欲落不落,当灭瘢痕。或用羊骨髓一两,入轻粉一钱,研成白膏涂疮上。如痘疮全好,如痒甚,俱搔成疮痂不落,用上等白蜜涂之,其疮痂落,亦无赤黑瘢痕,最为神妙。

独圣散 治痘疮陷入不发,色黑而气欲绝,当服此渐苏红润。

穿山甲(汤冼净、炒令焦黄色用)
上为末,每服半钱,入麝少许,南木香汤调下。或紫草煎汤,入酒少许调下。

牛李膏 又名必胜膏。

李子(不以多少、一名鼠李子、牛谓子、楮李、乌罡子、随地呼其名)
上取汁,石器中熬成膏。牛李野生道边,过秋结实,黑圆成穗。或无生者,市肆中买干者为末,水熬成膏,每服皂子大,煎杏仁汤化下。

调解散 治痘疮已发,或为风冷所折,荣卫不和。或为宿食所伤,内气壅遏,以致冰硬,并主之。

青皮 陈皮 桔梗 枳壳 半夏 川芎 木通 干葛 甘草 紫苏(各等分) 人参(减半)
上锉散,每服二钱,姜枣煎服。

参苓白术散 见第八十一问。

扁鹊油剂法 治小儿发热,恐成痘疮,以此止之。

生麻油 童便(各半盏)
上逐旋夹和,以柳枝搅令如蜜,每服二蚬壳许,服毕,令卧少时。但三四服,大小便利,身体热退,即不成疮痘之症。若形迹已露,则不可服也。

又方 治小儿脏腑伏热,未成疹子疾候,四肢微觉有热,食物似减,头发干直,或时额上微热,宜生油汤剂法。

扁鹊及仓公用,谓之神剂。

生油(一盏)
上令如人体温,将热水一盏,旋旋入油盏内,不住手以箸打搅,候入熟水尽,令匀如蜜即止。夜卧时服,三岁至百儿,每服二蚬壳许,五岁至七岁每服三蚬壳,十五岁每服三大蚬壳许,直至大人服五蚬壳,或三大合,每日饮后良久与服,服毕令卧少时,如三、五服大小便利,四肢热退,则疹痘不复发,当自安也。

又方 以手蘸麻油,摩其背脊间,直至尾骨,亦验也。

紫草木通汤 治疮疹出不快。

紫草 人参 木通 茯苓 糯米(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散,每二钱煎服。内虚大便利下,入南木香、去紫草。

蝉蜕膏 御风邪,辟恶气,透肌表,快疮疹。

蝉蜕 当归 防风 甘草 川芎 荆芥穗 升麻(各等分) 加芍药
上为末,医学检验网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煎荆芥汤化下。

安斑散 调理疮疹。

升麻 赤茯苓 黄 羌活 人参 枳壳(炒) 桔梗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每二钱,紫草少许,薄荷一叶煎,温服。

如圣麦门冬汤 治小儿疮疹,毒瓦斯上攻,咽喉口舌生疮,不能吮乳。

桔梗 牛旁子(炒) 麦门冬(去心) 甘草(各半两)
上锉散,每服二钱,淡竹叶煎服。活人书云∶为末,每服二匙,沸汤调,细细呷入口内含下。

太和散 治小儿疮 ,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

生地黄 当归 人参 地骨皮 赤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锉散,每二钱,白水煎服。

去疮疹瘢方

陀僧
上为细末,水调涂甚妙。

龙胆丸 治小儿五疳潮热,面色痿黄,乳食迟化,日渐羸瘠虚弱。

龙胆 芦荟 肉豆蔻(煨) 黄连 木香 神曲 麦 (炒、各等分)亦可加槟榔、使君子
上末,面糊丸如黍米大,三、二十丸,温米饮送下。有热加胡黄连、柴胡、辰砂,去木香、芦荟、肉豆蔻。一方用

龙胆、黄连、青皮、使君子等分末,猪胆丸。

疳积丸 治诸疳有虫。

百草霜(炒) 雷丸 芜荑(各三钱) 巴豆(去壳、一两、净去心膜、不去油)
上为末,甑上饭丸,如粟米大。一方黄丹衣,每服一丸,空腹米饮下。一方青黛衣,每服一丸,空心米饮下。

治嗽含膏丸

葶苈(炒、微焦) 知母 贝母(各一两、为末、二味同巴豆七粒炒、去巴豆不用)
上先将葶苈子捣成膏,次入二味,以枣肉半两 捣匀,入砂糖丸如芡实大,每一丸绵裹咽津,甚者三丸。

画眉膏

山栀(十五个、炒、存性) 雌黄 辰砂 轻粉(各少许)
上另为末,和匀香油调成膏、伺儿睡着时、画上眉间,便不思乳。十分难断者,不过再敷,即不思乳矣。

治小儿乳嗽

杏仁 桑白皮 桃核肉 半夏 甘草(各等分)
上生姜薄荷同煎。此方鲁仲德抄吴氏方。

大连翘饮 见第三问,此多羌活一味。

化风丹

荆芥 黄芩 防风 羌活 独活 天麻 胆南星 川芎(各等分) 辰砂 甘草(俱减半)
上末,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一方加白附子、全蝎、僵蚕三味。

玄参剂

芍药 玄参 升麻 地黄 甘草 黄芩 龙脑叶 山栀 连翘(各等分)
上末蜜丸,辰砂为衣,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红绵散 合有甘草。

全蝎 天麻 苏木 麻黄 荆芥 朱砂 僵蚕 南星 干葛 胭脂 热加防风。
上各等分,绵包,生姜、薄荷煎服。

天麻丸 治乳嗽。

天麻 辰砂 防风 胆星(各一钱) 天竺黄 白附子(煨) 坯 雄黄 蝉蜕 僵蚕(各五分) 川芎 硼砂(各七分半)
上为末,蜜丸金箔衣,加牛黄、片脑,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薄荷汤化下。

常用药方歌括

败毒羌柴独活前,芎苓参桔及甘煎,疹加风荷并蝉蜕,腰痛桃仁任意添。
五积六苍三桔梗,两半麻陈枳壳并,一两朴姜三分夏,归芍芷桂及甘苓。
姜煎加入柴艽贝,参术同成轻骨名。
调中芩葛 甘苓,芍梗仍兼白术平,壮热恶风并入利,或时脉数此为灵。
参苏苓夏葛前三,枳梗陈甘梅二参,姜枣煎来随意服,大能发散更消痰。
去却参梅芎用四,前柴互换亦相堪。名香苏散。

平胃甘三陈朴膏,入苍姜枣或盐调。不换金须加藿夏。养胃参苓果莫饶。
消风百解芷陈荆,苍术麻甘姜便成。
金沸麻前各用三,芍甘夏一四荆参。或除麻葛换辛茯,同治伤风嗽有痰。
栀子仁知芍大青,四芎高杏及苓升,入煎柴六甘须二,阳毒伤寒姜豉成。
解肌甘一芍芩二,桂一甘三葛四煎,壮热恶风身体痛,脉浮无汗此为先。
香苏四分陈皮二,甘一或加芎芷煎,更入麻黄升芍药,千神只要葛多添。
柴胡石膏须用四,葛芍柴胡元不异,升二苓桑荆芥三,姜豉同煎古贤置。
萎茹三分高须四,葛二征羌和杏芎,甘与青梅同葛数,水煎对症有神功。
缩脾砂果梅甘二,豆葛只消一分参,水煎代饮方极妙,暑伤还取症来看。

续命汤

术参芎药同防己,麻桂甘苓二分童,防一风三姜枣煮,刚柔二 并能攻。扁方不用白术、用杏仁。

八解胃君四,同去苍加藿。
五苓猪茯术皆三,泻五还将桂二参。
干葛二芎余并一,参术苓梅甘藿参,此是小方白术散,渴兼吐利变风痫。
薄荷四芍羌蝎麻,甘蚕一分亦同加,竹叶白附还须二,薄荷汤调惊热差,
或去蝎蛋天竹附,柴苓芎梗代尤佳。

红绵散

麻蚕芎芷麻二,苏木甘全蝎一荆,绵煎对症明加减,愈却伤风咳嗽惊。

大连翘汤

连翘荆芥通车芍,归活风柴蝉共甘,等分栀苓还减半,煎须柴草正相堪。

知母甘葛

知母三钱干葛八,六高麻四五葳蕤,甘苓风活星皆二,梅杏升参芎不殊。
排风三味先为主,独活麻苓三分同,杏术当归甘桂芍,藓皮二分共防风,
姜钱作使煎来服,五脏风伤尽解攻。
木香流气念三般,十六陈皮夏独单,通四若加槟果藿,丁皮梅桂腹蓬三,
朴苏甘附青皮八,余药皆同二分参,苓术麦瓜菖与芷,枣姜作使药方完。
滑利米煎葱解表,妇人艾醋血症安,一方去藿沉香代,枳换菖蒲必炒干。
增入大黄能治体,总应念四请详看。

治眼方

栀子 黄柏 黄连 黄芩
上四味捣为细末,贴在碗底上,用艾火熏之,取起,稍加水,用纸盖水上,取清水点眼内立效。

心痛

乌鸡粪(五钱、晒干研细、罗成面) 松粉(五钱、研细)
上用葱根汁,将前二味合匀,为丸如桐子大,黄丹为衣,每服五丸,温醋送下,忌腥冷硬物等件,三、四日立效。

备急经验方破伤风,极有神效。

余昔闻本县大尹张公曾言;吾有一妙方,专治破伤风,单只一味,极有神效。用人家粪内蛴螬虫一个,烂草房上亦有之,将他脊背用手捏住,俟他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疮口上,觉麻身上汗出,无有不活者。及今余家第四子,忽于额上跌破一处,七日成风,急寻此虫治之,时间汗出就好,余有感于此,不敢隐昧,恐捐阴 ,就刊此传之。将虫用过还埋粪内。

治搭背疮极有神效

用生蜂蜜和生面为饼,贴于疮上,待饼干、再换三、五次即愈,疮有口者,将面饼亦口上贴之。

治小儿痘疔,极有神效

珍珠(生为细末) 豌豆(烧为灰、细末) 头发(烧灰细末) 湿胭脂(生用)
上量疔疮多少,加减为用。将四味和为一处;先用簪尖拨疔口,次将此药贴入疔内,即时大小疮皆变为红白色,而无有不活者。大凡人家小儿出痘疮,若灰黑顶者,十八、九死,为乡人者,不识内有痘疔,又不晓治法故也。余昔日曾访问诸多良医,皆言痘疮未出全者,有药可表,及疮出后有灰黑色塌顶者,皆无方可治之,今要认出黑色内有疮大者为疔,或疮内有疔线者为疔,又有疮内臭气者为疔,亦有数等,若依此方治之,立有神效,此方治好多人,傥有好事君子,传写四方,贴于街市而共治之,则福庆延长,子孙保安矣。

又方 治小儿出痘穿山甲锉细,用蚌粉入铫内,炒令黑色存性,研细,入麝少许。每半钱一钱,温酒调服,其效如神,虽遍身黑而欲绝,亦能苏省而发红色。

治小儿疮疹不透,陷伏危困者

人牙齿三、五个,炙令黄为末,乳香汤送下。烧过为末,温酒调下亦可。服后片时,其便发透。

治痘疮后眼方

羌活 防风 川芎(各二钱半) 甘草(二钱) 木贼 绿豆壳 荆芥(各三钱) 蝉蜕(二钱) 谷精草(二钱)蛇蜕 鸡子壳薄皮(各一钱)
上为末,清茶调下,日三服,一应障翳皆可磨退。

治小儿夜啼

灯花(七个) 硼砂(二分五厘) 朱砂(少许)
上研极细末,蜜调成膏,候小儿困时,以少许抹口唇上。

相关文章
 台湾娘子与麻风村慈善
 有没有老师知道韭菜籽的药性啊
 虎口侧推到大肠经法
 女儿鼻涕流了四个月了
 三圣散(《产科发蒙》卷一)
 求诊:多梦,月经不调 ,最近四肢毛长得特快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