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
中国医籍考教程:诊法二
来源:诊法二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诊法(二)

〔王氏(叔和)小儿脉诀〕

曾世荣曰:宣和御医戴克臣侍翰林日,得叔和小儿脉诀,印本二集,一本曰:呼吸须将六至看,一本云,呼吸须时八至看,遂与内台高识,参详字义,审察至数,就诊五岁儿,常脉一息六至者是,八至者非,盖始因镂板之际,误去六字上一点一画,下与八字相类,致此讹传,迨与卒以学易,作五十以学易之误是也。尝考默庵张氏脉诀亦云:小儿常脉,一息只多大人二至为平,即六至也。然一呼一吸之间,六至明矣!不然,姑俟来者考之,(活幼心书)

〔皇甫氏(谧)脉诀〕

按上见于杨玄操八十一难经注。

〔秦氏(承祖)脉经〕隋志六卷 佚

〔康氏(普思)脉经〕隋志十卷 佚

〔徐氏(阙名)脉经〕隋志二卷 佚

〔新撰脉经诀〕(旧唐志作脉经诀)隋志二卷(旧唐志作三卷)佚

〔许氏(建吴)脉经钞〕隋志二卷 佚

〔王氏(子 )脉经〕新唐志二卷 佚

〔甄氏(权)脉经〕新唐志一卷 佚

〔脉诀赋〕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脉经〕十卷 崇文总目十卷 佚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崇文总目曰:无名氏杂论脉诀。

〔李氏( )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脉经诀录〕崇文总目一卷 佚

钱侗曰:通志略,有脉经秘录一卷,不着撰人,疑即此书。

〔黄氏(阙名)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金鉴集歌〕崇文总目一卷 佚

〔卫氏(崇)医门金宝鉴〕新唐志三卷(崇文总目,作一卷)佚

赵希弁曰:右卫嵩撰,嵩仕至翰林博士,崇文总目云,不详何代人,述脉候征验要妙之理。

〔亡名氏凤髓脉经机要〕崇文总目五卷 佚

〔医鉴〕崇文总目一卷 佚

〔张氏(及)脉经手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宋志曰:王善注。

〔亡名氏百会要诀脉经〕崇文总目一卷 佚

〔碎金脉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延灵至宝诊脉定生死三部要诀〕(艺文略,灵,作龄。)崇文总目一卷 佚

〔张氏(尚容)延灵钞〕艺文略,作延龄宝钞,宋志,作延龄至宝钞,崇文总目一卷 佚

〔太医秘诀诊脉候生死〕(旧,候,作俟,今据艺文略改订。)崇文总目一卷 佚

〔徐氏(裔)指诀〕(艺文略,作指下诀,宋志,作徐氏黄帝脉经指下秘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脉诀〕崇文总目二卷 佚

〔覃氏(延镐)新集脉色要诀〕(艺文略,作谭延镐。)崇文总目一卷 佚

〔亡名氏经要集〕(艺文略,作自经要集。)崇文总目一卷 佚

〔吴氏(复圭)金匮指微诀〕崇文总目一卷 佚

〔耆婆脉经〕艺文略一卷 佚

〔韩氏(阙名)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脉经〕宋志一卷 佚

〔孙子(阙名)脉论〕艺文略一卷 佚

〔脉诀论〕艺文略一卷 佚

〔唐氏(强明)诊脉要诀〕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诊脉会要〕艺文略一卷 佚

〔指难图〕艺文略一卷 佚

〔李氏(上交)柴先生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华氏(子 )相色经诀〕艺文略一卷 佚

〔亡名氏脉证口诀〕艺文略一卷 佚

〔清溪子脉诀〕艺文略一卷 佚

〔杜氏(光庭)了证歌〕一卷 未见

钱曾曰:光庭谨傍难经,各推了证歌为之,以决生死,宋高氏为之注,东越伍捷又为之补注,其于脉理,可谓研奥义于精微者矣卫生资格考试网!

四库全书提要曰:杜天师了证歌一卷,旧本题唐杜光庭撰,光庭字圣宾,晚自号东瀛子,括苍人,应百篇举不第,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幸蜀,召见,赐紫衣,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赐号广成先生,除谏议大夫,进户部侍郎,后归老于青城山,此书题曰天师。据陶岳五代史补,亦王建时所称也。考光庭所著,多神怪之谈,不闻以医显,此书殆出伪托,其词亦不类唐末五代人,钱曾读书敏求记,以为真出光庭,殊失鉴别,其注称高氏伍氏所作,而不题其名,后附持脉备要论三十篇,亦不知谁作,多引王叔和脉诀,而不知叔和有脉经,则北宋以后人矣。

〔崔氏(嘉彦)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 存

〔黎氏(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三卷 存

〔直鲁古脉诀〕

按上见于辽史本传。

〔萧氏(世基)脉粹〕读书后志一卷 佚

赵希弁曰:上皇朝萧世基撰,世基尝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治平中姚谊序之。

〔刘氏(元宾)脉要新括〕(国史经籍志,作脉要秘括。)宋志二卷 存

自序曰:余尝注王叔和脉诀,如其间五脏歌后,又歌曰等编,及入式语,数处词语鄙俗,文理不通,疑非叔和之作,而后人增之,尝欲削其不类者,补以己之所为,庶有以合乎岐黄内经,越人难经之本旨,因循未果就,或者谓余曰:君为伤寒括要六十篇传于世,颇开医者之耳目,盖更取医书切用者,纂而述之,顾不美欤,余闻其言,而有契于心,因闲暇吟成百篇,下为之注脚,辞语虽俚,理则该博,使学人读之,如手举大纲,众目从而张矣!所谓两得之也。名之曰补注脉要秘括,览者或不我诮,试取叔和脉法,合而观之,则埙 迭和,互相发明,其于医学,岂小补哉。宋熙宁九年,卢陵通真子自序。

陈振孙曰:脉要新括一卷,通真子撰,以叔和脉诀,有 □鄙俗处,疑非叔和作,以其不类故也。乃作歌百篇,案经为注,又自言尝为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

〔脉书训解〕三卷 未见

澹生堂书目曰:宋刘元宾撰,明刘裕德解。

〔许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

许叔微曰: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病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百证歌注)

又曰: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发微论)

〔庄氏(绰)脉法要略〕

按上见于幼幼新书。

〔崔氏(嘉彦)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

崔嘉彦曰:夫脉者,天真要和之气也。晋王叔和以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为八里,以定人之阴阳,以决人之死生。然文理甚繁,后学未能解,大抵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其枢要,但以浮沉迟数为宗,风气冷热主病,且如浮而有力者为风,浮而无力者为虚,沉而有力者为积,沉而无力者为气,迟而有力者为痛,迟而无力者为冷,数而有力者为热,数而无力者为疮,更看三部,在何部得之,且如寸部属上焦,头面胸膈之疾,关部属中焦,腹肚肠胃之疾,尺部属下焦,小腹腰足之疾,更看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人当以意会而精别之,庶无按寸推尺之诮。

钱曾曰:紫虚脉诀一卷,句如蒙求,盖欲初学医者易知耳。

四库全书提要曰:崔真人脉诀一卷,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陶宗仪辍耕录,称宋淳熙中南康崔紫虚隐君嘉彦,以难经于六难,专言浮沉,九难专言迟数,故用为宗,以统七 表八里,而总万病,即此书也。宋以来诸家书目不著录,焦 国史经籍志,始载之,东垣十书,取以冠首,李时珍已附入 濒湖脉学中,至其旁注之评语,真出李杲与否,则无可征信矣!

按此书,东垣十书,医统正脉中所收,其歌括耳,若全文,世从不知之,秘府所藏明钞幼幼新书,附录脉书五种,首编则崔氏原书,题曰紫虚真人脉诀秘旨,今记题词于此,以订正焉。

〔刘氏(开)脉诀〕国史经籍志一卷 佚

南康府志曰:刘开,字立之,习释老学,常游庐山遇异人,授以太素脉行世,元帝召赴阙,赐号复真先生,卒,葬于西古山,着有方脉举要。

按刘开南宋人,不知府志何以为元人,而赴阙赐号之说,亦未见所据。

〔脉诀理玄秘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

跋曰:开,庐山野人,伏山林,无用于世,浅识寡闻,言辞鄙拙,岂堪人师,因承师训,剖露肺肝,以为脉诀,诱诸门人弟子,为人道之蹊径,若夫深造渊源,博究妙旨,则先生长者,不无望焉。嘉熙五年上巳日,后学刘开识。

〔王氏(元标)紫虚脉诀启微〕未见

江宁府志曰:王元标,字赤霞,上元人,宋文安公尧臣后,少业儒,兼精素难诸书,遂以医名,崇祯己卯 大疫,标携药囊过贫乏家,诊视周给,全活多人,甲申之季,大宗伯荐为太医丞,标不应,逃赤山,寻葛稚川旧居卜筑焉。着有紫虚脉诀启微,又着医药正言,未及就而卒。

〔蔡氏(元定)脉经〕一卷 存

跋曰:元定放逐春陵,地近西广,倏寒忽热,日备四时,素疾多病,遂尔日增,因取内经难经张仲景王叔和及孙真人诸家脉书读之,若其乱杂无伦,因为之部分次第,则为一书,以便观览,近世所传叔和脉诀,昔年见其乖谬鄙俗,疑非叔和所作,近见三因方,具言乃高阳生所作,颇自信以为知言,今之医者,自脉诀之外,无所闻见,欲以意见决死生,亦何怪其悖谬也。同书于此,使学人知脉诀之伪。

〔施氏(发)察病指南〕三卷 存

自序曰:医之为学,自神圣工巧之外无余说,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一者何,切而知之,谓之巧也。然亦曷尝真见其所谓巧者,特窃是名,以欺世耳,间有以活人自任者,又弊于医者之委压,惑于议论之纷纭,无所折衷,每得其粗,而不得其精,余自弱冠,有志于此,常即此与举业并攻,迨夫年将知命,谢绝场屋,尽屏科目 之累,专心医道,取灵枢素问太素甲乙难经及诸家方书脉书,参考互观,求其言之明白易晓,余尝用之而验者,分门纂类,裒为一集,名曰察病指南,其间如定四季六脏平脉,与夫七表八里之主病,分见于两手三部者,亦本于圣贤之遗论,特推而广之,触类而补之,其他言之未甚昭著者,附以己意发明之,盖将以贻诸子孙,非敢求人之知也。年来疫疠盛行,病者不幸而招医,多见以阳病服丹附者,悉殒于非命,岂惟不知脉,并于证而不知,吁何惨哉。或者不察,乃曰:吾取医之运耳,奚暇问其学之精否,殊不知恃运以言医,虽幸而或中,而所丧亦多,求其万举万全者难矣!此余所以不敢自私,欲锓梓以广其传,庶几与同志者共云,淳 改元,九月立冬后四日,永嘉施发政卿序,赵崇贺序曰:能医人多矣!能使人皆能医人,不多也。盖以医医人有限,以医教人无穷,施桂堂察病证有书,曰指南,考本草有书,曰辨异,而续易简,又有方有论,桂堂之心,使人人知有此书此方此论也。不特自能医人,且欲人莫不能医人,视碌碌辈,曰秘方,曰家藏方,小智自私,靳不示人,心之广狭盖可见,淳 丙午,正月中浣,澹斋赵崇贺书。

〔杨氏(士瀛)脉诀〕一卷 未见

闽书曰:杨士瀛,字登父,怀安故县人,精医学,着活人总括,医学真经,宜指方论,行于世。

按上见于也是园书目。

〔察脉总括〕一卷 存

〔黎氏(民寿)决脉精要〕一卷 存

〔李氏( )脉歌〕未见

按上见于绛云楼书目。

〔脉髓〕未见

按上见于濒湖脉学。

〔李氏(杲)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一卷 存

按此书收在于医统正脉中,题曰丹溪先生朱震亨彦修父着。然其六气全图说,称予目击壬辰首乱已来,民中燥热者,多发热痰结咳嗽,重以医者不识时变,复投半夏南星,以益其燥热,遂至嗽血痰涎逆涌,咯吐不已,肌肉干枯而死者多矣!平人则两寸脉不见,两尺脉长至半臂。予于内外伤辨,言之备矣!余因疑此书似非朱震亨所著,辄阅李明之内外伤辨序,称其书已成,陵谷变迁,忽成老境,束之高阁,十六年矣!后为昆仑范尊师所奖,更就成之,时丁未岁也。考丁未,即元定宗三年,以长历溯之,十六年当金哀宗天兴元年,岁次壬辰,则其所言,与书中壬辰首乱以来之语相符,又内外伤辨曰: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云云,则其言凿凿可证,乃如此书实出于明之之手,其移甲付乙,盖明时书估之所致,吴勉学遂刊于正脉中而不改者,抑何失检之甚矣!书中阴阳关格图说载丹溪先生曰:阴乘阳则恶寒,阳乘阴则发热,是亦系妄人之所搀,当抹杀之。

〔张氏(璧)脉谈〕

徐春甫曰:张璧,元素之子,得父业,号云岐子,名著当时,有脉谈行世。(医统)

〔严氏(三点)脉法撮要〕一卷 存

周密曰:近世江西有善医,号严三点者,以三指点间,知六脉之受病,世以为奇,以此得名,余按诊脉之法,必均调自己之息,而后可以候他人之息。凡四十五动为一息,或过或不及,皆为病脉,故有二败三迟,四平六数、七极、八脱、九死之法。然则察脉固不可以仓卒得之,而况三点指之间哉。此余未敢以为然者也。或谓其别有观形察色之术,姑假此以神其术,初不在脉也。(齐东野语)

〔张氏(道中)玄白子西原正派脉诀〕一卷 存

自序曰:宋淳熙中,朱文公守南康间,隐居崔紫虚名嘉彦者,结庵西原山,乃别筑卧龙庵,绘象孔明其中,崔君及己列左右,时往还,叩养生济世术,盖崔以策干时贵赵唯相,不用而肥遁者,养生济世,固其余事,公亦欲但如此,而口传心授,竟为复真刘先生开,发而行之,今两山南北名医之流,悉自刘氏,吾师宗阳朱炼师脉明,最为得传者,大德辛丑,既从炼师得崔刘四脉,玄又乃扩其意,为之图并歌括,以教稚子,肄业习不至 格,因图卷端,玄白老人书。

〔玄白子相类脉诀〕一卷 存

玄白子曰:余读脉经,常为十类,脉析其义,而又恨夫脉之相类者,犹未止此也。作疑脉韵语。

〔玄白子诊脉八段锦〕一卷 存

〔脉法微旨〕一卷 存

〔姚氏(宜仲)诊脉指要〕

吴澄序曰:俗间误以脉诀机要为脉经,而王氏脉经,观者或鲜,江姚宜仲三世医,周秋阳周嘉会,儒流之最也。丞称其善脉,其进于工巧可知,增补断病提纲,殆与钱闻礼伤寒百问歌同功,诊脉一编,父经子诀者也。为医,而于医之书,医之理,博考精究如此,岂俗医可同日语哉。余不治医,而好既其文,脏腑各六,三在手三在足,医所诊一寸九分,乃手太阴肺经一脉尔,于肺之一脉,而并候五脏六腑之气,其部位也。脉要精微论言之,下部候两肾,中部左肝右脾,上部左心右肺,心包与心同位,所谓在内以候膻中,是也。而不寄诸右命门之部,陈无择脉偶,盖十得八九,而未之尽,何也?脉书往往混牢革为一,有牢则无革,有革则无牢。夫牢者坚也。经云,紧牢为实,又云:寒则牢坚,革者,寒虚相搏之脉也。而可混乎。脉之名状,浮沉实虚,紧缓数迟,滑涩长短之相反也。弦弱,犹弓之有张弛,牢滞,犹物之有坚硬,匹配自不容易,抑有难辨者焉。洪散俱大,而洪有力,微细俱小,而微无力,芤类浮也。而边有中无,伏类沉也。而边无中有,若豆粒,而摇摇不定者,动也。若鼓皮,而如如不动者,革也。洪微也。散细也。芤之与伏也。动之与革也。亦其对也。二十四者之外,促结代,皆有止之脉,疾而时止,曰促,徐而时止,曰结,虽有止,非死脉也。代真死脉矣!故促结为对,而代无对,总之凡二十七,宜仲有脉位脉偶二条,因附鄙说,其然欤,其不然欤,裁之可也。(临川吴文定公文集)

〔朱氏(震亨)丹溪脉诀〕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澹生堂书目。

〔丹溪脉法〕未见

按上见于古今医统。

〔滑氏(寿)诊家枢要〕国史经籍志一卷 存

题词曰:天下之事,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言约而尽,事核而当,斯为至矣!百家者流,莫大于医,医莫先于脉,浮沉之不同,迟数之反类,曰阴曰阳,曰表曰里,抑亦以对待,而为名象焉。有名象,而有统会矣!高阳生之七表八里九道,盖凿凿也。求脉之明,为脉之晦,或者曰:脉之道大矣!古人之言亦伙矣!犹惧弗及,而欲以此统会该之,不既太约乎。呜呼,至微者脉之理,而名象着焉。统会寓焉。观其会通,以知其典礼,君子之能事也。由是而推之,则溯流穷源,因此识彼,诸家之全,亦无遁珠之憾矣。

〔曹氏(怀静)诊家补遗〕未见

冯梦祯序曰:医家祖素问,犹儒术祖易论语,盖不独义理精深,而文章简奥,非肤学小儒所易测识。唐以来惟启玄注撄宁抄,稍得其要领,丁氏点白又为之补正,足称二氏功臣矣!撄宁又有诊家枢要一卷,附素问钞之末,盖得岐黄之精,而约取之,用其言以起死肉骨,不减九转灵砂,而世曾莫之窥也。吾友曹怀静先生业儒,而研精医典,尤笃嗜诊家枢要,有所见辄次其语,以补樱宁生之缺,积数十年,而书大备,名曰诊家补遗,将寿之梓,而问序于余,余虽不知医,而甚知医之难,且伤世医之陋,大都不识丁,人为之趁,运善觅钱,世目之良医,遂以性命付之,一有疾,医六七辈,纷集其门,百药尽试,而侥幸不死,即死,医故不专,有所逃责,此何异衰国之用人哉医.学全在线www.lindalemus.com。即曹君书出,谁为观之者,余曰:不然,今儒术久衰,周孔之书,尽为俚儒及科举之学所坏乱,于此时,有能揭儒先精义示人,则孟氏所称圣人之徒,而功不在禹下者也。余于曹君亦云:(快雪堂集)

〔滑氏(寿)脉诀〕一卷 未见

按上见于浙江通志,引黄氏书目。

〔吕氏(复)五色诊奇□〕未见

〔切脉枢要〕未见

〔脉绪〕未见

〔脉系图〕未见

按上四种,见于九灵山房集,沧洲翁传。

相关文章
 都气丸(《症因脉治》卷三。)
 (转贴)佛子行动起来~为家人轻松学做素食年
 湖北:每名中医平均每天仅给4人看病
 绀珠正气天香散
 按摩之基础篇 三
 小亮自针杂记(有图,另求重庆的针灸老师指导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