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医学正传教程:4. 方脉总论
来源:4. 方脉总论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九道病脉

细 为气血俱虚。为病在内。为积。为伤湿。为后泄。为寒。为神劳。为腹满。为忧伤 过度 细而紧。为症瘕积聚。为刺痛。细而滑。为僵仆。为发热。为呕吐。 数 为热。为虚。为吐。为痛。为烦渴。为烦满。 动 为痛。为惊。为挛。为泄。为恐。 虚 为寒。为虚。为脚弱。为食不消化。为伤暑。 促 经并无文。释曰∶其促有五。一曰气。二曰血。三曰饮。四曰食。五曰痰。但藏热则脉结 为痰。为饮。为血。为积。为气。释曰。气寒脉缓则为结。数则为促。虽缓数不同。 散 经无文。释曰∶六腑气绝于外。则手足寒上气。五脏气绝于内。则下利不禁。甚者不仁 革 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妇人半产漏下。释曰∶革者革也。固结不移之状。三部应之 代 一藏绝他藏代至。释曰∶代真死脉。不分三部。随应皆是。 如前所列。皆本圣经。学人当熟读。令心开眼明。识取体状。然后交络互识。所谓六经 流注


九道脉名

一。长者有余而过也。故属于阳。其脉举按皆有余。冉冉寻之。往来流利。出于三关。 如持 法宜 二。短者不及之脉。故属于阴。凡物短长。各有所宜。适当其可。然后为中。夫长短未 始有往来 搏。 三。虚者阴也。不实之象。阳为实。阴为虚。阳气自得传。肝气不胜。则少力多惊。故 其脉 原其 四。促者阳盛也。阳邪上忤。气有偏盛偏衰故也。其脉指下按之有余。举之洪数。下游 三关 阳邪 聚忧 死。 五。结者阴盛也。真阳已极衰弱也。夫脾布中和。因阳而发。阳衰阴盛。则脾气忤而不能施 阴 结 六。代者阴也。内经曰∶代则气衰。盖心散则气衰。不能下应于土。脾不得安其常。故 脉代 形容 七。牢者坚也。固围之象。气之郁结故若是。仲景云∶寒则牢坚而沉结。指下寻之不见。 举 按 经脉之所本。而平人之常气皆禀于胃。今已脾胃不能符合。则生生之道。曷可全乎。法以牢 为水火相刑、必死之候。 八。动者阳与阴相搏也。仲景云∶阴阳相搏。名曰动。又曰∶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 厥厥 虚劳 女子 九。细者精气虚弱之极。而形容不足。内经曰∶细则气少。其脉之状。稍稍应指。往来 如绵 道由 缓也


九道脉主治

一。长者阳也。洁古云∶长法干。此阳明脉。故尺寸俱长。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当汗。 阳 长脉迢迢度三关。指下时来又却还。阳毒在脏三焦热。徐徐发汗始能安。 云岐曰∶阳毒在脏。何由言发汗。非在五脏之本。阳毒之气在五脏之标。何为五脏之本。 肝 为在标之深远也。急则邪不能出。发之以升麻汤。发在阳明标。一法加羌活麻黄。中治法以 地骨皮散。治浑身壮热。 地骨皮 茯苓(各半两) 柴胡 黄芩地黄 知母(一两) 石膏(二两) 如 汗已 多。加知母。 咀。入生煎。徐徐发者。汗之缓也。 二。短者阴也。主四肢恶寒。腹中生气。宿食不消。短法坤。腹中有宿食当下之。短主 阴成 短脉阴中有伏阳。气壅三焦不得昌。脏中宿食生寒气。大泻通肠必得康。 宿食生寒气。何由通畅。谓阴中伏阳故也。使三焦之气宣行于上下。故用巴豆动药也。 外药 三。虚者阴也。主少力多惊。心中恍惚。小儿惊风。虚怯离。虚脉者离火也。中虚之象。 心 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恍惚者。阳主动之貌。脉难成。往来之象。烦热者。血虚也。欲令气血实。故补益三焦 命门 柴胡(去苗) 黄芩(各一两) 地骨皮 人参 知母 半夏(制) 茯苓(各一两) 炙 甘草(三 汤治之。 四。促者阳也。促脉象坎。主中盛满之象。遇坎而退。则是脉八九至并寸口。渐渐退则活。 促脉前来已出关。常居寸口血成斑。忽然渐退人生也。若要痊除命在天。 升多而不降。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死。渐退者。以阳得阴则解。如散丝者、独阳脱阴。 知 五。结者阴也。主四肢气闷。连痛。时来结脉。象兑金。动而有止曰结。应腹中之右旁。 故 积气生于脾脏旁。大肠疼痛阵难当。渐宜稍泻三焦火。莫谩多方立纪纲。 生气。是三焦之气。旺于脾脏旁。脾受湿而反热。传至大肠。故发疼痛。乃大肠金受三 焦火 六。代者阴也。主形容羸瘦。口不能言。不因病羸瘦。脉有止曰代。代真死脉也。若暴 损气 人参 白茯苓 熟生黄 甘草(炙) 地骨皮(各半两) 黄 白芍药 桔梗 天门冬 半夏 食前 服。 代脉时时动若浮。再而复起似还无。三元正气随风去。魂魄冥冥何所居。 浮甚阳太过。沉甚阴太过。浮甚八至九至死在外。沉甚一至二至死在内。脾脉居中土之 象。 七。牢者阴也。牢脉象震。其脉不来不往曰牢。其性紧而急。前后水火相乘之象。水能 克火 脉入皮肤辨息难。时时气促在胸前。只言水火相刑克。欲要痊除更问天。 牢者木也。前后有水火相乘之象。以牢为阴。助水克火。故云命在天。又云:水火并于 胸。 八。动者阴也。主四体虚。崩中血痢。动脉象艮山也。不来不往曰动。山止之貌。动而 不移 动脉根源气主阴。三关指下碍沉沉。血山一倒经年月。志士名医只可寻。 以卫为叶。荣为根。血去则根亡而叶凋。此脉寸有尺无。绝无根叶。此尺脉第三同断病 也。 当归 白芍药 地黄(熟用) 白术(各一两) 人参 干姜(炮) 茯苓 桂(各半两) 上 咀 九。细者阴也。主腰酸髓冷。乏力折精。肾无所养。阳不荣于下。阴不荣于上。阴阳不能相 乏力无精胫里酸。形容憔悴发毛干。如逢冬季经霜月。不疗其 必自痊。 细脉象巽风也。为木。风主发。阳气内不润于皮毛。致毛发干。至秋则失。秋时气平。 故不 解肌 葛根 黄芩(各一两) 麻黄(去节半两) 赤芍药(四钱)
上 咀。一两。生姜七 片。水 二盏 之。


十怪脉名

一。釜沸之状。如汤涌沸。指下寻按之。中央起四畔倾流。有进有退。殊无息数。但见 其为 火从 阳。 守也 流乎 来而 二。鱼翔之状。宛如鱼游于水面。但尾掉而身首俱不动。其脉浮于肤上。不进不退。指 下寻 者也 相使 知病 日中死。日中占夜半死。 三。弹石之状坚而促。来迟去速。指下寻之。至搏而绝。喻如指弹石。辟辟然坚而不可 入。 为可 素问云 脉独见 四。解索之状。指下散乱。息数无准。或聚或散。如绳索之解、而无收约。由肾与命门 气皆 包而 实者 形于 五。屋漏之状。如屋之漏。滴滴然不相连续。或来或止。时动时复。其诊亦如之。谓之 虚屋 脉 能 六。虾游之状。指下寻之。若虾游于水面。不进不退。瞥然惊掉而去。冉冉寻之。杳然 不见 须臾复于指下隐隐而来。应诊不动。倏尔还去。脉之异状。间忽有全类此者。故目之曰 虾游 相附 扬矣 则形 七。啄之状。来而急数。频绝而止。良久准前复来。若雀啄食之状。盖来三而去四也。 由 五 者 八。偃刀之状。寻之如循刀刃。责责然无进无退。其数无准。故曰偃刀。由心元血枯。 真火之象。无所归宿。而胃气独居。不能相为导续。是伤于真心者如此。心主血也。肺主气 也。 之为 而死 九。转豆之状。脉来应指。混然如豆之周旋展转。不进不退。殊无息数。故谓之转豆者。 不 象 十。麻促之状。应指如麻子之戚促。散乱分杂。殊无均和之意。盖麻之生也。其征不一。 谷 轻者三日而死。重者寅时死矣。


辨脉动止投数法

脉一动一止二日死。一经云一日死。脉二动一止、三日死。脉三动一止四日死。或五日 死。 动一 云立 云立 立秋 十动 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藏无气。却后春草生而死。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藏无气。却后 三岁 藏无 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支中。脉三来而久住 下。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支间。 五脉病。虚羸人得之者死。所以然者。药不得而治。针不得而及。如是壮盛人可治。气 全故


五用乖违病脉

察脉必以人迎气口分内外所因者。乃学诊之要道也。所以脉赞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 然 气 外 能 助发宿蕴。其所以应于气口者。正由七情郁发。因食助见。本非宿食能应气口。且如宿食脉。有浮大而微涩者。有数而滑实者。在阴则涩。在阳则滑。宿食不化。脉则沉紧。宿食成瘕 脉则沉重。此等各证。皆曰伤胃。曾何关于气口耶。且如疲极筋力。其脉弦数而实。筋痛则动。皆伤肝也。凝思则滑。神耗则散。皆伤心也。弦动耗气。脉濡而弱。叫呼走气。脉散而 急。皆伤于肺也。房劳失精。两尺浮散。男子遗精。女子半产。弦大而革。皆伤肾也。 况脏寒蛔厥。脉自微浮。及为紧滑。胃虚不食。其脉必缓。亦有微濡。五饮停伏。浮细 而滑 细滑 六聚 洪疾 而不 邪来 邪遁 如诊得此等脉证。虽与人迎气口相应。亦当分数推寻。三因交结。四句料简。所谓单内 单外 脉多 气。


诊百病决死生法

诊人温病。三四日不得汗出。脉大疾者生。脉细难得者死。诊人温病。穣穣大热。其脉 细小 见者 急瘈瘲 热病 得汗 也。 病已得汗。热未去脉微躁者。慎不得刺治也。热 不出。必不治。诊癫病。脉实坚者生。脉沉细小 者死。若腹大胀、四肢逆冷。其人脉形长者死。 大疾者死。诊人肠 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 浮者死。诊洞泄食不化下脓血。脉数微小者生 大则生。凡肠 之属。身不热。脉不弦绝。滑 生。热者死。诊诸肠 其脉滑者生。浮者死。 生。诊吐血衄血。脉滑小弱者生。实 气。其脉数。有热不得卧者死。病咳 谓其形损故也。诊嗽。脱形发热脉坚 诸咳嗽。其脉浮软者生。沉伏者死 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大不可治。 人消渴。脉实大病久可治。脉小紧 死。诊人肠 筋挛。其脉小细安静 疾者死。诊人上气。喘息低昂。其 小滑者生。大躁者死。诊人阴阳俱 其脉代绝者死。诊金疮血出太多。 强者生。小弱者死。诊伤寒热盛。 大者死。诊心腹积聚。其脉劲强者 诊水病。脉洪者可治。微细者不可 腹大如鼓。脉实者生。虚者死。诊 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 者死。诊金疮出血。脉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诊人卒得中恶。脉大而缓者生。坚而浮者死。 坚细而微者亦生。诊中恶吐血数升 细者死。洪大而速者生。诊老人脉 代。期月而死。诊热病。三五日身 坚。为血实气虚也。其发病腹痛逆 赤而死。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不 左手寸口脉偏动。乍大乍小不齐。 其人仲夏得此脉。叶落而死。 太过鱼际。沉浮即不至关中。往 止。又须臾还三十动一止。乍动 手尺部脉。三十动而一止。止 至立春而死。


诊诸反逆脉法

脉浮短者。其人肺伤。诸气微少。不过一季死。法当嗽也。脉涌涌不去者死。 脉分绝 者死 肝脉 反得濡而微者死。 病 微细涩。而反得紧大而 肢厥逆。脉反浮大而短 死。 病若耳聋。脉反浮大而涩者死。病若脑痛。脉反大而缓者死。 左有病右痛。下有病 者生。脉病形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应。脉绝者死。脉当大反小者死。 肥人。脉 细小如丝欲绝者死。羸人。得躁脉者死。 人自涩。而脉来往滑者死。 人自滑。而脉来 往涩者死。 人自小。而脉来往大者死。 人自短。而脉来往长者死。 人自长。而脉来往 短者死。人自大。而脉来往小者死。 尺脉上应寸口大迟者、半日死。诊五脏六腑十二经 脉。皆有相反逆。即为死候也。


辨七诊脉法

七诊脉。诸家经论不尽分别。今显脉形状并疾病。有可疗者不可疗者同论于中。 独大者。皮肤壮热。喘息上冲。其脉通度三关。多出少入。与太过相似。两手并极。此 乃不 独小者。四体微寒。中膈气闭。腹冲两胁。其脉沉度于三关。名曰独小。小者气也。不 治之 独寒者。恶寒也。四肢俱冷。伏阳在内。其脉指下沉沉如烂绵。按之不知所在。此不治 之疾 独热者。四肢俱热。脏腑亦热。其脉洪数。故曰独热。可治之疾。 独迟者。其脉三部俱迟。气在脾肤。致有不安。可治之疾。独疾者。寸关急数。尺脉微 虚。 然。


诊三部脉虚实决死生法

三部脉实。长病得之不治。 三部脉虚。长病得之不治。虚而涩。长病亦死。虚而滑亦 死。 死。 卒 长 得 自 病 脉 病 脉 紧


辨脉虚实法

人有三虚三实者。谓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有虚实者。脉来濡者 为虚 急者 内虚 者是 五虚


辨损至脉法

脉有损至何谓也?曰∶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经。五至曰困。 六至 此 落 四 者 损于心者调其荣卫。损于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于肝者缓其中。损于肾者益其精。此 治损之法也。


察色论

论曰∶声合五音。色合五行。声色符同。然后定脏腑之荣枯。若滋荣者其气生。如翠羽。 鸡 于 以 见黑黄。是谓真藏之见者。以 风而鼻黄。肾风而肌黑。以风 脾热而鼻赤。肾热而颐赤。以 气不同故尔。鼻青为腹水气。 故尔。然审病者。又皆以真脾 生者。以其真气外荣故也。


察声色决死生法

凡人赤者。欲如帛裹朱砂。不欲如赭色也。白者。欲如白璧之色。不欲如白垩也。青者。 欲 炭 也。 凡青如翠羽。黑如乌羽。赤如鸡冠。黄如腹。白如豚膏。有此五色者。并为生候也。 病患耳目鼻口。有黑色起入口者必死。 病患两目皆有黄色起者。其病当愈。 病患耳目 及颊颧上赤者五日死。 病患有黑色。出于额上及发际。至鼻脊两颧上。五日死。 病患及 健人。黑及白色入目鼻口者。五日而死。病患及健人。面忽如马肝色。望之如青。近之如黑 者死。病患口如鱼口。不能复闭。而气出多不返者死。 病患妄语错乱。及不能语者不可治。热病可治。 病患循衣缝谵言者不可治。 病患尸臭甚者不可治。 病患目回回直视。肩 息者一日中死。 病患面青。人中反者三日死。 病患面无精光似土色。不能食者四日死。 病患目无精光。及牙齿黑色不可治。病患面黄目黑。九日死。 病患面白目黑者不可治。 病患面赤目白者十日死。 病患但张其口不能闭者三日死。 病患面赤目青者立即死。 病患面黑目白者八日死。 病患目系倾者七日死。 病患齿忽变黑者。十三日死。 病患发 直者。十五日死。 病患遗尿不觉者死。 病患唇口忽干者必死。病患爪甲青者必死。 病患头目久痛。卒视物不见必死。病患舌卷及卵缩者死。 病患面黑。目直视恶风者死。 病患面黄目白者不死。 病患面黄目青者死。 病患面黄目赤者不死。 病患面色青目白者 死。 病患面目俱黄即不死。 病患面目俱白者即死。 麻。喜怒者死。 病患发与 眉冲起者死。 卒肿。面色苍黑者死。 病患手掌肿无纹 者死。 病患手足爪甲下肉黑者死。 病患汗出不流舌卷者死。 病患唇反。人中满者死。 病患阴阳绝。目眶陷者死。病患五脏已夺 恍惚者死。 病患阴阳俱绝。裂衣掇空。妄言者死。 病患阴阳俱泄绝。失音不能言者死。 病患荣卫竭绝。面浮肿者死。


病分气血昼夜衰旺

夫百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乃气病而血不病也。百病夜则增剧。昼则安 静。 象天 主 濡 安 病 安 太 病


病机论

论曰∶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 之大 火。 必行 可 黄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对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少虑无怒。风胜则动。肝者。 罢 虑 状 掉摇 上支 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里急 戾。胁痛呕泄。 甚则掉眩癫疾。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怒也。虚则目视KT KT 无所见。善恐如人将捕之。 凡病肝木风疾者。以热为本。以风为标。故火本不燔。遇风烈乃焰。肝本不甚热。因金衰而王。肺金不胜心火。木来接于金。故诸病作矣。其为治也。燥胜风。王注曰∶风自木生。燥为金 治 辛 化 中 则卒暴僵仆。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故五内气平则敷和 太过则发生。不及则委和。 诸痛痒疮疡。皆属于心。静则神明。热胜则肿。心者生之本。神之象变也。其华在面。 其充 此 也 山川。 旋及屋宇。火之灾眚也。故火非同水。水智而火愚。其性暴速。其为病也。当胸中热。嗌干。右胁满。皮肤疼痛。寒热咳嗽。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痒 肿。肩背 痛。缺盆中痛。疡疼身热。惊惑恶寒。战栗谵妄。悲忘衄蔑。语笑。疮疡。血流狂妄。目 赤。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胸膺肩胛间痛。背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 其为治也。以寒胜热。王注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汗 以发之。发之不尽制之。制之不尽求其属以衰之。又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经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此之谓也。是以热yin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 以酸收之。以苦发之。心欲 。急食咸以 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木气之下。是故火 炎威也。故燥万物者。莫 乎火。夏月火热极。甚则先失气熏味。而万物反润以水。出液林 木。津流及体。热极而反汗液出。是火极而反兼水化。俗以难辨。认是作非。不治巳极。反 攻王气。是不明标本。但随兼化之虚象。妄为其治。反助其病。而害于生命多矣。故此藏平 则升明。太过则赫曦。不及则伏明。王注曰∶百端之起。皆自心生。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味知气化。湿胜则濡泄。脾者仓禀之官。本营之居也。名曰器。 能化 出焉 腕。 经 腰 下 飧 属 为木化。土余则制之以风。脾盛治之以燥。 湿为水。水盛则肿。水不行。肉色已消。 若湿气在上。以酸吐之。湿气在下。以 故湿yin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 甘辛。以汗为散而止。湿yin于内。治 食苦以燥之。又曰∶土气之下。木气 半身以上。湿气有余。火气复郁。所 中。火游行其间。是以热为用矣。故 兼风木制其土也。若脾湿土自壅。燥 积饮痞膈满肿湿热干涸消渴。慎不可 新而恶陈。常令滋泽。无使干涸。故 诸气 郁。皆属于肺。肺气常清利。燥胜则干。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 其充 王 谓 变候咳。腹中鸣。注泄 溏。咳逆。心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嗌干面尘。色恶腰 痛。丈夫 疝。妇人少腹痛。浮虚鼽。尻阴股髀 皆病皴揭。实则喘咳逆气、肩背痛。 出尻阴股膝髀。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其为治也。热胜燥。燥自金生。热为火化。 金余则制之以火。肺胜则制之以苦。又曰∶金气之下。火气承之。燥yin于内。治以苦温。佐 以苦辛。以苦下之。若肺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王注曰∶制燥之胜。必以苦温。故受干 生焉。是以金主于秋而属阴。其气凉。凉极。天气清明。而万物反燥若火。 是金极而反兼火化也。故病血液衰也。燥金之化。极甚则烦热气郁。痿弱而手足无力。 不能收持也。凡有声之痛。应金之气。故此脏气平则审平。太过则坚成。不及则从革也。 诸病寒热。皆属于肾。水静养动耗。寒胜则坚。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其味咸。其色黑。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为阴中之阴。通于冬气。其脉石。王注曰∶肾脏有二。形如二豆相并。而曲附于膂筋。外脂里白表黑。主藏精。故仙经曰∶ 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是言在肾属火。而不属水也。经所谓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故 膻中者在乳之间。下令在于肾。是火居水位。得升则喜乐出焉。虽君有二火之气。论其五行 造化之理。同为热也。故左肾属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 之道。由于此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经所谓其变凝冽。其清冰雹。其 为病也。寒客心疼。腰腿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苦厥逆痞坚。腹满寝汗。实则腹胫肿。喘咳身重。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王注曰:大小腹。大小肠也。此所谓左肾水发痛也。若夫右肾命门相火之为病。少气。疮疡疥癣。肿胁满。胸背首面 四肢浮肿。腹胀呕逆。瘈瘲 骨节痛引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目赤心热。 则瞀昧暴痛。瞀闷懊 。KT 呕疮疡。惊躁喉痹耳鸣。呕涌暴注。 瘈瘲暴死。瘤气结核丹。皆相火热之胜也。其为治也。寒胜热。热胜寒。若热yin于内。治以咸寒。火所胜。平以 咸冷。故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如寒yin于内。治以甘热。佐以甘辛。寒yin所胜。平以辛热。 又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食苦以坚之。故水本寒。寒极则冰。水如地而能载 物。冰发而雹雪。是水寒亢极。反似克水之土化。是谓兼化也。所谓寒病极者。反肾满也。 左肾不足。济之以水。右肾不足。济之以火。故此脏水准则静顺。不及则涸流。太过则流衍。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厥谓气逆。固谓禁固。气逆则肝肾失守。失守则不能禁固。出入 无时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华盖。故肺热叶焦发痿 。是气郁不利。 病喘 利 呕 无 谓 火 饮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禁栗惊惑。如丧神守。悸动怔忡。皆热之内作。故治当 以制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寒湿同性。水火同居。故足太阳膀胱经属水。而下所以湿可伤也。 其 中 详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冲攻也。火气炎上。故热甚则郁于内也。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肺主 升明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胃实则四肢实而能登高也。故四肢者诸阳之本。经所谓阳胜阴则脉流 若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炎威而害也。强劲有力、而不能和柔也。乃厥阴风木势甚而成此。 王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腹胀大。而敲之有声如鼓者。热气甚则然也。经所谓 热胜 何以明 承气汤 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肿。热胜于内。则伤气滞故也。疼酸。由火实制金。 不 原 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热气燥烁于筋。故筋转而痛应风。属于肝也。甚则吐 不止 热之气。加之以泄。湿胜也。若三气杂。乃为霍乱。故仲景曰∶呕吐而利。名为霍乱。 故 撩 相 井 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水液为病寒也。故水清净。其气寒冷。水谷不化而吐 利。 黄而 酸。 不化 经 云 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涩枯者水液气衰少。血不荣于皮肉。气不通利。故 皮 热 故法曰。寒能收敛。收敛则燥涩皴揭。热能纵缓。则滋荣润泽。此皆属燥金之化也。王注曰 ∶物之生滑利。物之死枯涩。其为治也。宜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治之。荣血通流。麻 木不仁。涩涸。干劲。皴揭。皆得其所。慎勿服乌附之药。经所谓金木水火土营运之数。寒 暑燥湿火风临御之化。则天道可见。民病可调。凡受诸病者。皆归于五行六气胜复盛衰之道 矣。 各 而


三因论

夫人禀天地阴阳而生者。盖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地有五行。 人以五脏六腑而下应之。于是资生皮肉。筋骨。精髓。血脉。四肢九窍 唇舌。总而成体。外则气血循环。流注经络。喜伤六yin。内则精神魂魄志意 yin者。寒暑燥湿风热。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若将护得宜。怡然安泰。 生焉。病症既成。须寻所自。故前哲示教。谓之病源。经不云乎。治之极于 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经。以从其意。是欲知致病之本也。然六yin天之 自经络入内。合于腑脏。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 内所因。其 折。疰忤 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金匮有言。千般 难。不越三条。以此详之。病 源都尽。如欲救疗。就中寻其类例。别有三因。或内外兼并。yin情交错。推其深浅。断以所 随因施治。药石针艾。无施不可。


内外伤论

辨脉。古人以脉上辨内外伤于人迎气口。人迎脉大于气口、为外伤。气口脉大于人迎为 内伤 左手 右 是足太阳寒水之脉。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见 脉也。若外感风邪。则人迎脉缓而大。或大 口脉大于人迎一倍。伤之重者过之。少阴则此内伤饮食之脉。若饮食不节。劳役过甚。则三脉遍见于气口。是心火刑肺。其肝木挟 心火 涩者 挟心 也。如 一代也。 乎。辨寒热。外伤寒邪之证。与饮食不节劳役形质之病。及内伤饮食。俱有寒热。举世尽将 饮食 热恶 在表也 乘之。郁 已不能 寒。一 不节。 内伤 寒邪 平常 无所 阳日 所恶 下。 凉处 辨之 不通 郁 咽 表虚之弱。为阴火所乘。燥发须臾而过。表虚无阳。不任风寒复见矣。 是表虚无阳。常常有之。 其燥热则间而有之。此二者不齐作。燥作寒已。寒作燥已。非若外伤之寒热齐作。无有间断 之热 故难 辨外感内伤恶风。外感八风之邪。乃有余之证也。内伤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皆不足之 病也 细分 入里 常。 居 鼻 不 初劳役得病食少。小便赤黄。大便常难。或秘或结或虚坐。只见些小白脓。时有下气。或泄 黄如糜。或溏泄色白。或结而不通。若心下痞。或胸中闭塞。如刀 之痛。二者亦互相见、 不并出也。有时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痛。心脐下相火之势。如巨川之水不可遏而上行。 使 而 俱无此证。故易为分别耳。复有一等。乘天气大热之时。在于路 途 得 甚 证 减。 不 足 矣 有寒凉 免者 日之 外伤贼 必短气


分内外伤治法

内经调经篇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乃天 之邪 治 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乃水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七损之病。故 曰。 阳气 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络 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 可按之。按之则痛。此重明八益之邪伤人中人也。高是客邪表受风寒。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 故 此清虚之地气伤人也。必从足始。故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夫百病之变。 皆生 皆由 阴火 气 年。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上。 故 夫阴气逆上者。盛怒得之。非喜也。喜则气和。此喜之一字。传www.lindalemus.com/jianyan/写误矣。前已有说。血 之 怒。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 则血 辨云。阴虚者。说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按阴阳应象大论云。喜怒伤气。今言喜气下行 者非 但 去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 由然 此一段帝问。在表阳病。在里阴病四证。阳虚则外寒。阳胜则外热。此明客邪伤表六yin 有余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 故 阴栗、谓心寒栗也。非战动。又明阳虚生外寒。此风寒伤表。有余病也。 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 气热 此再明湿从下受之病之形状。乃水谷之寒热。则害人六腑。此中焦不足。脾胃先受病。 乃饮 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不通。卫气不得泄越。 故 此乃末传客寒化热。当下也。故经云: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是也。 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下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 此再明脾胃不足。劳役形体。中焦荣气受病。末传寒中。惟宜补阳泻阴。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 取 此一段明脾胃荣气不足。从阴引阳。并泻血络经隧。荣者主血。阴气也。卫者主气。阳 气也 形也 帝曰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补泻奈何? 此复问八风表邪。及伤寒客邪、在外有余之证。惟宜泻之。血气以并。及阴病劳役。脾 胃湿 岐伯曰:泻实者气盛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 伤。 屈 言欲开其穴而泄其邪气。切。谓急也。言急出针也。予详切字之义。非急出针也。切其 穴路。 此 切之 也。帝曰:补虚奈何?岐伯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 无从 时。 此治法不足内病脾胃也。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皆生其病(按、甲乙经曰:皆 生百 经 实 血 调 气 也 病在筋调之筋(肝主筋。病在筋治在肝血)。病在骨调之骨(肾主骨。骨病治在肾。热则疾 之。寒则留之)。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筋病在脾者。以燔针劫刺治在经。筋急者熨络。先令气行也)。病在骨淬针药熨(肾主骨。以大寒为骨痹者。先药熨淬刺。淬刺即燔针也)。病 知所痛、两跷为上(病在阴跷阳跷。癫www.lindalemus.com痫瘈瘲 。不知所苦。两跷为上者。取中脉穴。是足太阳太阴外踝下也)。身形有痛。九候莫辨。则缪刺之。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大气 不能过关尺者。巨针刺之必矣)。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 调经篇云。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 得之 已备 未详 医学发明冲督任脉云。二十八难曰。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十二经。皆何起何继也。然 督脉 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腑。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 循腹 夫督任冲。三脉者为一源。始于二阴之间。分为三脉。任脉者,起于会阴穴。根于曲骨。入前阴中。出腹里、过脐上行。附足厥阴之经。为生化之源也。贯穿诸经。无所不系焉。冲者。分为二道。起于会阴。根于气冲。为二道入腹中。夹脐两旁上行。附足阳明之脉。至胸中 而散。一说上至脑耳上角。下至足内踝络跗上。若搐如引绳之状。上下动之。若一贯诸经之 脉。无所不到。以其从胃脉故也。十二经之海也。并为生化升降之主。督脉者,出于会阴。 根于长强。上行脊里至于巅。附足太阳膀胱之脉。膀胱者。谓阳之首。又曰巨阳。荣卫之气 系 焉。督脉为附。督 冲督二脉。系根在下焦。下焦者。里也地道也血也阴分也。自脐以下至足少阴分。下至骨髓。 主行阴二十五度 有定止。其邪之 状。 目则魂如 大盛。大势之来 先泻冲督。以 如渎。经云:在 如便溺已通。不 甘温热于阳分。 助阴气。从权泄 升。气平乃止。 三十六难曰、脏各有一耳。肾独有两者何也?曰:肾两者非皆肾也。左为肾右为命门。 命门 洁古云:一者男子妇人皆以左为肾右为命门。男子藏精者气海也。妇人系胞者血海也。 所主 骨。 强。 成唾 气汤 三十七难曰、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邪在 五脏 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荣也。故曰格。阳气 不得相荣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 曰。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 其纪。终而复始。而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 解云。邪在五脏者、以明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是饮食不节。劳役形体。以伤六 府。元 阴盛生 天有八 脏明之 者。谓 也。又 也。六 乃病 变。 所伤

相关文章
 蒋氏肥儿丸(《医宗说约》卷五。)
 《伤寒论》中的约数初探
 蒴藋汤(《圣惠》卷九十一。)
 顽固高热二十余日,中药二剂愈。
 乳悬论(附方)
 三白散(《普济方》卷二四四引鲍氏方)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