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千金翼方教程:补益
来源:补益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叙虚损论第一

论曰∶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经络便壅,皮里空疏,惟招蠹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岳而断涓流,语其易也,又甚于此。然疾之所起,生自五劳,五劳既用,二脏先损,心肾受邪,腑脏俱病。故彭祖论别床异被之戒,李耳陈黄精钩吻之谈,斯言至矣。洪济实多,今具录来由,并贯病状,庶智者之察微防未萌之疾也。

五劳者,一曰志劳,二曰思劳,三曰心劳,四曰忧劳,五曰疲劳。即生六极,一曰气极。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烦满吐逆,惊恐头痛。二曰血极,血极令人无色泽,恍惚喜忘,善惊少气,舌强喉干,寒热,不嗜食,苦睡,眩冒喜。三曰筋极。筋极令人不能久立,喜倦拘挛,腹胀,四肢筋骨疼痛。四曰骨极,骨极令人酸削,齿不坚劳,不能动作,厥逆,黄胆,消渴肿疽发,膝重疼痛,浮肿如水状。五曰精极。精极令人无发,发肤枯落,悲伤喜忘,意气不行。六曰肉极。令人发疰,如得击不复得言,甚者致死复生。

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痿,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而不绝,五曰精少囊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名曰七伤。七伤为病,令人邪气多,正气少,忽忽喜忘而悲伤不乐,夺色黧黑,饮食不生肌,肤色无润泽,发白枯槁,牙齿不坚,目黄泪出,远视,见风泪下,咽焦消渴,鼻衄唾血,喉仲介介不利,胸中噎塞,食饮不下。身寒汗出,肌肉酸,四肢沉重,不欲动作。膝胫苦寒,不能远行,上重下轻,久立腰背苦痛,难以俯仰,绕脐急痛。饥则心下虚悬,唇干口燥,腹里雷鸣,胸背相引痛,或时呕逆不食,或时变吐,小便赤热,乍数时难,或时伤多,或如针刺,大便坚涩,时泄下血。身体瘙痒,阴下常湿,黄汗自出。阴痿消小,临事不起,精清而少,连连独泄,阴端寒冷,茎中疼痛,小便余沥,卵肿而大,缩入腹中。四肢浮肿,虚热烦疼,乍热乍寒,卧不安席。心如杵舂,惊悸失脉,呼吸乏短。时时恶梦,梦与死人共食入冢,此由年少早娶,用心过差,接会汗出,脏皆浮满,当风卧湿,久醉不醒,及坠车落马僵仆所致也。故变生七气,积聚坚牢,如杯留在腹内,心痛烦闷,不能饮食,时来时去,发作无常。寒气为病,则吐逆心满。热气为病,则恍惚闷乱,长如眩冒。

又复失精。喜气为病,则不能疾行,不能久立。怒气为病,则上气不可当,热痛上冲心,短气欲死,不能喘息。忧气为病,则不能苦作,卧不安席。恚气为病,则聚在心下,不能饮食。

愁气为病,则平居而忘,置物还取,不记处所,四肢浮肿,不能举止。五劳六极,力乏气蓄,变成寒热气疰,发作有时,受邪为病。凡有十二种风,风入头则耳聋。风入目则远视。风入肌肤则身体瘾疹筋急。风入脉则动,上下无常。风入心则心痛烦满悸动,喜腹 胀。

风入肺则咳逆短气。风入肝则眼视不明,目赤泪出,发作有时。风入脾则脾不磨,肠鸣胁满。

风入肾则耳鸣而聋,脚疼痛,腰尻不随,甚者不能饮食。入胆则眉间疼痛。大小便不利,令人疼痹。五劳六极七伤,七气积聚变为病者,甚则令人得大风缓急,湿痹不仁,偏枯筋缩,四肢拘挛,关节隔塞,经脉不通,便生百病。羸瘦短气,令人无子。病欲及人,便即夭逝。

劳伤血气,心气不足所致也。若或触劳风气,则令人角弓反张,举身皆动,或眉须顿落。恶气肿起,魂气不足,梦与鬼交通,或悲哀不止。恍惚恐惧。不能饮食,或进或退,痛无常处,至此为疗,不亦难乎(十二种风元不足。)

大补养第二

论一首 方八首

论曰∶病患已成,即须勤于药饵,所以立补养之方,此方皆是五石三石大寒食丸散等药,自非虚劳成就偏枯着床,惟向死近无所控告者,乃可用之,斯诚可以起死人耳,平人无病,不

张仲景紫石寒食散治伤寒已愈不复方∶

紫石英 白石英 赤石脂 钟乳(炼) 栝蒌根 防风 桔梗 文蛤 鬼臼 太一余粮 (各二两半)人参 附子(炮去皮) 桂心(各一两)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散,酒服三方寸匕。

损益草散

常用之佳。主男子女人老少虚损,及风寒毒冷,下痢癖饮,咳嗽消谷。助老人胃气,可以延年。又主霍乱。酒服二方寸匕,愈。又主众病休息下痢,垂命欲死,服之便瘥,治人最神验方∶

人参 附子(炮去皮,各三分) 干姜 桂心(各五分) 防风(一两半) 牡蛎(熬) 黄芩
上一十三味,各捣筛为散,更秤如分,乃合之冶千杵,旦以温酒服方寸匕,老人频服三剂,良。兼主虚劳。

草寒食散

治心腹胁下支满,邪气冲上。又心胸喘悸不得息,腹中漉漉雷鸣,吞酸噫,生食臭,食不消化,时泄时闭,心腹烦闷,不欲闻人声,好独卧,常欲得热,恍惚喜忘,心中怵惕如恐怖状,短气呕逆,腹中防响。五脏不调。如此邪在于内,而作众病,皆生于劳苦。若极意于为乐,从风寒起,治之皆同。服此药,旦未食时,以淳美酒服二方寸匕,不耐者减之。

去巾帽薄衣力行方∶

钟乳(炼) 附子(炮去皮) 栝蒌根 茯苓 牡蛎(各一分,熬) 桔梗 干姜 人参 防风(各一两) 细辛 桂心(各五分) 白术(三两半)
上一十二味,各捣筛治千杵,以酒服之二匕,建日服之至破日止,周而复始。

又方∶

说状所主同前。 钟乳(炼粉) 人参 茯苓 附子(炮,各三分) 栝蒌根 牡蛎(熬)细辛(各半两) 干姜桂心(各五分) 白术 防风 桔梗(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服之一如前方,有冷加椒,有热加黄芩各三分。

草乌头丸

主寒冷虚损,五十年心腹积聚百病,邪气往来,厥逆抢心。痹顽羸瘦骨立,不能食,破积聚方∶

乌头(十五分,炮,去皮) 人参(五分) 生姜(二两) 前胡 蜀椒(去目闭口者 汗) 黄芩 白术 半夏(洗) 黄连 吴茱萸 龙骨 白头翁 干姜 细辛 桔梗 紫菀 芎 浓朴(
上二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夜一,以知为度。

草乌头

破积聚,治积结冷聚,阳道弱,大便有血,妇人产后出血不止方∶

乌头(十五分,炮,去皮) 大黄 干姜 浓朴(炙) 吴茱萸 芍药 前胡 芎 当归 参紫 菀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丸,日三服,渐渐加之。

大理中露宿丸

主风劳四十年癖绝冷,并主咳逆上气方∶

人参 桂心 吴茱萸 乌头(炮,去皮) 矾石(烧,等分)
上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三丸,日再,以知为度。

匈奴露宿丸

主毒冷方∶

矾石(烧) 桔梗 皂荚(炙,去皮子) 干姜 附子(炮,去皮) 吴茱萸(等分)
上六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再。稍加,以知为度。

解散发动第三

论一首 方三十五首与第二十二卷通

论曰∶既得药力,诸并遣。石忽发动,须知解方。故次立解散方焉。一一依其诊候而用之,万不失一。夫脉或洪或实,或断绝不足,欲似死脉,或细数,或弦快,其所犯非一故也。脉无常,投医不能识也。热多则弦快,有癖则洪实,急痛则断绝。凡寒食药热率常如是,自无所苦,非死候也。动从节度,则不死矣。不从节度,则死矣。欲服散者,宜诊脉审正其候,尔乃毕愈。脉沉数者难发,难发当数下之。脉浮大者易发也。人有服散两三剂不发者,此人脉沉难发。发不令人觉,药势已行。不出形于外,但以药治于内。欲候知其力,人进食多,一候也。颜色和悦,二候也。头面身体瘙痒,三候也。涩涩恶风,四候也。厌厌欲寐,五候也。诸有此证候者,皆药内发五脏,但如方法服药。宜数下之,内虚自当发也。

人参汤

主散发,诸气逆,心腹绞痛,不得气息,命在转烛方∶

人参 枳实(炙) 甘草(炙,各九分)栝蒌根 干姜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若短气者,稍稍数服,无苦也,能如方者佳。冬月温食,胸腹热者便冷食。夏月冷食,以水服药冷食过多腹冷者,作汤即自解便 止。

鸭通汤

主散发,热攻胸背,呕逆烦闷,卧辄大睡乘热,觉四肢不快,寒热往来,大小白鸭通(新者)大黄(二两) 石膏(碎) 知母(各一两) 豉(一升) 麻黄(三 两,去节)
上一十味, 咀,以汤一斗二升淋鸭通,乃以汁煮药取三升半,去滓。然后纳豉,更煮三沸。去豉,未食前服一升。

治气汤

主散家患气不能食若气逆方∶

人参 茯苓 桂心 浓朴(炙) 半夏(洗) 甘草(炙,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 生姜( 各三两,切) 大枣(二十枚,擘)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六合,分服七合。

主散发头欲裂,眼疼欲出,恶寒骨肉痛,状如伤寒,鼻中清涕出方∶

香豉五升,熬令烟出,以酒一斗投之。滤取汁,任性饮多少,欲令小醉便解,更饮之,取解为度。亦主时行寒食散发,或口噤不可开,肠满胀急欲决。此久坐温衣生食所为。皇甫云口不开去齿,下此酒五合,热饮之,须臾开。能者多饮至醉益佳,不能者任性,腹胀满不通,导之令下。

善服散家痰饮,心胸客热,闷者吐之,方∶

甘草(五两,生用)
上一味, 咀,以酒五升煮取二升半,空腹分再服之。

服别相去如行五六里,快吐止。主散发黄,胸中热,气闷方∶

胡荽(一把,切)
上一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再服便愈,如不瘥,更作,亦主通身发黄者,浓煮大黄叶令温,自洗渍尤良。并主热毒及胸中毒瓦斯相攻。若不尽复,烦闷或痛饮如故,亦主新热下痢。

解散主诸石热毒方∶

白鸭通(五升,新者)
上一味,汤一斗渍之,澄清候冷冻饮料之。任性多少,以瘥为度。

三黄汤

主解散发,腹痛胀满卒急方∶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三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一方作丸。)

散发时行兼有客热,下血痢不止而烦者,黄连汤方∶

黄连 黄柏(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擘) 阿胶(一两,炙) 干姜 芍药 石榴皮(各二两一方用枳实)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一方以水六升煮之)

石发头痛寒热,胸中塞,日晡手足烦疼方∶

生麦门冬(四两,去心) 葱白(半斤,切) 豉(三升) 上三味,熟汤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散发虚羸,不能食饮,大便不通,调脏腑方∶

麦门冬(去心) 黄芩 人参(各二两) 竹茹(一升) 大枣(十四枚,擘) 茯神 半夏(洗) 生姜(切) 甘草(各三两,炙) 桂心(半两)
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散发四肢肿方∶

甘遂(一两) 防己 茯苓 人参 白术(各三两)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一两半,炙)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八合,分三服。

散发口疮方∶

龙胆(三两) 子柏(四两) 黄连(二两) 升麻(一两)
上四味, 咀,以水四升,先煮龙胆黄连,取二升,别取子柏冷水淹浸,投汤中令相得, 绞取汁,热含冷吐,瘥止。

散发如淋热方∶

葵子(三升) 茯苓 大黄 通草(各三两) 葱白(七茎) 当归 石韦(去毛) 芒硝(各 二两) 桂心(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葵子取六升,去滓,纳蕴含,更煮取三升,去滓,纳芒硝, 更煮一沸,令硝尽。分为四服,日三夜一。

散发大便秘涩不通方∶

大黄(四两) 仁(三十枚,去皮类双仁,碎)
上二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又大便不通方∶

地黄汁(五合) 大黄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三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下地黄汁。又煮三沸,分二服。

单服硫黄发为疮方∶

以大醋和豉,研熟如膏,以涂疮上,燥辄易之。甚食。

矾石发亦作疮状如子,紫石多发于腹背或着四肢,直以酥摩便瘥,仍用荠 汤方∶

荠 麦门冬(各三两,去心) 干姜(三两半)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 桔梗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从旦至晡乃尽。日日合服,以瘥为度。 非但矾石,凡诸石发,皆用此方。

散发痢血方∶

黄连 干姜(各三两) 黄芩(半两) 鹿茸(二两) 瓜子(一升) 芍药 芎 生 竹皮 桂心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味,以水一斗,煮竹皮取八升,去滓,纳药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日尽。

靳邵大黄丸

主寒食散成痰,饮 水气,心痛,百节俱肿方(一名细丸)∶

大黄 葶苈(熬) 豉(各一两) 巴豆(去心皮,熬)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各 三十枚)
上五味,各捣大黄豉为末,别捣巴豆杏仁如脂,炼蜜相和令相得,又更捣一千杵,空腹 以饮服如麻子一丸,日再。不知,增至二丸,强人服丸如小豆大。

硝石大丸

主男子女人惊厥口干,心下坚,羸瘦不能食,喜卧,坠堕血瘀,久咳气胸 痛,足胫不仁而冷,少腹满而痛,身重目眩,百节疼痛,上虚下实,又主女人乳余疾带下,五脏散癖伏热大如碗,坚肿在心下,胸中津液内结,浮肿膝寒,蛊毒yin跃,苦渴大虚等方 ∶

硝石(十二两,熬之令干) 蜀椒(一斤二两,去目闭口汗) 水蛭(一百枚,熬) 虻 虫( 二两半,去翅足,熬) 大黄(一斤) 茯苓(六两) 柴胡(八两,去苗) 芎 (五两) 蛴螬(三十
上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和,更捣万杵,丸如梧子大,空腹以饮服五丸,日三服。五日 进十丸。此皆不下。自此以后任意加之。十日可数十丸。与羊 自补。若利当盆下之,勿 于 圊,尤慎风冷。若女人月经闭,加桃仁三十枚(去皮尖双仁,熬。一方以酒服十五丸,日三, 不解散

雷氏千金丸方∶

硝石(三分,熬) 大黄(四两) 巴豆(一分,去心皮,熬)
上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许,饮服一丸,日二,以利为度。

细辛丸

主散发五脏六腑三焦,冷热不调,痰结胸中强饮,百处不安,久服强气方∶

细辛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泽泻 干姜 白术 茯苓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炮,去皮)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附子(炮,去皮) 大黄 木防己(各五分) 芫花 甘遂
上一十五味,各捣筛为末,别冶杏仁如脂,合捣百杵,炼白蜜和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大,以酒服二丸。日再服。不能者如大豆二丸,以知为度。散家困于痰 服药患困者,参服此丸,暨相发助,又不令越逸,消饮去结 。令胸膈无痰无逆寒之患,又令人不眩满迷闷。

大青

主积年不解,不能食,羸瘦欲死方∶

大青 麦门冬(去心) 香豉(各四两) 石膏(研) 葶苈子(熬) 栀子 栝蒌根 枳 实( 炙) 芍药 知母 茯苓 大黄 黄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以饮服五丸,日二丸。五日不知,则更服 之。以知为度。

下药法∶

凡散数发热无赖,当下去之。诸丹及金石等用此方下之。 黍米三升,作糜以成煎。猪脂一斤合和之。使熟,宿不食,明旦早食之,令饱。晚当下 药,煎随下出,神良。下药尽者后不复发。若发更服之。

又方∶

猪肉(五斤) 葱白 薤白(各半斤)
上三味,合煮之,旦不食啖之。一顿令尽为度。 压药发动,数数患热,用求下却之方∶

猪肾脂,勿令中水,尽取以火炙之,承取脂,适寒温,一服二三合。一日一夜可五六升,药稍稍随大便去。甚良。

又方∶

肥猪肉作 一升,调和如常法,平旦空腹一顿食之。须臾间腹中雷鸣,鸣定便下药随下出,以器承取,以水淘汰。取石不尽,更作如前服之。

凡散发疮肿膏方∶

胡粉 芜菁子(熬,别捣) 杏仁(去皮尖双仁,别捣) 黄连(捣末) 水银 猪脂
上六味,并等分,惟水银倍之,以脂和研令相得。更以水银治疮上,日三。

有发赤肿者当摩之以膏方∶

生地黄(五两) 大黄(一两) 杏仁(二十枚,去皮尖两仁) 生商陆根(二两)
上四味,切,以醋渍一宿,以猪脂一升煎商陆黑,去滓膏成。日三摩之。

散发有生细疮者此药主热至捷方∶

黄连 芒硝(各五两)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黄连取四升,去滓。纳芒硝令烊,以布涂贴着上,多少皆着之。

洗疮汤方∶

黄连 黄芩 苦参(各八两) 上三味,切,以水三斗,煮取一斗,去滓极冷,乃洗疮,日三。

治发疮痛痒不可堪忍方∶

取冷石,捣,下筛,作散粉之,日五六度。乃燥疮中自净,无不瘥。良。 凡服散之后,身体浮肿,多是取冷所致,宜服槟榔汤方∶

大槟榔(三十五枚)
上一味,先出子捣作末,细筛,然后 咀其皮,以汤七升煮取二升,纳子末,分为再服 。服尽当下即愈。

解散大麦麸方∶

取大麦,炒,令汗出。燥便止,勿令太焦。舂去皮,净淘蒸令熟,曝干,熬令香。细末 绢下以冷水和服三方寸匕。日再。有赤肿者,当摩之入蜜亦佳。

补五脏第四

方四十五首

补心汤

主心气不足,惊悸汗出,心中烦闷短气,喜怒悲忧,悉不自知,咽喉痛,口唇黑,呕吐, 舌本强,水浆不通

方∶

紫石英 紫苏 茯苓 人参 当归 茯神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二两) 赤小豆( 五合) 大枣(三十枚,擘)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二夜一。

补心汤

主心气不足,多汗心烦,喜独语,多梦不自觉,喉咽痛,时吐血,舌本强,水 麦门冬(三两,去心) 茯苓 紫石英 人参 桂心 大枣(三十枚,擘) 赤小豆(二 十 枚) 紫菀 甘草(炙,各一两)
上九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分为三服,宜春夏服之。

远志汤

心气虚,惊悸喜忘,不进食补心方∶ 远志(去心) 黄 铁精 干姜 桂心(各三两) 人参 防风 当归 芎 紫石 英 茯苓 茯神 独活 甘草(炙,各二两) 五味子(三合) 半夏(洗) 麦门冬(各四两, 去心) 大
上一十八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取三升五合,分为五服,日三夜二。

定志补心汤

主心气不足,心痛惊恐方∶ 远志(去心) 菖蒲 人参 茯苓(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伤心汤

主心伤不足,腰脊腹背相引痛,不能俯仰方∶ 茯苓 远志(去心) 干地黄(各二两) 大枣(三十枚,擘) 饴糖(一升) 黄芩 半夏(洗) 附子(炮,去皮) 生姜(切) 桂心(各二两) 石膏(碎) 麦门冬(各四两, 去心) 甘草(炙)
上一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三升半,去滓,纳饴糖阿胶更煎,取三升二合,分三服。

镇心丸

主男子女人虚损,梦寐惊悸失精,女人赤白注漏,或月水不通,风邪鬼疰,寒热往来, 腹中积聚,忧恚结气,诸疾皆悉主之方∶

紫石英 茯苓 菖蒲 苁蓉 远志(去心) 麦门冬(去心) 当归 细辛 卷柏 干姜 大豆卷 防风 大黄(各五分) 虫(十二枚,熬) 大枣(五十枚,擘) 干地黄(三两) 人参泽泻 丹参 秦艽(各一两半) 芍药 石膏(研) 乌头(炮,去皮) 柏子仁 桔梗桂 心(各三分) 半夏(洗) 白术(各二两) 铁精 白蔹 银屑 前胡 牛黄(各半两) 薯蓣
上三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及枣膏和之。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饮服五丸,日三。 稍稍加至二十丸,以瘥为度。

大镇心丸

所主与前方同。凡是心病皆悉服之方∶

干地黄(一两半) 牛黄(五分) 杏仁(去皮尖、两仁,熬)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各三分) 桑螵蛸(十二枚) 大枣(三十五枚) 白蔹 当归(各半两) 泽泻 大豆卷 黄 铁 精柏子仁 前胡 茯苓(各一两) 独活 秦艽 芎 桂心 人参 麦门冬(去心) 远志 (去心) 丹参 阿胶(炙) 防风 紫石英 干姜 银屑 甘草(炙,各一两)
上二十九味,捣筛为末,炼蜜及枣膏和,更捣五千杵,丸如梧子,酒服七丸,日三,加 至二十丸(《千金》有薯蓣、茯神,为三十一味。)

补肝汤

主肝气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热偏,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妇人心腹四肢痛,乳痈,膝胫热,转筋遗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抢心,腹中痛,两眼不明,悉主之方(后面注内二两字疑∶)

蕤仁 柏子仁(各一两) 茯苓(二两半) 乌头(炮,四枚,去皮) 大枣(三十枚, 擘)牛黄 石胆 桂心(各一两) 细辛 防风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八合,分三服(一方用细辛二两、茯苓二两,强人大枣二十枚,无牛黄,白术、石胆各一两。)

补肝汤

主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厥疝瘕,上抢心,腹痛,目不明方 茯苓(一两四铢) 乌头(四枚,炮,去皮) 大枣(二十四枚,擘) 蕤仁 柏子仁 防风
上一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常用。

泻肝汤

主肝气不足,目暗,四肢沉重方∶

人参 半夏(洗) 白术(各三两) 生姜(六两,切) 细辛(一两) 茯苓 黄芩 前胡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三五日后,次服后汤方∶ 茯苓(三两) 吴茱萸(一两) 大枣(三十枚,擘)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者) 人参防风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千金》有细辛二两)。

补肺汤

主肺气不足,病苦气逆,胸腹满,咳逆上气抢喉,喉中闭塞,咳逆短气,气从背起,有时而痛,惕然自惊,或笑或歌,或怒无常,或干呕心烦,耳闻风雨声,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

言语无声,剧者吐血方∶

五味子(三两) 麦门冬(四两,去心) 白石英(二两九铢) 粳米(三合) 紫菀 姜 款冬花(各二两) 桑根白皮 人参 钟乳(研) 竹叶(切,各一两) 大枣(四十枚,擘) 桂心(
上一十三味,以水一斗二升,煮桑白皮及八升,去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平肺汤

肺气虚竭,不足乏气,胸中干,口中辟辟干方∶ 麻黄(去节) 橘皮(各二两) 小麦(一升)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肺伤汤

主肺气不足而短气,咳唾脓血不得卧方∶

人参 生姜(切) 桂心(各二两) 阿胶(炙) 紫菀(各一两) 干地黄(四两) 桑根 白皮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煮桑根白皮二十沸,去滓纳药,煮取二升五合,次纳饴糖令烊,分三服。

伤中汤

主伤中肺气不足,胁下痛上气,咳唾脓血,不欲食,恶风,目视,足胫肿

生地黄(半斤,切) 桑根白皮(三升,切) 生姜(五累) 白胶(五挺) 麻子仁 芎 ( 各一升) 紫菀(三两) 麦种 饴糖(各一升) 桂心(二尺)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一十二味, 咀,以水二斗,煮桑根白皮取七升,去滓,纳药煮取五升,澄去滓,纳饴糖煎取三升,分为三服。

温液汤

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方∶ 甘草(三两)
上一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治肺痈咳,脑中满而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粳米开云综合体育在线 粥者方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服,不吐脓也。

补肺散

主肺气不足,胸痛牵背,上气失声方∶

白石英 五味子(各五分) 桂心(二两) 大枣(五枚,擘) 麦门冬(去心) 款冬花 桑白皮 干姜 甘草(炙,各一两)
上九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煮枣取八合,及热,投一方寸匕,服日三。亦可以酒煮,以知为度。

补肺丸

主肺气不足,失声胸痛,上气息鸣方∶

麦门冬(去心) 款冬花 白石英 桑根白皮 桂心(各二两) 五味子(三合) 钟乳(五分,研为粉) 干姜(一两) 大枣(一百枚)
上九味,捣筛为末,以枣膏和为丸如梧子大,以饮下十五丸,日三。

泻肺散

主醉酒劳窘,汗出当风,胸中少气,口干喘息胸痛,甚者吐逆致吐血方∶ 款冬花 桂心 附子(炮,去皮)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五味子 紫菀 苁蓉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桃仁(去皮尖双仁,各五分,熬) 当归 续断 远志(去心) 茯苓 石 斛(各一两) 细辛 干姜(各一两半) 百部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八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泻脾汤

主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方∶

茯苓(四两)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五两) 生姜(八两,切) 半夏(一升, 洗去滑)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又主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亦逐水气。 治脾气实,其人口中淡甘,卧愦愦痛无常处,及呕吐反胃,并主之方∶

大黄(六两)
上一味,破,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分再服。又主食即吐并大便不通者,加甘草二两, 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泻脾汤

主脾气不足,虚冷注下腹痛方∶

当归 干姜 黄连 龙骨 赤石脂 人参(各三两) 橘皮 附子(炮,去皮) 秦皮 大 黄(各二两) 半夏(五两,洗)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一合,分四服。

补脾汤

主不欲食,留腹中,或上或下,烦闷,得食辄呕欲吐,吐已即胀满不消,噫腥臭发热, 四肢肿而苦下体重,不能自胜方∶

麻子仁(三合) 禹余粮(二两) 桑根白皮(一斤) 大枣(一百枚,擘) 黄连 干姜 白术 甘草(炙,各三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半,去滓,得二升九合,日一服,三日令尽,老小任意加减。

建脾汤

主脾气不调,使人身重如石,欲食即呕,四肢酸削不收方∶

生地黄 黄 芍药 甘草(各一两,炙) 生姜(二两) 白蜜(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搅令微沸,服八合,日三夜一。

柔脾汤

主脾气不足,下焦虚冷,胸中满塞,汗出胁下支满,或吐血及下血方∶

干地黄(三两) 黄 芍药 甘草(炙,各一两)
上四味,切,以酒三升渍之,三斗米下蒸。以铜器承取汁,随多少服之。

温脾汤

主脾气不足,虚弱下痢,上入下出方∶

干姜 大黄(各三两) 人参 附子(炮,去皮)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温脾汤

主脾气不足,水谷下痢,腹痛食不消方∶

半夏(四两,洗) 干姜 赤石脂 白石脂 浓朴(炙) 桂心(各三两) 当归 芎 附子(炮,去皮) 人参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一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泻脾丸

主脾气不调有热,或下闭塞,调五脏,治呕逆食饮方∶

大黄(六两) 杏仁(四两,去皮尖及双仁,熬)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半夏(洗) 玄参 姜桂心 (各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六丸,日三。增至十丸。

泻脾丸

主毒风在脾中,流肿腹满短气,食辄防响不消,时时微下方∶

干姜 当归 桂心 葶苈(各三分,熬) 野狼毒 大黄 芎 蜀椒(去目及闭口汗) 白薇 附子(炮,去皮) 甘遂 吴茱萸(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三丸,日三。

大温脾丸 主脾中冷,水谷不化,胀满,或时寒极方∶

法曲 大麦 吴茱萸(各五合) 枳实(三枚,炙)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桂 心( 五两) 桔梗(三两) 附子(炮,去皮二两)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七丸,日三。加至十五丸。

转脾丸

主大病后至虚羸瘦,不能食,食不消化方∶ 小麦曲(四两) 蜀椒(一两,去目及闭口汗) 干姜 吴茱萸 大黄(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 浓朴(炙) 当归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五丸,日三。

温脾丸

主胃气弱,大腹冷则下痢,小腹热即小便难,防响腹满喘,气虚乏干呕不得食, 温中消谷治脾益气方∶

法曲 小麦 (各五合) 吴茱萸(三合) 枳实(三枚,炙) 人参 桔梗 麦门冬 (去心) 草(炙,各三两)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饮服七丸,日三,亦可加大黄二两。

平胃汤

主胃中寒热呕逆,胸中微痛,吐如豆羹汁,或吐血方∶

阿胶(炙) 芍药(各二两) 干地黄 干姜 石膏(碎) 人参 黄芩 甘草(炙, 各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酒各三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胃胀汤

主胃气不足,心气少,上奔胸中,愦闷,寒冷腹中绞痛,吐痢宿汁方∶

人参(一两) 茯苓 橘皮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要捣五百杵,丸如梧子,以水二升铜器中火上煮二十丸一沸,不能饮者服一升,日三,可长将服。一名胃服丸,又名补脏汤。

和胃丸

主胃痛, 烦噫逆,胸中气满,腹胁下邪气寒壮积聚,大小便乍难,调六腑安五脏,导达肠胃,令人能食,并主女人绝产方∶

大黄 细辛 黄连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皂荚(炙,去皮子) 当归 桂心(各一分)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黄芩(各一两半) 葶苈(熬) 阿胶(炙) 芒硝(各 半两) 浓朴(二分,炙) 甘遂(一两) 半夏(五分,洗)
上一十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五丸,日三,稍加至十丸。

试和丸

主呕逆,腰以上热,惕惕惊恐,时悲泪出,时复喜怒妄语,梦寤洒洒淅淅,头痛少气, 时如醉状,不能食,噫闻食臭欲呕,大小便不利,或寒热,小便赤黄,恶风,目视 ,耳

中凶凶方∶

防风 泽泻 白术 蛇床子 吴茱萸 细辛 菖蒲 乌头(炮,去皮) 五味子(各一分)当归 远志(去心) 桂心(各半两) 干姜(三分)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空腹吞五丸如梧子,日三,加至十丸,华佗方∶

补肾汤∶

主肾气不足,心中忙忙而闷,目视,心悬少气,阳气不足,耳聋目前如星火。消渴疽,一身悉痒,骨中疼痛小弱,拘急乏气,难咽咽干,唾如胶色黑方∶

磁石 生姜(切) 五味子 防风 牡丹皮 玄参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 大豆(二十四枚)
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铜器中扬之三百遍,纳药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得二升八合,分为三服。

肾着汤

主腰以下冷痛而重,如带五千钱,小便不利方∶

茯苓 白术(各四两) 干姜(二两) 甘草(一两,炙)
上四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肾间有水气,腰脊疼痛,腹背拘急绞痛方∶

茯苓 白术 泽泻 干姜(各四两)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茯苓 白术(各四两) 饴糖(八两) 干姜 甘草(炙,各二两)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饴糖煎之令烊,分为四服。

大补肾汤

主肾气腰背疼重方∶

磁石 石斛 茯苓 橘皮 麦门冬(去心) 芍药 牛膝 棘刺 桂心(各三两) 地骨皮(三升) 人参 当归 五味子 高良姜 杜仲(各五两,炙) 紫菀 干姜(各四两) 远志(一两
上二十味, 咀,以水四升,煮取一斗,分十服。

肾气丸

主五劳七伤,脏中虚竭,肾气不足,阴下痒,小便余沥,忽忽喜忘,悲愁不乐,

不嗜食饮方∶

薯蓣 石斛(各三分) 苁蓉 黄 (各三两) 羊肾(一具) 茯苓 五味子 远志 (去心)干地黄 独活
上二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酒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

肾沥散

主五劳男子百病方∶

防风 黄芩 山茱萸 白蔹 浓朴(炙) 芍药 薯蓣 麦门冬(去心) 天雄(炮, 去皮) 一两) 当归 芎 菟丝子 苁蓉 桂心(各七分) 石斛 干姜 人参(各二两) 钟乳(研) 蜀椒 (汗去 目闭口者) 附子(炮,去皮) 白石英(各一两) 乌头(三分,炮,去皮) 羊肾(一 具) 黄耆(二两半)
上三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加至二匕,日三。

泻肾散

主男子诸虚不足肾气乏方∶ 硝石 矾石(各八分)
上二味,捣筛为散,以粳米粥汁一升,纳一方寸匕搅令和调,顿服之,日三,不知,稍 增。

五脏气虚第五

方九首

五补汤

主五脏内虚竭,短气咳逆伤损,郁郁不足,下气复通津液方∶

麦门冬(去心) 小麦(各一升) 粳米(三合) 地骨皮 薤白(各一斤) 人参 五味子
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口干先煮竹叶一把减一升,去滓,纳药煮之。

人参汤

主男子五劳七伤,胸中逆满,害食乏气,呕逆,两胁下胀,少腹急痛,宛转欲死,调中

平脏气理伤绝方∶

人参 茯苓 芍药 当归 白糖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汗) 生姜 前胡 橘皮 五味子(各一两) 枳实(三分,炙) 麦门冬(三合,去心) 大枣(十 五枚,擘)
上一十五味, 咀,以东流水一斗五升渍药半日,以三岁陈芦微微煮取四升,去滓,纳 糖令消。二十以上六十以下服一升,二十以下六十以上服七八合,久羸者服七合,日三夜一。

治手足厥寒,脉为之细绝,其人有寒者,当归茱萸四逆汤方∶

当归 芍药 桂心(各三两) 吴茱萸(二升) 生姜(半斤,切) 细辛 通草 甘草(各二两,炙) 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九味, 咀,以酒水各四升,煮取三升,分四服。 治下痢清谷,内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干呕,或

咽痛,或痢止,脉不出,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一两,炙) 大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 咀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再服,脉即出也。面赤者,加葱白九 茎;腹痛者,去葱白,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痢 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复脉汤

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心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二十一日 生地黄(一斤,细切) 生姜(三两,切) 麦门冬(去心) 麻子仁(各三两) 阿 胶(三两,炙) 大枣(三十枚,擘) 人参 桂心(各二两) 甘草(四两,炙)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分六服,日三夜三。若脉未复,隔日又服一 剂,力弱者三日一剂,乃至五剂十剂,以脉复为度,宜取汗,越公杨素因患失脉,七日服五 剂而复(仲景名炙甘草汤,一方以酒七升,水八

大建中汤

主五劳七伤,小肠急,脐下彭亨,两胁胀满,腰脊相引,鼻口干燥,目暗,愦愦不 乐,胸中气逆,不下食饮,茎中策然痛,小便赤黄,尿有余沥,梦与鬼神交通失精,惊恐虚乏方∶

人参 龙骨 泽泻 黄 (各三两) 大枣(二十枚) 芍药(四两)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二两) 生姜(切) 饴糖(各八两)
上一十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去滓,纳饴糖令消,一服八合。相去如行十里久(《千金》有当归三两。)

小建中汤

所主与前方同。 芍药(六两) 桂心(三两) 生姜(三两,切) 饴糖(一升) 甘草(二两,炙) 大枣(二十枚,擘)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饴糖,一服一升,日三服。已载伤寒中,此再见之。

茯苓汤

主虚损短气,咽喉不利,唾如稠胶凝塞方∶

茯苓 前胡 桂心(各二两) 麦门冬(五两,去心) 大枣(四十枚,擘) 人参 干地黄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麦门冬及八升,除滓,纳药,煮取三升,分三服。三剂永瘥。一名凝唾汤。

黄汤

主虚劳不足,四肢顿瘵,不欲食饮,食即汗出方∶

黄 当归 细辛 五味子 生姜(切) 人参 桂心 甘草(各二两,炙) 芍药(三两) 十枚,擘)
上一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四升,煮取三升,去滓,一服八合,日三。

补虚丸散第六

方二十二首

补虚丸散散

主风劳湿痹,痿厥少气,筋挛关节疼痛,难以屈伸,或不能行履,精衰目瞑,阴阳不起, 腹中不调,乍寒乍热,大小便或涩,此是肾虚所致主之方∶

枣仁 大豆卷 薏苡车前蔓荆子 菥 子 冬瓜菊花 秦椒(汗去子并闭目者,各一升) 阿胶(一斤,炒)
上一十一味,各捣绢下为散,合和捣令相得,食后服三合,日再。若苦筋挛骨节痛,难以屈伸,倍酸枣仁、 、菥 、瓜子各三升,久服不老,益气轻身,耳目聪明。

大五补丸

主五脏劳气,七伤虚损不足,冷热不调,饮食无味。

薯蓣 石龙芮 复盆子 干地黄 五味子(各二两) 石楠 秦艽 加皮 天雄(炮, 去皮) 狗脊 人参 黄耆 防风 山茱萸 白术 杜仲(炙) 桂心医学全.在线(各一两) 麦门冬 (去心) 巴戟天(各一两半) 远志(二两半,去心) 石斛 菟丝子 天门冬(各七分,去心) 蛇 床子 萆 (各半两) 茯苓(五分) 干姜(三分) 肉苁蓉(三两)
上二十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空腹以酒服十丸,日三,稍加至三十丸。

翟平薯蓣丸

补诸虚劳损方∶

薯蓣 牛膝 菟丝子 泽泻 干地黄 茯苓 巴戟天 赤石脂 山茱萸 杜仲(炙,各 二两) 苁蓉(四两) 五味子(一两半)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一夜一,瘦者加敦煌石膏二 两,健忘加远志二两,少津液加柏子仁二两。慎食蒜醋陈臭等物。

薯蓣散

补虚风劳方∶

薯蓣 牛膝 续断 巴戟天 菟丝子 茯苓 枸杞子 五味子 杜促(各一两,炙) 蛇床子 山茱萸(各三分) 苁蓉(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夜一,惟禁蒜醋。健忘加远志、茯神,体涩 加柏子仁,各二两。服三剂,益肌肉,亦可为丸。

薯蓣

主头面有风,牵引眼睛疼痛,偏视不明方∶

薯蓣(五两) 细辛(一两半) 天雄(炮,去皮) 秦艽(各二两) 桂心 羌活 山 茱萸(各二两半)
上七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十味肾气丸

主补虚方∶

桂心 丹皮 泽泻 薯蓣 芍药(各四两) 玄参 茯苓 山茱萸(各五两) 附子 (三两,炮去皮) 干地黄(八两)
上一十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二十丸,稍加至三十丸,以知为度。

张仲景八味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 泽泻(二两) 桂心(二两) 薯蓣(四两) 山茱萸(四两) 牡丹皮 茯苓 (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二两)
上八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以酒服七丸,日三,稍加至十丸,长久可服。

常服大补益散方∶

肉苁蓉 干枣肉 石斛(各八两) 枸杞子(一斤) 菟丝子 续断 远志(各五两, 去心)
上九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二。无所忌。

补虚主阳气断绝不起方∶

白石英 阳起石 磁石 苁蓉 菟丝子 干地黄(各二两半) 五味子 石斛 桔梗 白术(各二两) 巴戟天 防风(各五分) 蛇床子(半两) 桂心
上一十四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五丸,日三。稍加至二十丸,以知为 度。

小秦艽散

主风虚疥瘙痒方∶

秦艽(三两) 茯苓 牡蛎(熬) 附子(炮,去皮) 黄芩(各半两) 人参(三分) 干姜 细辛(各五分) 白术(三两半)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桔梗 防风 桂心(各一两)
上一十三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 治阳气衰微,终日不起方∶ 蛇床子(三分) 菟丝子(草汁二合)
上二味,和如泥,涂上日五遍,三日大验。

又方∶

车前根叶
上一味,曝干,捣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又方∶

原蚕蛾(末连者一升)
上一味,阴干,去头足翅,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夜卧服一丸。

又方∶

蛇床子 菟丝子 杜仲(各五分,炙) 五味子(一两) 肉苁蓉(二两)
上五味,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十四丸,日二夜一。

又方∶

阳起石
上一味,以酒三斗渍二七日,服三合,日三夜一。

又方∶

特生石(火炼一伏时)
上一味,捣末酒渍二七日,服五合,日三夜一。

淮南八公石斛散 主风湿痹疼,腰脚不遂方∶

石斛 防风 茯苓 干姜 细辛 云母 杜仲(炙) 远志(去心) 菟丝子 天雄(炮, 去皮) 人参 苁蓉 萆 桂心 干地黄 牛膝 蛇床 薯蓣 巴戟天 续断 山茱萸 白术(各一两) 菊花 附子(炮去皮) 蜀椒(去目闭口者汗) 五味子(各二两)
上二十六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

琥珀

主虚劳百病,阴痿精清,力不足,大小便不利如淋,脑间寒气结在关元,强行阴阳,精少余沥,治腰脊痛,四肢重,咽干口燥,饮食无味,乏气少力,远视,惊悸不安,五脏 气虚,上气闷满方∶

琥珀(二两) 石韦 干姜 滑石 牡丹皮 茯苓 芎 石斛 续断 当归 人参 远志(去心) 桂心(各三两) 苁蓉 千岁松脂 牡蒙 橘皮(各四两) 松子 柏子仁 荏 子(各三升) 车前子 菟丝子 子(各一升) 枸杞子(一两) 牛膝(三两) 通草(十四两)胡麻芜菁子 蛇床子 麦门冬(各一升,去心)
上三十味,各异捣,合捣两千杵,重绢下合和,盛以韦囊,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用牛羊乳煎令熟,常服令人志性强,轻身益气力,消谷能食,耐寒暑,百病除愈。久服老而 更少,发白更黑,齿落更生矣。

秃鸡散

方∶ 蛇床子 菟丝子 远志(去心) 五味子 巴戟天 防风(各半两) 苁蓉(三分) 杜仲(一分,炙)
上八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

三仁九子丸 主五劳七伤补益方∶

酸枣仁 柏子仁 薏苡仁 蛇床子 枸杞子 五味子 菟丝子 菊花子 子 蔓荆 子地肤乌麻子 干地黄 薯蓣 桂心
上一十五味各二两,加苁蓉二两,捣筛为末,炼蜜和丸如梧子,酒服二十丸,日二。大 主肾虚劳。

疗气及虚方(《千金方》云∶治气及补五劳七伤,无所不治,明目,利小便∶)

白石英(十两,成炼者) 石斛 苁蓉(各一两半) 菟丝子(三两) 茯苓 泽泻 橘 皮( 各一两)
上七味,先取白石英,无多少,以铁锤砧上细打,去暗者及恶物翳,惟取向日看明澈者,捣,绢筛于铜盘中,水研之,如米粉法。三度研讫澄之,渐渐却水,曝令然,看上 有不净之物去之。取中心好者,在下有恶物亦去之。所得好者,更研令熟,以帛练袋盛置瓷瓮合上,以三斗米下蒸之,饭熟,下悬袋日中干之。取出更研,然后捣诸药下筛, 于瓷器中,研令相得,酒服方寸匕,日二,不得过之,忌猪、鱼、鹅、鸭、蒜、生、冷、醋、滑 。

腰痛方∶

鹿角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相关文章
 转:判断“体内有湿”的简易方法及去除方法
 岭南草—桑树
 吐血除根奇方(《绛囊撮要》)
 祛邪
 耳鸣长达二十年,身体虚弱,有气无力,经常感
 美国肺癌患者希望得到医师们的帮助,谢谢!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