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黄煌教授临证病案:20070075乳腺癌术后局部创面感染不愈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W/MZ,女,79岁
患者形体中等偏瘦,脸色暗而缺乏光泽,贫血貌,身高162,体重49kg
1981年曾有乳腺癌手术,1991年手术局部破皮,渐渐如米粒大,现局部溃疡面积2*3cm2,深1cm,近来常有感染,每3周感染一次,需要服用抗生素,且放疗后局部皮包骨头,色暗,疼痛甚,影响睡眠,有脓液,每天需要引流2次,且一直有低烧37.5左右,希望中医参与治疗。患者食欲尚可,大便成形,舌暗淡,脉84次/分。
(请您处方,说明理由,并谈谈您对所选处方的认识)

-------------------
甘草汤加黄芪
老年女性乳癌术后十年,消瘦贫血,气血虚,师黄师意,不管旧病.有疡用黄芪.止痛还用西药吧.

-------------------
有意思,因见症并不是很多,确实可以用黄老师一贯的方义。不知这种病用阳和汤行不行。

-------------------
  小柴胡石膏

-------------------
阳和汤加黄芪当归

-------------------
炙甘草汤 阳和汤

-------------------
我想知道为什么去掉麻黄
学阳和汤的时候老师曾说这张方子熟地得麻黄不会滋腻太过,麻黄得熟地就没有了发汗动血之虞。

-------------------
当归补血汤加五味消毒饮

-------------------
肯定不可能是五味消毒饮的。这明显是“阴疽”的表现,用温药尚嫌不及,怎可用如此寒凉之剂?

-------------------
虚中夹实,炙甘草汤常规量加黄芪30克陈皮6克炙乳香10克炙没药10克.
另用蜈蚣,全蝎等分研末冲服,或装胶囊,每次1克,1日3次.

-------------------
应该是阴疽。。。患者瘦,疼痛明显,不知可否用当归四逆汤

-------------------
引用第3楼xiaozheng于2007-11-04 10:29发表的  :
? 小柴胡加石膏。

赞同。或者径用小柴胡汤

-------------------
小柴胡汤加黄芪当归。

-------------------
外敷排脓散,内服阳和汤

-------------------
乳腺癌所分布的部位是不是可看成“柴胡带”的病变,同时患者长期低热,故试用小柴胡汤加连翘(可重用,连翘为疮家之圣药)
  柴胡  15g    黄芩  10g    制半夏  10g    党参  10g
      连翘  30g    当归  10g        川芎  10g    白芍  10g
      赤芍  10g    生 3片 红枣 10枚 
本人不支持使用阳和汤,阳和汤的主证病变往往弥漫或深部,不痛或微痛

-------------------
炙甘草汤

-------------------
这个病人可看成小柴胡汤的虚证,补中益气汤应该可用的

-------------------
八珍汤补气血,红花赤芍皂刺白芥子化瘀排脓。

-------------------
阳和汤

-------------------
形体中等偏瘦,脸色暗而缺乏光泽,乳房部位提示用柴胡剂,每3周感染1次可视作定时发作用小柴胡汤;创面色暗,疼痛甚必有瘀滞;脓液可视作体液代谢障碍用五苓散。仍用柴苓汤加连翘、当归、红花、桂枝芍药

-------------------
柴苓汤

-------------------
黄师处方:炙甘草6克,党参12克,肉桂6克(后下),桂枝6克,麦冬20克,生地15克,阿胶12克(另烊),龙骨12克(先煎),牡蛎12克(先煎),赤芍10克,干姜6克,鹿角胶10克,白芥子6克,红枣30克
药后一周复诊,患者低烧退,继续服药半月后患者精神状态尚佳,局部感染已经不明显,脓液明显减少,疼痛感明显减轻。

-------------------
愚仿张锡纯意用:
生芪, 花粉,乳香,没药,当归,甘草

-------------------
楼主能浅述一下试用炙甘草汤的理由吗?

-------------------
体瘦,脸色暗而缺乏光泽,贫血,舌暗,局部营养状况差等。
---此患者乃炙甘草汤体质。

-------------------
但不知患者服用中药的同时是否还服用了西药呢?

-------------------
使用的是炙甘草湯與陽和湯的合方,陽和湯是治療陰疽--瘡口因血液供應不良,無法收口時的專用方。

-------------------
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由熟地、肉桂、麻黄、鹿胶炮姜白芥子、甘草组成,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是治疗外科阴疽的代表方。笔者用此方治疗临床上某些疑难杂证,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1  软骨炎
 患者,男,40岁,199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因不慎雨淋后,渐感右侧胸部第二肋骨处有一痛点,范围如红枣大小,皮厚质地硬,拒按,按之痛甚,但无灼热感,伴畏寒。胸片检查提示:软骨炎,经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10天后无效。来诊时见诸症如上述,舌苔白润,脉沉弦。证属寒湿凝滞,气血不通。治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化瘀行气。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熟地15g,鹿胶10g,肉桂10g,麻黄10g,白芥子20g,炮姜10g,甘草8g,仁10g,红花10g,当归15g,香附15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5剂后,疼痛减轻,效不更方,继服15剂后,局部触之无痛感,硬结消失,诸证悉平,随访一年无复发。

 按:本例患者因外感寒湿,寒凝血滞,气与血互结皮肤腠理之间,气血不通,形成硬结,不通则痛,故见疼痛,局部拒按,阳气不能温养皮肤,调和营卫,故见畏寒怕冷。《济生方痹》云:“皆同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此为寒湿凝滞所致。阳和汤温补气血,散寒通滞,加桃仁、红花、当归、香附活血化瘀,行气散结,气行则血行,故诸证消除。
 2  淋病
 患者,女,26岁,已婚,1997年3月6日初诊。患者一年前南下打工,因不洁性交,出现小便涩痛,阴部奇痒、流白浊伴灼热感。西医诊断:淋病,阴道滴虫病。经用菌必治输液治疗、甲硝唑阴道塞药、内服金鸡胶囊后,症状减轻,但因其不继续治疗,延诊月余,症状加重后前来就诊。诊见:表情淡漠,痛苦病容,带下腥臭、如丝状绵绵,外阴及大阴唇肿胀,舌苔白润厚腻质淡,脉沉濡而滑。属中医淋病、带下、阴痒范畴。证属素体阳虚,冲任虚寒,寒湿下注。治宜温阳散寒,调理冲任,杀虫止痒。方用阳和汤加减,处方:熟地15g,鹿胶10g,肉桂10g,炮姜10g,麻黄10g,白芥子20g,甘草10g,茯苓15g,地肤子20g,五倍子15g,苦参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外用蛇床子2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五倍子10g,苦参10g,水煎洗外阴,每日2次,以服外洗5剂后。带浊变稀,阴痒减轻,守方继服10剂,外洗15剂,诸证皆除。为巩固疗效,嘱服完带汤改丸调理善后。
 按:淋病为性传染病,本例患者因发病日久,肾阳虚衰,冲任失调,阴霾笼罩,寒湿内停,外阴失去阳气精血的濡养,故肿胀而硬厚,外阴营血不荣,阴浊下注,故奇痒难忍;肾阳不振,湿性重浊,故带下腥臭。方以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使阳气升,浊气降,精气盛则冲任充,加太子参、淮山、茯苓健脾祛湿,地肤子、五倍子、苦参杀虫止痒。内服外洗,双管齐下,药证相符,故获病瘥。
 3  指硬肿症
 患者,男,38岁,2003年11月21日初诊。患者右上肢食指肿胀,麻木不仁,关节失去灵活,疼痛三天三夜,呻吟不止,彻夜难眠,乡村医生注射安乃近、青霉素,内服消炎痛无效,疼痛不减,遂来院就诊,诊见:痛苦病容,呻吟不止,右上肢食指明显肿胀,关节运动受限,触之皮肤坚硬,无灼热感,证属寒湿凝滞,气血郁阻,血络阻塞。治宜温阳通脉,活血化瘀,利湿削坚,方用阳和汤加味,处方:熟地15g,鹿胶10g,桂枝10g,炮姜10g,麻黄10g,白芥子20g,甘草8g,桃仁10g,红花10g,细辛10g,当归15g,川芎15g,泽泻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进服5剂后,肿胀变软缩小,关节运动好转,疼痛减轻,能安静入睡。切中病机,守方继服15剂,疼痛消失,指软肿消,活动自如,诸证悉除。
 按:指硬肿症是西医诊断名称,属中医学痹症、阴疽范畴。此病寒冬腊月多见,三九严寒当冲,寒邪侵袭身体肌肤。本例患者素来阳虚体弱,寒邪侵袭食指,以致寒凝血滞,血络受阻,形成闭阻,不通则痛。阳和汤中熟地、鹿胶、桂枝、细辛、炮姜、麻黄温阳通脉,散寒通滞;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泽泻、白芥子利湿软坚。诸药合用,痛止病愈

-------------------
哇 第一感觉离楼主这么近
个性签名:
------------------------------------------------------------------------------------------------------------------------------
不求富贵不求有,但愿大海变成酒,终日躺在沙滩上,一口浪花一口酒!GW gold

-------------------
不错学习了,呵呵
相关文章
 《神农本草经》论著十人书即将出版
 海南参赛那些碎嘴的呢
 手淫--百家论治
 求助
 丹溪心法 83: 破伤风 上课笔记
 短气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