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题 库 搜 索
中医理论
中医数据库
中国方剂数据库 中医书籍 常见疾病
中医疾病数据库 民间中医 中医教程
中医疾病诊疗 经方医学 中医药术语数据库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
皮外五官与经方:声带息肉案
来源:本站原创 中医理论数据 字体:
关键词:声带息肉 半夏厚朴四逆散
张某,女,21岁。形体中等,肤白唇红。
20110528初诊。
声音嘶哑一月。
5月17日喉镜发现双侧声带息肉。
咽中不适,如有物阻,口干,常饮水,但仍干。胃口二便睡眠可。
月经准,经量少,无腹痛有乳胀。带下较前多。Lmp20110516.
脉滑,舌淡红胎薄润。咽部淡红。腹软无明显压痛。
处方:半夏厚朴汤加味颗粒剂
半夏18 厚朴12 苏梗20 茯苓30 生15连翘20,7剂。
20110608二诊
因为平素手足心汗明显,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四逆散。
处方:半夏18 厚朴12 苏梗20 茯苓30 生姜15连翘20柴胡根12 白芍10 枳壳12 炙甘草6,10剂。
20110621三诊
咽部有痰滞感,咽中干,常欲咽水。手足心汗最近减轻。
脉滑。舌淡红胎薄润。咽部淡红,微见充血。
半夏12 厚朴12 苏梗10 茯苓20 生姜12连翘20麦冬20柴胡根12 白芍10 枳壳12 炙甘草6,10剂。
20110706四诊
声音响亮。无明显不适。
半夏18 厚朴12 苏梗10 茯苓20 生姜15连翘20麦冬20柴胡根12 白芍10 枳壳12 炙甘草6,7剂。
以后患者未再就诊。2个月后,患者之亲戚就诊时告知,其双侧声带息肉在复查喉镜时已经消失。

-------------------
    

-------------------
的确好案

-------------------
平淡之方显神功

-------------------
可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吃那么久呀

-------------------
引用第4楼acic于2011-12-09 18:45发表的  :
可是,很少有人能坚持吃那么久呀 700)this.width=700;" >


-------------------

总共服药34剂。

-------------------
    

-------------------
我声带息肉十几年了都没治好,什么时候给我治啊?

-------------------
好案啊,学习了

-------------------
西医不信中药可以治疗声道息肉,曾有一个病人我劝他中药治疗,患者为西医的研究生,最后手术治疗,可惜未用,要不可能也有效

-------------------
可以加桂支茯苓丸吧,或许收效快点。

-------------------
受益了

-------------------
为什么不带针灸的?难道中药和针灸矛盾么?
咽中有不适感,咽中如有物阻,口干,常饮水,但仍干。----可以考虑照海穴
月经准,经量少,无腹痛有乳胀。带下较前多。----------------可以考虑太冲,公孙等
脉滑,舌淡红胎薄润。咽部淡红。腹软无明显压痛。

-------------------
好案啊,学习了

-------------------
方证清晰,疗效显著。

-------------------
医生在吗?

-------------------
又上一课,谢谢

-------------------
希望经方同道能将经方合方多多介绍

-------------------
三十甲散加味治癒聲帶息肉一例 干祖望醫案

  周××,男,57歲。   初診:1983年6月2日。   主訴:聲音嘶啞,已曆匝月,自知多言所致。喉間脹滯不舒,頻頻清嗓,但無痰咯。曾在某醫院診斷為"右側聲帶息肉",但手術摘除兩次均未成功。   診查:咽粘膜輕度充血,會厭較肥厚,聲帶暗紅,右側聲帶邊緣前、中1/3交界處有一息肉,半爛米大,色微紅,基底廣泛,聲門閉合不嚴,舌苔如常,脈有澀意。   辨證:喉鏡燃火犀,聲帶見有息贅,早已越乎"金實"、"金破範疇",良以多言損氣,氣病則血滯,瘀乃積矣。   治法法依"抵當",方宗"三甲"   處方:酒制地鱉10甲 醋炒鱉甲10克 炮山甲10克 僵蠶10克 柴胡6克 仁10克 三棱5克 莪朮5克 落得打10克 蟬蛻3克   上方藥服十劑,患者聲漸亮朗,復查聲帶息肉明顯縮小。原方加毛茨菇10克,繼進十劑。複檢聲帶已如常人,咽喉諸症逐一告退,發音清亮。

  【點評】聲帶為喉部韌帶,乃發聲之關鍵。古人缺乏喉部檢查,僅認識到聲出於喉而賴於肺氣,故葉天士提出"金破不鳴"、"金實不鳴"之理論,近三百年沿用,未越雷池一步。幹老從"肝生筋"理論出發,提出"聲帶為筋,當肝所主"的論點,為理氣化瘀治療聲帶疾患的方法正名。此案採用的三甲散,原裁于吳又可《溫疫論》下卷"主客交"條下,方由鱉甲、龜甲、穿山甲、蟬蛻、僵蠶、牡蠣、 蟲、白芍、當歸、甘草組成,主治外感病"客邪膠固血脈"。後薛生白改變此方成六味;醉地蟞蟲、醋炒蟞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蠶、柴胡、桃仁,治療"暑濕不得外泄,遂深入厥陰,絡脈凝瘀"而致"口不渴,聲不出"等症。海昌許益齋釋此方義配伍甚妙:"用異類靈動之物,鱉甲入厥陰,用柴胡於下;山甲入絡,用僵蠶引之,俾絡中之邪亦從風化而散,"幹老用三甲,專取其直入肝經,散血祛瘀之能,另加三棱、莪朮,加強化瘀散結之功;落得打清熱活血,以制諸藥溫燥之性,且以蟬蛻開音,諸藥合力,竟將有形之息贅化為烏有。
相关文章
 “老中医”商标花落江城
 请教草药名子
 黄连
 治磨牙经方
 脉诊在临床应用上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一
 伤寒门(四十三则)
   触屏版       电脑版       全站搜索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医学全在线(m.med126.com)
网站首页
频道导航
医学论坛
返回顶部
Baidu
map