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教程:失血
来源:失血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失血叙论

夫血犹水也,水由地中行,百川皆理,则无壅www.med126.com决之虞;血之周流于人身荣经府俞,外不为四气所伤,内不为七情所郁,自然顺适。万一微爽节宣,必至壅闭,故血不得循经流注,荣养百脉,或泣或散,或下而亡反,或逆而上溢,乃有吐、衄、便、利、汗、痰诸证生焉。十种走失,无重于斯,随证别之,乃可施治。

外因衄血证

病者因伤风寒暑湿,流传经络,阴阳相胜,故血得寒则凝泣,得热则淖溢,各随脏腑经络涌泄于清气道中,衄出一升一斗者,皆外所因。治之各有方。

桂枝栝蒌根汤

治伤风汗下不解,郁于经络,随气涌泄,衄出清血;或清气道闭,流入胃管,吐出清血,遇寒泣之,色必瘀黑者。

桂心芍药 栝蒌根 甘草(炙) 川芎(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服。头痛石膏

麻黄升麻

伤寒发热,解利不行,血随气壅,世谓红汗者是也。

麻黄(去节汤,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黄芩 芍药 甘草(生) 石膏( ) 茯苓(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热服,微汗解。

五苓散

治伏暑饮热,暑气流入经络,壅溢发衄;或胃气虚,血渗入胃,停留不散,吐出一二升许。(方见伤暑门。治衄则以茆花煎汤下,屡用得效)

除湿汤

治冒雨着湿,郁于经络,血溢作衄;或脾不和,湿着经络,血流入胃,胃满吐血

茯苓 干姜(各四两) 甘草(炙) 白术(各二钱)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煎六分,去滓服。加川芎二钱。最止浴室中发衄。


内因衄血证治

病者积怒伤肝,积忧伤肺,烦思伤脾,失志伤肾,暴喜伤心,皆能动血,蓄聚不已,停留胸间,随气上溢,入清气道中,发为鼻衄,名五脏衄。

止衄散

治气郁发衄无比神方。

黄耆(六钱) 赤茯苓 白芍药(各三钱) 当归 生干地黄 阿胶(炙,各三钱)
上为细末。煎黄耆汤调下二钱匕,未知再作。


不内外因证治

病者饮酒过多,及啖炙爆五辛热食,动于血,血随气溢,发为鼻衄,名酒食衄;或堕车马,打扑伤损,致血淖溢,发为鼻衄,名折伤衄。

加味理中丸

治饮酒过多,及啖炙爆热食,动血,发为鼻衄。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干姜(炮) 干葛 川芎(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

花蕊石

治一切金疮,打扑伤损,犬咬伤,并于伤处糁敷;或内损血入脏腑,壅溢作衄;及妇人产后,败血不散。

花蕊石(细研,一斤) 上色硫黄(研细,四两)
上二味,拌匀入藏瓶中,以纸筋捣黄泥固济,候干,焙令热透,以砖藉,用白炭一秤, 顶上发火烧灰尽,候冷,取出再研极细。诸脏伤,及妇人产后瘀血不行,并用童子小便温酒调一二钱匕,取瘀血即效。

白芨

治鼻衄立效。白芨(不拘多少)
上为末。冷水调,用纸花贴鼻○ 中。一法,用黄胶汤令软,贴鼻○ 中。


三因吐血证治

病者诸血积聚,合发为衄,而清气道闭,浊道涌溢,停留胸胃中,因即满闷,吐出数斗至于一石者,名曰内衄;或因四气伤于外,七情动于内,及饮食房劳,坠堕伤损,致荣血留 聚膈间,满则吐溢,世谓妄行。

桂枝栝蒌根汤 治伤风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五苓散 治伤暑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除湿汤 治伤湿吐血。(方见外因衄血证治)

金屑丹

治三因吐血;及衄血下血,一切血溢妄行。

叶子雌黄
上一味,为粗末,入枣肉内,线系定,满着汤煮,用黑锡对雌黄斤两,熔作汁,倾入汤,煮一日,添汤候冷,取出雌黄洗净,干研为细末,却以煮药枣肉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 七丸,黑锡煎汤下。


伤胃吐血证治

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心腹绞痛,白汗自流,名曰伤胃吐血。

理中汤

能止伤胃吐血者,以其功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方证广如《局方》,但不出吐血证,学人当自知之。

人参 白术 甘草(炙) 白姜(炮,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或只煮干姜甘草汤饮之亦妙。方见《养生必用》。


肺疽吐血证治

病者因饮啖辛热,热燥伤肺,血得热则溢,因作呕吐,出血一合或半升许,名曰肺疽。伤于腑,则属胃;伤于脏,则属肺。
上以此分,不可不究。

二灰散

治肺疽吐血并妄行。红枣(和核烧存性) 百药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下。


折伤吐血证治

病者因坠闪肭,致伤五脏,损裂出血,停留中脘,脏热则吐鲜血,脏寒则吐瘀血如豆羹汁,此名内伤。治之各有方。

加味芎汤

治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或如豆羹汁。

川芎 当归 白芍药 百合(水浸半日) 荆芥穗(各等分)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酒半盏,同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


折伤瘀血证治

病者有所坠堕,恶血留内,或因大怒,汗血 温,停蓄不散,两胁疼痛,脚善,骨节时肿,气上不下,皆由瘀血在内。治之各有方。

鸡鸣散

治从高坠下,及木石所压。凡是伤损,血瘀凝积,气绝欲死;并久积瘀血,烦躁疼痛,叫呼不得,并以此药利去瘀血即愈。此药推陈致新,治折伤神效。

大黄(一两,酒蒸) 杏仁三七粒,去皮尖)
上研细,酒一碗,煎至六分,碗裂去滓,鸡鸣时服,次日取下瘀血即愈;若便觉气绝,不能言,取药不及,急掰口开,以热小便灌之。


病余瘀血证治

病者或因发汗不彻,及吐衄不尽,瘀蓄在内,使人面黄唇白,大便黑,脚弱气喘,甚则狂闷,皆瘀血所致。治之各有方。

犀角地黄汤

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内蓄为瘀血;及鼻衄吐血不尽,余血停留,致面黄,大便黑。

犀角(一两) 生地黄(八两) 芍药(三两) 牡丹皮(二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七分,去滓。狂者,加大黄二两、黄芩三两。

其人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为无热,但依方,不须加也。


汗血证治

病者汗出正赤污衣,名曰汗血。皆由大喜伤心,喜则气散,血随气行。妇人产蓐,多有此证。

草汁

治产妇大喜,汗出污衣赤色;及膏淋尿血

草(不拘多少)
上捣取汁二升,醋二合和。空腹饮一杯;或浓煮汁饮。亦治淋沥尿血。


便血证治

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此由内外有所感伤,凝停在胃,随气下通,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伏龙肝

治先便后血,谓之远血。兼治吐衄。

伏龙肝(半斤) 甘草(炙) 白术 阿胶 干地黄(《千金》作干姜) 黄芩(住院医师各三两)
上为锉散。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空腹温服。一法,有附子三两炮入。

当归赤小豆

治先血而后便,谓之近血。赤小豆(五两,浸令芽出晒干。一法熬令拆) 当归(一两)
上为末。浆水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风痢下血证治

病者因风停于肤腠,乘虚入肠胃,风动血,故便清血,或下瘀血,注下无度,名曰风利。古方以此为蛊痢,非也。

胃风汤

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 白茯苓 芎 桂心 当归 白芍药 白术
上等分,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入粟米百余粒,同煎七分,去滓空心稍热服。


料简

夫便血,有肠、蛊毒、热痢、酒痢、血枯、肺痿等,别有门类,其如风痢,亦当在痢门,以纯下清血,故附于此,不可不知。

尿血证治

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故《养生》云∶不可专以血得热为淖溢为说,二者皆致尿血,与淋不同,以其不痛,故属尿血,痛则当在血淋门。

发灰散

治小便尿血,或先尿而后血,或先血而后尿,亦远近之谓也。

发灰(《本草》云∶能消瘀血,通关格,利水道,破 瘕肿,及尿刺、尸疰、杂疮,疗转胞,通大小便,止咳嗽鼻衄)
上一味,每服二钱,以米醋二合、汤少许调服,以井花水调亦得。兼治肺疽、心衄。内崩吐血一两口,或舌上血出如针孔,若鼻衄,吹内立已。一法,棕榈烧灰,米饮调下,大治大小便下血。又一法,同葵子等分为末,饮服二钱,治转胞尤妙。

玉屑膏

治尿血,并五淋砂石,疼痛不可忍受者。

黄耆 人参 (各等分)
上为末,用萝卜大者,切一指浓、三指大四五片,蜜淹少时,蘸蜜炙干,复蘸,尽蜜二两为度,勿令焦,炙熟,点黄 人参末吃,不以时,仍以盐汤送下。

相关文章
 当代伤寒界五大宗师级名家
 十四、胀
 荷叶汤(《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医德
 春温
 固经止血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